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2读后感

vav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vava”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商2读后感(共14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 情商2读后感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情商”就是会为人处事,左右逢源。读了这本书以后,懂得“情商”不仅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它还包括管理和识别他人的情绪。

“情绪智力”通称为情商(EQ),有5个主要领域:

1、了解自身的情绪――自我意识。

2、管理情绪――处理情绪。

3、自我激励――控制情绪。

4、识别他人的情绪――同理心。(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5、处理人际管理。

正如大家所切身感受到的,情绪破坏心智,焦虑、愤怒、悲伤或者抑郁的学生无法学习,人们无法正常工作。热情、自信等情绪对于提高成就具有引导作用。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强。

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智商占20%,其他因素占80%,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成倍地增加,学历已不再成为找工作的决定因素。怎么样在人才如此泛滥的环境显突出,不仅仅靠能力,还有情商!人才竞争的激烈,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坐在显赫的位置上,经常出现马占牛位(大材小用)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在人力资源中,最难的是“管人”。人要怎么管理呢?拿制度?拿权利?这样既使把人管住了,人家心里会服气吗?心里受了委屈,还能在公司拼命工作吗,还能在公司呆的长久吗?显然不能。如果我们在处理棘手的事情时,面对胡搅蛮缠的员工或顾客时,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怀有同理心,还害怕处理不好吗?

情商不是天生的,可后天培养,当然关键时期是在童年。现在培养和发展情商还为时不晚,愿与君共进步。

篇2: 情商2读后感

由我和它变成我和他,是情商这本书的新发现。

人们面临外界的很多身份定位及角色,但很多时候角色的权力、地位、权势、声名等外部因素导致个体交往时的表现失态。情商方面的发现就是要人们举止得体。

情商第一点,是观察。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要粗心大意。观察对方的外表,观察对方的眼神、举止、声调、手势。不仅要听别人在说什么,也要观察别人怎么说。

不论是销售人员与客户的交谈,还是同学聚会时的聊天,更或者是参加某个社交场合。认真做事会很累吗?认真观察,可以比较smart的做出反应,来使交流过程更加节奏欢快、充满机会与乐趣。

无论如何,人都是社交性的动物,这一点毋庸置疑。离群索居也许可以畅心如意,但几乎可以说很难做到,也不可能。如果把个人自身与其他个体的交流通道全部屏蔽的话,人会变笨的。没有外界的信息刺激个体只会慢慢丧失了交往的能力,即变呆了,这也许是学生时代校园环境的产物的真实写照吧。

情商第二点,是自我调节。得体。

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紧张、焦虑、无助的感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尝试做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表演一些对自己有挑战的节目,紧张是在所难免的。虽然之前老师说过,害羞和紧张是一个聪明人的表现,但很明显一利一弊,聪明人很少情况下可以清晰、有技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很多时候我也比较讨厌主持人在电视机前夸夸其谈,但即使有底稿,但能正确运用各种语重,节奏和面部表情,仍然是需要训练才能达到的得体效果。

社交场合的正确反应是需要训练的。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加上重复。

情商第三点,是我们得重视情商。

幸福感是人生的一大动力和意义所在。个体的精神体验是很难用外界的标准来衡量的。

而情商训练,是可以回答如何能够获得快乐这一命题的学问。

没有人会觉的自己的快乐太多了,痛苦的人花多少财富也得不到它,而快乐的人每天都能拥有它。

所以说,得到快乐的方法很简单:发现你自己。

篇3: 情商2读后感

此书重点描述《情商》中的社交商,其实,对于书中比较空洞的励志,我基本上一带而过,当然这样可能会把部分金子当沙子给漏了。这本书看了4天,那种焦虑感又开始侵袭,心情始终有点郁闷不愉快,看来要好好的调整下了。

一开始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小路神经系统,是下意识(本能和很深的习惯)运行的神经系统,它的运行是自动的,不费我们任何力气,而且速度非常快。二是大路神经系统,其特征是系统性和条理性非常强,需要人们有意识的加以控制。

恐惧、害怕、愤怒、性(欲望)、爱和关心、面部肌肉、某些行为的传染、(个人的观念、思想、理论体系)等是小路神经系统控制的。同情心也是一种本能,但为何人们对需要帮助的视而不见,是因为被冷酷压抑住了。

宽容、理解、同理心、说谎、欺骗等是大路神经系统控制的。

我们的记忆总是处于不断重构的过程当中,只要我们回忆某次经历,大脑就会根据我们现在的兴趣和理解来更新它,在细胞层面上意味着它会被重新巩固,随后新合成的蛋白质会稍微改变它的化学构成,调整的具体情况取决于我们回忆时出现的新信息。如果我们只是重新经历同样的恐惧,那么这种恐惧就会进一步加深。因此,治疗恐惧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恐惧的神经细胞。治疗恐惧和控制愤怒都可以通过缓慢的腹部呼吸使人们平静下来。

当一个人习惯于对别人不闻不问之后,他就会沦为黑三类:自恋者、权谋政治家、精神病患者。其共同特点就是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恶毒和奸诈、自私和好斗、冷酷无情。自恋者行为的驱动力就是对荣誉的渴望。他们厌恶常规,面对困难的挑战时会十分兴奋。婴儿时期开始成为核心并受宠,其他人围着并先满足他的需要。因此具有自爱和自信意识,但最关键是缺乏同理心。权谋政治家是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和自恋者一样,都以功利的眼光看待别人,把别人看做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精神病患者和前两者不同的地方是没有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他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欺骗并漠视他人,而且毫无羞愧悔改之心。

