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教学关系论文

不可战胜的夏天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可战胜的夏天”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如何处理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教学关系论文(共20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如何处理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教学关系论文

如何处理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教学关系论文

[论文关键词]物理 实验 多媒体 相互促进 关系

【论文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和多媒体都是我们应用的主要手段,本文就当前在课堂上有限的内容和时间前提下,权衡二者利弊,在提高教学效能的基础上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作出论述。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被许多教师所采用,是因为它和物理的链生性和实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硬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那么多媒体教学是否可以取代实验教学来唱主角呢?而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做为现代物理教学两种重要手段,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两者互为补充,对物理教学将有着突破性的发展。

一、实验教学的优势与局限

1、实验教学的优势

(1)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积极寻求答案。实验最大的特点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中,浮力和排开液体、等量的转换、现场的实物演练、客观存在的事实,学生接受的不可怀疑,这些是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可实现的。

(2)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发展。初中各类物理实验的比例占总课时的相当部分,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可以把平面镜成像特点可变演示为学生实验。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3)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和写简要实验报告的能力。初中物理使用的'基本仪器有两种要求:一是能独立正确使用,例如刻度尺;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使用,例如实用电路。学生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控制实验条件探索物理规律的思想方法,达到手脑并用进行实验操作,强化各种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技能训练,通过实验教学学习排除简单的实验故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实验教学的局限

(I)实验现象受时间的限制,学生较难捕捉其本质。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看到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是经常因为实验过程时间短暂,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很难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很难控制思考的过程。

(2)实验现象有条件的限制,如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状态在实验环境中是不可能达到,只能用静止来片面的操作。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局限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能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的兴趣。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如电视和录像能增加学生的见闻;互联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电脑动画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投影仪、视频展台能增加可视性。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

多媒体的视频、图像、图表、动画、音响都能激发形象思维,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2)多媒体教学,可使不可见因素及物理变化规律呈现于学生面前,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如分析一个浸人水中立方体的六个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得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分析中要用到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很抽象。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很醒目地对各个力分别分析,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篇2:物理多媒体教学论文

物理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换为学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受到其自身学习兴趣的影响,以创造性的独特模式呈现出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理解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讲解关于物体的运动规律或物理知识,但只是依据书本上的画面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所以就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方法,将呆板的知识变得易学。

2.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能够扩大知识领域。老师利用Flash等工具,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内容、形式的练习题。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如果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做好教案,这样可以节省教师做板书的时间,多媒体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得教学结构紧密,提高课堂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多媒体教学又具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生动地反映出物理的过程,此外,多媒体还能够将物理过程变得更为简单,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将物理中动态的事物变成静态的。例如,在讲解分子运动时,可以将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小事物放大,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物理运动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4.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的效率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物理变化过程的观察效率并不高,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因此提升学生的观察效率就成了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难题。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观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可以播放音乐、视频、图片,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变化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注意事项

1.多媒体不是万能的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并不能代替教师,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以辅助为主,而不能代替了教师的地位,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完全去和机器打交道,否则他的危害将比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为严重。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完成,基本的物理知识,还是应该由教师来进行讲解,因此,多媒体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助手,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要摒弃“多媒体万能观”的错误认识。

2.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实验

物理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实验的部分,实验室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理解操作过程和技巧。因此,实验的演示应尽量避免使用多媒体,对于一些无法实现的实验,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让学生感受到细节,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师在这个方面应加倍注意。

3.注意课件制作的合理性

多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多媒体教学代替教师教学,也不应将教学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更不要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投影,利用多媒体教学,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看看利用什么教学方式才是最可行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如果不适当,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效率,更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使用教学方法,应对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在采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其他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不要照搬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的主旨是优化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不应对现成课件照搬不误,否则会出现不切实际的错误。教学手段不应滥用,应摒弃形式主义,从最优化的高度去充分考虑,并做出恰当的组合。多媒体能够为高中物理提供更有效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科学性和教学型的结合,做到真正的实用。

