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汪汪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汪汪”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辽宁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共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辽宁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辽宁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辽宁省工程建设监理的行业现状,深入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就加速监理企业改革,规范工程监理取费,改进考试及注册,建立执业责任保险制度,完善招标投标竞争机制,改进行业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作 者:齐锡晶 李之富 徐长保 郑宏生  作者单位:齐锡晶(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李之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辽宁,沈阳,110026)

徐长保(朝阳市建设监理公司,辽宁,朝阳,12)

郑宏生(安钢集团附属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安阳,455004)

刊 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2) 分类号:F284 关键词:工程   监理   服务   管理  

篇2:工程建设监理制若干问题与对策

工程建设监理制若干问题与对策

通过找出目前实施的建设监理制度,监理企业实际操作中尚存的'问题和不足,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各位同仁带来有益启发.

作 者:曹维  作者单位: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 关键词:项目管理   项目咨询   建设监理  

篇3: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制约农村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买方市场日益繁荣,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情况下,开发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市场潜力的释放,导致长期以来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使农村市场启而未动。

一、形成农村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第一,收入增幅减缓,农民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购买力仍十分有限。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进一步减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比上年增加43元,增长1.9%,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2.1%,增速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50元,可支配收入为2270元,最低城镇的人均纯收入不足1340元。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购买力受到严重影响。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从的12.07%下降到0.37%。增长速度接近零增长,成为90年代以来的最低记录。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略增0.7%。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中期水平。城乡之间出现消费断层,导致农村市场相对萎缩。199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53%,19下降到38.7%。相对于70%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消费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过少,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第二,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开发新产品和推销商品的着眼点放在城市市场,追求高附加值,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造成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商品结构趋同性问题十分突出。

第三,消费环境差、消费观念落后,不少农民对家电仍是处于“买得起用不好或用不起”的窘境。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来看,消费环境仍然较差。一些地区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台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好。不少地区农村电力设施落后,农村电网损耗大,电价高,农民使不起,影响了家电的普及。据一些地区农民反映,由于电价太贵,电视机的用电尚可负担,但是冰箱、洗衣机则是买得起,用不起。农村电价的问题不解决,家电等机电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和正常消费将受到严重制约。加上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对一些新特产品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农民的消费面。

第四,信息服务薄弱。主要体现在信息不足,真正用于农民生产、生活信息指导不多,信息质量不高,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令农民不敢轻信;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使一些信息无法送到农民手中。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

第五,农民负担仍然较重,削弱了农民有限的购买力。近年来,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不少地区一些不合理负担和名目繁多的变相收费仍在严重削弱农村购买力。农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任意提高统留比例的情况屡禁不止,加上人情往来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使农民有限的购买力分流较多,难以形成对消费品的旺盛需求。

第六,流通组织滞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一些农民盲目生产、无序流通,导致销售不畅,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建设规模小,没有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差,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市场带动作用很弱。

第七,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使广大农民购物时心有余悸,望而却步。长期以来,在打假治劣方面,也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加上一些造假者利用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在不少地区甚至投诉无门的状况,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也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环境,使农民正常的消费需求不能顺利实现。

二、加快农村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农村市场难以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启而不动的因素在短期内也难以消除。因此,应当把启动农村市场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中长期任务来抓。一方面要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开辟多种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并加强清理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消费环境,为农民生产和供应适销对路商品,并加大对农村商品市场的打假力度,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农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前提,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首先必须打破二元经

济结构中城乡、工农产品、市场的隔离和要素市场的隔离,为农民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政府亦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其次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加值。目前我国农业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面向农村市场,开发适应农民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则能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增值的问题,也能在农村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开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用市场的观念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让广大农民深刻懂得农村市场这种规律,作为卖方市场,农民要知道自己生产什么产品更好,效益更高。作为买方市场,农民要知道自己购进什么更有利于自己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

第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滞后是我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双重过剩的症结所在,因此,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启动内需的重要内容。通过农村城镇化,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将带来交通和市场的繁荣,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领域。国家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模式,吸引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如果由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侧重于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小城镇的电网、道路、供水等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效果将比较显著,而且有利于消化目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

