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乎的散文

更新成功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更新成功了”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把乎的散文(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三把乎的散文

三把乎的散文

我家邻居李囯良,相貌堂堂,能说会道,而且聪明伶俐,可是做事常常漫不经心,疏忽、马虎(草率);别人提示他,他也不放在心上,不在乎(不理会);对于比他强的人或者他不会的技术,他也不服你,不甩乎(无所谓)。我们见他这样,也就给他起个绰号,“三把乎”。

三把乎智商很高,按说上学应该是块好材料,可就是读书不求甚解,恃才自傲,作业和考卷常常出错,成绩忽高忽低,往往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弃学务农。

在学习上,“三把乎”只是害得他不能金榜题名,走向社会。“三把乎”可说是黑白无常,竟然害得他颜面扫地,最后出了大事。

此人“光荣事例”不胜枚举,无法一一叙述,现列举几例,以飨读者。

一、马虎

十八岁,三把乎加入村办建筑队。一开始他当力工,推砖提灰,活比较累。后来,他也想当师傅,上架垒墙。初开始,用心垒,真垒得有角有棱板板正正。可没过几天,干活就马虎了。砌砖不用泥抹,垒墙不用吊线,结果砖砌得活活落落,墙垒得摇摇欲坠。被领头的拿下马来,训斥了一番,又当他的力工去了。

有一次,三把乎抱着哥家的小女孩在街里玩。街边上有一堆沙土,有几个四五岁的小孩都在那玩儿。他把抱着的小侄女也放在那儿。这小女孩还不会跑,只能坐在地上抓土玩。这时有人叫他说话,问他去赶更不去,他坐上那人的车就去赶更了。赶更回来,一进家门,哥嫂问他:“你抱的孩子呢?”他这才猛然想起,哎呀一声,就往外跑,跑到街里往那沙土堆一瞅,沙土上只剩下那一个小女孩,鼻子眼里都是土,已哭得声音沙哑,少气无力了。从这一天,小女孩受凉得下了病,治了好多天也没有治好,最后夭折了,令哥嫂痛心疾首。

二、不在乎

三把乎长到二十多岁,有人给他说媒。去女方家见面之前,媒人提示他,打扮一下,洗洗头,换身新衣服,穿戴整洁一些,先给人一个好印象,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他听见了装做没听见,不以为然。他自以为,我大眼睛双眼皮,相貌堂堂,打扮不打扮一个样,该成的拆都拆不散,不该成的拢都拢不到一块。他依旧我行我素,头发也不洗,衣服也不换,脚上一双破鞋,连一双袜子也不穿;胳肢窝里夹个破皮包,里面连一件礼物也不带。结果是说一家黄一家,说一家黄一家,到二十八九岁才寻到一个二婚的成了家。结婚那天,他嫂子说他:“跟你一般大的人家孩子都上学了,你才成家,往后好好过吧。”他嘿嘿一笑说:“西方世界鞭先着,我慢慢地也会撵上他们的。”

后来分了地,家家都买了四轮车,用四轮往家拉东西。有一次拉麦秸,他在下面装,他老婆在上面踩车。麦秸装得很高,临走时他老婆说:“用绳捆一下吧,别叫翻车了”。他不听,开着车只管跑。别人看见了,也对他说:“装得太高,拿绳勒一下吧!”他装做没听见,一点也不在乎,加大油门,一直把车开到家里才停住。下车一看,车上的麦秸丢了一大半,老婆也不知哪去了。扭头往车后一瞅,路上掉了几大堆麦秸,他老婆正一手拿叉,一手捂着流血的.脑袋,一边走,一边骂着在后面撵着呢!

三、不甩乎

前面说过,三把乎是聪明人,模仿能力也很强,见啥懂啥,学啥会啥。有一次,几个年轻人比赛骑车技术。王健和平安的骑车技术最好:双手抱胸,不扶车把,能顺公路骑行一百米,心不慌气不喘。三把乎一见不服,拉过来车子,跨上就骑,也是双手抱胸不扶车把,一副谁也不甩乎的样子。足足骑行了一百二十米,众人齐声叫好。这家伙得意忘形,加快了速度,结果车把一歪,一头栽进了路沟,脑袋上磕了好大一块伤,腿瘸了半个多月还没好彻底呢。

今年夏天,他跟着外地一个包工头在城市里盖楼房。他跟包工头的关系不错,包工头每天比别人多给他十块钱,他就处处显摆自己,又当师傅又当监工的,有些不是他的活他也干,努力显示自己勤恳实在的形象。

一天中午,三把乎和几个师傅正在三层楼上砌砖,负责吊灰的师傅一时内急,下去方便了。原本师傅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喘喘气松松劲,略微休息一会。三把乎一见师傅们停工待料,就上前要开吊斗。几个人都劝他:“你没开过,别开!这可是个技术活,别大意,停会吧。”三把乎根本听不进去,他说:“有啥难的?他会开我也会开。吊上来往里一拉,倒出灰,再往外一推,打开开关,吊斗就下去了,不就恁些事吗!”说着,打开关把灰斗吊了上来,往里一拉倒空灰斗,往外就推,身子往前一倾的同时,手抓着吊斗,他却打开了开关。吊斗猛地往下一沉,他的身体随着吊斗栽了下去,摔到了地上。一根钢筋捅破了他的胸膛,当时就摔得鼻口淌血。众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由于失血过多,医生已无回天之力。三把乎临死之前,只说出了一句话:“我为什么这么倒霉呢?”

篇2:三把美人尺散文

三把美人尺散文

听一位美术老师讲如何品鉴仕女图。

他带来很多仕女图,微笑着问大家:“喜欢这些仕女图吗?能看得出它们的优劣高下吗?”

