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城市工作简报

jtkj8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tkj89”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创业型城市工作简报(共9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创业型城市工作简报

创业型城市工作简报

xx首家大学生“零首付”注册公司成立

——市工商局积极贯彻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政策

没有支付一分钱,近日,安农大的李涛和杨立俊在合肥政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拿到了盼望已久的营业执照,而当天上午他们才前来申请注册。这是合肥市首家大学生“零首付”注册成功的公司。

今年7月底,合肥市下发《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试行)》,放宽创业准入门槛,其中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缴足注册资本。而且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起3年内,免收涉及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还将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文件出台后,市政府又及时召开了全市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各部门都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合肥市工商局把学习科学实践活动与我市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大局紧密联系起来,积极研究制定措施,紧锣密鼓细化、落实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创业经历,对公司注册的流程很不熟悉,所以市工商部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对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简化工商登记流程、缩短审批办结期限,在核实其提供的注册登记材料真实合法性后,予以当场受理、即时办照,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步伐。

规范全市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名称

调研失业人员创业领失业金工作

——市劳动保障局积极落实创业促就业政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8月初我市召开的全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动员会要求,以及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合政办62号)文件精神,市劳动保障局积极研究政策,制定措施,对涉及劳动部门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内部分工、逐步细化。

为加快全市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市劳动保障局近日就规范我市创业服务网络平台名称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开发区)、街道(乡镇)、社居委(村)创业服务机构分别统一命名为“××县区(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创业服务所”、“××社居委创业服务站”,形成“县区有窗口、乡镇有站所、村组有人员”创业服务网络。并制作统一标牌悬挂门口或服务窗口醒目位置,为辖区创业者提供方便。

对62号文中规定:“登记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创办个体、私营企业的`,可一次性领取应享受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市劳动保障局负责人及时召开了局机关相关处室和信息中心、失业保险中心等相关部门会议调整计算机软件,优化办事程序,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创业人员,凭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有效证明,可将其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作为自主创业的扶持资金。

目前,市劳动保障局正在积极制定包括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创业园区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的操作细则和办事流程,尽快落实政策,减轻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为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注入活力。

篇2: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根据**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的指示和**区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xx年创城工作的统一部署,**区文旅局紧紧抓住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区创建工作要求,乘势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在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构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考察推介、创业服务、工作核查等五大体系为保障,大力推动我区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为取得工作实效,我局将创建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创建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根据区创建办的要求,我局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及时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区文*局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为创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

主要任务是:把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的整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创建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落实职责任务。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指导下属文化馆、图书馆、琼剧团等围绕创建工作目标和内容,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细化阶段性创建方案,并结合我局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创建活动。扶持创业者5人,推荐个体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用于开办一家汽车美容服务中心,解决了其本人大专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完成推荐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任务。

第三阶段:总结检查阶段

主要任务是:全局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汇总,重点是自查,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并及时将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报区创建创业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迎接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检查评估。

四、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组织、建机制,形成全局 “一盘棋”的工作思路。

(二)抓宣传、造声势、营造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三)抓创新,促联动,形成文明城市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抓整治,治顽症,形成规范文化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

(五)抓规范、强服务、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活力。

篇3: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开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市发改委认真履行职责,力促经济回升和社会协调发展,努力为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提供经济动力和社会保障。

一、抓好基础产业项目,夯实创业设施基础

荣乌高速荣文段、青荣城际铁路、威海机场国际航站楼及综合服务设施、威海港客运中心及航运服务中心、石岛核电、大唐风电、华能风电、华能威海电厂三期等一批重要的交通能源项目获得国家、省核准,工程建设陆续展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环境支撑。

二、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创业结构层次

以科技创新产业化、产业结构升级和节能减排为切入点,争取拓展公司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威高集团医用植入器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获批,确立了企业在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地位;争取三角集团高性能子午胎和新北洋打印机及相关产品两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以及北洋集团光纤传感器等5个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争取华东数控金切机床制造基地等18个重点产业振兴、能源装备制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在获得国家无偿扶持资金2亿多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产业结构层次,加快了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高水平创业工作的开展打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三、抓好服务业发展,优化创业服务领域

建立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全面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21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项目全部开工,实际完成投资6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4%,全市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项目上级引导资金争取、本级引导资金管理及项目融资工作规范开展,城区、园区和企业三大载体的统计监测稳步推开,在全省服务业三大载体考核中,威海市区获得优秀中心城区奖,荣成市、文登市获得先进城区奖,家家悦、西霞口获得优秀重点企业奖。服务业的持续发展,为创业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

