三剑楼随笔 pdf

许子言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许子言”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剑楼随笔 pdf(共1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游楼观台的随笔

游楼观台的随笔

朋友相约到秦岭山脚下的楼观台看看,那可是老子说经的地方。顺便重温我们的太上老君圣纪,太上清静经。今天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君诞辰,更应该去领悟传世教化人的太上养生诀,清静经和感悟篇了。

楼观台是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楼观台创始于西周,鼎盛于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现代。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

楼观台有宫观30余座,翠竹环拥,林木葱郁;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

今天又是花朝节,路上车多,赏花的人络绎不绝,赶到说经台也是中午时分。一下车就被马帮围着,介绍先到老子的炼丹炉参观。骑马上山不贵,10元钱,操着一口陕西关中话。赶马人边介绍边把我们往马上拉,经不起劝导,心想10元钱,嘛试一试。。。。。。。

骑上高大的骏马,穿行在秦岭的林间小路,上上下下的马匹行人,扬起一团团尘土,飘扬在茂密的丛林上空,远方雾气蒙蒙,秦岭山峰时隐时现,隐藏在山中的寺庙里,传出诵经的悠扬声,混杂着鞭炮的乒乒乓乓声,在山谷回荡。一股股浓郁的烧香纸味在鼻孔里窜进窜出,与山野怒放的鲜花交织成特有的余香。路边到处扔着衣服,五颜六色挂在树上。听马夫说,这是人们到庙里烧完香,许了愿,求了平安,把一身的病痛留在荒山,把轻松愉快的心情带回家,这样一年就平平安安了。这也就是个精神寄托吧了!可人们还是那样的虔诚,你看,那一件件崭新的衣服,有成人的,儿童的,幼儿的等,象一条条辅设的百宝带系在山腰,很是壮观。

从山脚到炼丹炉大约十公里,海拔1600米,马艰难地爬行在崎岖的山路,很不情愿的驮着我们慢慢行走,马夫不时吆喝,赶拍,不许偷懒。这时天空阴沉下来,飘起了毛毛细雨,一阵寒冷窜进单薄的衣内,可能是海拔高的缘故,坐在马上不动,脚有些僵硬,在一个平台上我们下了马,干脆走走,爬爬山暖和些。路边有做生意的农民,店铺上摆着就地取材的根雕,拐杖,核桃手玩手串,各种怪石。。。。。。。还有一些吃的东西,都是山上的特产。农民的.房子是土墙,我们进屋参观了下,十分干净,听说还有人来租住,80元钱一天,包吃三顿饭,挺便宜的。我们边走边议论着抽时间来住上几天,或者一个月,放下手里的事,安心的养养心,求授一下太上老君的清静真经,又是另一种享受,另一种境界。

终于到达老子的炼丹炉,这座山峰不宽,小小的寺庙前摆放着约三米多高的炉子,这就是炼丹炉,当然也不是老子时候的文物了,听说是七十年代重新换上的一个炉子。香火挺旺,求拜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也就随众给家人求个平安吧。

站在山顶向山下望去,高大树林中的说经台特别醒目,大大小小的阁楼掩映在山间丛林,老子铜像俯瞰着关中平原,小麦的绿色特别显眼,楼宇星罗棋布,一片片盛开的李花,桃花,樱花,油菜花等交替着展现给从城里来的赏花者,繁荣景象处处皆现,真是一块宝地呀,难怪那么多圣人在这里修身养性。创造了华夏文明,又一代一代传承繁衍至今。

因为天在下雨,不敢多停留,便匆匆返回下马的地方,正碰到刚刚骑马上山的游客,在和马夫讨价还价,看来真以为是十元钱骑到山顶,一翻争执,最后还是每人300元,三个人900元,游客身上只有500元现金,只好刷微信了,又无信号,一脸的无赖和愤怒在燃烧。。。。哈哈!我们也一样的中枪了。贵就贵吧,还是坐马下山,留点时间到说经台。马夫不停地讲他们到四川马尔康拍电影的场景,和一些有趣的拍摄现场,实际是怕我们到了和他们理论,怎么就象是在打出租车呀!我们的一位朋友说完,一阵笑声。。。。。。,马一个劲的向山下跑去。。。。。。。

其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做人底线都在远离道德经,诚信守法在一些商贩中渐渐淡漠,这个诵经修身养性的地方,变成了用钱买香烧纸求神的寺庙,真有一种玷污圣人的感觉啊!人们真应该认真读懂太上老君的思想精华,纯洁这遍风水宝地,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播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精神财富。不辱这块千年的圣地啊!

篇2:那山那林那楼随笔

那山那林那楼随笔

我的故乡在江西。

故乡最有名的当属龙虎山。龙虎山真是千姿百态,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同,形态不一,有的像一头大象,有的像一匹骏马,有的像一条小鱼,还有的像一位老人。一座座山峰连着山峰,峰岭绵延起伏,青翠满目,或临水而立,悬崖峭壁,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老家村子对面也有一座山,山上有松树、杉树、梧桐树等。去往山上有条小路,很窄,两边布满荆棘,我常常循着那条小路上山,身上被荆棘划破了口子也毫不在乎。运气好的话,在山上能看到野鸡,黑乎乎的,会飞。山上有许许多多的.蘑菇,像一把把小伞,美丽极了。伴着微风登上山顶,云雾就像被踩在脚底下似的,太阳光一照,犹如传说中的人间仙境。

老家的房前是一片橘子林,一棵挨着一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了果实,像一个个娃娃,可爱极了。清晨,橘子上面沾染了露水,晶莹透亮的。我常跟爷爷去摘橘子,爷爷教我摘的时候要看橘子的颜色来判断,黄得变成金色的了,就可以摘了。我胡乱答应着,摘下一个剥开皮塞进嘴里,嚼一下,顿时果汁四溢,那味儿从舌尖到舌根,到喉咙,直甜到胃里!我在林子里还追过小鸡,那鸡真敏捷,不管怎么追也追不到,真是太奇怪了。更可气的是,当我追不到停下来的时候,它也会停下来,回过头看着我,好像在说:“追不到吧,笨小孩。”于是,我和小鸡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逐大战。

今年回家,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曾经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穿过村里的土路去哪儿了?原来已经被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取代了。故乡的房子已焕然一新,村子里之前残破的泥土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亮的新楼房。有的楼房的外墙上贴着米黄色的马赛克瓷砖,极具现代感,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楼房里,天花板上吊着的不再是昏黄的白炽灯,而是明亮的水晶LED灯,一到夜晚就放出璀璨的光芒。屋里老旧的长条凳不见了,换上了带有新时代气息的沙发。有的人家里还添置了书柜,让屋子浸泡在浓浓的书香之中。

之前村口的水井已然成了“文物”,古井上方搭建起了一座古式凉亭,夏天的傍晚人们常常在这里纳凉,说着一天的见闻。村子里原来臭烘烘的池塘,现在引来了清澈的抚河水,四周栽上了杨柳,微风拂过,空气格外清新,几乎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身处颐和园的昆明湖畔。

