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改个名字吧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改个名字吧”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共9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从低年级抓起。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少儿时期,最易突发奇想,这主要是由于儿童所接触的事物少,需要了解学习的知识多的缘故。而这些突发的奇想,正是一个人想象的开始。我们知道三岁至学龄期的儿童,总喜欢向大人问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都是些异想天开、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的。而这些质疑正是一个人想象的开始。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会及时引导,让他们尽早地发挥其想象,以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

这个时期的儿童,当看到某一事物时,总会说这事物像这像那。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他们的这一思维过程只是联想,而这简单的联想恰恰就是想象的开始。由此可以看出,此年龄阶段的孩子,只能由某人或某一事物想起其它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我们应及时鼓励他们积极地去联想、去比喻,再慢慢引导他们去想象。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机智应时,计划有序,循序渐进。

就小学语文来讲,总体可把课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侧重于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另一类则是侧重于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这两大类课文大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任由其驰骋想象的思维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应及时机智,计划有序地引导学生积极大胆,自由主动地去展开想象。

1、阅读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摇篮。

小学语文,几乎每篇课文都有训练学生想象力的片段。课文中作者所描绘的环境景象、人物活动、事物形态等都栩栩欲活,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声嘶力竭、煞有介事地读,而不去想象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是很难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读书需要思维,思维的过程要经过从表象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表象思维就是在把书中文字变成声音的同时去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而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对这些字词以及对文章的理解外,使文中的一个个具体而又生动的形象、景物、事物的形态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浮现于眼前。读后有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抽象思维就是在读书过程中,依据上述在头脑中浮现出的一幅幅的图画,通过正确地判断、推理,然后再进行综合、系统地分析、领会课文的主旨,这种抽象的思维能力便是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黄河象》一课时,可把想象的重点放在科学家假想的那一部分。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后,随着课文的叙述在边读边思考的情况下就此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想象大部分学生会看到了万里无云的碧空,感受到了热辣辣的阳光的炙烤,看到了一条弯弯的小河,看到了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急急忙忙到小河里喝水,看到了这头大象慢慢陷到淤泥里的情景。训练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想象到的情景以及事物,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2、作文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理想天地。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最令教师感到棘手的事应该就是作文教学了。特别是当面对那些初学作文的中年级学生时更是束手无策。学生每到作文便如临大敌,如同喝中药。没什么可写,七拼八凑出来的也枯燥乏味。作为教师,如果留心就不难看出,这些作文水平低的学生,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差外,还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缺乏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以及丰富的想象,或者根本就不具备想象力。对事物不能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就没有生动而又流畅的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作文训练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呢?

首先,作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写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童话长大的。每一篇童话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极其宽敞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喜欢听童话、看童话,更喜欢写童话。如果让学生每星期写一篇童话,并让他们尽情地去写,不要有所节制;让他们尽情地去想象,不要设下羁绊,你便会发现他们都是写作天才。

“春姑娘悄悄来到我家杏树前,只轻轻吹一口气,杏花就开了,粉嘟嘟,真好看。”——《春天来了》

“凳子老弟,你就知足吧,昨天小主人刚刚在我背上刻了一个‘早’字,今天又把我当马骑,你说我招谁惹谁了。”——《桌子与凳子的对话》

“当智能环保树遇到污水时,会马上生出许多很细的吸管,把污水全部吸进体内,经过过滤净化,然后再把清澈的水从枝条顶端喷洒出来。”——《智能环保树》

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精彩的描述,这就是想象的魅力。

其次,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写故事结局。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延续作者思路的想象能力。具体做法是:按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设想故事发展的结局,续成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穷人》一课的结尾是:“桑娜拉开了帐子”这个结尾含蓄深刻,余味无穷。教师可以以“拉开帐子之后”为题,让学生抓住桑娜和渔夫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想象。

再次,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图写想象作文。教师选择主题鲜明,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语言进行再创造,激发其想象力。写作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单幅图到多幅图、由句段到完整故事、由扶到放。

三、滋润好问、灌溉好奇、引导梦幻、综合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能只局限于紧张而急迫的课堂,轻松而又愉快的课间更是展示想象的美好天空。

学生的想象力是如何丢失的

1、教材缺少具有想象力、促进想象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导致学生想象力无法进一步盛开。

这是一个显性层面的原因,也就是教材的规范性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导致学生不再呈现想象力。或许,规范是教材的唯一选择,尤其是意识规范。但,想象力真的与这一规范吗?是否有可能设计更多想象力活动?

2、对学生迸发出的想象力火花,分析引导不足,导致学生想象力减退,并难以进一步升华与盛开。

这节课上,学生的想象力是自发而起,继而有人模仿,从而形成一波6个充分想象力语句的高潮。这6个想象力语句具有一些特点,但最终流于形式上的模仿,学生最终不再有模仿的冲动,想象力就这样热情减退,继而流失。若分析学生语句,归纳出可能的想象力语句结构(eat ire cream +平常不吃冰激凌地方,是想象力;eatire cream +平常吃冰激凌地方,不是想象力),让学生按照这类公式展开想象,是否可能继而激发学生更大的想象力?

3、表扬鼓励流于浅层,导致激励不足。

在这个班的这节课上,口头表扬之后学生的想象力还是丢失了,看来口头表扬不足以留住这个班的学生的想象力。若深度表扬,如板书学生说出的富有想象力的语句,对说出该类语句的学生给予拥抱或者一颗大星等更显著奖励,学生的想象力是否还会存在?