出生时大脑的重量为400克左右,两年后为1000克左右,成年后为1400克左右。

错误的以为只要孩子能够避开所有的挫折,长大后就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过度的保护实际上时一种剥夺,因为缺乏对压力和恢复力的训练。

爱主要有三个方面:依恋、照料、性。依恋风格有安全型、回避型、忧虑型。从最新的离婚案例中看出,王菲应该属于回避型。而我自己则属于忧虑型。菲鹏之间性方面不和谐,鹏对菲是依恋的,但菲不觉得鹏可以依恋,而富足的生活让照料又谈不上,因此,离婚几乎是必然。

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或许可以为对方提供一个安全基地,但是却无法成为安全避风港。回避型的人通常能够给对方流出足够的空间,但是他们无法为对方提供舒适的安全基地,因此无法为对方提供情感安慰。忧虑型的人过于关注自己的痛苦反应,因此不会去实施帮助,而回避型的人不会感到不安,也不会提供帮助。

弗洛伊德问:女人究竟想要什么?,爱泼斯坦答:一个关心自己需求的伴侣。高特曼博士称:配偶是否能够满足对方神经系统的主要需求决定了他们的婚姻是否能够长久。如果某项基本需求,比如性或照料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处于一种持续的不满状态,会表现为不可名状的挫败感,也可能明显地表现为对对方的怨恨。这种小路神经系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情况会越来越糟。伤害性最大的表情时厌恶或者轻蔑。轻蔑不仅是对别人意见的不赞同,而是彻头彻尾的侮辱。它传达的信息是别人根本不配做自己的同理心对象,更不配得到自己的爱。

压力下的人的倒U型曲线很直观,压力小的左边会产生厌倦和漠不关心等心态,到倒U型顶点时,会产生最佳认知状态,压力持续增大后,会出现焦虑并最终崩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强制性的3天到一周时间要看完一本书,这个压力对我好像过大了。目前的焦虑告诉我,要调整了。

好老板的标准:善于倾听、鼓励员工、善于交流、有胆有识、幽默、关心和同理心、有决断能力、主动承担责任、谦虚、共享权力。坏老板是:不闻不问、质疑员工、暗箱操作、怯懦、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决断能力、推卸责任、傲慢、猜疑。

篇4:情商读后感

情商读后感

篇一:情商读后感

一次逛超市时,陪女儿随便到书架上看看有没有她需要的书籍,偶然间发现很醒目的地方放置着一本<情商管理>一书,当时我顺手翻看了序目,作者介绍。内容广泛,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籍,当即就购买了下来…

书中强调情商(EQ)是建立在智商(IQ)的基础上,人但凭智商高成不了大气,情商(EQ)是一种能力,可以感觉、了解和有效应用情绪的力量与智能作为人类的能量、信息和影响的来源。情商不只是显示出理性的智能,但却是来自人心的智慧。情商让我们学习认同与珍惜我们和他人的感受──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适当地回应他们,有效的应用信息和情绪的力量。情商鼓励我们继续探索我们特殊的潜能和目标,及启发我们内在最深处的价值与渴望,转化思想为实际的生活。

情商一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概括;

1]自我的醒觉,即个人有能力赏识和了解自己的心情,情绪和本能的冲动,和其对他人的影响。

[2]自动调节或控制力或转化冲动和心情及延缓判断而能三思后行。

[3]同理心或了解他人情绪结构的能力及适当响应他们情绪反应的技能。

[4]人际关系技能,即显示个人在管理人际关系上和建立网络的专精能力。人际关系技能也包含寻找共同点与建立亲善关系的能力。

“情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也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它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和智商相比,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大脑是依赖重复的经验成形的。情商具体细分为“自信心、爱心、独立能力、意志力、竞争意识、目标性、乐观、诚实、交际与合作”。

篇二:情商读后感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情商”就是会为人处事,左右逢源。读了这本书以后,懂得“情商”不仅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它还包括管理和识别他人的情绪。

“情绪智力”通称为情商(EQ),有5个主要领域:

1、了解自身的情绪――自我意识

2、管理情绪――处理情绪

3、自我激励――控制情绪

4、识别他人的情绪――同理心(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5、处理人际管理

正如大家所切身感受到的,情绪破坏心智,焦虑、愤怒、悲伤或者抑郁的学生无法学习,人们无法正常工作。热情、自信等情绪对于提高成就具有引导作用。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强。

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智商占20%,其他因素占80%,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成倍地增加,学历已不再成为找工作的决定因素。怎么样在人才如此泛滥的环境显突出,不仅仅靠能力,还有情商!人才竞争的激烈,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坐在显赫的位置上,经常出现马占牛位(大材小用)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在人力资源中,最难的是“管人”。人要怎么管理呢?拿制度?拿权利?这样既使把人管住了,人家心里会服气吗?心里受了委屈,还能在公司拼命工作吗,还能在公司呆的长久吗?显然不能。()如果我们在处理棘手的事情时,面对胡搅蛮缠的员工或顾客时,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怀有同理心,还害怕处理不好吗?

