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世事多温柔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世事多温柔”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共14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构建也越来越完善,尤其是众多教学工作者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尝试。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评价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和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设性意见。

近年来,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也步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形成专业、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提高音乐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方法略显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评价方法多为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一般在音乐教学进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考试内容以音乐理论或音乐表演为主,主要考核学生这一阶段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为了应对考试,很多学生会在考试前突击学习,在短时间内完成本阶段的所有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收获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短期内完成的,具有暂时性和盲目性,并没有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其二,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过于重视考试的评价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成绩。显然,传统的考试评价并不能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养成“平时偷懒,考前强化”的不良习惯。

(二)评价形式不够全面

大部分高校只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缺乏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等综合性的评价形式。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这种绝对性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众所周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音乐教学开展,促进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提升,虽然传统的评价形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具有一定作用,但对改善教师教学效果并无显著意义。从高校音乐课程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单一性的评价形式过于独立、片面,未能全面评估课程的开展价值和效果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

现在,大部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都是教材中的知识。而音乐表演专业具有实践性,并不能完全的套用常规的评价标准来展开。尤其是每一个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各有差异,这就需要在进行课程考核评价时能够全面的照顾到学生的特殊性,能够结合理论与实践,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考核评估。显然,泛化的评价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音乐表演专业学生。

(四)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

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考核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虽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较最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结果的评价较有权威性,而在学生平时的训练和学习中,由于接触较少,其评价并不具有绝对性。此外,音乐表演专业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相比,理论课程安排较少,仅凭卷面考试成绩、课堂作业等评价内容,并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应该将实践表演的成绩纳入其中,拓展一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二、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策略

(一)采取多种评价方法

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表演技能,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基础上,将自身特有的音乐表演风格全面的展现出来。由于音乐表演专业具有一定特殊性,单纯的阶段性考试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真实客观的学习成绩。为了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应在理论、表演考试的基础上加入阶段性测试、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学生自评等多元的评价方法,全方位地记录和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突出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应全方位整合多样化评价形式,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展开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有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更快地进步和成长。而针对教师所展开的评价,则可以通过不同评价人的考核标准,发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促使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构建更加的完善,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评价指标

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开展的。因此,针对不同特点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非常必要。可以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素养、实践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细化评价过程

音乐表演专业对于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较大,显然学生对实践性课程的掌握情况,仅凭卷面的考试是无法客观做出评价的,想要获得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数据,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不仅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入手,还应细化评价过程。如针对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对某音乐作品的演绎,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状态、身体因素等。只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从而推动音乐表演专业发展,提高音乐人才综合素质。音乐表演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科,其课程构建尚有一定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更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篇2: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需要创新,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更需要创新与改革.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速度快、重在实际操作的应用型基础课,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入手,研究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同时对计算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

作 者:赵欣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公主岭,136100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 “”(7) 分类号:G619.21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   课程体系   设置   教学改革  

篇3: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论文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院(系)作为教学实施与管理的基层单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扩大和I管理重心随之下移的背景下,如何依据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较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发挥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研究必须面又寸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

教学质量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教学质量,从不同的层次去分析教学质量,其概念是不同的。从教学质量监控的角度,教学质量是指学校教学结果达到的程度,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事实上,由于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生产活动,教学活动的结果具有多面陛、长效性的特.,因.tie,想用一个机械定量来评判教学活动结束后才开始显现的教学质量是不现实的,因此时学生即将离开学校,也就是说,教学质量的初步形成之时,也是教学活动结束之时,在学生即将离开学校之时,学校才开始进行所谓的教学质量管理,显然没有多大意义,这也确实不是学校的初衷。因此,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进而促进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成为高校共同致力的做法。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质量的监视、测量与控制,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二、构建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质量是院(系)、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毛入学率从扩招前的9.8%发展到2t3的%,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人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力、学资源出现全面紧张等新睛况下,原来由职能部门直接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已无法适应新的情况,这就要求一改过去对一线教师、学生的直接管理转变成策划、服务和对院(系)的监督和协调。

(一)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在过去高校规模较小时,教学质量监控一般由学校的职能部门进行。高校规模扩大以后,万人大学比比皆是,几万人的大学也为数不少,有的院系的师生数就相当于过去的一所学校,多则三四千,少则一两千,由职能部门来直接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已不现实,这就必然要求管理重心下移,职能部门的功能由过去对一线教师学生的直接教学管理监控转变为策划、服务和对院系的监督与协调。所以,建立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规模扩大、管理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是实施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重要内容之一院(系)是大学的基层管理单位,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等整合一起的实施单位。院(系)过去所承担的执行职能,现在由系、摩、所具体承担,院(系)的各项工作已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院(系)已成为一个集策划、执行、监控为一体的办学实体,建立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确保院(系)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院(系)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最为了解和熟悉,便于直接管理和监控。各院(系)的学科专业差异明显,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虽有共l生,但也有个性。因此,各院(系)的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学的主要工作人员是高度专业化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不同专业的人之间很难提意见、作评价。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教学评价的专业化和±曾强教平价的科学I生。

(三)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有利于增强院(系)的质量自控意识,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是院(系)各专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过去,教学质量主要由教务处监控,教学院(系)处于被拄觉位,缺乏主动监控质量的意识。而建立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院(系)处于主体地位,能够激发他们质量意识和控制质量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使院(系)的管理者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_4J

(四)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可以克且艮监控主体单一、缺位等不良缺陷,实现质量监控由单视角向多视角转变

构建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监控叉寸象中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质量活动中应扮演组织者、监测员和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主编、主导、主检和主管作用,能激发教师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与问题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卡目关的研究结果木目对较少。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后发现,自至今,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类文章不足百篇。由于研究不足,导致目前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存在诸多问题。

(一)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宏观层次的管理太多、太宽,院(系)中宏观、微观层次管理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一是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认知不足,指标体系不全,质量标准与目标定位不相吻合,监控项目单调、范围偏窄、融合l生差,仅把监控集中点放到教师教的一面,教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发挥主体作用,且忽视其它诸多因素;二是运行机制不畅,信息收集不全,对信息整理缺少有效分析,调控纠偏效能差。特别是跨院(系)、跨部门的反馈信息更是很难跟踪,对结果反馈信息处蔓差。

(二)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执行无规可循,没有健全且带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院(系)虽然制定了—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有困难,除了与校级制度存在有不协调性的影响外,在执行过程中却掺杂了人为因素,不能按章行事,对于违规的人或事,存在着看人论事或做就事论事的简单处理,缺乏有效处理措施,致使教学管理制度功能释放受阻,不能发挥其有效的监控作用。