这就是我的故乡,它是独一无二的,我祝愿故乡美丽每一天。

篇3:那山,那林,那楼随笔

那山,那林,那楼随笔

我的家乡在江西。

家乡最有名的当属龙虎山。龙虎山千姿百态,一座座山高低不同,形态不一,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骏马,有的像鱼,还有的像老人。山势或连绵不断,温柔似水,一眼望不到头;或临水而立,悬崖峭壁,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老家村子对面也有一座山,植物可多了,有松树、杉树、梧桐树等。去往山上有条窄窄的小路,两边布满荆棘,我常常循着小路上山,被荆棘划破了口子也毫不在乎。运气好的话,在山上还能看到野鸡,爸爸还打过一只呢!山上有许许多多的蘑菇,像一把把小伞,美丽极了!伴着风儿登上山顶,云雾就像被踩在脚底下似的,阳光一照,就如传说中的人间仙境。

老家的房前是一片橘子林,一棵挨着一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了果实,像一个个娃娃,可爱极了!清晨,橘子上面沾染了露水,晶莹透亮。我常跟爷爷去摘橘子,爺爷教我摘的时候要看橘子的颜色来判断,黄得变成金色的,就可以摘了。我胡乱答应着,随便摘下一个剥开皮塞进嘴里,顿时果汁四溢,那味儿从舌尖,到舌根,到喉咙,直甜到胃里!我在林子里还追过小鸡,那鸡真敏捷,不管怎么追也追不到,真是太奇怪了。更可气的是,当我追不到停下来的时候,它也会停下来,回过头看着我,好像在说:“追不到吧,笨小孩。”于是,我和小鸡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逐大戏。

曾经那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穿过村里的土路去哪儿了?原来已经被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取代了。故乡的房子已焕然一新,村子里之前残破的泥土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亮的新楼房。有的楼房的外墙上镶着米黄色的.马赛克瓷砖,极富现代感,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光芒。楼房里,天花板上吊着的不再是昏黄的白炽灯,而是明亮的水晶LED灯,一到夜晚就发出璀璨的光芒。屋里老旧的长条凳不见了,换上了带有时代气息的沙发。有的人家里还添置了书柜,让整个屋子都浸泡在浓浓的书香之中。

之前村口的水井已然成了“文物”,古井上方搭建起了一座古式凉亭,夏天的傍晚,人们常常在这里纳凉,说着一天的见闻。村子里原来臭烘烘的池塘,现在引来了清澈的抚河水,再加上周边栽上了杨柳,微风拂过,空气格外清新,几乎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身处颐和园的昆明湖畔。

这就是我的家乡,它是独一无二的,我祝愿家乡越来越美丽!

篇4:参观福建土楼随笔

参观福建土楼随笔

我在一本地理杂志上看到了一种奇特的建筑物——福建土楼,很是好奇。在我的请求下,妈妈带着我和外婆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飞”向了美丽的厦门。

第二天,我们就直奔目的地——南靖县云水谣景区。历经3个小时的山路车程,我们终于看到了土楼建筑群。

到了景区,我们顺着由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来到第一座土楼——怀远楼。

怀远楼是一座双环圆形土楼,从上往下看,它像两个套叠在一起的双环;站在里面看,它是圆形楼层叠盖上去的,高4层,每层34间房,共136间。进入土楼,地面上有一个类似铜钱的标志,其实那是一个下水道的井盖。院子的东、西面各有一面墙,东面墙上镶嵌着一枚枚玉铜钱,象征着财源滚滚;西面墙上是用玉石雕成的圆环,则象征着团团圆圆。

站在土楼中央的空地抬眼向上望去,会发现土楼楼顶的建造十分奇特,黑色的'圆盘边缘有一排排小棱角,仔细一看,原来是用来防雨的。

从怀远楼出来,我们沿着“溪柱”——小溪上的木桩,走向和贵楼。溪水流得十分湍急,木桩被冲得摇摇晃晃。

和贵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外墙十分坚固,据说当时建造它是为了防御强盗、土匪和野兽。导游叔叔介绍说,这座土楼是在一片沼泽地上建起来的,当时打地基非常费劲,总是失败,最后用了两百多根不怕水浸泡的松木打入地下作为地基,才得以建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地基都没有塌陷。不过,在土楼中央的空地一角,有几块方砖,当你站在上面时会感到下面软绵绵的,仿佛踩在棉花上。我想那下面应该就是沼泽吧。这座土楼一共5层,高21.5米,是所有已知的土楼里最高的,每层28间房,一共140间。

参观完这两座一圆一方的土楼,吃完午餐,下午我们又去了“初溪土楼群”,那里有四座圆形土楼围绕着一座方形土楼,被游客笑称为“四菜一汤”。

依依不舍中,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祖先们的智慧的确令人惊嘆,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感叹。妈妈答应我,以后只要有时间,就多带我出去走走,游览祖国更多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

篇5:星楼月影杂文随笔

星楼月影杂文随笔

中元当晚。

扬州城外的一栋茅草屋内,烛火煌煌,窗纸上映出端坐桌前的两个人影。

屋外雨声沥沥,屋内一片静谧。

终于,有人动了。

坐于右侧之人起身,给双方倒了壶茶,并开口道:“你不去看看他们吗。”

“不了,看了也无甚用。”茶水清澈,清晰可见左侧之人低眉敛目凝神之姿。

“为何?”不解。

“......我已离家十年,只怕他们,早就忘了我了。”

“情浓于骨,岂会说忘便忘。”

“骨肉分离,不见不念,徒伤悲。”

“念念不忘,究竟是谁。”

“他们生而不养、铁石心肠!七岁弃我不顾,不闻不问,我又——”情起难抑,他猛地攒紧茶碗。

“真如此么!你且好生想想!”呵斥。

“我......是我顽劣,险些酿成大祸,阿母、阿母托人带我离开,我不想走、不想走!中途......中途!”磕磕碰碰,语无伦次。

“走到中途,你强烈挣扎,岂料山石滑落,一车人丧命,只有你被人护着,幸免于难。后来万花谷派人救治,诊断你情绪失控,又被石块砸中,损伤记忆。”一一述出。

“是......”

