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原生态民歌教育论文

日升换月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日升换月落”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原生态民歌教育论文(共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原生态民歌教育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原生态民歌教育论文

我国第十二届全国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在原来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原生态唱法,如青海的花儿、侗族大歌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奇葩,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声乐界一时间众说纷纭,原生态民歌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近几年我国原生态民歌蓬勃发展,全国涌现出了山西左权的放羊倌石占明等东西南北的十大民歌手王,还有亚妮专访组深入农村拍到的真实的百姓中的民歌以及相关的民俗民风,那质朴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每一个人,特别是我国的昆曲、新疆十二木卡姆、古琴、蒙古长调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掀起了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一、原生态民歌现状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生成于我国久远的农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依,与民俗活动相融合,与各种生活需求相结合产生的民间歌曲。主要为我国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它的作用主要是实用、促生产、促交流等。原生态民歌特点: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来源于生产生活,大多是为了实用,有别于作曲家创作用来表演的作品,无论是歌曲风格还是演唱方法都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她的最大特点是质朴,发自内心,是情感的迸发。歌曲个性鲜明,地方色彩浓重,形成独特的风格,歌曲的节奏自由。

原生态民歌演唱特点: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语言为主,大多注重歌曲内容的表达,歌曲咬字清晰,声音的音色偏明亮,位置靠前,歌唱的`气息较浅。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歌手都来自于田间地头,有的甚至是很落后的偏远山区,一代代民歌的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基本没有书面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大多数原始劳动已经被现代化机器工作所代替,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农业原始土壤消失了,就连偏远的山区也通上了电话,接上了网络电视,原来消息文化闭塞的村庄也通了公路,大量的信息灌输到人们的视线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哈尼族的哭嫁歌不唱了,而用录音来代替,原生态民歌的主体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了,等等,这一切现象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近几年来原生态民歌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有资料显示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有一位民间老艺人,一门手艺,一首民歌在消失,而每一位民间艺人的消失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消失。我国的各界喜爱原生态民歌人士长期致力于原生态音乐的挖掘及抢救工作,但我国的原生态音乐还在不断流失,现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动员起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音乐学家田青教授指出原生态唱法以音乐学家的眼光来看起码具备以下三个意义:第一、接续历史,让我们重新找到民族文化的根。第二、重新强调艺术的本质,提倡真情,提倡个性,反对在艺术领域里的技术至上主义和科学主义,回归艺术的本质。第三、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在某一个艺术领域里只有一种声音。田青教授对原生态民歌的阐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原生态民歌的巨大的保存价值,同时也对当代音乐教育造成了一个冲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关注。笔者试图把原生态民歌与大学生音乐教育相结合,突出高校办学特色,同时也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对原生态民歌的认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靠他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他们对原生态民歌的态度是:不知道原生态民歌的有23人,占调查人数23%;不喜欢原生态民歌的有66人,占调查总数的66%;喜欢的只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11%。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我们的原生态歌曲了解少,同时也不关注,更有很多人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喜欢,学生喜欢的歌唱就是通俗歌曲,一些港台的歌手是很多学生的偶像,他们根本不喜欢原生态歌手和原生态歌曲,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根本没有兴致更无从谈起继承和发展。

三、在大学生音乐教育中渗透传统原生态民歌的教育

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精英主体,对我国的文化领域起着主流的作用。对于原生态的传承,要从每一位大学生做起,而不只局限于专业的音乐教育,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入原生态民歌的课程内容及实践,针对大学生对原生态的喜好,学校音乐教育也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引导大学生了解原生态民歌,喜欢原生态民歌,并要演唱原生态民歌,这样原生态的民歌得以流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再创作。1.通过课堂,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原生态民歌体裁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其中山歌的种类繁多,包括陕北、宁夏的信天游如《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西河曲、左权民歌《打酸枣》,福建的客家山歌等。2.按照地域文化背景分片介绍各地方的特色原生态民歌,以及民歌的发源地及地方的风俗及文化,以及民歌产生的一些奇闻佚事,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如民歌《三十里铺》据当地人介绍歌曲中的“三哥哥”“四妹子”真有其人,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邀请他们来讲学,并和学生进行座谈,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当地人文内涵的了解,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演绎作品。3.课外组织学生成立原生态的歌唱团,吸收对原生态民歌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从社会上聘请当地的一些原生态唱法的名家进行讲学和讲座,定期在学院和社会上巡回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原生态,喜欢原生态,并参与原生态的民歌演唱。4.教师要根据当地特点挖掘当地特色的原生态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如山西晋城,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是炎帝的故里,那里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平古战场的遗址,与此同时还有各个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民歌民谣,古老的戏曲剧种上党梆子。

篇2: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论文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瑶族原生态民歌源于瑶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生动、淳朴的写照,它蕴涵很深的民歌文化和历史文化。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既全面满足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要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与当代社会达成一致,重新构筑适宜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体系,保留瑶族原生态民歌艺术形态,要与现实社会并轨,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本色不变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族文化;瑶族;原生态民歌

一、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现象

“瑶族原生态民歌和文化、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作为历史汇聚的生存方式的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既强调音乐的样式、旋律、风格,也承载了民歌的历史与文化,实现了民歌、历史与文化三者的互联互通,紧密相连。比如: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在舞台上演出采用的是无伴奏的四声部歌唱形式、旋律优美、和谐,再加上歌者艳丽的服饰,更是能穿透现场观众的魂灵。然而,人们在赞叹“蝴蝶歌”、“溜西拉嘞”优美旋律的同时,赞赏的是无伴奏演唱歌曲的和谐美。很少有人能听明白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的歌词,也不一定了解原生态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及瑶族音民歌的真谛。实际上,原生态的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不仅和瑶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还与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彰显、社会文化整合等文化功能相关。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形式和民歌风格保持了较为鲜明的民族特点与地方性差别。瑶族原生态民歌和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代代相传,较为固定的音乐风格具备这一族群的族徽象征意义。既展示了不同民族音乐风范,即便是同一民族的民歌,也因为居住地域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地方性差别。比如,金秀瑶族民歌,从整体上来说,和其它瑶族的民歌相比较,展示出独到的民歌风范,它产生于高山地带,音乐高亢、宏亮、优美。然而,平地瑶民歌产生于平原地带,音乐平稳、低沉、深情而又带有伤感之美。在风格上和金秀瑶族民歌又有很大的地域差别。

二、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生命力

瑶族原生态民歌是生产、生活相互交织的艺术结晶,承载了特定社会功能,并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习惯等密切联系、密切相关。比如,平地瑶族“哭嫁歌”的声部与哭嫁仪式相衔接,从哭嫁的角色、程序等方面介入不同音高,并通过乐调有机结合在一块。平地瑶族人民并不会去刻意关注音程、音高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之间的联系规则,而是根据声腔的特点,去找寻心理归处与情感的宣泄点,依靠代代传承的感觉,在音韵、声腔的互动中,实现支撑与呼应,形成独立、和谐的多声部,“这一‘非理性’的结构形成和西方“理性”迥然差异的思维模式,并且文化语境也差别较大”。[2]民歌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进一步确定了其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所处的地位,展示出强劲的生命力。通过平地瑶族例子可以发现,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文化张力,其从过去发展到现在,尤其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是现在流行歌曲所无法比拟的,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发展现状

全球化冲击了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根基,全球化发展已突破传统地理束缚,融入到世界各地,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对原生态民歌来说,很明显,冲击非常的严重。面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浪潮和国内的流行歌曲的冲击,如何才能很好传承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慎思考,探索其中缘由。

(一)流行歌曲冲击了瑶族原生态民歌

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已经改变人们对瑶族原生态民歌的认知模式,有时候势必会将瑶族原生态民歌划入“落后的”、“杂乱的”文化范畴,严重低估了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强势文化的不断扩张,潜移默化间导致弱势文化开始向强势文化靠拢并渐渐转化。对音乐文化来说,最明显的是现代广告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也受到了冲击,特别是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娱乐文化的发展,流行歌曲在市场上占有较大比例,获得了大量的听众。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多媒体等诸多技术的全面运用,为流行歌曲在全社会的发展,构建了更为宽阔的平台,已经渐渐替代民族歌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特别是流行歌曲借助互联网,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实现了即时传播,使人们对歌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的歌曲,瑶族原生态民歌也如此。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也会对其他民族的歌曲开始慢慢接纳,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就使得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全球化冲击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文化之基,对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极为不利,削弱了文化的原生态性。

