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现代电教手段优化音乐教学论文

你也脑子有泡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你也脑子有泡吗”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用现代电教手段优化音乐教学论文(共20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如何用现代电教手段优化音乐教学论文

如何用现代电教手段优化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多媒体等现代电教手段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展现音乐的艺术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一旦对音乐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音乐教师要重视现代电教手段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优化音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现代电教手段;优化

多媒体等现代电教手段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表现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那么,如何用现代电教手段优化音乐教学呢?

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这种方式局限性很强,学生学习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元素,学生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非常不利,更会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和音乐相关的声像图文信息,了解更多音乐作品,丰富学生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信息分享平台,学生可以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避免单一的音乐类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用电教手段增强歌唱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乏味,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主要依靠黑板与钢琴,通过教师的领唱和言传身教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尤其在书写过程中,容易造成调号、谱号、拍号、音符、连线、和弦的不规范标记,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与判断,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形兼备,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歌唱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五线谱书写软件,将音律和旋律完成呈现出来,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纠正了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此外,与传统歌唱教学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效以多层次、多角度、高精准的方式呈现出来,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对音效的辨识度,达到视听感官的完美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抽象的音乐知识时,可以反复播放一个或几个和声片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提高学生对音像的感知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加快教学速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还能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自主实践做好铺垫。又如,多媒体中包含很多声音功能与自动配置,可以对不同旋律进行搭配,并合成适当的和声,完成以上制作后,教师可以再对这些和声配置进行简单讲解,进一步纠正学生在歌唱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通过录制微课展示学生的才艺

立足于理论知识的音乐微课鉴赏教学是较为宽泛的教学,不但需要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在录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微课来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并诠释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此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让音乐鉴赏教学变得更有意义。例如,在教学“民歌”之后,为了引导学生对民歌知识进行全面总结,促进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用微课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表演具有民族风格的舞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演绎民歌,借助微课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学生在得知这一任务之后都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并在舞蹈中创新性地融入自己对不同民族歌曲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借来民族服装,一边播放音乐一边翩翩起舞,实现了音乐欣赏和艺术表演的完美结合。

四、巧妙运用电教手段把握音乐韵律

新课标强调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实际上是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也是一次选择与创造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巧妙授课,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时间较短、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微课实施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微课引导下积极探究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徜徉,帮助学生掌握韵律与节奏,让学生通过节奏体会蕴含于音乐当中的情感因素,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教师可以将美国著名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doremi》插曲制作成简单的音乐微课,利用生动活泼的画面,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聆听音符的美妙声音,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节奏。同时,教师应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节奏标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此外,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总之,多媒体等现代电教手段符合我们的音乐教学特征,现代电教手段和音乐相结合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教师必须要重视现代电教手段的应用,并积极探索有效教学途径,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阎博文.媒体下的音乐理论学科教学法的革新路径分析[J].北方文学,(4).

[2]薛宾.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J].文教资料,(21).

篇2: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论文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论文

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学内容,已引起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革命,成为高科技条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在体育教学中,电教手段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体育知识技能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于运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的空间,课前充分做好准备,了解和分析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通过体育录相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各器官,能使学生从角度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例如,在课本篮球部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由于这一动作牵伸全身多个关节,节奏较快,动作复杂。因此掌握有一定难度。如果采用电教手段,先让学生观看篮球比赛的录相及VCD碟片,欣赏精彩进球。让同学们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上的激情和求知欲。在同学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回放“单手肩上投篮”这一动作的慢镜头。然后把镜头定格在“蹬、伸、屈、拨”四个技术要点动作上,并用投影仪在银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文字说明(即具体动作要求、易犯错误等)。讲课做到了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实践课上的模仿和练习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利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课教学环境。

由于体育室内课理论知识较抽象,文字、材料、插图单调,体育实践课动作技术强,结构复杂,学生理解吃力,模仿不得要领。如果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创造性地制成投影片,并与录相带、VCD碟片的部分镜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技术动作,通过“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次讲解各个分解动作,抓住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所要掌握动作的技术要仿领,增强理解深度,激发学生向所喜爱的优秀运动员、运动项目模仿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环境,以动静相结合,声像合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从而有效地调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利用电教手段,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也为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例如,学习“挺身式跳远”一节时,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通达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存在问题也迎刃而解。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从美学角度讲,体育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有着强烈的美感和价值。像韵律体操、各种运动技能技巧、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课的学习都需要教师自身示范动作,作为媒介来塑造美的形象。然而体育教学内容之多,而且技能之大,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难以样样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电教手段,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可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欣赏及评价。如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学习,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美的价值。如果通过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艺术体操录像,同时加上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学生们就逐渐领悟了其中美的内N,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他们的动作也显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赏韵味了。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诸多不利因素,处理室内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从而合理使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优化教学环境。同时,对每位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都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电教手段,从而使体育教学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篇3:运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论文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论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自己所用的教材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现在,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教材去进行教学已不是新鲜事。但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体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实在太少,这中间有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体育课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需要在身体运动之中去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其课堂大都是在较为宽广的运动场,这给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体育课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实效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电化教学,通过声、形、动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空制,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先上一些体育理论课,让学生了解体育,了解体育知识,例如,体育的历史、发展,再具体一些,操场是什么样的`,篮球场是什么样的,许许多多都可以利用制作课件(可利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方法教给学生。比如,在跆拳道项目的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比赛和教学之类的光碟,让学生大脑中有大概的印象,对于画面中优美的动作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体育录相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多角度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还有在最近新广播体操的教学中,如果一直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心理,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广播体操光碟,使学生的视觉有了不同的感观,自己的动作和视频中的动作对比,达到更好的效果,比起教师一个一个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好多了,而且学生的信心也不会受到挫伤。学生就更有激情,不再是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

二、体育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如:音乐进入体育课堂。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缓解生理负荷,消除疲劳,从而轻松主动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音乐进入体育课堂,不是随意点几首乐曲,无视教学实际地乱放一通。首先所选择的音乐韵律要与练习动作的节奏相一致,练习的内容应是易于按均等节拍时间划分的,才适宜作为配乐练习。其次选择的乐曲要合适,旋律要优美、轻松、清晰、健康、活泼。此外还要注意配乐的时机。比如,在课的起始阶段,播放一首进行曲,使学生在雄壮的乐声中列队,精神饱满,队列整齐,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了课的始动环节,顺利地进入正课教学。课的准备阶段,可以播放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2/4拍子的乐曲,伴随着口令提示,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动操,自然感到新鲜、有趣、轻松。课的结束阶段,可以播放舒缓、优美的乐曲,伴随轻松、活泼的动作,可以调节情绪,恢复体力,使体育课有张有弛,轻松活泼,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和熏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电教手段将现代的声、音、动作引进体育课,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自始至终为学生的服务。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我在讲解,仰卧推起成桥一课时,用电视录像演示:“仰卧在垫上”、“手脚放的位置”、“推起成桥”、“头的位置”,它们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整个动作的全过程,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其次,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促使学生自己重复练习,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抛弃了传统的集体喊口令的练习,当然必要时要集体综合练习。另外我用图纸画出背越式跳高的四个环节,让学生对图中所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空中的过杆动作与易犯的错误。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再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与以前明显不同,始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地位。从观察到教师结合图片阐述,到学生的实践体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从美学角度讲,体育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有着强烈的美感和价值。像韵律体操、各种运动技能技巧、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课的学习都需要教师自身示范动作,作为媒介来塑造美的形象。然而体育教学内容之多,而且技能之大,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难以样样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电教手段,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可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欣赏及评价。如在体操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学习,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美的价值。如果通过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体操录像,同时加上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学生们就逐渐领悟了其中美的内N,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他们的动作也显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赏韵味了。