第四,加强农村市场培育,建好、用好农村集贸市场。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集镇的市场设施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农村交易的需要,有些集镇没有按规划建设农村贸易市场。因此,在农村电网改造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市场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功能,在广大农村依据市场规模形成梯度规模的网络体系。使其为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发挥和开发交通优势,为城乡物质加速流转创造更多的便利。要把现有的交通优势发挥好,要进一步开发出潜在的交通优势,为城乡和外界等物质的快带流转创造更多的便利。

第六,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减轻农民农民负担最根本的是压缩“需求”。应下决心精简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金钱的彻底分离;在加强机构改革的同时,结合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干部政绩考核。农民只有丰收,产品能够销售出去,并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扩大消费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信息指导,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大市场,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销比重,减少自产自食,扩大农村内部相互间的服务领域,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目的。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市场份额问题。因此,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抓住当前农产品比较充足的有利时机,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中心,调整优化结构。目前,我国农业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尽快推广实用加工技术。按照市场需求,更新品种、提高品质,通过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解决优质农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问题,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七,工商联手,共同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不仅是政府和商家责任,更主要是厂商。厂商必须以做蛋糕、培育市场为主,深入农村市场调查研究,才能生产出适合农村需求的产品,才能找到打开农村市场之门的金钥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市场过剩与短缺并存矛盾。

《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52

济结构中城乡、工农产品、市场的隔离和要素市场的隔离,为农民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政府亦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其次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加值。目前我国农业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面向农村市场,开发适应农民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则能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增值的问题,也能在农村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开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用市场的观念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让广大农民深刻懂得农村市场这种规律,作为卖方市场,农民要知道自己生产什么产品更好,效益更高。作为买方市场,农民要知道自己购进什么更有利于自己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

第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滞后是我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双重过剩的症结所在,因此,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启动内需的重要内容。通过农村城镇化,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将带来交通和市场的繁荣,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领域。国家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模式,吸引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如果由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侧重于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小城镇的电网、道路、供水等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效果将比较显著,而且有利于消化目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

第四,加强农村市场培育,建好、用好农村集贸市场。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集镇的市场设施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农村交易的需要,有些集镇没有按规划建设农村贸易市场。因此,在农村电网改造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市场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功能,在广大农村依据市场规模形成梯度规模的网络体系。使其为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发挥和开发交通优势,为城乡物质加速流转创造更多的便利。要把现有的交通优势发挥好,要进一步开发出潜在的交通优势,为城乡和外界等物质的快带流转创造更多的便利。

第六,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减轻农民农民负担最根本的是压缩“需求”。应下决心精简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金钱的彻底分离;在加强机构改革的同时,结合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干部政绩考核。农民只有丰收,产品能够销售出去,并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扩大消费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信息指导,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大市场,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销比重,减少自产自食,扩大农村内部相互间的服务领域,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目的。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市场份额问题。因此,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抓住当前农产品比较充足的有利时机,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中心,调整优化结构。目前,我国农业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尽快推广实用加工技术。按照市场需求,更新品种、提高品质,通过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解决优质农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问题,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七,工商联手,共同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不仅是政府和商家责任,更主要是厂商。厂商必须以做蛋糕、培育市场为主,深入农村市场调查研究,才能生产出适合农村需求的产品,才能找到打开农村市场之门的金钥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市场过剩与短缺并存矛盾。

《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52

篇4: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制约农村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买方市场日益繁荣,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情况下,开发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市场潜力的释放,导致长期以来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使农村市场启而未动。

一、形成农村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第一,收入增幅减缓,农民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购买力仍十分有限。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进一步减缓。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比上年增加43元,增长1.9%,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2.1%,增速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50元,可支配收入为2270元,最低城镇的人均纯收入不足1340元。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购买力受到严重影响。19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从19的12.07%下降到0.37%。19增长速度接近零增长,成为90年代以来的最低记录。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略增0.7%。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中期水平。城乡之间出现消费断层,导致农村市场相对萎缩。199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53%,1999年下降到38.7%。相对于70%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消费品市场所占的份额过少,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第二,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开发新产品和推销商品的着眼点放在城市市场,追求高附加值,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造成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商品结构趋同性问题十分突出。

第三,消费环境差、消费观念落后,不少农民对家电仍是处于“买得起用不好或用不起”的窘境。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来看,消费环境仍然较差。一些地区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台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好。不少地区农村电力设施落后,农村电网损耗大,电价高,农民使不起,影响了家电的普及。据一些地区农民反映,由于电价太贵,电视机的`用电尚可负担,但是冰箱、洗衣机则是买得起,用不起。农村电价的问题不解决,家电等机电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和正常消费将受到严重制约。加上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对一些新特产品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农民的消费面。

