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音乐与诗歌》

suyik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uyika”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诗歌《音乐与诗歌》(共8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诗歌《音乐与诗歌》

诗歌精选《音乐与诗歌》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

多年前的今天,是两颗星陨落的日子

一个是从逆境中登上巅峰的音乐家

《英雄》和《命运》磅礴壮丽

一个是从悲伤中离尘的诗人

《春天,十个海子》划痛心际

有人说,音乐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

那么,诗歌可是苦难中暂短的欢愉?

音乐似流动的诗,诗如静止的音乐

音乐在诗中,诗在音乐里

行云流水,平平仄仄

它们都用心灵跳舞

有谁分得清,哪个属于音乐

哪个属于诗歌呢?

如果说,音乐是镇痛剂

它给了贝多芬生的勇气

那么,诗歌呢?

诗歌在路上。海子

为诗歌捐出肉体,以飞翔的姿势

给诗歌,带来春暖花开的信息

篇2:音乐与诗诗歌

音乐与诗诗歌

1、音乐与诗

呼吸在深夜里越陷越深

纠缠不清的影子

渐渐模糊

打开灯,一些音乐溢进来

秋叶落窗棂 隔断层层记忆

鼾声由弱变强 由强变弱

月亮醒来 星星碎了一地

指尖缠绕的痛

试图把音乐阻止

2、我逐渐失去悲伤的能力

一直在深远呼唤你的名字

独坐的苦衷,把风引进

你由南往北 经过望夫山时

眼睛微微颤了一下

坚守的誓言未曾圆满

路口便挤满流离失所的人

拥挤的心还来不及

将悲痛的鸟鸣藏起

笔墨已如泪眼一样干涩

3、他世界

堵住

倾诉的事物

酒杯之间

两片红唇亲吻的烛光

在眉心 衰落

一个人

一个宁静的时刻

4、手指和脚后跟

请允许笔墨穿行遥远

眼神掠过

泛起的山水被云层笼罩

光线暗下来

孤独的`与不孤独的尘土

层层挤压

躲闪不及的伤口布满

白天与黑夜

5、不该想的一个人

一曲离愁弥漫开来

空旷里

一朵花不再珍贵

一片云不再珍贵

一瓣馨香不再珍贵

受伤的笛音落在地上

连同

不该想的你

一起

被黑暗埋葬

6、致木头

认识你时

我正赶着那匹马路过小镇

黄昏的小镇

让我的目光去向不明

马挣脱缰绳,离开小镇

老街的瓷娃娃像极了

一张脸 一张春天的脸

天暗下来,路起起伏伏

踩着一场雪的背面

一把紫砂壶在路口与你对视

我们约好去张店

一起搭乘南下的列车

寻找失散多年的浪漫

月,躲进云层

一不小心

紫砂壶跌进孝妇河

瓷娃呆立河边

等水涨满

篇3: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关于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近年来,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谓:我国文体的发展(如词)是由音乐的体式决定的,说词是“按乐谱填辞”的“音乐文学”,词体的构成是:“依曲定体、依乐段定片、按曲拍为句、据腔押韵、审音用字”云云,这种事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即以宋代而言,词人数以千计、词作数以万计,当然全是“文”作;“乐”呢?除了姜白石在其十几首“自度曲”词作文字边上有不完整(又不知道在流传过程中有没有抄错)的乐音符号之外,一个音都没有留下来。而那些“自度曲”,姜白石老先生自己说了,是他“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而成词(再然后才有那些乐音)的,哪有先有“乐谱”然后“填辞”的事呢?因为不可能。

事实是,无论在历史上以至今日,我国各种体裁、体式歌唱中的“文”与“乐”的关系,总体上是:“文”为主,“乐”为从。稍微具体些说,是四条:

一、以文的篇、章为乐的篇、章;

二、以文的“韵(断)”处为乐中的“住”——约略相当于今称的“乐段”;

三、以文的“句(断)”处为乐中的“顿”——约略相当今称的“乐句”;

四、以文句中的“步节”为乐句中“乐节”组合的疾徐促疏;

以上四条,罕有例外,在这四条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辞、句字与乐音旋律如何结合的关系上,则可大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旋律(我称之为“定腔”)敷唱各种不拘平仄声调的文辞;