(三)院(系)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一般由院(系)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兼职,队伍素质整合度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少是专职^员和教育管理专业出身的,虽然有专业知识,但缺乏必要的教学管理理论基础和能力,加之一上岗就得面对繁杂的事务l生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能是在摸爬滚打中悟出点道理。突出表现是责权脱节、职责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监控效果不尽人意。

四、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策略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严格遵循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务主管部门指导、配合、协调下,结合本院(系)教学实际而构建。

(一)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要素

院(系)要根据现有监控条件,充分利用资源,在全面了解与掌握本院(系)学科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水平的前提下,将监控划分为五大监控对象:一是专业定位,包括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效果;二是教学活动条件,包括教师(包括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进度、辅导答疑、实验报告批改、作业批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与毕业设汁(论文)质量、课程成绩、课程建设小结、教学法总结等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学生(学生的学习质量监控重要的目标,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和学习纪律进行检查)、教材、教室、教学基地、教学管理文件、教学管理人员;三是实践教学,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见习、实作、实训、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四是教学效果,包括考试、考核、计算机过级率、体育达标率、毕业设计(论文)优秀率、实习生优秀率、考研匕线率、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用人单位);五是学生的创新性成果,包括学生作品、科研立项、论文发表、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工程设计大赛、电子商务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广告t殳计大赛等)。

(二)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1、树立全程、全员、有重点的监控意识

质量是高校院(系)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院(系)质量是基础和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求全体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尤其是“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全程监视、测量与控制。改变过去教学质量监控中有始无终、头重脚轻的现象,只重视对结果的监控,而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或只重视监视、测量,忽视对结果的`分析、控制、信息反馈处理。充分体现监控的意义作用。

2、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

院(系)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层教学单位,做好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一般由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来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成员要求是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管理工作业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一般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在学生中成立评教评学委员会,下设学生教学信息员小组,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生评教/J、组。

3、建立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教学质量监控是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全过程监测与控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是提高监控质量与水平的基础和可靠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下设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和学科基础、学科专业两个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职务结构由院(系)长(主任)、教办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专职辅导员、骨干教师和学生信息员组成;专业结构要有学科带头人、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骨干教师、教育管理专业人员组成。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中的成员要求是教学第一线教师或管理第一线人员,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一般具有讲师、助理研究员以上职称。不同的监控象、监控点,由不同的监控机构、监控人群来承担监控主体,有利于发挥监控机构与职能作用和监控队伍质量效益。

4、制定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制度建设与实施是保证教学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营造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质量保障。~般要求学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设应包括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教学督导(视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状态数据公示制度、实践教学制度、考试管理制度、教师任课制度、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主讲教师负责制度、集体备课试讲制度、教案书写制度、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同行专家评教评学制度、学生评教评学制度(含网上评课)、实践技能导师制度、试卷分析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风考核制度、社会信息反馈制度、教学奖惩制等度。此外还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5、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案

教学质量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评价的参照系。为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确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如培养目标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标准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材建设及选用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编制、课程教材选用、授课计划编写、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实验报告和作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等环节都应有具体的质量标准。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评估力、法、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学生实验守则等;综合性、设计实验标准,生产实习标准;所有这些标准归属教学过程与结果标准。在监控活动中按质量标准执行,确保各个教学过程、环节、要素与结果质量达标。评价方案要根据教学过程与结果质量标准的要求定选评价方法;要素应包括基本要求、有明确的项目、具体的观测点,确定的权重值、可划分等级与可量化标准、评价结果判定、有关说明等。评价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体现可操作性、简便易行性、便于反馈性特点。

(三)建立畅通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机制

教学信息反馈是对每一过程阶段或结果、每一级教学质量适时进行信息采集、评价、纠偏与反馈控制,使教学质量状态尽量符合既定目标。列院(系)要建信息反馈是通过期初、期中和期末有划性的各项教学检查或专项检查获取教学信息,即通过各项监控制度、监控x,-J-象、监控点的实施,获取反馈信息,完成信息反馈职能,也要求建好学生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各班学生信息员要认真填写《教学班周志》,记录教学活动有关情况,反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反馈要有专人专班负责,通过机构职能实现。测量数据可采用量化、半量化数据表达或用模糊数学评判法,灰色类聚求算法,可能满意度法,贝氏预测分类法归类或计算,结果用等级报告法、量化、半量化法数字法或用语言文字描(表)述形式报告。信息反馈是改进、修正、纠偏及其实施奖惩的依据。

篇4: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特点

1.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知识基础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有知识的广度,又要有知识的深度;在能力要求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又要有较强创新能力;在综合素质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有较高专业素养,又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一方面需要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即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培养专业面宽、理论水平适中、应用能力较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既要有知识、有技能,还要有情感、有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重要职能

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的本科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它的价值取向体现行业性,目标体现应用性,课程设置具有复合性,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人才评价体现多元化。行业性和社会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从社会评价角度看,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提供服务为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水平,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其教育目标更加强调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更关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即适应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要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要在专业设置上结合学校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着力打造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特色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按照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在培养目标、实践、实习设置等方面突出区域特点。

2.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本科人才,所要特别强调的不是卓越和一流,而是专业和应用,需要满足学校、国家、社会和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另外,在这些诸多主体中,用人单位的评价最为关键。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一种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它主要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本专业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技术应用和开发工作,着重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及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个体发展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利益,而用人单位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3.个性化原则

教学质量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院校由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不同,其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教育质量评价中要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分别进行评价,即在涉及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评价时体现共性,在涉及高等院校特色方面的评价时体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适应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大类,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包括两项一级指标、六项二级指标和十一项三级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涉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方面。一级指标教学条件包括了师资队伍、经费配置和教学改革三个二级指标,其中师资队伍重点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费配置主要是“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投入,教学改革则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一级指标教育成果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二级指标。其中,人才培养方面,在主要关注学生就业和创业情况;在科学研究方面,提倡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在社会服务方面,强调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个性指标包括三项一级指标、五项二级指标和七项三级指标,这些指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教育建设和结果进行评价,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区域特点,强调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以及支持这些特色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反映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总之,教育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命线,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其开展教学的依据和核心要素。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社会服务的区域性、科学研究的实用性等特点,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希望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关于应用型教学质量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它不同于成熟的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既要满足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还要满足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要求,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目标,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级各类质量标准。而上述的这些要求和标准还在不断充实、规范和完善。因此,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与解决。