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创业投资机遇

重点项目建设是保增长促发展的主抓手,保持适度的社会投资增量,能够有效增加创业、就业产业空间。一年来,发改委立足本职,建立健全配合联动、协调推进、稽查督导和考核约束四项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对市级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确保项目运作规范、管理有序、进展顺利。百项市级重点工程总投资871亿元,97项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5亿元,华泰汽车、黄海造船、蓝星玻璃等一批过亿元投资项目竣工投资或部分投产,成为拉动投资增长、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创业、就业的强劲动力。

五、抓好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坚持“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终生学习有基础”的培养思路,突出招生计划的`源头引导作用,会同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努力做好普通高、中等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争取工作,在全省招生计划比上年缩减1.5%的情况下,争取省下达我市招生额度增长11%。二是跑项争资,搞好我市中等职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实训、培训能力,形成系统、规范、实用的创业培训机制。威海工业技校利用国家扶持资金2万元新建数控实习车间及购置部分设备项目全面完成,实训工位达到4个,年培训规模达到45人次以上;争取文登高级职教中心实习车间及宿舍楼项目列入中央投资中等职业教育储备,申请中央扶持资金8万元,建设实习车间8平方米、学生宿舍3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非学历培训可达4人次,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六、抓好农村民生项目,改善农民创业致富条件

通过提供技术和产业扶持,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等创业活动,推动创业型新农村建设。一是争取专项资金1.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防疫、苹果非疫区疫情检验检测水平等,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业致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争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金余万元,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创业增收提供强力支持;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2.3万亩,年增产粮食1万公斤、花生4万公斤、果菜36万公斤;建设小麦、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各2万亩,年增产小麦良种5万公斤,年产优质出口花生良种56万公斤;推动黑鸭保种及选育、奶牛生猪良种改良及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改良达到1%,奶牛产奶年均提高.5吨以上,生猪出栏年增加88头。

七、抓好项目审批,提高创业服务效率

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审批手续,将创业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对符合政策、手续齐全的项目,审批时限不超过2个工作日。对手续不全或政策不明的,实行上门服务、提前辅导、“一口清”。积极推行并联审批服务,推行协调督办制度,不断提高对创业项目的服务效率。

篇4: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根据县创建创业型城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的指示和县创建办对创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工商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抓住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县创建工作要求,乘势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在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构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考察推介、创业服务、工作核查等五大体系为保障,大力推动我县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为取得工作实效,我联将创建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工商联主席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创建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及时研究制定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为创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加强对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工商联与全县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本系统网站、工商、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通过宣传我县创新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全民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新创业实现就业。

(二)依托会员企业,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利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接纳再就业人员,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到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摸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全民创业就业之路。对于自主创业企业及吸收接纳再就业人员的企业,协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行政审批手续,为企业免费提供人才培训、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技术需求等创业孵化服务。多措并举,从实际出发,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初创企业创造一个高效、便捷的创业环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20xx年,县工商联通过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安置就业人员共3000余人。

(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巩固和谐劳动关系。针对今年经济下行的情况,现存在就业、创业难问题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县委、政府今年在工商联成立了县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团建、工会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时我会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加强职业病防治,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建活动。配合劳动管理部门,妥善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有效维护了在企业工作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xx年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严格按照县创建办的要求,我们工作还有不足。20xx年,我们将正视问题,强化措施,拓展创业服务功能,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功能;加快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切实搞好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为全面推动创建工作向更广,更深层次迈进。

篇5: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今年4月,我市被确认为首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以来,在大丰市委、市政府和盐城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体系

1、构建创建组织体系。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盐城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大玉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推进工作。市政府成立以范大玉为组长,市政府办、人社局、经信委等28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大丰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围绕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五大体系66项标准,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和考核目标,细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2、完善创建政策。为全面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发[]48号),就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大学生创业等18个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激励作用强的政策,同时市财政设立1个亿的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创业。为进一步抓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大丰日报刊登政策解读,相关部门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同时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围绕资金补贴、申请流程等方面,专门出台了《大丰市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补贴标准,简化申报流程,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3、强势组织推进。为推进全民创业,我市将全民创业工作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盐城市全民创业大会召开后,我市市委书记倪峰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全民创业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全民发动,重点重抓,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全民创业大会,现场为100名企业者免费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市政府还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政策,及时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9月26日,在市新词广场举办’2013促进创业就业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市领导范大玉、袁冬青等到现场视察。会上进行了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吸引4000多名群众到场。

