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需要小苏打:X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需要小苏打:X”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共5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殷佳维

【摘要】文章对孤独症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的待遇、数量、专业水平、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参考各方面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对策,旨在促进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孤独症;早期干预;师资队伍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目前,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教师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尚不规范的职业。本文针对孤独症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一、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的现状

1.孤独症早期干预已取得的成绩。我国有各类孤独症儿童约150万人,全国约有200个孤独症治疗机构。近几年,我国有关孤独症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病因学、营养干预、用药安全、早期教育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通过实验研究论证而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近几年,社会各界已明显提高了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北京星星雨和青岛以琳是我们国家比较知名的两个由自闭症儿童家长承办的教育训练机构。越来越多康复训练人员和年轻教师进入这个行业,为行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2.孤独症早期干预师资队伍所面临的问题。

(1)早期干预教师数量不足。我国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目前,我国大约有500万孤独症患者,150万孤独症儿童。近年来,各类自闭症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自闭症教师的严重缺乏。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孤独症康复机构的康复教师与接受训练的孤独症儿童的数量比为1∶3到1∶4之间,最多时达到1∶5。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训练的最佳方式是一对一的训练,这在我国尚不可实现。若以1∶3为标准,要满足我国150万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需要,至少需要50万名教师,但我国目前只有康复训练人员3000人,两个数目相差悬殊。

(2)早期干预教师学历水平偏低。到,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比例为25%,专科毕业比例为53%,高中及高中毕业以下的比例为25%。学历合格率虽比有显著提高,但仍有近四分之一的一线教师学历(高中及高中以下)不合格。以吉林省为例,在我们实习的两所自闭症机构工作的教师,他们的学历多为中师中专学历,只有少部分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这与孤独症教育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事实上,由于孤独症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孤独症教师的工作难度比其他类型的特殊教育教师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3)早期干预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从已有资料看,孤独症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书,能满足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缺少孤独症相关的专业知识。资料显示,江苏近3000名特殊教育教师中,真正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仅占总数的36.1%,而从事特殊教育教学的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达到63.6%。从事孤独症教育的教师也是如此,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与我国目前的行业状况是分不开的。

(4)早期干预教师接受职后培训的效果不理想。自闭症机构教师接受职后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形式单一。在实际的培训中,对于孤独症教师的培训没有针对性,脱离实际,只是盲目进行在职培训,不符合一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培训多占用教师的假期和休息时间,()使得教师对培训的积极性降低,他们更希望抽出工作时间去参加在职培训。

(5)早期干预教师待遇低,社会认可度差。当前国内约有200个孤独症治疗机构,大多数为民办性质,这些民办机构多由家长发起,受政府和社会慈善捐助有限,规模小,大多数机构处于一种不为人所知,不被人重视,不受法律保护的尴尬境地,经费严重不足,机构教师的工资维持在元左右。教师也没有编制,没有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更没有特殊教育津贴。此外,大众对孤独症的了解甚少。这些世俗的偏见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担忧和压力,加之整个教师队伍的人数少,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有限,从而导致教师的社会认可度低。

(6)早期干预师资队伍男性少于女性,分布不均衡。由于经济地位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在职的孤独症教师流失也很严重,教师年龄年轻化,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尚未形成良好的年龄梯队。另外,城市的孤独症教师较多,且质量高。而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自闭症机构少之又少,教师工资低、数量不足、质量也较差。总之,经济发达地区孤独症教师流失少,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师流失大。

二、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针对孤独症教师队伍的现状,结合《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五点建议。

1.增加国内高等院校相应的专业设置,加大孤独症教师的培养力度。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改革课程设置,细化专业方向,增加与孤独症教育康复相关的专业设置,培养一批专业孤独症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建议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特殊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课程,如细化为盲、聋、智障、孤独症、学习障碍等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就业等选学专业方向,这样能使特教教师的专业技能更精深、更专业。

2.制定孤独症教师的准入标准和资格认定标准。针对我国当前现状,笔者认为孤独症早期干预教师应该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并具备“孤独症教育与康复”的相关专业知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条款都非常适合孤独症教师。在符合这个《专业标准》的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特定的孤独症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要求使满足这两个专业标准的从业人员进入孤独症教育与康复行业。

3.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促进教师的持续性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加强特殊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统一组织、规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特殊学校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扩大教师的覆盖面。例如,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定期聘请特教专家为孤独症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养、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等,提高教师实践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4.提高孤独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国家应加大投入,提高孤独症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学环境。待遇要比普通教师高,让孤独症教师感到有自豪感和作为特教教师的价值,增强职业吸引力,以激发更多优秀人员(尤其是男性)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改善特殊教育的来源和性别失衡。针对民办的孤独症机构,地方政府要按照相关规定帮助和扶持机构的发展,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

5.加大孤独症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政府应积极向社会大众普及孤独症相关知识,加大对孤独症群体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孤独症的认识。增加对孤独症教师的认可,促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孤独症宣传力度的增加,使全社会对孤独症教师的认可度提高。

孤独症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过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国家、地方、学校、教师本人的不懈努力,使孤独症教师真正步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成为终身学习的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魏轶兵.特殊教育院校孤独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4).