多媒体已经进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为了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讲究电教媒体的使用效果,遵循体育教学自身的规律。多媒体教学是辅,而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

篇4:利用电教手段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电教手段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电教手段 优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小学生对写作文的惧怕心理,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写时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质量低下,批改烦琐。因此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提高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

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目前,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做法就是教师指导模式划一,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跟着老师思路转,自然就形成学生看到作文怕,教师批改作文也怕,作文教学成了老师、学生的一大负担,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也谈不上学生作文的兴趣了。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大胆地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作训练。提倡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 地想象,进行个体化的语言表达。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又能懂得写作文的意义,明白写作要求。我的做法:一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创造。例如:在指导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时,习作要点要学生写出扬子鳄的分布的'地区、外行特点、生活习性等,学生对这些不够了解。我课前要求学生从课外书上查找有关资料(文字的、图片的)上课时再将准备的有关资料、图片,用投影片展示出来,这样学生的素材就多了。二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再利用电教手段,通过作前的指导,让学生感到这次作文的有趣性,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赶快把自己想到的意思、情景写出来。

二、拓宽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写

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积累,使学生感到这次作文有不少内容可写,可以从不少内容中选择最能写好的内容去写。如一次秋游,我有意让一学生将秋游中的景色和同学的活动拍入摄像机,作文课上,再现观赏到的秋景和同学们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然后要求学生选择秋游中最有感触的内容自由作文,题目自拟,结果学生作文内容丰富多彩:《秋游》、《秋天的田野》、《红枫》等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应运而生。通过交流,学生真切地感到“处处留心皆作文”,学生的写作空间变宽了,并且也能写出生活气习、丰富浓厚的佳作来。一位教育家说过,童年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也就是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里,想象的幼芽活跃地滋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而语文教材上按单元训练编排的写人、记事、写景之类的作文形式不够丰富,事实上,课本上许多课文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充分利用课文,通过各种形式:扩写、改写、看图写等想象性作文的趣味性训练,使学生觉得写作文不再是枯燥,没劲,相反倒象是做游戏似的轻松、有趣。这样,学生作文的空间更广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学生习作时,就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提起笔来会写,能写了。

三、把握写作题材,使学生善写

思想决定行为,学生有了想写的心理,就能自主地留心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写作的题材。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工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自觉地走进大自然中,观察大自然的习惯;积极参与健康的游戏和有益活动的习惯;勤做读书笔记、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学生有了这些习惯,体会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老师的指导下除了认真写好规定的作文外,能自觉地写好日记和每周的小练笔。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联想,比较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教师有目的选择几篇,利用投影片进行讲评,给予肯定,指出不足,学生受益非浅,自觉习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总之,学生作文应以学生为主,要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入手,让学生把握住写作题材,解放学生的思维,真正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作文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时做到:想写、能写、善写,达到我们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篇5: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