(二)自然乡土传承力度不足

当代社会中,现代的理念将乡土性作为土俗的审美旨趣,但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乡土性,是通过群体之间的交往实现代代相传,重点是采用娱神、自娱以及娱人等方式来传播。这也充分表明民歌与民俗之间存在一致性,既表现在开展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民众从民间立场的视角展示民歌的本真特点,也可以通过社会大众的思想、情调和生活等来展示民歌的原生态。现代社会在对乡土性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其对瑶族原生态民歌认知上存在误区,民歌文化在传播中遇到了阻力。另外,瑶族原生态民歌乡土性的民俗效能受到约束,其包含的普世价值标准被淡化,民俗也被淡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原生态性仪式,渐渐被弱化或者摈弃,渐渐失去其乡土性。比如,人们常看到的这一场景,虽然瑶族艺人还是穿着传统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但是其使用的民歌是现代性很强的民歌。从这里可以发现,乡土传承的后劲展示明显的不足,约束了瑶族原生态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当代转型的难度大。所以,激发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活力,成为当前面对的重大课题。

四、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发展趋势

瑶族原生态民歌生存状态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发展,我们可以借用黄翔鹏先生的一句话“发展中的保存和博物馆式的‘本源’的保存应予并重而取双轨进行的路向”。[3]从民族文化中的视域来研究瑶族原生态民歌,是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方面,从这也可以看出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本质。由此可见,文化变迁及文化人类学对于瑶族原生态民歌的研究具有解释现象、探寻根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确立正确的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观

民歌本身的世界性、民族性是互相对立与衔接的两个不同方面。当前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不表明其在意义上也边缘化,而应当作精神信仰,或者是划归到生活世界中,强调多元化的习俗、坚持个性化的生活情趣,这些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性影响。民歌属于文化现象范畴,每一个社会都存在和规则紧密联系的音乐体系,科学的音乐评价和审美标准是长期存在的。因此,不管是哪一类的民族的民歌体系都展示其独有的价值,需人们去了解、欣赏并学习,并在该过程中,都要将其置于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做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

(二)瑶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歌曲的矛盾

当代社会,新出现的多种因素逐渐融入到变化、发展的原生态民歌体系中。特别是社会在进入21世纪后,瑶族地区的年轻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城市生活的长期影响,日常风俗习惯、婚姻、生活理念以及思想认识等出现的新特点,有的选择继承原生态民歌的传统文化,而有的则拒绝传统的原生态民歌文化,这实际上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长期生活在瑶族地区的人民,借助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去了解各民族和现代歌曲的发展变化,掌握相关的信息,逐渐融入到现代与传统之间,也就是说,不仅演绎传统的原生态民歌,也演唱流行歌曲,有的甚至会忘记原生态歌曲。在现代社会通过特定路径,实现原生态的东西流行、发展起来,需要实现转型升级,将瑶族原生态民歌素融入到现代流行歌曲中,科学协调现代与传统的矛盾。经过相关调研发现,随着社会发展,流行歌曲包括了越来越多的原生态民歌,这点是值得认可的,这是文化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流行歌曲在寻根理念的指导下,音乐家创作了原生态民歌流行文化。这一思路不仅盘活了原生态民歌,又能不让原生态民歌受到太大的影响,还能引导原生态民歌能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瑶族原生态民歌也在行列蓬勃的发展。

(三)满足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当代需求

有内在的需求才能获得满足,需求是瑶族原生态民歌存在的基础,对广大瑶族人民来讲,瑶族原生态民歌始终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多种因素的交织,社会大众的理念渐渐发生了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调整,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需求渐渐被弱化,缺少了需求的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渐渐在瑶民中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与市场。要确保瑶族在原生态民歌能在新时期换发新活力,首先是满足民歌文化的公共需要,新需求激发包含两个部分:原来的需求与新需求。针对原来的需求来说,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瑶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被其他精神文化品满足,但在传统生活中,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仍旧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市场需求,因为环境的变化,这一需求容易被淡化或者被忽略,所以,要全面激发文化需求,就要激发民歌需求,这是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在原来生态环境中实现生存的基础,也在原来的'环境中发展,才能形成对外扩散、传播的轴心。此外,“从新的需要来讲,虽然新的时代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文化需要”。[4]然而,新环境也出现了新需求。当前社会环境中,伴随人民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大众的、通俗的民歌文化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而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强调“声势由口心”的品格,让其更富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这样便会吸引大量人民去关心瑶族在原生态民歌,这是少数民族民歌潜在的需求,对这一需求的满足将能让瑶族在原生态民歌能获得更大的市场。需要指出的是,推动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产生、发展的民歌需求与当前需求并非完全一致,原来的需求大部分是从人民物质生活在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因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才出现的新需求,所以,后者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见解与同者属于同一视角,与此同时,因为民族文化本身的差异,民族审美也存在差异,所以,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产生的新需求进行开发的同时,也需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加以调整。对广大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来说,在抱有瑶族特质以及民族风格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原生性保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在新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不得不承受因改变带来的阵痛。

(四)强调主体回归的传播途径

瑶族原生态民歌在进行大众传播的进程中,作为元素融入到该进程中。大众传媒时代,受众是能按照个体的知识结构、心理需要去参与到传播中的积极群体。主体得到回归的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大众传播,是在瑶族文化群体的理念基础上,“根据文化群体的文化理念、行为方式开展传播”。[5]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播对象的对话理念是源自该民族文化的传统,参照民族信仰心理、审美心理、民俗心理以及本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传统开展传播,尤其要弄明白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所展示的真谛,围绕信仰、审美、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进行,确保传播的时效性;二是根据本民族的形式法则、形式逻辑开展传播,在坚持民族形式法则基础上,吸收外部的先进技术,并推进民族化进程。扩大传播面、影响力,不仅要坚持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为主,也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将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融合度,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来讲,主体回归到大众传播是需进一步建构的终极目标。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渐渐势弱,为了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传播必须在固守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才能提升民歌文化传承的效果。

结语

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跨越了时空,依靠民歌的社会功能来承载,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体系内取得了特殊地位,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原始、淳朴本真文化魅力。目前,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现实境遇相对来讲不容乐观,尤其是文化的全球化冲击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之基,自然的乡土传承的后劲明显不足。为此,民族文化视域下的瑶族原生态民歌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树立科学的瑶族原生态文化观,协调好瑶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的矛盾,又要满足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当代需求,强调主体回归的传播路径,全面提升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晓荣.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3):132~136.

[2]陈聪,叱培虹.论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及发展[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06~109.

[3]史小曼.民族原生态音乐与现代社会的接轨构想——基于文化发展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5,(10):108~111.

[4]王海平.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以贵州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8):35~37.

[5]路瑜,李珊.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8,(3):53~62.

篇3:高校音乐教育革新的思考教育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革新的思考教育论文

一、新疆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作为礼乐之邦的中国来说,“乐”一直是中国人所强调的修养之一。西周“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而“五经”更原有“六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而孔子也一个中庸的观点强调现代人所说的身心和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情》)。在现在生活中“和谐”成为教育界发展主题,音乐教育在发展中也注重和谐之美的的发展。人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在于包含理性和感性、理智与情感的情感的协调发展。人们在理性思维的同时感想思维的交织使得理性思维的发展更为充实,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份。所以在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发展中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发展也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正想心理学说的理性在左,感性在右一样,人们不仅要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更应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

音乐在生活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升华,而理解音乐有助于人们在还是在生活中寻找事物中没得一部分并用心去感悟出,来把这种美传达给别人。“艺术并不是少数圈内人的专利,也不是纯而又纯,与生活相脱离。

而是与生活建立联系的一个手段。人们通过艺术建立这种联系的一个具体途径,就是靠对它的审美体验”雷默这句话让我们清楚认识到,在新疆这样一个经济相对不发达,而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说,高校音乐教育应注重自己地区音乐的融入性培养。

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对本地区的'结合能更充分了解和熟悉音乐的功能与艺术价值。因为大多艺术类考生在进入学校时,出一定的分数影响外,更多的就是对高校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虽然对于音乐专业来说,音乐学习很少对针对某一项民族音乐进行过于系统的分析习得(专门针对性专业、研究除外)。但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别是新疆地区,地域文化已完全渗透与生活思想之中。所以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老师更应该结合这种音乐体系的融入和音乐差异的对比,就能够更好的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学生,会使学习氛围加强。学习中加之相对应的现代化设施能更好的去了解音乐在身体上的效应,使学生不但学习音乐更能感受音乐使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提升。