“直至一年前,你赴扬州有任,救人途中不幸受伤身患疫病,无药,三日后身亡。而你的.最后两位病人,是你的父母。”

“是如此了......我,有愧父母。”抿唇。

“唉......喝了茶,跟我去见他们吧。”沉沉一叹。

“多谢...道长。”

他一口饮下,躬身行下重重一礼。

转场,亲人见面,相看无言,一番叙旧之后道别。

不知何时,雨声渐消。

他辞别父母,转身离开。道长正在不远处等他,走近。

“走吧,正好雨停了。”道长颔首。

“好。不知道长姓氏,以后作伴,方便称呼。”他问。

“谢氏,行舟。”

“行舟啊。巧来,云生,楼氏。”

楼云生浅浅笑了,身影逐渐透明。

谢道长一愣,遂无奈状,拂袖而去。他不紧不慢跟上,并肩前行。

一人一鬼,一黑一白,天际鬼影起伏之景,相伴相随。

云生结海楼,万里送行舟。

篇6:关于老家的随笔:半生泥巴半生楼

我问母亲,今年要不回老家一趟?她看了我一眼,说,还是算了。

都说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多半是眷恋农村那片土地的,住不惯城市的高楼。我的一个同事整天都在抱怨,说好不容易接了父母来城里,不过一两天就闹着要回去。

我认为恋老家才是正常,但这十多年里,母亲竟然从未回过老家,偶尔有老家的乡亲顺道过来,也只是拍着手掌讲过去的事,对老家绝对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

母亲的上半生在湖南的一个偏远山村,当代课老师,我曾听她说过,从十九岁到五十五岁,整整三十六年,她就住在那个泥巴糊的小学校里,每日里陪着孩子,一晃眼便青春道尽。

我问她,年轻的时候,就没想过调进城里,或者干脆辞职,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但母亲并没有回答我,而是笑笑说,呆在农村,脚底板踩在泥巴上,踏实。后来,我去了城里读书,好多次央求她一道去城里看看,她也总是推辞,说下次一定去。

我不知道她说了多少个下次,等到她真的认真地洗了脚,穿上崭新的布鞋,跟我踏上进城的班车时,已经是几十年后了,我有了工作,有了妻子,更有了自己的孩子。

也是到我长大,成年后,才渐渐明白,母亲并非不想进城,而是舍不得那片乡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方圆几十里就那么一所学校,一个老师,母亲走了,这些孩子的学业也就跟着完了。

不过,母亲并非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这个任务而留在那里,呆久了,活着活着就有感情了,母亲坚定地告诉我,她爱那泥巴的味道,爱山涧新鲜的空气和清脆的鸟鸣,还有孩子们的欢呼声,一天没听到,浑身便不自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迷惑,母亲怎么不愿意回老家呢?住在城里,到处是高楼大厦,有时候好几天都不会下楼,我和妻子都受不了,吵着要去旅游,母亲又怎么受得了。

但自从母亲退休了,舍下那群孩子,和我来到城里,却似乎深深地爱上了城里的高楼,整日里抱着孙子,每天都似乎很开心,也是因为有她在,我和妻子才能够心安理得地上班、加班,干自己的事业。

我以为,自己已经很用心地征求过母亲的意见,希望偶尔能送她回老家看看,既然她不愿意,那么,我也算尽了责任。至少,我对母亲是孝顺的,爱她的,愿意为她着想。

可是,我错了,大错特错,我不知道天下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儿子,像我这样犯对母亲的错。有一天,我提前回家,看到母亲正和小儿子在卧室里说话,便悄悄过去听,没想到母亲竟是对着熟睡的儿子说,乖孙子,你可要快点长大,等你长大了,奶奶便可以回老家了,你可要快点健康长大啊!

母亲原来并不喜欢城市,不喜欢高楼大厦,她呆在这没有泥巴,没有新鲜空气,没有鸟鸣的小蜗居里,只是为了不让我太辛苦,能够安心工作,只是为了再尽一点力,把孙子带大些。但是,她却从不把自己放在心里。

我决定,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带着母亲、妻子,还有孩子一起回一趟老家,每年回去几次,让爱在高楼和泥巴之间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我对母亲说,不能算了,车票都买好了,必须回家。

本文作者: 谢素军(公众号:南粤作家)

篇7:游光岳楼小记游记随笔

游光岳楼小记游记随笔

周末闲来无事,和姐姐商量去光岳楼看看,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自己的空闲时间少了许多,忙于工作,忙于应对各种繁琐,甚至有时自己都在想自己到底在忙什么,前几天书上看到一句话“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突然感觉到自己似乎错过了很多美好,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再次驻足光岳楼脚下,时间变了,心态变了,周围的'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是自己对水城这片土地的热爱。

“姐,你看,聊城水。”我笑着指向一块石碑,姐姐哈哈大笑说:“妹妹呀,那是读作“聊城水”吗,那不是水城赋吗?“哎呀,是耶,咱聊城的书法艺术真好,堪称王羲之了。”我开玩笑说。其实,我哪里不知道那是写的“水城赋”呢,“聊城水”是不是显得有点过于通俗了呢,开开玩笑罢了。抬头仰望着光岳楼,雄伟而壮观,有多少次驻足,就有多少次心潮澎湃,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的象征、一个时代的象征。由于正在装修施工,无奈我们遗憾离去,但是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却深深烙印于心中。

由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重视和开发,周围多了很多景点,假山、商铺、摊点使得周围变得更加繁荣,游客也是络绎不绝,和我们一样,游客或驻足于某个商铺前,或拍照留念,或买个东昌葫芦把玩,丰盛的文化大餐让包括我们在内的游客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开。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东昌湖,走走停停,抬眼望去,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泛起涟漪,虽是深秋,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好不惬意。远处蓝天与水面交相辉映,水天相接,落叶洒满小石阶,像铺了一层金黄,让我不禁想起了杭州为了让游人游览,保留落叶的新闻,看的是风景,美的是心情,留下的是灿烂文化。走着走着一片树叶飘落到了湖面上好似一叶扁舟载着游子归家,看到了东昌湖就回到了家,几个过路者聊着天从身边过去,确实,聊城被称为“江北水城”,水是聊城之魂,是聊城文化的承载,是异地聊城人的精神寄托,想到了水城就想到了亲人。重阳节刚过,许多在外游子回到家乡探亲,这是对家的思念,对根的依赖,对聊城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绝不会随着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

时间总是短暂的,几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也要结束这次游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再出发,真正做到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篇8:楼脚下的小榆树感悟随笔

楼脚下的小榆树感悟随笔

做老师的人用嗓子的时候多,咽炎几乎是我们这个群体的职业病。为了保护嗓子,我们办公室的几位同事都有大量喝水的习惯。一天我们的热水壶至少得四五壶才够我们几个饮用。

我不习惯喝白开水,因为味道寡淡。所以我习惯往水里隔点茶,并且茶水越浓越好。因为喝的是茶叶水,所以每次换新水之时,我都要将前天的残茶,顺手拉开左手边的窗户,泼了下去。

好在窗外楼下只是一片野草地,平常人迹罕至,还不至于把水泼到人家头上。

可是有一天,我却忽然发现,在楼脚处,就在我泼残茶的正下方,在两块水泥板的间隙,居然长了一棵小榆树。

两层楼的高度,一年四季几乎每一天,也有冷水,也有热水,顺头浇下。对那样一棵小榆树该是多大的打击呀!可是那棵小榆树不仅没有被热水烫死,淋死,不仅丝毫没有衰败凋零之像,而且还倔强地傲首挺立。

