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习题及答案

随风168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随风168”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习题及答案(共11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

(2)门人弟子填其室( )

(3)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致——取得、买到(2)填——挤满(3)汤——热水(4)腰——挂在腰间

2.(1)(我)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3.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用意: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

收获要点:(1)不求物质享受;(2)刻苦学习;(3)专心向学。(4)物质上不羡慕,更不攀比。(答对其中二点即可)

篇2: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你知道下列加粗词的含义吗?请解释。

(1)录毕,走送之( )

(2)色愈恭,礼愈至(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腰白玉之环( )

2、你理解下面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跑,赶快去。(2)周到。(3)被,通“披”,穿着。(4)腰挂。腰,名词作动词。

2、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就能够广泛地阅读很多书。

3、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4、把我的学习生活与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作比较,突出我的好学与不爱攀比。

5、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篇3: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只停顿一处)(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2分)

① 持汤沃灌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 烨然 ④俟其欣悦

小题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小题4: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2分)

小题5: 请结合现实和本文,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2分)参考答案:

小题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1)热水(2)因此(3)光彩照人的 样子(4)等待

小题1:借书难;叩问难;从师路途难。

小题1:“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把我和同舍生的衣着方面进行,突出表现了我勤奋刻苦求学的品质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注意句子节奏外,还要注意到句子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①的古今义,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小时候----成年后这个过程来概括求学的艰难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到学校求学时的情况以及其他同学的情况进行对比,主要是突出作者勤奋苦读的优秀品质。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能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角度来谈即可。

篇4: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i]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          ④家贫无资

①因此  ②得到  ③懈怠,放松  ④钱财

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 ①

假 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B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要点与评分: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2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C (2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

篇5:《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   (4)烨然若神人 ____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1)热水(2)通“披”,穿(3)腰佩(4)光彩照人的样子 (每题1分,共4分)

【小题2】(1)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 (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共2分。错一处扣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被”的通假“腰”名词作动词,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 “负箧曳屣”和2句中的“则”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读懂全文,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篇6: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篇7:《送东阳马生序》的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的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嗜学( ) ②逾约( ) ③俟( ) ④叱咄( )

⑤皲裂( ) ⑥媵人( ) ⑦箧( ) ⑧缊袍(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敢稍逾约 稍出近之

C、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礼愈至 至则无可用

6、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

7、翻译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硕师________________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

③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计日以还 C、俯身耳以请

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一段写“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

6、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谈谈你的看法。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⑥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⑦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⑧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⑨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⑾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⑿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⒀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⒁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⒃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砚( ) ②怠( ) ③媵( ) ④衾( )

⑤绮( ) ⑥臭( ) ⑦缊( )

2、找出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写出本字并释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的含义。

①弗之怠( ) ②走送之( )

③无硕师名人与游( ) ④援疑质理( )

⑤通其叱咄( )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4、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家穷,无法买书来看,每天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好了日子归还。

B、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C、我家穷,没有地方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抄写目录,计算好日子归还。

D、我家穷,没有办法找到书来读,每天假装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记下来,计算着什么日子归还。

5、对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①shì ②yú ③sì ④chì duō ⑤jūn ⑥yìng ⑦qiè ⑧yùn

2、①得到 ②跑 稍微、稍许 ③更加仰慕 ④忧虑、担心 曾经 ⑤等到

3、C 4、①“支”通“肢”②“被”通“披”

5、A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①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二、阅读理解题

㈠ 1、①大 ②借 ③等待 2、B 3、B

4、①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5、刻苦勤奋 谦恭诚恳。

㈡ 1、①yàn ②dài ③yìng ④qīn ⑤qǐ ⑥xiù ⑦yùn

2、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①懈怠、放松 ②跑 ③才学渊博的老师 ④引、提出;询问 ⑤训斥、呵责 ⑥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4、B 5、A

㈢ 1、C 2、B 3、A 4、B

篇8: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走送之 ( ) (2)俟其欣悦( )

(3)濂具以实对( ) (4)微景廉 (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家贫,无致书以观。

译文: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室

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6.(4分)(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7.(4分)(1)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8.(4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 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10.(4分)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

篇9: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11、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 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 和 。(4分)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 将:

(4)会有土寇 会: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一)11、借书 抄书 打仗失败 治水失败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12、(1)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 (2)跑 (3)率领(或带领) (4)适逢,正赶上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3、(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评分说明:翻译通顺、完整,大意对即可。每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4、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篇10: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礼愈至( )

(3)濂具以实对 ( )

(4)间召问群臣臧否( )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

【小题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1分)

答案

【小题1】(1)担心 (2)周到 (3)全,都 (4)好(每个0.5分,共2分)

【小题1】(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每句2分,共4分)

【小题1】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2分)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诚实。(2分)

【小题1】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1分)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篇11: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闭户益读书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3.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

参考答案:

1.①得到。 ②更加(发奋)。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2.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②(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第一问: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读书很晚。第二问: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

评分:共6分。第一问4分,异、同各2分;第二问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专题 东阳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