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的论文

jianzhi02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ianzhi02”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的论文(共6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谈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的论文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且在文化体系中最活跃、最具特色。茶道文化同样是我国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音乐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茶文化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域中得以孕育、形成、发展,必然会打上深深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烙印,与茶文化一同发展起来的还有民族音乐,尤其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如同食物一样,是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很多茶道盛行的少数民族地区,茶道表演与民族民间音乐一同发展、作用,逐渐融合为一体,茶道表演借助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背景,艺术气息以及文化精髓得以更加直观地体现,比如我国佤族、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在开展茶道表演的时候,会将本民族的音乐加以改编,作为表演的背景音乐,这样的发展形式是现代茶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文化的复兴,在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篇2:谈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的论文

音乐与茶道同属于文化领域,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茶道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它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的核心思想,讲究“理、敬、清、融”,提倡中和之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内涵丰富深渊。茶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茶道文化属于狭义的茶文化。首先茶道表演中融合了茶文化的各个要素,属于茶文化的浓缩版,也是茶文化的核心。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茶文化直接作为茶道文化来解释,茶道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茶人通过制茶、品茶、饮茶实现自我修养与人格的完善,体悟人生道理,这就是所谓的茶道。如果简明扼要的概括,茶道就是饮茶人对茶的觉悟。茶道源于中国,至今经历了4700 多年历史,是东方文化与东方人文精神的精粹,也是我国最为精髓的精神文化遗产。那么茶道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从何说起呢?首先,茶道在我国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是通过茶道表演以及文艺创作等形式存在的,很多地域文化的核心都是以茶文化为主,并且以种茶、卖茶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茶道文化在这些地区根深蒂固,并且多半是由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固定、完善的文化体系,负责组织茶道表演的队伍也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基本都是出于对茶道文化的热爱,在当地重要的节假日里,这些茶道表演的爱好者就会组织表演,这样的庆祝形式一直延续和发展下来,就慢慢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茶道表演也逐渐规范,并且开始将当地的民歌、舞蹈融进茶道表演中,将茶与民族文化有机整合了起来,茶道表演开始衍生出茶艺、茶礼等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同时也积淀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音乐资源。这是因为有了民族文化的衬托和渲染,人们对于茶道表演中的传统文化体悟也更加深刻。

2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表现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艺术中的介入,推动了茶道文化的'普及,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极具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不仅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建设发展,也逐渐渗透到我国整体文化体系中,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巨大反响。西方很多国家十分崇尚茶道文化,在我国茶道文化传入这些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中生根发芽之后,我国民族音乐也随之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茶道文化作为媒介,将我国形式丰富的传统文化带入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思想在世界上更多渗透,这无疑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地位提升的有效举措。可以说茶道与民族民间音乐是不可分割的,音乐的无国界性,极大地促进了茶道文化传播的速率,下面针对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表演以及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2.1 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地位

在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发挥了丰富文化内涵、烘托表演气氛的作用。它有效突出了茶道表演的形式,这些民间音乐继承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无时无刻不彰显着极具东方色彩文化体系的魅力。现阶段我国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艺术主要以佤族、彝族为主,在这些地区,居民通过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对于茶道表演中的文化内涵体会更加深刻,民间茶道以舞蹈和乐器作为媒介,将茶道本身所蕴藏的文化精髓传递群众,也就是说,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是茶道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 突显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

以佤族音乐为例,它具有非常突出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特色鲜明的茶道表演一起配合,佤族人民对于音乐非常热爱,在它们的生活劳作中处处都有音乐,在音乐与茶道表演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凸显民族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就是在某一个阶段,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在音乐领域的体现,从而使音乐烙印上了某种特有的色彩,音乐不仅能够烘托茶道表演,反过来茶道表演也将这些音乐更好的带入了社会,向更多的人展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通过茶道表演,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勤劳、简朴、简单的精神品德以及纯朴的民风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 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针对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3.1 对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及其作用

