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五百》阅读答案及翻译

草根人生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草根人生”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吴五百》阅读答案及翻译(共10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吴五百》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五百》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五百

吴名憃①,南兰陵②为寓言靳之曰: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髡,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吾故人或骎骎华要③,当书此遗之。

【注】①憃:愚笨。②南兰陵:作者世居兰陵,后迁居江南。故自称南兰陵。③骎骎华要:骎骎,马跑得很快,喻事业进展迅速;华要,华贵显要。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蹴之即道(      )             (2)解墨衣衣之(       )

(3)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       )  (4)是殆非寓言也(       )

1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醉而狂/②醉五百而髡其首  B.①牧录而械之/②且加之械而絷焉

C.①颓壁而逃/②顾壁已颓    D.①夜则絷其足/②又械且絷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说这篇寓言不仅仅是一篇寓言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中讲的故事,确实在百姓身上有类似情况发生。 B.虽然故事未必真有,但类似丢失浮屠的事确实发生过。 C.在生活中,像五百那样“失我”者大有人在。 D.寓言中讲的故事有社会针对性。

21.从文末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           。(3分)

参考答案:

17.(4分)(1)踢  (2)给穿  (3)买  (4)大概

18.(2分)D

19.(共6分,各3分) ⑴淮西有一个和尚在吴地客居,白天(每天)在街市上喝酒。(重点:客、日、介词结构后置)  ⑵ 因为你(我)才有了行千里的差役,我将要让你吃苦。(重点:坐、乃、且、苦)

20.(2分)B

21.(3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随着地位升迁,尊荣富贵,别人因而刮目相看后,不知不觉随之而改变,连他自己看自己也不再是原来的身份,因而在生活中失去自我,失去本真。(2分)作者针对这样一类人或现象进行批判和警策。(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吴地有个著名的`蠢人,人们常以“半吊”[即五百]称之。千岩居士(作者世居兰陵,后迁居江南。故自称南兰陵)作寓言而讽之。说是淮西(古时西方称右。如山西称山右,江西称江右)的一个和尚旅游来到吴地,白天在街市上喝酒,醉后发狂,掳胳膊挽袖子在街市人群中横冲直撞,行人都纷纷避让。街市的衙役禀报吴地的长官,长官将他的罪行记录在案,然后给他戴上枷锁,写了公文交给差役,派他押送和尚返回淮西。差役辱骂那和尚道:“狂僧,因为你要我出这千里的差,我将要让你吃苦。”每天还没到早晨,就踢和尚起来上路,拿着板子在后面驱赶,不让休息;晚上就绑起他的脚。(这天)来到奔牛埭,和尚拿出(自己)口袋的钱买了一斗酒,晚上,灌醉差役并剃去他的头发,脱下黑色的囚衣给他穿上,并且给他戴上枷锁绑好(脚),推倒墙壁逃跑了。第二天,太阳偏西时,差役醒来,四周寂静无声,不见了和尚,看墙壁已经倒了,就(自言自语)道:“啊,他逃跑了!”然而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却是黑色的囚衣,顺手摸到自己的脑袋吃惊地发现没有头发,自己戴着枷锁还被绑着,无法出门,大声在旅店中喊道:“狂僧还在这里,唯独把我给丢了啊!”

客人每每看到吴人就说这件事,吴人自己也发笑。

我(感叹)道:“这大概不是寓言吧,世上失去自我的又岂只吴地的差役啊!我的故人有的很快就华贵显要了,应当写这些文字赠送给他们。”

篇2:泛吴松江 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太阳西斜,点点胭红的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

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

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

它们不时地弯起一只脚,静静地单足站在船窗边,似乎在聆听着吟诵。

篇3:泛吴松江 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试题: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3分)

3.《泛吴淞江》里 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_____―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4.“惟有鹭鸶知我意”,“我意”指的是什么?