4、想象力休眠后缺少新刺激。

在学习课文时,学习规范表达,学生形成规范表达,在规范中想象力休眠了。若让学生讨论有想象力的语句是否比课文更有趣,如何使课文语句更有想象力,是否可能降低课文规范语句对学生想象力的抑制作用?是否可能激发学生更大的想象力?甚至挑战课文的想象力?(子问以为,应该允许学生挑战课文,除非课文是领袖语录。)

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一、寓教于趣、激发想象力

兴趣是一种同愉快的情感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和活动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在浮想联翩中感受意境美,从而激发学生丰富奇异的想象。

教师应该多展示一些丰富多彩、奇特、有个性的教具,使学生好奇。只有学生对本节课感兴趣了,他才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他才愿意全身心投入的去创作,自然而然就展开想象翅膀,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在特别的情绪波动下,想象出特别的东西。

二、留心观察、丰富想象力

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会不断提高学生敏锐性,加强好奇心,为想象素材提供丰富的资源。要让学生在课外的时候多到外面走走,感受大自然气息,多用心去体会、理解周围发生的事物。如:水中的鹅、房前房后的树、窗外的景、街上的行人、同学的游戏、色彩斑斓的自然界、生活中一幅幅美的景色、有趣的场面让学生画下来或用照相机记录这美的瞬间。储存了这些生活素材为学生想象提供充足的源泉,画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三、鼓励实践,延伸想象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有条件学校,可带学生去风景秀丽的地方写生,让孩子一边欣赏自然美景,一边学习写生方法;也可带孩子去工厂参观,感受那劳动的场景。

四、适时评价,尊重想象力

让学生感到付出劳动具有成就感是学生进行再学习的动力。把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表扬,增强学生自豪感,激发学生好表现心理,期待每次作品都能得到教师表扬而去认真作画,越画越好,兴趣就越浓。而对于后进生中有进步作品也要及时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记得有一次我翻了翻一位同学的图画本,发现前面几张都只评“及格,画面凌乱”,而后几张却是“优,用色认真,富有想象力”等评语,且一张比一张用心,工整。我好奇问他:“你课外有参加培训班吗?”“没有”他说,“那怎么会反差这么大?”我继续追问。“老师你还记得那次公开课吗?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力表扬我的作品很有创意,虽然线条不够美…”他抬了头看了看我说。“哦”我陷入沉思之中。是的,恰时表扬、激励犹如一粒种子,悄悄地播在孩子心间,使其生根、发芽。“辛勤耕耘心定有丰硕果实”给足面子,让他们备足信心,就能不断提高兴趣、激发想象力,勇往直前。

作为教师,应学会适时去评价学生作品,不随意扼杀其想象力,认真倾听画面内容,了解其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评判作业时,应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应看到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就表扬鼓励他新颖角度、大胆的设想,这样也会使整个班级中的其他同学找到自已创新的勇气和胆略,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出众的作品。

五、引进音乐,放飞想象力

音乐那和谐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激发灵感、能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想象的世界、自我的空间里,进行自我遨游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来。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而且课堂气氛热烈而生动,学生充分的想象,思维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在音乐的律动中不断流露出来,避免了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激情,调动起他们的兴奋性,还可以解除疲劳。

也可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大鱼和小鱼》一课,在学生开始创作时我及时播放出即有海鸥声又有海浪声的轻音乐,引领学生进入海的幻境世界,使学生的思绪飘向大海,在这种轻松优雅的音乐中孩子更能自如的进行创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真正体现各种各样的大鱼和小鱼和谐的在一起的画面。

六、融洽关系、稳定想象力

在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是互相沟通的,互相感染的,教师要用自已丰富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教师应是一个闻道在先,学有专攻指导者,当你展现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内涵时,学生就会对你产生兴趣、崇拜、爱戴,也就“爱屋及乌”。其次,师生情感好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爱学生是教好学生前提,也是学生有兴趣上好课关键。同时,对学生热情关怀必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样学生才会喜爱他的教师,喜欢上他的课,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和谐师生关系自然而然会创造出愉快教学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他的想象资源就能源源不断的喷源而出。

篇2: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

怎样激发学生想象力

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 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营造氛围,着力渲染。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应,进入或悲或喜,或叹或愕的动情状态,产生情感共鸣。情景的模拟、创设,音乐感染,深情朗读,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等均可运用。 一位教师在讲授《登高》时,首先是一段深情的导语引入,显得肃穆凝重,接着放音乐《二泉映月》,忧伤凄婉的气氛中,教师开始深情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凄恻动人,“情动于中”,令人美不胜收,一个老病孤独,衣衫褴褛,登高望远,漂泊天涯,心系天下的“忧”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动静相生,浓淡相宜。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潜心体验作者创设的一种朦胧、素雅的意境美,并进一步感悟作者因不满现实而寄寓其中的一种复杂心境。

三、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这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教这类作品,必须启发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运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去感知和欣赏作品的境界和情调,即进入意境。 具体来说,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品味细节刻画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人、物、情、景。 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用极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学生在想象中品味,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2.蜻蜓点水,留有空白。 我国古代的诗文写作,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已《史通·叙事》更是为人推崇。由此可见,文字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空白”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发现它,填补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一开头就以沉痛的笔调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最末句用了破折号,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从语法意义而言,它表示话的暂时中断,后面的话对前面的作补充说明。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它在这里反映了恩格斯内心情感上的矛盾和巨大悲痛,他希望马克思是真正的暂时的,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着”,而不希望不愿意想到并说出“永远地睡着了”的话,但却不能不说出这样的话。显然,这个破折号起到了“潜台词”的作用。 有了空白,便会有感悟,便会产生“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学生学习的动因会大大增强。

