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读书心得感触

joeyjohn9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oeyjohn90”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脆弱》读书心得感触(共8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反脆弱》读书心得感触

1、界限问题

《反脆弱》这本书告诉我们,世上只有3件事:自己的、别人的、老天的。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的时,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界限。

明确那些事是自己的事,那些事实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猛一看这话特别贴心,很赞同,仔细与现实一对比,顿时疑问重重。

现实的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人依然按自己的理解方式把自己认为的的工作做完不管其他人需要的配合,也有很多需要配合的人按自己的理解认为那些事属于别人的事情,而这个“自以为”没有规范,没有权威指导,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工作中的矛盾凸显,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绩。

说一个朋友的故事,他负责的一个文件里面有一些数据、细节内容需要其他部门的负责人提供,他跟负责项目的沟通,负责项目的说你不要把你的工作强加给我,该你做的事凭啥让我做?沟通的人解释,这个项目前期一直都是你在负责,这些详细的东西只有你知道,我们需要你提供,如果你不愿意动手,只要你能说准确和详细就行,不要影响后面的工作和进度。负责项目的人反而脾气根据无法控制,依然以前面说的理由拒绝配合和提供。

主动沟通的人明确那些事是自己的事,那些事实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没有侵犯他人的界限。但是他自以为正确的界限并没有被其他人认可和承认,没有共识的基础上就没法谈界限。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通过有限人数团队的高透明度和密切的协同、高度信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就像海豹突击队执行伊拉克任务一样。

这个时候,《混乱》、《盗火》、《刷新》里的新观念就起到了指导作用,面对复杂的情况混乱、跨界、转换、同理心等就用上了排场。工具很多,在于使用它的人如何灵活使用。

2、情绪问题

《反脆弱》这本书告诉我们:所谓的强大就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情绪化,你最终才能赢。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

情绪常被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其次是,搞清楚“才能赢”,赢指的是什么?

赢得是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包容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受得住成功,能够居安思危,抛弃诱惑,坚定不移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最后搞清楚情绪和感觉、心情、情感的区别。

感觉(feelings)个人对情绪的主观认识,更私人化,因人而异。心情(moods)主体所处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

情感(affect)一个笼统概念,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有时可以专指“情绪”。

3、心态问题

长期处于稀缺的状态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我觉得不光是心态,还有思维和认知以及胆量。

稀缺的内容可能是钱、时间、爱、资源、领导力等。

稀缺会阻碍人变得富有:忽略长期投资、借用未来的资源满足现在、引发宽带不足。对如何改变稀缺的心态也给出了3点建议:节约带宽、不要透支、每天设置提醒只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对于最后一条建议我想说一下发现在现实中的现象。很多管理类的书籍都说要“要事第一”、做最有价值的事情,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一个工作中的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的。很所员工他没有可以选择的权利,不具备这样的机会、环境。有的小公司很多员工今天根本不知道自己明天会有什么任务,任务多是突然的、随机的、不固定的,没有办法提前规划、计划。

本应该工作日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会被要求周末完成,员工个人的生活计划会被全部打乱。每一天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工作的本质是加量不加价。老板们美其名曰是重视员工、培养员工。其实同时执行多任务,不仅会让人分心,还有个致命伤害——短时间内拉低人的智商。种种情况,导致了员工时间稀缺、精力稀缺、健康稀缺、财富稀缺、见识的稀缺。而很多公司稀缺得是好的文化、好的共同愿景。

篇2:《反脆弱》读书心得感触

《反脆弱》对它的评价两极分化,好的有认为它让人茅塞顿开,坏的有认为它一派胡言。看前几章时我觉得本书的论点仅是“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后来果然是我太年轻,书里涉及到方方面面,大概是我知识面太窄,经常看着看着就被术语搞断片了。当然里面被提及最多的是经济学方面的例子,因而经济学家中了无数枪。

作者谈到了波动性,由事物对波动的反应划分成三种类别,受外来波动或冲击后受到损害的具有脆弱性;没有损害也没有得益的具有坚韧性;而会因波动冲击受益的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并不难理解,作者举了个栗子是某人经受多种不致命剂量毒药的侵袭后反而百毒不侵。但反脆弱性并不在每个层面上都一样,整体的反脆弱性可以建立在个体的脆弱性上,比如说每次空难事故发生后对原因的分析以及事后的改进都能对航空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样的反脆弱性建立的前提是个体之间关联性不大,而类似银行系统容易牵一发动全身的领域反脆弱性则较弱,个体的崩溃会导致连锁反应。