我的头探出窗户,久久地盯着那棵小榆树,不禁陷入沉思。一棵成长在楼脚下的小榆树,一棵在水泥板的缝隙中破土而出的小榆树,它对自己的'生长环境丝毫也不挑肥拣瘦,高楼阻挡了阳光,荒草水泥将它与土地隔离开来,楼上一杯杯直冲而下,每次落下对它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撞击的水。它原本应该自暴自弃的,它懦弱衰败也有充足的客观原因可以推卸。可是它居然就挺了过来,而且活得那样的好。

当我抱怨生活不如意时,当我为了一点点挫折,跺足捶胸,仰天长叹时,当我萎靡不振,活得如同行尸走肉时,看看那个在楼脚下,没有人理睬,傲骨凛然的小榆树吧。我觉得汗颜,惭愧。人,愧不如树。

篇9:烟火满街香满楼杂文随笔

烟火满街香满楼杂文随笔

我离开贵阳已经有五年了,上一次回去的时候,是去年夏天。和以前的同学会面,去了一个百贸商场。在那里喝了咖啡,吃了抹茶蛋糕和寿司,聊得很开心。分别后我回到了我家原来住的那条老街,独自在街巷中结徨着,总觉得肚皮填满了,却没有吃饱饭的满足感。忽然看见路边有一辆小车在卖恋爱豆腐,连忙上前。只见米黄色的方块豆腐被摊在铁板上烤着正欢蓬勃地蒸腾着白雾,攀入夏日的夜空,渗出的水分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我付了钱,老板为我挑了一块烤得鼓鼓囊囊的、表面紧绷的豆腐,用锅铲破开它的外皮,灌入两勺调好的辣椒水,连同着一双一次性筷子一起递给我,我接过来,咬住豆腐的一个角,撕下来一大条豆腐,韧的皮,泡酥酥的心,焦香的糊辣椒混合着折耳根的味道,瞬间引爆了我脑中关于“当年”的味觉记忆。“我三下两下吃完了那块热豆腐连流出来的辣椒水都喝了,在熟悉的味道的安抚下,我的大脑安分下来,承认白己刚吃了不少东西,我的心绪也平静了很多,抬头望着这片无比熟悉的街市,烟火缭绕,正如我记忆中的样子。

我小的时候住在医学院旁边,那一片大概是贵阳功能最齐全的小区,在理想来条下,住在这一片,可以在方圆两公里内完成从出生到幼儿园再到老年活动中心的全部生活、干作、教育需求。食物,特别是美食,对这些安定的居民的好比心血管系统之于人体一样不可获缺,既使是对于当时才十岁左右的我来说也一样。每个月我拿到我那十块钱的零用钱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做个规划仔细想想可以买多少东西吃

我最常光顾的一家店是一家炸食店,叫不出它的名字不是因为我忘了,面是因为它根本没有,位置就坐落在我读的小学门口。是一间非常家小的店,整个店左半边的空间都被一食物占领了,老板支起几块本板,整齐地码上事先备好好的韭菜、豆腐皮,丸子,蟹棒鱼排:骨肉相连,以及大盒的黄金糕,炸牛奶,天妇罗虾。老板自己就在小店尽头笼罩着油烟的小窗下工作。老板是个中年妇女,一头烫过的短发,身材建壮,身说话做事都极豪爽,嗓门大声得对街听得到。她记性很好,你来她店里吃什么东西,辣椒放多放少,她都记得,甚至可以赊账,虽然常常有的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她也不在乎。她爱和顾客聊天,不管你到底是买了四块钱的天妇罗虾还是五角钱的豆皮。旁边初中的学生恋爱啦,手机被没长了之类的事情,也会乐意找她谈谈。

我那会儿胆子小,不大爱说话,每次去那店里,总是小心翼翼地从板子上挑一件五毛钱的食品,默默地用和钱一起道给她。她一边和旁边的中学生笑着摆龙门阵,一边扭开炉子,做我的东西。我爱吃她家的炸豆干,很薄的`豆干片,在炸得松软起泡了,在一头放上葱花、折耳根、辣椒粉,裹成一条毯子状,串在竹签上,豆腐干的淡淡香味和辣椒面相结合,最解馋。我还喜欢炸黄金糕,软糯弹牙的米糕裹上面粉糊炸过,再酒上白糖,每一口都是满足,还有韭菜,火腿肠,好像任何东西炸得干些,再酒上西点辣椒面总足香的,让人心满意足,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回家。

我总是很容易地被吃改变心情,我还记得那几条小街上每一家可以在两块钱内买到好吃的的地一一几乎尽是些没取名字的店。

卤菜店,店主是车轻妇人,总是我看她的金婚戒,从不脱下来,卤菜放在大盆子里煮,冬天时蒸气袅袅,随着香味占很了半条卷子,她家的土豆绵软入味,海带一呡就化,三角豆腐它包着又香又辣的热汤水,冬天吃一点,好像在肚皮上揣了一个小手炉。卖炸洋芋片的夫妇:用一把大铲子搅拌着熟油锅,非薄的洋手片在锅子里随着铲子的节奏飞旋,在我等着吃洋芋片的时候,我看着他们的两个儿子从满地乱爬到背着节包进了小学。我在卖麻辣串串的小车上学会了吃辣,在卖烤小豆腐的挑子上学会了调料配伍,我学会了嗅着食物的香气,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现许多人,许多事,都超乎我的理解,却又那么寻常寻常

那个夏天我回到贵阳,在贵阳的最后一天我哪都没去,就在我多年的走了十二年的在那条我无比熟悉的放学路上乱逛,来到了当年只有我父母带不我、为我付倒我才能去的一家洋芋耙店。记忆中那是一家很小。很干净的夫妻小店,虽然是卖油炸的东西,但没有一点刺鼻的油烟味,墙上糊有大张的白纸,桌子、地面都擦得一丝不苟。小店四四方方,两夫妇在后方安了块玻璃板,在后面进行各种烹饪活动。他们还有个女儿,和我差不多大,扎着白净的围裙,总是很老练地为父母招揽生意,勤快地整理桌上的甜酱盆、辣板瓶。他们家的筷筒里的筷子都得比别人插得整齐。那天我去的时候,没有看到他家女儿了,两天妇仍在隔板后忙碌,和当年一样,我要了一份洋芋耙和一份炒苕粉,老板娘一如既往地热情地招呼着我,我本想问问她她女儿怎么样了,但没说出口,和我知道又如何呢?我望着外面的天,昏阳下的乌云为这条小街打上了暗沉沉的回忆滤镜。

小吃端上来后我没多久,雨就下下来了。先是一两个水泥地上的墨点点,紧接着就止不住地哗啦啦泼洒下来,大路上不一会沟渠纵横。街上空无一人——飞起的水花能溅到膝盖,没几个人在街上走,这旧路脏稀稀的,走上一段就能把你变成两条泥腿子。但我想起我小的时候不是这样的,贵阳夏天总是这样,我仍旧记得小学的时候,一天放学路上,然天降暴雨,没伞,就从包里抽出一个堑料文件袋顶在头上,往雨里冲。我和同伴尖叫着,笑着,冲破层层雨帘,冲下坡路,穿过辣乎乎的油烟,含着烤鸭香味的雨雾,无视路人的咒骂,踏进雨水汇成的小溪,回家去,头发间尽是烟火味,穿着可以养鱼的球鞋和滴水的衣服,回家去,食物的香味在雨中仍在老街上方倔强地盘旋。我咬了一口酥脆的洋芋耙,忽然觉得我所见过最完美的意境,莫过于此。