二、新疆教育水平提高的对策

1、提高文化课分数,保证生源质量教育应基于长足发展,长远建设。要加大对新疆地区外的生源招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对新疆本土文化的有益吸收及融合。只有外地人不断从新疆本土文化中吸取灵感,以和所学知识相较相结合,这样在新疆本土的文化才会更好的发展,为别人所接受。然提高文化线是为不光需要掌握音乐知识的人才,我们更需要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才,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接受音乐教育,也会在学习中有所建树。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师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所谓“英雄惜英雄,英雄知英雄”。只有在全国广纳贤才,这样全国的优秀学子才会纷至沓来。老师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只有经验加新知识的新型人才,才能和更好的真正在一些引进的老教授的优质体系下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3、符合教学规律,创新教育理念新疆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作为“歌舞之乡”的新疆来说,优秀的音乐资源值得人们传承与发扬,但这些现在已然成为一个难题。现在我们不能死抱欧美音乐,既然在新疆进行音乐教育,就要有新疆特色。要以新疆音乐为出发点来认识西方音乐,加强新疆特色,符合新疆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理念。

现在新疆文化作为本土文化而新疆的学生却对自己的传统音乐课程毫无兴趣,这种现象与现在的多元融化大融合发展十分不融合,甚至是大相径庭。这种想象十分不符合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立足于基本,加强新疆音乐的学习,设计带有新疆特色的课程内容。这样能够加强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学习动力。只有高校音乐教育坚持创新认识,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本地与国际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摆脱传统影响,为社会培养出优秀创新型人才。

篇4: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论文

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的作用论文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关于文化的起源和演进的科学”,它“不仅研究原始文化、部落文化,也研究现代文化和城市文化”。随着现代社会学术研究向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各个研究领域,音乐研究也不例外。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这一音乐形态的影响,管窥文化人类学对中国民间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什么是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改变”。它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而且,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变迁通常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的说是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文化变迁总是与之相随的,所以文化变迁也常常称作“社会文化变迁”。它可能由社会内部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基础”,它所包括的进化、发现和发明、传播或借用、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主要途径。原生态民歌作为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态,必然也会因文化变迁而引起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变化。

三、原生态民歌的现状

原生态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是以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筛选、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日趋完美的声乐形式。是一种以原生性为主、衍生性为辅的,以古朴的风格向人们呈现各式各样源于乡土的鲜活艺术形态。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朝鲜族的抒情谣,陕北和山西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妹歌、矛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客家山歌,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以及其他民族的山歌等。[1]

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内容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原生态民歌也是中华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同时,它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在“青歌赛”上的倍受瞩目就是有力的证明。然而,从目前的音乐现象来看,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碾米的石磙、笨重的水车、手划的渔船等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引退,与此相随的是劳动号子的逐渐弱化并消失;现代的恋人们已不再爬上山头、用对歌的方式来谈情说爱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使人们的联系更为便捷;日常生活中自娱自乐的小调也受到了流行歌曲的冲击,并渐渐被人们所冷落;节庆、歌会、及各种仪式中原生态的歌唱也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音乐手段所代替,等等。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原生态民歌处于没落的边缘,且有失传的危机。

四、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

原生态民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学院派”演唱标准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压制,使得它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同、社会的支持;原生态民歌本身与现代社会不协调的内容及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流传和生存发展。除此之外,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促使其没落、消亡的本质的、主要的原因。

我国原生态民歌主要是华夏农业文明的文化结晶,过去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农业结构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受到了改革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全球化的力量的猛烈撞击,由自给性组织向商品性组织转化。与此相随的是文化的变迁。

首先,民俗文化的变迁导致原生态民歌逐渐失去生存的根基。在经济改革、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生产民俗文化首当其冲地发生变化。由于现代化生产秩序的建立,旧有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摒弃,与之相依的原生态民歌所特有的组织和鼓舞劳动的功能随之消退,原生态民歌本身作为农业文明时期的文化产物也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如:公路的修通、机动船的使用使曾经气吞山河的`船夫号子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生活民俗文化发生巨变也是不可避免的。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化的产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与此同时,同落后、艰苦的生活条件长期共存的民俗文化模式。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年轻恋人不再通过唱情歌来互诉衷肠使对歌的形式悄然消失;用流行音乐为节庆、婚礼助兴又使得传统的民俗仪式及与之相随的原生态民歌渐渐退出主流。正是民俗文化的变迁使原生态民歌的实用功能渐渐消退,并最终失去生存的根基。

其次,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趋于萎缩。原生态民歌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这是一种没有技术媒介的介入,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年轻人向自己的长辈或当地的歌师、民间艺人学习,由这些人把他们知道的民歌传播给年轻人。在现代文化意识的支配下,农村的年轻一代——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被五彩斑斓的消费文化所吸引,审美取向发生了转移。他们不再像上一辈的老人一样,将演唱原生态民歌视为传承祖辈荣誉的历史责任,而是沉醉在流行音乐之中,充分享受其带来的与单调、乏味的原生态民歌完全不同的新奇快感。我们不能责备年轻一代“败家”,是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构筑了一个新的、不适于原生态民歌的文化语境,农村年轻一代新的选择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适应。

此外,文化变迁使现存的原生态民歌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大潮中,原生态民歌因其所独有的文化韵味正在悄然复兴。但因文化氛围的不同,此民歌已非彼民歌。一方面,原生态民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实用性文化产物,更多的具有表演性、消费性,在日渐兴旺的旅游、商业演出中成为一种谋利的商品。

另一方面,由民间转向舞台,原生态民歌离开了与其唇齿相依的生态环境,其行为不再是自然的民俗事象,而是供人娱乐消费的谋生手段。这样,它便失去了特有的真实质朴与原汁原味。当然,这样的转型使濒临灭绝的原生态民歌有了一线生机,使祖先的这份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但是,它毕竟是“流”而不是“源”,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性质的改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是原生态民歌生存状态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我们还看到,同样的原因又使原生态民歌以别样的形式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面对这样的情形,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似乎可以借用黄翔鹏先生的一句话“发展中的保存和博物馆式的‘本源’的保存应予并重而取双轨进行的路向”。

本文从文化变迁这一音乐本体以外的视角来研究原生态民歌,只是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方面,但也足以看出它探寻到了原生态民歌这一音乐事项的发展的本质。由此可见,文化变迁及文化人类学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研究具有解释现象、探寻根源、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

篇5: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原生态民歌价值论文

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原生态民歌价值论文

【摘要】原生态民歌大多是由人民群众在实际劳动与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再构思与演唱时都不需要考虑专业技术,但是歌曲的风格与色彩无比鲜明,而且演唱风格变化多且独特。若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这门艺术,那么对生态民歌的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如今,民族声乐演唱者最需要研究的就是有效吸收原生态民歌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民族声乐;原生态民歌;演唱价值

一、原生态民歌具体风格与特色

(一)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者具有甜美的嗓音、自然纯朴的艺术表现力,以及高亢而宽广的音域,演唱时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演唱者内心的声音。而不同地区的原生态民歌演唱者的发声技巧与位置都各不相同。比如内蒙古的传统原生态民歌长调,最明显的特征是腔调舒张,而且节奏随着演唱者的唱法而改变,歌词很少,腔调可以随意拉长,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声乐中最具有特点的唱腔之一。再比如侗族的无伴奏多声部演唱形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青海“花儿”,都是我国原生态音乐领域中最优秀的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原生态民歌唱法不仅是背景丰富,在进行演唱时发声技巧以及艺术原则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性,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发掘原生态民歌唱法的价值并且将其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扬民间传统声乐艺术形式。

(二)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民族声乐艺术实际上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可以在原生态民歌演唱方面体现出来。现在的原生态民歌具有更加优秀的艺术观赏特点,并且时代气息也极为浓厚。

(三)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原生态民歌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即兴特点,在音乐表现上也十分简练,通过极为普通的音乐把内心想要传达的内容清晰表达出来。而且原生态民歌大多都用方言来演唱,所以观众在欣赏时可以体会到很强的艺术感。

二、民族声乐与原生态民歌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之间的共同之处

当下我国的民族声乐多数都是由民间流传的山歌或者我国传统戏曲改编而形成的,所以说民族声乐与原生态民歌之间有很多相同的特征。首先民族声乐与原生态民歌都是来源于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民族声乐的特点就是从这种不同中体现出来的。其次民族声乐作品是从原生态民歌中提取出来的,中华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各异,这就直接造成了原生态艺术之间的差异,而民族声乐艺术要在各个民族原本的艺术特点上加以完善并发扬。