答案:

1.天色己晚,余晖从稀疏的苇蓬缝隙里漏进船舱,但诗人仍无意过江,吟诵声在苍茫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和孤寂。

2.拟人(反衬、衬托亦可)示例一:拟人手法。诗歌赋予鹭鸶人的情态,鹭鸶如同知己一样知晓诗人的心思,频频对窗,使诗人在孤寂中获得宽慰。    示例二:反衬手法。诗人用“唯有”鹭鸶“翘足对窗”来宽慰自己,反衬自己的孤独,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和苦闷。

3.《泛吴淞江》里 诗中“斜阳”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半日”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4.我意的意思是:我所想的心事。其中,心事暗示了官场的险恶,点出了自身的孤独。

诗人正直敢言,所以屡遭贬斥。现在徜徉水上,只有水鸟善解人意,与其相伴。

泛吴松江创作背景:无

篇4:泛吴松江 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是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王禹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暗示了官场的险恶,点出了王禹自身的孤独。

原文:

泛吴松江

王禹

苇蓬疏薄漏斜阳,

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

时时翘足对船窗。

泛吴松江字词解释:

注释1:松江即淞江。鹭鸶鸟,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注释2:我意:我所想的心事

篇5:泛吴松江 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写尽了诗人的孤独之感。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伴着我泛舟,使诗人忍不住要对着它们诉说衷肠。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正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

此诗遣词用字平易浅显,状物抒情活泼生动,朴素而饶有风韵,自然而颇见情趣,清新悦目。

个人资料:

王禹(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相关推荐:

点绛唇 王禹原文及赏析

村行 王禹_村行赏析

篇6:吴伟业《遇旧友》阅读答案和翻译

吴伟业《遇旧友》阅读答案和翻译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大意:

已经错过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战乱随处可见,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举杯与朋友笑谈。请你搬到我家附近来住,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的)遗民。

【注】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阅读练习一: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消息苦难真: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难辨真假。

B.拭眼惊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泪水,惊悸的心安定下来。

C.衔杯笑语频:难得相遇的老朋友举杯同饮,笑语频频。

D.白首两遗民:战乱中我已白发苍苍,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4分)

③请简析“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本诗表现了旧友重逢的复杂感情,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一:

① D (“成了被遗忘的人”错。)

②“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1分)“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的情形。(1分)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1分)突出了相逢的意外。(1分)

③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1分)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惊喜,也才有了相认后的盛情相待。(2分)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1分)(以上两题,意思对即可)

2、战乱时期关于友人的消息不很明确,今日得见,诗人自然先是惊异;待二人相见,不觉悲从中来,乱世相逢,多少苦辣酸辛相互倾诉于是老泪纵横;随后自然是庆幸、喜悦,便邀友同住,难舍难分。(意思符合即可)

阅读练习二:

【注】 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1、“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5分)

2、本诗表现了旧友重逢的复杂感情,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6分)

参考答案二:

1、“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2分)“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 的情形。(2分)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突出了相逢的意外。(1分)

2、战乱时期关于友人的消息不很明确,今日得见,诗人自然先是惊异;(2分)待二人相见,不觉悲从中来,乱世相逢,多少苦辣酸辛相互倾诉于是老泪纵横;(2分)随后自然是庆幸、喜悦,便邀友同住,难舍难分。(2分)(意思符合即可)

篇7:《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弥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光武曰:“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

明年春,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俱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齐鼓而进。建军大溃,反还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

明年,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富平、获过二贼于平原。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渤海,皆平之。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亲信:亲近,信任

B.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激怒:激起愤怒

C.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

突击:突然出击

D.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相率:一个接一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

B.①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②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

C.①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

② 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D.①遂悉发其兵,引而南

②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7.下列的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汉“勇鸷有智谋”的一组是

①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④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⑤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在邓禹和诸将领多次举荐后,才得以被光武帝召见,并最终成为光武帝最信任的人。

B.吴汉打败幽州牧苗曾,收降了北方州郡并得大量的人马,其他将领纷纷要求分得一部分,被刘秀呵斥后,惭愧不已。

C.吴汉在于敌军交战时摔伤了膝部,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振作精神,鼓舞士气, 最后取得胜利。

D.鬲县五姓杀死地方长官造反,吴汉不但不攻打他们,反而向他们道歉。最后五姓感动一同出城归降。

9.断句和翻译

⑴ 用“/”给下文断句。(3 分)

诸 将 望 见 汉 还士 马 甚 盛 皆 曰 是 宁 肯 分 兵 与 人 邪及 汉 至 莫 府 上 兵 簿 诸 将 人 人 多 请 之

⑵ 翻译划线句子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3 分)

②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4 分)

参考答案

5.B (激怒:激发斗志、激发士气)