[2]蒋云尔,王辉,范莉莉.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8).

[3]张玉红,关文君.新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4).

(编辑:易继斌)

篇2: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

目前,研究者们认为,儿童孤独症的人际关系发展有缺陷,他们不易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并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稳定的特点。因此有专家认为,如果对儿童孤独症进行人际关系发展早期干预,那么就有可能改善儿童的症状。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我们来看看如何干预。

案例:鹏鹏,5岁,从小由爸爸、妈妈、奶奶抚养。2岁半以前有语言,并常给人以比较淘气的感觉,其他方面基本正常。2岁多开始语言退化,3岁开始几乎没有语言,此后一直到全国各地进行训练。5岁时,他掌握了一些行为规则,但始终没有语言,面容越来越呆板,目光回避,严重偏食,几个月都没有开心地笑,两年多没有委屈地啜泣,偶尔用叫喊、无泪大哭来发泄。

鹏鹏学习某项新内容要花费很长时间,其用时之长与能力表现不成比例。可见,他情绪压抑严重、惧怕外界、行为成退缩状,不能主动地学习,属于明显需要进行放松的孩子。

通过专家的观察、访谈,发现他很喜欢玩土、石子、水。因为时至冬天,放松时允许他玩土、石子。治疗师与他一起玩,默认“只要不吃下去就行的任何玩法”,有时他把土放嘴里就帮他抠出来然后漱口,尽量保证接触的土比较卫生。同时不教任何新知识,只是和他玩沙土游戏或任他乱跑。

一周以后,他出现了很多的自言自语,发出了“爸爸”、 “奶奶”等音,开始出现听不懂的串话。更为可喜的是,他在互动中主动看着对方,目光平和、面带微笑,这说明他的情绪已经开始放松,但还不够,要与家长配合继续放松。

上述的人际关系发展早期干预法是采用了情绪放松的方法,当儿童情绪放松后,会主动体会这个世界,但还没有自主安排每项活动的能力,总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如以前曾出现过、后来纠正后不再出现的晃动身体、摆弄手指等会大量出现,通过加强活动选择,使他们的有意义行为增多。

篇3: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道德、教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当前,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他们外出打工、经商,把子女留在原住地并委托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

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实是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过渡性问题。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生存,这就使得很多家庭不得不舍弃孩子外出务工,从而出现留守儿童。[1]其次,由于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别较大,高收入诱使农民背井离乡。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而以追求经济为目的农民工,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根本不可能承担的其大城市里孩子读书的诸多现实问题,如高昂的住房、教育、生活等费用问题,再加上农民工一般文化素质不高,从而导致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流转状态,孩子们需要的最起码的稳定都是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孩子单独留在农村生活、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1.2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模式

在农村中占主流的教养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受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要求。他们由于教育观念陈旧,往往都只在乎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溺爱或偏护这些留守儿童,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追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但却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甚至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那些在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起居生活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所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

篇4: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道德、教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当前,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他们外出打工、经商,把子女留在原住地并委托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

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实是社会发展时期的一个过渡性问题。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生存,这就使得很多家庭不得不舍弃孩子外出务工,从而出现留守儿童。[1]其次,由于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别较大,高收入诱使农民背井离乡。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而以追求经济为目的农民工,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根本不可能承担的其大城市里孩子读书的诸多现实问题,如高昂的住房、教育、生活等费用问题,再加上农民工一般文化素质不高,从而导致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流转状态,孩子们需要的最起码的稳定都是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孩子单独留在农村生活、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1.2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模式

在农村中占主流的教养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受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要求。他们由于教育观念陈旧,往往都只在乎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溺爱或偏护这些留守儿童,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追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但却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甚至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那些在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起居生活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所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