第四,信息服务薄弱。主要体现在信息不足,真正用于农民生产、生活信息指导不多,信息质量不高,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令农民不敢轻信;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使一些信息无法送到农民手中。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

第五,农民负担仍然较重,削弱了农民有限的购买力。近年来,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不少地区一些不合理负担和名目繁多的变相收费仍在严重削弱农村购买力。农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和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任意提高统留比例的情况屡禁不止,加上人情往来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使农民有限的购买力分流较多,难以形成对消费品的旺盛需求。

第六,流通组织滞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一些农民盲目生产、无序流通,导致销售不畅,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建设规模小,没有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差,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市场带动作用很弱。

第七,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使广大农民购物时心有余悸,望而却步。长期以来,在打假治劣方面,也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加上一些造假者利用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在不少地区甚至投诉无门的状况,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也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环境,使农民正常的消费需求不能顺利实现。

二、加快农村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农村市场难以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启而不动的因素在短期内也难以消除。因此,应当把启动农村市场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中长期任务来抓。一方面要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开辟多种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并加强清理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消费环境,为农民生产和供应适销对路商品,并加大对农村商品市场的打假力度,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农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前提,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首先必须打破二元经

篇5: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

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

干部作风建设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务实的作风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威。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以及干群关系。干部作风实、服务意识强,工作效率高,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自然高;干部作风虚、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自然也会降低。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目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文凭高、水平低。不少干部特别是一些党政部门的干部,一味追求高学历,但实际的文化水平与该学历应具备的知识相差甚远。

(二)学习多、效果差。各种名目的学习一期接一期,但由于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干部为学习而学习,只为完成一项工作,干部借学习休整一下身心,结交几个朋友,联络一下感情。

(三)制度多、落实少。各镇办、部门一般都制定了各种学习制度和责任制度,但能够坚持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落实,制度只是做给大家看的一种形式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

(四)要求多、兑现少。各上级部门在学习方面对下级单位和干部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但督办检查指导较少,即使检查也不够认真,没有严格的考核兑现措施。只布置、不检查,落实措施不力。

(五)工作浮、不务实。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喜欢追求轰动效应,急功近利,沽名钓誉。思路、计划、措施停留在嘴上,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广大干部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政策水平,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切实解决广大干部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问题。大力倡导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工作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二)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解决问题。要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总体部署,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关心、帮助干部增强和培养转变作风的愿望出发,坦诚相待,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本根源,有的放矢地制定整改、提高措施方案,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彻底切除干部思想毒瘤,真正达到转变作风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的良好效果。

(三)加大干部交流,激发工作活力。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一般干部的长期“静止”,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和精神不振,通过建立一般干部的交流制度,使一般干部3至5年镇办、部门交流一次,内部岗位相互交流,并形成制度,从而激发工作活力,形成奋发向上,克难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树立务实作风,防止脱离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在工作中,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在决策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积极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特别关心和帮助弱势困难群体,如特困户、受灾群众、下岗职工等。

(五)坚持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大依法行政、政(村)务公开力度。克服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切实消除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做到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真真正正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

篇6: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欧阳世斌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效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活动,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前机关效能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当前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实践过程的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机关效能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效能建设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将机关效能建设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短期性的工作作风整治运动,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开展的背景和意义缺乏深入理解,甚至有怀疑、抵制情绪,表现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消极,抱无所谓态度,具体工作中工作作风依然拖拉,与效能建设要求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速升级格格不入。二是部分工作人员能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开展“治懒、治庸、治散”活动,落实“三项制度”,但是对效能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机关效能建设是上级领导和单位一把手的事,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因而不认真研究落实办法,工作平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上进心和开拓创新精神,表现为工作因循守旧,难有新局面、新气象。