四、指导写作实践,拓展想象空间。 知识的积累和观察感知活动,只是为想象提供了大量素材,打好了想象基础,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进行“悟境”式的想象,也只是再造知觉想象,以便深入情感深刻理解课文。虽然这些都具有某种创造成分,但仍以再造想象为主,要真正巩固和发展想象力,尤其是创造想象,还必须依靠在上述基础上的写作实践。 1.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2050年的班会》、《当我三十岁的时候》、《二十年后回母校》等这样的文题一布置,学生就兴趣盎然。写作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想象如何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人们如何凭借想象实现了龙宫探宝、嫦娥奔月、沧海变桑田的愿望,又找来资料,告诉学生多少预言家在作品中的大胆想象几十年后变成了现实。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创作的欲望被激发。这时我又对学生说:“看谁的想象最新颖、独特、大胆,老师会把所有同学的作品珍藏起来,几十年后我们再来看有多少同学的想象变成了现实。”这样精心设计的想象作文训练收效是明显的:“光脑”、“小飞行器”、“智能汽车”、“人造太阳”、“超强理解仪”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星际间的旅行,人的寿命的不断延长等等,在作者笔下变成了生动的现实画面,学生想象之大胆、丰富令人佩服。 2.续写、扩写课文 有些课文,写得含蓄蕴籍,人物最后是活是死、是福是祸、是吉是凶,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推断,如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等等。教完这样的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主题基调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命运作出合理的推断,续写课文,对此,学生必然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提炼和概括,并结合生活中获得的事物表象重新组合,想象活动参与其中,新形象就创造出来。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有很多方法和途径。这里还需指出的是,离开生活本身的胡思乱想不是创造性想象,只有与生活愿望本身结合并指向未来,开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才是特殊的创造性想象。所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时候,要善于调控把握,不可没有逻辑,过于荒诞。

孩子的想象力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

想象力是指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表明了创造力的贫乏。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21世纪是开创人类创造力的世纪,将孩子培养成创造、开拓型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所以,要尽早的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癖离奇,本质上却是在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那么,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激活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特别是幼儿初期,想象没有预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要有计划的经常带幼儿进行参观、旅游等活动,启发他们认识自然事物和各种动植物。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发展,这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文学等艺术,激发幼儿想象力讲故事、猜谜语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充满想象的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引起幼儿的遐想,所以,要有目的地去选择能够激活幼儿想象的文学作品。还可以采用续编故事、排图讲述等形式来激发孩子,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和美术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可供孩子一些展开丰富想象有益于表现的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编动作,通过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让孩子画意愿画、主题画、填充画、涂物画,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画,大胆想象,大胆去试,别出心裁。

五、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象。如,一副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自由想象,他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状与物体。要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加工、制造、想象。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时,你假装着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惊讶地说:呀!这孩子怎么肚子疼啦?那么,玩布娃娃的孩子就会围绕孩子为什磨肚子疼的问题展开无穷的想象。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证实,凡是创造想象能力发达的孩子,大都有强烈好奇心,有热情的学习研究愿望 ,也有顽强的意志力,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智力,所以,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怎样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明确想象力的范围

要准确界定想象力的范围,把想象力定位成基于科学或者现实的基础上发挥的思想延伸,不要贬低了想象力的价值,错把妖魔鬼神之类毫无理论依据的胡思乱想也纳入其中。

多看科幻名作

无论科幻电影、科幻小说还是科幻画,只要是大师级别的作品,都可以作为培养想象力的教材,特别要品味那些沿着现有的物理、化学、天文知识发散出去的想象力的精髓。

结交想象力丰富的朋友

你还可以在动漫设计、科幻创作等领域多活跃,结交一批想象力丰富的朋友,最好能加入一些聊天群,经常跟他们聊天学习,不断缩短自己在想象力方面与他们之间存在的距离。

从现实中合理取材

多看科学方面的新闻,并把这些新兴的科学与传统的事物相结合,让两者迸发出新的想象火花,比如镜子可能是反物质世界的入口,人类如果具备量子特性会怎么样等等。

适当独处和冥想

女生不一定非要把时间消耗在逛街买衣服上,男生也不一定非要把精力浪费在上网打游戏里,适当给自己一些独处和冥想的时间,关掉所有通讯工具,让想象力逐渐变得流畅。

精通至少一种载体

你要至少精通一种展现自我想象力的载体,偏爱图像类可以学PhotoShop、Maya或3d Max,偏爱文字类就直接用文字创作小说,不要什么载体都不精通,不利于培养想象力。

输出自己的想象

善于利用各种平台输出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撰写微博、投稿科幻杂志、发表到小说论坛等,海纳别人的褒贬评价,让自己的想象力不断趋于完美,不要跟反对的声音较劲掐架。

篇3: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如根学生讲话时,要尽可能使用他们的语言,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讲课时面带微笑,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要注意留给孩子们充分发想象时间等等。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想象。小学生由于身心各方面发展水平的约束,产生一些离奇甚至荒谬的想法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在对其进行耐心引导与纠正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的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讲,错误的想法可以纠正,但想象的积极性一旦消失,则无法换回。