篇5: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

首先,为鼓励创新 和满足应 用型MBA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的需要,MBA学位论文 形式和类型并非是单一的,它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和类型,要求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国外MBA院校约半数是课程型硕士,无明确的学位论文要求[1].各个学校对学位论文的格式和规范要求都有其自身特点,对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有严格的区分。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规定论文形式可以是提交给组织的管理报告,但需表明对相 关概念的 理解和逻 辑应用[2].对于不同类型的MBA学位论文,其评价标 准也应有所不同。目前,中国大陆MBA学位论文评审趋向于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为适应不同类型的MBA学位论文评 审需要,必须作出个性化和多 样化的调 整。其次,MBA学位论文从开始选题、提交答辩,到进入社会知识宝库,整个过程 都需要指 导、监督和管 理,因此,在不同的时间点,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最后,与MBA学位论文写作和流通过程几乎相对应,不同时点的评价主体也不相同,评价的论文 内容 ( 结果) 也不同。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了基于MBA学位论文类型、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该图说明,MBA学位论文评 价体系包 括三个相 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 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下面逐一论述。

一、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在制定MBA学位论文 的标准时,虽然考虑到了MBA教育的实践性,以专题研究、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高质量的案例等方式为主,但较之国外的形式,还是有很大差别。在美国,一些MBA学院没有 给学生预 留大块时间撰写论文,而是在每门课程结束后,设置考试或案例分析、专 题论文或 课程报告 等考核,并将其保存在富有现实意义的内部评价工具---文件夹系统中,由学校评 估组进行 评估[3].综合国内外高 校的情况,MBA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包括商业计划、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咨询报告、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报告、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技术研究等[2].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首先,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 的评审标准存有共性。这是由MBA学位论文的共性所决定的。比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都要反映其实践性和实践价值; 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思路、方法; 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按学校规定的体例和格式排版。因此,涉及这些 方面的评 审标准 ( 如,选题的实际意义、论文的规范性及文字表达能力) 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正如广西大学在其工商管理硕士( MBA) 学位论文评价参考指标中明确指出,无论什么形式,对论文水平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论文的应用价值。为便于评价和比较,提出以下学位论文评价参考指标: 1 ) 选题 ( 权重为20% ) ; 2 ) 研究和写作中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权重为20% ) ; 3 ) 应用价值( 权重为25% ) ; 4 ) 综合能力 ( 权重为20 % ) ; 5 ) 写作能力 ( 权重为15 % ) .这也是当前中国大陆MBA院校的主流评价标准。

但是,对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 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4].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既要坚持共性,又要有个性,需要制订个性化评审标准。笔者整理出了对MBA学位论文的四种类型,即调查研究型、专题研究型、企业诊断型和案例 型的不同要 求,如表1所示。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只有单一的MBA学位论文评审标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1) 大多数院校鼓励MBA学生以编写案例作为论文选题,因此案例编写成为这些院校MBA学位论文“唯一”的类型; 2 ) 一些院校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其评审标准可以一样。中国大陆MBA院校提倡 ( 至少是认可) 学位论文的多样化,但在实践中又限制了这种多样化。一些MBA论文指导教师熟悉某种类型的论文,对于其他类型的论文不了解,因此也影响到他们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假如MBA学位论文 的.多样化 是MBA教育的一种国际发展趋势,那么用一种评审标准是否可以满足多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评审的需要呢? 笔者认为是无法满足的。采用 单一论文类型的评审标准可能遏制MBA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创造性,缺乏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评审人员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评价偏差,因为这些评审人员更多地依赖于分析性思维和单一的评审标准。每种学位论文类型具有自身 的体例、内容 和研究方 法的特点。 比如,在内容及其编排上,案例编写与诊断报告就存在一定的差别。案例主体一般应包括标题、引言、正文、结束语和附录几个部分。诊断报告一般应包括标题、诊断类型和范围、正文、诊断意见、改进方案、结束语等几部分。案例编写需要明确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而诊断报告需要明确企业诊断的方法。这些需要个性化的评审标准来指导评审,比如案例编写中案例的真实性极为重要,假如案例是杜撰的,那么就可能一票否决。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院校( 如四川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大学) 最近才制订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比如,西南科技大学详细规定了案例编写、企业诊断、调查研究等3种论文类型的各自评审标准。多种类型的评审标准反映了MBA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

二、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

MBA学位论文写作及发表流通过程构成了多时点评价体系。首先是MBA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多时点评价,大多数院校都有开题报告、提交后评审、答辩、学校内审等3 ~4个环节的评价,有的院校还安排了中期检查。论文类型无疑对评价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对于企业诊断报告,论文提交答辩前应在所诊断企业举行诊断报告会,由企业出具书面评价意见,对于其他类型学位论文,可能并不需要这样一个评价环节。其次是MBA学位论文进入到图书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流通环节,MBA院校排名时1 ~2个环节的评价。最后,就是不同学位论文类型在其多个时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有所不同。如,针对不同选题类型,井润田等人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内容[5].

MBA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多时点评价对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关键在于评价的通过率。梅红等人在对西安交通大学MBA论文通过率、盲评结果等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MBA质量保障应完善论文淘汰机制,激励师生参与竞争,优化论文评价体系[6].MBA论文通过率因不同的院校而异。显然,几乎都通过( 通过率接近100% ) 放任了未认真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开题报告、提交后评审、答辩、学校内审等四个环节评价的通过率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对很多院校而言,开题报告、学校内审等环节评价的通过率一般较高,而提交后评审和答辩的通过率可能较低。但太低的通过率( 比如接近60% ) ,一方面的确可以给学生以较大的压力,促使其认真对待论文写作; 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得相当一批学生不能按时答辩、毕业,影响了学校的招生和管理。因此,多时点评价的综合通过率需要把握一个度。

三、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从论文选题、雏形到成稿,必然涉及到多元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作者本人、指导教师、技术专家、校内外评审专家、校学位委员会、数据库和网络读者、教育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梅红等人认为,要关注多元评价主体,引入外部质量评价[6].刚开始论文写作的时候( 定题、研究方案) ,评价主体主要是作者和指导教师,发表之后评价主体主要是社会力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伴随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反抄袭技术被采用,技术专家逐步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种。其次,MBA学位论文类型影响到评价主体的选择,比如,企业诊断报告可能涉及到企业作为评价主体。最后,评价的每个时点和环节一般有相应的评价主体,比如答辩一般由校内外专家组成。

因为各院校要强调MBA学位论文的实践性,除了选题的实际价值和论文类型多样化之外,应当有适当比例的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 如富有学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他们可能是论文指导教师、校外评审专家、答辩小组成员、第三方机构成员等。目前,中国大陆大多数院校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的人员比例偏低,个别院校甚至没有。

四、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如下四个基本结论:

1) 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 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2) MBA学位论文类型应当多样化,而评审标准要与MBA学位论文类型相对应。