(二)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相比的个性化

首先是在演唱的方法上,民族声乐的唱法一般称作“学院派”,它是以我国传统原生态的民族唱法为基础,然后融合了西方先进唱法,并且通过实际演唱经验从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唱法。这种唱法既继承了传统的字正腔圆的咬字,又融合了西方唱法的气息特点。其次就是在演唱的语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因此民族声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是采用普通话演唱,加上新创作的声乐作品大多贴近时代风格,具有民族特点的声乐作品已经越来越少。第三,民族声乐作品大部分都是由山歌或者民间歌曲改编而来的,所以有很强的`地域流传性,而原生态民歌只在发源地进行传唱,所以说受到地域的限制。这就导致很多原生态民歌都处于一种顺其自然的状态。

三、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和使用原生态民歌演唱的价值

原生态民歌在演唱与创作时,不受专业手法的束缚,具有很强的特色。

(一)语言是民族声乐演唱的核心

原生态民歌演唱随着地域民族的不同,演唱方法千姿百态,其中不同的民族语言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语言的发音特征构成了汉族民歌的演唱风格。演唱地方民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好地方民歌中的语言特色,才能把握住歌曲的韵味。

(二)情感是民族声乐的灵魂

原生态歌手是在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歌唱是对自身心情的宣泄和情感的表达。原生态歌手天籁般的嗓音,真挚而朴实的情感净化了观众的心灵,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中,要把握好民族歌曲的情感,从而对歌曲进行完美演绎。

(三)吸收、保留原生态唱法的技术养分

原生态唱法有许多优点是值得我们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和保留的,比如技术和风格方面,民歌是唱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有传承、发扬、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演唱技巧,从中提取精华,才能提高民族声乐艺术。

四、结语

事物总是在发展,原生态民歌具有可变性,它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得到延续和传承,而不是简单还原,更不是坚守,发展才是对原生态唱法最积极、最好的保护。

篇6:浅论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湖湘文化的融入论文

浅论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湖湘文化的融入论文

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其心忧天下的思想精髓、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经世致用的价值标尺、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等,影响与激励一代又一代三湘民众。湖湘文化正是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李谷一、宋祖英、张也、谭盾等。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历程,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接受新的知识与新的文化。因此,什么样的教育品格、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必将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活动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两者的结合,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湖湘文化融入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一)提升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精神品格

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具有鲜明化、个性化的观念标签,它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存在的反映。其中所包裹的丰富思想价值与深邃精神内容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的。作为接受音乐教育的湖南高校学生们,绝大部分来自于湖湘本土,生于此,长于此,受教于此。对于他们而言,感受湖湘文化、体验湖湘文化、了解湖湘文化、探寻湖湘文化、品读湖湘文化,是身为湖湘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补给和文化馈赠。因此,湖湘文化需要以教育这个桥梁,在客观上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在音乐教育中研究、传播、弘扬湖湘文化,不仅能拓展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其精神层面、价值取向、知识构建等方面受益良多,培养更加亲切的教育情感。

(二)丰富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内涵

湖湘文化中的艺术,就像一座珍藏了奇珍异宝的宝藏。有的显露在外,登入艺术的殿堂,有的却隐匿民间,等待我们去采挖。湖湘的传统剧目如花鼓戏、目莲戏、巴陵剧等,湖湘的传统曲艺如长沙弹词、祁阳小调、常德丝弦等,湖湘的传统舞蹈如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衡南七巧龙舞等,湖湘的传统民歌如桑植民歌、湘西苗族民歌、土家族打溜子等。这一切表明,湖湘文化的艺术宝库值得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发掘研究、弘扬传播,让湖湘文化的艺术焕发出光彩夺目、璀璨亮丽的光芒。

(三)推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创新

传承与创新是湖湘文化的思想特征,也是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以“育人”为导向,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前行。一方面,湖湘文化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湖湘文化包含的思想精神与文化内容是高校音乐教育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湖湘文化通过音乐教育的平台,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发挥其当代价值,激发与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创新。以此打破传统、旧套的格局,以立足本土、本地域文化学习为出发点,建构合理、科学的理论新格局。

二、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一)湖湘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力度不够

从目前来看,湖湘文化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有效地运用和学习湖湘文化中的民间、民俗音乐内容,体现湖湘文化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格,展现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我们在开展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我们打造文化强省,凸显本土、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立足点。通过把湖湘文化中音乐知识的学习纳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模块中,我们才能建构更加完善、全面的教育机制。

(二)学生对湖湘文化融入的接受能力不够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思想内容、知识容量让一代又一代湖南人受益。在关于湖湘文化知识了解和学习的调查活动中,55%的音乐教育方向学生对湖湘文化一知半解,36%的学生有一定的基本认识,不足 8%的学生读过相关书籍,有一定的理论见解。这些数据反映出学生对于湖湘文化的了解意识非常缺乏。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湖湘文化还是相对陌生的,湖湘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缺乏,甚至缺失,是导致学生们不了解、不理解湖湘文化的最重要原因。

(三)湖湘文化与音乐教育存在错位结合点

高校是不同文化知识的交汇殿堂。湖湘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形态,它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也可以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的全面建设。长期以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流,所有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布局都是以此为依据。因此,本土音乐文化的缺失、对地域音乐文化的冷漠,形成了湖湘文化与音乐教育的错位结合点。

三、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湖湘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运用

长期以来,湖南高校音乐教学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其教学体系与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西学”为主,全盘的西化教学,一直让本土、本民族的音乐教育教学处于一个薄弱与尴尬的境地。本土音乐“夹缝生存”的不尴不尬,成为高校音乐教学的“瓶颈”。笔者认为,应该改变“文化价值的一元论”思想,结合省情,推动“湖湘文化”进课堂,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音乐教学新模式,通过系统化的构建与梳理,充分展示湖湘文化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提升音乐系学生的艺术品格与理论修养,使更多湖湘学子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二)完善湖湘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活动

目前,湖南各大高校校园都成立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活动展示的一个平台,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湖湘文化为依托,成立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艺术社团,开展丰富的艺术社团实践活动,是湖湘文化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延续。以吉首大学为例,该学校音乐学院成立的女生合唱团,以演唱湘西民歌为主,曲目包括《桑木扁担软溜溜》《马桑树儿搭台灯》《土家族民歌联唱》等。这些极具本土风味的民间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知识的热情,而且成为一个展示的窗口,为推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起到了媒介的作用。

(三)拓展湖湘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延空间

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实地采风活动,是了解湖湘文化、学习湖湘文化的外延空间。如岳阳洞庭渔歌文化、浏阳山歌、宁乡锣鼓文化等,都是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田野的实践考察、进行采风、录音、录像等活动,把这些活动作为音乐教学的第二课堂,对于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在高校举办湖湘文化的文化讲座

定期举办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讲座,通过精心策划、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在选题上要贴合音乐教育方向学生的具体需求,以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湖湘文化的特质与魅力。如吉首大学请来苗族第一、二、三代鼓王对学生进行现场技艺传授与指导,土家族民间艺人田隆信先生为师生们表演打击乐,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启发很多。另外,湖南理工学院组织的“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主题以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本土文化办学特色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针中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湖湘文化是湖南境内千百年积累与流传下来的特殊文化形态,其思想精髓必将对湖南的教育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嫁接、融入到湖南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是高校音乐教育事业朝向更加健康、全面发展的合理设计。

篇7: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的论文

浅析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与原生态民歌的论文

摘要: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然而,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却产生了一些变化。在当今社会,“新民歌”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它的出现让我们距离原生态民歌越来越远了。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对于新民歌流行化这种现象,国内传播界和音乐界已经纷纷嚷嚷传出多种说法。论文首先介绍了民歌、新民歌、原生态民歌的定义和新民歌的发展概况,接下来阐述了中国新民歌流行化的概况,最后重点讲述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民歌;新民歌;原生态民歌;新民歌流行化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正伴随着历史的步伐发展并被传承下来。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

我国各地的原生态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众多的民族、丰富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民族风俗风貌,孕育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族艺术。我们应该保护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歌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发展。

一、民歌的概念

民歌,是人类灵魂最真切的一种声音,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它是各民族民间音乐生活中,由群体世代口头传唱并不断加以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变异特点、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音乐类型。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声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俗、民间风尚不同,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韵味、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形成各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色彩。同是一首山歌,地处西北高原的民族音调则跌宕起伏、高亢洪亮,而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音调则悠扬婉转、清新秀丽。由于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民歌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分支”――原生态民歌和新民歌。

1.原生态民歌的定义

“原生态”一词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它已经成了音乐领域描写“原汁原味”民歌的时髦词汇。它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它们复合后置于民歌之前,就赋予民歌一种新的含义。即以口头方式传播于特定民族、地域传统习俗生活中的民间歌唱。