看那一幅幅丹青,工笔也好,写意也罢,功夫都着实了得;再看那画中女子,或倚或坐,或颦或笑,或赏玩,或歌吹,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我试图按老师的要求为这些画作分一下类,却又实在无从下手。

老师说:“我给出一个标准,你们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操作。仕女图大致可分为三个档次:悦目,赏心,牵魂。好,下面你们再试着区分。”

老师这把尺给得好,刚才还混沌不堪,突然就云开雾散了。

我首先找到了悦目类的。那是一些养眼的女子,云鬓花颜,却又美得呆、美得冷,让你觉得,伊充其量就是个画中的人儿。你不可能生出与之亲昵的冲动,她的美,是平面的,只薄薄一层,吹拂可散。

再寻赏心类的。那些女子,除却容颜姣好,通身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她是有温度的,并且她的'心里盛满了芬芳心事。你会忍不住猜想她的来路,猜想她目光后面摇曳着怎样旖旎的故事。她的美,是立体的,由外而内,密致坚实,光阴亦难剥蚀。

牵魂的画作仅有一幅。画中女子,似人非人,似魅非魅。眉眼吊得高高的,清逸典雅,见之忘俗。风,从她飘举的衣袂中来,轻掠你的颊。看她抚琴的手,那么生动,仿佛被袅袅的乐音缱绻地宠了,指缝中溢出水秀山清。这女子,分明是为了入众生之梦而生。她的美,具有高渗透性,足以映带左右,烛照人生。

悦目的,赚走我一个眼神;赏心的,赚走我一串叹赏;牵魂的,赚走我一世怀想。

这把尺,不仅适合衡量仕女图,世间美人,不也同样可以做如许衡量么?

篇3:佛乎释迦牟尼散文

佛乎释迦牟尼散文

说到佛,不得不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前624--前544,或前565--前486)。他原叫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国王净饭王长子。娶妻生子,二十九岁出家。做了六年苦行僧(当时流行的宗教修行法),毫无所得。于是放弃苦行,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终于一夜彻悟成佛。接着创教、说教、传教,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去世。

那么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究竟是怎样一种宗教呢?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南亚次大陆先后出现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宗教:先前的吠陀教、婆罗门教,稍前的耆那教,然后佛教及稍后的印度教。它们的主要教义及仪式大同小异,都宣扬造业、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它们都信神,只不过佛教别出心裁,换一个名称把神改为佛而已,实属换汤不换药。佛教本身就是从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同样从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印度教里的众神,佛教里几乎全都有。只不过主神大梵成为佛的侍从;反过来佛又是主神毗湿奴的化身。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也坦言:“佛教并没有否定婆罗门教的神祇……后来有些神祇被吸收到佛教中来成为护法神……也应当承认到后来佛陀被神化了的事实。”也就是说,佛教即神教。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了神佛不分、佛堂里有神祇的怪事。佛教的善男信女到神庙拜佛、请佛和求佛,恐怕比到佛堂还要多。有的甚至到道观里做佛事,声称“释道是一家”。至于民间各地供奉的佛更是五花八门,正如俗话所说的“各司各法,各地各菩萨”。有趣的是,这些佛呀菩萨的,有的甚至连小神都算不上。

我们注意到,释迦牟尼“经历六年之久……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赵朴初语)。这就是说,释迦牟尼在成佛夜之前,修行还是归零的,成佛就是毕其功于该夜。这真是全人类的福音!大家都不要再走弯路了。学习释迦牟尼,全人类一夜之间皆成佛。遗憾的是,释迦牟尼没有透露成佛秘诀。相反,让他的信徒们干一些看来好像与成佛不相干的事。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释迦牟尼那一夜究竟干些什么才成佛的。是念经?但那一夜佛经还没有编出来(佛经都是释迦牟尼死后跨度很长时间陆续编出来的);即使释迦牟尼已有腹稿,最多也只能算是部分草稿;如果全部佛经都要念,那一夜也念不完;如果佛经有那么大功能,佛教徒们天天念,年年念,怎么还是成不了佛?更何况念经者不懂经文,又用方言念,念给谁听?是拜佛?那一夜佛还没有诞生呢!退一步说,就算已有过去佛,但佛堂供奉的基本上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等现在佛呀!信徒们长年累月地拜佛,也不见有任何效果啊!如释迦牟尼那一夜在拜佛,干嘛隐秘不说呢?是吃素?可那一夜不是用嘴巴吃东西,而是动脑筋思维啊!剃发、求戒、穿袈裟、烧香、敲木鱼、托钵乞食及做道场法事等,显然都不是在该夜所为。树下也无法面壁;从那些数年甚至几十年面壁都无法成佛来看,那一夜不可能在面壁。释迦牟尼该夜是在树下作跏趺坐(盘脚打坐),尽是苦思冥想,不可能涉及道德行为(其实要做行为也来不及)。因此成佛与否想必与人之为善为恶之类也无关。

没有必要再这样分析了。好在成佛与否,没有谁主宰,没有谁仲裁,无需审批,也不可能有秤称斗量的标准。佛家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及“三法印”也无法充标准,因这里压根就没有一项是实质性的、可以量化及可操作性的。况且,就算有标准,没有人把关还是等于零。另外,成佛与否也不会从人的形体、声音、行为和能力之类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断定,是否成佛,自己或他人谁也无法知道(包括释迦牟尼本人)。所谓的佛显然是虚构的!释迦牟尼这个佛,要么自封,要么是其弟子加委。如果佛家对此有异议,那么我可以赠君一法决狐疑:你反思,通过修行,你的(道行)积累了多少(斤)?离成佛还有多少(里)?括号内是我姑且填上,如觉不当,任你更换。但无论如何,必须说清楚做出结论的依据!也就是说,有一个一听就明白的清晰的量化关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这样,你就会看到自己修行的量的成果,增加继续修行的信心,不会觉得成佛可望不可及了。如果你找到其他地球人帮你做结论也行(此法其它宗教也可试用)。但我断定,你不可能做出这种结论的!

当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成佛有什么好?首先,释迦牟尼从成佛到死,根本没有表现出令人羡慕和令人神往的任何一点“好”来!退一万步来说,释迦牟尼死后,“佛”还存续。那我们必须找到他,证实他是否快乐生活。他现在在哪儿呢?释迦牟尼临死也没有交代到哪儿去找他。但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整个地球看成一个村。如佛存在,不难找到。在山洞、海岛,还是天空?在大气层内,还是在外星球?但由于佛一直无形无声、无影无踪,全世界的人都无法知道佛具体在哪儿!成佛之好也就无从谈起了!