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目标教学               ――浅谈“导”在目标教学中的作用     目标教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目标分类”理论。这一理论现已愈来愈引起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大家都在学习它,研究它,都在纷纷进行理论的研讨和实验的探索.近年来,我校对“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已达到高潮,每个学科搞实验,每个教师搞研究.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还开展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导趣――展标     兴趣是一个情感性质的因素,它是能力发生的最早征兆,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如果不是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的激发,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导趣,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因此,我们在目标教学实验研究中,采用了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电教手段来展示教学目标,何谓“展标”?就是要把教学目标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交给学生,这是课堂目标教学重要的一环.在展标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突出“三趣”:         (一)谈话导趣,揭示目标        启发谈话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很自然地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如我们教学《尊敬教师》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下面照录一段教者和学生有趣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都在什么地方上学呀?     生:我们在恩施市实验小学上学。     师:对,我们的学校呀,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千姿百假山,有造型优美的花坛.更有辛勤耕耘的园丁,天真活泼的同学。小朋友,你们说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可不可爱?     生: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可爱。     师:今天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就是《看图学词学习7一尊敬教师》,学习这一课要求我们掌握五个生字,四个新词,两个句子,会用“关心”说一句话.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从以上的对话片断可以看出,这种展标,不但有趣,而且非常自然,不落俗套,更符合低年级儿童学习语文和认识规律的特点,     (二)灯片引趣,出示目标     上课伊始,如果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我们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首先采用投影出示彩图让学生观察,并启发提问:“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公鸡的外形是怎样的?它在哪里,干什么?公鸡又分别找谁比美?它们的态度怎样?”然后,教师进行过渡性提问:“公鸡又是怎样由骄傲自大、一心要表现自巳的美丽而转变为愿替人们做事?”耍弄懂这些问题,必须要认真读书,并学会生字,理解新词,以上这些就是这课的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既展示了教学目标,又创设了美的意境,也激发了学生学的情趣。 (三)游戏激趣,展示目标     游戏是少年儿童尤为爱好的一种趣味活动.这种活动用于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乐学效应,如我们教学《种鱼》一课时,首先就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扮演小猫做种鱼的游戏,教师边让大家观察,边启发提问:“这只小猫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把鱼种到地里呢?它又怎么会想到种鱼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弄明白的问题,同时还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许多”、“办法”两词造句,就这样在有趣的游戏中层示了教学目标.     二、导学――施标    。     实施目标,是目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目标意义化的材料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各个具体目标.为了使学生顺利达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电教手段导学。所谓“导学”就是指导学法.电教导学就是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学法指导.我们主要采取“三导”。     (一)提纲导法,实施目标    ,     提纲导法,就是利用提纲指导学生学法,并落实其教学目标.如我们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就是运用投影展示了下列自学启发提纲:         1.初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挽幛、肃穆、不约而同、矫健、苍茫     2.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老奶奶的心情怎样?又是怎样描写一对青年夫妇和一群红领巾的?为什么只具体写这三种人?    。     ②课文怎样描写灵车的?给你的`感受如何?哪些地方写了人们极其悲痛的心情?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体会。     ⑧灵车慢慢地开走了,人们的表现怎样?     3.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试着编列小标题;     方法提示:①从段意中提炼,②小标题可以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个词,⑧小标题必须醒目,而明白确切,各小标题的宇数的格式最好大体相同或一致.     以上提纲学法指导非常明显。第一题提示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题是按照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题是指导学生如何编列小标题。     (二)画面导点,落实目标     所谓“导点”就是利用投影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排除课文中的疑点,让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如我们教学《詹天佑》一课中在八达岭使用“中部凿井法”开凿隧道这部分,此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学们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知识,难以理解.于是我们利用投影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教师先放映绘有八达岭地形的幻灯片,但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到“把工期缩短一半”这段话完,教师启发性提问:根据灯片上的地形图,开凿八达岭隧道要从山顶打几口直井?究竟有几个工作面?要求学生看幻灯片,对照课文动手画出“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问题一提出学们有的托腮想,有的动手画,有的互相讨论,气氛活跃,态度认真,犹如自己在设计施工图一般.同学们通过仔细看,反复读,认真画,很快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突破  了难点,解除了疑点。     (三)范语导读,达到目标     标准的录音教材能给学生提供标准的语音信息,给学生以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达到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比较多,在教学时,要想学生透彻地理解诗意,除了弄懂宇词 以外,还要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  深邃的意境.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录音指导学生朗  读,让学生根据录音效仿其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教学过  程中我们教给学生一些顿开记号如表示顿开拖韵时间短的用  “~”,表示顿开拖韵时间长的用“/”,表示顿开拖韵时间更长  的用“//”.经过规范训练,同学们的朗读能力提高很快,并且  他们读起古诗来,居然也饶有韵味了,     三、导练――检标     “检标”是在目标教学中检测目标,所谓“导练”就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指导训练,采用这种途径来检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我们主要坚持“三练”:     (一)重点精练,检查目标 在语文教材中每课内容都有其侧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并且做到重点精练,如我们教学《琥珀》一课中“奇异的松脂球形成这个重点段时,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1.先看教师演示“松脂球形成过程”的投影片,然后按教师提出的思考线索和阅读要求进行默读课文:     ①思考线索,a.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写自然环境的变化 的?b.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写一对小虫活动的?     ②阅读要求,认真细读,抓住重点字词,注意词句之间的前后联系,还可以动笔画一画。     2.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段是写在很久很久以前(    ),松脂从树上(    ),刚好把一对敌对的小虫一齐(    ),形成了(    )。为此,作者对自然环境的(      )和一对小虫的(     )做了非常周到的(    ),非常合情合理地把一对敌对的小虫送进了(    )。这个推测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组训练题虽然数量不多,但内容较精,设计科学,既突  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尸抓住要点考虑周到又强化了本  课的重点训练,也检测丁本课的教学目标,真可谓一举三得,     (二)分项勤练,检验目标     每教学一篇课文教师都要制订若干较细的子目标,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才能达标.这里谈到的分项勤练,就是目标教学中的分项施标和测标,这种训练尤其适合低年级语文目标教学,如《日月潭》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看投影彩图后,朗读课文说说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说日月潭很美丽?     2.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下列句子填空。     ①日月潭里有个小(       ),把潭分成(      )(       )。  ⑦小岛像(      )  (     )中的(       )(        )。     ⑧日月潭(      )  (     )是密密的(          )(      )。  ④湖光山色,非常(       )(        )。     3,会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既矗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目标检测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的履标――施标――测标,做到了分项勤练,及时反馈,及时矫正,顺利达标。     (三)综合蕾练,检测目标。     检测目标的形式多,有单项性的知识检测、阅读检测,写作检测,有综合性的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的检测,这里所说的综合普练,就是指的阅读教学中的嫁合刃练,每教学宪一篇课文时,教师就要出一蛆综合性的检测题,让学生独立作业,如我们救宪《长征》一课后,利用投影展示丁这样一组综合性检测题:     1,读拼音写词语。       dengxidn(     )weiyi(     )pdngb6(      )kaiydn(     )     2.你认为解释正确在括号内打“√”不正确在括号内打“X”:     (1)走泥丸:①走在泥丸上(     );②滚动的泥丸(      )。     (2)云崖:①悬崖很美,如同云朵(    );②悬崖高耸,如在云中(  )。     3.按照要求填空:     ①“万水千山只等闲”诗句中的“万”和“千”是泛指的(   )意思,“等闲”是(    )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②“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中的“三军”指的是(    )“开颜”指的是(    )。这句诗表达了红军战士完成长征后的(   )心 情。 4.回答问题:   ’    毛泽东主席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5,根据《长征}这首诗的诗意,请讲出红军战胜哪些天然和人为的障碍。 这是一组综合性很强的检测题。第一、二题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检测;第三、四题是能力方面的检测;第五题则是智能方面的检测。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必将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发展其智力。     四、导结―强标     所谓“导结”就是指导学生小结。小结是对学生进行概括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所学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所谓“强标”就是强化目标,总的来说是通过引导学生系统小结来强化、深化、内化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加强“三结”:     (一)初读引结,强化目标    .     初读引结,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加以小结,强化其教学目标。如我们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观察投影彩图并初读课文。然后归纳小结出“桂林山水”这一课给学生的初步印象。其结果如下: “桂林的山水优美动人,漓江的水平静得连一丝波纹也没有,像一面大镜子,水碧绿而清澈.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清晰可见,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姿态万千,有象鼻山、老人山,骆驼山等。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远处云雾迷蒙,山水融为一体,江岸田埂纵横,树上繁花似锦,真是一片如画的江山”。   以上这只能是个初步印象,桂林的山水究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还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精读诱结,深化目标     精读诱结,就是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诱导学生进行小结。一般精读是指对重点段落而盲的.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课文,然后归纳小结出学习所得,这样能够深化教学目标.这里仍然以《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为例,本文的重点段落是第二、三两段,因此,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彩图,理解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桂林的山和水的,然后小结,其结果如下: “在描写漓江的水时,作者运用了一组排比句,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来写的,在描写桂林的山这段时作者同样采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三个特点,每个分句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使用恰当的比喻来描绘山的姿态,读来具体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从以上小结看,同学们对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得比较透彻,归纳小结比较准确,从而深化了教学目标。     (三)熟读导结,内化目标     熟读导结,就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其做系统性的小结,一般系境小结是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进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累境小结,一是小结学习方法,二是小结所学知识和技巧,三是小结所曼教育,通过系统小结促进丁数学目标的内化以上所述。是我们学校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改革实验,这还仅仅矗一个开端,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尚有待进一步深入仔蛔的研究,使其向深发展,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6: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

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目标教学               ――浅谈“导”在目标教学中的作用     目标教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布鲁姆提出的“目标分类”理论。这一理论现已愈来愈引起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大家都在学习它,研究它,都在纷纷进行理论的研讨和实验的探索.近年来,我校对“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已达到高潮,每个学科搞实验,每个教师搞研究.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还开展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导趣――展标     兴趣是一个情感性质的因素,它是能力发生的最早征兆,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如果不是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的激发,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导趣,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因此,我们在目标教学实验研究中,采用了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电教手段来展示教学目标,何谓“展标”?就是要把教学目标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交给学生,这是课堂目标教学重要的一环.在展标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突出“三趣”:         (一)谈话导趣,揭示目标        启发谈话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很自然地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如我们教学《尊敬教师》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下面照录一段教者和学生有趣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都在什么地方上学呀?     生:我们在恩施市实验小学上学。     师:对,我们的学校呀,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千姿百假山,有造型优美的花坛.更有辛勤耕耘的园丁,天真活泼的同学。小朋友,你们说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可不可爱?     生: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可爱。     师:今天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就是《看图学词学习7一尊敬教师》,学习这一课要求我们掌握五个生字,四个新词,两个句子,会用“关心”说一句话.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从以上的对话片断可以看出,这种展标,不但有趣,而且非常自然,不落俗套,更符合低年级儿童学习语文和认识规律的特点,     (二)灯片引趣,出示目标     上课伊始,如果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我们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首先采用投影出示彩图让学生观察,并启发提问:“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公鸡的外形是怎样的?它在哪里,干什么?公鸡又分别找谁比美?它们的态度怎样?”然后,教师进行过渡