二、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业氛围

一是宣传创业政策。为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造浓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氛围。充分利用报社、电视台、网络、电子广告屏等宣传创业政策、意义,同时向社会发放政策简单、宣传页10000多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典型,带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在《盐阜大众报》对我市两位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在《大丰日报》上连续一个月刊登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组织全市全民创业典型巡回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已在我市大中、新丰等镇组织宣讲活动6场,3000多名群众、村组干部、企业工作人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有创业愿望人员到场学习。

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市政府网站《中国大丰》开设创业型城市专题板块,包括创建动态、政策文件等栏目,进行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创业园区等宣传,该专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采用;通过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平台加强宣传政策,特别宣传身边的创业典型,在全市开展征集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发放创业政策宣传页、开办创业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宣传全民创业。

三、加快载体建设,培植创业典型

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把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初专门发文将全市12个镇工业集中区集体更名为创业园,将我市商业街更名为全民创业街,在项目、土地、资金等方面向创业载体倾斜,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创业。

1、大力培植创业孵化基地。一是放大留学生创业园效应。为了集聚高层次人才,孵化高成长企业,培育高科技企业,在经济开发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包括层高24层的国际商务大厦、标准厂房40000平方米和多个专业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目前已有德国留学回国的李臣创办的盐城丰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日本留学回国的李浩杰创办的大丰市金诺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培植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为推动科技创业能力向创业成果转变,我市建立了“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建立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目前该创业园内已有37家企业入驻。三是培植农民创业园。为发展农业项目,鼓励农民创业,向农民创业提供合适的平台,今年我市加大农业创业园建设,在草庙镇建立的农业创业园“希望田野”已形成一定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有总投资7000万元的农业观光园、植物园等3个农业创业项目进驻园区。目前东方1号、希望田野正在积极申报省和盐城市创业载体;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鼓励部门、企业建设生产型、市场型等类型的创业园,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发展模式。

2、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建立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让我市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得到创业培训的机会,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市职教中心共建创业培训基地,计划三年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投入 300多万元用于购买培训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导师咨询工作室、创业培训教室、创业实训教室、学生创业园,安排32名专业教师负责全民创业培训工作。

3、大力培植创业典型。在各镇开展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活动,共征集项目43个,并选取其中3个申报盐城市优秀小本创业项目。联合市妇联、市团委推荐20个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在我市新词广场进行推介和展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份,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迎。

四、切实优化服务,狠抓政策落实

1、加强创业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市镇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台,专门挂牌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服务窗口,解答创业咨询,受理创业相关业务,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9月,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胡谊教授为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成功创业的心理准备》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参加盐城市创业讲师培训班学习,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在每月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中加入创业意识培训课程;联合各镇组织开办创业培训班,先后在南阳等镇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1000多人。

2、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进一步扶持全民创业,从今年起,我市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小额贴息贷款不受总量控制。今年预计对初次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超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根据我市出台的创业相关政策,抓好初次创业补贴、房租水电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等建设补贴标准和申请流程,确保年底兑现相关奖励和补贴。

3、严格考核督查。在日常创建工作中,定期制作工作简报,组织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建工作目标,年终由市政府办和市考核办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绩效考核。

五、下一阶段工作

1、进一步培植宣传创业典型。通过举办“创业之星”评选、举办创业成果展、编印创业典型事迹小册子等活动,加大表彰和宣传创业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创业专栏,加大宣传,用创业精神激励人,用创业经验鼓舞人,引导更多人投身创业。

2、进一步优化创业培训服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确保创业培训人, 创业培训人数达3000人。整合培训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创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对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实现较高的培训后创业成功率,确保到20全市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规模不少于40人。

3、进一步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加大留学生创业园、东方一号科技创业园、职教中心等现有创业载体建设力度,根据创业群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建设农民创业园、下岗失业人员小本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区等创业载体,以此引领和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确保年底建成建成省级创业产业园2个,市级创业产业园4个,镇级创业产业园区8个。

4、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积极完善创业者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等促进创业政策和措施,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长效机制,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细化政策扶持措施和办法,提高各项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

篇6: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我区高度重视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促就业”为载体,以“四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立足实际、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区先后评选表彰了创业带头人20名、创业示范企业20家,扶持创业项目100余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800万元,建立全民创业(就业)园7处、全民创业(就业)街1条,实现新增创业63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33000余人。

一、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始终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的首要条件。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区政府及时成立全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人社、财政、工商、税务等4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规划、研究和管理创建工作。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也分别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建立了上下联动、互相配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完善