篇10:不识深闺明月楼的杂文随笔

不识深闺明月楼的杂文随笔

每逢中秋佳节,总会怀念起家乡的那一轮明月。

古城扬州自古以来素有“月亮城”的美誉,家乡人对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始终怀着一份执着的情结。扬州历代文人皆以赏月吟诗咏怀为乐事,家乡的月,在家乡人的心中,既是一首首最美妙的诗,更是一场场最浪漫的梦。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是唐朝诗人徐凝咏扬州的名句,自此,“二分明月'便成了扬州的代称。作为独享明月风流的家乡人,为感念这位诗人,将古运河边的一条老街命名为徐凝门大街,而到了清代道光年间,一员姓豪门则耗费巨资,依徐凝诗意建成了这座别具一格的“二分明月楼”。

说起这“二分明月楼”,好多家乡人对其甚为陌生。我虽从小生活在扬州,但也从未听说过。直到今春返乡,和馨平同去旧城的广陵路,探访六十年前,我父母开设的那间小杂货铺的旧址。无意中,竟发现,在距我家老铺一步之遥的小窄巷口挂着一块木牌,上书“二分明月楼”,进得巷内,没走几步,眼前豁然开朗,这里竟然就是我从未谋面的“二分明月楼。”

步入园门,迎面有一走廊。廊壁,镶嵌有六方古朴的砖刻。刻有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乔的《寄维扬故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徐凝的《忆扬州》等于其上,吟诗赏景,岂不快哉!廊中有亭,横匾上集金农墨迹”伴月“二字;亭柱挂一联:”留云笼竹叶,邀月伴梅花“。廊尽接梯廊循之可登楼,楼悬”迎月“匾额。楼前也有一联:”朗抱开晓月,高文激颓波\"。这伴月亭和迎月楼给整座园子平添了几分明月的雅韵。

园子的主楼“二分明月楼”坐北面南,上悬清代诗人钱泳书匾。这七间主楼既如屏嶂遮住北边残景,又以敞廊、美人靠形成园内登高观月的最佳之处。

沿“二分明月楼”向东,眼前有黄石假山一座,嶙峋峭拔,山上依山势筑东阁三间,和东部夕照阁相连,每当明月西沉时可依阁送月;西南角的迎月楼,与东阁正好错开,又能遥遥相望,这样月上东山时可在楼中迎月,这“一迎一送”的设计构思多么精妙!东阁西楼的错置,让看似狭小的园子有了疏朗、开阔的`感觉,形成了幽雅、宁静的氛围。

园中间一组园林小品也颇为精致,那揉合着月亮元素的扇面亭、伴月廊、月亮桥,其门洞漏窗桥栏或如满月,或似残月,或象新月,亭廊桥畔铺地以碟瓦卵石,形成水面涟漪,其间巧点黄石。尤其是月朗星稀之夜,月光如水,遍地铺银,树影斑驳,秋虫呢哝,谁能不遐思陶醉?人们由衷赞叹当年爱月如痴的造园者匠心独具,将历代诗人的咏月诗意皆融于这小小园中,并发挥到了极致,真可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我想,若于中秋月圆之日,徜徉园中,漫步在多彩多姿的“二分明月楼”前,你将领略不尽那月亮城独有的如水似银的月光月色、绰约婆娑的月姿月影、如醉如痴的月情月意。

我俩在这充满诗意画意的“二分明月楼”内流连忘返,馨平好奇地问我:这么幽静、典雅的私家园林,离你家老铺又那么近,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我也纳闷,小时候,我天天睡在老铺的小阁楼上好几年,咋不知道这近在咫尺的“二分明月楼”?见园中一群闲聊下棋的老者,我上前打听个中缘由,原来,这园子的正门乃是在园子东面的大武城巷内,清末时的园主是贾氏盐商。这贾氏盐商住宅虽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不知何故至今尚未对外开放。故而,几年前,园林部门才将贾氏住宅的后花园“二分明月楼”面向广陵路开了个小小的后门,让她成了周边市民休闲散步的一个绝佳去处。难怪这么多年来,如此幽雅的“二分明月楼”,却成了“藏于深闺人不识”的古城私家园林中的珍品。

篇11:游览阳产土楼的随笔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艰难,对现代人来说,读书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对许多家长而言,读书仅仅是指孩子上学这事,和自己无关,万卷书简直匪夷所思。

行万里路,对古人遥不可及,如今虽然交通便利,又有几人真的是能够?

总有许多梦想,临到出门的那一刻却发觉还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算一算,每件事都比出游更重要,决心下了又下,功课做了又做,都是白搭。

于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了一个时髦而又让人心动的话题。我接下来的皖南山村行大约算是一次这类的旅行。

早些年,做驴子负重前行,谓之驴行天下,后来脚髁受伤,一切自虐都没了本钱,加之年岁又长,更纵容了自己的懒惰,于是,腐败的自驾出行成了不二选择。

各有各的乐趣和特点,说不上谁好谁坏,驴行可去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川,领略绝世之美;自驾轻松随意全装备前行,惬意天地之间。

去阳产走一遭就是一个意外。

圈子里看见有朋友发了许多花的故事,白的雪,黄的金,红的艳,用姹紫嫣红形容当不为过,心里痒痒了许久,更有甚者,这几年油菜花变成了风景的主角,大跌了许多艺术家的眼睛,然而我们喜欢,喜欢就好。

看油菜花,赏云海美景,大约歙县的石潭是最佳的地方,我没去过,虽一直心向往之,但是无数次去这些知名景点的后悔经历教育我,人还是不要随波逐流,有些热闹是不适合我这样的,再说了,有门票,而且不菲,这更加坚定我远离的决心。

有朋友推荐不远处有个免费的地方叫大源洲,百度一下,说的仙境似的,立马决定,go。

车里的行囊是早就准备好的,吃一碗抵饱的205大肉面,导航就带领我们一路前行,你大可放心,科技已经改变一切,绝对不会遇见李白的担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相信导航你就对了。

车行在皖南山区的高速公路上,两旁巍峨高山迤逦而去,视界里各种斑斓跳跃,空气清新且温暖,若说些小情话,那两个多小时路程只在须臾之间。

从溧黄高速插到徽杭高速,转弯就是出口,车行在山间弯道,路边是蜿蜒欢歌的溪流,山湾中掩映的村落,见缝插针的油菜,白墙黑瓦,黛山花黄,一路都是风景,各种峰回路转,各种映画叠加。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若说是形容美景,古人是大家范,寥寥几字,无以复加。

山重水复,车过一小桥后,在012县道上的左侧忽然瞥见一个阳产的路牌,未加思索,转弯驶入,搞的导航叽叽歪歪地说路线错误,反复指示让我掉头,再牛的科技也没法理解人的易变思维啊。