[1] [2]

篇7: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生物教学

摘要: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电教媒体,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突破难点;对比求真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故有人把他称作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电教媒体,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表现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序言时,一开始就利用录像片展示我国近年来生物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然后巧妙地引出问题。学生边欣赏边思考,不仅使同学们意识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加强教学感染力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这一因素的能力性。

为此,我们可利用电教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文字性的描述进行还原,创设情景和场景,加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例如,在教授《环境保护》时,为使学生对环境的重要性有直观真切的认识,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有关内容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同时还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参与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直观形象,突破教学中难点

使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电教手段来突出在教学中的重点和常规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好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受精和结实》一课,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受精这一过程通过动画短片,模拟形成的变化过程,把抽象化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效果很好。

四、拓展教学,打破时空的界限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极大地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有些美容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无法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致使教师教的勉强,学生学得困难。这时,如果我们能借助电教手段设计和表现课堂内容,就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增加课堂的容量,降低教学难度。

五、对比求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比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们思维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比较,筛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比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投影教学正可为一次契机,为学生解读感性材料,使之达到对比分析之效果,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讲《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中的双子叶植物纲时,教师先用投影出示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豆科的大豆、槐树、菊科的向日葵、蒲公英等植物,让学生对比区别并总结各科的主要特征。

总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因而要致力于电化教学的探究,为学生汲取知识的营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篇8:利用电教手段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电教手段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电教手段 优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小学生对写作文的惧怕心理,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写时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质量低下,批改烦琐。因此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提高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

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目前,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做法就是教师指导模式划一,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跟着老师思路转,自然就形成学生看到作文怕,教师批改作文也怕,作文教学成了老师、学生的一大负担,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也谈不上学生作文的兴趣了。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大胆地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作训练。提倡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 地想象,进行个体化的语言表达。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又能懂得写作文的意义,明白写作要求。我的做法:一是借助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手段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创造。例如:在指导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时,习作要点要学生写出扬子鳄的分布的地区、外行特点、生活习性等,学生对这些不够了解。我课前要求学生从课外书上查找有关资料(文字的、图片的)上课时再将准备的有关资料、图片,用投影片展示出来,这样学生的素材就多了。二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再利用电教手段,通过作前的指导,让学生感到这次作文的有趣性,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赶快把自己想到的意思、情景写出来。

二、拓宽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写

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积累,使学生感到这次作文有不少内容可写,可以从不少内容中选择最能写好的'内容去写。如一次秋游,我有意让一学生将秋游中的景色和同学的活动拍入摄像机,作文课上,再现观赏到的秋景和同学们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然后要求学生选择秋游中最有感触的内容自由作文,题目自拟,结果学生作文内容丰富多彩:《秋游》、《秋天的田野》、《红枫》等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应运而生。通过交流,学生真切地感到“处处留心皆作文”,学生的写作空间变宽了,并且也能写出生活气习、丰富浓厚的佳作来。一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说过,童年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也就是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里,想象的幼芽活跃地滋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而语文教材上按单元训练编排的写人、记事、写景之类的作文形式不够丰富,事实上,课

[1] [2]

篇9:浅谈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电教媒体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声、形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设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素质,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活泼、简洁、明快,从而实现了教学的优化。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电教媒体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它能使单调乏味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使无声化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人教版五(上)《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中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又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对比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③伴随着音乐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再次呈现,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地球上的空气、水等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爱)。如此导入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铺好了道路,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历史,培养情感

《七律·长征》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如:翻越五岭、乌蒙山闯过敌人四道封锁线,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让学生走进长征,感受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了解长征。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难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三、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想象力,理解古诗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难点。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有助于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开始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并问:“如果你也来到这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有的说:“香炉峰上升起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燎绕的仙境之中。”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观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问学生:“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瀑布像银光闪闪,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太美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再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反复吟诵这优美的诗文。同学们仿佛沐浴在千丈瀑布激起的“如烟、如雾、如尘”的水气中。学生既体会到了诗文的语言美,又感到了瀑布的景色美。电教手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作文入门

说话训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的初步训练。儿童的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在这一阶段,“说话”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整个“说话”教学的效果。如果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它的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说话”的积极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如《猴子捞皮球》是一个由四幅图组成的童话故事,一群猴子在玩拍皮球的游戏,一只顽皮的小猴把皮球踢到旁边的池塘里,怎么办呢?画面是静止的,对于许多儿童来说,认识上是有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便设计了“猴子捞月亮”的动画镜头,孩子们的脑海中也迅速产生一个类似的思维过程,既然心中有所想,口中就有话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这说明三维动画的运用为突破教学难点起了关键性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进行口语交际,为顺利地迈进作文的门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电教媒体生动多样,用它作为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精心制作、恰当巧妙运用,并致力于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一定会收到独特而又创新的效果。

篇10: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论文

0引言

在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可使竞技健美操既有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还具有良好的教学性。为竞技健美操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从声音、图像、方位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更直观扩大学生对空间方位和时间过程的感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的目的。

1电教手段作用

1.1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期间,由于学生各自条件的不同、存在不同类型的学习行为、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条件、恰当地促进需求学习行为的实现。在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提供感性知识,可使学生产生兴趣,为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创造了条件,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例如,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示范动作节奏快、方位变化多难度大、学生难以看清和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根据需要定格、放慢动作、分解动作、并且可以采用国际大赛中优秀运动员的录像进行放像教学、尤其一些竞技健美操健将、竞技健美操明星的风采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觉而认真地参与竞技健美操的学习与训练,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模仿、同时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以提高教学效率。

1.2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的竞技健美操技能培养在竞技健美操专业训练中,教师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不能把每个动作都做得非常标准,非常优美,更不可能在做每个动作时停留在某个动作或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技术规格讲解,这样往往是教师示范和讲解完了,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弄清楚动作技术要领,因而往往会导致学生因未掌握技巧而出现不同动作技术错误。如果在这个时候恰当的采用电教手段,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科萨克跳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放录像等一些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播放著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科萨克跳的录像。在放像过程中,可适当采用慢放、定格等。

同时教师可以讲解科萨克跳的特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讲解、分析,当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感性知识之后,再把运动员的科萨克跳反复播放多次,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