工作机制。二是出台实施方案。在反复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张店工作实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创业指导机构,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建立8处创业(就业)园(街),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目标,制定出台了《张店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步骤。三是加强协调配合。紧密结合各部门职能,制定创建工作职责分工制度,明确工作重点,推动有序开展。

人社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主动定期进行工作调度,深入开展督促指导;发改部门重点关注全区重大创业项目建设,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积极制定鼓励政策;教育部门坚持将创业与就业指导培训纳入职业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将毕业生创业就业率列入办学效益考核重要内容;工商、税务等部门不断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降低创业门槛,扩大创业领域,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四是注重考核督导。区政府以签订目标责任状的形式,及时将创建工作具体指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终考核。研究制定了评价创建工作成效的具体标准及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了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区创建办有针对性地采取推动式、调研式、明查暗访式等督查,对各单位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实现了创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保障、有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创业步伐。始终坚持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的关键因素。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创城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了人社、工商、税务、财政等配套政策,在市场准入、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精心汇总并印发了《张店区创业优惠政策汇编手册》,使创业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办理各项手续、获取优惠政策、解决各类疑问。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挥金挚联、汇通等民间融资机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小额担保贷款为突破口,积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担保机构降低担保门槛,拓宽创业人员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自身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作用,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创业人员及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截止目前,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800万元,按期还款率达到100%。三是加大财政投入。把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制定出台了《张店区

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包括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带头人奖励补贴、创业示范型企业奖励补贴、创业贷款利息与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创业服务等,种类多、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大。,一次性为受到表彰的20名创业带头人发放奖励资金40万,有效激发了他们创大业、创好业的创业激情。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创城工作专栏”,在《张店通讯》开辟“创业优惠政策”宣传专栏,在鲁中晨报、淄博晚报等各大媒体上陆续刊登创业优惠政策、创业人物事迹等,通过发挥宣传优惠政策带动、创业者典型引领等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想创业、乐创业、敢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创业培训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始终坚持把强化创业培训,作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的必备条件。一是拓宽培训范围。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创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使每一位有创业意愿的人员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培训机会。与此同时,同步扩大创业培训的补贴范

围,严格实行培训人员实名制管理。截止目前,共开展创业培训1821人。二是健全培训网络。对各部门服务创业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了山东星火职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成教学院等11家定点培训机构,并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培训机构--张店区百嘉信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验收。加强创业师资建设,建成16位专兼职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19家创业孵化和见习基地为创业人员提供参与创业的实践机会。三是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提供不同的创业培训模式。采取“就业帮扶行动”创业培训进社区和实施“大学生创业助力计划”创业培训进校园、“农村致富带头工程”创业培训进农村、“创办中小企业”创业培训进企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创业培训。四是注重培训质量。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训机构的考核和监督标准,对各培训机构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并对检查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培训资格。培训机构坚持为各类参训人员“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设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培训水平,创业初始成功率达到70%以上。

篇7: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现根据要求将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大丰市总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12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有江苏省属和上海市属农场各3家。大丰是麋鹿故乡、湿地之都、黄海港城、上海“飞地”,具有港口与岸线、土地与滩涂、海洋与岛屿、风能与光能等独特资源优势。大丰是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是江苏省文明城市、社会治安安全县(市)、江苏生态市。

近年来,我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跨越”总基调和“六个聚焦”工作重点,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GDP443.5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6亿元、工业投资1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66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增幅全省第3位; 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幅和工业税收、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总额、利用外资、出口总量盐城第一,工业开票销售总量苏北第一、增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沿海开发,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突破。1-9月份,全市实现GDP36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3.62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447.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开票销售360亿元,预计实际到账外资1.7亿美元。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大丰市联络处,成立了上海股交中心大丰联络服务代表处。大丰港集装箱码头建成使用,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6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江苏首家国标委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港口。全市11个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3个村建成国家级生态村,恒北村获评“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