阳产,一个皖南深山里的小村庄,所以近年来声名鹊起,皆是因为村民繁衍生息几百年居所——土楼。

中国的土楼,名气最大当属福建土楼,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的“四菜一汤”冠绝天下,我去过几个地方,以大为特色,一个土楼内部住个几百号人毫无问题,最大的用处就是防止土匪。阳产土楼则另有一番滋味,依然秉承了皖南山水灵秀的特点,一家一楼,玲珑精致。

采用本地特产红壤夯筑,依山而建,两到四层,房屋之间,错落有致。房屋地基都是就地取材的青石,内部也是纯木材搭建,厚厚的红土墙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

从县道左拐到爬上阳产村的一段道路可谓惊险刺激,三年以下的,技术不过硬的,恐高的,车型宽阔的,我看还是算了,这个险最好不要冒,山下有旅游车,花点钱比浪费绳命好。

当然,你若体力好,也可以走古道,体验一下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山花烂漫,古道幽风,也惬意。

村口的停车场不大,旺季的时候肯定没有停车位,停车免费,对了,免费的还有去阳产参观没有门票,也是免费的,这在如今的中国也算绝无仅有了,感动的我都想热泪盈眶了,这些年,许多做驴子时候爬的山现在都是收费了,不过想想敬亭山都收费,我们也没好意思鄙视谁谁谁了。

村口新修了长廊,坐着唠嗑的都是村民,游客都火急火燎的没时间坐下,摆摊设点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只要不影响行走,又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呢!

上百栋土楼,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古木郁郁葱葱,溪流顺势而下,青石板铺就的小道把整个村落有机的链接又随性的依据山势分割为三个区域,远远望去,就像好客的阳产人像这个世界张开双臂欢迎你。

是的,阳产人的淳朴和好客是许多地方所没有的,几年前我来过的时候如此,那时候游客尚且稀少,如今每天都蜂拥而来大量游客,礼节的问路,唐突的拜访,不经意的踏入,生活生产陷入无时无刻被窥探的地步,许多人有不爽是可以理解的,唯此,阳产村民的好客更值得尊重了。

好客也给村民们带来一些收入,餐饮,特产,住宿,特别是村民的导游服务日渐红火,没有谁比村民更适合当导游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前世今生,这里的俚语方言,这里的东家长李家短,这里的奇珍异宝,在村民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中娓娓道来,自然,亲切,真实,有味道。

阳产是一个适合四季来的地方。

春天里她在花海中摇曳多姿,桃花朵朵,菜花绵绵

夏天的她在绿茵里幽邃静心,繁星点点,夜凉如水

秋天里她在漫山间层林尽染,硕果累累,活色生香

冬天的她在天地间苍茫傲立,白雪黄墙,人间仙境

在阳产,你可以惊鸿一瞥,来去匆匆,只看土楼的巧与奇,只看山路弯和险。

在阳产,也可以静心小住,看炊烟袅袅生,听溪流幽幽鸣。

在阳产,还可以长久停留,看闲云流水,听花开花落,“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声;树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如今的阳产既有古朴的烙印也有时代的气息,所有的电线都下了地,通信信号畅通,Wifi链接顺畅,依托土楼的酒吧、客房、精舍,小巧而精致,让你留的住,住的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阳产土楼繁衍生息养育了多少代人,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记忆,还有记忆里的情怀。

如今的阳产既有古朴的烙印也有时代的气息,所有的电线都下了地,通信信号畅通,Wifi链接顺畅,依托土楼的酒吧、客房、精舍,小巧而精致,让你留的住,住的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阳产土楼繁衍生息养育了多少代人,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记忆,还有记忆里的情怀。

在山水间游荡,听风语,听花开,听云言,听水流,阳产给你一个真实的春天。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诚然,若非天地间之大学问者,不可能有如此深之见解。

公众号:杉木随笔

篇12:教学随笔:来楼中半个学期啦

上次回杜中,就有朋友问起,在这边的生活怎么样。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三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换换环境,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说,总不是一件坏事。

这边的领导亲力亲为,这边的同事很和善,这边的学生暂时都算听话,这边的打印机使用方便,这边的伙食还算可口,总而言之,在这边的心情还算不错。

最重要的是,没有了琐事的烦扰,我可以一心一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每天中午我可以准时回家,跟老公聊聊天,然后午睡一个小时再来上班。

最重要的是,在这边,我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一个可以称得上“君子之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就是景庆同学。

上次从新会学习回来,我和景庆就达成协议:每两周互听对方的一节课。借此来磨一磨自己上公开课的本事。今天第一次施行,彼此都有很大的收获。

我喜欢听她的课,实实在在,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影子。她特有的语言风格是自己怎么学也学不来的,不紧不慢,抑扬顿挫。而她的点拨总是很到位,一言两语就可以将问题向学生讲明白。俨然像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此,只要听说是她的课,我总是很期待。

我更喜欢她的为人。做事踏实,又肯吃苦;为人上进,待人平和。我不知道当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后,是否还能像她一样,在工作方面保持一如既往地进取心。我也不知道,当自己琐事缠身的时候,是否还能抽出时间参加各种比赛。我总觉得,在这一方面,她是我的楷模。也正因为有她在,我并不觉得自己那么特立独行。

当然不只是景庆,还有敏芳老师,区主任,敏姐,以及同时来交流的培英中学的何老师。她们总是在不同的方面给我不同的启发。我想,交流的好处就在这里,在陌生的地方,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可以感受不同的风景。

年轻人需要感受不同的风景。

本文作者: 芒果happy(公众号:罗老师用文字记录生活)

篇13:经典游记随笔:楼观旅思闲记

终点

年轻时,我喜欢到未曾去过的地方旅游。

那会儿,和多数人一样,我总认为,旅游的终点就该是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

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从而获得新鲜感,这就是多数人的旅游。而在旅途中,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遇见那个久违的自我。

这个自我,或是蒙尘,或是被深藏在心灵深处,平日里不见天日。在各种人情冷暖中,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总习惯带着面具,从而藏起真实的一面。也唯有在旅行时,当四周都是没有利害关系的陌生人,当平日里如紧箍咒一般如影随形的压力骤然散去,我们才会惊觉,原来自己还有着可能连自己都不熟悉的另一面。

因为这些从未到过的终点,年轻时的自己,把旅行当做一把拂尘,用每一次旅行的新鲜感,拭去心上的尘埃,从而终于能在碌碌俗世中,不曾迷失自己。

而如今,我依旧喜欢旅游。但终点,却多是在已经去过的地方。

比如楼观。多年前,曾去过一次。那时,只知道人云亦云,一趟旅游结束后,有什么异于他人的感受,那倒是没有的。可前阵子,再次踏上楼观,却突然发觉全然不同。风景依旧,只是人面已非。在岁月中沉沉浮浮后,终于能在重新登上楼观的时候,读懂了那风景里的古旧韵味,也领略了楼观真正令人着迷的地方。