3) 多时点评价的综合通过率要适度。

4) 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人员要有一定的比例。

以上结论对中国大陆MBA院校的学位论文评价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即:

第一,提倡多样化的MBA学位论文类型,对各种类型MBA学位论文提供范本,对师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MBA学位论文的写法。

第二,分别制定每种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

第三,适当控制论文开题、答辩的通过率,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第四,尽量聘请一些企业和政府的有学之士参与到论文写作指导和评审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篇6: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随着20xx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 我国改革拉开了帷幕。此轮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 主要涉及科目改革和录取改革两个方面, 而在录取改革中首次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 即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成绩,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 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 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1]。我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十多年, 其主要目标是高中因材施教, 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发展, 高等学校选拔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而综合素质评价由于缺乏量化指标, 往往成为改革的难点。目前, 绝大多数高中只重教学, 几乎将全部精力用于高考科目;轻综合素质培养, 麻木追求升学率。只有将综合素质评价真正纳入高校招生体系, 成为高考录取的“第三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够真正成为中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 笔者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设为“第三依据”, 对其五个指标进行量化, 作为重要参考纳入高考体系。

一、综合素质评价内涵指谓

学生综合素质包含范围较广, 评价体系多样, 最早可追溯到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该文件提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包含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6个指标[2]。20xx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作为改革中有关综合素质评价的配套措施, 主要体现在5个指标, 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1]。目前各省市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主要有四种分类[3], 详见表1。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首要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注重过程, 客观评价记录成长轨迹;三是鼓励个性发展, 激发兴趣发掘潜能;四是兼顾地域、城乡差别, 公平公正公开评价规则。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业水平可体现在学生的高考或学考过程中, 故笔者建议将综合素质评价分为“思想品德、公民素养、运动健康、艺术素养、科技创新与特殊才能”等五个指标, 并赋予每个指标20分的分值, 总分100分, 将其作为重要参考量化纳入高考体系。

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解读

(一)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学生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 学校德育的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该部分主要评价学生在爱国爱校爱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责任义务、仁爱友善、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表现,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重要体现。

(二) 公民素养

公民素养主要从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两方面进行考察。集体活动主要包括班级、社团、党团组织、学校的集体活动等。公益活动主要包括社区服务, 环境保护, 知识传播, 公共福利, 帮助他人, 社会援助, 社会治安, 紧急援助, 青年服务, 慈善, 社团活动, 专业服务, 文化艺术活动等。地区主管教育部门可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区实际情况, 城乡差别, 设定每学期参与集体活动小时数和公益活动次数。鼓励学生在学业之余适度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有利于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同时增进与他人沟通交流,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 运动健康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拥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运动健康主要包括体能测试和体育技能。体能测试根据年龄和地域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每学期测试一次。体育技能, 包括田径、赛艇、羽毛球等28个大项项目, 鼓励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能够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 锻炼身体, 放松身心。根据年龄和地域实际情况参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设置评分规则。

(四) 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 主要包括唱歌、舞蹈、琴棋书画等艺术技能和演讲、戏曲等语言表达或地方特色技艺等。艺术素养可以通过读万卷书 (理论修养美育) 和曲不离口 (艺术实践) 两方面进行评价。理论修养美育, 为艺术类选修课程, 可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情况开设课程, 有条件的可邀请艺术专家开课,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 掌握基础技能要求即可得分。艺术实践, 包括艺术类获奖, 学生作品评定加分。

(五) 科技创新与特殊才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少年强则国强, 鼓励青少年多修科创课程, 激发科学兴趣, 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该部分主要从科创课程和特殊才能两方面进行评价。科创课程, 为科研、技能类选修课程, 可根据行业热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开设课程, 有条件的可邀请行业专家或高校老师开课,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获得相应分数。特殊才能, 包括发明创造专利、学科竞赛获奖、科技创新获奖、公开发表文章等。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一) 综合素质评价机构设置

综合素质评价若纳入高校招生体系, 全社会的重视程度必然提升, 将成为高效的评价环节。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有利于保障各地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公平公正。为有效开展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教育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自上而下成立专门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分工协作, 各司其职[4]。教育部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组织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申诉细则》、《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手册》等政策法规以及奖惩细则。省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指导、抽查和监督, 对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管理。市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细则》对“发展分”进行评价认定和相关审核工作, 组织成立市级申诉委员会。联合市级公益行政机构, 筛选公益组织和单位, 参考上海的实践经验, 规范提供公益活动机会, 做好记录和评价工作。校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基础分”的评价和审核, 负责全程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事宜, 详情见表2。

(二)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

传统纸质的综合素质评价, 在工作效率、公平公开、整合有效信息、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有局限性。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期, 运用网络技术构建统一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必然选择。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可大幅提升数据采集、保存、分析效率, 大数据统计便捷高效, 评价更加公平公正, 同时可设置不同权限便于各级管理部门远程实时监督[5]。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网络管理平台, 建议可在“教育部高校阳光招生平台”下设专版。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信息公开、数据录入、公示申述、数据查询。信息公开, 用于发布通知、公告规章制度等。数据录入, 系统采用“谁评价谁录入谁负责”原则, 录入人员需要对录入数据的纸质材料签字盖章存档备查, 上一级或同级审核。公示申述, 采用校内公示和平台公示相结合, 原则上学校产生的数据, 校内公示, 其他数据平台公示。对公示有异议的数据可按“谁公示谁解释”进行处理, 对结果不满意按规定在平台进行申述,平台筛选有争议信息交市级申述委员会, 在规定工作日予以处理, 保障评价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数据查询, 该模块提供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用不同权限账号查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三)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过程性描述, 是对学生成长轨迹记录, 涉及的评价细则复杂。总体评价原则, “基础分”相对易得, 主要发生在学校或公益组织一线, 由一线教师评价, 学校审核。“发展分”体现区分度, 由市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评价, 同级邻市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审核。发展分纸质档材料由评定小组签字盖章, 拍照上传至平台, 纸质档材料存档备查。各指标详细解读如下:

1、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评价主要由学校组织实施, 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学共同评分, 以学期作为评价单元 (高一上下、高二上下、高三上共5学期) , 满分20分。设置每学期的基本分值16分, 突出表现一次加1―2分, 出现违规违纪等行为, 每次减1―2分, 可出现负分, 班主任负责汇总评价, 权限[10, 18], 校评价小组负责审核。低于10分或超过18分由校评价小组认定后评分, 市级评价小组负责审核。分数控制, 根据学校整体情况设置突出表现加分分值, 原则上, 高于18分人数不高于30%。