显然,“原生态民歌”一词的人文含量比我们习惯上说的“传统民歌还要大一些,宽泛一些。它不仅包括:①民族语言和地区方言;②口头的自然传承方式(家族、村寨、社区等);③特殊的歌唱方法和地域民族风格。

原生态民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中华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饱满的文化内涵,它和历史文物一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原生态民歌最重要的特点是声由心发、质朴自然、个性鲜明、不拘一格,地域特征尤为显著。

2.新民歌的定义

新民歌是指现代社会在传统民歌基础上、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的、跟上时代音乐脚步的歌曲。

二、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关系

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既相互联系,又有着本质差异。

1.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联系

①原生态民歌是新民歌之源。新民歌脱胎于原生态民歌,是在原生态民歌基础上的改编和再创作。这种改编于再创作有些有明显的原生态模型,有些则没有,但都遵循原生态民歌的原有风格。可以说,没有原生态民歌就没有新民歌。

②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都具有民歌的一般特征。一般来说,这些特征包括歌曲的取材、旋律、曲调等。

2.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区别

从概念出发,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在创作与传承方式、演唱方法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二者在表现手法、社会功能和创作目的等方面也是很不一样的。

①表现手法不同。新民歌的表现手法较原生态民歌更为丰富。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新民歌可以增加和声和复调;可以用民族唱法,也可以增加美声演唱方法;可以用地道的方言演唱,也可以用普通话演唱;可以用民族乐器进行伴奏,也可以用钢琴甚至是管弦乐器进行伴奏。相比之下,原生态民歌的表现手法则比较简单。

②社会功能和创作目的不同。新民歌所推崇的是歌曲的表演功能,原生态民歌强调的是歌曲的生活功能。原生态民歌在传唱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自乐的特性,而新民歌则不同,从本质上说,它具有明显的娱他性。

③歌曲内涵不同。原生态民歌是群众集体的口头创作,不体现具体某一位作曲者的`个性特征,很多民歌作者本身就是演唱者,歌声饱含着演唱者的个人情感。而新民歌是由作曲者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完成的,歌手的演唱必须以曲谱为依据,歌声中表达的不是自己,而是作曲者。

④使用的语言不同。原生态民歌作为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全部使用方言和口头语,而新民歌以文字形式形成曲子,比较多地使用书面语言。我国各地方言和口语十分复杂,它们与当地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存在着天然的和谐,其中有很多内容是我们的文字所无法承载的,有些话老百姓说的出来,而我们的文字却无法表达,自然也就无法载入到新民歌作品之中了。

三、中国新民歌流行化的概况

1.中国新民歌在当代的发展概况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新民歌这种艺术形式,在旧民歌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发展了新的音乐语言和新的时代音调,使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新民歌流行化产生的原因

新民歌流行化是当今音乐界和社会界存在的一种热门现象。这种新民歌在传媒力量的巨大攻势下,有着广泛的接受群体,并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流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民歌的本质是乡土性、集体性、口头性的统一,民歌的这些本质导致其在现代社会中将遭受许多挑战。乡土性是指民歌与民风民俗的一致性,而现在西方民俗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使我国民俗越来越淡化;集体性是指许多民歌的创作、加工、流传都是由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地产生的,其歌词及曲调都是由群众集体改编。而现在,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这个似乎已经变得不可能了;口头性是指民歌都是在民间祖祖辈辈口头流传下来,而在电视、广播、网络普及的今天,我们学习唱歌几乎很少使用口头相传的形式。

其二,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在现代化都市的人们,很难有机会真正体验原生态民歌充满质朴个性的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涵。比如土家族的哭嫁歌,从最早产生它是一种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和控诉,后来成为一种风俗,成为一种不唱不行、不哭不行,你如果不会哭,人家就觉得你会嫁不出去。但这个风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了。对传统民歌――山歌而言,在目前这个现代化社会里,择偶也并不是通过互相对山歌了。

其三,随着汉语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一些民歌的功能丧失,附着在这一功能上的文化也随之萎缩。这些因素在加速原生态民歌衰亡的同时也加速了新民歌流行化的速度。由于现代教育的推进,少数民族的语言受到汉语普及的影响,呈现萎缩的状态。”这给原生态民歌造成致命的打击。 其四,在这个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里,人们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所处的审美关系都已经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待民歌的态度也不同于以前了。这必然影响人们对待民歌的态度和方法,并进而影响民歌的发展。新民歌由于加入了高科技的灯光、音响等辅助手段,旋律更加好听。从而使得这种新的演唱形式更容易贴近群众,而且通俗、自然、亲切。

3.中国新民歌流行化的表现形式

第一,采用现代流行风格演唱民歌(亦民歌翻唱)。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的黑鸭子组合是中国第一个和音演唱组合。她们用现代流行风格演唱了许多优秀的民歌,由于他们的二次演绎,使得老歌新唱的民歌一度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翻唱后的新民歌,虽然跟上了现代音乐的步伐,但它却在无形中削弱了原生态民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第二,一些音乐人根据民歌素材创作新民歌。以腾格尔、“彝人制造”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流行歌手,不断推出《蒙古人》、《天堂》、《彝人回家》等创作民歌。同时,有些作曲家借助人们熟悉的原始民歌素材,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创作出了很多新的大型声乐作品。这些优秀的新民歌声乐作品,时时闪现着原来民歌的韵致,使人听来耳目一新。

四、中国新民歌流行化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

新民歌流行化对原生态民歌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新民歌流行化对原生态民歌具有保护功能,它可以通过舞美设计,艺术地再现某一历史阶段的原生状态,让过去的原生态民歌“复活”在世人面前,同时它在表现张力强、结构严谨等方面对原生态民歌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它将削弱原生态的区域性特征,渐而使原生态民歌失去其独特的演唱风格、独有的美学内涵,以及它独具的艺术魅力。

原生态民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这个事实让我们心痛。民间文化载负一个民族的记忆,失去了记忆就意味着失去了我们的根,失去我们脚下的土地。现在,中国几千年来言传身授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多种艺术形式濒临失传。因此,保护原生态民歌已成当务之急:

一、加强对传统经典民歌的宣传。鼓励广大群众演唱本地民歌,体会它的民族精神。

二、要擅于发现和挖掘更多的优秀的原生态民歌歌手,让他们尽可能的搜集这些将要失传的民歌,让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阿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首放羊的曲子被他带上了舞台,给了观众一个听觉的冲击。这种借助媒体传播原生态民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手段。

三、通过政府成立专门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基金,保护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同时,可以尝试将自然旅游区的开发与文化旅游区的开发相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以文化事业经费及地方旅游业收入,保护和扶持原生态文化艺术。

四、加强音乐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在采用指令性规范教材统一教学水准的同时,规定一定量的自主性教学课时,由学校和老师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原生态民歌,专门进行地域特色民歌教学,使少年儿童不仅熟悉本民族民歌,而且会唱原生态民族歌曲,从而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五、要广泛收集整理优秀的原生态民歌。由于原生态民歌具有原创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将不可能再现其原貌。很多地方民歌传统曲目只有少数年老的会唱,这些民歌很可能会随着这部分人的去世而失传。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多地记录下现存的原生态民歌。

六、要注意保持地方传统特色。客观地说,借鉴和吸收外来音乐对发展本地原生态民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吸收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原生态民歌原有的特色,使之成为某一地方原生态民歌的标志。

新民歌流行化也许会对原生态民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产生的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其中的尺度还要由音乐工作者来好好把握。我们之所以要如此关注原生态民歌,不仅因为它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而且还因为它维系着新世纪中国文化事业的整体走向。我们要留住“民间艺术的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为传统文化,为原生态民歌,做我们该做的一切。希望“原生态民歌”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J].浙江教育出版社,。

[2]平客.中国“新民歌”的探寻之路[J].新世纪周刊,,(30)。

[3]丁先红.质疑“新民歌”“新民乐”[J].人民音乐,,(8):45。

篇8:高校教育论文

高校教育论文

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内外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国际国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二者结合十分必要。首先,这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伴随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教育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占重要位置。而我国的社区教育与国际相比,尚处在起步阶段,与高校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其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普惠范围的扩大,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个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的终身教育系统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教育通过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将有助于这个系统的早日建成,持续不断地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愿望。再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过程涉及到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对于存在于转型期社会中的成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来武装自身理念,适应转型。这种观念体系的建立,大学精神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转型期社会。

