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古诗

yendanche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yendanchen”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上古诗(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古诗江上王安石

古诗江上王安石

《江上》这首词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①此诗虽题为“江上”,其实写于作者乘船离开亲人之时.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注释

1.漾:吹过。

2.脱:脱下。

3.被:让。

4.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赏析

从来抒写离别之情,前人所作已多,故作者不愿落套.此诗说,别情随着江水的流驶而东去了,这是见到江流而生发的;笛声幽怨,似乎也在倾诉别情,但被西风吹走了,这是听觉上的感受.唯别情到底如何,还是没有说,唯读了之后,令人感到其份量之重.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例子,本诗中一个“漾”字就含义丰富,一个“漾”,写出三层意思:①寒风拂过江面.②江面水波荡漾.③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漾,是水不平静)

前人评价此诗,说王安石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离情”本是看不见,吹不动,在人们心里的,但是在作者笔下,却成了一个“能够吹动的物体”,这就把“情”物化了.

把情物化之后,其意思是:作者与亲人分别,乘船离开,笛声响起,那笛也不肯停住.就这样,一个劲儿地缠住了他,折磨他,他想要摆脱又摆脱不了……正在无可奈何的时候,猛一抬头,原来船已转入乱山的东面.刚才同亲人分手的渡口,早已退得远远,望也望不到了,写出了作者的满怀离情别绪.

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作者为官经历介绍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江苏省扬州市)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事、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通判,旋又外调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江西、安徽一带],江宁知府(江苏省南京市)。多年的地方官经历,王安石认为宋朝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宋朝一批士大夫期待王安石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以博学善文见称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悦为谋士,以曾布、邓润甫、章惇、章衡、蔡确、吕惠卿等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王安石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坚持他的这一见解,“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政府需制定相应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三经新义》,也称“荆公新学”,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多年地方官经历,王安石认识宋朝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篇2:王安石古诗《江上》赏析

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注释

1、漾:吹过。

2、脱:脱下。

3、被:让。

4、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作者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作者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作者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王安石古诗《江上》赏析]

篇3: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 出没⑤**⑥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励。在宋仁宗时,他主持了“庆历新政”,终因旧势力的阻挠,新政失败,遭贬外调,但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轰鸣的巨涛,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疾苦。

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见风浪中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从而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作者

篇4:王安石《江上》古诗鉴赏

王安石《江上》古诗鉴赏

江上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人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给读者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还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给人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 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篇5:江上渔者古诗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v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篇6:《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古诗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下面我们来欣赏其《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

作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 出没⑤**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拓展: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

4、写话:

教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学生写,交流。

5、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面对着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我们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话化成背诵吧!一起来背诵古诗《江上渔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范仲淹《江上渔者》阅读训练及赏析

2.范仲淹《江上渔者》全诗翻译赏析

3.范仲淹《江上渔者》阅读答案及赏析

4.范仲淹《江上渔者》原文赏析

5.范仲淹《江上渔者》诗意赏析

6.范仲淹《江上渔者》诗意

7.范仲淹《江上渔者》赏析

8.《江上渔者》英文翻译

9.《江上渔者》阅读答案

10.《江上渔者》英文译文

篇7:江上渔者古诗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篇8:《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古诗

原文

作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 出没⑤**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拓展: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

4、写话:

教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学生写,交流。

5、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面对着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我们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话化成背诵吧!一起来背诵古诗《江上渔者》。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

文学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二首》)之意,蕴含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渔民们要冒这样的风险的原因,诗人却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江上人规劝之意。在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显示出了诗人的意旨所在。

名家点评

宋·蔡正孙:希文《江上遇风》及《赠钓者》诗,语虽同而意各有寓也。(《诗林广记》后集卷十)

明末清初·吴乔:范希文《赠钓者》云(诗略)。宁让子美?(《围炉诗话》卷五)

中山市作协副秘书长黄刚:此诗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江上渔舟穿行波涛之中的生动形象。更在于诗中表露的诗人对冒着生命危险出没**的捕鱼人的同情和关怀。以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作,吃鱼和捕鱼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生动地显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宋诗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张贤明:这首诗的本意是写渔民生活的艰苦和危险,劝告人们要爱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但文艺作品总是形象大于思想,读者也可读出另一层的诗意:每一项劳动成果的获得总是要做出艰辛的努力。(《中国好诗歌 最美的古诗词》)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篇9:古诗鉴赏之江上吟

古诗鉴赏之江上吟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

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鉴赏:

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

唐汝询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此话有一定道理。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鄙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夸张渲染江上之游的即景,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可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写尽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作肯定的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是说即使修成神仙,也还得等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痴等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

因此,俯仰天地,纵观古今,就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就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百姓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指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形容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将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一个假设,从而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越,气势豪放,音调浏亮,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将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正如王琦说:似此章法,虽出自逸才,未必不少加惨淡经营,恐非斗酒百篇时所能构耳(《李太白文集》卷七《江上吟》注)。

篇10:王安石古诗《江上·江上漾西风》

王安石古诗《江上·江上漾西风》

《江上·江上漾西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前言】

《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漾:吹过。

脱:脱下。

被:让。

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篇11:江上秋夜古诗阅读答案

江上秋夜古诗阅读答案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1)有人说,首句暗字气象浑涵,用得精当,你同意吗?为什么?

(2)本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试加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同意。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一个暗字,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

(2)本诗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层次分明地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赏析:

这首七绝就是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首七绝就是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古诗阅读鉴赏答题模板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阅读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种阅读题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阅读题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篇12:江上渔者古诗原文

《江上渔者》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下面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诗人的感情吧。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相关专题 古诗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