1.3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目的,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目的不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采用电教手段教学,一些难度系数相对较大的技术动作能准确规范地让学生看到,加之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就会更容易地掌握动作要领,学习也会更加有兴趣。同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种电教手段,更能让学生形成发现式的学习。例如,单腿全旋的教学中辅以电教手段:教师先讲解示范单腿全旋的动作技术要领,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单腿全旋的基本知识、技术,对单腿全旋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概念。再播放著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多角度的单腿全旋示范动作的录像,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看到单腿全旋的完整动作示范,并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画面定格到具体动作的每一刻,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摩分析,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练习、观摩、再练习、再观摩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由初型概念快速过渡到巩固定型。从而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和动作质量的提高。这样,既能为教师提供很好的教学手段,又能丰富教学内容,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1.4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竞技健美操理论学习在健美操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可为健美操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学生会被那优美的音乐、强有力的动作吸引,他们对竞技健美操专业的理论知识就会有浓厚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无数练习活动是人的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对竞技健美操动作技术的深入了解是竞技健美操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研究分析竞技健美操动作,如屈体分腿跳成俯撑中的空中摆腿动作,起跳时双腿如何前伸,双臂如何经后往前伸,且空中双腿划弧线到体后并腿。落地后如何缓冲。就可以通过录像、数码照像、多媒体电脑多角度播放,对屈体分腿跳成俯撑进行快放、慢放,多角度观看、分析、组织学生观摩、讨论,使学生将其充分理解,然后用于实践,以纠正实践练习中的不规范或错误动作,完善教学内容。

2结论

运用电化教学,更有助于竞技健美操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动作的要领和体会动作的演练风格、以及动作概念的形成原理、使理论课讲解更形象具体。实践课学的更直观,对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锡璜,田天赐福.竞技健美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04).

[2]赵立.对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体育教学,,(02).

[3]董德平,马成龙.多媒体组合教学与体育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0,(05).

[4]陈为民.体育教学的示范、情境创设与反馈[J].中国电化教育,,(10).

[5]贺改勤.高校竞技健美操课程的优化设计[J].山东体育科技,2010,(05).

[6]陈亚红,陈亚杰.影响中学生兴趣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程,2010,15.

篇11: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英语句型教学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英语句型教学

李新月

一、英语句型教学的重要性及运用电教手段的必要性

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几乎每课都设有体现语法重点的句型。其意图在于通过这些句型的操练,使学生掌握 英语的语言结构,养成语言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句型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

搞好句型教学的关键是搞好句型操练。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如果离开了当时的情景,就 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巴甫洛夫认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是密切结合在 一起、相互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小孩学会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是在大人的指点下,看 着不同年龄的男女,经过多次实验而成功的。

传统的教授句型的方法是:教师领读一句,翻译一句,再让学生自己朗读,直至背诵。这种方法使课堂语 言平淡,学生表情呆板,注意力分散,很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很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 地掌握所学句型的形式和表达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真研究了课本上安排 的每组句型的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学校语音室现 有的录音机、录音带、幻灯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探索设计了一些教授、操练句型的方法。自一九八年九年以 来,我们对本校两个普通班进行了电化教学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历次统考成绩统计表明,实行电化教学 的班级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诸项指标中,远远高于用传统方法教学的班级。由此可见,运用电教手段 进行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句型教学

在句型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语音室的各种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

1.创造情景,引出句型

初中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我们根据这一特点,从第一堂英语课起,就坚持用英语组 织教学,并充分发挥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的作用。为了上好每堂课,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准备各种必要的 实物教具。不能用实物的用图片,不能用图片的用手势、表情帮助说话。我们还注意利用课堂的实际环境进行 句型操练。如:This is a door.Look at the blackboard.There is a book on my desk.Whose chair is th is?等等。使英语与实物或情景建立直接的联系。例如:在教第一册第16课时,把事先绘制的图挂上,(这 幅图里有一所房子,房子前面有一只狗,一些花,房子后面有四只绵羊,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头奶牛, 房子附近还有一些树)教师指着图中的房子时说:There is a house in the picture.然后问:What's in th e picture?学生回答:There is a house.教师再指着狗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dog.又问:Wh ere is it?学生可能用汉语说:“在房子前面”,(因为他们还没学in front of)这时教师纠正说:It's i n front of the house.要求学生跟着重复。再问:Is there a dog in front of the house?等等。用同样的 提问方法,使学生掌握这类表示方位的词。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以后,请一个学生提问,其他人回答。在问 答的过中,学生们思想活跃,积极性很高。他们不但练习了新的句型,还把过去学过的句型也运用进去了。如 .Isthe cow fat or thin?What colour is the cow?除了对图上的内容进行问答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运用所 学的表示方位的词,对自己周围的人和物进行问答。如:Where is LiHong?She is behind me.Where is you r book?It's onmy desk.问答完毕,再让学生听听录音,朗读句型。通过上述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个 个跃跃欲试。他们学到的语言生动、自然,表达准确,印象也较深刻。

2.形式多样,操练句型

重复是最简单的一种操练方式,在机械性操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单一的操练形式枯燥无味,容易 使学生疲劳,不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操练句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运用电教手段,采用了“两个 相结合”,即:①运用录音磁带,单纯模仿和换字练习相结合,先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景,跟着录音机逐句模 仿,再用类同的情景,进行换字练习。(如:把场景或人物改变一下)。②运用语音室的主控台,集体操练和 个别操练相结合。先进行集体操练,或齐读,或一部分读问句,一部分读答句,或教师问,学生答。但有的学 生在操练时不用心,随声附和,有的甚至不愿开口。为了弥补这一缺欠,在集体操练以后,马上进行个别操练 。利用主控台的“示范”按钮,让学生或单独朗读,或一问一答,或一问群答。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操练者在 语音或语言结构上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教师最后做指导。这样既便于检查操练效果。纠正操练中的错误,又 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操练句型的过程中,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就运用录音设备,对学生的朗读逐个进行录音,然后反复播 放,让学生评出“十佳”。这项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找差距、再提高的机会。同时,定期录音也激发了 学生操练句型的热情,他们不再把操练句型当成负担。

3.注重实践,归纳语法

课本各课的句型是按照体现各课语法重点编排的。因此,适当地总结法规则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把句型做为例句,精中精力进行语法讲解,其结果是,把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了死条条,学生不爱听,不理 解,记不住。有的虽然背过了语法规则,但不会用,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不知所措,作业中错误较多。

我们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法归纳。例如:第一册第9课出现了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我们 首先利用实物、幻灯片等,反复进行操练,使学生们能熟练地说出本课所接触的每个名词的单、复数。这时引 导他们找规律,比较名词的单数形式与复数形式的不同之处,总结归纳出几个要点。最后,教师用投影仪把要 点投在幕布上,使大家一目了然。这种方法简捷、易懂,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反映,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语法 规则,学得快,记得牢,能运用。在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后,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取得良 好的学习成绩。