20,我市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两年来,在省和盐城市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围绕5大体系、20个项目、66项指标,强化组织推进,进一步造浓创业氛围,优化创业环境,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载体,提升服务平台,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共有私营企业13737家,个体工商户5户,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全市新增注册私营企业4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577户,带动就业55281人;建成特色产业创业园12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3个,盐城市级创业载体4个。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体系。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我市高度重视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市里成立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人社局、经信委等28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区、园)成立了镇长(常务副主任)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出台创建工作方案,重点重抓,形成合力,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目标,细化考核办法,确保创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实。二是构建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设立了1.2亿的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创业,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发[2013]48号),就落实创业扶持资金、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载体、强化创业服务等方面制定了扶持政策。市人社局、财政局、工商局、经信委、科技局等部门结合单位职能,创新研究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同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及印发宣传单等形式进行政策解读,相关部门公开进行服务承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强势组织推进。将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并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目标绩效工作考核。2013年9月,召开全市全民创业大会,在市区设立主会场,各镇(区、园)设分会场,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各单位、各社区、村组组织收看,全市累计观众近5万人。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倪峰同志在会上,对我市创建工作提出了“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创业型镇区创建活动,引导和扶持全民创业”的要求,会上还为100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费发放了营业执照。我市还通过定期制作工作简报,组织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开展家家到督查观摩活动,定期通报创建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问题。在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中专门设立全民创业工作奖,表彰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先进镇(区、园)和单位,提高全社会参与、支持创业的热情。

2、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业氛围。一是宣传创业政策。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发动全民创业,造浓创建的'氛围。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大丰日报》共有全民创业方面的宣传报道122篇,大丰电视台《大丰新闻》共开展全民创业新闻报道34个。各镇、各相关部门共设置戗牌550多块、制作宣传横幅160多个、发放宣传材料23000多份。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典型,带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在各镇(区、园)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筛选,培植创业典型100人,将先进事迹汇编成册,下发到村组、街道,发挥典型带动的强大动力。组织全民创业典型巡回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创业宣讲活动20多场,听众近0人,极大地激发了有创业愿望人员的创业激情。我市回乡创业大学生李臣、李浩杰等两同志,被评为盐城市创业典型,《盐阜大众报》进行了专门宣传。盐城电视台、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我市全民创业工作,为我市全民创业向纵深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中国大丰”门户网站开设创业型城市专题板块,该专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采用。各镇区、各相关单位在门户网站建立了创业型城市创建专栏,及时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及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平台发放创业政策宣传页、展示优秀创业项目等,将创业型城市创建宣传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各部门明确全民创业工作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建成全民创业工作部门条线联系制度,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在服务中送政策、送点子、送资金,努力形成全民创业推进合力。据不完全统计,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近10万人参与创业活动。

3、加快载体建设,优化创业环境。搭建全民创业平台,以12个镇工业集中区和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大中镇大学生创业园、高新技术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外来投资者创业园等“12+4”创业园为载体,引导各类创业企业入驻园区;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等建设,助推创业人员创业成功。一是加快创业培训载体建设。市政府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全民创业培训中心建设,目前已投入600多万元用于购买培训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导师咨询工作室、创业培训教室、创业实训教室、学生创业园,按照产业发展方向设置了10个行业的24个创业实训岗位,安排32名专业教师负责全民创业培训工作。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全市创业主体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培训工作,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按需培训,随到随学,包教包会,通过建立科学、灵活的创业培训体系,将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以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培训8000多人,拓宽了创业道路。二是强化创业载体孵化功能。加强创业项目孵化、扶持,全力打造特色创业基地,拓展全民创业空间。目前全市已建成“12+4”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创业园等专门特色园区。培植高层次载体。留学生创业园现有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4个专业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目前已有盐城丰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大丰市金诺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驻。常州高新区外来投资者创业园已建成江苏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共落户企业110家,其中工业企业31家。培植科技型载体。“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推动科技创业能力向创业成果转变,推进科技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目前该创业园内已有江苏东方创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上海木马有限公司等37家企业入驻。培植农民创业园。在丰收大地农民创业园日益壮大的同时,鼓励各镇新建各类农民创业园。草庙镇“希望的田野”,坚持以规模化、市场化推动园区创建,以园区孵化创业、带动就业,园区完成投资7000万元,流转土地10000亩,培植规模化种养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民经纪人46人,带动本地农民就业358人。新丰镇“荷兰花海”、大中镇恒北村“梨园风光”等一批农业创业载体促进了本地农民创业增加的经营性、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三是放大创业集聚。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拓展,把创业载体提升作为全民创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各镇创业园建设。全市各镇全民创业园新拓展面积达2000亩。大中镇全民创业标房区占地1220亩,总投资10亿元,驻园企业200多家,职工8000多人,为机械、家纺等行业提供创业平台。南阳镇创业孵化园已经确定开发模式,由开发商统一建设18幢标准厂房,目前已经做好开工准备。坚持载体建设与各镇人文经济相结合。西团镇重点打造一个全民创业园、两条全民创业街、三个全民创业点,集聚商户主经营钢丸、履带、喷砂房等抛丸机配件,入驻商户856户。白驹镇水浒街依托水浒文化,统一制作古色古香的商户门牌,打造旅游服务特色街,吸引商户110家。市区鸿基汇金购物广场由市政府投资6500多万元进行升级出新、扩大经营,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店铺1500多户,从业人员2500多人,被盐城市表彰为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按照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要求大力推进专业市场建设。目前富民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上川五金机电城、海聚汽配城、明星国际、欧蓓莎等专业市场已经建成开放,瑞丰商贸中心、电商产业园、汇坚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正在抢工会战。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已入驻商户400多户,年销售额超10亿元,带动了3000多名城乡居民创业就业。