2、公民素养

公民素养包含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两部分。集体活动由班干部、班长根据活动次数计分, 以学期作为评价单元, 参与集体活动一次记1分, 班长负责汇总评价, 权限[0, 8]分, 班主任审核。满足最高活动次数, 担任组织者或活动表现优秀获奖, 可得满分10分, 由班主任评价, 学校审核。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 锻炼组织协作能力。该部分容易得满分, 人数比例不作限制。公益活动由公益发起人评价, 以学期作为评价单元, 参加公益活动每单位小时记1分, 最高8分, 公益单位负责人审核。满足最高小时数且表现优秀获得公益部门好评可得满分10分, 由公益单位负责人评价, 市评价小组审核。分数控制, 根据全市整体情况设置突出表现加分分值, 原则上, 本项高于8分人数不高于30%。

3、运动健康

运动健康包含体能测试和体育技能两部分。体能测试标准根据年龄和地域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每学期测试一次, 评分0―2分, 5学期成绩加和, 该部分最高分10分, 由学校体育老师负责实施评价, 校评价小组负责审核。该部分容易得满分, 人数比例不作限制。体育技能, 根据年龄和地域实际情况参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设置评分规则。第5学期末每个学生参加0―2项测试, 由市评价小组进行评价鉴定, 每项评定成绩0―5分, 该部分满分10分, 由邻市评价小组审核。体育特长有相应考级和评奖规则, 故该部分人数不作限制。

4、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包含理论修养美育和艺术实践两部分。理论修养美育, 为艺术类选修课程,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每学期选修0―1门, 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评定成绩0―3分, 5学期成绩加和, 该部分最高分10分, 由校评价小组负责审核。该部分容易得满分, 人数比例不作限制。艺术实践主要为艺术类获奖以及学生作品评定加分。第5学期末每个学生提交0―2类型艺术作品, 由市评价小组进行评价鉴定, 每种艺术类型评定成绩0―5分, 该部分满分10分, 由邻市评价小组审核。艺术特长有相应考级和评奖规则, 故该部分人数不作限制。

5、科技创新与特殊才能

科技创新与特殊才能包含科创课程和科技才能两个方面。科创课程, 为科研、技能类选修课程,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 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评定成绩0―3分, 最多选修5门课程, 该部分最高分10分, 由校评价小组负责审核。该部分容易得满分, 人数比例不作限制。科技才能, 包括发明创造专利、学科竞赛获奖、科技创新获奖、公开发表文章等。第5学期末每个学生提交0―2件最具有代表性成果, 由专家组进行评价鉴定, 每项评定成绩0―5分, 该部分满分10分。由邻市评价小组审核。该类成果有相应技术要求和评奖规则, 故该部分人数不作限制。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涉及到评价内容、形式、标准、公平等系列问题。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合理规划人生;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高考录取评价方式改革, 转变高考分数是录取唯一依据的现状。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 尤其实施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 将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高校亦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遴选到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篇7: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提高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于12月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30号,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要求自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的发布并实施,为高等学校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自身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本文主要对高校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会计核算体系完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完善和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合理建议。

一、《新制度》在核算目标、科目设置、核算要求等方面的完善和改进的主要体现

1.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更高,一方面要满足高校经济活动财务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与财政改革要求相适应。

2.支出业务的核算更加明细。《新制度》要求按照支出功能和经济内容细化支出类科目,将原会计制度下“教育事业支出”科目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几类,并要求区分资金来源和预算类别,在上述明细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3.预算管理要与会计核算进一步衔接。一方面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程序要更加规范,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同时要求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与会计核算进一步地衔接,提高预算的执行准确性。除此之外,《新制度》还有一些变化,如扩大了权责发生制使用范围、计提固产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完善了会计科目的编码、基建并帐处理、优化了报表项目结构体系和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纳入等等。

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探析

基于《新制度》的新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对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进行了再梳理、再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会计核算要满足《新制度》所要求反映的.会计信息需求。从信息需求视角的来看,高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1)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高校决策管理者;(2)不确定的人员,如教学评估人员、各类检查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因此我们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要能提供上述人员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要与部门预算挂钩,进一步促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统一。高校部门预算不能有效地和会计核算系统衔接,也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短板,由此造成,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及时、正确的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造成不正确账务处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执行不够精细等现象。

3.会计核算要满足教育成本核算要求,便于高校的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逐步进行成本核算,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赖于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4.会计核算体系要科学合理,便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务操作。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科学、高效、准确。会计核算体系顶层设计考虑要完善、精细;基础操作要简单快捷。

三、构建完善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科目体系和项目体系。科目体系主要指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按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制度规定的除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项目体系主要是指根据单位的管理需要,按以项目为核算对象自主设置的核算体系。,通过对《新制度》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进一步思考、探析,本文认为,除了现有的科目、项目维度外,必须增加会计核算体系维度,优化核算结构,具体如下:

1.完善科目核算维度设置方式。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每笔支出业务必须按其预算类别(基本/项目)、资金来源(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其他资金)、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核算,按此设置,以“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为例,必须下设“教育事业支出—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至少5级明细科目,由此计算所需设置的会计科目数将非常庞大,既不利于日常科目的管理维护,也会造成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建议简化科目设置层级,可采用“教育事业支出—经济科目”模式,将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科目等信息纳入“资金来源”维度核算。

2.增加“资金来源”核算维度。由于简化了科目设置,因此建议增加“资金来源”维度来核算科目设置中减少的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等信息,例如可以按照“资金来源—功能分类—预算类别”模式将资金来源维度定义为“财政补助—高等教育—基本支出”等,其他的以此类推,并按一定的规则将其编码。设置好的“资金来源”通过会计核算软件可以与项目关联,或直接与会计科目关联,以此来标识每一笔支出的资金来源信息。

3.优化项目核算维度的设置。传统的“项目—科目”二维核算体系,是体现“做的什么事—用的什么钱”的思路,项目的设置主要反映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多维核算体系中,项目的设置要细化,项目需承载更多的核算信息,以便于在会计软件中将“科目—项目—资金来源”进行规则化的关联。因此,每个项目的建立需要体现以下信息:(1)项目核算对象,实际操作中可以为具体院、系和特别指定的核算对象,核算对象要区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离退休五类;(2)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区分信息是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和其他资金三类;(3)项目资金预算类别,是指该项目资金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4)项目的受益层面,主要用来指定项目资金的受益对象,可细化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班级层面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层面,该项目信息主要用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项目设置要与高校预算编制协调一致,项目的预算类别和资金来源信息随着预算的变化而变化;项目设置要涵盖高校所有的支出,即学校发生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与其对应。高校应当建立统一的项目编码规则,规则既要易于识别,又能方便组织核算。

四、总结

多维核算体系的建立后,高校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均包含有各维度的管理信息,通过选择不同维度的组合,可以根据管理需要产生不同的会计报告,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戚艳霞.《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特点分析[J].财会月刊.(12).