一类是: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

前者我称之为“以腔传辞”,典型的是“段谱体分节歌”,如众多的“民歌、小调”及现今的创作歌曲。如《兰花花》可以用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旋律去唱“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地采”和“你要死来就早早死”。

后者,我称之为“依字声行腔”,典型的是“曲唱”,如《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音乐必须按诸字声“阳平/、阳平/、去∧、上∨、阴平—、阳平/、阴平—、去∧”的起伏化为乐音旋律进行组成唱腔。

大分有以上两类,然而,我国的歌唱中,“文辞”的地位在总体上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我国(至少在历史上)没有“无辞之歌”,又一方面,即使是在“以(确定的唱)腔传辞”的歌唱中,如果乐音旋律与字读语音发生太过于矛盾的时候,唱者往往会对唱腔作一些调整即所谓“润腔”、“小腔”去适应字读语音。更多的一些问题不能在这里多说了。

所以,回过头来想对音乐界同道们进一言:我觉得有两个现象是不能无视和轻视的:一是近百年来,西洋音乐(其思想、概念、观念、理论以至使用的术语)全面覆盖了我国;再一个是我们的音乐界对“我们自家民族韵文与音乐的关系”、“歌唱中之文与乐关系”的关心不够,我们乐界学“文”的热情远不如文界的学“乐”。是不是呢?

篇4:音乐与人生诗歌欣赏

音乐与人生诗歌欣赏

音乐与人生诗歌欣赏

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音乐

你动之以情

诱之以美

叩开心怀的大门

和谐着沟通的气氛

博大着人的魂灵

人性向善

是你呵护着我那心灵的一片净土

免得它被荒沙遮覆

你是一缕疾风

吹走我心底的污垢

让我不停地美好这片世界的.清净

你是性情

你是本能

你在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间传情

你把真善美的福音转达给受众

你用心灵的歌唱

诠释着人类的尊严和自由平等

你塑造的乌托邦

让我身不由己的沉静

让我的灵魂向着蓝天碧海的纯净靠拢

你是人道主义的天使

从不巴结列强

你也从不遗弃弱小

你用悲天悯人的胸怀关怀

以圣徒般的热忱

化解着俗世间的悲哀

你贤惠

你温柔

你满载的爱是涓涓春水

温暖了一颗颗冷冰冰的心

你温馨

优雅

自然

让我乘着你优美的旋律

披着皎洁的月光

在这喧嚣的尘世

耕耘我心灵的净土不停

启迪我的心智

净化我的魂灵

满怀着对未来的梦

构筑完美的人生

篇5:音乐与诗歌――《孔雀东南飞》音乐教案

音乐与诗歌――《孔雀东南飞》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中国著名古典诗篇为题材谱曲的器乐作品——《孔雀东南飞》使学生体会理解音乐与诗歌的亲和性。

2、结合诗歌更好的理解音乐,通过音乐也可以加深对诗歌的掌握,提高学生器乐作品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孔雀东南飞》乐曲,让学生结合诗歌分段欣赏乐曲。

难点:理解乐曲如何表现原诗的内容。

教学模式:

联想式——感情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学生熟悉的旋律《梁祝》,用《梁祝》的相似点引出《孔雀东南飞》

[利用熟悉旋律作引子,既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又便于对新内容的掌握,让学生可以联系着记忆]

2、引出课题:板书:音乐与诗歌

回顾前三课的内容均为声乐作品,引出为诗歌谱曲的器乐作品——孔雀东南飞。

3、介绍知识点

A、回顾协奏曲的概念

协奏曲:原名为“竞奏曲”指管弦乐队与独奏乐器想协奏的乐曲,它既像其他交响音乐一样拥有管弦乐队的强大力量和丰富色彩,又有独奏乐器的辉煌技巧,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筝协奏曲是以古筝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

B、介绍乐器古筝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它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开始广泛流传。

古筝构造分为:琴身(由共鸣箱和支架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前梁、后梁和音柱)两大部分。