篇12: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比较教学论文

【摘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里,含有不少“比较”的因素。在教学中把这些“比较”因素作为形象的电教教材,不但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八册第四课《劳动最光荣》,在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时,制作了两框投影片:一框是古猿在森林里攀援、跳跃;一框是现代人正在工作,劳动的场面。在讲“劳动创造了世界”绘制了一张远古时代茫茫世界的画面;一张是现代美丽的城市风光掠影,分别进行比较,既减少了语言表达,又易理解。又如第十一册第一课《祖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选择戚其振在香港和在山东故乡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画面制成两框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更进一层认识到社会主义好。再如第十册第四课《谁最美》一文中,选择“阿姨的外表美,但心灵不美”与“叔叔的行为最美”两框投影片进行比较。这样既减少了语言表达,又易理解。使学生懂得只有心灵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

篇13: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比较教学论文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里,含有不少“比较”的因素。在教育实习中,我们深入钻研,充分挖掘,运用“比较”教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鉴别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如何进行比较呢?我们在教学中把这些“比较”因素作为形象的电教教材,制成幻灯、投影片。不但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乏味现象,使思想性与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例如第八册第四课《劳动最光荣》,教育学生要从小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在课文前半部分是讲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但是,这样的内容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深了一点,非常抽象、空洞,教材讲起来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接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一教材中的比较因素制成投影片,则克服了这一困难。在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时,我们制了两框投影片:一框是古猿在森林里攀援、跳跃。一框是现代人正在工作、劳动的场面,在讲“劳动创造了世界”时,绘制了一张远古时代茫茫世界的画面。一张是现代美丽的城市风光掠影;在讲“劳动创造了未来”时,绘制了一张神秘莫测的太空图,激发了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样,把抽象深刻的道理形象、直观地呈献给学生,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既减少了语言表达,又易理解,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又如第十一册第一课《祖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通过戚其振在香港和故乡山东不同的生活遭遇的比较,启发了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好”的道理。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选取戚其振在香港和在山东故乡的两个截然不同曲生活画面制成两框投影片映示给学生,使学生真切、形象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好”。课文后面的“想和做”中的两则阅读材料,我们也制成一组对比较强烈的'投影片,映示给学生,使学生更进一层认识到“社会主义好”。

再如第十册第四课《谁最美》一文中,通过对阿姨与残疾叔叔的外表、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心灵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为了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档复合投影片。先分别展示阿姨与叔叔的外表,看谁最“美”,再用抽拉片将阿姨乱扔香蕉皮的行为展示出来,使学生得出“阿姨虽然外表美,但心灵并不美”的结论,最后映出叔叔弯腰拾香蕉皮的画面,使学生最后得出“叔叔的行为最美”的结论。这样通过投影手段进行比较,自然懂得“只有心灵美的人才是最美的人”的道理。

《思想品德》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比较”,可利用幻灯、投影等手段进行教学。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认真理解编者意图及教育目的,则可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灵活利用电教手段,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实现教学最优化。

篇14:巧借电教手段激活语文教学论文

巧借电教手段激活语文教学论文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幅较长、描写生动的课文,搞好这些内容的教学,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提起学习兴趣。还有一些文章篇幅较短,语言优美,要想教好这一类的文章,单靠传统的抓词句段理解,又很难使学生深刻感受意境美,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怎么办呢?在教学中,我巧借电教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

一、巧借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詹天佑》一文讲的是清朝末期詹天佑历尽艰险,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的经过。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交代了历史背景以及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意义。为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当时各地的情况,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热情,教学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毁坏、焚烧的罪恶场面。看完录像后交流,学生明白: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在备受帝国主义者的欺凌、侵略的情况下,詹天佑出来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录像画面直观,激发了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同时对詹天佑有了个初步印象。为后面体会他的思想爱国品质和杰出智慧作好了铺垫。这一课的第七自然段,抒发了作者的由衷赞美之情: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教学时再一次放映录像,展示京张铁路的全貌和詹天佑的铜像,同时让学生聆听这一自然段的录音,引导学生披文入境,由铁路想到修筑铁路的人,由铁路工程的艰巨想到修筑铁路人的智慧和才干,使詹天佑的形象永驻学生脑海,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巧借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进入文章意境有着重要作用。它在抽象的词语和鲜明的表象之间建立起双向联系,从而丰富思维内容,引导学生从纷繁中求简,从比较中求真,从而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如我在教学《琥珀》一文时,由于学生从未见过琥珀,我先借多媒体软件表现课文中琥珀的立体形象,利用多媒体视听一体化的特点,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再现松脂球形成过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重点。然后给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并在计算机上做练习,学生很容易得出琥珀形成的四个必备条件:①夏天,强烈的太阳光;②在松树林里;③蜘蛛扑向苍蝇,松脂下滴,正好将它们包裹;④松脂不断下滴。文章的难点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巧借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开拓他们思维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师生要双向沟通,因材施教。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应用电教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提供思维的凭借,从而激发儿童的想像能力。例如在教学时,我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了一段录像:“花园里园丁在洒水,教室里老师在上课,医院里医生在看病,研究室里科学家在钻研科学……”让学生观看完录像,想一想二十年后的自己在干什么?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有了想像的凭借,答案就十分精彩。如有的同学说:二十年后,我是一个服装老板,拥有资产30万。有的说:二十年后,我是一个象杨利伟一样的宇航员遨游太空如家常便饭……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学习作文的热情大大提高。观察是通过多种感官来实现的.。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仅凭读文,很难把其中的画面美、色彩美、意境美感受出来。如果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指导学生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首先播放了一段桂林山与水的有关录像,让学生认识到桂林水的清澈碧绿,桂林山的奇峰罗列,各不相连。然后,让学生谈看到录像后桂林山、桂林水各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文,找出书中所描写的山水特点。两相对比,加深了印象,激发了学生心中的美感,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借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发言往往辞不达意。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我在教学《怎样保护环境》的口语交际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的灵活性,给学生放映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食品包装袋污染湖水,大气污染空气,乱砍滥伐森林等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组组镜头的录像,并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及生活实际,进行语言描述,充分发表自己对保护环境的看法、想法及打算。此时,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有的说,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要保护地球”。有的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受伤害了。世界上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 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学生妙语如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口语交际能力在不经意中得到了提高。

篇15:电教手段在地理教学的作用论文

电教手段在地理教学的作用论文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有了这种新的电教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教起来方便,学生学起来也轻松。特别是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更是离不开电教手段的辅助,因为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一般教学难以克服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丰富而复杂的板书和图画,局限于一块小小的黑板,难以充分展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2.对于多数青年地理教师来说,要在地理课中完成丰富的板书板画内容要花费较多时间,而且由于教学经验欠缺,并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这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

3.地理挂图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其繁杂的信息量和分不清主次加上能见度不高等因素,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阶梯式学习与提高。

4.地理学科的名词概念甚多,加上规律原理也不少,因此需要更多的图文转换、对比推理和归纳总结,这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是很难完成的。

5.地理教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兼顾各地的社会关系、民族特征及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中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些内容,必须从现象深入本质,从外貌形态特征到客观发展本身,一般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如果在地理课堂中有效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解决一般地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生动展示地理知识,实现学生认知发展