(二)为民服务意识不够强。一方面,由于传统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相对固定,机关工作人员中只要本人无重大工作失误,即可终身任职,由此滋养了工作中的惰性。另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存在“吃皇粮”的优越感,工作中服务意识不够。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耐性不足、态度生硬,“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个别工作人员喜欢找“权力”的感觉,有意刁难群众,不讲原则讲关系,对熟悉的热情相待,对一般群众则爱理不理,晾在一旁,甚至于以职务之便,乱设门槛,吃、拿、卡、要,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三)效能建设措施乏力。当前,还有个别单位对效能建设认识缺乏深度,落实缺乏制度,执行缺乏力度,对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如宣传教育、检查督促、考评等方面,没有制定有力措施,只满足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效能建设仍流于形式,应付走过场,或仅凭印象或经验,“照葫芦画瓢”,缺乏有效的手段,削弱了效能建设的制约力度。

(四)绩效评估手段单一。传统模式下对机关工作绩效的评估是自上而下,而这种上级对下级的检查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病,表现在少数上级机关重年终考评,轻随机抽查,重明查,轻暗访,检查中重数据及文本资料,轻实际成效及公众满意度。部分下级机关单位在对付检查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抓面子功夫,赶炮火功夫,虚报浮夸,检查时一番新气象,检查后恢复原样。

二、当前加强效能建设的主要对策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少数机关部门和单位没有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疏于内部监督管理。如何加强效能建设,打造党政机关“办事公正高效、运转规范有序”的良好形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大力宣传机关效能建设的必要性。广大机关干部首先要认识到国际国内政府改革形势,了解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机关效能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必需大力抓好的国家大事。二是大力宣传机关效能建设的系统性。让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我国的行政效能建设既涉及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也涉及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切实转变职能的问题,既有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上的问题,既涉及到地方层面的,也涉及到中央层面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提高认识,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主动对与机关效能建设不相适应的行为实施监督。

(二)落实“三项制度”,建立服务型政府。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行政改革实践中广泛引进企业管理方法,在理念上,以客户为中心,把社会公众或者前来办事的人员视为政府的“客户”,认为公共组织应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也有人称之为“企业化政府”。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对于我国的机关效能建设会有很大帮助。

在认识上,机关人员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认真落实“三项制度”:一是首问责任制。规定最先接待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即首问责任人,要礼貌待人、态度诚恳、积极热情,要一次性书面告知服务对象其申办事项所需的全部资料,努力解决服务对象来回跑“冤枉路”的问题。二是限时办结制。限定各事项的办理时限,解决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责任追究制。对因“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损害了机关形象或造成了服务对象的损失的,严格追究责任,促使每个机关部门和单位及机关工作人员及时纠正对效能建设无所谓的消极心态。

(三)强化效能建设,凸显“一把手”的作用。要把机关效能建设真正抓到实处,单位的“一把手”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一位领导干部要树立“想抓、敢抓、会抓”的思想,始终绷紧效能建设这根弦:一是树立高效行政的信心。在本单位、本部门掀起一场效能革命风暴,树起一面效能建设旗帜,塑造一个效能建设窗口形象。二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就是一个导向,一面旗帜。领导要身先士率,率先垂范,作本单位、本部门效能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三是抓好具体操作。本单位、本部门的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办法、制度等制定出来后,一把手要认真抓好落实,亲自过问,亲自把关,作效能建设的推动者和监督者。四是善于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效能建设机制,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作本单位、本部门效能建设的总结者和推广者。

(四)改革考核手段,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变传统的考评方式为包括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效率和成本收益等内容的完备的绩效评估。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一是政府内部创新督查方式,使督查工作做到专题督查与舆论督查、投诉举报督查相结合,整体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大督查机制。二是更加关注民众的声音,对服务窗口设立民众满意度调查,以此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之一。关注地方网络媒体、各种市民热线、信箱中反应的民生问题并及时进行督办。三是坚持奖优惩劣。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各机关部门和单位及其负责人、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与奖金发放、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机关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以科学的考核手段、逗硬的考核制度、完备的考核体系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篇7:工程建设监理中几个困境与处理对策

工程建设监理中几个困境与处理对策

我国的上程建设监理走过了二十几个春秋,已取得很大成效.然而,在工程实践中监理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制度不完善的、有来自建设单位的、有来自施工单位的.、也有来自监理自身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作 者:龙剑军 吴君 柳正东 LONG Jian-jun Wu Jun LIU Zheng-Dong  作者单位:龙剑军,LONG Jian-jun(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吴君,柳正东,Wu Jun,LIU Zheng-Dong(长江委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与监理公司,武汉,430010)