情商不是天生的,可后天培养,当然关键时期是在童年。现在培养和发展情商还为时不晚,愿与君共进步。

篇5:《情商》读后感

情绪与大脑

情绪(emot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motere”,意为“行为、移动”,加上前缀“e”含有移动起来的意思。情绪都隐含着某种行为的倾向,情绪导致行为,这在动物或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情绪是深层驱动力。情绪体系中每一种情绪均扮演独特的角色,人在生气、恐惧、快乐、吃惊、厌恶、悲伤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身体表现,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比如,人在吃惊的时候,眉毛会往上挑,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允许更多地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捕捉更多关于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当下的情况,确定更佳行动方案。由此可知,人的情绪直接引起生理反应,情绪可以调动体能。

按照戈尔曼的理论,人脑中有独立的一块区域统筹规划着“情绪”。如大脑中的岛叶是感知全身状况并传递感受的神经回路,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前扣带回常用于处理自身情绪,尤其是困扰情绪和强烈感受;杏仁核是苦恼、愤怒、冲动和恐惧等情绪的触发器。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右杏仁核的活动是尤其活跃的。通过神经成像表明,乐观和悲观者的区别在于:左前额区活跃的人更有可能产生积极情绪,而右前额区较活跃的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认知,即是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结。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则大脑中负责消极情绪一块的脑区则更容易被激活。情绪的形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反复练习建立了情绪的神经回路。因此,对于严重的精神病患: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情绪与大脑的理论,为改变负面情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情商的内涵

根据戈尔曼情商理论,情商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同理心和建立人际关系。其中“自我意识”主要指情绪的自我感知能力,即能识别和用语言描述感受、发现想法、感受和反应的联系;了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导决策;了解替代选择的后果;识别自身的优点和弱点,用积极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身。“情绪管理”指认识到感受的起因,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对决策和行动负责任,遵守诺言。“同理心”一种关键的社会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尊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建立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恰当地提出问题,在别人的言行及自身反应和判断之间进行区分;自信果断,便不愤怒或哑忍;学会合作,解决冲突和协商妥协的技巧。

童年经验对大脑的影响

本书提出,在童年期,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说明童年期的经验将会对个体以后神经通道的塑造产生持久的影响。

哈佛大学知名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恩的研究为情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卡恩认为人的气质至少可以分为4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每种气质类型取决于大脑活动的不同模式,其以情绪神经回路的内在区别为基础。比如谨慎的汤姆和大胆的拉夫之间的区别在于以杏仁核为中心神经回路的兴奋性。像汤姆这种容易害怕的人,天生就具有容易唤起杏仁核神经回路的神经化学机制,因此他们倾向于回避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而容易感到焦虑。而像拉夫这种人,他们的神经系统对杏仁核唤起的设定标准较高,因此,不容易害怕,更加自如外向,而且渴望探索新的地方和结识新的人群。

卡恩认为,童年经验可以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个体的气质类型。同样,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的气质导向积极的方向。书中以母亲对一岁左右婴儿在其可能做有害事情时的不同态度为例,指出严格的母亲会减少孩子的恐惧。原因在于母亲出于善意,保护过度反应的婴儿免受挫折和焦虑,反而加深了婴儿的不确定感,起到了反作用。也就是说,由于保护策略剥夺了胆小婴儿面对不熟悉情景时学习保持镇定、对恐惧情绪加以控制的机会,结果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孩子的前额神经回路失去了学习对反射怕恐惧作出不同反应的机会,他们的恐惧倾向反而通过重复得到了加强。

由此可见,基因本身不会决定行为,我们的环境、经验和知识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倾向。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通过正确的学习可以得到改善。而童年是情绪教育的关键时机。

人脑在个体出生时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形,人脑在人出生后继续生长发育,童年期是大脑发育最迅猛的阶段,个人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要比大脑成熟后保留的神经细胞多得多,通过所谓的“修剪”过程,大脑实际上抛弃了使用较少的神经元联结,而形成了最常用、最强有力的突触神经回路联结。通过修剪,去除无关的突触,也就是消除了“噪音”的成因,从而有效改善了大脑内信号与噪声的比例。这一过程经常发生而且非常迅速,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形成突触联结。个体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期的经验塑造了大脑。

关于经验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最生动的例证莫过于对“富老鼠”和“穷老鼠”的研究,“富老鼠”的笼子里有大量鼠类娱乐设施,“穷老鼠”的笼子里什么设施都没有。几个月之后,两种老鼠的差异非常显著,富老鼠的大脑更重,它们走迷宫时要比空老鼠聪明得多。

大脑的发育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人类大脑完全发育所需的时间是所有生物当中最长的,而对情绪生活非常关键的几个大脑区域是发育最慢的部位。感觉区域在童年期早期发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成熟,而负责情绪自控、理解和巧妙回应的前额叶在青春晚期继续发育,直到16―18岁。

童年期和少年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本身会有助于大脑神经回路的塑造,因此,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固化为基本突触神经网络,而且以后较难改变。由于前额叶对情绪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大脑这一区域的突触塑造过程既漫长又关键,这意味着在大脑精妙的设计中,孩子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会与情绪脑的神经回路产生持久的联系。

如何培养儿童情商

本书在情绪素养章节提到杜克大学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满腹怨恨、惹事生非的小学生培训,为期6―12周,这些男孩通过项目了解到,他们原以为是恶意的一些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中性或善意的。他们学会站在其他孩子的立场上了解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以及其他孩子生气时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他们还通过模拟情景,直接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控制愤怒的一个关键技巧是监控自身的情绪――意识到身体的感受,一旦对此有所察觉就加以控制,考虑下一步行为反应,而不是冲动地发泄出来。该项目的设计者在项目结束三年后,跟踪受训男孩,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没有那么捣蛋了,进入青春期后的攻击性就越低。