民族音乐是在当地居民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面貌,在茶道表演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不断凸显,并且更加有效的凸显了民族情感,使人们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民族文化与情感,并与表演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茶道与民族民间音乐在这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发展和传承,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性决定了它具有民族服务的特殊价值。依旧以佤族、彝族以及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为例,早期茶道在这些地区普及的时候,当地居民将当地的民族音乐进行改编、舞台化,当地居民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音乐,通过茶道文化将当地民族音乐更好的展现出来,这就是一个宣传和发扬民族特色文化的过程,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不仅展现了茶道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民间艺术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发生转变。在当代社会,民族民间音乐介入茶道的方式,实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同时也对茶道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主推的作用。茶道的内涵丰富,中华民族茶道通过民族音乐的渲染,会使观赏者进入到一个情境中,在这个情境中茶道精神中的“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明伦之礼”被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展现出来。所以说,茶道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它对茶道文化以民族民间表演形式进行下去的依托,在茶道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应该更加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应用和发扬。

3.2 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社会价值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还具有非常鲜明的时间性,而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在于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两个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的个体融合在一起,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列宁曾这样说过,不管他深处何处,语言是否相同,只要一首《国际歌》就能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充分证明了音乐的价值所在,人类社会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斗争,最终才缔造了今天的文明,形成了民族、国家和各种宗教团体。国家也好、团体也好,其基本构成单位都是作为个体的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定的纽带才能够被结合在一起。以学校、企业这样的小团体为例,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歌,企业也会有自己的创业歌,这些团体就是利用音乐艺术达到团结人心、宣传团体文化的目的,最终必然会提升这个团体的凝聚力,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样的道理,在茶道表演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具有增加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强,艺术感染力就会提高,民族民间音乐在茶道表演以及社会生活中都能够对人产生特殊的激励和凝聚效果。

4 结束语

茶道源于中国,在我国经历千百年的发展,积淀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其间不仅形成了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也产生了众多具有浓郁东方色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时很多以茶叶为主的民族,逐渐将民族音乐与茶事相融合,以音乐丰富茶道文化,通过茶道文化传承和发扬了民族音乐。本文主要针对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茶文化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篇3: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固有性,没有高低优劣区别。众多的国家都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民族音乐作为自己的主体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各学校间存在差别。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弹性尺度。”《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关于“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的表述时强调:“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在音乐课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小学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写入教材---“多彩的贵州”

贵州自然山水独特、气候宜人、资源富集,又是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活跃着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形式。开发贵州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将其纳入基础音乐教育,不仅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是增进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为继承和发扬贵州本地民族音乐文化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同时,这些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加入到音乐教材中,更是保护、挖掘贵州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纵观世界音乐教育,很多国家都是以本民族文化和本土民族音乐为主体。如,印度就是完全构建了以本民族为主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欧洲,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和巴托克则积极推行民族音乐教育运动。广泛地搜集本国民歌,并以此编辑以匈牙利民歌为中心的音乐教材,从而形成了具有匈牙利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体系,音乐教育从小学即开始推广。我国在周代就出现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以管理和协调全国的音乐教育,其乐教内容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几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自近代“学堂乐歌”开始,音乐教育逐渐得到发展,如今各民族都高度重视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加强各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研究,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但是民间艺人的责任,更多的要依靠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支持、音乐研究教育部门的参与、广大青少年的学习。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要世代相传就必须从儿童教育开始。贵州高原生活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彝族等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多元独特、优势突出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共12册,每册都有一个单元--“多彩的贵州”。并选取了分布在我省十几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包括:苗族:《躲猫猫》、《苗家儿童庆丰收》、《飞歌》;侗族:《小蚂蚁》、《侗家娃娃弹琵琶》、《拜年歌》、《哆耶舞曲》、《小山羊》、《禅歌》;彝族:《阿喽喽》、《阿西里西》、《盘歌》、《乐呵呵》、《撒麻歌》;水族:《摘杨梅》、《弯弯月亮像牛角》;布依族:《蝈蝈》、《我比公鸡唱得响》、《久不唱歌忘记歌》;仡佬族:《打秋千》;土家族:《螃蟹歌》;汉族:《什么鸟》、《砍柴歌》、《梅花》等除了以上各民族的歌曲,同时还有许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歌曲,如:《夸我侗家小歌手》、《黄果树瀑布》、《铁路修到苗家寨》、《摘菜调》、《最美丽》、《老水牛角弯弯》、《唱不完的欢乐歌》、《牧童谣》等。这些音乐都是贵州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学习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有专家学者倡导,“为了使每个学生有最优化的素质结构,音乐教育应该先学习本土音乐,再学习民族音乐,再了解国外音乐。”