刊 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JI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 26(2) 分类号:U415.1 关键词:工程监理   问题   措施  

篇8:园林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园林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一、我国园林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园林建设监理很不规范,整体发展也很缓慢,园林绿化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实际发挥的作用与社会期望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和不适应。

1.1尚未出台园林建设工程监理标准

现行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是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内容除绿化工程施工外,还有少量绿化工程附属设施的内容。园林工程监理仅仅是参考执行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的房屋建筑部分的相关条文。该条文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如城市建设、城乡规划、电力工程及房屋建筑等部分。鉴于这一法规颁布实行较早,内容全面系统,应用比较成熟,园林工程与建筑安装工程又有很多相近的部分,所以工程实践中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大多参考执行该《规范》,但参考执行到什么程度,哪些适用,哪些不适用,没有统一的规定,工程参建单位各行其是,并且现行涉及房屋建筑的国家标准多达750项,约15万条,参考的具体条文太多,不便于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在当前的工程监理制度中,园林绿化工程属于市政公用行业类,我国目前的监理规范还很缺少,特别是园林工程的监理规范还是空白,这和近十年来如火如荼的绿化建设形势形成了很大的差距,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监理无法以独立的监理类别来开展各项工作。

1.2监理从业人员整体的职业素质较低

园林工程和建筑工程相比,园林工程的工期相对较短,造价较低,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少。有的监理公司还存在监理人员将自己的执业资格证暂时转让给有需要的监理单位进行注册,这是一种违法的挂证行为。还有的监理企业及监理人员,挂靠有一定资质的监理企业,向企业承接及经营一定的业务,被挂靠方提供一些管理、技术以及资质等方面的服务,挂靠方则向挂靠的企业定时上交额定的管理费,这种问题不断扩大化,最终造成监理行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监理工作成效不高。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是集建筑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现代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已发展为多学科边缘交叉的一门前沿科学体系。这就要求其建设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而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监理人员,一部分是市政、土建专业人员,缺乏植物景观知识;另一部分是园林专业人员,但缺乏土建知识。园林景观建筑不同于房屋建筑,园林工程中的园林道路、桥梁不同于市政工程的桥梁道路,植物知识的欠缺导致工程中部分植物因不适应环境条件,或错失了最佳栽植季节而造成批量死亡。既带来经济损失,又造成资源浪费。因而,园林绿化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接受过监理培训的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国家注册的监理工程师大多是建筑类相关专业,注册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人员极少。专业监理企业的不足和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发展。

1.3园林工程施工中变更较多,监理市场运行不规范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缺乏严格的施工图审查制度,加上工程类别特点,图纸会审也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常识性审核,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施工单位难以按图施工。再加上与建设单位意见分歧,致使很多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人员难以正常施工,监理人员难以正常实施监理和投资控制。另外,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际取费执行标准一直相对偏低。尽管我国在就调整了建设工程监理取费标准,但由于建设单位对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认识不够,往往随意降低取费标准。加之有很多监理企业在竞标中恶性压价,使本来就低的`监理费用更低,企业恶性压价中标后无法保障监理质量,通过减少监理人员和交通工具等方法压缩成本。监理市场运作不规范,给园林绿化工程正常规范实施造成一定影响。

1.4园林建设监理模式尚不规范

现行园林建设工程的监理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一般仅限于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即施工监理;二是形成一种混合型的园林建设监理,即一方面业主仍设置较庞大的工程管理部门,并派出人员直接参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而第三方监理机构完全从属于业主,驻地监理机构服从于业主方人员的管理;另方面监理单位主要承担或只承担质量控制,而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等则由业主方直接决定。因而,要做到监理的独立性、公平性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多数的园林工程监理都集中在施工和交工验收阶段,对设计阶段和交工后养护阶段的监理基本没有,无法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无疑会影响监理工作的质量。