以此案例为基础,结合本书内容,在对儿童的情商培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会孩子认知情绪,包括自己的情绪及他人的情绪。情绪的辨识是情绪管理的核心,比如有些肥胖的人无法区分害怕、愤怒和饥饿感,他们把这些感受一概看成饥饿的信号,因此他们一旦出现情绪不安就会饮食过量;比如无法抓住关键信号是不受欢迎孩子的典型特征,被排挤的儿童通常会把别人的无心之失看成敌意,胆小、焦虑、害怕社交。

第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有两种:第一种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绪投射在他人身上(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同理心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个弊端,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强烈、情绪的处理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安慰自己”。第二种则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感染,采用一些技巧或方法进行处理。如好朋友失恋后,闺蜜安慰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抱着她,静静地听她诉说就可以了。

第三,教导孩子积极、乐观

要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不能放任焦虑、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可以通过想法改变自己的感受,这相当于提前注射心理疫苗。

第四,让孩子接受专业的训练

早期的情商教育可以对情绪问题起到预防作用,提高情绪竞争力。因此,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专业的训练机构,重点培养孩子的情绪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识别、表达以及管理感受;冲动控制和延迟满足;处理压力和焦虑。

很多时候情绪课程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无法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主要是情绪课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样,在一定的年限内持续不断地传授给儿童,从小处着眼,但效果很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学习慢慢变得根深蒂固:经验不断重复,大脑神经通道得到强化,形成神经习惯,在遭受强迫、沮丧、伤害时加以运用。日常的情绪素养课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结果“得体的行为”对我们未来的影响非常显著。

成人的情商培养

由于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儿童时期的情商学习具有更高的价值,但情商在成年人也是可以训练的,只是改变通常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情绪的改变难度更大,是要改变脑区中的神经回路,即用新的刺激不断练习从而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代替旧的神经回路。如一幢房子,只有当新的物品进来以后,旧的物品才会被清理掉。如心直口快的人,在对话时许多语言会脱口而出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强化练习就是每次在脱口而出的时候给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认真思考怎样换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要改变以前的习惯,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需要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需要和自己的情感打持久战。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篇6:《情商》读后感

“今天英语默写了吗?错了几个?”,“今天数学考试了吗?多少?”,“你一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要命呢!”等等,我们有一些家长可能在见到孩子放学第一面,这样的问题不自觉地就会脱口而出。孩子自我感觉好的情况下回高兴的告诉我们,反之,会脸红红的默不作声。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可能在之后的时间还会提起,其实我们都知道成绩不理想。作为家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情商,这是著名作家钟思嘉在他的“别让孩子输在情商”中提到的。现在年轻型的家长虽然都知道在教育孩子上,从某种程度上,EQ比IQ更重要,但是在生活中往往把控不住自己。

我花费了将近一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我和先生都很认真的反思了一个晚上,要想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首先就是我们家长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把工作中或生活中不好的情绪无形中转嫁给了孩子。在孩子的做法不符合我们的意念,我们就会情绪失控,说话大声而且急躁地指责他。事后我们就会后悔刚才怎么这样跟儿子说话,弄得他后面的时间都不高兴。

其实我们不需要压抑、掩饰,完全可以坦诚地面对和成人自己生气了。然后向孩子表达“我现在生气了”。如何用语言正确的表达我们的情绪比较复杂,要求我们要能正确的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表达给孩子听。这里还需注意的是,我们应常常向孩子表达真实的积极情绪,负面情绪的频率不可过多。

如果我们想给孩子树立榜样,自己要学会接纳情绪,或转移思考,亦或者避免跟孩子有直接的冲动。我们要学会察觉、调整并管理自己的情绪。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孩子,孩子毕竟还小,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

第一、我们要学会察觉孩子的情绪。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情况下,先表达接纳孩子的情绪,再指导他用健康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二、体察情绪是亲近孩子和教导孩子的机会。父母在情绪疏解方面要给予孩子指导,帮助他们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致使孩子情绪扩大或恶化。

第三、换位思考式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进入孩子的内心,用他的。眼睛去看他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情绪,不要用质问的语气来询问孩子,“今天怎么啦,不舒服?”

第四、帮助孩子以言语表明情绪。当看到孩子满脸怒气是,可用同理心来考虑“觉得妈妈没收你的手机你很生气,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了解和接受我们的做法。

第五、与孩子商讨解决之道。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不是问题,偏差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孩子顺利解决问题。“我知道,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你,希望你不要再有下次,但是这次处罚你认为我们要不要执行,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很多情况我们作为家长谈起来都挺入木三分的,但在生活中,往往很难付之到行动中,这一点我很惭愧。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情商是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比如给孩子提供培养稳定情绪和发展各种能力的家庭环境。作为父母,我们应多鼓励孩子发挥专注力和耐性,换位思考、与人合作等良好品质。只要我们用心出发,在过程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是情商的最大收益者。

篇7:《情商》读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从小的时候就从我爷爷口中一直念叨,小时候不知其含义,长大后才知道读书不仅能使人愉悦、增长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可惜爷爷已不在,不然我想跟他说,爷爷,我已经懂了。

本人其实从小开始并不是一个很热爱看书的一个人,但也会经常抽空去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再加上风驰公司给予了员工们一个好的平台,建立图书区域,供员工们随时随地借阅各类书籍,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又能享受在书海中的乐趣。本人也是如此,就在最近抽空阅读了一本名叫《工作就是要玩转情商》的书,颇有感触,其中讲到一个人的情商有多么的重要,它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一把利器。在此本人将自身的所感所想跟阅读者们分享下:

一个人在职场中打拼,靠的不单单是智商、经验等方面高人一等,往往还要有高情商才能在职场中立足。在无数的职场案例中证明,情商高的人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社会中的为人处世方面,都表现的很优秀,很受人欢迎。但不一定说高情商的人就一定能成功,一个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基本上能完成它,但真正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极为优秀的往往都是情商高的人。

相信每个人都会看过电视古装宫廷剧,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往往大多数都是太监总管,那为什么太监会这么招皇上喜爱呢?原因不是在于他们有多大的能耐或者有多大的高智商,在于他们的情商高,能把控皇上的心,讨皇上欢心,使得他们的地位才能够日渐稳固。在我们身边也有无数的例子,每位老板都喜欢悟性好的员工,因为他们和老板配合起来很轻松,老板无须交代太多,他们就能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将事情办妥。试问这样的员工,有哪位老板不喜欢呢?这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智商高的人不一定能跟同事和谐相处,但往往高情商的人能跟同事相处的很好,因为他们知道搞好职场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懂得相处之道,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过于疏忽,而是保持在一个中庸的境界,这就是所谓他们能在同事中扮演较受欢迎的角色。

情商高的人往往不会受一些负面影响而影响到工作,能更好的将糟糕的心情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才能更轻松,做事才能更事半功倍。

IQ、EQ就是智商、情商的简称,往往很多人在生活中习惯用简称了表达,IQ高固然重要,相比我个人认为EQ比IQ还要重要,因为一个人即使智商高,跟同事相处不融洽,爱钻牛脚尖又或者是摆领导架子,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懂通力合作,搞个人主义,那么只会让同事厌烦,业绩是绝对上不来的。相反,高EQ的人,即使是智商、能力一般般,他知道该如何运用身边的人、如何善于沟通和领导去打造一个高效团队去完成高效业绩,可见,情商的高低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自从阅读了这本书籍,让我了解了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应该提升自己的情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只有我们的情商提升了,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学会和同事、领导友好相处,拥有更多的好人脉,看到更广阔的未来。

篇8:《情商》读后感

周末清理书架时发现这本《情商4》,现在对这类书有点偏见,本打算直接扔到废书堆里,突然想到自己情商不高,不如再看一次,说不定有启发,于是就留下了。最近学到如何判断一本书好不好,就去看它翻印的次数,这本书于1第1版,8第16次印刷,看来当时确实是本畅销书。

情感是Emotion,用情感来领导,领导者的根本任务是要为员工带来积极的情感。这个观点对我来说不陌生,自从第一天走上管理岗位,我就有这个意识,是不是我在领导力方面有点天赋呢。不过有意识只是第一步,还得培养情感能力。书中分析了高效领导者的4种情感能力,分别是: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关系管理。其中,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够控制消极情感和冲动;有透明度,能够表现出诚实、正直以及可信度;有适应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克服阻碍,关注成就感,有提升表现以满足卓越性的内在标准的驱动力;有主动性,能时刻准备采取行动,抓住机遇;还有积极乐观。

关于情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我看到有些管理者会注重,但往往只是个人的修身养性,因为组织系统并没有这类要求。比如,传统企业在挑选或评估管理者时,基本上不会考虑其情感能力是否适合这个管理岗位。所以常常会看到,有些管理者表现出来的情感自我管理能力很糟糕,伤害了团队的成员也损害了整个组织的能力,而他却不自知。由于对其任职评价时并不评价这些,而他的上一级管理者也未必重视这些,所以问题常常无法真正暴露,也不会有人为他提供正面的反馈。我就遇到过这样的管理者,在他领导下,团队士气低落,每个人都变得不自信,不敢发表个人意见,只能唯命是从,甚至于有时顺从也可能受到责难而变得无所适从,每天工作就像处于噩梦一样。每个人一天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对个人来说,组织氛围与家庭氛围一样重要。在一个组织里,员工能否积极的工作并取得成就和成长?是管理者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者具备充分的情感能力。所以,情商高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会来事”或“八面玲珑”,而是指有较强的情感能力。

书中也分析了6种领导风格,其中有两种是需要谨慎使用的,包括标杆式领导和命令式领导。对照发现,我的管理风格有点倾向于标杆式领导,对比近半年工作中的体会和困扰,我不禁想,这大约是老天要给我一个提示,不然为什么突然读到这本书呢。其实6种领导风格在工作中我都有所运用,只是后续要更加注意相互结合,避免过多单纯使用标杆式领导风格。

书中引用了少量关于领导力的大脑科学分析,提出领导力学习的最好时期是在青春期到20岁左右,此时大脑的某些回路还没有最终形成,就使得学习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更牢固。成年以后,只能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才能促进大脑结构的改变,所以耗时更久。看到这里,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一直认为领导力需要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人的成长成熟而增加,当然有些人可能具有领导的天赋。但我也越来越多的发现周围更年轻的人似乎比当年的我具有更强的领导力,对此我很难理解,一度怀疑是否自己的心智太不成熟,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就如此不成熟?看来,原因还在于当年的我只顾读书和玩耍,没有下功夫啊,所以只好成年后加倍学习来弥补,还好不是不可弥补。