1.通过“多彩的贵州”单元学习,了解乡土文化

在“多彩的贵州”这个单元中,着重介绍了一些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儿童歌曲、乐曲和少数民族乐器。从小学开始潜移默化地了解乡土文化,其中还有少数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学生只要掌握一个少数民族的几个舞蹈动作,就会一首歌曲,从中就可以了解一些乡土文化。小学生们通过音乐这扇艺术之窗,从小接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这也是孩子们了解贵州、热爱贵州,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2.通过“多彩的贵州”单元学习,培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精神得以内聚和团结的精神纽带,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多彩的贵州”单元的民族民间音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纽带的作用。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上册的“多彩的贵州”单元中。学习苗族的音乐,介绍苗族芦笙会。人们只要听到“隆”的一项,便蜂拥而至,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成百上千架芦笙一齐奏响,场面无比壮观,扣人心弦。民族民间音乐的这种凝聚功能绝非其他行政手段所能代替。“多彩的贵州”单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歌唱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有贵州少数民族儿女歌唱国家、赞颂党的,有赞美贵州自然景观等的音乐作品。通过学习欣赏这些优秀的特有贵州元素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感知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四年级上册“多彩的贵州”单元,介绍了布依族,通过学习布依族的音乐,使学生知道并认识布依族的音乐特点和风土人情,并了解布依族的一种民间曲艺--“八音坐唱”,使学生知道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自己为一名贵州人为荣,增强贵州本土民族自豪感。

3.学习“多彩的贵州”单元的文化价值

“多彩的贵州”单元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贵州本土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不论耕种、打猎、结婚、丧吊、盖房、亲朋聚会、甚至发生纠纷,引发争斗是都要纵情歌唱,民间音乐与民族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共同记录和表达了当时当地的民风和思想,民间音乐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他囊括了其文化形态、传统观念、行为规范与风俗习惯。例如:三年级上册“多彩的贵州”单元,通过欣赏《哆耶舞曲》,了解侗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侗家儿女热爱生活,智慧勤劳的优秀传统。音乐欣赏,可以从艺术角度更加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从而更加尊重热爱。

4.学习“多彩的贵州”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

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让学生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美,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歌在节奏、音调上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例如,苗、侗等少数民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民族民间音乐是通过民族特有形式演唱(奏)方法进行的,具有民族的特性和风格,它除了一般音乐能满足人的审美表现欲审美经验的功能外,更有一种民族情感的体验感应功能。例如:六年级上册“多彩的贵州”单元,通过学习唱歌《夸我侗家小歌手》,欣赏《禅歌》,了解侗族特有乐器(牛腿琴、侗琵琶),感受侗族文化。通过欣赏《禅歌》,知道中国最大的侗寨在贵州黎平肇兴,感知侗族大歌被誉为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共鸣”的独特魅力。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只有在特有的音乐作品中得以体现。正如侗族俗语所说:“饭养人,歌养心”。在音乐教材中加入“多彩的贵州”的单元学习,正是更好地汲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营养,激发学生热爱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更好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努力发展本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才能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在国民素质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繁荣我省民族音乐文化。

作者:何晶 单位: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

篇4:谈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审视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谈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审视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千百年来,音乐一直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是源自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广受人民的喜爱。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加以继承,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学校来讲,在音乐教学中将民族民间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课堂当中来,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这些独具魅力的民间民俗音乐文化进行传承。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概述

1、学校音乐教育的概述

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为主,将西方音乐教育作为范本,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手段,对音乐的相关知识进行传播和传承。