还提到了杠杆策略:做安全的操作同时做最大的投机。这主要利用了收益和成本曲线的不对称性,过了某个点收益就会得到爆发性的增长,不过一般需要碰上黑天鹅事件。

过度反应机制可以让人在有些许背景噪声的地方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工作时或睡觉前听一下白噪声音乐能让人更容易沉静下来,就像身体对抗这些噪声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从失败或反击中获得的信息一般尤为有用,就像题海战术中做错的题更能让人发现解题思路中的缺陷。而当你对某事作出批评时,从对方对批评的反击中可以验证一些判断,从而更好地理顺思路。

书中还讨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例如高等教育水平与国家兴盛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国家繁荣。但作者持相反观点,他举了个瑞士的栗子,瑞士的成功除了因为国家规模小容易实行城邦式管理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其高等教育水平相比其他富裕国家低,它的系统,例如银行系统,都是基于学徒模式,更接近职业培训而不是理论学习,也就是基于工艺和技术诀窍而非书上知识。放到中国来说大概就是所谓白领和蓝领的区别,高校扩招导致产生了大量过剩的毕业生,当其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实际生产状况脱钩时便完成不了对接,情况进一步加剧就形成了现今所谓的脑力倒挂时代。

书中还讨论了医源性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造成的伤害。诸如手术时剪错肠子,纱布棉花还留在体内就缝合伤口,这些无疑是医源性损伤的典型例子。“但是,当你因一种无中生有或杜撰出来的精神疾病,比如说多动症、抑郁症等,给孩子用药,而不是打开桎梏他们的枷锁时,其长期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作者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观点,即某些疾病是杜撰出来的。比如说多动症和抑郁症这些涉及个人习惯和生活情绪状态的病,究竟算不算病?习惯可以更改,情绪可以调节,那这样的方式算不算治疗?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有很多早已存在的东西被重新发现,但也有人会借科学的名义创造一些概念牟取暴利。

有科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症,需要纠正或治愈,作者却认为拖延是我们自然防御的本能,直到身体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坏的。比如写作时等待灵感,然后一气呵成。

以前对鲁迅那句“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表达的情怀甚是欣赏,但现在看来,与远方的人们相关的信息大多是噪音,加上现在媒体中各种标题党,他们知道受众爱看什么,但爱看的东西并没什么卵用。掉进噪声的海洋里容易迷失方向,接受的噪声越多也就越浮躁。作者提出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只看重大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小的变化。

关于不对称好坏的判断作者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给你一笔财富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失去同等的财富则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那你就处于一个不好的不对称中,因为你很脆弱。

篇3:《反脆弱》读书笔记

看完了这本书,一种使命感让我静下心来读了两遍,现与大家分享些感受。

作者首先定义了“反脆弱性”。不同于机器等非生物体,所有的生物体都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是指从冲击中受益,如果我们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并从随机事件中获利。在我们提升反脆弱能力过程中,非理性的本能和灵感永远比理性认知更加有效。

反脆弱性是保守偏执加上积极主动的组合,在生活中我们要按照80%-20%的杠铃策略来增强反脆弱性,比如一个男人需要把80%以上的精力去做安全稳健的工作,剩下至多20%去搞风险最大的投机;而一个女人的最佳选择则是嫁给一个手艺人获得稳定的生活,然后再伺机与某艺术家开个小差。

通读全书对于反脆弱的体会,就像经过磨练能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疯狂DISCO,或者把歇斯底里的重金属与安静祥和的农业进行完美融合。掌握反脆弱性,就会像《最炫民族风》的流行一样,以让人抓狂的方式强悍地从不确定性中获取巨大收益。

篇4:《反脆弱》读书笔记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反脆弱性: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

反脆弱性偏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鉴于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强韧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而非逃避)随机事件、不可预测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了解某个事物是否会被波动性所伤害(即是否脆弱)要比预测有害事件的发生(比如会发生超大规模的“黑天鹅”事件)更容易,也更简单。

时间在功能上与波动性相类似:时间越长,发生的事件就越多,也更混乱;如果你可以承受有限的伤害,对小错误具有反脆弱性,那么时间会带来最终令你受益的错误或反错误。这就是你的祖母称为经验的东西。脆弱的东西则会被时间所击垮。

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而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环境。

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大多数人的空闲时间都会被浪费掉,因为空闲时间会让他们无所事事、懒惰、无心向学,而一旦他们忙起来,他们往往会在其他任务上也更为积极。

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的人,而是那些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篇5:《反脆弱》读书笔记

一、别人对你的评价你怎么对待:

1、看别人的评价是否基于了解你(不了解你不必在意)。

2、别人所站的立场是否对他人自己有利(出于对他们自己有利而对自己无利的不必在意)。

3、评价是善是恶(带着恶,对我们有害就要在意了)

二、脆弱的反面是反脆弱,脆弱的推手有父母、亲戚、老师、朋友、同学……不是所有希望你好的人都对你有好处,要看谁为你的人生负责,没有人负责,负责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要自己选择

三、不要做被保护好的脆弱的杯子,要做越弹越高的皮球。不是“多难兴邦”,是多难吸取教训才兴邦,感情一样,人生也一样

四、让不好的事情一点一点发生,然后变成正确的,要因负面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强韧,不要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五、中国人赌性很大,女人对婚姻、家庭、男人赌性很大,千万别,要投资自己,男人、孩子只是一部分,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六、不要过度追求稳定,多去探索,多为不确定性准备:读书学习、投资理财、积累人脉、健身护肤

七、平衡好工作和梦想,边工作边为梦想准备,这样才不会两个都做不好,一颗红星两手准备,两个都不会差

八、分散投资,小规模的成本付出,大规模的收益:比如多相亲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公,多走出去交朋友积累人脉……

篇6:反脆弱读后感

金句:

一、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二、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相反,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的结果,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三、简单并非那么容易达到。你必须努力理顺你的思维,才能使其简单明了。

四、只有真正相信的人,才能避免最终自相矛盾。

感悟:

1、世上充满很多不可预测的、不可控的随机事件,由此带来越来越多的变化,整个体系变得脆弱,所以我们要有反脆弱性。

2、反脆弱性的精髓是在不确定性中获利。事物发展的方向有两个,学会找到不同方向所能得到的收益,即寻找事物的不对称性。

3、整个事物发展具有层级性,个体的脆弱性反而会增加系统的反脆弱性,所以学会看到坏事情发生的好处,以及好事情发生不一定都是好的。

4、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变化保有足够的好奇感,做随机漫步型的人,首先欢迎不确定性,并从中获益。

5、提高反脆弱性的方法:

过度补偿(过度反应)

对事情的发生作出更加夸张的预测,然后再对当下事件一笑置之。

合理干预

? 辅助措施而非作为替代者去改变固有行为。

杠铃策略

锻炼全局思考的能力,当发生多种状况时事情会怎样发展,应该做什么因对措施。

不对称性

我非常看重这个非对称性的点,做投资也一样,如果风险预期足够小,而受益足够大,则可以抓住这个不对称的机会进行投资。

6、拥有反脆弱性强的投资者,不是不会失败,而是看事情的思维会好很多,我赚了当然好啦;我亏了,从事情的源头入手,分析亏损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醒以后不再犯错误,从中受益,这样的结果也是好的。

7、当市场充满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时,不要去定义市场有什么确定性,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感,努力寻找市场的不对称性才是最重要的。

篇7:《反脆弱》读书笔记

书的作者是塔勒布,属于当今十分有名的思想家,《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都是十分有名的畅销书,里面的观点非常具有冲击性,当然,收获也很大。

而这一本《反脆弱》亦然。

世界是脆弱的,充满着随机性,也就对应着不可预测。

脆弱的阐述,让人想起来另一本畅销书《崩溃》(也是读起来,满满的恐惧和收获感)。

脆弱的方面,不是不受伤,不是保持不变,都是在风险中保全自我,如果有可能再来一个反手一击,撤退中的冒进。

如果仅仅是陷入不可知论而无法自拔的话,那只能说明未能得到精髓,需要多看几遍,通过认真的去分析书中的案例,进行理解、消化。

世界更像生物体的存在,具备良好的反脆弱性,所发生的事情更是因果关系不清晰。

书中的杠铃策略,给出了解决之道,或者说更好的应对方式。

在杠铃两头均给予重视,提前进行准备。摸索出符合自然规律的模型。在有限损失和无限收益之间,必然有些平衡。

或者说,试着将线性的作用分解成为非线性的作用,从大到小,分化瓦解。

世界本身不希望我们去了解它,实际的内涵或许是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去了解,这应该属于不确定性和不对称的表现。

当然,而世界并没有将口子全部封死,留下了很多的可选择。如此就要求我们,更好的去进行甄别,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杠铃策略,达成自己诸多方面的平衡。