关于如何提高个人情感能力?书中提出五步走的方法,发现理想自我,发现现实自我,识别差距并制定学习计划,反复实践促进大脑回路形成,找几个信任的人来提供反馈。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方法。但我意外发现,在设置学习目标时,并不是针对自己的不足,而是要建立在自己的优势之上。如何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实现提高的学习目标?这个有点难度,常常需要跳出固有的思路创新思维,每个人的方式会不一样。这是需要后续认真思考的。至于制定学习计划,则需要考虑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日程中,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这点对我也有启发,只有这样的学习计划才是能够真正执行的,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做额外的事情。这个方法不只是可以用于提高个人情感能力,也可用于提高其它方面的能力。粗粗一想,比如我想学好英语,就可以将自己喜欢阅读的书少量换成英文原版,在写材料时尝试用英文来写,与孩子交流时尝试用点英文,是不是比专门花时间去练听说读写要好呢?可以试试看。

好了,有了这几点启发,也算是这本书有贡献,书可以继续扔掉,余下便是行动了,加油。

篇9: 《情商》读后感

《情商》一书由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撰写,被称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话题书籍之一。本书的出版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先天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力”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因为自己的工作涉及儿童情商教育,所以对本书有了多次阅读,并做阅读笔记与大家分享。

情绪与大脑

情绪(emot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motere”,意为“行为、移动”,加上前缀“e”含有移动起来的意思。情绪都隐含着某种行为的倾向,情绪导致行为,这在动物或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情绪是深层驱动力。情绪体系中每一种情绪均扮演独特的角色,人在生气、恐惧、快乐、吃惊、厌恶、悲伤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身体表现,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比如,人在吃惊的时候,眉毛会往上挑,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允许更多地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捕捉更多关于意外事件的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当下的情况,确定更佳行动方案。由此可知,人的情绪直接引起生理反应,情绪可以调动体能。

按照戈尔曼的理论,人脑中有独立的一块区域统筹规划着“情绪”。如大脑中的岛叶是感知全身状况并传递感受的神经回路,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前扣带回常用于处理自身情绪,尤其是困扰情绪和强烈感受;杏仁核是苦恼、愤怒、冲动和恐惧等情绪的触发器。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右杏仁核的活动是尤其活跃的。通过神经成像表明,乐观和悲观者的区别在于:左前额区活跃的人更有可能产生积极情绪,而右前额区较活跃的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认知,即是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结。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则大脑中负责消极情绪一块的脑区则更容易被激活。情绪的形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反复练习建立了情绪的神经回路。因此,对于严重的精神病患: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情绪与大脑的理论,为改变负面情绪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情商的内涵

根据戈尔曼情商理论,情商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同理心和建立人际关系。其中“自我意识”主要指情绪的自我感知能力,即能识别和用语言描述感受、发现想法、感受和反应的联系;了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导决策;了解替代选择的后果;识别自身的优点和弱点,用积极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身。“情绪管理”指认识到感受的起因,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对决策和行动负责任,遵守诺言。“同理心”一种关键的社会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尊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建立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恰当地提出问题,在别人的言行及自身反应和判断之间进行区分;自信果断,便不愤怒或哑忍;学会合作,解决冲突和协商妥协的技巧。

童年经验对大脑的影响

本书提出,在童年期,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说明童年期的经验将会对个体以后神经通道的塑造产生持久的影响。

哈佛大学知名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恩的研究为情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卡恩认为人的气质至少可以分为4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每种气质类型取决于大脑活动的不同模式,其以情绪神经回路的内在区别为基础。比如谨慎的汤姆和大胆的拉夫之间的区别在于以杏仁核为中心神经回路的兴奋性。像汤姆这种容易害怕的人,天生就具有容易唤起杏仁核神经回路的神经化学机制,因此他们倾向于回避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而容易感到焦虑。而像拉夫这种人,他们的神经系统对杏仁核唤起的设定标准较高,因此,不容易害怕,更加自如外向,而且渴望探索新的地方和结识新的人群。

卡恩认为,童年经验可以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个体的气质类型。同样,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的气质导向积极的方向。书中以母亲对一岁左右婴儿在其可能做有害事情时的不同态度为例,指出严格的母亲会减少孩子的恐惧。原因在于母亲出于善意,保护过度反应的婴儿免受挫折和焦虑,反而加深了婴儿的不确定感,起到了反作用。也就是说,由于保护策略剥夺了胆小婴儿面对不熟悉情景时学习保持镇定、对恐惧情绪加以控制的机会,结果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孩子的前额神经回路失去了学习对反射怕恐惧作出不同反应的机会,他们的恐惧倾向反而通过重复得到了加强。

由此可见,基因本身不会决定行为,我们的环境、经验和知识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倾向。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通过正确的学习可以得到改善。而童年是情绪教育的关键时机。

人脑在个体出生时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形,人脑在人出生后继续生长发育,童年期是大脑发育最迅猛的阶段,个人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要比大脑成熟后保留的神经细胞多得多,通过所谓的“修剪”过程,大脑实际上抛弃了使用较少的神经元联结,而形成了最常用、最强有力的突触神经回路联结。通过修剪,去除无关的突触,也就是消除了“噪音”的成因,从而有效改善了大脑内信号与噪声的比例。这一过程经常发生而且非常迅速,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形成突触联结。个体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期的经验塑造了大脑。

关于经验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最生动的例证莫过于对“富老鼠”和“穷老鼠”的研究,“富老鼠”的笼子里有大量鼠类娱乐设施,“穷老鼠”的笼子里什么设施都没有。几个月之后,两种老鼠的差异非常显著,富老鼠的大脑更重,它们走迷宫时要比空老鼠聪明得多。