2、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概述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而不断形成的,创作者是劳动人民,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集体创作,并且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逐渐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门艺术。民族民间音乐的体现方式是“地方性”文化,区域不同、民俗文化不同、人们的劳动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傣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孔雀舞》、《城子山歌》等,而白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白族调》、《打歌调》、《踏歌》等。由此可见,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是不同的。

3、二者之间的区别

通过对学校音乐教育和民族民间音乐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明显的区别,学校音乐教育,具有完成的音乐知识体系,主要是以音乐的结构、原理、规则和运用方法等为基础,为学生构建标准化的音乐教学体系。而民族民间音乐的核心就是在传承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其主要传承方式就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音乐的主要内容也只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特定的文化功能,并且具备一定数目的传承曲目,最重要的是它属于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有效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措施

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一直以来都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都十分的忽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校在音乐教育中必须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这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势在必行的任务。

1、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引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音乐,并对音乐继承与发展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在我国众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尽管已经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引入到其中,但是这种比例并不大,并且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是照本宣科,让学生了解一下而已,更多的还是对学生讲授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一定要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重中之重引入到其中来,让其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学校要真正意识到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性,才能够对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寻求有效的措施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要确立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性地位,并且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国内外的优秀音乐文化,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与发展。同时,为了顺应世界音乐的教育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该对于植根于本民族土壤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树立以民族教育为本的观念,不断的对学校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2、音乐教师发挥“活性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件,而是一种能够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念等的意识形态。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就需要教师发挥“活性文本”的.作用。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课堂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如果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他就能够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将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向学生进行有效的传授,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更能够引导学生改变重视流行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不良心理。同时,优秀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自主性,还可以让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身边的以及感兴趣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和学习的热情。

三、结论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音乐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不断的集成和发展。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纳入到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让学生更好的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让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篇5:谈单簧管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的论文

谈单簧管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的论文

单簧管在音乐文化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本文是研究单簧管的艺术创造力及音乐表演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研究对象为单簧管的发展及德国作曲家冯. 韦伯在浪漫派乐曲中单簧管的应用。

单簧管是韦伯在乐曲中应用最普遍的乐器,而在文学教育中很少有记录这些。我也只是在少有的历史记录中,录音还有演奏过韦伯的乐曲中,互联网中找到了一些关于音乐文化中的单簧管和韦伯的作品。

在一些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韦伯的记载。例如《КАРЛ-МАРИЯ ВЕБЕР》,《Историяз а р у  е ж н о й м у з ы к и 》,《T h e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k》,《Большомэнциклопеическом словаре》,《р и с и н о в о г о 》,《Д у х о в и еи н с т р у м е н т ы в и с т о р и имузыкальной культуры》。

最早期的单簧管和法国民间乐器是有联系的。从18世纪单簧管开始以专业乐器进入管弦乐,代表的作曲家有Г.Телемаха,К.В.Глюка 和其他时期的作曲家。在那个年代仅有的三个木管乐器中,单簧管是最年轻的成员,最早期的单簧管在中世纪的中欧是非常普遍的'乐器。历史记载,这个乐器的发源地是埃及,从那里慢慢流传到了西部,逐渐有了单簧管在当地的名字。例如,西班牙-ciaramella, 德国-schalmei, 并在法国-chalumeau。法国-chalumeau。是一种木质的竹筒,带有簧片和九个发音孔。在15 世纪左右,稍有改进,在管身侧面做了简单的连接。到18 世纪末,在法国,单簧管,长笛(高音),维奥拉管(低音)为一个组合。而往后也添加了中高音单簧管与低音单簧管。众所周知,在由一个木管类似与笛子的乐器成功的进化为单簧管,是17 世纪纽伦堡优秀乐器大师И. X.Деннером (1655-1707) 实现的。在1961 他开始进行对单簧管的改进,1969 年完成改造。使单簧管成为一个全新的乐器。