这趟旅行让我知道,如今的我,已然不同于往日。

这就是现在的我,旅行的目的。去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重新走一遍。风景多半未变,但人改变了,旅行也变得截然不同。于是,在两种不同的感受中,终于明白了这些年来,自己如何从当初的青涩,一步步成长,直至成了如今的模样。

如今的旅行,遇见的是成长的自我。

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吧。每个阶段的人,都能从旅行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这,才是每一趟旅行中,风景背后的终点。

精旅

很多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总不禁犯了“粗心”的错误。

比如,每到一个地方,就往人多的景点扎堆,玩的是热闹,凑的是人气。疯狂购物,还有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成了旅游的主要内容。结果,每从一个地方回来,看了什么,玩了什么,总觉得每个地方都大同小异。

如此“粗心”的旅游,得到的感受,自然也都差不多。“粗心”,会让你的触觉变得迟钝。在闹哄哄的气氛中,也难以感受每个地方独特的魅力。于是,一趟趟走上旅途,却又一次次失望而归。在这样的游客看来,难免觉得所到之处,无非都是些名不副实的地方,却从未想过,造成这种后果的可能是自己。

早些年的我,也是如此。可如今,比如每次到楼观旅游,我总会最先扎进公园里,慢慢溜,慢慢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我看来,各地的公园看似差不多,无非都是些花花草草,但细细品味,往往能品出一个地方异于他处的风情。

比如那蜿蜒小道,楼台亭榭,看似不起眼,但每个细节都带着融合着当地的文化。仔细看,便能发现不同之处。如此细小的发现,看似微不足道,可涓涓细流亦可汇聚成河,每一处建筑无不是由这些细节组成的。这些细微处的精致,反倒更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人文,也更能让有心者深感不虚此行。

还有楼观的桥,也是我的必游之处。这些年来,走过的桥,已不计其数,有平桥,有拱桥,有廊桥,有木桥,也有石桥。桥的名字,也缤纷各异。桥上桥下,都是难得的风景。抬头看匆匆行人,低头看悠闲垂钓者,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尽在其中。

小巷幽幽,同样容易被游客所忽略。在楼观,高高低低的石板路,阴暗潮湿的环境,还有一眼难忘到头的曲折,总令人望而却步。可其实,对每个地方来说,小巷代表的是一种纯粹的传统生活。一砖一瓦,看似破旧,却因为而有了更迷人的风情。

这些地方,在我看来,更是一个景点中,最精致而不可忽略的部分。外头的世界,日新月里;而这些精致的细微之处,却能在时移世易中,保持着每个地方最纯粹的水土和人文。而这,不就是我们旅游的目的吗?

旅途中,有一颗“精致”的心,我们才能发现更多的美。

作者:郭华悦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篇14:关于燕子的随笔:楼高也有燕来巢

随着城市园林化不断深入,如今在通衢闹市也能见到阔别已久的燕子了。

奇的是,这几天竟有两只燕子,或衔春泥,或叨草梗,不时从我高居18楼的窗前飞过。望着它们白得耀眼肚脯、黑得发蓝的翎羽、剪刀般的尾翼和展翅轻盈的风姿,不由让我想起昔日的燕子。

我的童年是在成都西郊化成桥附近度过的。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虽说也是竹溪板桥,青苗被野,住的却是茅檐土壁的平房,并且还要把堂屋尽量修得宽大,这就为燕子衘泥筑窝创造了条件。因此,每到春天,几乎家家都有燕子飞进飞出,先是在堂屋的横檩上垒巢,然后就在泥巢里孵卵育雏。为了育雏,它们每天必需早出晚归地觅食。害得外婆晚上关门,还得先看燕子是否回家,不行还得替它候门呢。人鸟共处,俨然一家,其乐融融!

然好景不长,在我四岁那年,为防春蚕染上某种疾病,乡政府规定每家都要喷洒农药,药一喷,每年必来的燕子,就不再来了。以后,跟随父母迁居成都东郊的我,就更无机会接触燕子了。如今,在我这连鸽群都鲜有光顾18楼,居然还有燕子飞来,自是让我惊喜非常。

就在我凝眸蓝天、追抚童年之际,竟蓦然想起前不久我曾到楼顶的阳光房里做过清洁。莫非忘了关窗户,也可能是关了不曾上栓,被风又吹开,让燕子在里面筑了窝。待我上得顶楼的阳光房一看,事情果不出所料。

望着这些似曾相识的燕子和那些喃喃待哺的黄口稚雏,我真为自己幸庆:退休后在东郊新居里颐养天年的我,也能在这广厦嵯峨、绿地遍布,最宜人居的环境中,畅享这牧歌般的日子了……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15:欢聚西坡文明楼,共度难忘今宵随笔

欢聚西坡文明楼,共度难忘今宵随笔

20**年7月17日---“三下乡”的第九天。由于担心这多变的天气,我们决定文艺晚会提前在今晚举行!在早上的时候,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下着毛毛小雨,丝毫不给我们去文化楼彩排的机会。到了中午,趁着雨暂停了一会,我们便马上组织学生以及节目表演者前往文化楼彩排。虽然这雨并没有一直下个不停,但是也一阵阵的,让人猝不及防。然而这并没有磨灭我们对彩排的积极性与热情。下午大家顶着闷热进行彩排,胸前有种灼热感,主持人与表演者都汗流浃背。

花了一个早上跟一个下午彩排,在这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在彩排的过程中后台秩序十分混乱、学生在台上台下走来走去、表演者上场不及时、彩排过程中嘻嘻哈哈、动作不到位、忘记动作等。但我们也一遍一遍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希望晚上正式表演的时候能有所改善。可以看出大家也是十分重视这次表演的,表演者们一边彩排一边提醒自己不能再犯上次彩排中所犯下的错误。终于,在晚上正式的文艺晚会中,无论是主持人、表演者还是幕后工作者,都拿出了最好的状态,使得这次晚会较为圆满的、顺利的圆满完成。

世界之大,能够相遇,实属难得。此次能够有缘欢聚于西坡文化楼,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幸运,让我们善待每次相遇,珍惜每份幸运。说好的“不再见”。

篇16:亦非楼霏雨梦谈诗诗人随笔

亦非楼霏雨梦谈诗诗人随笔

“世上有些人是命中注定要相遇的,但只有旅行能使它成为现实”(乔治·海根纽)1999年我在北京读到印制简陋然而给人印象深刻的贵州《零点》诗刊,就隐隐地预感到有个愿望总有一天,我会与这位年轻的主编相会。他的家在黔南独山县,梦亦非这名字有点“似梦似真”。

载人的加力摩托爬至海拔2000米,车过金垭口后,云雾混合着濛雨开始潆绕在脚下,我闭眼屏气,抓紧摩托后座的扶手皮带,向梦亦非的家——他的“亦非”读书楼盘旋而上。在这一带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唯一的爬山工具就是这种只有当地青年才敢开上来的出租“摩的”。