二、完善园林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

2.1园林建设工程的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是集综合性、艺术性和独特于一体的建设工程。当今,园林绿化工程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工程规模日趋大型化,园林绿化工程与土木、建筑、市政、灯光及其它工程协同作业日趋增多,园林绿化工程还涉及美学、艺术、文学等相关领域,其艺术文化内涵逐步提高。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园林建设工程和土建工程等项目有相同的地方,如园林绿化工程的园林建筑、景观小品中的园路、景墙、亭、廊、铺装、栏杆、景桥以及驳岸等,所用的建筑材料和相关的施工规范也相同。这些相同之处统归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土建部分,如何把好土建部分的质量关口,作为工程的监理,就需要熟悉掌握土建部分相关的施工规范。虽然园林绿化工程和土建工程有以上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点恰好体现了园林工程的特点。首先,园林绿化工程追求及重视工程的内在美、艺术美;其次,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很大部分均是有生命的活体,如花卉及树木草坪等;最后,园林绿化工程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市场上价格浮动大,难以把握。影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园林植物材料及构配件、园林施工机械及环境因素。这就决定了监理人员必须设法使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处于全面受控状态,实现监理的质量控制目标,从而推进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完善园林建设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园林绿化监理的法律法规,政府相关的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首先,对于国家建设部来说,加快及修订编制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相关的强制性法规条文,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各省、市的园林建设主管部门,在建设部相关行业法规未出台的形势下,也应及时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监理编制工作。如编制出本地区的《园林绿化监理规章制度》等,对园林绿化工程作出明确的规定,监理企业必须具备园林绿化监理资质,方可实施监理等。总之,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进行合理立法,才能使监理企业切实地担负规范管理的责任。

2.3培养高素质专业监理队伍

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工程监理水平的基础。监理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总监理负责制,保证专业配套、人员到位、工作落实。同时,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亦是当务之急。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等管理经验,才能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及时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应以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展开工作,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同时,要认识到监理工作具有服务性的特点,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客观地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谨慎、勤勉的态度为业主服务;监理工程师还应在充分熟悉图纸的基础上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实际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监督把好艺术质量关。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实时把握尺度、合理处置才能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总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使监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把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做好。

2.4园林建设工程监理要点

2.4.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绿化工程应具有详尽的施工工艺流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踏勘现场、熟悉施工图纸与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等,深刻领会设计理念,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监理交底。监理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进行详细地审查,充分论证。做到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应审查施工单位人员上岗资格、施工机械数量及运行状态、工程材料的准备情况,做好施工场地检查、验收等施工辅助工作。做好开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2.4.2严把园林绿化材料质量关园林绿化材料

是有生命的活体,具有萌芽、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完整生命周期。这是区别于其他工程材料的一大特点。监理技术人员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严把土方造型、土壤质量、苗木质量关,严格控制各种绿化工程投入材料的质量、规格尺寸,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和工程质量。

2.4.3做好施工现场监理

监理技术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出详细的监理细则和监理规划。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都是由若干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而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又都是由一道道工序来完成,要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监理技术人员在进行具体的监理时,必须做好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尤其是隐蔽工程,如水、电、管线安装和排放等。坚持相关标准,严把签字关。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安全问题。事实上,安全无小事,临时用电的安全防范、高压线下的大树移植等等都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监理做好相关工作。

2.4.4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和协调工作园林绿化

工程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养护的重要性。种植是短暂的,而管护是长期的。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督促,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后期管护,保证苗木成活和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积极主动地向建设单位汇报工程进度及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把建设单位新的要求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本着科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建设单位服务,协调好各方关系。

2.4.5完善工程资料的整理

一般的园林工程可以划分为,园林绿化工程、堆砌假山及塑山工程、园路及园桥工程、小品工程、水景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等单项工程。每个单项工程由多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组成。另外,在园林建设工程中,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将能够形成景观效果,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园林项目划分分部工程,按详尽工作内容和系统划分若干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按工种、材料、工艺进行划分,检验应根据质量控制和专业需要划分。做好资料的整理、完善、归档是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之一,监理工程师必须保证所采集资科的真实、完整并使之分类有序。

三、结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以其所具备的公正性、科学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成为建设工程重要的主体之一,有力的保证了工程建设合理、经济、高效地运行。监理工作既需要为工程参与方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又需要协调业主、施工单位与监理方的关系。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园林监理在园林绿化中已越来越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应充分认识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及其特殊要求,编制园林绿化工程技术标准,发展园林专业的监理队伍,培养和提高监理队伍素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园林绿化监理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建设优质园林工程,从而促进整个园林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篇9: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对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找出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对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相关专家和领导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作 者:王瑞江    尚晓艳  作者单位:承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河北,承德,067000 期 刊:河北林业科技   Journal:THE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X36 关键词:森林公园    建设    问题    对策   

相关专题 辽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