单簧管涉及到最早的工作是АльертомРайсом(阿拉伯 赖斯)的音乐文化。在1712 年到1715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一位不知名的作曲家所作咏叹调。对于两个相同的乐谱,可能是有两个指法或者两把乐器演奏。在1716 年由Антонiо Вiвальi(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指定用两把单簧管参与清唱剧《Трiумфуюча иф》。这是单簧管参与的第一部清唱剧,也是第一个出名的管乐器。1732 年的单簧管演奏者和当时的指法表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韦伯。新奇,风格是这些作曲家们的音乐和艺术追求,每一部作品对单簧管的需要都是对单簧管进一步的改善。在音乐历史上,韦伯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器乐作品曲风明亮,鲜艳浪漫。单簧管的独奏与巴松管,圆号是这些作品的主要演奏乐器。

单簧管演奏时,呼吸的方法,嘴型的变化,表达情感的微妙细腻,现代指法的开发,都是影响韦伯音乐的重要因素。在韦伯的音乐作品中,单簧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再往后的音乐会中,Генрiхом Берманом(亨利·伯曼),成功的演奏了这些浪漫时期的作品。他们所表达的不仅是新的音乐表演方法和时代的流行趋势,也是一个哲理写实的音乐会。他们规定,一个专业的单簧管演奏员一定要具备基本的表演素质和丰富的情感体现。他们成为了管乐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并且保留了两个世纪,无论是在世界各地的中高等学府及教育机构,都会去演奏他们的作品来提高自己。

韦伯在音乐作品中留下了生动的列子,把一个在乐团边缘的独奏乐器,逐渐发展成演奏风格由古典走向浪漫风格,同时也诠释了自己最初的音乐概念及在音乐会中的新意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过程。我们举一些例子,可能会更好的体会到单簧管在古典或者浪漫派风格中的引用。在这一乐句中,三个八度的音域,开放式的音符,绚丽的色调产生出的鲜明的对比,这是在韦伯在第二协奏曲中的一个特征之一,会给演奏者和观众一个强烈的辉煌的听觉感受。

(韦伯第二协奏曲第三乐章)这段乐句我感觉是极具特色的,巧妙的地方是他的变化,在节奏音符中让我能感觉到旋律的流动和吹奏时候丰富的质感,从高音细腻干净的音色到低音厚重饱满,一气呵成,给这一乐章增添了一些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韦伯第二协奏曲第三乐章)当然,也有一些抒情的,会感染到人的乐句。比如说这一段,一段抒情,起伏明显的听起来感觉好像是一段美妙的小说,好像在某个地方有一个作者在思考或者是在讲述一段故事中间的停顿,让人回味无穷。每一位演奏家在演奏这一乐章时,无论是谁,他们都会有圆润,富有弹性还有清晰的吐音,准确的切分音来诠释这一乐句。当然,这也是整部协奏曲最需要的东西。

(韦伯第二协奏曲第一乐章)这一乐句从音符上看,我能看出欢快的音符的跨度,停顿的时候,都仿佛像急刹车一样,但是在呼吸上给我的感觉是像长长的叹气,演奏出来的旋律确是一步一步走向宏大辉煌。

篇6:谈二胡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论文

谈二胡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论文

二胡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对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而二胡音乐作为我国传统的音乐形式之一。其音色圆润、明亮、柔美能够准确的表达人们的情感。二胡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表演形式,在二胡教学时,如何提高二胡音乐的表现形式,成为二胡演奏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二胡作品风格的掌握、二胡乐感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一、注意二胡作品风格的掌握

学生在进行音乐演奏时不仅要将音准及节奏准确性掌握好,还要将自己的情感加入到音乐中去。有自己的风采,用心感受音乐,把自己的风格表现出来。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为了追求更高的演奏技术,一味地进行高难度作品的演奏。认为有了高超得演奏技巧就可以把优秀的作品表达出来,从而忽略了演奏过程中的基础,即作品要表达的音乐风格、音乐内涵。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极其丰富的,二胡作品的创作有很多都是根据地方性的习俗风格改编的。根据每个民族的特色将二胡技巧融入进去,使二胡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在对二胡作品进行演奏时,使人们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体现二胡丰富表演的特点。

二胡的演奏。在具有较高的基础能力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二胡作品格调的体现,因此只有高超的二胡演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演奏技巧与作品的风格结合起来,才能将二胡音乐的美妙充分表达出来。

