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花坛》的阅读答案

S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的花坛》的阅读答案(共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母亲的花坛》的阅读答案

到长春那天下大雨,雨稍小一些,我就把女儿和行李安顿在一个门洞子里,打着伞去找我们家。我有快十年没回家了。这一带拆建得太厉害,连门牌号都对不上了。我在雨里迷了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绕过似乎是又似乎不是的几幢房子,一回头,发现了那个长满牵牛花的阳台,呵呵,这是我们家独一无二的凭证。

母亲很老了,老得什么都忘了。不管跟她说起过去的什么事,她都摇头,非常抱歉地说:“什么都忘了。人老了就是这样。你们的妈妈老了!”说这话时她笑眯眯的,有时还不好意思地咬着下嘴唇,好像她说的是一件顶好玩的事。她随身揣着一个小本,一天几点吃的药,哪顿吃了哪顿没吃,就靠那个小本。除了吃药,小本上记的是每天报的天气,不只有长春的,还有昆明的、南宁的——我和女儿在南宁,舅舅在昆明。每天一到天气预报她一定端坐在饭桌前,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小本还起一点日记的作用,如果谁帮助了她,或来看望她,来电话问候她,给她顺带买了什么东西。问她记这个干什么,她说,要还上这个人情啊,人情紧过债!

说母亲什么都忘了也不准确。她记得她是党员,她抽屉的最上头有个塑料袋,那里头有她的优秀党员证书、先进工作者证书。几天来她经常告诉我,她当了大半辈子资产阶级教授夫人,快退休时得了教授职称,居然还入了党!起先听见妈妈老说同一件事,觉得挺难受,后来忽然间想通了,一个人能把曾经的苦恼全忘光,只记住退休时的高兴的事,不好吗?

她不忘的还有她的花坛。所谓花坛,除了几盆米兰、仙人掌和君子兰,就是牵牛花了。沿阳台里头的边缘有长长的木头小槽,蓄上土,牵牛都是自己长起来的(种子是头一年自然落下的,不需要种)。她让我细看,她的牵牛花有两种:带白边的和不带白边的`。前一种附近其他人家都没有,不知为什么我们家会有。

从楼下往上看,我们家阳台就跟披着绿毯子似的,一层层肥大的叶片在风中飘飘拂拂。早上则小饭碗大的紫红花朵伸出绿叶之上。真想不到就那么点土,能长出这么繁丽的色彩。

在那个十厘米宽的小土槽里,除了牵牛花,还有好些杂草。有吃剩下栽在那里的几棵细葱,有几棵狗尾巴草、马齿苋和一棵那种叫天天的野草。妈妈一棵都不叫拔。她用水瓢一视同仁地浇着说:“都是生命啊!”我走的那天,发现那棵天天结下了紫黑色的小果实。东北这几年旱,经常停水,妈妈忘不了存下足够的水,每天早上,八十多岁的衰老的母亲佝偻着腰,端起大大一盆水,慢慢挪到阳台去喂她的花和草。

东北的冬天,街上到处有冰。一个冬天弟弟不许妈妈下楼。弟弟工作极忙,很少能陪妈妈,妈妈周围能喘气的就是她的花。冬天外面的花没有了,她每天就围着屋里的几盆花转,和它们聊天。寂寞的妈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多好啊,还能做事,能做事的时候都好好地去做事吧,我好好养我的花,你们看我的“火鹤”,一下子开两朵大花!他们谁的都没有我的好!

妈妈和她的花的关系是一个生命和其他生命的关系,这些生命肯定都感应着她对生命的珍爱和留恋。

我已经常感到衰老。但是一想到妈妈的四个证书和花坛,就觉得自己很没出息。我应当像妈妈花坛里那棵天天一样,再奋力结出些圆圆的小果实。

1.说说本文写了有关妈妈的哪些事情?