2.高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支持社区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优化社区教育质量,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我国的社区配套建设尚不完备,教育设施及资源非常有限。多数社区仅具备少量可用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场所和设施,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弥补社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其次,高校拥有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协助社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在制定课程制定、教师管理等方面,高校能够为社区教育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保驾护航。再次,高校拥有先进的文化优势,能够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社区文化来说,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对塑造和引领社区精神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规范社区行为。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放教学硬件设施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是面向社区开放操场、运动馆、教室、图书馆、文化艺术馆等教学硬件设施。有些高校还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运动设备和学校特色展馆等面向社区开放,充分发挥了硬件上的优势,弥补地方开展社区教育在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上的不足。

2.输送高校人力资源

向社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也是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类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志愿者资源两方面。有的高校与社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社区输送教师和相应的培训课程,针对社区需求开展生产技能、思想教育、健康保健和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在校学生一方面利用专业所学,在社区教育课堂上担任讲师,另一方面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或文体活动。

3.提供网络学习的平台及课程资源

许多高校通过互联网搭建教育学习的平台,开设网络媒体课程,弥补了社区教育形式以文娱活动为主的缺陷,扩展了社区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层次。在课程资源方面,一是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课程(包括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社区居民可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二是针对社区教育需求,为居民定制各类课程。

三、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通过高校社区双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理念尚未普及,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试点实践

加强高校对参与社区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理解、沟通、支持的互动关系是促进二者合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目前,双方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识仍不够普及。部分高校认为参与社区教育并未对学校发展带来直接收益,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社区教育组织者认为,高校教育层次和水平较高,而社区教育的受众层次较低,对高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的匹配度持怀疑态度。双方的这种观念,可能从根本上阻碍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和社区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引导,协助高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在部分地区开展高校和社区合作的试点实践,以实际效果推动二者的进一步互认。

2.高校与社区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承担起沟通角色

仍有许多高校与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制约了二者的长期合作。目前已开展的合作多是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阶段性要求,或高校与社区之间依据个别社区的教育需求开展的短期合作。高校与社区分属两个系统,二者各自封闭独立,如何使二者达成合作有一定难度,第三方的提领和协调十分必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发挥行政权利在协调学校系统和政府基层管理系统中的有效力量。作为协调者和中间人,帮助学校和社区打破壁垒。可将高校与社区的合作管理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建立明确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3.针对高校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备,亟需对经费来源、资源管理与维护、评价机制等具体问题建立明确的规定

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涉及设备、场地、资金、人员、课程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利用,不可避免的需要探讨高校教育资源的管理与维护方式和经费来源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资金来源,适时适当地为社区教育活动拨款,促使高校与社区的合作能够无后顾之忧地长期开展。另一方面,应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评价机制。可将参与社区教育的情况作为考核项,提升高校对于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其参与的积极性。

篇9: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摘要:民间采茶舞所具体彰显的不仅仅是一种人文风格,更是一种文化内在,所以选择合适的民间采茶舞艺术,进行系统化改造,并且将其进行合理化创新,将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入和完善培养。本文拟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培养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民间采茶舞艺术的价值内涵和艺术风格探究,通过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文化素养培养诉求,从而分析融入民间采茶舞的艺术风格,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民间采茶舞;艺术风格;融入机制;高校体育教学;文化素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对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给于充分关注,从而影响和限制了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效果。结合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实施来说,文化是提升学生价值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维习惯的基础与前提。结合目前文化素养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看,筛选和应用合适的文化素材至关重要。

1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培养状况分析

对于整个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就是一项综合、复杂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该教学活动中所诠释的不仅是系统化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要充分注重对学生自身的思维理念和人文素养引导与价值塑造,形成必要认识。但是就目前普遍实施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状况看,其中更多只是关注相关体育项目和技能,未能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必要的文化知识形成相应关注。因此,筛选和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有着深厚、多样化的影响。首先,文化正是当前高校学生培养时所缺失的内容。重视技能,忽略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已经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实施与本质优化。当然,对于体育教学本身来说,其就是一种文化体系诠释与表达。所以,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完善文化元素,其将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和优化教学效果。其次,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其文化元素的内涵缺失,其中所彰显的精神气息,正是当前影响我们有效实施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客观的看,文化元素丰富多样,尤其是合理、正确的文化元素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所必须融入的.正确内涵。当然,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就至关重要。最后,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时,其未能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尤其是很多老师自身过多干涉学生的自由与积极性,在筛选和应用文化元素时,更多是从老师的关注点出发,缺乏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充分理解,这就限制了整个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

2民间采茶舞艺术的价值内涵和艺术风格

事实上,民间采茶舞艺术形成的关键和重点在于大众将饮茶活动作为重要的生活习惯,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具体艺术内容的价值启迪融入其中。所以,在我们深层次认知和理解民间采茶舞艺术的风格特征时,需要从具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启迪出发,特别是通过具体分析该艺术的整体多样性,从而为我们更好应用该艺术元素提供有效帮助。对于采茶舞艺术体系的具体展现来说,其中任何元素的产生和优化,实际上都是依托具体文化背景所形成的重要文化机制。从民间采茶舞的艺术风格中,其中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都是我们在利用该元素时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文化内涵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影响,都是当前我们无法整体估量的重要元素内容。

3探究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文化素养培养诉求认知

在高校体育教学机制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对文化素养培养的价值理解形成了新的更完善认知,尤其是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元素的教育与传递,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创新,就必须从文化素养的引导与诠释出发。因此,随着教学活动不断成熟,文化素养的引导与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文化诉求,其必须充分满足如下诉求:首先,必须充分注重筛选和应用合适的文化素材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而不能盲目筛选文化元素,在确保所具体筛选文化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前提下,确保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和文化素养培养活动形成合理有效匹配。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活动来说,其中所需要的是在合理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学机制,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想创新。其次,要注重营造生动、形象的体育文化环境,在充分发挥情感思维的基础上,将具体的价值启迪与学生认同之间深度融入,在打造极具情感色彩的体育文化氛围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体系的影响力和价值色彩。文化是一种具体的价值认同,其中所诠释的情感理念,正是体育文化价值展现的基础所在。如何才能让整个教学活动更有情感色彩,这无疑是教学创新与优化的关键所在。最后,整个体育文化建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创造性。体育文化建设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学生”,所以引导学生认可文化内涵,关注课堂创新,通过激发学生对文化内涵的价值重视与必要认可,从本质上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中文化素养的理想关注与根本性诠释。整个体育文化的本质化融入,才能真正构建合理完善的文化教学机制,当然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文化应该由学生来综合创造。所以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力量,是可行且必须。

4融入民间采茶舞的艺术风格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来说,其中所需要的内容是多样化的,除了完善而系统化的教学元素外,丰富合理的文化素养也是值得应用的重要内容。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当前教学环境对学生培养活动的深厚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对当前教学环境变化的影响状况,形成成熟认知,那么其将无法实现理想的学生培养效果,尤其是未能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深层次理解,也缺乏必要的教学优化和适应,更谈不上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结合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思维看,其中所具有的积极思维和人文理念,都能为当前我们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奠定基础。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人文思维看,其中所具有的积极元素,不仅是当前教学创新的基础,同时更是能够为学生成长,寻找到合理融入体系。在教学活动深度创新、整体发展的今天,虽然,现阶段我们已经构建了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机制,但是仍然未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教学特色形成深度理解,尤其是学生自身未能对正在经历的环境特性,形成深层次认知。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色彩看,其中所具有的实践色彩和人文理念,都是当前我们理解和应用多元文化的关键与重点。我们当前在具体应用民间采茶舞艺术,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该资源进行必要更新与改造,特别是在具体探究该艺术的人文理念中,要通过系统化改造,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参与热情,从而加深学生自身的文化体验。民间采茶舞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其中诠释和浓缩了层次化的人文思维,无论是具体的艺术色彩,还是多样化的文化理念,都需要大众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来丰富展现。事实上,在将民间采茶舞艺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其需要的不仅是行为引导,更是理念上的教育,可以说该艺术中所诠释的精神思维和人文理念,都将成为整个文化教育活动的优化前提。对于民间采茶舞艺术的内涵本质和影响力来说,其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意识形成重要影响力,只有让学生在趣味多变的艺术形式中,感知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才能为该艺术的传播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来说,实施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理念。

5结语

在当前整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创新过程中,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创新所在。因此,通过发挥和展现采茶舞艺术的生动多样性,从而在丰富体育文化教学元素的前提下,优化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文化创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化元素的生动诠释,也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本质化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杨,闫鑫瑶.综合类大学舞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初探———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胡万勇导师组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51-153.