大脑的发育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人类大脑完全发育所需的时间是所有生物当中最长的,而对情绪生活非常关键的几个大脑区域是发育最慢的部位。感觉区域在童年期早期发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成熟,而负责情绪自控、理解和巧妙回应的前额叶在青春晚期继续发育,直到16―18岁。

童年期和少年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本身会有助于大脑神经回路的塑造,因此,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固化为基本突触神经网络,而且以后较难改变。由于前额叶对情绪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大脑这一区域的突触塑造过程既漫长又关键,这意味着在大脑精妙的设计中,孩子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会与情绪脑的神经回路产生持久的联系。

如何培养儿童情商

本书在情绪素养章节提到杜克大学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满腹怨恨、惹事生非的小学生培训,为期6―12周,这些男孩通过项目了解到,他们原以为是恶意的一些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中性或善意的。他们学会站在其他孩子的立场上了解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以及其他孩子生气时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他们还通过模拟情景,直接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控制愤怒的一个关键技巧是监控自身的情绪――意识到身体的感受,一旦对此有所察觉就加以控制,考虑下一步行为反应,而不是冲动地发泄出来。该项目的设计者在项目结束三年后,跟踪受训男孩,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没有那么捣蛋了,进入青春期后的攻击性就越低。

以此案例为基础,结合本书内容,在对儿童的情商培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会孩子认知情绪,包括自己的情绪及他人的情绪。情绪的辨识是情绪管理的核心,比如有些肥胖的人无法区分害怕、愤怒和饥饿感,他们把这些感受一概看成饥饿的信号,因此他们一旦出现情绪不安就会饮食过量;比如无法抓住关键信号是不受欢迎孩子的典型特征,被排挤的儿童通常会把别人的无心之失看成敌意,胆小、焦虑、害怕社交。

第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有两种:第一种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情绪投射在他人身上(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同理心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个弊端,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强烈、情绪的处理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安慰自己”。第二种则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感染,采用一些技巧或方法进行处理。如好朋友失恋后,闺蜜安慰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抱着她,静静地听她诉说就可以了。

第三,教导孩子积极、乐观,要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不能放任焦虑、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可以通过想法改变自己的感受,这相当于提前注射心理疫苗。

第四,让孩子接受专业的训练。早期的情商教育可以对情绪问题起到预防作用,提高情绪竞争力。因此,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专业的训练机构,重点培养孩子的情绪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识别、表达以及管理感受;冲动控制和延迟满足;处理压力和焦虑。

很多时候情绪课程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无法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主要是情绪课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样,在一定的年限内持续不断地传授给儿童,从小处着眼,但效果很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学习慢慢变得根深蒂固:经验不断重复,大脑神经通道得到强化,形成神经习惯,在遭受强迫、沮丧、伤害时加以运用。日常的情绪素养课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结果“得体的行为”对我们未来的影响非常显著。

成人的情商培养

由于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儿童时期的情商学习具有更高的价值,但情商在成年人也是可以训练的,只是改变通常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情绪的改变难度更大,是要改变脑区中的神经回路,即用新的刺激不断练习从而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代替旧的神经回路。如一幢房子,只有当新的物品进来以后,旧的物品才会被清理掉。如心直口快的人,在对话时许多语言会脱口而出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强化练习就是每次在脱口而出的时候给自己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认真思考怎样换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要改变以前的习惯,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需要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需要和自己的情感打持久战。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篇10: 《情商》读后感

以前根本不知道情商是如此的重要。对孩子的情商教育要从娃娃时期就抓起。小孩子在上幼儿园时能否具有那种天然的自信、好奇心,就要取决于于孩子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怀。对孩子进行启心教育,也就是情商方面的启智教育。

情商与脾气很有关系,脾气暴躁的人大多都是情商低的,没理还死倔犟,一直认为这种人没的聊,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其实可以通过沟通,直白告诉他们你不开心的原因。情绪会传染,相信沟通会提升情商,还能改善控制情绪。

情绪的拿捏其实很不容易,尤其是愤怒等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放大。就像当你生气时,会有种全世界的人都和你过不去的感觉。而当你难过时,又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太糟糕了。当有这种情绪时,不妨试着调整心态,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要被这种情绪所控制。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情绪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会受到家庭,学校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既然情绪形成有外因的影响,那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教育的。而如果我们能在上学阶段就做好了情绪教育,那我们的现状可能就完全变得不一样。

情绪是可以教育的。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就学到情绪教育的课程,也许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通过学习一个普通人从婴儿到15岁之间的情绪成长过程,让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在这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情绪问题,都有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教育课程,那么我们相信我们在遇到任何困境,都会更坦然更快乐的去处理好!