二、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注意交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儿童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得以丰富的想象。比如在讲竹子时,可以给学生讲讲岁寒三友,使他们不仅加深对竹子的理解,同时在头脑中也可与竹子一并想象到梅与 松;讲正方形时,不是孤立地只讲什么是正方形,而是与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比较着讲,并于广泛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孩子们在众多的图形中认识正方形,并懂得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获得了坚实宽阔的知识基础,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

三、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这是想象的方法基础。小学生想象的自觉性与目的性差,还不能做到为某一任务的实现而循着一个方向进行想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联想的方法。如从弯月想象到英文字母C,从春华想象到秋实等等。我们教学生循着一定的轨道联想,但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许多想象活动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且最终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才能使他们的想象从具体直观水平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深刻性与逻辑性。所以,教师要教会孩子通过想象去说清楚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情节。

四、培养小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想象的能力基础,观察力和思维想象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力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到实际中的活动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如何确立观察中心等等,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尽可能详细地说出观察到的情况,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想象得准确。

激发小孩想象力的游戏

完成一些小任务

父母可以经常交给宝宝一些小任务,让他去完成。比如,让宝宝搬一些小件的物品,或者帮爸爸妈妈递个手包等等。

效果:搬运物体看似简单,其实可以和空间感的建立联系起来。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可以让宝宝讲一讲,今天看到了什么,和谁玩了,和爸爸妈妈去了哪里,等等。哪怕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可以鼓励宝宝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达。

效果:为了将事情表达清楚,孩子需要在头脑里构想所要讲述的内容,想象事情发生的场面和情景。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蒙着眼睛猜声音

先用一条纱巾将宝宝的眼睛蒙上,然后在旁边发出一定的声响让宝宝猜。比如,拍手的声音,跺脚的声音,摇铃铛的声音等等,看宝宝能猜对多少。

效果:在猜声音的过程中,孩子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对提高注意力也有帮助。

1岁半~2岁宝宝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当宝宝到了18个月的时候,他的创造能力更容易被看到,因为现在宝宝的语言和认知能力都有了发展,他可以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当然,这个时候宝宝的语言能力还相当有限。所以很多小宝宝会找到更多有创意的办法,让你知道他想要什么。例如,宝宝可能会伸出舌头,像小狗一样发出“哈哈”的声音,让你知道他口渴了。

鼓励宝宝自然创造

这个阶段,我们应该鼓励宝宝自然地进行创造。注意不要过于着急。要是宝宝还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不要着急教他怎么做,多给他一点时间。宝宝越是自己成功地弄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他就越有能独立解决将要到来的问题的自信。他还会有信心拿出更富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更敢于面对未来的挑战。

不要给宝宝过多限制

不要给宝宝过多限制。如果你只让宝宝玩玩具,就会限制宝宝的能力发展,限制他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他的创造力也受到了限制。宝宝刚开始学习爬的时候,可能会失败,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躺着。但随着练习的增加,他会很快学会爬,而且爬会让他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发现。

保持简单

保持简单。不要给宝宝购买过多、过复杂的高科技玩具。根据研究,简单的玩具,如小球和积木,与那些最新的电子玩具相比,能更好地激发宝宝的创造力。

篇4:如何激发想象力

如何激发想象力

多看书,什么多看,什么多学,但学了要贯通,要成为自己的知识.

当然,如果只是要想象时,可以多方面,可以尝试使用颜色、九宫格等思维方式对一个东西想象.

有人说过,人不会想象到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所以 做梦 往往是人类想象力最强的时候.它 能把所接触的东西 东凑西凑成为一个新的想法、东西.

怎样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

有一项研究表明,勤动手的孩子要比那些不常动手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想象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作业自己写,被子自己叠,衣服自己洗,我们不要怕浪费时间都替孩子做了。要知道孩子在动手做事时,大脑也在动。想和做是分不开的,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就不得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我们可以教孩子做一些事,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增强想象力。当孩子学会打扫屋子时,我们可以教他打理自己的书包;当他们学会修理东西时,我们可以教他修理一些简单的东西。

尽量让孩子体验各种感觉

孩子想象力缺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体验过,对其不了解。我们在生活中最好尽量让他体验一下各种感觉。比如给他讲海伦凯勒的故事,那我们就可以把他的眼睛蒙上,让他自己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给他讲一个小故事,让他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情节。音乐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放一段没有歌词只有画面的MV,让他自己去想象画面表达了什么。另外,也可以拿一本漫画书,选中一幅图,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让他画他会怎样画这幅画。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有关想象力的游戏

一些小游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小游戏来培养他们的现象力。比如,当他们喝完饮料时,我们可以问他这个瓶子有什么用?可以当球踢吗?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同样的瓶子,和他一起把这个瓶子利用起来。我们还可以利用故事里的一些情景,比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可以把自己当成乌鸦,让孩子做狐狸,让孩子自己想要说什么话,才能让乌鸦开口肉掉下来。

鼓励孩子多讲故事多编故事

一般的孩子都比较喜欢讲故事,编故事,我们应该知道不管孩子把故事讲给谁听,这都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机会。我们要积极鼓励他们讲故事,不要阻止他们,我们可以给他们相应的引导,比如当他们讲着讲着讲不下去了,我们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问他们后来怎么了,家长朋友们还可以引导孩子按照一个主题去讲,适当的给予表扬,同时还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

想象以形象的画面为主,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语言文字材料,看的多了想的时候才会有素材。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就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作用。生活中,家长朋友们可以让孩子背一些诗歌,课文,小故事等,随时把看到的好段子写下来,并时常让他们把记的东西表达出来。