[2]刘学伶,杜利波,郭越.扎根黑土,引领东北舞蹈文化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探索引领东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32-135.

[3]陆丽静,黄小明.融新疆多元文化底蕴,探民族舞蹈传承之路———《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100-101.

篇10:生态文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意义论文

生态文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意义论文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随着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尽管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出现了退化的现象,并且已到了厄待解决的地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方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青年先锋,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自身素质水平的培养,关系到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如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培养其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教师授课依旧照本宣科,并未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导致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淡薄,不仅自己浪费自然资源,而且毫不关心周围环境遭受破坏的现状。因此,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不容忽视的,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对我国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意义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形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教育人们积极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观强调的是客观存在主体意识形态、主观能动性的自觉与自律,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是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新的高度。高校思想政治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在不断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应对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确理论的学习,为新时代的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接班人。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突破口之一,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生态文明教育显得是那么的必要。通过思想政治生态文明的学习来改变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升华,正确处理客观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新形势下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寻未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美丽家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远的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和目标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历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早在两千多年前道家就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其核心也正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中国梦”所在。当前我国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所以,在现阶段迫切的需要我们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高校就更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出新时代、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队。

(三)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挥大学生“文化引领”作用

高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应掌握时代脉络、积极配合国家发展的要求,把握好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首先,高校在其文化资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完善的教育体系、齐全的师资配备等,这都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在主观意识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能动性,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在大学这个重要的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最后高校作为大学生学生生涯的最后一站,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不仅是传播生态文建设明理念的先锋队,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系统的主力军。所以,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发挥大学生“文化引领”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设定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不只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在现代社会中,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基本要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唯有不断提高人们的综合能力素质,才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而提高人们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最佳途径——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增强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同时,教会他们从全局出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你、我、他”还关系到社会建设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的现实。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生态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专业知识的获得,更应当重视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这不仅提高了其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生态文明素质。

二、高校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法

(一)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育人意识

高校是大学生获取不同领域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和保障。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吸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培养学生态价值观、生态整体观、生态法治观等生态文明意识。教师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关键,要不断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自觉将授课内容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加强生态责任感,在言谈举止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二)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载体

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树立优良的校风,对高校大学生意识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广播、宣传标牌和标语等方式,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时刻感受生态文明就在身边。学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校风建设之中,营造浓厚的校园生态文明文化氛围。在学校定时举办以“生态文明”为主体的演讲比赛,开展典型生态文明先进事迹评选、邀请模范开展宣讲等活动。

(三)发挥生态文明榜样作用

学校党员、校领导、教师、班干部等应处处以身作则,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重要作用,通过身体力行汇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巨大能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者和绿色家园的保护者,养成随手关水、电、不大吃大喝、不讲排场的习惯,用自身的言传身教、行为举止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将这种无形的精神榜样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人们逐渐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

(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抓好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实现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将充分发挥其文化特色和地域优势,向高校提供相应的教育实践基地,达到实践兴教的目的,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高校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生活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组织学生到湿地公园、生态工业园、生态企业和绿色蔬菜基地学习,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态社会的成效,从而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与自身息息相关,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进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和保护它们,不自觉成为了绿水青山享受者及生存环境保护者,并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将生态文明意识采用传统优势与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与学生加强互动,在博客中分享优秀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文章。利用特殊教学方法,例如:CBL、PBL、翻转教学等方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态文明的案例,逐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总之,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教师在课堂内外探索形势多样、适合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方式,这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1: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一、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素养不统一

但是随着学生数量不断涌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钢琴基础的情况产生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基础功底扎实,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个人发展原因,学习钢琴时间较短,因此就导致了学生之间的钢琴基础和音乐素养的差距不断拉大。

(二)教学模式与资源滞后

当下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还是沿袭旧有的钢琴教学模式,注重技能的教学,而在教学的理念、课程内容的丰富设置、文化修养、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合理化上缺乏突破,不能满足多变的学生教学情况。同时教学的设备也较为老旧,虽然有部分的更新,但是并不能在设备得到充分全面地引入新装备,从而教学资源在数量上和品质上都有所缺乏。

(三)缺乏教学理论体系

在教学内容中过分的.重视钢琴表现的技艺,忽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钢琴全面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设。对于钢琴相关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缺乏有效地教授,学生们更多的只是纯技能的钢琴演奏者,而缺乏对音乐本身文化内涵的体会,同时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也较大,缺乏有效全面系统的教学,教学缺乏科学性。

(四)教师资源匮乏

学生钢琴学习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不仅要懂得钢琴技术的表现,对于钢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相关的文化也要有深入的了解,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底蕴,让钢琴教学不仅仅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艺术欣赏力、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现有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一个老师需要教授大量学生,没有办法达到精细化教学的效果。同时由于音乐专业的人才就业渠道逐步广泛,特别是我国艺术领域蓬勃发展的今天,因此较少的高端人才愿意在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导致学校的师资水平发展有限,教师队伍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应对策略

(一)完善健全教学大纲

让钢琴教学相关音乐艺术学习内容进行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立,让钢琴的技术、技巧、理论、文化知识、艺术修养教授进行有效的综合整理,加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科学的按照教学分级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安排,将不同阶段学习的目的、重点进行有效的拟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同时要兼具学生整体的钢琴基础情况。

(二)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改善

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课堂的机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学成就业方向考虑,专业教师除了为学生科学地讲述钢琴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及形成学生规范、正确的学习能力外,更应该把钢琴教学法渗透到课堂中,不仅要会学、会练,更要会教。对于学生的个体情况,要进行学生水平的评估,而后进行小组划分学习,让水平一致的学生进行小组个性化学习,除了针对学生能力的弱点进行有效的弥补,还可以在课堂中安排学生互相教学,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拔高教学,让其钢琴演奏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符合其自身对个人钢琴能力提升的要求。避免笼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课堂的机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讲述钢琴学习的基本性方法,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能力,做出高校钢琴学习的基本任务要求。

(三)强化钢传统钢琴教学优势

钢琴教学的传统教学有着诸多教学优点,因此需要吸取精华予以继承。要强调学生节奏感、歌唱艺术、记忆力等能力的培养。基础的节奏感训练需要贯穿教学始终,要让节奏感具有伸缩的灵活特性,在作品学习之前要注重对其拍号的全面掌握体会,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钢琴主体所应该表达的意义。懂得音乐作品的旋律,其音调的走向、情感表达的波动等,指导学生懂得钢琴歌唱旋律的特点以及情感因素,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加表现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强化学生的视听、逻辑和动作的记忆力训练,对节奏、音等技艺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加入短句的模仿歌唱来帮助其记忆力训练。

(四)注重钢琴的理论课程学习

加强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对钢琴的整体知识有全面认识,让其对于不同音乐有更深入的历史文化了解,以及演奏方式,从而有效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特别是师范类的学生,对于钢琴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不可缺少,充分地了解音乐作品和钢琴背后身后的文化底蕴。

作者:贠婷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篇12:高校京剧音乐教育与审美探讨论文

高校京剧音乐教育与审美探讨论文

一、开展京剧音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京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它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相传的精神纽带。京剧唱腔宣传忠孝节义、大公无私、积极向上的内涵,唱腔反映出民族是非观与道德标准,剧中人物形象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起到楷模作用,具有民族美学意义。京剧音乐旋律来源于各地民间民歌,受南北音乐文化流通影响,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在“西皮”“二黄”声腔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地方小戏及民间小曲的腔调,从而构成京剧音乐综合、多重的特点,京剧音乐的形成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京剧音乐审美教育课程将对学生认知民族文化及戏曲音乐起到重要作用。

二、京剧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一)京剧音乐的“程式性”

“程式性”是京剧音乐的突出特征。京剧乐队按听众的审美需求建立了“文武场”,并在百年实践中积累出有关声腔、板式过门、伴奏、曲牌运用的规律。京剧声腔以“皮黄”为主,西皮腔明朗欢快,带有喜悦激动的特色。二黄腔平和舒缓,适用于叙事、抒情等情绪。两者相互和谐,形成“西皮之清丽缠绵,二黄之神味隽永”之韵。京剧是戏曲中最成熟的“板式变化体”,其有完备的板式体系特征,如“慢板”:4/4节拍,一板三眼,旋律迂回复杂、拖腔较长,用于人物内心矛盾、忧伤、感叹之时。京剧音乐板式多达10余种,每一音乐结构、过门、锣经及适用情绪各不相同,其规律高度体现了“程式性”。另外,在京剧传统演出中,常由乐师演奏曲牌为剧情衔接、渲染气氛进行处理,因此曲牌在应用场合与功能意义上有一定基调与程式,如曲牌“小开门”用于皇帝出场;“榜妆台”用于酒宴聚会;“哭皇天”用于灵堂祭祀;“工尺上”用于迎送宾客。可见,曲牌具有稳定严格的程式框架,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有着巨大的民族意义和审美特征。