篇3: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文

一、优化课堂演示实验,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进行对比试验,引发认知冲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合理的安排对比试验,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相关物理知识。如在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开关、新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等实验器材构成一个回路,然后闭合开关,此时小灯泡会发光。教师再用将新干电池换成旧干电池,其他器材保持原状,在重新闭合新电路之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与上次试验相比,本次试验小灯泡能否发亮?光亮程度如何?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灯泡几部没有发出亮光,这与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于是便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自己动手投入实验,探寻原因和结果。

二、优化自主实验,提高学生积极性

除了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实验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可以亲自操作,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实验主要包括课外实验和课堂实验两大类。自主实验的结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既有分组实验,又有个体实验,让学生在增强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1.增强课堂自主实验

课堂自主实验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最常用的实验模式,在课堂自主实验中,学生是操作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评价。例如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提出“单摆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单摆检测重力加速度?”等问题。让小组带着这些问题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摆线、米尺、小球、卡尺等器材,让学生先自主研究卡尺和秒表的用法,然后教师再做正确的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细节加以指导和纠正,并组织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和过程,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自主实验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将实验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应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让物理实验拓展和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充分展现物理教学的实用性特征,进而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户外利用生活资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小实验、小发明。例如教师可以将一根筷子插入一个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缓缓上提,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篇4:多媒体教学化学实验论文

1、虚拟实验改变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预习方式

为了改变之前学生对于上实验课前做预习只是枯燥地抄书这一普遍现象,在预习的环节,学生不仅可通过书本、课程网站上的内容,还可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完成预习。

虚实实验平台是基于flash精心制作的一套实验操作平台,比如在《常压蒸馏》实验中,学生可以用鼠标拖动实验装置的各个部分按顺序来完成搭建,如果错误则会跳出对话框提醒,直至正确完成,同时后台会记录错误的次数并打分。

通过使用虚拟实验操作来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可以充分让学生了解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操作等,并且带着思考和疑问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对实验敷衍了事和操作不当的现象发生。

也能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指导有的放矢。

2、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多媒体演示、录像的应用

教师上课时采用的课件以及实验录像能帮助教师讲解、演示,具有较高的可见性、时效性和安全性,可以克服部分操作在讲台演示的局限性,加深学生对于操作规范的印象。

还有一些联系实际的应用,教师也可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比如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使用chemoffice时,可以向他们示范在Scifinder中运用化学结构式检索,以达到引导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意识。

另外,在一些不便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比如时间太久的实验、毒害危险大的实验等等,多媒体的演示教学能很好的规避这些不必要的风险,还可以进行错误操作的模拟,使学生加深印象,清楚认识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而不把教师的讲解当做危言耸听。

当然医学化学实验的课程性质就决定了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辅助手段,不可本末倒置。

比如手持仪器的使用,即使有了多媒体的清晰演示,还是必须亲身操作练习以达到真正的掌握。

在课堂中,在操作规范的强化、实验思维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等方面,教师须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我们的医学化学实验能够立足于基础,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考核上的辅助作用

如果只是过分强调创新,不注重学生的基础与条件,则创新只能停留在喊口号上,导致学生只知道要创新,却不知道如何去创新。

所以在考核方面,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网站的互动栏目中考试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核。

还有每位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的实验操作记录及得分也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总评。

这是一个马云所说的为别人着想的时代,更何况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应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从方便教师管理、教学的角度去开展教学。

对于医学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教师的备课不应该局限于常规的PPT制作,而应该开拓思路,跳出思维的'定势,想学生所想,尽可能地在一些环节做一些多媒体教辅材料的开发。

教学和传统、死板、中庸不能划等号。

我们要首先从教师自身不再把实验课当死板的动手课,而是连续性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实践课程,并且不排斥使用任何新兴技术或手段来辅助教学,要使多媒体技术这个工具更好地帮助提升医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如此一来,学习的兴趣,良性的互动,愉快的教学等等,这些都不是遥远的停留在理论上的梦想。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的CAI开发,多媒体技术对于实验教学的优化会越来越大,也会更受师生的欢迎。

