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Hermin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ermino”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共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7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

(3)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

(5)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 (6)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忽啼求之B.仲永之通悟()C.秀才观之()D.余闻之()小题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传/一乡秀才/观之B.借旁近/与之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余闻之也/久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小题5:请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

小题1:略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同县的人对他会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啊。

小题1:通过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常人的经历,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篇2:《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③ 稍稍宾客( )其父

④ 邑人奇()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本文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发呢?

参考答案:

1、团结 完成 以……为宾客 认为……奇特

2、①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②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3、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篇3:《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 )族为意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③稍稍宾客( )其父 ④邑人奇( )之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小题3】本文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发呢?(2分)

答案

【小题1】团结 完成 以……为宾客 认为……奇特

【小题2】①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②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小题3】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篇4: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名人。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________________

②不宜劳思于此 劳思: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译文:

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实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

1.①胜过、超过 ②劳神,费心思

2.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

3.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

篇5: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⑴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父异焉,借旁近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⑵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2分)

【小题4】有人读了课文,写了一首《读<伤仲永>有感》的诗。诗曰:剑利赖砥砺,梅香仗苦寒;可叹方仲永,聪颖变愚顽。请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分)

“聪颖变愚顽”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王安石阐述的道理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方仲永的故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请写出其对不同的人的启迪。(3分)

⑴对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⑴曾经⑵对此(感到)诧异⑶立刻完成⑷通“攀”,牵,引

【小题1】⑴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一宗的人为主旨。

⑵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小题1】作者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是为了与方仲永后来“泯然众人”形成鲜明对比,为后面的议论奠定坚实的基础或“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

【小题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1】⑴不应有短视行为,应让子女学习

⑵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对自己成才和重要。

⑶对好学生也要认真抓

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并为下文议论作铺垫、埋下伏笔。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从对不同对象的角度去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篇6: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3分)

(1)指物作诗立就( ) (2)或以钱币乞之( )

(3)余闻之也久 (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句不同的是( )(3分)A.不能称前时之闻 B.余闻之也久C.于舅家之见 D.邑人奇之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小题4】、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4分)

【小题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简要回答。(不超过50字)(3分)

答案

【小题1】完成,有的人,听说

【小题1】A

【小题1】略

【小题1】三个阶段:(1)五岁时,才能初露;(2)十二、三岁才能衰减

(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小题1】联系“天资”和“后天教育“来谈即可

解析【小题1】解释词语,可以联系句意。就:完成,之:代词,有的人。久:时间长

【小题1】A、不能称前时之闻 (助词,的) 其他三项为代词 。

【小题1】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能直译的一律直译,实在不能直译的才能意译。字字落实,每一个词语都有与之对应的译文。

【小题1】文中有时间词语。三个阶段:(1)五岁时,才能初露;(2)十二、三岁才能衰减

(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小题1】联系“天资”和“后天教育“来谈即可,注意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

篇7: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题。(14分)

①.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②.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拿起、提起)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拟题目)曰《高轩(车子)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小题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

小题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期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

小题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小题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小题2:回答要点:(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3:(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小题4:援笔辄就如素构。

小题1:试题分析:审题后要注意,仲永与李贺的相同点都体现在小时候,即仲永五岁“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李贺“七岁能辞章、援(拿起、提起)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拟题目)曰《高轩(车子)过》”,由此可知,两人小时候都很聪明,有很高的天赋。

小题2:试题分析: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从文章中可知,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不使学”,而李贺则是因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终成大诗人。由此可见,仲永缺少了后天的努力,当然这与他的父亲“不使学”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从中可得到如下启发,后天努力、家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稍稍、宾客”“文理” “是”等。“稍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比较固定,应译为“渐渐,慢慢地”“宾客”在句中是活用词,应译为“以……为宾客”,“是”在文言文中大多是代词用法,译为“这”。理解了关键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首先理解“指物作诗立就”的意思,即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这句表现了仲永才思之敏捷。《李贺作诗》选段中具有同样意思的即“援(拿起、提起)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篇8:《伤仲永》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古文阅读,回答小题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划分句子节奏(1分)

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想向我们阐明一个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2:(1) 扳:通“攀”牵,拉着 (2)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小题3:(1)从这以后,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就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2)他的父亲让为这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去拜见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小题3:(1)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再者仲永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2)天资聪慧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教育更重要。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文章阐明的道理即可。

篇9:伤仲永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3分)

(1)指物作诗立就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小题3】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答案

【小题1】完成   把…..当做宾客  拜访(每点1分,共3分)

【小题1】从此能指定题目叫他作诗马上就能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的地方。(2分)

【小题1】ABC   DEF       (2分)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直接来描写方仲永的句子为正面描写人物有ABC;间接描写的有DEF。

篇10:课文《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课文《伤仲永》阅读附答案

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或以钱币乞之(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3)稍稍宾客其父( ) (4)邑人奇之( )

【小题2】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秀才观之 D不能称前时之闻

【小题3】用“/”划分句子停顿。(2分)

(1).借 旁近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2)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小题5】选文主要记叙了方仲永哪三个阶段的故事?(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小题6】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小题7】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1)求取 (2) 立刻完成

(3)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者 把……当做宾客(4)对……感到惊奇

【小题1】D

【小题1】(1)借 旁近/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2)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1】(1)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强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供观赏的地方。

【小题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也。

【小题1】不使学

【小题1】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D中结构助词“的”。其他的为代词。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节奏划分。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原文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原文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1】此题只要有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的意思即可得分。

相关专题 答案仲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