反过来说,如果佛存在的话,他早就该把纷争不断的各宗各派,去伪存真,铲除山头,统一成一个正宗出来!他还能坐视十二世纪末佛教在印度绝踪六、七百年之久(十九世纪才依靠进口传入,原产地换成了斯里兰卡)?古今中外的禁佛、毁佛,佛怎么连自己的真身都不保呢?最可怜的还是南朝皇帝萧衍(梁武帝)。原本励精图治,社会发展。自从沉溺于佛教,全国性地兴佛教、建寺庙。他本人三、四次舍身进寺庙当和尚。因此无心打理朝政,招致侯景叛乱。侯景起兵时只有八千兵马,由于得到很可能已经信了佛的百姓的.拥护,猛增到十几万人,竟迅速打败了梁朝三十万兵马。八十六岁的梁武帝成了阶下囚(软禁),饥病而死。下场可悲!梁武帝如此笃信佛陀,这佛陀怎么一点也不护佑于他呢?

事实证明,佛既不能显示“好”于人,又不能护佑人!这也许是十二世纪末在佛教发源地的(古)印度佛教灭绝的原因吧!另一种情况也很能说明问题:佛教一传出国外,(古)印度基本上就不是佛教活动的中心。这印证了一句俗话:近佛远显灵。佛在当地不怎么灵验;外地却传得活灵活现。原因是,当地当时的人知道底细。就像离开释迦牟尼时代较远的大乘派一样,任意超越“小乘”把佛教的广告打得更响。再加上《西游记》之类神话故事的影响,佛给人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长生不老和极乐享福的印象。但不管怎样,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所谓的佛,只有唯一的释迦牟尼是历史人物。那释迦牟尼又是怎样一个“佛”呢?其实,释迦牟尼成佛后,吃喝拉撒一件也不能省;离开弟子和赞助商的经济支持就寸步难行;生老病死(除了已生外)一样也无法规避。特别是,释迦牟尼生前(适逢雨季)大病了一场,又遭食物中毒导致腹泻,当夜亡故。临死有遗嘱,弟子也有为之捶胸顿足的。因此,释迦牟尼这个“佛”确确实实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也许佛家会说,释迦牟尼去世不叫死,叫“涅槃”。这种说法颇有点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不叫偷书,叫“窃书”。如孔乙己无法说出窃书与偷书有什么不同一样,佛家也根本无法说清楚释迦牟尼的死与普通人的死有任何实质上的不同!

综上,所谓佛,是虚幻的,并与其它宗教的神没有根本的区别。打回原形,佛其实就是地地道道的普通人!

篇4:母亲的三把铲子散文

母亲的三把铲子散文

母亲在世时,有三把铲子时常握在手中。三把铲子都不大,但手握它们,母亲便能铲除艰难,铲平坎坷,让生活的路变得平坦、宽畅。三把铲子,承载着母亲无限的恩情,寄托着儿女无尽的怀念。

一、锅铲

母亲那把锅铲,与人们今天看到的锅铲完全不同:铲头长而平,铲柄短又圆,酷似泥瓦匠用的泥铲。在当时我的老家,各家各户与母亲一样,都选择这种铲子作为锅铲,因为锅铲的功能和如今大不相同。

我小时候,尽管家里有个小菜园,尽管蔬菜便宜到一毛钱可以买几斤甚至几十斤,但家里却很少炒菜,因为没有多少食用油可吃。每年临近春节,等生产队的黄豆榨成油后,家里才能分到一至二斤豆油,这便是整整一年的用油。因此,除了逢年过节和家里来客,锅里很少能看到油花。我清楚地记得,家中平时除了吃咸菜,大部分蔬菜都是生拌或熟拌的,如生拌黄瓜、西红柿、萝卜、白菜,熟拌豆角、茄子、南瓜、菠菜和各种野菜等,调味品也只有咸盐和大蒜,酱油、醋都很少用。在为数不多的炒菜时,母亲放的油也极少,几滴倒在锅中央,比铜钱大不了多少。所以,母亲的那把锅铲,压根儿就不是为炒菜准备的,不需要长柄。

然而,很少炒菜并不影响锅铲的用武之地,母亲做饭时经常离不开它。当时家里吃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地瓜,而这两种粮食最适合做窝窝头和煎饼。母亲为了节省柴草并提高效率,做饭时一般不做常见的那种“石臼”形状的窝窝头,而是用手把玉米面拍成铁饼形状的“饼子”,贴在大锅内壁上烘烤,老家叫“糊饼子”;锅的中间同时还煮着半锅地瓜,一锅双用,一举两得。在“糊饼子”的过程中,母亲要用那把锅铲,适时把“饼子”铲下,翻过来后再贴上,便于均匀熟透;还要用锅铲翻动地瓜,防止下面的烧焦烤糊。吃饭时从锅里取出滚烫的“饼子”和地瓜,也需要这把铲子。在我的印象中,虽然都是玉米面掺地瓜面做的,但母亲糊出的“饼子”似乎比蒸窝头要好吃得多。

母亲的锅铲大显身手,是在做“小豆腐”的时候。“小豆腐”是老家农村常吃的一种亦饭亦菜的食品,用菜和豆糊熬制而成,以“小豆腐”之名区别于人们常吃的豆腐。夏秋时节,母亲会到野外剜上一大筐子野菜,然后用水磨磨上半盆豆糊,一起倒进大锅里熬制“小豆腐”。熬制过程中,母亲要用锅铲不时地在锅中搅动,以防豆浆糊锅。“小豆腐”做好后,家人就用母亲那把锅铲往饭碗里装,一碗一碗不停地吃,直到撑得肚子饱饱的。那时农家日子贫困,黄豆特别奇缺,吃顿以野菜为主的“小豆腐”也算是改善生活,我从记事起就特别喜欢吃。

熬好的“小豆腐”第一顿是当饭吃,管个够;剩下的则要当菜吃,细水长流,限量上桌。母亲往锅里倒上少许油,用葱花爆锅,然后把剩下的“小豆腐”倒入锅中,再抓上一大把盐,用锅铲翻动来炒。炒好的“小豆腐”每顿饭只盛一碗,全家当菜就着干粮吃。记得母亲炒“小豆腐”时,我一边贪婪地闻取“小豆腐”的香味,一边总还怀着另一份念想,因为“小豆腐”在炒的过程中,会在锅底结上一层薄薄的锅巴,犹如今天的油炸豆腐皮。母亲打出“小豆腐”后,手握那把锅铲,小心翼翼地铲除锅巴,每铲下一小片,就放进我的口中。我当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长大后我才明白,那层锅巴其实是母亲故意做给我吃的,为此她特意放慢了锅铲的翻动速度,让“小豆腐”的下面轻轻地烤糊一层。