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新的事物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需要,还能对头脑里保留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某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比如在幼儿园绘画《未来的汽车》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各种新型的汽车图画,有的幼儿会把轮船、飞机、火箭还有看过动画片中的内容联合在一起画出来的汽车,这种汽车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改造画出来的,这就属于想象。

2、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称: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3、想想在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游戏、绘画、听故事等方面都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幼儿在过家家的游戏中会把自己当成爸爸或妈妈,布娃娃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饿了他们会给孩子喂饭,生病了会给孩子喂药和打针。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的重要角色,这就是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关系到幼儿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应特别强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多接触生活不断积累经验,使幼儿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条件。

篇5:如何激发幼儿想象力

1、折纸

准备一些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宝宝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一开始要先教宝宝基本的叠纸方法,比如角和角对齐,边跟边对折等等。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叠并让宝宝说一说自己要叠什么东西,叠的形状像什么。

2、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宝宝自己动手的事情都属于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是在锻炼头脑,比如穿衣、吃饭、洗手等等。所以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参与家务活,比如倒垃圾、挑拣蔬菜、使用吸尘器……让宝宝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生活技能。通过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宝宝领悟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还会将这些经验嵌入到游戏中,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新的技能。

在房间里按照一定间距铺上颜色各异的彩色地垫,然后让宝宝根据指令从一个颜色的地垫跳到另一个颜色的地垫,比如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地垫上,说蓝色,宝宝就跳到蓝色的地垫上。这样有助提高宝宝感知色彩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注意力,锻炼肢体平衡能力。

3、让宝宝给你讲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使今天和谁一起玩,看到了什么等等,哪怕只是很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鼓励宝宝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宝宝为了将事情表述清楚会在头脑里构想内容,想象当时发生的情景,这样有助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4、带宝宝shopping

带宝宝去超市shopping,然后和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买西红柿时,问宝宝圆圆的西红柿会摆在哪里,宝宝如果找到了就给予鼓励。通过购物找东西的过程,锻炼宝宝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

5、让宝宝完成小小的任务

小小的任务主要指搬一些东西,给爸爸妈妈递个杯子、包包等等。看似简单的传递物品其实可以培养宝宝的责任 意识,让宝宝建立空间感。

6、认日期和时间

日常生活中教宝宝建立时间和日期观念,比如今天是7月1日,奶奶的生日,晚上要去给奶奶过生日……通过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宝宝得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要发生的事情,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

7、看画册

和宝宝一起看他喜欢的画册,然后让爸爸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画册中的狮子是什么样子,宝宝去动物园的时候有没有看到狮子。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促进亲子间的感情。

篇6:如何激发幼儿想象力

第1招:陪宝宝玩,并听从宝宝的安排。

第2招:给宝宝自由玩耍的时间,每天至少45分钟。

第3招:允许宝宝“招惹事端”。

第4招:给宝宝提供特别的玩具,比如坏的半导体、闹钟等。

第5招:让宝宝见识更多,带他去动物园、郊外、科技馆、博物馆。

第6招:为宝宝准备角色扮演的各种服装和道具。

第7招:和宝宝一起为故事编新的结尾,鼓励宝宝编故事。

第8招:一起发现身边的新事物、新变化。

第9招:尽量少看电视。

第10招:减少玩电子玩具的时间,多给宝宝激发创造力的玩具,如积木。

第11招:让宝宝认识和了解生活里的细节,如做饭。

第12招:经常创造、发明新的玩法。

第13招:让宝宝自由作画。

第14招:让宝宝尝试新东西,如品尝新的食品、去没去过的地方。

第15招:不嘲笑宝宝的问题,要耐心回答。

第16招:欣赏宝宝的涂鸦作品和发明成果。

第17招:经常向宝宝提开放性的问题。

第18招:和宝宝一起幻想、做白日梦。

第19招:启发宝宝多角度思考问题,尽量多问宝宝开放性问题,不要总是让宝宝在“是”与“不是”中作选择。

第20招:鼓励宝宝发表自己的看法。

篇7: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观各种公益活动,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家长与孩子相互描述.还可以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形象化的东西特别多,让孩子有意识地留心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有利于增加表象的积累.

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航模、舰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益.当孩子们的兴趣小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象力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家长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好的故事,让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不断修改.天长日久,孩子的想象能力会越来越强.

激发宝宝想象力的方法

第1招:陪宝宝玩,并听从宝宝的安排。

第2招:给宝宝自由玩耍的时间,每天至少45分钟。

第3招:允许宝宝“招惹事端”。

第4招:给宝宝提供特别的玩具,比如坏的半导体、闹钟等。

第5招:让宝宝见识更多,带他去动物园、郊外、科技馆、博物馆。

第6招:为宝宝准备角色扮演的各种服装和道具。

第7招:和宝宝一起为故事编新的结尾,鼓励宝宝编故事。

第8招:一起发现身边的新事物、新变化。

第9招:尽量少看电视。

第10招:减少玩电子玩具的时间,多给宝宝激发创造力的玩具,如积木。

篇8:怎样激发想象力

怎样激发想象力

1 加强非常规反应

我们注意到最初出现的总是那些常规的、熟悉的想法,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期待并鼓励这些常规想法的出现,让你自己更自由地进行思考,获得更多初步的想法。先问问自己大多数人会怎么想,并将这些想法写下来,当你写不出来的时候,开始想想大多数人不会怎样想,尽可能在这方面想得更多一些。