2  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

2.1  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2.1.1  心理健康方面

儿童时期是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很容易因为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点。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亲关爱,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而留守儿童几乎都是由单亲或者是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抚养,由于监护人生活压力比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只可以勉强保证儿童的平时生活,而没有精力、能力以及时间在学习上给予儿童有效的帮助、建议。而在教育方法上,监护人一般只会采用物质奖励或者是体罚方式,而对儿童在学校的教育和思想行为情况缺乏必须的了解,没有与学校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2.1.2  情感方面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归属、爱以及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需要”的重要内容,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翼下之风”。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其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觉的建立,保证了儿童成人后与人顺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很容易会使儿童逐渐形成一种内向、自卑、孤僻、悲观、孤独、无助的性格。有专家曾经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替代的。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可能引起或诱发儿童不良的人格因素,内在表现主要为情绪消极,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安全感;内心封闭,孤独,不合群;冲动任性,心烦气躁;自卑拘谨,抑郁忧虑、焦虑紧张、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等情况。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长期与父母两地分离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多项调查表明,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直接造成了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等。此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无形中使留守儿童走向了自私任性、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2]

2.1.3  社会交往方面

心理学证明:小鸡在出生的4天内由于“印刻效应”会将第一个出现在视野内的活动物体当作母亲,不愿离开,孩子也会对幼年时经常照料自己的人产生特殊的依恋。如果孩子由祖辈抚养,父母就错过了与孩子建立深层依恋的关键期。

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短,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了解,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想象,或者是参照其他亲朋好友的孩子,经常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往往让孩子感到茫然失措,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陌生,亲子关系日益淡薄。长大后的孩子即使回到父母身边,也无法再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4]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亲子关系,孩子会觉得孤独,显得压抑、怯懦或者表现得特别逆反,不愿服从父母的管教。孩子与父母的不良关系也会影响今后孩子的人际交往。他会以此为根据,处理他将来遇到的人和事。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与周围人相处时也难免磕磕绊绊。

2.2  道德方面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做恶愈大”。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价值观扭曲,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甚至攀比谁的零花钱多,谁更富有。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社会化程度不高。改善家中经济状况是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原因,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感情上缺位,为了弥补孩子,父母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隔辈监护人对孩子也更多地是生活上照顾,疏于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引导,导致留守儿童之间奢侈享乐之风盛行。而且,农村的留守儿童亲子互动频率低下,亲子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发展出现异常。他们缺乏对他人的信任,表现冷漠,只知接爱,不知施爱,道德情感淡漠。

2.3  教育方面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还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看到没上过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书读不读也没什么区别”,对于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3]这种观念影响孩子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情绪;有的代理监护人文化素质偏低,对学生不能提供学习帮助;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承担了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就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使孩子学习成绩滑坡。

2.4  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了,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又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思想上的不成熟,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农村儿童的安全很难得到保证。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实际上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因为年幼无知,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轻者,皮肉之苦;重者,伤残,甚至失去生命。近年来各大报纸经常报道留守儿童溺水、伤亡等事故。而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监护,留守儿童成了一个十分显眼的弱势群体,成为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致使留守儿童成了被威胁、被抢劫、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的主要目标。 [5]

3  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教育策略

3.1  监护人教育观念的转变

首先,父母要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有条件的父母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照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落实孩子的监护权,要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子女的情感思想,及时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规范孩子言行,向子女传授人生经验,使孩子体验到亲情归属和父母关爱的幸福。改变因为愧疚而实施物质补偿的做法,多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抚慰与思想上的引导。

其次,家庭中的长辈应有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多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能够随时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温暖。监护人不但要注重智力因素的教育,还要关注孩子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力戒打骂等简单粗野和娇纵放任的教育方式,尽量采用说服教育、谈心沟通、体贴谅解、鼓励表扬等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恰当的教育方式。[6]

3.2  学校管理

针对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情况,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定期对学生进行座谈,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使学校及监护人都能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而且留守儿童家长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其次,学校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宣传,多方协作,共同构建社会监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应该增添一些课程内容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学校还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档案,与留守儿童、家长多沟通,实行学校、家庭共同教育。教师应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给予正面引导和关爱。使家庭起到教育监护的主要作用,监护人要积极配合学校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3  政府措施与社会协作

政府可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创业的机会,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相互促进,使更多的孩了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接受父母的照顾和教育,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7]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资助和留守家庭的扶持。对因经济贫困上学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资助,确保他们有上学的机会。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在每个村镇建立志愿者或社会工作服务站,便于对留守儿童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以引导其心理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1]姜强强,陈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64-67.

[2]高慧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4):25-29.

[3]黄丽.打工族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J].广西教育,.(12):15-17.

[4]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4):25-26.

[5]于慎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报,.(3):3-4.

[6] 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3):2-3.

[7]王晓腾.没妈的孩子也是宝[N].贵州商报, .10:26.