[2]解文清.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应收及暂付款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11).

[3]蔡催冬.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基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会计之友.(9).

[4]于莉萍,靳鑫.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探析.《大连大学学报》[J].2013(4).

[5]陈东.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多维核算体系的构建探讨.《会计之友》[J].2014(09).

[6]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教[]488号)[EB/OL].ht

[7]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3]30号)[EB/OL].

篇8: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的“宪法”,要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预期目标,应首先立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矩”。研究发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层面上,法规较为薄弱、缺乏绩效标准;省市级层面上,重发文、轻督查,重形式、轻实效,重原则规定、轻实际标准,重考核、轻评价,重评价结果、轻效果使用,重明责、轻问责;高校层面上,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制度内容不完整、制度没有与时俱进等。基于此,从国家、省级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篇9: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论文

一、引言

王安石曾云:“习典礼,明制度”,俗话也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都说明了规章制度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其管理制度必须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提供管理保障,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发挥协调和统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率的作用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形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稳定模式,从而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伦理教化、激励(惩戒)作用。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制度包括以国家各部委如财政部、教育部等为代表的国家管理制度,省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代表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以及高校在遵循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文件的精神及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这些规章制度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完善、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期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层面

1.国家法规效力薄弱。一是仅限于法规层面,远低于法律的威慑作用。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遵循的依据是主管部门制定的一些制度,如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地方财政部门制定的《XX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XX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上述“办法”显然不具有法律的地位及作用。二是缺少有关办学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都没有要求进行成本核算,《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的培养成本也只是一种统计成本,而不是会计意义上的培养成本核算。三是没有将资产使用绩效方面的指标列入办学条件或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之中。2.缺乏绩效标准。(1)只强调“应当”性,而非“必须”性。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提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的总目标,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同时指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中提到“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合理配置资产”。《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6号)中也只是提到“高校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可以看到,上述法规的表述均仅限于“应当”性,而非“必须”性,截至目前,无论是我国财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自身,都没有制定出固定资产配置标准。(2)重视使用效益,报送却无绩效要求。我国财政部于颁布的《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3号)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但是其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仅要求报告“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情况及原因……主要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导致高校内部仍是只重视资产占用,缺乏配置标准、忽视绩效考核和效果应用。(3)重清查,轻绩效。《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教[2012]488号)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至少每年盘点一次”,但并没有提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绩效。(4)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轻整个固定资产效益评价。《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9号)以及《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的通知》(教高司条函[2000]010号)都只是高教司要求对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在教学使用中的效益进行评价,而非财务司要求对高校所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进行评价。(5)重考核形式,轻结果应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要求“组织实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虽然管理部门确实组织实施了绩效考核,但除了考核等级有别,考核结果并未与学校的整体评价特别是与其财政拨款相挂钩,使高校真正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省市级层面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52号)等文件出台以后,省级财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本文以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为例,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1.重发文,轻督查。《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苏财绩3号)虽然明确了资产的处置范围、处置方式、处置权限与程序、监督检查等内容,并在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省属高校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管理的通知》(苏教财13号)中加大了对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的处置权,但是却并没有对省属高校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是否严格执行了该规定进行相应的监督检查。2.重形式,轻实效。尽管江苏省于20就开始了首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且每年进行一次,至今已清查了12次,但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在一些高校仍然不够清晰。3.重原则规定,轻实际标准。在资产配置标准上,《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苏财规22号)和《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规2号)都参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提出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前者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按照‘依法配置、保障需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进行配置”,而后者则略作调整,将表述改为“高校配备国有资产坚持‘依法配置、保障需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两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即使是仅供参考的配置标准。截至目前,高校只是在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上严格执行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发改投资2674号)规定的标准,其他方面则仍是自行其是。4.重考核,轻(难)评价。《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规[2011]2号)早就提出要对省属高校进行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并在《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暂行)》(苏教财4号)中规定“考核工作每三年一个周期”,考核内容为“基础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重点是“各类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和开放共享程度”“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但在过程管理中资产配置的评价标准仅描述为“资产配置科学合理,符合有关标准,大型仪器设备配置经过专家论证,并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评分细则则描述为“配置科学、合理2分,大型设备经专家论证,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2分”,并没有明确的资产配置标准,因此资产绩效考核缺少法律法规依据。5.重评价结果,轻效果使用。一方面,江苏省相关法规虽然规定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但评价结果全部在“良好”等级以上,实际上一些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并不少,从上到下重视度并不高,成效很不理想。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虽然扩大了优秀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置权限,但是对于优秀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并未大力宣传和推广。6.重明责,轻问责。《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苏教财[2017]1号)虽然规定了高校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高校主要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作为校内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但并未将对高校、相关部门以及高校主要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列入其中。