2.文中说“母亲老了,老得什么忘了”;又说“说母亲什么都忘了也不准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

A.我们家阳台就跟披着绿毯子似的,一层层肥大的叶片在风中飘飘拂拂。早上则小饭碗大的紫红花朵伸出绿叶之上。

加点词:披着绿毯子似的、一层层肥大的、小饭碗大的

B.八十多岁的衰老的母亲佝偻着腰,端起大大一盆水,慢慢挪到阳台去喂她的花和草。

加点词:佝偻、慢慢、喂

4.你认为本文中得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的分析

篇2:《母亲的花坛》的阅读答案

1.妈妈找不到家,妈妈看天气预报,妈妈还人情,妈妈回忆入党,妈妈照料花坛。

2.在内容上是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

3.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紫红花朵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了花的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话的细心照料如同对我们一样

4.负责人,无私,伟大,和蔼的人

篇3:母亲的花坛阅读答案

母亲的花坛阅读答案

母亲的花坛阅读答案

到长春那天下大雨,雨稍小一些,我就把女儿和行李安顿在一个门洞子里,打着伞去找我们家。我有快十年没回家了。这一带拆建得太厉害,连门牌号都对不上了。我在雨里迷了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绕过似乎是又似乎不是的几幢房子,一回头,发现了那个长满牵牛花的阳台,呵呵,这是我们家独一无二的凭证。

母亲很老了,老得什么都忘了。不管跟她说起过去的什么事,她都摇头,非常抱歉地说:“什么都忘了。人老了就是这样。你们的妈妈老了!”说这话时她笑眯眯的,有时还不好意思地咬着下嘴唇,好像她说的是一件顶好玩的事。她随身揣着一个小本,一天几点吃的药,哪顿吃了哪顿没吃,就靠那个小本。除了吃药,小本上记的是每天报的天气,不只有长春的,还有昆明的、南宁的——我和女儿在南宁,舅舅在昆明。每天一到天气预报她一定端坐在饭桌前,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小本还起一点日记的作用,如果谁帮助了她,或来看望她,来电话问候她,给她顺带买了什么东西。问她记这个干什么,她说,要还上这个人情啊,人情紧过债!

说母亲什么都忘了也不准确。她记得她是党员,她抽屉的最上头有个塑料袋,那里头有她的优秀党员证书、先进工作者证书。几天来她经常告诉我,她当了大半辈子资产阶级教授夫人,快退休时得了教授职称,居然还入了党!起先听见妈妈老说同一件事,觉得挺难受,后来忽然间想通了,一个人能把曾经的苦恼全忘光,只记住退休时的高兴的事,不好吗?

她不忘的还有她的花坛。所谓花坛,除了几盆米兰、仙人掌和君子兰,就是牵牛花了。沿阳台里头的边缘有长长的`木头小槽,蓄上土,牵牛都是自己长起来的(种子是头一年自然落下的,不需要种)。她让我细看,她的牵牛花有两种:带白边的和不带白边的。前一种附近其他人家都没有,不知为什么我们家会有。

从楼下往上看,我们家阳台就跟披着绿毯子似的,一层层肥大的叶片在风中飘飘拂拂。早上则小饭碗大的紫红花朵伸出绿叶之上。真想不到就那么点土,能长出这么繁丽的色彩。

在那个十厘米宽的小土槽里,除了牵牛花,还有好些杂草。有吃剩下栽在那里的几棵细葱,有几棵狗尾巴草、马齿苋和一棵那种叫天天的野草。妈妈一棵都不叫拔。她用水瓢一视同仁地浇着说:“都是生命啊!”我走的那天,发现那棵天天结下了紫黑色的小果实。东北这几年旱,经常停水,妈妈忘不了存下足够的水,每天早上,八十多岁的衰老的母亲佝偻着腰,端起大大一盆水,慢慢挪到阳台去喂她的花和草。

东北的冬天,街上到处有冰。一个冬天弟弟不许妈妈下楼。弟弟工作极忙,很少能陪妈妈,妈妈周围能喘气的就是她的花。冬天外面的花没有了,她每天就围着屋里的几盆花转,和它们聊天。寂寞的妈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多好啊,还能做事,能做事的时候都好好地去做事吧,我好好养我的花,你们看我的“火鹤”,一下子开两朵大花!他们谁的都没有我的好!