二、火铲

母亲烧火做饭时,锅台上挥动着锅铲,灶堂中则挥动着一把火铲。“火铲”是我老家通行的叫法,形状就像炒菜的铲子,柄又细又长,既可以烧煤炭时用以铲煤,也可以烧柴禾时用来拨火,使用非常方便。但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用煤做饭的时候几乎没有,因为那时农村煤炭凭票供应,每人每季度只有五公斤,一年攒下来还不够冬天生炉子用的。家里成年累月烧火做饭,靠的都是柴禾。那时各家都有一、两个柴禾垛,有的放在院子里,有的垛在大街上,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每次烧火时,母亲左手拉着风箱,右手拿着火铲,一会儿把灶口的柴禾捅到锅底下,一会儿把灶堂中的柴草拨松,让柴草充分燃烧。

稍大以后我就懂得,母亲的火铲握得并不轻松,因为那时烧的柴禾并不充裕。当时生产队种的庄稼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和地瓜,其中麦秸和秫秸(高粱秆)是盖房材料非用即卖,不舍得烧;玉米秸被生产队留下饲养牲口;地瓜藤和叶子要用来喂猪,甚至人也要吃,能用于烧火做饭的就只剩下麦茬、玉米茬、高粱茬等农作物的根部,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为此,母亲只要一有空闲,都要到田野割草、拔草,晒干后当柴禾。每次从农田干完活回家,母亲的手都不会空着,总是或抱或背着一大捆青草,细嫩的扔给家畜,粗老的放在院里晒着。秋后庄稼收完后,母亲会扛着一把竹筢,背着一个大花篓,到荒野去搂柴禾,每次回家时花篓都是塞得满满的。那时家里的柴禾垛就像粮囤一样,事关全家的饥寒,时刻牵动着母亲的心。如同有了够吃的粮食,母亲的锅铲才能用得踏实一样;有了足够的柴禾,母亲的火铲才能握得安心。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很难体会到柴禾对农家的重要程度,很多人都知道“颗粒归仓”这句话,但与之相对应的“寸草入垛”一语,恐怕不少人就不知晓了。

我之所以对母亲的火铲记忆深刻,还因为在幼时的心目中,母亲那把火铲就像一根魔法棒,经常变戏法般的从锅灶中掏出一些我喜欢的小吃食来,如冬春的爆玉米粒、黄豆粒;夏天的烤蝉龟(知了的幼虫)、烤蚂蚱、烤蘑菇;秋天的煨地瓜、煨玉米、烧青豆等,甚至还有烤田鼠。每次母亲做好饭后,如果拿着火铲到灰烬中拨来拨去,我就知道,肯定又有意外之喜了。现在看来,当时那些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有的甚至不堪入口,但对于贫困年代整天清汤寡水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美味了。

记得我四、五岁时,一天母亲从外面带回几个螳螂卵,然后把锅铲和火铲同时放在锅底下烧。铲子烧烫后,母亲把螳螂卵夹在中间,上层的铲子再放一块砖头,用脚在砖头上用力一踩,随着一阵“哧啦”的声音,一股香味弥漫开来。母亲把铲子打开,中间的螳螂卵居然被烙成一个类似煎鸡蛋的小饼,颜色焦黄,香味扑鼻。我尝了一下,感觉真有点煎鸡蛋的`味道。原来母亲听说螳螂卵(桑螵蛸)可以吃,还能防治尿床,便找来烙给我吃,让我过过馋瘾。尽管我早已过了尿床的年龄,但吃了一次后却欲罢不能,没事就自己跑到树林中寻找螳螂卵,拿回家让母亲做来吃。

三、土铲

与锅铲和火铲相比,更多的时候,母亲的手上是那把土铲。

我家的房后便是小菜园,母亲在菜园忙活时,不管是挖坑下种,或是移苗施肥,都喜欢用铲子,似乎这样才算精耕细作。母亲那把土铲与锅铲的形状一模一样,长头短柄,非常适合翻弄土壤。春天的雨后,母亲会拿着土铲,沿着篱笆,挖出一个个小坑,分别把向日葵、眉豆、丝瓜等种子埋下。过不了几天,这些幼苗便纷纷破土而出,有的爬上篱笆,有的蓬勃向上,适时开花结果,不需费心管理。园内的菜苗需要移栽时,母亲用铲子把小苗连土一起剜起,小心翼翼地放进新土坑中,小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连通常的“缓苗”现象都很少发生,长得又快又好。蔬菜需要施肥时,母亲会用铲子把鸡窝里的鸡粪掏出,或把锅灶中的草木灰取出,在蔬菜旁边挖个小坑埋上,不仅保证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茁壮成长,而且结的果实既好看又好吃。年复一年,母亲就用那把土铲,把小菜园拾掇得一年到头收获不断,为贫困的生活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冬天没有农活时,母亲会带着铲子,到五公里外的公社砖瓦厂去捡煤渣。为了避免人多捡不到,母亲一大早就要出门,一路上冒着凛冽寒风,有时还要踏着冰雪。拣煤渣时,母亲似乎忘记了寒冷,高高地挽起衣袖,用铲子在煤渣堆里飞快地翻动,挑拣那些尚未烧透的煤核。捡煤渣的经历,母亲虽然只让我跟她去过一次,但却让我充分体验了那份艰辛,终生难以忘却。母亲捡的煤渣,主要用于添补冬天生炉子的煤,确保寒冷的严冬中有一个温暖的家。

其实,母亲那把土铲也是一把泥铲。家里的鸡窝、犬舍,都是母亲拿着铲子抹着石灰,用砖头垒盖起来的;家里的墙壁哪里出现破损,母亲就把泥和好,然后用铲子补好、抹平。做这些活,母亲的手艺和速度都超过父亲,让父亲甘拜下风,宁愿打打下手。家里盖新房时,房内那两堵内墙,也是母亲用铲子和着泥,用土墼砌好并抹平的。站在一、二米高的脚手架上,小脚的母亲竟然稳稳当当,没有一点恐高、头晕、晃动的样子,活像一个熟练的泥瓦匠师傅。