C、范奏一段古筝请生分析音色

古筝的音色在低音区低沉浑厚,高音区清越剔透,中音区则珠圆玉润,极为悦耳。

4、回顾《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

请学生仔细回顾并叙述《孔》的故事情节

5、逐段欣赏分析

第一段:引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

在乐队与古筝以慢板速度奏出抒情的引子后,深情、优美的第一主题和流畅、欢跃的第二主题,表现男女主人公原本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提示学生注意,第一段音乐所描绘的是书上没有详细提到的,但音乐却为何如此详细的描绘]

第二主题

通过突然转调和散板节奏,古筝奏出情绪悲痛的旋律短句预示平和的家庭出现**。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场景]

第三主题

这段音乐集中表现出哀伤和愤怨的情绪,带有过渡性质

第四主题

音乐激昂,表现剧烈的矛盾冲突,把音乐引向高潮

[让学生仔细欣赏后讨论,本段音乐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联想能力]

第五主题

古筝在乐队支持下,以流动的华彩音型奏出这段感情强烈的歌唱性旋律。接着再现第一段的第一主题,使全曲首尾呼应。乐曲最后结束在寓意深长的泛音上,表达了人们对这对恩爱夫妻的追念和深切的同情。

[学生在了解结局基础上再倾听音乐,更深得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二、总结

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篇6: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五篇」

一、音乐对《诗经》、《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风》、《雅》、《颂》三大部分。关于《风》、《雅》、《颂》如何分类,现存的先秦文献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毛诗序》说:“《风》,风(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显然,这是汉儒以政治教化的观点所进行的解释,并不符合《诗经》的本来面貌。孔子曾说过:“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以此,知《雅》、《颂》之名原本不是诗体的名称,而是音乐的名称。所以,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就重新指出《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他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孔颖达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后人结合《诗经》本身的内容特点,大都认为《风》、《雅》、《颂》属于音乐分类,其中《风》属于地方之乐,《雅》属于朝廷之乐,《颂》属于宗庙之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在此认识中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但是,由于人们只是把《风》、《雅》、《颂》看成是音乐上的分类,由于我们已经不可能重新耳闻目睹先秦古乐,所以,学者们在为此而感到遗憾的同时,并没有在《诗经》的文学形式与音乐的关系问题上做进一步思考,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重新来做。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音乐与《诗经》的关系,并不仅仅表现在《风》、《雅》、《颂》的乐调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文学语言的形式方面。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乐调,才会有《风》、《雅》、《颂》这三种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巨大差别。

音乐对《风》、《雅》、《颂》语言形式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章法上来看,《周颂》里的诗,几乎都以单章的形式出现。而《雅》诗几乎都由多章构成,每一章的句子都很完整,而且每一章的篇幅都比较长。《风》诗虽然也由多章构成,但是大多数《风》诗的章节数都少于《雅》诗,每一章的篇幅也较《雅》诗要短。这种分章或不分章,每章句子有多有少的现象,显然都是由《风》、《雅》、《颂》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演唱体系决定的。再从文辞的角度来看,《周颂》里的诗句有相当数量都不整齐,词语也不够文雅,但是大多数却非常古奥。而雅诗的句子则非常整齐规范,词语也特别典雅,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象。《风》诗的句子参差错落,轻灵活泼,通俗又是其语言的基本风格。《风》、《雅》、《颂》在语言形式上的这种区别,音乐在里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什么样的乐调,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礼记・乐记》云:“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又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也。”孔颖达疏:“《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朱弦,练朱弦,练则声浊。越,瑟底孔也。画疏之,使声迟也。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也。”由此可知,像《周颂・清庙》这样的诗之所以单章而又简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宗庙音乐本身所追求的风格就是简单、迟缓、凝重、肃穆。简单,就不须长诗来配乐;迟缓,对语言本身的节奏要求就不会过高;凝重,要求诗的语言不能华丽;肃穆,则要求在缓慢迟重的演唱中再加入深沉的感叹式的合唱。演唱《清庙》时的乐器也正好与之相配,“朱弦而疏越”。由此而言,《清庙》之诗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语言形式,音乐在其中的`确起了重要作用。而《雅》诗作为朝廷的正乐,承担着与宗庙音乐不同的艺术功能。它或者述民族之历史,或者记国家之大事,或者谈政教之得失,或者写朝廷之仪典,篇幅的宏大,语言的典雅,章法的整齐,就必然成为雅乐对于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大雅》的要求。《风》诗的章法和语言特别近似于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最常见的情况是每首诗分成二至四段,每一段的句子数量都在三五句之间,结尾和开头部分还往往呈现出重章反复的模式。由此我们可以猜想,这些《风》诗最初本是来自世俗社会的“流行歌曲”,它所表现的是社会各阶层的风俗风情,是社会各阶层的通俗的歌唱。它的章法形式和语言,正是在这种通俗歌唱发展过程中才形成的。