篇11: 《情商》读后感

《情商》读后感

过年期间读了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书《情商》。非常经典的一本书,畅销十年,全球销量超过八百万册。从上个世纪开始,“情商”这个词就很流行,关于“情商”的讨论一直非常热门。

全书共分五部分,十六章,三百五十三页,近二十九万字。描述了戈尔曼对于情商的解读,以及情商在人际交往、教育、商界等方面的运用。用大量实例分析,也讲述很多的方法技巧。读起来比较枯燥,花了比我想象的更多的时间,还是完整地读完了。

情商就是情绪智力,是管理情绪的能力。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二,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三,自我激励的能力;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五,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个情商高的人会激励自己,在遭遇挫折、陷入低潮的时候,他会提醒自己要面对,要站起来,未来还大有可为,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己有这个优点,那个长处,因为自己做成某件事、克服过某项困难,所以一定做得到。情商高的人还会激励他人,他会赞美周围的人,他会肯定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别人跟他在一起常常会有一种重要感。

至于书中讲到的大量的方法,不主张太深究,任何方法都收到时间空间等的局限,理解力不够的.时候难免生搬硬套,方法本身便成为一种束缚。

有些优秀的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可以全情投入,而有的则在投入的同时随时抽离出来看着自己演戏,第二种更厉害一些。一个哭地很伤心的人,如果给他一面镜子,也许他就会停下来了,因为镜子给他一个角度,把他从当前情绪中剥离出来,很少有人允许镜子里的自己哭的那么狰狞,至少要试着哭的好看一点。这本书就给我一面镜子、一个角度,一个反观自己的角度。当陷入情绪负债时,偶尔可以出来,梳理一下哪些是情绪负债,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负债。从小到大不知不觉中,我们形成了很多情绪负债,如果能一层层的解放自己,就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阳光。

对于自己的情绪每认清一点,就能跟自己相处更和谐一点,保持乐观向上,进而更有效的与人沟通,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篇12:《情商是什么》读后感700字

《情商是什么》读后感700字

阎良区航空基地小学校长 孔秋菊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情商这两个字一直有一些疑惑。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情商高的那些人就一定会说话,懂交际。而这些不善言谈的人,常常被称为书呆子,老实人。包括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内,总觉得如果孩子性格开朗,见人会打招呼,有礼貌,懂得说一些赞美的语言,懂得待人接物,就是情商高,长大后就一定会有出息。但在我的身边,那些小时候很懂得与人交流沟通的人,长大以后反而在事业上做得并不是非常如人所愿。原因在哪里呢?《情商是什么》这本书给了我们非常完美的答案。

在这本书里,李筱懿女士从非常具体的亲身经历,源自历史的'案例入手,通过非常理性的分析,让大家在明白情商是什么的基础上,给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建议。

情商,说到底是与人相处的智慧,是走向更远处的秘诀。一个高情商的人首先能非常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准确定位,从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大方得体,让别人温暖舒适。在复杂的生活中,高情商会让人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卑不亢,完美驾驭自己的多重身份。这些观点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生活中的自己――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非常轻易地向生活妥协,实则是因为我们缺乏自信,不够自律。怎样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克服行动力的绝症?怎样和自己的老板沟通?怎样让对手悦纳自己?怎样让自己会议上的发言出彩?如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话说好?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曹操、魏征、长孙皇后、郭靖,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开辟了高情商的先河;罗子君、唐晶、安迪、曲筱绡,这些来自影视作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生活的借鉴,让我们明确了面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生动有趣又极具实用价值。

情商从来不是说话让人舒服,情商也从来不是委曲求全。情商到底是什么?爱好阅读的你,期待走向更高更远处的你,愿你用智慧的阅读开启智慧的人生。

篇13:《哈佛情商》读后感

《哈佛情商》读后感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或许,很多人会回答:受教育程度、智商、家庭背景、运气。然而,《哈佛情商》的作者黄玄清(台湾)经过对世界名牌大学的学员们的调查发现,情商对成功更具决定性作用。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情商的高低已经成了事业和生活成败的关键。例如,走出哈佛大门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的情商就高于智商。据说他的智商只能够打20分,而他的情商可以高达80分。这个分数其实是让很多人瞠目结舌。,那么,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该书结合华人特有的生存及文化背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情商理论。作者认为,情商的高低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许多提高情商的具体方法,如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的阿尔法训练、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等。

这是成功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每一位追求成功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不同的回答,最为常见的答案有四个:受教育的程度,智商,家庭背景,运气。这些答案在几十年前或更久远的时代也许是正确的',然而今天的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如今,我们处于一个机会更为均等的时代,教育的普及使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学习机会。基本上,你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和你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学历并不能保证你在竞争中绝对胜出。那么智商呢?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与人之间在大脑功能上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心理学的大量研究也表明,成功者的智商并没有高出人类的平均值。至于家庭背景和运气,属于先天的和不确定的因素,与个人修养无关。

有人说,智商是大脑的能力,情商是心灵的能力。关于情商的重要性,心理学和成功学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与智商,80%取决与情商。也就是说,脑力和心力在人的能力构成中是2比8的关系。在这个资讯日益发达、机会日益均等、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情商的高低已经成了事业和生活成败的关键因素。

《哈佛情商》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心灵的书,它虽然不能够给外面直接带来成功,但是外面可以藉此将自己的心灵武装起来,让它尽可能地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我想,这个意义将比一次具体的成功更为重大。或许,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获得了某种成功。

篇14:读后感-2

读后感-2

After Reading Today 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is book, after reading, I am very surprised, because I think Tom’s experience, and we haven’t. In this book, Tom is a people who make people love and dislike. I think the people of this town all like him, because he usually make small mistake, but he also often help people. I think he is kindhearted, because he likes to be a friend with people who wanted to kill him. But, I like him to make small mistake, because if he do it. He is a boy or a child. Child all want to play. If you see a boy, he doesn’t like playing. I think when he is older; he can’t do some things to country or to earth. So, he has no thing to do to country, because he can’t play. It is comportment what people all can do. So, he isn’t a people. So, all parents play with your children, make them all happy.

相关专题 读后感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