(三)高校层面

有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田素珍[2]认为,只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置论证制度、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才能达到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陈建飞[3]认为,改革现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必须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制度,如范围与内容、领导重视、物资供需用信息、效益(果)检查,施行大型仪器设备有偿占用制度。赵东昀与赵元庆[4]认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登记制度、盘存制度、处置制度、赔偿制度、报告制度等6项制度。严筱玲[5]认为,符合高校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包括:预算管理、采购验收、财产登记、有偿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处置、财产清查、奖惩赔偿、保值增值、技术档案、财产交接等11项制度。王俊懿等[6]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制度,对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采购验收、财产登记、维修保养等,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陈诗铨[7]认为,应从构建、使用、处置、报告等方面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张慧[8]认为,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覆盖“论证、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赔偿、调拨、转让、盘点、清查、处置、报废等”环节,且应建立产权登记与界定制度以及使用绩效管理制度。王晓华[9]认为,要完善各类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预算管理及论证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监督制度。滕雪松[10]认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实物资产管理制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高校资产购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尽管上述学者的主要观点侧重点不同,但无一不是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建议,从不同方面进行完善并使之科学化,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尽管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高校已经实施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费使用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基金实施细则》《办公设备、家具配置原则意见》《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持证上岗管理办法》等,涉及固定资产计划论证、预算审批、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使用验收、登记入账、开放共享、维护维修、绩效考核、报废处置等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11],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以下不足: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管理责任不够明确。管理权与使用权难以协调衔接,出现问题后责任无法划分,导致难以追究。二是计量口径不同。《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第三版)》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分别将高校固定资产分为十六类与六类,导致了账物不符与账账不符等问题的发生。三是使用制度不合理。重视占用而忽视绩效的制度导致设备利用率偏低。四是缺乏配置标准。尽管高校执行了《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也进行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工作,但是由于没有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绩效考核也只能以名次来代表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五是购置制度不合理。由于缺乏配置标准与缺乏有效论证的双重不足,导致仅在实际需要时就购买固定资产,而没有考虑绩效因素,更缺乏责任追究等制度。六是赔偿制度不合理。损坏的责任难以认定,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也难以把握。七是没有实行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制度[12]。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设计的突出问题是固定资产界定不清晰,如按照价值与使用年限计量,网线属于固定资产,但一旦涉及搬迁等即丧失了使用价值,在报废处置时如何招标就显得毫无意义[13]。另外,财务管理制度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往缺乏衔接,且对账不及时,极易出现账物不符与账账不符的问题。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尽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可能预先判断各种现象的发生,但这并不能成为不执行制度的理由,更不能损害现有制度的权威性。执行过程中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不能很好地相结合,不执行办公设备使用年限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赔偿处理不严肃等问题。4.高校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内容不完整。高校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并未贯穿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及各个关键环节与关键人物,导致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虽然重视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工作,但执行时往往仅关注是否超预算,却不过问使用效率。二是对捐赠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容易形成账外资产。三是缺乏固定资产使用、保养、维修责任制度[14],直到不能使用时才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四是没有固定资产内部报告制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查清原因并加以解决。五是内部调剂制度不健全,难以调剂或调剂后未做账务处理。六是随意处置固定资产,设备不能使用后,有的使用部门当作废品直接扔掉,而不是申请鉴定并按照权限进行招标处理。5.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印发后,为了推进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绝大多数高校以此为依据出台了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办法,但是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无论学校规模如何扩大,只要上级不出台新制度,学校就不会对原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或者调整。直至财政部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财资[2016]1号)后,学校才进行了所谓的“修订”,根据学校管理实际情况并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国家应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家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在由部门“规定”向国家“法律”转变,由“应当”性向“必须”性转变,由“资产占用”向“资产绩效”转变,由“办学费用”向“成本核算”转变,由“资产考核”向“结果应用”转变的基础上,突出如下重点,以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提升:1.建立以使用效果为主的国家资金投放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经历了“基数加发展”(1955~1985年)、“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1986~)、“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生均拨款加专项经费”(至今)。“生均拨款”由“标准学生生均拨款”与“学科折合生均拨款”组成,“专项经费”就是具有特殊用途和专门目标的拨款,如学科建设项目、科研发展项目、政策性补贴项目、基本建设项目等,湖南省的专项经费拨款则是“办学历史及绩效因素拨款”[15]。绩效因素拨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可见,财政拨款金额与高校资金投入产出率及资产使用效率之间没有关联。本文认为,应将高校财政拨款与资产使用效率及教育培养成本联系起来,并逐步按培养成本来核定高校的财政拨款标准。2.建立强制性的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一是由“应当”性向“强制”性转变。如上所述,过多的“应当”而非“强制”,等于把是否进行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的决定权交给了高校。如果高校有组织观念及经济意识,那么其就会组织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反之,则以“应当”的非必须性而不开展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工作。因此,本文认为应强制性规定高校每年必须要开展一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工作。二是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绩效标准。包括各类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使用寿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开发等。通过纵向与自身对比,横向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不断自我提升。三是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应用。除与财政拨款挂钩外,还要考虑与高校主要负责人的提拔、本科中的“双一流”与专科中的“高水平”院校建设及人才培养水平相联系,促进高校全面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使国家投入到高校的固定资产能够产生更多的综合效益。3.加快生均培养成本核算制度研究。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86]教计字162号)要求:“研究建立高等学校会计教育核算体系和投资效益分析指标体系……为核算人才培养成本创造条件。”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尽管把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纳入了政府监管的范围,但是其仅为统计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2006年底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教育部和财政部等正在研究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方法[16]。但时至今日,国家仍未出台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方面的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强化了对高校资产的管理、要求正确归集各项费用与细化成本核算,显示了对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支持。因此,国家应在引导高校提高办学成本意识、统一培养成本核算周期、明确培养成本的核算对象后[17],尽快出台一部高校培养成本的核算办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水平[18]。

(二)省级主管部门应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突出“两化”

1.对国家各类管理办法进一步制定配置细化。为使国家部委制定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达到期望的效果,省级主管部门要根据其精神,结合省情,由财政主管部门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邀请专家及高校实际管理者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增强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效果性。2.建立高校固定资产全面检查评比制度。全面检查评比的内容包括:管理制度精细化,资产配置定额化,购前论证严谨化,基础工作夯实化,管理过程精细化,资产管理动态化,资产管理绩效化,资产处置规范化等[19]。同时,委派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强制性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状况进行一次检查评比,以不断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全程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全程性管理是指从“配置标准→计划→招标→购置→验收→安装→使用→考核→清查→调剂→赔偿→维修→处置”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20]。在配置环节上,重点需要制定《学校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办公用房面积分配标准、公务用车配置标准、通用资产配置标准、专用资产配置标准、教学科研用房配置标准[21]。在计划环节上,必须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学校预算管理办法》,新增固定资产要经过充分论证并将其列入资产与财务预算之中。在采购环节上,一定要在遵循《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在验收环节上,采购人员收到资产后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与用户进行验收并办理资产与财务入账手续。在安装环节上,必须由专业人士按照流程科学安装。在使用环节上,资产使用(保管)人应核对自己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信息系统中的资产信息,确保资产信息准确无误,具体包括:①资产信息与实际不符,应及时向本单位资产管理员提出更正要求;②资产使用(保管)人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保管资产,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③固定资产如不能正常使用,资产使用(保管)人应及时向本单位资产管理员与领导提出维修申请,经批准后进行维修,维修合格后进行签字确认。固定资产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损坏的,应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赔偿;资产使用(保管)人未经批准不得将固定资产调拨或借给其他人使用,如需调拨固定资产,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并上报资产管理员办理调拨手续;资产使用(保管)人应配合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向本单位报告本人使用、保管的固定资产情况,确保账实一致。在考核环节上,主要分为贵重仪器设备与实训室两类。前者包括机时利用(40%)、人才培养(30%)、科研成果(10%)、服务收入(5%)、功能利用开发(5%)和管理评价(10%);后者包括机时利用(40%)、人才培养(30%)、科研成果(10%)、服务收入(5%)、实训项目(5%)和管理评价(10%)[22][23]。在资产清查环节上,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事前摸查与制定清查计划。其次,利用账务清查结果,编制盘点明细表。再次,实地盘点并予以核实,作好盘点前的准备工作、账载盘点、账外资产编制盘点并与各项目进行核对后重新填报明细表。最后,巩固清查结果。在赔偿环节上,重点是明确赔偿界限与处理原则、责任认定、赔偿标准、处理程序等。在维修环节上,要明确管理体制与管理职责,如统一领导、核定预算、部门负责、限额审批、超支自理、年终清零、绩效审计;设备维修费提取与确定、使用范围与构成,如物料费(含材料费、备件费)、维修人工费和软件服务费等、使用权限与审批流程[24]。在处置环节上,一是规范资产处置行为。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与置换、报废等处置,应当制定明确的要求与程序,采取拍卖、招投标等公开交易方式,应进行相应的资产评估,其中交易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对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废物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处理。二是严格执行资产处置程序。资产处置要由集体决策通过,经公示无异议后,在授权范围内的事项由高校正式行文批复,超出授权范围的事项按规定程序与要求报主管部门审批。资产处置完成后,应及时办理产权变动并进行账务处理。