音乐对《诗经》中《风》、《雅》、《颂》语言形式的影响有时可能是主导性的,在这方面,我们过去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过去在研究《诗经》各体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之时,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内容入手,认为是内容决定了形式,是先有了庙堂的歌功颂德的内容,自然就会有了《周颂》那种板滞凝重的语言形式。其实事情并不那样简单,有时候实际的创作正好与此相反,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先有了宗庙音乐的规范,自然就会产生那

[1] [2] [3] [4]

篇7: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近年来,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谓:我国文体的发展(如词)是由音乐的体式决定的,说词是“按乐谱填辞”的“音乐文学”,词体的构成是:“依曲定体、依乐段定片、按曲拍为句、据腔押韵、审音用字”云云,这种事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即以宋代而言,词人数以千计、词作数以万计,当然全是“文”作;“乐”呢?除了姜白石在其十几首“自度曲”词作文字边上有不完整(又不知道在流传过程中有没有抄错)的乐音符号之外,一个音都没有留下来。而那些“自度曲”,姜白石老先生自己说了,是他“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而成词(再然后才有那些乐音)的,哪有先有“乐谱”然后“填辞”的事呢?因为不可能。

事实是,无论在历史上以至今日,我国各种体裁、体式歌唱中的“文”与“乐”的关系,总体上是:“文”为主,“乐”为从。稍微具体些说,是四条:

一、以文的篇、章为乐的篇、章;

二、以文的“韵(断)”处为乐中的“住”――约略相当于今称的“乐段”;

三、以文的“句(断)”处为乐中的“顿”――约略相当今称的“乐句”;

四、以文句中的“步节”为乐句中“乐节”组合的疾徐促疏;

以上四条,罕有例外,在这四条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辞、句字与乐音旋律如何结合的关系上,则可大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旋律(我称之为“定腔”)敷唱各种不拘平仄声调的文辞;

一类是: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

前者我称之为“以腔传辞”,典型的是“段谱体分节歌”,如众多的“民歌、小调”及现今的创作歌曲。如《兰花花》可以用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旋律去唱“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地采”和“你要死来就早早死”。

后者,我称之为“依字声行腔”,典型的是“曲唱”,如《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音乐必须按诸字声“阳平/、阳平/、去∧、上∨、阴平―、阳平/、阴平―、去∧”的起伏化为乐音旋律进行组成唱腔。

大分有以上两类,然而

[1] [2]

篇8:晋国的音乐与诗歌成就

晋国的音乐与诗歌成就

《诗经》在春秋以后的晋国也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日常必读物;另一方面也是各国卿大夫在外活动委婉的表达意见的'方式。《左传》记载的类似活动中,《诗经》被引用达二百三十五次,其中又以晋国所占比例最高。除被官方收集的以外,普通人民自编的多数诗歌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无法幸存。

古代的诗歌多为以乐器伴奏,称之为弦歌;而普通人民在农事、狩猎、捕渔和伐木时即兴演唱的诗歌,因没有乐器伴奏,便叫做徒歌,又称“谣”。晋国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并按种类分为八音。分别是:

金:钟、镈

石:馨

丝:琴、瑟

竹:箫、管

匏:笙

土:埙

革:鼓

木:柷敔

由于晋国在春秋是盟主,对外活动甚多,所以备有一种规模庞大的乐工团队。同时因对外战争的胜利,战败方常以乐器、乐师为贿赂,其中以“郑卫新声”闻名的郑国就多次赂贿以大量的乐器和乐师。原本按周朝礼制,天子才可以享受一列八人的舞蹈、诸侯为一列六人、大夫则为四人一列。而到春秋后期,不止诸侯开始僭越用天子之礼,甚至连普通的卿大夫也能光明正大的使用八倄了。而作为音乐人才交汇处的晋国,还出现了师旷这位驰名列国的音乐家。

相关专题 诗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