4、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一是着力降低创业门槛。在放宽注册限制、压降登记成本、减少办理手续等方面做足文章,着力降低创业门槛。放宽注册限制。突破注册资本门槛,对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行认缴登记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时,“出资额”、“认缴出资额”可以为“零”。突破前置许可瓶颈,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平等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突破经营场所限制,对从事科技研发、咨询类等不扰民的行业经营,可以将住宅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进行登记。突破刚性管理约束,支持创业者自主选择创业类型,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可试营业三个月;企业变更名称,不受一年的时间限制。压降登记成本。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实行收费减免,对于涉及政策规定减免以外的收费、弹性收费能免则免,能让则让,能缓则缓,刚性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工商注册登记已全部实行零收费,质监部门针对小微企业免收工本费。建立创业绿色通道。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集中并联审批”。组织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对全民创业实行联合会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的“三联合”服务,做到随到随办,提高了创业项目审批进度。对创业项目审批流程多次优化,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7项审批前置条件,现在只保留2项;土地招拍挂流程现在只需提供5个材料;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由44项材料减少到33项。二是大力推进创业培训。以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创业培训不断拓展。共举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等创业培训个42班次,培训4792人次。培训师资力量配强。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胡谊教授来我市举办《成功创业的心理准备》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参加盐城市创业讲师培训班学习,提高我市创业培训质量。创业培训形成合力。市民政局为退役士兵争取教育培训经费272.85万元;市科技局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5期,培训农民800多人次;市妇联开展“巾帼创业就业讲座”,培训人员400多人;团市委举办金融及创业知识培训班,150多名青年参加培训。市人社局在全市开展“创业培训进社区、进镇村”专项活动,举办SYB培训21期,培训创业人员981人。三是强化创业项目推介。加大创业项目征集推介力度,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征集推介项目,努力构建创业项目征集推介机制。市全民创业服务中心、15个全民创业园服务中心和各工商分局创业服务中心多渠道征集优秀创业项目63个。其中草庙镇蜗牛养殖和刘庄镇涂装灯具两个小本创业项目获盐城市评比一等奖,三龙镇泵业制造获盐城市返乡创业项目评比三等奖。通过集中展示、专题宣传、比赛推介等多种方式推介创业项目,同时在各类就业、人才招聘会现场组织优秀小本创业项目推介展示。将创业项目编印成册,在专题活动、巡回宣讲时发放3000多份给广大群众。组织10个项目参加盐城市首届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5个项目入围现场答辩,3个项目获奖,获奖项目数盐城第一。举办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大赛和十大巾帼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四是加大政策融资帮扶。为支持创业,我市农商行专门成立创业银行。创业支行于今年3月份正式运营,专门办理全市创业类贷款,是全省首家全民创业专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186万元,服务各类创业主体突破120户。创业支行的运营模式采取镇(区)调查推荐,政策性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创业支行发放贷款,通过三方联动,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帮扶。两年来,市人社局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48万元,直接扶持616人成功创业,已有374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利息补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就业创业,累计发放社保补贴1511.62万元。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通过政策资金扶持、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培训等手段,我市创业成功率显著提高,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61.7%。

三、下一阶段工作

一是抬高目标,进一步提升创建水平。虽然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对照省、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仍有不小差距。我市将以此次创建评估工作为契机,结合评估意见,找准差距,细化目标,夯实措施,进一步完善“五大体系”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基础上,加快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二是培优载体,进一步强化孵化功能。对我市现有12+4特色创业园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做优。留学生创业园、东方一号科技创业园、农民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区、全民创业培训中心等创业载体将根据创业群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是造浓氛围,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充分利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创业专栏,宣传创业典型,引导更多人投身创业。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长效机制,加强创业重点人群扶持,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努力把大丰打造成费用洼地,加快推进“创业之城、幸福大丰”建设。