今日的人生有时真是怪诞奇幻,有人窗外昼夜车声如轰,红尘弥天,有人却仍安居于“一日长于百年”的古老一隅,得耶失耶,很难说清。黔南据说是今日西南特别是贵州最贫困的地方之一,而独山又是黔南最穷的山区。梦亦非的家盘距在独山的“山顶”的布依山寨(独山是否亦为一山名),他认为只有返回这里时,才能真正安心写作。(今世之浮躁汗漫九霄上,诗人居在水木清华园和北大未名湖畔边亦呼,偌大中国今日已容不下一张安静书桌!)“亦非”读书楼在木楼的二层,若在城里他的书房可谓“广大”,一壁书、一张桌、一陋床(想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电脑,余全是木物,木墙,木梯,木地板,薄薄的木板散发出松质的味,从偶见缝隙里可见外边的光亮。晚饭前我们从外边散步(其时是沿崎岖的水田埂、寨中凸洼的石路和泥洼路)归来,烤火取暖,烤被无休止符的霏雨淫透的衣裳、鸡皮,火塘(厨房地央挖下去燃一堆柴,上煮饭菜)劈啪弥烟,吃木桶蒸的白米饭,水煮青菜沾椒盐水(村里人世代习惯吃一饭一菜)。此时是梦亦非一家最温馨柔和情调的时刻,他的奶奶、弟弟、大白狗都围坐火塘,慢慢吃饭,永恒思索。吃一碗家酿的浊酒,在酒酣中谈论——此时天在外边黑下来,而山里的特有的漆黑和穹底的静静的人,想起冥间世界(电停了)。

夜里睡不着下雨。黔南的雨寂静而绵长,仿佛是从地上长到天上或从天上长到地上的丝藕。我在这里读懂了“木耳纷纷从板壁中伸出”以及梦亦非《黔南故事》《苍凉归途》等诗为什么写得那么绵长。时光在这里凝住了。一只飞蛾夜里闯入房间声音竟象隆隆的坦克一般响!

我很惊讶在这样的村寨中,竟然万分奢侈地生活着一个时时浪迹不定的青年诗者,梦亦非这笔名有点象侠客(他回答正是他写过武侠《剑气萧萧》中的一个人物)。这个布依山寨有300个居民,全操汉语,我们去镇上学校(全为苗族、水族、布依族学生)全乡自49年以来还未出过一名大学生,原因是许多孩子小学毕业就回乡务农。去了趟他寨中小卖店,大约只有七、八种商品(蜡烛、电池、火柴、糖块等)邮递员不确定地一周来一回,骑摩托爬上来,“成堆的信差不多全是我的”,梦亦非说,“但邮递员总是神出鬼没,在你最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出现”。

我在欣赏着他的`读书楼,墙上有贵阳才子吴若海所题“亦非楼”,并两首吴若海用小楷所题戏笔《题梦亦非村居二首》:“先生茅舍正清明,一鸟当轩自在鸣。远望花开红复紫,春山雷过雨还晴。风喧檐下草木动,月上几头文字清。自有玄机谁识得,隔岸闲对一峰青……”勾想我80年代漫游大兴安岭山中友人不漏雨的小书房,90年代我在北京所见著名大学教授的斗室书房,及我在地铁东四十条兼卧、厨于一体的7米居室“书房”(因无处存书只好把书绝大都捐给民办大学图书馆存了)。古人有云有福是心闲和读书,工业社会认为有福是权势和财富。大约都有点道理。

镇日缠绵雨细。我们几乎整天在谈论。谈民间诗,谈“70年代出生”的优秀与弊端,谈联接古典和西方古典,谈急功近利炒作的全面污染和毒化空气水土,谈好的文学评论特别是诗评论的缺乏,应由60、70年代出生自己产出几个,谈只有诗人自己才能兼为理论家,谈泛文类插入几种文体之可能,谈“转换”和“飞来的”一些名辞,如“文本”“遮蔽”等;他谈到他的朋友们,黄漠沙、黑黑、哑默、吴若海、李寂荡、谭X,谈他为什么写那么长的诗(最长的竞有50000字!)“这片神巫的家乡总是启示我去写下一些向经卷靠近的文字”,他对黔南广大的“巫色的山海”有一种魂归牵绕。(而我想到的是印象里的黑色民族装、装饰、暝想、夜、雨、漫长)。谈文学不要“断裂”,特别对60、70年代出生而言。

幻化般我心中把他喻形为翩翩一黔南山中仍残存的“乡野秀才”,是神意般玉蕴珠藏于此山中,他年轻,才25岁,距此21公里,曾出过一晚清著名秀才名莫有之,乡民对他视若本地文化明珠曾有大崇拜。梦亦非叹100年里还未出第二个!我说第二个由你来努力吧,不然谁呢?沉默。雨中秧苗象茶针,奇异地闪绿。

大概是浸润于乡野的文化理想(田园遗迹),还有现代文化碰撞,他喜欢上诗,但我觉得他的文化传承较好,《零点》尽管经费拮据艰辛异常,但所幸者身边(贵阳附近)有不少上一辈文化人(以及筑入基石的明、清二代文化人)如40年代出生的黄翔、哑默,60年代出生吴若海等(就我局限了解的,很少)。我遗憾他辞去可靠收入的邮电支局长铁饭碗(这在乡民眼里为不能理解、谅恕的“古怪”行为,因为几百元工资足在本地养活一家)。他立志回乡耕读。也许他更懂得自己。梦亦非说他不去大城市闯荡原因是难以适应深圳、北京,他有些格格不入,有些怕。我理解。(也许他更对?)

“又是春残也,

如何生翠帷。

落花人独立,

细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

终年梦亦非。……”(翁宏《春残》)

我请他在笔记上写下五代翁宏的诗。不知为何,我神驰这渺茫意境。摩托启动,挥手自兹,象告别一段梦,《桃花源记》里的南柯树下的侠士雄姿的奇士寒士隐士的梦境……难忘眉宇间隐然英气头脑中慧智与狂热胸中豪胆廻荡气,似梦似真。若古若今,大概我想在他身上固定一个“消失了”的幻影?!

飞车下山,雨雾中终于恍然见莫有之旧宅一闪而逝,重复浸沉回潮湿与绵长深底。“中含太古不尽意,正是春容最好时”(莫有之诗句)。梦的书楼上藏有一本关于莫有之的书,可惜我背囊太窄、路途太远不便携带一读,憾。古典,你真的太美,莫非我们(为文化的)一生都从古典而来向着古典而复归飞去么?(每一次复归都必伴着无数蜕裂、欢悦、牺牲么)(通向未来的路铁马骤吼黄尘弥天,回复昨天的路古道斜阳凄伤感怀)

昨天,我与梦亦非谈及,“大地访诗人”这件捞什子事——如果真有其一点价值的话——我已经太晚了(我这一代),应由青年去做呀,我(我们)的耳边但剩“夜风犹乱马蹄声”。我在梦的笔记本写留一句赠言(或幻言)“重整诗歌待青年。”

相关专题 三剑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