(二)京剧音乐的“即兴性”

京剧形成之初,“口传心授”是唱腔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并无乐谱记录。唱腔旋律经由几代人或地域间的传习,难免会发生变化。相同传统剧目的相同唱段,由不同地域或不同演员来演唱,旋律“过门”也是各不相同、千变万化的。而中国京剧音乐与西方交响乐截然不同,我们不会找到两段完全相同的唱腔、板眼或是“过门”的旋律。一方面,由京剧传统伴奏中没有统一、标准、固定的乐谱所决定;另一方面,与乐队琴师常需根据舞台突发情况,因地、因时、因人的变化而作“即兴”演奏也有一定关联。

(三)京剧音乐的“趣味性”

欧洲戏剧的表演舞台,需布置出符合剧情的真实场景及道具。演员通过在实景中的表演加强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而中国京剧表演舞台布景不采用实物道具,剧情变化由演员的表演塑造出来。首先,京剧乐队承担着许多描绘舞台环境的任务,如在呈现风雨雷电、婴孩啼哭、马嘶雁鸣等效果时,由乐队“文武场”来模拟特定环境。其次,乐队中各乐件音色不同,展现的音效及趣味也不同,如小锣运用特殊音色,常配合小花脸、小花旦等诙谐活泼的人物出场;大锣声音低沉,常配合沉着干练,有社会地位之人出场;铙钹与某些节奏结合之后,可暗示人物勇敢机警或急促的赶路。再次,音乐中有诸多有趣的“锣鼓经”:“急急风”用于敌我双方交战的场景;“圆场”用于行走或翻山越岭;“四击头”用于亮相等。

三、高校审美教育现状及实践方案

笔者针对辽宁省5所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喜欢流行音乐者高达71.8%,其中12%的学生狂热喜爱韩国、日本明星,9%的学生偶尔会听流行音乐,50%学生熟知当下流行歌曲。而调查中喜欢中国京剧者比例为28.2%,其中11.2%的学生听过但不懂,4%的学生会唱,2%的学生受家庭熏陶了解一些,11%的学生则从没听过京剧。当了解学生是否学过京剧音乐课时,仅有4%的学生选修过,其余学生表示没有学习过,至今不懂何谓京剧音乐。以上数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及音乐素养的严重匮乏。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对于如何向大学生传达积极向上、具有传统思想内涵的音乐知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增设京剧音乐审美课程,编入高校教学大纲。在高校开设京剧表演艺术综合课,使京剧表演、音乐赏析成为普通高校的必修课及选修课。将原有欧洲古典音乐欣赏课改为中国京剧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侧重民族音乐,从根本上保持中华国粹的传承与延续。第二,组织开展高校京剧社团及比赛演出活动。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与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引领着大学生的思想潮流。开展京剧社团,组织学生演出、打擂比赛,以及与专业人士交流心得,将会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京剧的兴趣与爱好。第三,夯实高校京剧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制定教科书。开设京剧唱腔分析、基本乐理等基础理论课程,是提高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必经途径。同时,针对高校现状,需由专业教师制定一套适用的京剧音乐教材并标明课时与要求。第四,培养京剧音乐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对京剧音乐专业教师的师资培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目前,我国教师中从事京剧教学者为数不多,从事京剧音乐教学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严重制约京剧国粹艺术的传承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与审美教育的良好发展。审美教育将伴随大学生的健康审美能力一同茁壮成长。笔者认为,只要提供丰腴的土壤与良好的发展环境,审美教育之花定会盛开出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饱满果实。而高校开展京剧音乐审美教育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我国京剧优秀人才的必然途径。

篇13: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论文

一、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学资源现状

中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为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从大纲、教学目标、教程安排、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全部参照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之所以参照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原因在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成型早,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条理化。西方教育界对音乐教育更加重视,从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和开展音乐教育的专业人才众多,故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和成熟。反观中华民族音乐,尽管起步极早,7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流传,然而直到近现代也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理论体系。不仅从事民族音乐专业研究的人才数量相对稀少,而且民族音乐也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仍然局限于民间自娱自乐式的演唱和传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成为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阵地,西方音乐理论俨然成为了中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权威和主体。尽管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课程规划中安排了民族音乐的学习,却常常只限于音乐鉴赏,并不属于正规课堂教学中理论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角色明显成了配角甚至龙套,不仅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成熟体系,而且越来越碎片化、边缘化、点缀化,甚至在少数高校音乐教育中彻底消失了。

二、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1.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局限于娱乐和欣赏的范围,更重要在于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族人民都是“伴歌而生”的民族。我国的民族音乐,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音乐往往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密不可分。从远古时起,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就有了《采茶歌》《洗衣歌》《采薇曲》等歌曲,甚至在行军打仗时也有了《兰陵王入阵曲》之类的'战斗歌曲。民族音乐不仅存在于民间,也进入了“殿堂”,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乐府”即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的名称。到了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词类别之一的“词”就是歌曲,宋词最初的名称即为“曲、曲子、曲子词、乐章、琴趣、歌曲”,唐宋之词,即为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就是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及至近现代,中华民族音乐中更有《茉莉花》《康定情歌》《梁祝》等经典作品享誉海内外。

2.民族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除了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外,对其他非音乐专业的高校学生开展的则是音乐理论普及和鉴赏教育。学校教育是公民接受各类知识与文化的主要途径,很多地方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学校教育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自然也应当通过学校教育这一渠道得以实现。

三、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

1.调整课程设置比例

当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比例明显过大,几乎占据了全部音乐课程设置的九成,民族音乐课程内容过于薄弱。为充分利用丰富的中华民族音乐资源,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应当进行适当调整,西方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比例应当各占50%。在具体课程内容安排上,首先应当广泛教授传统经典民乐,如《高山流水》《夕阳箫鼓》《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平沙落雁》《广陵散》等;其次,不同地区高校可选取具有当地民族民间特色的歌曲、乐曲等作为教学资源,例如东北地区的“二人转”、西北地区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东南地区的“灯红歌”“九鲤灯舞”;西南地区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内蒙古地区各种“长调”;藏族地区的“酒曲”“扎年弹唱”;新疆地区的各种“牧歌”等等。

2.收集和抢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

随着现代化程度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加深,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由于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劳动环境,正在迅速走向衰亡。曾经在长江上广为流传的“川江号子”就是典型。在机动船尚未出现的年代,长江三峡上逆流而上的船舶需要大量纤夫通过人力牵引大小船只在汹涌的长江中移动,为了统一节奏,纤夫们喊着口号拉动沉重的纤绳,久而久之形成了极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川江号子。然而,近现代以来,机动船取代了旧时的人力划桨,纤夫没有了用武之地,长江上自然再也听不到雄浑、苍凉的川江号子。据了解,目前还能够哼唱川江号子的民间艺人已是凤毛麟角,即便最年轻的川江号子手都已年逾古稀,川江号子已经到了消亡的边缘。另一方面,现代流行音乐在年轻人中间的广泛传播也使传统民族音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调查显示,在广西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学生中,能够唱出本民族歌曲的学生比例最少的已经降到3%,最多的也不过30%。简单、直白、动感、更富时代气息的流行音乐对年轻人而言充满吸引力,而民族音乐由于其流传时间的久远显得过时、落伍,年轻一代不喜欢、不愿学,民族音乐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从业者而言,收集和抢救这些优秀民族音乐避免其衰亡和消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是当地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生产与生活的经验总结,既是音乐艺术,又是文化提炼。将优秀民族音乐充分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既是为教学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又是对濒危民族音乐最好的拯救。

3.聘请专业音乐工作者或民间艺人辅助教学

专业音乐工作者和民间艺人进入高校开展辅助教学既能够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更多鲜活的民族音乐历史与故事,让大学生产生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感受,激发学生欣赏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专业民族音乐从业者和民间艺人的工作,使他们获得更多资金或物质的援助,以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依赖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深度接触民族音乐,也使高校民族音乐教育领域出现巨大的空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人的“第二语言”没有在校园中得到广泛普及与学习,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高校音乐教育者应当尽快纠正陈旧的教育意识,努力挖掘民族音乐作为教育资源的巨大潜力,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同时尽到拯救与传承的责任。

相关专题 民歌原生态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