6.D (连词,均表承接;A 副词,竟 / 副词,就;B 介词,把 / 动词,认为;C 助词,和动词组成“者”字结构 / 助词,表提顿)

7.C

8.D (没有把地方官杀死,也不是一同出城归降。)

9.⑴诸将望见汉还 士马甚盛 皆曰 是宁肯分兵与人邪 及汉至莫府 上兵簿 诸将人人多请之(两处得1 分,缺、错不得分)

⑵ ①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文”得1 分,“造次”得1 分,大意1 分)

②贼人人数虽多,都是一些劫掠的强盗,“得胜时不能互相谦让,失利时不能互相帮助”,他们不是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虽”得1 分,“死”得1 分,“救”得1 分,大意得1分)

[参考译文]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他们多次举荐吴汉,吴汉(后来)被召见,并成为刘秀亲近的人。光武帝要调拨幽州的兵力,夜里召见邓禹,询问可以出使的人。邓禹说:“近来多次与吴汉交谈,发现此人勇猛有智谋,将领中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光武帝立即授吴汉大将军之职,持汉节到北方调拨十郡的精锐骑兵。更始的幽州牧苗曾听说后,暗中约束军队,命令各郡不要答应。

吴汉率领二十名骑兵先到了无终。苗曾以为吴汉没有防备,于是在路上迎击,吴汉指挥兵卒,逮捕并杀死了苗曾,夺取了他的军队。北方州郡震惊,其余城邑没有不听到消息就降从的。最后,(吴汉)调集了(北郡)所有的兵力,带兵向南,和光武帝在清阳会合。众多将领看到吴汉回来,士卒战马很多,都问:“是否肯分给别人一些兵马?”等吴汉到了幕府,呈上兵簿,各位将领人人都想多分一些。光武帝说:“属于自己的兵马,害怕分给别人,现在为什么对别人兵马索要这么多呢?”众将领都感到惭愧。

第二年(建武三年)春天,吴汉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刘永率领周建及另外召集的十多万人,援救广乐。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与他交战,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部,回到营中。周建等带兵入城。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伤在卧.众人感到担忧。”吴汉竟然精神振作,裹伤而起,杀牛犒赏将士,下令军中:“贼人人数虽多,都是一些劫掠的'强盗,‘胜利时不能互相谦让,失败时不能互相救助’,(他们)不是(一些)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包围吴汉。吴汉挑选黄头吴河等四部的精兵以及乌桓精锐骑兵三千多人,一同击鼓前进。周建军队大败,返回城内。吴汉率军长驱追击,争门直入,打败了敌军。

第二年,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同意,说:“使鬲县百姓造反,是地方长官的罪。敢轻言进兵的人,杀!”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到州郡,派他们逮捕(鬲县)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继出来归降。诸位将领于是敬服,说:“不通过作战却攻克城池,这不是众人比得上的。”冬天,吴汉率领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在平原进击富平、获过两个强盗。第二年春天,贼人率领五万多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攻敌,大败敌军。乘胜追击,讨伐余党,一直到了无盐,进击渤海,扫平贼寇。

吴汉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士吏不足,为什么买这么多田地住宅呢?”于是把它们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篇8:《送人游吴》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送人游吴》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注释

①姑苏:苏州的别称

②枕河:临河。枕:临近。

⑦闲地少:指人烟稠密,屋宇相连。

③古宫:即古都,此处指代姑苏。

④水港:指流经城市的小河。一作“水巷”。

⑤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

⑥未眠月:月下未眠。

1、本诗的题材是

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

B.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

C.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

D.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

3.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送别

2、D

3、前三联想象友人到吴地的所闻所见,尾联“遥知”一转,变换为对友人情感的猜测,写友人在吴地思念家乡,余味悠长。“未眠”、“乡思”的愁怨与前三联极尽笔墨描绘吴地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的轻快笔调构成反差,引人遐想,既突出了游子必然思乡的深情,又暗含我在家乡的守望和祝福,情感的表达曲折丰富。

参考译文

你到姑苏处处可见,家家户户沿河筑屋。满眼故宫遗址,极少空地;遍布条条小巷。座座小桥。夜间市场菱藕叫卖声声。春日游船坐满盛装美人。遥想你在明月高照的未眠之夜,定会轻唱渔歌寄托相思之情。