尊敬的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检查评估组领导,我市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虽然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组织,积极引导,务求实效,为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篇8: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宣传方案

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宣传方案

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宣传方案

为加强对我市全民创业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宣传引导和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创业氛围,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以下宣传方案。

一、工作目标

营造创建氛围,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要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媒体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重点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小额担保贷款、全民创业以及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的相关内容,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使我市创建工作一举达标。

二、宣传内容

(一)大力弘扬全民创业理念。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广大群众中树立“劳动为本、创业立身、致富光荣”的思想,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宣传全民创业政策。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关于推动全民创业的决策部署和扶持创业的政策,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农民工创业和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向社会、向群众进行灌输,提高社会知晓率,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提高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坚定性。

(三)大力宣传创业服务体系。把政府公共服务就业机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全民创业开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措施,向创业者交底,提高创业参与率、成功率。

(四)大力宣传金融扶持作用。()把金融部门扶持创业,放宽贷款条件、审批、担保、贷款发放的程序向群众宣传,积极发挥小额担保在推动创业中发挥的作用,推动全民创业。

(五)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将在全民创业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创业故事进行宣传,为创业者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宣传形式

1、在辖区内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声势、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掀起宣传活动高潮。

2、设置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专栏,每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集中宣传全办以及本辖区创业型城市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果。

3、设置集中宣传点。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创业咨询,加大知晓力度。

4、举办创业知识培训,培育和激发创业热情。组织对新登记的创业人员和想创业的人员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帮助创业人员进一步理清思路,对有创业意愿但仍未创业的人员提供创业指导,了解政策,培育和激发创业热情。

5、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向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供我办创建工作的有关动态信息,通过与电视台合作开办一周一期的'《创业》宣传专栏,并在黄金时段用字幕的形式播放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宣传口号,形成导向正确 、高潮迭起的舆论声势。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街一定要提高对创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的必要性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宣传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宣传活动列放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实施。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要围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重大时间节点,多视角、多形式地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创建活动带来的综合效益,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就业创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创业典型,不断提高公众对创建的知晓度。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社区和各成员单位要强化宣传推进措施,逐一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创建办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统筹做好创建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纪检监察室要做好督察工作,其它成员单位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服务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调度,共同推进创建宣传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篇9:审管办创业型城市建立的工作总结

关于审管办创业型城市建立的工作总结

按照《关于印发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文件精神,区审管办对照工作目标作务,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通过积极推行投资项目联审代办、基本建设模拟审批、文化创意阳光审批、窗口单位“双争”活动等一系列审批制度改革和特色审批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的审批服务环境。

一、优化流程,突破瓶颈,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今年以来,围绕市、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实事工程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区审管办推出投资项目建设“1+5”组合政策,出台《关于强化审批服务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投资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打包推出一系列审批创新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重点项目、投资项目的审批进程。

一是深化基本建设项目的联合审批、模拟审批。依托区投资项目联办代办中心的主受理窗口功能,对符合条件的基本建设项目,综合运用“零距离、三提前”、“交叉审批”、“绿色通道”、“7+X会商制度”等审批手段,做到审批多个环节并联交叉实施,审批时间从原来的72个工作日,加快到32个工作日内完成,大大加速审批进程。如市重点项目“禁燃区”工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新城集中供热项目的各项审批,有力确保了在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全面实施重点项目、投资项目的全程代办工作。依托三级代办网络,对列入市区两级54个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一个项目、一窗受理、一人全程代办、一个审批路线图和时间表的一条龙服务”,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区联办代办中心成立两个月来受理建设项目38个,破解审批难题8个,办理绿色通道21件,综合代理其他办证事项893件,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项目的`全面推进。

三是有序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审管办要求,结合区实际,梳理颁布了一批单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依据、审批流程;试行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等七小行业的联合审批标准,建立完善联合审批运作机制,审批环节进一步压缩和优化,整体运行情况较好;积极探索特定区域和特殊项目的联合审批标准化工作,制订出台了《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联合审批标准》。

二、深入一线,主动服务,积极开展专项审批服务攻坚活动,为业主单位排忧解难。

围绕区委区政府阶段性工作部署,结合“三思三创”、“进村入企”等活动开展,区审管办积极组织中心各窗口深入基层单位和企业项目一线,累计组织上门对接服务活动达34次,服务项目75个,为业主单位破解了一系列审批难题。