2.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机构分工与授权范围及权限内部控制制度、人员政治与业务素质标准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预算内部控制制度、验收安装内部控制制度、使用维护维修内部控制制度、调剂处置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报告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等。措施包括:设立专门且独立的全口径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平台、进行固定资产编码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考核制度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文淼,宋胜菊.基于反馈控制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改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2):113~117.

[2]田素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J].江苏高教,1991(6):77.

[3]陈建飞.浅议改革现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J].上海会计,1993(3):24.

[4]赵东昀,赵元庆.试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47~48.

[5]严筱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与制度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6):69~71.

篇1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在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基础上,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模型,并采用改进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实例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是有效的。

关键词:改进熵权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技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在课程结构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质量评价等各环节进行重新构建,以使其与创新型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高等教育活动。当前,我国已经有85%以上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比如,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等),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教育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严重、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创业实践平台短缺等不足。针对以上不足,许多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譬如,谢和平[1]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实践与能力培育、国际化教育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体措施;黄幼川[2]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构思;吴爱华[3]指出“互联网+”双创大赛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李淑[4]探索了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路径;吴玉剑[5]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崔玉平[6]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济意义和行动条件。以上学者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涉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的研究却很少。文章通过访谈领域专家,以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熵权法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模型。

篇1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作者通过对领域专家(高校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企业领导人等)深度访谈、实际调查等方式确定了三级层次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第一层评价指标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第二层评价指标分别是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生个体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4部分,其中,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是:课程设置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教学模式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教学理念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是:有创新创业经历教师人数比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人数比率、教师创新成果转化成功比率、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比率、高学历教师人数比率、师资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学生个体发展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为: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创新成果转化成功率、发明专利质量、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包含的第三层评价指标是:创新创业孵化遴选机制有效性、孵化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孵化平台经费投入金额。依据上述各层级评价指标建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指标模型如表1所示。

篇1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一)改进熵权法简介

19世纪6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热力学中首次提出了熵的概念。1948年香农将熵从热力学领域引进信息论,并系统地提出了信息的度量方法。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在多指标评价中用于确定指标权重。其基本原理是:当评价对象在某项指标上的值相差较大时,熵值较小,说明该指标提供的有效信息量较大,该指标权重应较大;反之,若某项指标的值相差较小,熵值较大,说明该指标提供的有效信息量较少,指标权重也应较小。

(二)实例分析

本文为了验证改进熵权法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中的有效性,通过实际走访4名教育专家,获取各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的打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在表2中,通过各个评价指标排序可知,有创新创业经历教师人数比率、课程设置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教学模式增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比率、教学理念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等5个评价指标排序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因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应将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效果、改善师资队伍、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三总结

本文在确定4个方面15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评价模型构建。该模型不仅提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效果评价的新方法,而且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3):1-11.

[2]黄幼川.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226-230.

[3]吴爱华.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3-27.

[4]李淑,刘福林.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3):1-4+23.

[5]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11):63-66.

[6]崔玉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济意义和行动条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5-93.

[7]陆冬尧.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篇13: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包括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报价、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别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该模块是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特点,掌握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为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摄影基础、装饰画、民间美术、广场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景观雕塑、快题设计、模型制作。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拓宽专业层面,丰富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计模块

计算辅助设计与核心设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例如,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理论基础课程;一部分设计课程,并使用设计软件完成最终作品,题目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实践。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活动。该模块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像真正的设计师一样独立完成整套设计方案,为更早的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实践模块

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再学习再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完善。该模块是使学生考察市场,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毕业设计模块

该模块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应用的考察和全面总结,结合专业特色,其内容包含设计作品和设计说明两部分,并强调其设计的创新性。实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毕业展览制度。该模块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做好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课程设置的`分析与评价,是构建合理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将不断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我院的教育特色,对课程体系建设作出调整并加以改进,使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的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完整。

篇14:构建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原则和内容.以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队伍建设;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又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有关各方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认识不深,自身作用发挥不够,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同时,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责和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体系.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指导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这一知识群体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使他们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搞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使大学生接受到最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教育,确切地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职业素质的要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匕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对社会来讲,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帮助用人单位选择到所需要的劳动者,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有机结合,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前提条件。同时还能减少社会劳动力的非正常流动,有利于降低失业率,减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动作用。

1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近几年各高校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还不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还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1.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还未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列入教学计划;有的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单纯理解为找工作,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1.2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正确定位,因此需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就业指导理论知识欠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探索不够,因而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够,效果不够理想。

1.3指导的内容、形式和对象有局限性

目前就业指导工作的随意性较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学生择业等方面。同时,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提并论,强调对毕业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教育.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需要为大前提,很少能够顾及到大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特长,加之受到经济、条件、手段等限制,高校主动收集到的社会用人信息量小,致使就业指导提供的需求信息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和选择,因而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2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及体系

2.1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要构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必须首先明确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针对就业指导的内容,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高校就业制度改革发展要求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从发达国家多年来的大学就业指导实践和我国近年来的指导工作经验看,就业指导工作概括地讲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职业的具体介绍。通过就业指导,向大学生介绍职业分类、职业性质、活动内容和特点以及对就业者素质的要求等,使大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职业、认识职业、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二,关于个性职业分析、测量和鉴定。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兴趣、能力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测量与分析,使大学生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由此帮助他们选择到自己想干而又能干的职业岗位。初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三。关于职业选择的艺术方法。就业指导关键是要帮助大学生找到理想的职业.这中间涉及到许多的职业选择活动,如职业预测、职业信息收集、职业选择步骤与方法、自我介绍和职业洽谈艺术、职业选择误区等,这些问题既有理论方面也有实践方面。大学生在挥业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掌握,只有通过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参考建议、职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使他们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择业活动。只有根据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才能基本适应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