你可能会列出一些疯狂、可笑的想法,并因此觉得有点不适应。你可能会想:“这些有什么用处呢?” 你可能认为问题和争议都是严肃的而不应该是愚蠢可笑的。请抵制这些想法。好玩有趣正是具备创造性的人的重要特征,这使他们更具活力。写下这些可笑的想法没有任何错误,将想法写下来也并不表示你认可它们,你也可以在随后划掉这些想法,但不要一开始就否定这些想法,你可能在无意中否定了具有创造性的想法。

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你应该疯狂或者搞笑,而是说在寻找不寻常想法的过程中,要对这样的事情持更宽容的态度。

2 运用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指由一个想法产生另一个想法,“加强非常规反应”要求对思维的方向有所控制,而自由联想要求解除对思维的一切束缚,暂时放松你的思想,你会发现可能产生一些出乎意料并且指向更有趣、更有益方向的想法。像“加强非常规反应”一样,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联想,把它们全部写下来,那些在最初看起来不相关的联想后来经常被证明是有价值的。

这个策略的目的在于帮助你提取相关信息,解除你对心理的控制,让思想自由流动,可能导致漫无目的空想。因此,你应该把这个策略当作对其他策略的补充,而不能替代其他策略。

3 运用类比

类比就是在不同的东西中找到一个或者更多的相似点。比如,将足球中卫队员在突破防守区时的奔跑与美洲虎、猎豹的奔跑做类比。

创造性成果的历史证明了类比思维的价值。创造性思维经常会发生在某人将自己领域内与领域外的东西相连接的时候(这个事实证明了博学的价值,狭隘的训练经常会导致狭隘的视角,阻碍了创造力)。古登堡在观察葡萄榨汁机如何运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发明印刷机的想法,铲车的发明者从甜甜圈运输机得到了灵感,他们都运用了类比思维。

运用类比思维,问问自己那些问题和争议与什么是相似的,让你想起了什么。你可以适当地问更多的问题,比如“这像什么(或者听起来、尝起来、闻起来、摸起来更像什么)?”或者“其作用是什么?”

4 寻找不同寻常的组合

有时,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将两种不常在一起的东西组合起来。矿工的帽子(把手电筒和具有保护性的帽子组合)、轮椅、时钟收音机都是运用组合思维的发明。最具代表性的发明要数食谱,厨师将不同的原料混合在一起也就有了不同的菜肴,这就是运用了组合的方法。第一个将马苏里拉奶酪放在小牛肉片上的人制作出了“马苏里拉奶酪牛肉”,买不起小牛肉的人用肉饼代替小牛肉就做成了“马苏里拉奶酪肉饼”。

相同的策略在其他领域也同样适用,比如说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当下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就是日益增加的监狱成本。有人建议将监狱与工厂合并,犯人在关押期间为工厂干活并有一定的收入,再将税收作为监狱的收入(这个想法来自类比,用监狱类比大的工厂联合体)。

5 将解决方法形象化

这个策略是指设想问题已经解决并将其形象化。比如,在解决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问题之前,一位驾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司机脑中想的并不是轮胎陷入雪中或者在冰面打滑,他想的是车轮能平衡转向,轮胎能咬住雪面并牢牢接触冰面。他的想象力被激发,可能会问自己:“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车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可能想象出为车轮缠绕一圈金属片,或者为车轮装上凸起的钉子来抓住路面。

6 建构正面和反面论点

这个策略在处理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列出关于某个问题的所有正面或者反面的论点。使用这个策略,你要经常问“是什么?”“怎么样?”“应该怎样?”,尽可能多地写下你肯定的回答以及肯定的理由,同时尽可能多地写下否定的回答及理由。如果你在探究关于工业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你可能会列出以下观点(为了简明,这里没有提及支持各种观点的理由)。

积极影响

(1)缩短了每周的工作时间,工人有更多的休闲时间;

(2)使商品和服务多样化;

(3)产生许多新的技术职位;

(4)雇用者与被雇用者的收入都提高了;

(5)产生了新的教育种类需求—职业技术教育

消极影响

(1)使许多工作都变成日常事务,增加了工人的职业倦怠感;

(2)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3)减少了许多非技术性的工作;

(4)引起工人对工作的厌烦;

(5)降低了自由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

重要提示:要认识到你的观点可能是有偏向的,这种偏向会影响你建构观点。除非你对某件事完全中立,否则你总是会认为某一方面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就会影响你列出的观点清单,也就是说,你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列出对某问题单方面更好和更多的观点。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多想想你并不认同的那个方面的观点,如果你能在调研争议时公平听取双方的意见,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7 建构相关情境

我们常常把观点理解为结论,硬说什么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样,比如“在我们的社会中,对别人权利的尊重越来越少”“道德规范教育应该在国有学校实施”,这些都是观点,也是情境,包含想象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和事件。建构好的情境有结论无法比拟的特殊价值:因为情境代表了事实本身,而不仅仅是关于事实的结论。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对于强奸罪的判定,是否要包含女人是否“坚决反抗”这一条(直到1982年,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仍然包含这一条)。下面有3种情境:

一个女人和一位认识了一段时间的年轻男子约会,他们之前有过约会,并且两人已经有了性关系。这一次,这个女人邀请这个男人到自己的公寓,两人拥抱爱抚,即使女人对男人的性要求说“不”,但仍没有阻止性关系的发生。

一个女人躺在病床上,在经历了精神崩溃之后,她服用了大量镇静剂,一位男护士知道她没有反抗能力而对她进行了性侵犯。

一天晚上,一位女大学生在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经过一片昏暗的树林,突然,两个男人跳到她面前,其中一个拿着刀并警告大学生如果反抗就杀了她,该学生因为害怕而屈服了。