简析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

此诗以想象出之,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可谓动人情思,引人遐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更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篇9:又呈吴郎翻译-又呈吴郎阅读答案

又呈吴郎翻译-又呈吴郎阅读答案

导读:

杜甫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沉郁顿挫,杜甫思想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百姓。其原文如下: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阅读答案: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问①我的做法:扑枣任西邻。②妇人的处境:无食无儿,贫到骨。③妇人扑枣的心理:心怀恐惧,反而正应该体贴。④你插篱笆的影响:她会怀疑你真不让打枣。⑤大的社会背景:官府剥削,加上兵荒马乱,大家过得都不容易。第二问:现身说法,措词委婉,入情入理。

(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这是一首以诗代柬之作。通过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这件小事,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又呈吴郎翻译: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困难和贫穷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

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

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又呈吴郎字词解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2)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8)只缘:正因为。

(10)恐惧:害怕。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12)即:就。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5)便:就。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7)甚:太。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20)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又呈吴郎背景:

这首诗出自《杜工部集》。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又呈吴郎中心大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爱。

又呈吴郎赏析: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又呈吴郎后世评价:

1,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

篇10:吴融《子规》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吴融《子规》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子规①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②。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这首诗写在今湖南一带。作者吴融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居荆南(“荆楚”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到一定的范围),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②旧苑,指京城。草似烟,指草青葱拂郁,含烟吐雾。

1.诗人借子规抒发了内心情感,请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并结合子规加以分析。(5分)

2.本诗在颔联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是一位飘荡在外、境地凄苦、愁断肠的游子形象。(1分)第一联写子规(杜鹃鸟)离开繁华的故地,年复一年地四处飘游(1分);第二联借“故苑”和“他山”写子规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1分);第三联描写子规在雨里在月夜凄然长鸣(1分),作者借所咏之子规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1分)

2.反衬(乐景衬哀情)。(2分)京城春来草木荣生,春景怡人,(1分)而远处他山(异地)那鲜红的花朵就像是用杜鹃的血染成的,子规(杜鹃鸟)啼叫成血,(1分)作者以京城的春意反衬异地子规的悲哀凄苦(2分)(对比,亦可,6分。以“他山”处子规哀啼与“旧苑”春意盎然形成对照,2分;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2分)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的痛苦和思念故乡的悲愁。诗人运用托物抒怀的手法,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表达流寓荆南、漂泊失意和远离故土、思念故国的悲怆情怀。

2、①托物抒怀,借杜鹃晚间雨中凄切的悲鸣,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故乡之思;②寓情于景,诗中的雨昏风冷、雨落影斜,以及杜鹃鸟的叫声,都融入了诗人官场的失意和思乡的悲切;③以景衬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青葱馥郁,含烟吐雾,更反衬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译文

杜鹃放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

在异乡鸣叫,鲜血染红了山上花丛,可春天来到,老花园依然草木茂盛。

雨后凉风,它藏在绿树丛中声声哀啼,夜幕初开,它迎着欲曙的天空肃然鸣叫。

天色渐晚,它在湘江边凄凉鸣叫,使归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赏析

《子规》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从蜀帝杜宇死后魂化杜鹃的故事落笔来抒发感情,描写了杜鹃持续悲鸣的情态,运用反衬极言悲苦凄惨之情。虚实结合,感情真挚动人。

旧时有蜀国国王化身杜鹃悲啼的传说。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此篇咏写子规,就从这个故事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正为下面抒写悲慨之情作了铺垫。

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诗人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这样悲鸣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草似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这里借春草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想象之奇特,更胜过前面的泣花成血。第二联中,“他山”与“旧苑”对举,一热一冷,映照鲜明,更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后半篇继续多方面地展开对子规啼声的描绘。不同的地方,持续的鸣叫,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这一声声哀厉而又执著的呼叫,在江边日暮时分传入船上行人耳中,不能不触动人们的旅思乡愁和各种不堪回忆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

从诗篇末尾的“湘江”看,这首诗写在今湖南一带。作者罢官,流寓荆南,这首诗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诗歌借咏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单调、死板地勾形摹状,而能将所咏对象融入多样化的情景与联想中,正写侧写、虚笔实笔巧妙地结合使用,达到“状物而得其神”的艺术效果。这是对写作咏物诗的有益启示。

相关专题 答案吴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