妈妈和她的花的关系是一个生命和其他生命的关系,这些生命肯定都感应着她对生命的珍爱和留恋。

我已经常感到衰老。但是一想到妈妈的四个证书和花坛,就觉得自己很没出息。我应当像妈妈花坛里那棵天天一样,再奋力结出些圆圆的小果实。

1.说说本文写了有关妈妈的哪些事情?

2.文中说“母亲老了,老得什么忘了”;又说“说母亲什么都忘了也不准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

A.我们家阳台就跟披着绿毯子似的,一层层肥大的叶片在风中飘飘拂拂。早上则小饭碗大的紫红花朵伸出绿叶之上。

加点词:披着绿毯子似的、一层层肥大的、小饭碗大的

B.八十多岁的衰老的母亲佝偻着腰,端起大大一盆水,慢慢挪到阳台去喂她的花和草。

加点词:佝偻、慢慢、喂

4.你认为本文中得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1.妈妈找不到家,妈妈看天气预报,妈妈还人情,妈妈回忆入党,妈妈照料花坛。

2.在内容上是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

3.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紫红花朵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了花的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话的细心照料如同对我们一样

4.负责人,无私,伟大,和蔼的人

篇4:《花坛》阅读答案

我们学校的花坛是半圆形的,周围用水泥砌着漂亮的边。花坛的四周裁一圈四季长青的松柏,它像一排士兵挺立着,显得那么威武。花坛里,那各种形壮的菊花,真惹人喜爱,紫红色的月季花挺着娇嫩的身子,骄傲地仰着头。太阳花和小辣椒害羞似的躲在花丛里,那太阳花简直像一个嫩弱的小姑娘,头都不敢抬起来呢。蓬头草当然名不虑传,像一撮蓬头乱发,又像是一只大皮球上长满了刺。这美丽的花坛,给我们的学校增添了许多光彩。

1、改正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用错的.字。

(1)花坛的四周裁一圈四季长青的松柏。()

(2)那各种形壮的菊花,真惹人喜爱。()

(3)蓬头草当然名不虑传。()

2、本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突出地描写了________等几种花草,给人一种________的感受。

3、缩句:紫红色的月季花挺着娇嫩的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漂亮()四周()仰()

篇5:《花坛》阅读答案

解析:

1、(1)栽常(2)状(3)虚

2、由外到里太阳花和蓬头草美丽、可爱

3、月季花挺着身子。

4、太阳花和小辣椒害羞似的躲在花丛里,那太阳花简直像一个嫩弱的小姑娘,头都不敢抬起来呢。

5、美丽,周围,抬

篇6:母亲阅读答案

洪烛

①荠菜成了江南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卖。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食客之意也不仅仅局限于菜本身,还牵涉到饮食时的心情,包括回忆与想象。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他说得太有道理了。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是家常菜里的家常菜,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星级饭店的大厨师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妈妈做的菜,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任何餐馆的菜单上,都找不到妈妈亲手做的菜。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的呀。这哪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疼药。每次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我心里都隐隐作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母亲这个词汇,原来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稍有疏忽就会摔碎。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暂时抛弃。虽然她没有这样责怪我,但我会责怪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我的头顶,天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甚至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阅读题目

与母亲有关的每一件事情,都给作者带来刻骨铭心的内心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带给作者内心的感受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幸福

我离家前,母亲早早入睡

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

16.阅读第④段,理解划线语句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

17.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________

篇7:母亲阅读答案

15.①陶醉②妈妈炖海带排骨汤给我喝

③心痛④自责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16.①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

②要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17.答案示例一:母爱凝聚在荠菜上。在跟母亲去挖荠菜的劳动中,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母爱浓缩在海带排骨汤中,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了我的身体,留下了独特的口味,让我感受到了细致入微带来的幸福。母爱呈现在别离中,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让我痛心。作者是借物传情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案示例二:作者通过娓娓的叙事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作者先写跟母亲去紫金山麓挖荠菜,得到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再写母亲给“我”炖海带排骨汤,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着“我”的成长,让“我”体验到母爱的珍贵无价。然后写“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表现出了母亲与儿子离别的不舍之情。