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有些书还是需要多看几遍,比如说《反脆弱》。

篇8:《反脆弱》读书笔记

“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尼采

新年伊始,磕磕绊绊将这部网红大部头《反脆弱》阅读完毕,也有了第一篇读书笔记。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有点难啃,但同时又会激发许多新鲜想法的书。书中的语言偏逻辑和哲学,知识体系也横跨了许多领域。稍一走神,就很容易跟不上作者的思维飞行。

首先来说说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一位在学界和金融街都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曾因成功预测金融危机而名声大噪,出版过广为人知的《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也有人称他为“最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者”、“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很多人理解世界的运作是建立在可预测和可假设的状态下,并进行理性的决策。而塔勒布却提出,不确定性和无法定义的事物才是正常的,那些号称可以预测的,都是骗子。这句话,实际上会让经济学者、金融分析师、政客们等诸多群体感到心塞。

当然,作者确实杠精了一些,也啰嗦了一些,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写出了一部值得翻上几遍的好书。

01、不确定性无处不在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谈论风险,谈论预测,也谈论机会成本。但同时,人们却对不确定性的东西感到恐惧,有时候会像鸵鸟一样盲目而无知。精英主义高人一等的思维在于,他们总以为可以比别人多一点天赋和能力,反应速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比别人多哪怕一秒钟。在金融市场,割韭菜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但在塔勒布看来,“长并不会比出租车司机更快知道,有关战争什么时候爆发”。人们往往深陷在自己建立的系统之中,以为可以预知风险,并做出准备方案。

实际上,没有人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或者将要发生什么。诚如黑天鹅事件一样,人们无法预知微小偶然却影响重大的事情。但黑天鹅却可以带领人们从一个社会断层,跨越到另一个社会断层。不确定性,可以让我们有理由去怀疑身处的组织体系、社会格局、文化传媒等灌输到头脑中的、所谓的“正确性”。

02、发现“九头蛇怪”

既然不确定性无处不在,塔勒布的主张会不会让我们进入混沌的状态。随机而散漫,难以自处,也难以往前走一步。答案,恰恰相反。发现脆弱的东西,发现不确定性,才有可能知道反脆弱的定义。书中提出,脆弱的东西喜欢稳定,反脆弱的东西喜欢波动。外界的环境越波动、越随机、越混乱,那么它就越会利用这种环境茁长成长。

比如九头蛇怪,砍掉一个,重生两个。杀不死它的,让它更强大。诚如生命一般,外界的极端伤害可能会在局部上造成伤害,去阻止不了人类不断进化。读后感现代性和脆弱系统息息相关,身处温室的稳定环境太久,很容易滋生对变化的抗拒心态。人们以为通过干预,可以预测金融危机,以为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但事情总是会向最糟糕的结果发展。

实际上,个体的脆弱性可以衍生出反脆弱性。个体的失误也会为群体的反脆弱性的建立提供可能性。反脆弱性,可能是我们会忽略的存在。

03、建立反脆弱思维

知晓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是第一步。建立反脆弱性,或者培养类似的思维和认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是第二步。

塔勒布首先提出,就是不要让自己过度暴露在致命风险之中。从生活实践上看,比如不要让企业轻易冒险,不要横穿马路,不要吸毒等等。负向的生活知识,明确而容易被发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避免掉进这些坑里面。

其次,用杠铃策略解决不确定性。这个定义也比较好理解。风险小的收益确定的事情,可以投入大量资源,而风险大收益高的也可以投入少量资源。

杠铃策略教我们,确定自己的最大的损失,然后等待从不确定性中获得无限收益。比如莎士比亚炒房子才成就了自己大文豪的生活,人们花在业余时间上的技能反而帮助自己转型成功。这里的启示是,单一的专业,很有可能在未来无法存活。不如增强多元能力,提升个体的反脆弱性。

最后一步就是理性的试错,一点点提高抗压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让损失留在可控的范围内。利用不确定性的关键,可能就是拥有选择权。拥有选择权可以规避不利风险和不利因素,在发现机遇时有能力准确捕获,将收益放到最大。

04、让我们感谢错误

《反脆弱》,不像是一部纯粹的风险决策书,更像是一部隐喻意味强烈的哲学著作。人们常见的现象、知识都可能囊括其中,塔勒布只是指出了一条反脆弱性的规律而已。

我们可能感知到了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也害怕风险的到来,毁灭着一切。也许,学会利用反脆弱的处事方式,可能会减少一些恐惧心,也可能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感谢错误,拥抱变化,想想发生着的糟糕的事情,外部的伤害,正在教会我们做什么。偶尔切换下固定的思维习惯,学一学领域之外的知识,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成长。

我相信,每个人读塔勒布的书,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相关专题 感触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