仔细阅读这些情境,你就会明白构建非单一情境的重要性,构建要包含大量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可信的—这是每个情境都必须满足的条件。然而,这些情境不能清楚地表明“坚决反抗”是不是合理的法律规定。分开来看,第一个情境支持了肯定的答案,但是,其他两个情境支持了否定的答案,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境下,将“坚决反抗”作为判罪的条款之一是不合理的。

激发宝宝想象力的方法

1、折纸

准备一些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宝宝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一开始要先教宝宝基本的叠纸方法,比如角和角对齐,边跟边对折等等。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叠并让宝宝说一说自己要叠什么东西,叠的形状像什么。

2、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宝宝自己动手的事情都属于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是在锻炼头脑,比如穿衣、吃饭、洗手等等。所以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参与家务活,比如倒垃圾、挑拣蔬菜、使用吸尘器……让宝宝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生活技能。通过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宝宝领悟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还会将这些经验嵌入到游戏中,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新的技能。

在房间里按照一定间距铺上颜色各异的彩色地垫,然后让宝宝根据指令从一个颜色的地垫跳到另一个颜色的地垫,比如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地垫上,说蓝色,宝宝就跳到蓝色的地垫上。这样有助提高宝宝感知色彩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注意力,锻炼肢体平衡能力。

3、让宝宝给你讲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使今天和谁一起玩,看到了什么等等,哪怕只是很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鼓励宝宝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宝宝为了将事情表述清楚会在头脑里构想内容,想象当时发生的情景,这样有助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4、带宝宝shopping

带宝宝去超市shopping,然后和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买西红柿时,问宝宝圆圆的西红柿会摆在哪里,宝宝如果找到了就给予鼓励。通过购物找东西的过程,锻炼宝宝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

5、让宝宝完成小小的任务

小小的任务主要指搬一些东西,给爸爸妈妈递个杯子、包包等等。看似简单的传递物品其实可以培养宝宝的责任 意识,让宝宝建立空间感。

6、认日期和时间

日常生活中教宝宝建立时间和日期观念,比如今天是7月1日,奶奶的生日,晚上要去给奶奶过生日……通过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宝宝得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要发生的事情,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

7、看画册

和宝宝一起看他喜欢的画册,然后让爸爸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画册中的狮子是什么样子,宝宝去动物园的时候有没有看到狮子。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促进亲子间的感情。

如何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1.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手和脚动起来。手脚的每一条神经都与大脑链接、受大脑支配,而手脚不同的动作又可促进大脑的发育。研究表明,勤于动手的孩子更富创造性和想象力。生活中,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地为了节约时间让孩子学习、写作业,而把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家务活包揽下来。让他自己收拾文具、床铺、卧室,自己洗袜子、内衣,自己背书包等等。要知道,孩子在动手做事时,脑子也在动呢。

当孩子能够自己用手拿勺子的时候,就培养他自主吃饭,大人不要再喂了;让他享受步行、奔跑、识途、记路、冒险走新路的乐趣,即使你有车,也不要让四个轮子成为孩子的“腿”;让他接触使用各种大人用的工具,比如家里的工具箱,钳子、螺丝刀、扳手、锤子、剪刀等。椅子的螺丝松了,试着让四五岁的孩子去紧紧;组装的小家具,让他自主去试试;需要烧水时,让孩子试着打开煤气灶。

2.让孩子尽量体验各种感觉。孩子每天更多地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对其他感觉缺乏体验和锻炼,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灵感对想象力和创造力同等重要。不妨让孩子戴上眼罩,依靠听觉、触觉等感觉世界。闭着眼睛听故事,肯定会和睁着眼睛有不同的感觉。

音乐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尤其是没有歌词的音乐。你可以和孩子讨论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是鸟语花香,还是狂风暴雨?是宇宙漫步,还是时空穿越?这是对孩子听觉想象力的锻炼。

现在的图画书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但孩子多是被动地“看”,却很少思考。你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如果让他来画,这幅画会有什么不同?会增加什么形象、变换什么色彩?

3.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想象力拓展的游戏。可由生活中一件具体的物品来展开。比如:喝完饮料的瓶子还能做什么用?能当球踢吗?能做擀面杖吗?透过玻璃瓶看字会缩小还是变大?

也可以多让孩子做假设,展开联想和想象。比如: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发芽?会怎样发芽?发芽后是什么样的?能用肢体比划出来吗?

闲暇时,家长不妨和孩子来个“吹牛”比赛,比如“嘴大——上嘴唇接着天,下嘴唇贴着地”之类;还可以讨论或运用有夸张意味的成语,如“胆大包天”——这个天怎么包?