一是开展“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月”活动。今年五、六月份,区审管办集中两个月时间,对石化经济开发区、新城和六镇、街道等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组织7+X审批窗口集中开展上门服务活动,认真听取项目业主意见和建议,专题会审审批难题,探索解决职教中心、中心粮库、御水龙都以及石化经济开发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审批难点。

二是开展“审批服务百日攻坚”活动。围绕区政府“百日攻坚”活动,区审管办在9-12月期间积极开展审批服务“百日攻坚”活动,部署全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情况“回头看”活动,针对“回头看”情况,开展一次审批“攻关清零”行动,化解审批障碍。

三是认真抓好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前置清理和规范工作,区审管办联合区效能办、法制办集中一个月时间,督促各审批职能部门做好自查、梳理、精简等工作,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环节。四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国土、规划等部门出台《土地分割登记办法》,方便了企业到银行办理抵押。

三、灵活登记,一站式服务,推行文创企业阳光审批。

区审管办为助推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文化创意企业审批服务流程的优化工作,制定推出《关于推进我区文化创意企业阳光审批的实施办法》。

一是开辟“绿色通道”。结合文化创意企业的特点,推行文创企业登记“一站式服务”,指派专人负责,实行“立等即取”服务,为文创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实行“灵活、变通登记”。目前,区招商引进的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多为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的动漫游戏、影视传媒等项目,该类项目涉及多部门前置审批。针对此类情况,为不影响该类投资项目顺利落户区内,区审管办对服务涉及前置许可项目的文创企业,积极实行“灵活、变通登记”,联系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先行办理“筹建”营业执照,在许可证件审批后再增加经营范围。

三是上门服务,分类指导。由区审管办组织各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建立文化创意企业上门服务小组,倾听企业的需求,帮助文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文化创意项目的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四、强化考核,争“星”创优,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今年7月份开始,区审管办联合区纪委、监察局,组织入驻窗口单位开展以“助力示范区建设、争创星级窗口、争做服务明星”为主题的“双争”活动,全面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不断促进窗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双争”活动通过组织体系、人员素质、业务指标、审批效率、服务满意率、现场管理、创新创优等七大体系量化考核,产生星级服务窗口和服务明星,每期结果定期在报刊、网络、电视等社会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双争”活动开展以来,各审批窗口办件提速达50%以上,通过电信第三方抽查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五、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积极创建纵横互动、全区统一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区委办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文件精神,下步将继续协调各窗口单位,充分整合区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以及村(社区)的审批和服务资源,积极创建纵横互动、全区统一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强化三级联动公共服务机制,整合行政审批服务资源,完善规范镇、村两级服务平台。二是落实新城服务大厅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开发,落实开发计划和工作方案,促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三是按照整合、分设工作要求,做好老城区服务大厅审批事项工作管理标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平稳搬迁过渡。

(二)进一步简化优化基本建设项目办理环节和流程。

按照今年完成审批前置清理规范工作的基础上,明年将进一步简化联合审批流程,强化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流程,打造环节少、程序优、时间短的基本建设项目办理流程和运作机制。一是本着求实原则,进一步缩小审批范围,合并审批环节,减少申报材料。部分审批环节合并或同步交叉办理,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同时,统一建筑工程指标数据,简化以“招拍挂”获取土地项目和特定区块项目的审批流程。二是在简化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的共同特点,将涉及项目审批的各环节统一整合为立项前期会商、设计方案会审、施工图联审、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四个阶段,实行审批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

(三)深化联合审批标准化工作,创新区域联合审批标准。

在深入推进单个事项审批标准、试点行业联合审批标准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审批标准化建设的内涵,扩大改革成果,按照市审管办的要求,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审批服务资源,加大力度探索特定区域和项目审批运作机制,创新区域联合审批标准,将逐步试行区域内联合审批标准和工作流程,形成一套适应区特点的标准运行机制,并将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固化到行政审批网络系统,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服务环境。

(四)完成智慧阳光行政审批监察系统开发和运行工作。

加快实施网上行政审批工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以区行政服务中心搬迁新城为契机,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办事系统和政务平台,开发应用智慧阳光行政审批监察系统,实现网上行政审批,公开阳光操作。一是力争将所有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与智慧阳光行政审批监察系统进行网络数据对接,确保中心各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二是与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相结合,把行政审批的标准和流程固化到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探索实施网上申报、受理和审批办理,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工作全流程网上审批。三是进一步完善电子监察系统的日常管理、预警纠错、投诉处理机制,对电子监察系统上发现的违反法定时限和法定程序的审批行为,及时开展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关专题 工作简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