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盖好新房子后,还剩下一袋水泥。那时水泥在农村还是奢侈品,一般家庭盖房子都用不到,非常珍贵。母亲不愿意看着一袋水泥浪费,便尝试着用水泥做瓮(缸)。母亲先指挥二哥用黄土在院子里堆出一个瓮的模型,自己用铲子仔细把土铲平、拍紧、抹光滑,然后在模型表面均匀地抹上一层一厘米厚的水泥,并做上一条粗实的瓮沿。过几天后,母亲又让二哥从旁边挖一个深洞,从地下把模型的土慢慢抠出,然后一起把水泥完整地翻过来,一个水泥瓮居然做成了。接着,母亲又照此做了一个稍大些的,并用剩余的水泥给瓮做了两片半圆形的盖子。此后,家里一直用这两个水泥瓮装麦子和玉米等粮食,不仅能够防潮,而且再也不必为老鼠偷吃而担忧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两个水泥瓮仍完好无损地存放在家乡的老屋中,看到它们,母亲生前那慈祥的面孔和忙碌的身影,便顿时浮现在眼前。

篇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散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散文

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组工干部,我很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渴望自我的超越和能力素质的提升,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血。我深知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组工干部在基层党建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

学习如清清的水源,不可缺少,是每个党员都需要的“必修课”。孔子说,学到有用的知识,能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8月29、30、31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嫩江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县组织人事干部思想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在三天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县委组织部精心为我们安排的`各项课程。从学习到了解,理解到探究,掌握到运用,将培训内容转化为今后工作当中的宝贵经验,使我善于学会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感谢组织上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感受到了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促使我生活走向更高水平,事业走向更辉煌更灿烂的历程。作为一名基层的组工干部,在今后的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定要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去,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教训,转化成组织工作的有力工具,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宝典,创造一流的业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此次培训学习,顾骏老师的授课让我记忆深刻,受益匪浅。他结合实例阐释了完善社会规范,学会社会管理,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化解社会矛盾,建设文明社区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得到了在座学员的共鸣,赢得了一阵阵掌声。“千万不要动老百姓的下水道”,从创新的基本概念,创新的制约因素,创新的具体方法等方面为我们做了深刻的比喻,坚定了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想法。社会管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党员干部越来越要面对的问题,顾骏老师细致的讲解,不时讲出一个个富有丰富哲理的小笑话,引起在坐的一片笑声,使我们每个学员深刻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嫩江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加强社会管理作为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探索社会管理方式和解决突出问题上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嫩江县的社会管理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问题。从外部形势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嫩江县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转型,带来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推进均衡发展、如何协调各阶层利益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秩序、如何规范社会行为健全价值体系等社会管理问题更加凸显,已成为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此次培训为我们每个组工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知识理论课,他系统的为我们培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是我们有了量的积累,从而达到了质的飞跃,让我们在思想上再一次武装了自己,在现今社会,新事物,新机会,新问题,新情况在不断改变、知识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升级,才能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三天培训真的是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习有所得的喜悦溢于言表,写下这些,暂作小结,以自鼓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学习,不但能够影响生活,也能促进人生的升华,带动层次的提高,终身学习,终生受益,不断的“学而时习之”,正是掌握知识的方法,那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措施。肩负神圣使命,谱写崭新华章,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期望和重托,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党旗下不断进步,因为我们每个组工干部的生命时刻都在为党燃烧!

篇6:字如其人乎的散文

字如其人乎的散文

记得几年前游玩北岳恒山,除了那座奇迹般的悬空寺,剩下来的记忆便是李白题写的“壮观”碑。据说这俩字是诗仙李白游玩悬空寺时,为它的精妙绝伦倾倒而亲手所书。壮观的“壮”字是个错笔字,“士”下多了一点。悬空寺的壮观超越平常,乃是人间奇迹。李白用错笔字这样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当时导游的介绍。这俩字是端庄的大楷,每个字大如斗。

李白的字,我以前没有见过。李白的诗倒是读过几首。我想象不出来,生性旷达的李白,会写出如此中规中矩的楷书。他“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气呢?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仙灵之气呢?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率性呢?介绍上说,“壮观”二字是李白的醉书。饮中八仙之一的李白,可是“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李白啊。我以为无论他以谁的字帖为本,都不应该写出这样的字。何况,大唐一朝的字,是那么神采飞扬!

相信“壮观”为李白所书的人,很多。清朝著名请人方坦曾作《壮观二字墨刻》诗:“苍崖恍惚蛟螭走,壮观二字大如斗。李白当年恒岳游,自喜名山落吾手。平沙浩浩黄云开,雁门龙首肯崔巍。遥想真人下天际,放笔万里秋风来。”他想象了李白游恒山题字的潇洒风采。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壮观”没有多少唐人笔意,更像是明清之际流行的馆阁体。如是,这俩字就是明清之际好事者的托名之作。

李白书法真迹流传至今的只有一幅《上阳台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是一首四言诗,字体如同诗中意,用笔纵放自如,意态万千。“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这是前人的'评价。估计和我一样奇怪的人有很多,为什么李白流传后世的诗词有许多,书法只有一幅?这千古之谜,难解了。

有关李白,有各种解说。他的旷达,乃是不得意后的恣意所为。这是其中一说。其实他很想做官并为立身官场做了诸多努力。是因为他姓李,还是其他原因,大唐宫殿里,他最多只是弄臣。“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创作,显然有拍马屁之嫌,只是造化弄人,他终究怀揣大把银子,到烟花三月的扬州,寻找“腰缠十万贯”的感觉。官场的蝇营狗苟与诗仙的名头,委实不匹配。可是,这是历史!是文如其人还是字如其人?