篇8:《母亲》阅读答案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1)这首哲理小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赞美和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冰心,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2)《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得哲学”著称。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题。

7、(1)母爱之情 、(2) 对母爱与童真的歌谣、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篇9:《母亲》阅读答案

我的母亲

任正非【注】

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如果8日上午我真给母亲打了电话,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也许她就躲过了这场灾难

上世纪末最后一天,我总算良心发现,在公务结束之后,买了一张从北京去昆明的机票,去看看妈妈。买好机票后,我没有给她电话,我知道一打电话她一下午都会忙碌,不管多晚到达,都会给我做一些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直到飞机起飞,我才告诉她,让她不要告诉别人,不要车接,我自己坐出租车回家,目的就是好好陪陪她。前几年我每年也去看看妈妈,但一下飞机就给办事处接走了,说这个客户很重要,要拜见一下,那个客户很重要,要陪他们吃顿饭,忙忙去,忙到上飞机时回家取行李,与父母匆匆一别。妈妈盼星星、盼月亮,盼盼唠唠家常,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他们总是说你工作重要,先工作,先工作。

由于我3日要赶回北京,随胡副主席访问伊朗,在昆明我只能呆一天。这次在昆明给妈妈说了去年11月份我随吴邦国副总理访问非洲时,吴邦国副总理在科威特与我谈了半小时话的内容。首长说了这次我随访是他亲自点的名,目的有三个,一是鼓励和肯定华为,并让随行的各部部长也正面地认识和了解华为;二是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运行与管理机制,看看对别的企业有无帮助;三是看看政府对华为开拓国际市场是否能给予一些帮助。妈妈听了十分高兴,说:政府信任就好,只要企业干得好,其他都会随时间的证实而过去的。

最近这两年,网上和其他媒体对华为的评论,也是毁誉参半。妈妈是经过文革痛苦煎熬过的,对荣誉不感兴趣,对一些不了解我们真实情况的文章却十分忧心。我说了,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公示社会,主要是对政府负责,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我们去年交税20多亿,20xx年要交40多亿的税。各级政府对我们都信任。我们不能在媒体上去辩论,这样会引起争论,国家纸太贵,为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争论太浪费。为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去干扰国家的宣传重点,我们也承担不了这么大责任。他们主要是不了解,我们也没有介绍,了解就好了。妈妈舒了一口气,理解了我的沉默。这次我还与母亲约好,今年春节我不工作,哪儿也不去,与几个弟妹陪她到海南过春节,好好聊一聊,痛痛快快聊一聊。以前,我节假日多为出国,因中国过节,外国这时不过节,正好多一些时间工作,这次我是彻底想明白了,要陪陪妈妈,我这一生还没有好好陪过她。没想到终成泡影。

8号那天,圆满结束对伊朗的访问,我们刚把胡副主席送上飞机,就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母亲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由于相隔千万里,伊朗的通信太差,真使人心急火燎。飞机要多次中转才能回,在巴林转机要呆6.5个小时,真是心如煎熬,又遇巴林雷雨,飞机又延误两个小时,到曼谷时又再晚了十分钟,没有及时赶上回昆明的飞机,直到深夜才赶到昆明。

回到昆明,就知道妈妈不行了,她的头部全部给撞坏了,当时的心跳、呼吸全是靠药物和机器维持,之所以在电话上不告诉我,是怕我在旅途中出事。我看见妈妈一声不响地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不用操劳、烦心,好像她一生也没有这么休息过。

我真后悔没有在伊朗给母亲一个电话。7日胡副主席接见我们随行的企业负责人,我汇报了两、三分钟,说到我是华为公司的时候,胡副主席伸出4个指头,说四个公司之一。我本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说中央首长还知道我们华为。但我没打,因为以前不管我在国内、国外给我母亲打电话时,她都唠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呢,非非你走路还不如我呢,你这么年纪轻轻就这么多病,非非,糖尿病参加宴会多了,坏得更快呢,你的心脏又不好。我想伊朗条件这么差,我一打电话,妈妈又唠叨,反正过不了几天就见面了,就没有打。而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由于时差,我只能在中国时间8日上午一早打,告诉她这个喜讯,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也许妈妈就躲过了这场灾难。