篇5: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的研究教育论文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的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文章采用自行研制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表对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和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从而依此提出响应的干预对策和转化途径。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心理健康

目前,现代医学中的心理亚健康即指非心理疾病非心理健康状态,是处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被人们称为“第三心理状态”。[1]它是一种持续的消极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不能对社会作出良好的适应,影响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2]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或抑郁。当前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更少。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聊城大学体育学院2~4年级在校本科生共614人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307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107人,男生200人。2年级抽取二班和三班,共104人;3年级抽取一班和二班,共99人,4年级抽取一班和四班,共104人。发放问卷307份,有效问卷299份,有效回收率为97.39%。二年级有效率为97.12%(101/104),三年级有效率为95.96%(95/99),四年级有效率为98.06%(101/103)。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和Internet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且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参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问卷及诊断标准,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制定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标准,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

3. 数理统计。将原始资料输入数据库并核实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统一处理,首先用单因素卡方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再进行其他有关的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心理状态的比率分别是:心理健康占25.73% 、心理亚健康占69.90 % 、心理疾病占4.37%。在心理亚健康的不同表现中出现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注意力不集中(66.95%)、学习效率低(66.31%)、记忆力减退(43.22%)、觉得生活很空虚(39.72%)、感到精神沮丧(34.85%)。总体来说心理亚健康症状主要表现在焦虑和抑郁两方面。

(二)不同群体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比较

1.不同性别间比较。体育专业男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68.72%,体育专业女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76.92%,女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x2 =2.27,p=0.000)。但具体到焦虑、敏感与多疑、抑郁、敌对四个方面。不同性别之间又存在明显的不同,男生的敌对情绪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敏感与多疑情绪明显高于男生。

调查显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影响体育专业男女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同。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就业形势”和“感情问题”两个选项的选择率在女生中高达3/4。

2. 不同年级间比较。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心里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2年级70.30 %(71/101)、3年级74.74%(71/95)、4年级80.58 %(83/103),年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3.28,p=0.000)。本调查显示,不同年级与心理亚健康状态所有项目都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心理亚健康状态越经常出现。并且从调查中得知就业形式、学习压力、感情问题是导致大四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考研压力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四学生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三、对心理亚健康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对心理亚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一点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2.26%,比较多的占21.70%,不知道的占9.43%,很多的占5.19%。通过多次调查和个别访谈得知这主要与体育学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以及健康课程开设较晚有关 。

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二至四年级按各主要因素对心理亚健康影响的危险度大小依次为:

(1)就业形势;

(2)感情问题;

(3)人际交往能力;

(4)学习压力;

(5)家庭关系或家庭负担;

(6)社会变革及不良现象;

(7)生活方式因素。

五、干预转化对策

(一)体育学院是干预转化心理亚健康为心理健康的主阵地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有助于消除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并帮助其发掘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根据我院低年级心理亚健康现状,应在大一时就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尽早地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服务,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2. 完善心理咨询渠道。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面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个不小的群体以及不断扩招的趋势,体育学院应建立自己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心理档案,并(下转第79页)(上接第74页)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开设新的体育专业类型。我院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单一培养模式,以全民健身和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适当缩小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相应拓宽其他体育专业的招生空间,从而不断减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体育事业对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家庭)是干预转化的重要途径

社会有关体育部门应支持和配合学校全面实施体育教育改革,营造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此外,还应重视和家庭的支持作用,多渠道引导体育专业大学生不断深入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中去,使他们在体育实践中直面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磨砺心智,从而远离心理亚健康。

(三)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消除心理亚健康的有效手段

众多研究表明群体的体育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僻症,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心作用。调查结果显示,80%多的准毕业生是心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所以说学院领导和老师多关注体育专业准毕业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在余暇时间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疏缓来自就业、考研、恋爱、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四)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本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我校体院学生吸烟、喝酒、沉溺网络、不吃早餐等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体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此现状,体院有关领导和老师应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监督和督促这部分学生,大力宣传不良恶习的害处,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有就业形势、感情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压力、家庭关系或家庭负担、社会变革及不良现象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并且各种因素互相关联。

2. 本调查显示,不同年级与心理亚健康状态所有项目都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的机率就越大。

3. 本调查显示,女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由于体育专业本身的特点,女生只占总体学生的一小部分,但她们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二)建议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以预防为主,充分利用本身专业的优势,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借助建立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当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调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进行药物治疗,一旦患上心理疾病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张占平.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

[2]卢金福,许慧琴.浅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J].江苏预防医学,2005,(16).

[3]刘凤莲,李恒江,凌响超.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调查及其干预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5,(3).

相关专题 孤独症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