欧阳询的一手好字,在书法家林立的大唐,也是翘楚。一直到今天,学书者最好的入门字帖,欧体是重要的一本。他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又是中国历史上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俯并立的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字,“点如高峰之坠石、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一笔俊字,每个字体势纵长,结构独异,笔力险劲,秀骨清相。可是,欧阳询的长相却是其丑无比。当世之人都奇怪,他的字和他的人,有这样的差距。

我常常羡慕那些写有一笔好字的人。可惜读书太少,练字更少。在需要手书的年代,我总有惭愧之心。好在电脑普及,我不需要一笔一划去琢磨横平竖直了。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书法,只是少数人把玩的艺术,少有实际的用途。

再说一个小故事。写出《三都赋》的左思,又一个比较出名的丑人儿。“貌丑口呐”。可是他的才华,他的《三都赋》,流传了一个有名的成语“洛阳纸贵”。“凡人不可貌相”,时准时不准啊。

篇7:日本白石,别来无恙乎散文

日本白石,别来无恙乎散文

今天CCTV新闻频道报道,因风雪太大,有5名游客被困河北张家口明长城烽火台,其中包括4名日本人。

这段时间,关于日本的话题比较敏感,但是两国的民间往来仍在继续,旅游者仍在互访。我自信是爱国者,但也支持民间的友好往来。看了央视的新闻,让我回想起曾经与日本游客“打交道”的故事。

那是的11月中旬,我与一位年轻的同事从成都乘火车去乌鲁木齐。

我们坐的是硬卧,我和同事分别是中铺和上铺。没到睡觉的时候,我们用不着到“铺”上去,而是坐在过道旁的小凳子上聊天,也注意到我们的下铺是个看上去像是从偏僻之乡来的农家大妞——衣着朴素的她,坐在这越往北走越冷的火车上,竟然穿着一双凉鞋。

大妞不言不语,总在看书。

偶然间我的同事发现,她看的是英语——我这位同事因受益于“疯狂英语”当时正为英语疯狂。同是咿呀学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他主动与那位大妞搭话。谁知一语惊醒异域人——那大妞汉语极其生硬、英语亦很生涩、日语倒很生动——她竟是日本人。

一番交流,得知该女名叫白石(在她的书和笔记本上也写着这与咱们的国画大师相同的名字)。她说曾在媒体工作过两年,工资交给父母一半,攒下另一半要作环球旅行。

一个刚过20岁的女孩子,孤身一人独闯天涯,这在我碌碌无为的生命史上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只能用周星驰的一句名言来形容当时的感受,那就是“I服了You”!

她带着一本日本出版的世界旅游地图,上面标注着她要去的那些国家的一些名胜古迹。

第一站,她选择的是中国的上海,然后昆明,然后重庆,然后敦煌(这也是我们得以同路的原因),然后乌鲁木齐,然后哈萨克斯坦,然后……

我的同事在向她介绍我时用了“主任”一词,但她听不懂。我顺手写了“课长”两个字,她立刻笑逐颜开。

“课长”送给她的见面礼是一张介绍中国某个旅游胜地的VCD光盘,她笑纳之后给“课长”的回赠是她的联系方式——住址、宅电、电子信箱。

“课长”不仅在物质上赠之以礼,在精神上也晓之以理——我通过同事告诉她,如果有别的鞋子就拿出来换上,要不然火车越往前走温度越低。她顺从地找了一双皮鞋换上,那由于不合时宜的装束所带来的别扭劲儿也立马不见。

白石只会简单的汉语会话,但平仄不分,比如问“厕所在哪里”时的语调竟跟我们唱的那首《春天在哪里》的第一句歌词时的声调是一样的,让我和我的同事笑得肚子疼(至今想起都会忍俊不禁)。

在通往荒凉的大西北的那几十个小时车程的旅途中是容易疲惫的,我的那位同事打熬不住上床昏昏睡去。白石和我还精神着呢,总得交流交流吧?可汉语她不行,日语我不懂,而我的英语也就是“Hello啊,饭已OK啦”的水平。我想起写“课长”的情节,估计笔谈是个路子。

日本的著名城市、著名企业、著名品牌、著名演员我一气都可以写出很多,对东山魁夷、芥川龙之介、黑泽明等也略知一二,历届日本首相更是一写一大串。这些内容每写出一个,她都要“啊”地一声并面露笑颜。在写到前几年执政的一位日本首相的名字时,她在他的名字下写上了“民间吁为‘平民首相’”的.字样(这“吁为”我猜测是“称为”的意思)。

在一次次的感叹和惊讶声中,她写出的是“你学日本”?

我学日本?No,只不过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让我关注的多了一点而已。

……

记得车到敦煌时好像是下半夜,被乘务员叫醒的白石有点蒙蒙然。在嘈杂声中醒来的我下床后忙喊:“Hurryup!Goaway!”她这才明白就里,急忙整理行李。我帮她提包并送至车下,挥手而别。

到乌市的第二天,白石从一家宾馆打来电话,一连串的日式英语把我搞得也蒙蒙然——除了宾馆名称外我是一概听不懂。而我那位“疯狂英语”的同事又不在,我于是决定去那家宾馆看她,尽尽地主之谊。

到了那家宾馆,在大堂一问,得知她已结完账走了,去向不明(后来我想,如果当时我了解一下由乌市开往哈萨克斯坦的火车的开车时间,或许会在火车站找到她,但当时没想到)。

白石在火车上说,她预计环球旅行所用的时间为一年半左右。如果一切顺利,她结束旅行到现在已有多了。春夏秋冬,寒暑易节,这一路上,她观赏了哪些名胜古迹?遇到了哪些奇人怪事?经历了哪些艰难曲折?收获了哪些思想火花?结束旅行后她的工作和生活又怎样?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把心悬起——想着她并非因为她是个日本人,也并非因为她是个女孩子,而是因为佩服她独闯天涯的勇气。在佩服她的勇气的同时,我也很为她的安全担心。

白石虽然给我留了住址、电话和邮箱,但因语言障碍,我从没联系过她。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讯录的字迹已渐渐模糊,不能全看清了。我只能向天遥祝:白石,别来无恙乎?

篇8:力、彬已远行乎散文

力、彬已远行乎散文

三载前,彬先乎力而遐举。一周后,力亦离世而卒。惜乎,恸乎!呼啸痛失二友,于今不曾或忘。每每念之,盖不能平息呼啸之思念,岂其或因物睹人?抑或失之臂膀?皆莫须有,惟情感也欤?

力,呼啸孩提之莫逆;彬,系呼啸之同侪。均年长于呼啸,虽不曾呼之为兄,然心中确认矣。

力,心胸坦荡也,万事皆可坦而言之;彬,超然物外,无所畏惧。然,力劳作于私企,耿耿者,皆因辛苦过于老板而休息少之,且收入亦远逊之,忿而离职,自立艰难,终至罹难。夫苟不能自立而依附他人,而欲与其平起平坐,痴矣!彬事业顺风顺水之际,所不能释怀者,身体矣。今者头脑,翌日血糖血压。中西藏,苦口之药石,多多进口而吞噬之。并不解心之疑惑。终因焦虑而不治。

窃以为,以力、彬之人品,虽不致大寿,亦不应早夭。然,世事难料,好人未必高寿。而遗呼啸独思之,何狠如许?