4.阅读与想象。阅读是由连续的、富有形象性和逻辑性意义的组合,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土壤。

引导孩子多看一些童话、神话、科学幻想,孩子稍大后(能够分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可以看科学发明等图书和文章,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

让孩子成为“故事大王”,续编或改编故事。当故事讲完开头或讲到一半的时候,家长不妨停下来,让孩子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故事编写不同的情节和结尾,过一把“作家”瘾。

篇9: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

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

折纸

准备一些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宝宝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一开始要先教宝宝基本的叠纸方法,比如角和角对齐,边跟边对折等等。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叠并让宝宝说一说自己要叠什么东西,叠的形状像什么。

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宝宝自己动手的事情都属于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是在锻炼头脑,比如穿衣、吃饭、洗手等等。所以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参与家务活,比如倒垃圾、挑拣蔬菜、使用吸尘器……让宝宝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生活技能。通过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宝宝领悟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还会将这些经验嵌入到游戏中,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新的技能。

在房间里按照一定间距铺上颜色各异的彩色地垫,然后让宝宝根据指令从一个颜色的地垫跳到另一个颜色的地垫,比如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地垫上,说蓝色,宝宝就跳到蓝色的地垫上。这样有助提高宝宝感知色彩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注意力,锻炼肢体平衡能力。

让宝宝给你讲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使今天和谁一起玩,看到了什么等等,哪怕只是很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鼓励宝宝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宝宝为了将事情表述清楚会在头脑里构想内容,想象当时发生的情景,这样有助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带宝宝shopping

带宝宝去超市shopping,然后和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买西红柿时,问宝宝圆圆的西红柿会摆在哪里,宝宝如果找到了就给予鼓励。通过购物找东西的过程,锻炼宝宝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

让宝宝完成小小的任务

小小的任务主要指搬一些东西,给爸爸妈妈递个杯子、包包等等。看似简单的传递物品其实可以培养宝宝的责任 意识,让宝宝建立空间感。

认日期和时间

日常生活中教宝宝建立时间和日期观念,比如今天是7月1日,奶奶的生日,晚上要去给奶奶过生日……通过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宝宝得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要发生的事情,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

看画册

和宝宝一起看他喜欢的画册,然后让爸爸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画册中的狮子是什么样子,宝宝去动物园的时候有没有看到狮子。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促进亲子间的感情。

宝宝想象力发展的阶段

1.5~2岁想象开始萌芽

宝宝的想象开始萌芽,但基本上还只是在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比如,丁丁在图画书上看过沙漠的图片,过了几天后,爸爸领他出去玩,在道路边有一堆沙子,丁丁看见后指着沙堆说:“沙漠,沙漠。”

2~3岁想象活动没有目的

宝宝的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过程进行缓慢,内容简单贫乏,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知动作与成人的语言提示。

比如,莎莎玩了一下午的积木,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插好、拆掉、再插,毫无意义。妈妈来到莎莎身旁,指着她刚插好的积木问:“这是什么?”莎莎回答不出来,这时妈妈帮助她把插好的积木转了一个方向,莎莎突然顿悟似地脱口而出“小汽车”。

3~4岁受具体形象影响

宝宝的想象力迅速发展,但内容零碎,缺乏前后一贯的主题,容易受一时所感知到形象的直接影响,并不追求想象的成果。

比如,琪琪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琪琪刚说:“我要扮演老师。”结果,她却拿起玩具针筒给布娃娃打针;这时,琪琪看到晨晨手里拿着米老鼠的面具,突然又说:“我是米老鼠”。

4~5岁开始出现有意想象

宝宝的想象开始出现了有意成分,基本上能有计划地展开想象,但想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跳跃和离题,且内容上仍然缺乏组织。

比如,在幼儿园上绘画课时,4岁半的斌斌打算画“放风筝”,他画好一个小朋友,接着却画起了小白兔和小火车,但很快他又继续开始画风筝,而他为了让小朋友能够同时放四个风筝,一股脑儿给小朋友画了四只手。

5~6岁开始符合客观逻辑

宝宝想象活动的有意性相当明显,内容开始富有情节性,新颖性程度增加,并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比如,茜茜在玩拼图,她先拼了一只船,因缺少船上的桅杆而拆掉;接着她想拼一朵花,拼完后又发现花缺了一片叶子;最后,她拼好一只小鸟,这才满意,而且,她还开始为这只小鸟编起小故事:“小鸟要飞到幸福岛采仙草给奶奶治病”。

我们不难发现,宝宝的想象力在学龄前的确经历了一些质的转变,这是宝宝想象力发生并迅速发展的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年龄阶段宝宝想象力的发展并没有截然划分的界限,在同一个宝宝身上会出现不同发展水平的交叉现象,不同宝宝之间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教师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一、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他指明了形象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反复出现,就会在人的记忆里产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首先应丰富他们感性经验。

首先应多带幼儿去郊外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其次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如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交警叔叔不畏酷暑寒冬在指挥车流;妈妈每天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孩子上幼儿园;看到修路工满身尘土挥汗劳动,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鲜感受,更会联想出许多曾经的往事。

在教幼儿画“新式汽车”前,可以先带他们去观察马路上各种车辆,而后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使他们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地感知了解汽车的构造、用途,在此感性经验基础上继续向他们出示许多奇特的新式汽车图片,孩子们便会兴奋异常,思维开阔,大胆想象,甚至按捺不住想要急切作画,就连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二、情感是想象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幼儿天生就会画画,他们会用绘画来发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心智,因为心灵是智慧的土壤。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背面是情感。我们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孩子在画什么东西,但实质上是一个孩子在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发泄,是用画笔来表达他内在心灵的需求。

画画是人本有的天禀,幼儿天生就爱画画,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那种不能用语言和言情表达之外的表达,就是绘画。所以幼儿绘画是幼儿情感的必要表达方式。他们从两岁开始,只要手中有画笔,就喜欢画画涂涂,旁若无人地陶醉在想象之中,如果大人横加喝斥,就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学习过程,让幼儿画其所画,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

三、实践是想象力发展的归宿。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绘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辅导画画时,应打破常规,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为其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

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和启发幼儿大胆落笔,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创造潜能。

相关专题 想象力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