在成熟的教育体系理论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所以,电教化的地理教学需要围绕实现以上六个目标来开展。所谓电教化教学,就是根据地理课程的内容,去选择合适的电教媒体形式如电影、视频、图片集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通过直观的教具可以将地理知识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地展现给学生,为其识记和理解添砖加瓦。相应的,这些也能够逐渐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习热情,主动开展学习,学习积极性骤然提升。具体的讲课流程是这样的,教师以教材为基础,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抛出一些启示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保证学生的认知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这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学生最后的反馈,正确的要加以肯定,错误的要引导修正。最后,把教材重点、教学难点和关键内容等串联起来,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有效利用地理图形材料,图文并茂生动开展地

理教学地理图形是地理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地理学科独有的有形材料,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骨架,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几乎撑起了所有的地理智慧。如何有效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只是通过一般的教学手段进行图形展示,难免会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电教化方式则可以有许多不同。比如,在用投影仪时可以灵活变换文字和图片的输入量,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变换图形大小虚实,由无到有,由虚入实,由近到远,以及图的亮度清晰度变化。这些对学生识图、辨图和图文切换都至关重要,能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尤其针对某些看上去无图又需要枯燥乏味背记的内容,如果通过图形的方式来强化理解,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到《城市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学过程只是沿着教材文本按部就班讲下来,学生听了就会打瞌睡,但是当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现出一幅彩色画面时,那些城市中的工厂污水、汽车尾气、酸雨及城市绿化等地理环境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这时候再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巩固知识。

三、通过电教化教学方式,培养智能开拓型人才

中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比较好奇,求知欲望强,但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不易稳定。而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注意力,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助推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因为电教手段比起书本,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去探索和开拓,想象和创造。比如,在讲授《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时,教师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展现出城市周围的能源、交通、农业、江河、公园、住宅区等情况,然后提问:“如果要建造一个工厂,应该设计在什么位置,理由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又摒弃了传统的照本宣科,有利于帮助学生从观察思考中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开展地理教学,是培养智能开拓型人才的有效方式。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探索电教手段的尝试,是一种能够给传统地理教学带来生机的新形式,对整个地理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篇16: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苏教国标版)

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也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设置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你的一个好朋友被恐怖分子抓走了,你必须和你所在的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才能救出你的好友,你们救人的方法就是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每读对一个钟面,就可以清除一个恐怖分子,只有全读对了,就可以扫除全部恐怖分子,救出好友。学生们一听就来兴趣了,都想做救人英雄,并且积极加入活动。

二、找联接点,铺路

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联想式。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个半径分别为7厘米和4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8个梨、2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8个梨平均分放在2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了。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了一个梨,继续让学生把9个梨平均分在2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 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掌握也较为深刻。

三、运用多媒体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教“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常规教学要两课时才能完成),但学生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准确、详细的解题过程。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面不断扩大与更新,有效地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总之,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篇17:现代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现代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当今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电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如今已发展到电脑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化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手段至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掀起了课堂教学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要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电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将“大语文教育”的教育观,融入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借助Intercom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先进性,将教学从“学习一课”的微观教学中走出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途径,并通过强大信息量的刺激,达到积累和沉淀知识的目的,以求厚积而勃发,同时还可以借助更为先进的“人机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营造出师生平等,发展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切合实际 讲求实效

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内容,吃透《大纲》和教材精神,把握好各单元和各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和关键,切实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教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或者虽然能够讲清,但教学效率比较低的内容,并且能有效发挥电化教学优势的内容来设计电化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做到该用的地方一定用,不该用的地方绝对不用。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其实在某些教学环境下,传统的幻灯片操作也能显示出其独到的优势。例如在教学《示儿》这首诗歌时,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临终前最悲伤的事情是“但被不见九州同”呢?当学生沉默不语时,我打出一张灯片画面上陆游奋笔疾书,背景是一些诗人联想的画面:百姓抱受战乱流离失所;侵略者在中原大地烧、杀、枪、掠;统治者歌舞升平,这些画面给了学生启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张灯片放映了将近10分钟,学生的回答越来越精彩。课后我想,现代教学的手段的运用一定要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升华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就是好的。

三、全面考虑 优化组合

要想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克服形式主义。教师还须根椐语文教学的需要全面考虑、优化组合多种媒体。要考虑综合使用多种媒体比用一种媒体效果要好;还要考虑教学需要和各种媒体的特点和功能,并把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力求使各种媒体的长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大达到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加快教学速度,变“少慢差费”的语文课堂教学为“多快好省”的语文课堂教学。

四、设置情境 减少难度

有些教学内容,涉及的问题广,距离现实生活遥远、教学难度大,且不易被学生接受。使用现代化的声光教学工具,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得到事物的信息。也有些现象,学生很难感知或者无法感知,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化教学设备使传输的信息或形象远化近、近化远,高速转化为缓慢、缓慢转化为高速,大化小、小化大,本质化现象。减少了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中的几点思索和困惑

1、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会用电化教学手段,而且要善用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将语文教师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更深的高度,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很亮基本功,努提高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讲求实效,切忌华而不实,要明白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工具,他永远只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

3、语文教学,是一项体现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往往因为配备的教学软件不适应自己的教学设计而给教学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时还因为课件的原因,束缚了老师教学个性的体现,如果在平时的教学时间当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设计每一课的课件,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我常常想能不能设计开发一套能让老师自己设计制作语文教学课件的的一套软件,这套软件根据现行的教材,在软件里不提供现成的课件,而是提供每一课的课件素材,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自由组合素材,制作成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相匹配的课件。这样既有了自己理想的课件又不至于为了一个课件而花费太多的时间。

总之,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从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中走了出来,更使学生从“苦学”走进了“乐学”,充分体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主动精神,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篇18:电教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电教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运用电教手段解决难点问题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并且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通常在理解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也是教师着重强调的。这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通常会向学生介绍其概念性和理论性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口述的方式来完成,其专业术语较强,学生无法深入的理解,导致这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果针对这些难点、重点知识采取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了解例题的解析流程等。例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式”的时候,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将其解析过程、解题思路展现出来,并将其解题的步骤详细的呈现出来,以便让学生了解不等式之间是怎样转换和求证的。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进行教学,不仅浪费板书时间,还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电教手段教学,缩短了板书时间,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跟着电教手段的解题步骤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分析例题,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识点。

二、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是枯燥、抽象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将电教手段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数学知识。电教手段可以将数学知识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方式展现出来,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学知识的变化与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图像、动画等途径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降低知识难度,让学生更加轻松掌握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函数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每个环节中。由于函数有三种表现形式:解析式、图像以及表格。其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多样,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大多数学生恐惧函数,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出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以便提高函数知识的掌握能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能动作用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出教学方法与流程。例如,教师在讲授锥体体积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将三棱柱分割成为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锥体体积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主动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以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学知识点,将难点问题简化处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动思维能力。

作者:陈举 单位:长春市第十中学

篇19: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论文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性得到了发挥。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运用电教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广大教师在新时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电教手段激发探索强化拓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材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生动、直观、动感强,它以其特有的功能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创设丰富的情境,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兴奋起来”。根据这一心理特征,结合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可感性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在课上先安排一些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录像片和幻灯片,为学生展现鲜明、直观、新奇的科学现象,从而诱发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迅速召唤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恰当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浓厚的兴趣中展开思维,主动学习。