常闻:家中有人殁,三载之内,主命蹇。历三载,呼啸时运多舛,事业无进境,乏而顾及其余。闻兄遗孀家道艰难,而呼啸窘于无援,愧而无语。惟待它时。

今三载已临,兄等已远行乎?呼啸在人间遥祝二兄安详,愿二兄在天祝弟时来运转,实践以往心胸之大志。

天人相隔而情意不断,阴阳两界而真情相系!思之、念之!

篇9: 秋至,天凉乎散文欣赏

虽立秋多日,却并未感到秋的凉意。白天,炙热的阳光,仍是毒毒地烧烤着大地,大地上的万物。夏日的浮躁,仍在滋扰着人们,使人的心灵不得安宁。直到昨日午后,一场大雨落下,这才消去了酷暑的炎热,洗去了夏日的浮躁。

夜,深深,不见星月当空,唯有缕缕清风,透过窗,吹进屋内,给人送来凉爽,使人感到惬意。无意间,听到了秋虫的吟唱。我是经常半夜起来“作妖”的人,还不曾听到这虫鸣之声,今夜是今年的头一次。躺在沙发上,任夜的黑陪伴着我,静静的,寂寂的,唯有这秋虫的吟唱,在告知着我:又一年的秋天来了――我人生的第58个秋天。

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的7月27日,在我人生的第58个夏末,我被所在的分公司送交到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我下岗了。我没了事干。

从1974年3月15日下乡那天算起,我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后来,当兵,复原,进了我现在的企业,一干就是34年。34年来,我始终按着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当了多少回生产标兵,做了多少回优秀党员,自己也记不清。没想到,老了,快退休了,却没了岗位,没了工作。困苦。困惑。深深的郁闷,不断地侵袭着大脑,像恶鬼缠身,挥之不去;无尽的烦恼,占据了心灵,那小小的心灵,又怎能装得下如此多的苦闷?!

我孤独地坐在人力资源部的屋内,看着其他人忙碌的身影。一个忙碌了一辈子的人,突然没了事做,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在赛场上激烈地角逐着,突然停下,没有缓冲,心脏一下子难以适应而昏倒在地。难以理解的是,此时,却没有人上来将他扶起,而是任凭他在那地上昏厥、喘息。

困惑啊,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说真的是世道已变?难道说真的是江湖无情?难道说我真的老了吗?

想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里经风雨,炼红心,阡陌上迎彩霞日出,田地里伴星月入眠,开山凿石,风吹日晒,梯田里播种希望,山腰间收获辛勤,把苦放逐云间,把累抛在渠边。水渠边,洗去一身的泥土,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欢歌笑语,不知困苦为何物!

想当年,应征入伍,卫国戍边,坝上的寒风没有吹冷青春的炽热,军营的'硝烟弥漫着保家卫国的豪情。站岗放哨,披星戴月;练兵场上,斗志冲天。为战友能吃上可口的饭菜,钻研厨艺,勤学苦练,也立功受奖,也曾模范争先,想那军功章的光辉,熠熠闪烁,令人艳羡。

想当年,进工厂,一干34年。多少次表彰会上胸戴红花,多少年为了企业无私奉献。青春在为党为国中消磨,年轻在不断劳累中退颜。时时,想着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事事,走在群众之前。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千方百计想办法;为了保证市场的需要,绞尽脑汁食不甘。晨起,星星还在夜幕中闪烁;入睡,已是深夜阑珊。

而今,人已老,白发苍,夕阳西下无少年!残渣乎?无用乎?卸磨杀驴乎?

郁闷,这就是我的命?苦恼,这就是今日之国企?

心情,就像这伏天阴沉的天空,压抑;愁绪,好似这雨后的茅草,层出不穷。是我太幼稚,所以才总被他人忽悠?是我太单纯,所以才总被他人欺骗?我笑我的愚善,我的肤浅,我的简单。简单总被复杂玩弄。单纯总被伪善欺骗。纯洁总被龌龊污染。幼稚不是单纯可爱,简单更是人性的缺陷!

醒悟乎?

已晚乎?

可悲乎?

可叹乎?

可怜乎?

篇10:新官上任“三把火”作文

新官上任“三把火”作文

越过了溪谷和山陵,穿过了荆棘和丛薮,越过了围场和园庭,穿过了激流和爝火;我升入了初中,轻快得像是月亮光。

翅影划过天空,耳边是属于城市的聒噪声。依稀记得一年级的第一天,那一天成了记忆里璀璨的星。

“恭喜K同学当选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大家掌声祝贺!”班主任胖胖的,头发很稀疏,可能是“聪明绝顶”吧。但他宣布的声音铿锵有力。底下是一阵热烈的,如轰隆隆的雷声一般的掌声,过了好久才平息下来。

下午大扫除时,我在教室里擦黑板,这时,小胖墩对我说:“咦?你不是学习委员吗?学习委员还在这里擦黑板,哈哈,真好笑”他龇牙咧嘴的笑起来,笑容好像绽开的一朵大红花,但却露出了两颗刚掉的牙。“好像是诶,电视里的‘大官’不都是只管下达命令吗?”于是我把帕子放一边,两只小手提了提裤子,把衣领理了一下,再对着明亮得像一面镜子的黑板撩了撩头发,哎!只可惜现在缺一瓶“Maestro”的摩斯,接着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哦,不!领导不都是很严肃的`吗?于是我立刻变脸,好似晴天忽然转雷阵雨。当我正准备去“视察”时,发现还缺个保镖,于是,我盯上了小胖墩。

片刻后,我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他。这算是第一把火D心中的激情烈火。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应该配一段这样霸气的音乐。我与“保镖”好似两只雄赳赳、气昂昂的雄鸡似的,径直走向清洁区。

“叫学习委员好,你们!”“保镖”用他那稚嫩的童音喊道。我们走向教室后面,这时有人在擦玻璃,“学习委员好!”大家齐刷刷的目光向我投过来,我有点应接不暇,但随即又调整过来,“恩嗯,你们好啊!擦干净点。”我学着领导的样子,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指着玻璃窗。内心十分得意洋洋。这算是第三把火D得意之火。