二、注重培养二胡音乐的乐感

乐感主要是人们在听到音乐时,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感受。乐感的强弱是人们对音乐表达情感的体现程度。人们听到音乐后,会做出高兴、悲伤、平静等不同的情感体现,所以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也是音乐的魅力根本。

二胡乐器和其他乐曲有很大产别,没有具体的指板、音品的结构。完全靠演奏者本身控制音准,所以二胡的音准很难把握,经常出现找不到高音、跑掉等现象。学生在进行二胡音乐的演奏时。往往不能加入自己的情感,无法感动自己,无法感动听众。二胡高音的演奏不单单是左手要注意音准,还要注意右手对弓子的把握。加强对二胡音准的掌握。二胡的节奏也是学生在二胡演奏时需注意的主要问题。节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整部二胡作品的完成程度。在教学时,重视提高学生节奏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唱节奏、唱准确。找到内心与谱子平衡的规律。特别是注意内心节奏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的控制。最后是对二胡中音色的处理。音色作为二胡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色质量的提高,可以对整个作品起到升华。人们都说好听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好听就是指的音色的好坏、音色的圆润饱满,在加入演奏者自身情感的表露。使整部作品听起来更完整,更优美。

三、二胡教学表现力培养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学生二胡音乐练习曲的旋律化的培养

有些学生对二胡的技巧知识掌握的很好,就是一些高难度的高音及演奏过程中谱子的快慢过度都非常干净利落。但是在演完整部曲子后,听众总有一种有音无乐的.错觉,无法与二胡音乐情感产生共鸣。更谈不上二胡音乐的独特魅力了,绝大多数学生会出现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经历不够,音乐知识了解太少。和音乐艺术凝聚力不足等。二胡音乐技巧的练习多是通过练习曲进行的。而练习曲中主要针对学生的技巧,缺乏旋律性。长此以往下来,学生就会形成习惯,进行二胡练习时上来就是音乐技巧的练习。从而缺乏情感的投入,使演奏出来的二胡音乐缺乏情感的表现。让听众无法融入进音乐中。降低了二胡音乐的效果。因此在学生二胡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只有单一技巧的练习曲。注意选用带有旋律化的练习曲。如采用歌曲及乐曲片段等作为二胡教学的练习曲,让学生再练习技巧的同时进行情感的锻炼,在情感与音乐之间建立联系,做到技巧、情感同时进步,相辅相成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

学生在进行作品演奏时要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自身有较高的音乐修养,能够详细的了解作品的创作情景,及创作者当时的情况,心性等等。这里以刘文金先生创作的《秋韵》为例进行简单的阐述。这首曲子是作者根据太行地区一首歌谣及自身对秋天的感受进行的创作。通过两方面对秋天的表达,一方面突出秋天的秋高气爽、果实累累、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又写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天气渐冷的萧瑟情感,侧面烘托了人生中年时期的经验丰富,精力充沛。要求演奏者对曲子的充分理解,在演奏过程中将整部曲子演奏完整,处理全面,而不是单一的情感表达。曲子的技巧并没有更高的难度,但在情感表达上要注意快慢的结合。注意气息的运用。将曲子间音乐强弱表达好,将作者象征希望与追求的情感处理好。

(三)注意使用肢体语言

因为一场音乐演奏,观众的文化水平,年龄身份地位都各不相同。但是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演奏时正确利用肢体语言,避免肢体的呆板,不协调,将肢体语言结合到二胡音乐上,达到人曲合一的效果,帮助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如蒙古在举行赛马大赛时使用的赛马曲子,为表现赛马时比赛者激动兴奋的情感。二胡音乐在演奏时,第一个音节要强劲有力,演奏者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让人感受到赛场紧张,刺激的氛围。

四、结束语

随着二胡从伴奏乐器发展为独奏乐器。这就要求对二胡音乐作品不断提高外。对二胡的演奏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二胡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对二胡音乐的表现力培养。提高学生二胡音乐演奏时的音乐表现力。达到技巧与情感表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演奏水平。

相关专题 茶道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