如教学《七色光》一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这样内容的课件: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同学们在欣赏彩虹的同时脑海里会立即产生这样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进入接受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最佳的情境。这时,再通过喷雾实验和三棱镜实验分析推想彩虹形成的真正原因,从而揭开彩虹的秘密,较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穿越时空,探索奥秘

有些事物的发展变化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只能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去了解,由于受能力、智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内容,这样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日食和月食》一课,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变化学生不能亲眼目睹,单凭静止地推测,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设定一定运动轨迹使地球、月球动起来,再现三个天体之间相互位置的移动,并加入优美的音乐和精练的解说。教学时,笔者单击鼠标,这样在屏幕上就清晰地展示出日食的成因: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影子投在地球上,出在月影里的人被遮住了视线,这样就形成了日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被这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和形象的声音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们个个兴趣盎然,思维也极其活跃,课件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透明教学,强化效果

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小学生想象概括能力差。在科学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理解认识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教师难以讲清、学生弄不懂的问题。 如教学《消化器官》一课时在教学中如果仅是让学生参照插图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作用的理解仍是“模糊的”、“片面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小肠的消化、吸收作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学生往往对从来没有直接感知的事物会索然无味、缺乏直接动力,失去学习兴趣。考虑到这一难点,教学中笔者适时出示了这样的课件:《香蕉旅行记》。从口腔出发,途中它碰到了许多忙碌可爱的小人。有的在用高压水枪喷水,它们是口腔、胃、小肠、大肠在分泌消化液,有的提着水桶四处运输,它们是小肠吸收营养输送到身体个部分。这样,整个画面动起来,,再配以略显夸张的语言,极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变小为大,帮助认知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实物投影,把教师的示范过程变“小”为“大”在屏幕上,有助于学生正确地实验和探究科学的奥秘。如教学《种子的构造》、《花的构造》时,笔者巧妙地运用了实物投影进行种子、花的解剖演示,使学生在正确的实验指导下,自己进行解剖观察,不仅了解种子和花的构造,而且为学习《种子的萌发》以及《果实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不仅学生印象深刻,也提高了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活跃思维,启发创新

任何发明和发现,首先建立在发散思维上,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儿童拓出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声音的产生》一课随着课件演示,银幕展现出一幅幅彩色画面:绿水青山,田园禾苗如茵,走兽出没,各种各样的岩石下,昆虫生息。五彩缤纷的花草丛中,蝴蝶飞舞配以咯咯蛙叫,喳喳鸟语,唧唧虫鸣,哗哗流水等科学音响。然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实验,方法越多越好。如此,儿童的思维得以激活,兴致勃勃地忙活起来。有的用小鼓、黄豆实验,有的用音叉、水槽实验,有的用小瓶、塑料泡膜实验学生兴趣盎然,殊途同归,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六、拓展延伸,丰富内容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内知识。我借助电教媒体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内导向课外。

例如教学《鱼》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鱼的共同特征。课前笔者收集了许多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鱼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观察到了名目繁多的书本上没有的鱼,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辨认、综合,感受充分,概括出鱼的共同特征。这样,借助电教手段,增加了课堂容量,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激起了他们观察研究的兴趣。教学结尾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来自《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告诉他们这些书上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篇20:[思品论文]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

[思品论文]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

电化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媒体引入思品课堂,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刻不容缓。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于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更要求我们在思品课堂上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思品课上,引入电教媒体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

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动之以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第师”,孩子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用投影片、录音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他们会以饱满的学习情绪,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晓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矗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要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教学,新授前先放一段录像片:十字路口,交通繁华之处,车水马龙,交通民警正在紧张、认真地工作,指挥疏通来往的行人与车辆,提高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然后再放一段儿童交通事故录像片,让学生象小交警一样分析交通事故,谁违反了交通规则?后果怎样?从而使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在学生心中扎下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便水到渠成,效果极佳。

第四册《谦让》一文,我采用放“孔融让梨”动画片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孔融自小懂得谦让,受到大家的.夸奖,这一收获是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自然得到的,为下文分析孔融为什么让梨?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奠定了很好的基矗八册《英勇的共产党》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头:首先提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用红粉笔粗体字写上“共产党”三个醒目的字,然后播放电影剪辑《烈火中永生》江竹筠、许云峰等身受敌人的种种酷刑,表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片断,老师做如下旁白:像他们这样一身正气、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就牺牲了三十二万多人,他们伟大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永存。此时,学生个个泪光莹莹,热爱共产党崇敬英雄之情便油然而生。然后问: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共产党员?顺势把课题补充完整。如此学生的感情与课文产生共鸣。

二、引用电教媒体,学文悟道,晓之以理

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1.用投影灯片缩短时空距离

七册《坚持民族气节》?中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用投影片可缩短时空距离,深入浅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设计一框灯片,汉武帝派出苏武出使匈奴,亲手交他一根“使节”,使学生认识到苏武此行任重道远。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设计一框抽拉活动片,内容是苏武被单于用种种手段逼迫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再抽拉单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苏武抛进地窖,用饥饿和寒冷折磨他。画中苏武形销骨立,连眉毛上都结了冰,奄奄一息,但他还是没屈服,这就是民族气节。而后抽拉苏武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牧羊的情景,配上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感情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苏武如何坚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在分析第五自然段时,映出第三框灯片:十九年后,须发皆白的苏武回朝,长安百姓涌上街头,欢迎这位光荣的使者。苏武之所以受到万民敬仰是因为他坚持了民族气节,这种爱国精神,我们后人应好好学习并发扬光大。

2.用投影片化抽象为形象

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脑子里没有映象,当然进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维活动也很难活跃,因此,有必要借助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七册《珍惜时间》一课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怎样珍惜时间?”

而“时间”这个概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成为本课教学难点之一。利用投影打出字幕,朗诵录音同步进行,学生兴趣盎然,“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人重视,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也做不成。”

学生一番争论之后,得出谜底:“时间”。抓住这个时机,演示一框抽拉投影片: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工人能生产8.26吨钢;一台采摘机可摘西红柿69公斤;彩电生产线可组装一台半彩色电视机……这样使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强化了对时间的理解。

三、运用电教手段作结,提高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强化主题,导之以行

人们的认识规律是感性→理性→实践,这样才能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运用电教媒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册《先人后己》一课学完后,把课后第二题制成有图的投影片,附加字幕,讨论该怎么办?一框为春游回来,大家都累了,车上座位少,应当克服困难,把座位让给别人。另一框为“六一”儿童节影展,班里发票时好票不多,主动要一 些不太好的票。此项道德识别练习做完,再让学生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指导学生树立先人后己的正确思想,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四册《不上当受骗》讨论学习后,放少年儿童被拐卖的录像片,讨论如果是你自己,该怎么做?以强化主体,不上坏人的当,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提高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

相关专题 电教如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