回到家中,我向妈妈侃侃而谈今天的“光荣事迹”。正当我美滋滋的时候却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当学习委员是帮助同学们学习的,你怎么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呢?如果领导都像你这样那还有谁听他的啊!班干部在管别人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叫以身作则。”妈妈语重心长的说,我顿时后悔不已。

第二天早上,我把“保镖”“解雇”了。上课时,老师也批评了我,但没有点名。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也许这是第三把火吧D羞愧之火。

这三把火让我学会了“以身作则”。

篇11:新官上任点好“三把火”

有的新官一上任喜欢调整人员,铲除异己,提拔自己的亲信,

新官上任点好“三把火”

有的新官上任会对部门结构工作流程进行大幅度重组。

有的新官上任会不动声色,按兵不动,高深莫测……。

职场的变化形形色色,却又暗藏玄机。

三把火是必然要烧的,否则你这领导就不能叫领导,但火得循序渐进的烧,太猛则可能会酿成火灾,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太弱则不能发出自己的光和热,难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为自己日后的管理增加难度,甚至把自己也熄灭了。

不管是老板还是你的下属员工,在你刚上任期内,对你的关注度一定是最高的,大家都在密切的关注你的“火”的力度和强度。

作为新上任的职场经理们,这三把火到底该如何烧才好呢?

一、“火”前调研必不可少

调研不仅仅用在市场,在公司内部,你常常有必要也进行一些调研,起码在以下几方面你要下些功夫。

1、行业、公司及上司、老板调研

首先,作为管理者,你要问自己,你熟悉你要从事工作的行业特征吗?行业里的管理方式有哪些共性和特点?以及,你了解你的公司吗?你是否了解公司的过去,现在的状况?公司的各级管理者有多少,实际权力者有哪些?你了解你的上司吗,你是否知道你上司做事的风格?你的老板是理性型的还是感性型的?你的公司是否有家族化的烙印……?

2、明确公司及你部门的发展目标

上司(或老板)选你来作为管理者的目的是什么?上司对你的期望值是多少?是希望你来组建一个新的部门还是管理既有部门?

通常老板选择一个管理者肯定是希望管理者能给部门带来绩效带来提升,带来新的变化。或者就是部门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希望新管理者能临危授命,力挽狂澜。

总之,你要清楚你的使命,从而来明确你的目标。

3、下属员工及你的前任调研

你的下属员工的心态如何?他们能力如何?下属中有没有特殊背景关系者的存在?你的下属团队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你可能需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去了解你的下属员工,以方便你的管理。

你的前任是为何离开的?是升迁了还是降职了还是离开公司了?下属们对前任的评价如何?下属们是否喜欢前任的管理方式?老板是如何评价你的前任的?是否希望你对前任的工作有所超越……?认真总结学习前任的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4、公司各部门关系调研

你的部门在公司中地位如何,和其它部门的关系处理得怎么样?公司最要害的部门是哪一个?以及公司各部门的整体运行是否流畅等?各部门领导的特点是什么……?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及时收集好相关方面的资料,在你的头脑里整理分析,知己知彼,才能让你在新的环境里游刃有余。

二、点火一定要选择好的燃料

燃料是火的基础,火势要旺但又不能污染环境。点火要拿紧要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公司最迫切需要的问题。往往一些最敏感的问题往往最能体现你的能力,树立你在公司的威信,但处理不好也会引火烧身,导致出师未捷自己先下课。

火用什么来烧?是先树声威,还是先去痼疾或是先暖人心?是准备用温火徐徐烧之,还是用烈火来催焰?

所以新上任的你,一定要尽快了解部门各方面的情况,找出最迫切的问题点,并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及时拿出解决方案。

三、要善于维持火势和效果

火点起来了,维持好也是很关键的,切不能如昙花一现般。

解决问题要彻底,切不可遭遇阻力就半途而废,否则很容易给人留下笑柄,令威信丧失。新的管理者,往往因为根基未稳,遭受的阻力也可能会比较多,所以,贵在坚持和魄力。

员工对新的管理者是否认可大都在第一个月便基本定型。如果你是提升上来的,你又必须注意和以前员工的关系,因为以前平级的同事变成了上下级,这种角色的转换可能让很多人不适应,以前你和他们甚至可以说是拍肩膀称兄道弟的关系,现在你在工作中也许又必须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你是管理者。当然,这和每个人的管理方式有关。三把火要顾及下属员工的心理,你必须有效取得你的下属支持,才能让火势稳定。

在维持好的同时,还要适当抓住时机,添油打气,增强火的效果。

还有,要及时对火后的现场迅速进行修复整理,小心殃及其它部门,给你带来后患。

四、点火还需借东风

好风才能助火势,万事具备,别欠东风,所以一定得把握风势,让火烧得更有效。如果当年“东风不与周郎便”,恐怕真的要“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解决问题是要适当借助外力和环境因素。比如上司或老板的支持,比如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关系资源等等。

新到一个岗位,上司对你的信任和怀疑值可能都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因为也许对你了解不深,可能还对你将信将疑,另一方面是他能提拔聘请你肯定是对你充满期望。新入职的管理者,如果能及时拿出合理有效的方案,一般比较容易说服上司而获得有力支持。

及时取得上司或者关键人物的充分支持,有他们的推波助澜,或者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各类社会关系等,经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新上任的管理者的环境和所面临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如果你想在你的职位里发光发热发出能量甚至大放异彩,请先慎重烧好你的三把火。

篇12:也说三把火

也说三把火

某单位一名新领导在就职大会上向群众表态道: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这“三把火”就不烧了.会后,大家对此颇有微词,有的说,新官上任该烧的还是要烧,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单位中存在的问题,更快地促进单位有新的起色,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党委的凝聚力;而有的说:烧不烧是他的工作方法,既然组织上安排他当主管自有他的办法;但也有的担心说,一开始就没有“烧”劲,恐怕是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冒出来……事实上,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他上任后的几个月中,件件事处理得有条有理,群众个个交口称赞,大家工作也比以前更卖劲了.事后.笔者向那位领导求教,他却爽快地答道:方法很简单,只有18个字:实践“三个代表”,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狠抓落实.

作 者:朱法飞  作者单位:中共邱北县委办公室 刊 名:创造 英文刊名:CREATION 年,卷(期):2001 “”(7) 分类号: 关键词: 

相关专题 三把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