我看了妈妈最后一眼后,妈妈溘然去世。1995年我父亲也是因为在昆明街头的小摊上,买了一瓶塑料包装的软饮料喝后,拉肚子,以致全身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去世。

(节选自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

【注】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全球第一大通讯运营商深圳华为公司总裁,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杰出代表。1987年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20xx年该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20xx年他本人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第一名,20xx年蝉联第一。其父母曾为贵州边远山区少数民族的乡村中学教师。

16.请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4分)

17.本文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非自任正非对丧母之痛哀伤情绪的宣泄,而是自在叙述过程中对感情的节制。请结合文本分析任正非对感情的节制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18.华为的成功不仅是任正非本人和他母亲的成功,也是中国文化的成功,在他们母子身上,中国文化中最优秀的精神品质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和传承。请结合文本归纳分析这些品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

16.(1)母亲因车祸去世的原因(或过程)(1分);(2)回忆母亲对华为取得成就的骄傲和对媒体评论的关心(或担忧)(1分);(3)回忆母亲在电话中的唠叨(或对自己的叮嘱)(1分);(4)自己因错过给母亲打电话而致使母亲出车祸而产生的的歉疚、悔恨之情。(1分)

(有其他合理的概括,如母亲去世的原因;(1分)回忆母亲的唠叨;(1分)自己出陪领导人访;(1分)自己错过给母亲打电话的歉疚。(1分),也可以得分。)

17.本文节制的叙述直击人心,具体表现在:(1)文字朴实,很少使用感情色彩浓厚的形容词。(2)极少使用常见的排比、比喻、夸张等等常用的修辞手法。(3)作者尽量陈述事实,控制住直接抒情的冲动。(4)没有很现场化、戏剧化的场景描绘。(5)注重呈现事实而非得出结论。

(答出1点2分,2点得5分。其中每一点结合文本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8.母子两人都有的中国文化中最优秀的精神品质:(1)不怕吃苦,如:任正非创立华为公司,艰苦奋斗多年,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为企业操劳,景响了身体健康(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你走路还不如我呢,你这么年纪轻轻就这么多病,糖尿病参加宴会多了,坏得更快呢,你的心脏又不好);而母亲亲自到菜市场买菜,一生忙碌,操劳;(2)质朴、低调不张扬:如母亲仍去菜市场,买菜;任正非自认是小公司;(3)达观,看淡荣辱,如:妈妈是经过文革痛苦煎熬过的,对荣誉不感兴趣,对一些不了解我们真实情况的文章却十分忧心(得2分),任正非则对争议保持沉默;(4)明大理,识大体,如:妈妈盼星星、盼月亮,盼盼唠唠家常,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他们总是说你工作重要,先工作,先工作。(得2分)任正非是不愿意引起争论,国家纸太贵,为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争论太浪费。为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去干扰国家的宣传重点,我们也承担不了这么大责任;(5)家国情怀,如母亲认为政府信任就好,只要企业干得好,其他都会随时间的证实而过去的。任正非则一心为企业,错过平常人的家庭幸福,(或任正非富有创新意识,如:创新公司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对别的企业提供帮助;)

(每点2分,其中概括归纳1点1分,举例分析1分,答出3点可得6分。凡是合理概括都可得分。)

篇10: 《母亲》及阅读答案

莫言 母亲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母亲 莫言(删改后)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2分)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2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3、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2分)

4、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5、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2分)(可从内容上、主旨上、人物形象上等方面任选一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3、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4、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5、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答出一项即可)

篇11:母亲阅读答案

母亲/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莫言《母亲》阅读题目:

19、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0、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21、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22、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2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

莫言《母亲》阅读答案:

19、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0、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1、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2、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3、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莫言《母亲》原文希望大家好好阅读,关于莫言《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于同学们的练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拓展:阅读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相关专题 花坛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