篇5:多媒体教学化学实验论文

1多媒体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1多媒体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多媒体技术可以集中优秀的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投影仪或电视机等大屏幕前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与实验相关的各类标准操作,同时利用摄像头可清晰的将指导教师的演示操作同步传输到大屏幕上,避免了教师演示时部分同学看不清精细操作的问题。

(2)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可有效节约指导教师在实验之前的讲述时间。

同时利用Flash及其它图像处理软件,可形象的在多媒体课件中显示实验内容及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通过对摄像头的切换,可有效观察到学生整体的实验进展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指导学生的操作。

(4)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的将一些化学现象的微观过程显示出来,例如在原电池实验中电子的流动等,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得更透彻。

另外,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需使用有毒物质或大型仪器等不便在实验室开展的实验,可以寻找优秀资源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6]。

1.2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我中心多媒体实验室的运行结果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指导教师在利用摄像头将演示操作传输到电视屏幕的过程中,需要一心多用,既要专注于操作的演示,又要检查操作是否落入摄像头内,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这样难免会顾此失彼,与学生的互动可能会欠缺一些。

(2)不同操作所需的实验器具大小、长短不同,所以在更换操作时,需要重新调节摄像头的角度及焦距,该过程会占据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3)多媒体播放的操作素材不能完全代替指导教师的现场演示。

现场演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过多的多媒体播放,会淡化教师在实验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易产生松懈、疲惫心理,对实验课产生不重视心理。

(4)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实验技能的锻炼[7]。

在制作实验课件时,其内容应具有启发性,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

1.3多媒体的管理与维护

化学实验课程在大部分院校排课较满,实验室使用率较高,多媒体系统是由众多价格比较昂贵的电子产品组成,因此,多媒体实验室的有效管理与维护是顺利进行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从我中心目前运行多媒体实验室的情况来看,多媒体的管理与维护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保持各部分电子仪器的清洁和完整。

化学实验室常充斥着酸、碱及一些腐蚀性溶液或气体,电子产品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出现一些线路老化、屏幕模糊等情况,因此除过定期检查多媒体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做好防护工作。

主要包括:各仪器要配套防尘罩,最好是能够在防尘罩内层加一层塑料膜,有效防止粉尘的进入;对于裸露在外面的球型摄像头要定期擦拭;多媒体系统的各部分仪器要摆放在固定位置,防止出现乱拿乱放、丢失仪器部件等情况出现。

(2)所有实验老师在使用多媒体系统前要经过一定培训,熟悉多媒体各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仪器的现象,同时也能更有效灵活的使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

(3)要配专职人员对多媒体实验室进行管理。

尤其是到节假日时,要对一些易损坏的、贵重的仪器进行单独存放,以防丢失。

同时也要负责多媒体系统的日常维护,能够及时解决多媒体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有效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多媒体的日常维护光靠专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实验教师的自觉配合,例如在每次使用多媒体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酸、碱溶液溅到上面,用后及时拔掉电源,盖好防尘罩等,只有广大实验老师负起责任,从这些细节处着手,才能更好的维护多媒体实验室的正常运行[8]。

2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一些非智力因素也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对高校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规范的操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6:多媒体教学化学实验论文

1.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具体效果

化学是依托于实验存在的学科,通过实验才能够将很多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变化进行清晰的展示出来,通过具体实验才能够对相关化学物质的各种性质进行检测,并最终确定,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光学以及色彩上的变化,将会通过实验清晰的展现出来。

1.1强化实验的可观察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演示能够刺激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对化学实验产生真实的认识和感受,体会到其中的科学规律,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通常情况下,为了使实验能够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将实验的相关装置在高台上设置是最常用的方式,还可以进行巡回展示的方式,来使学生们更加细致的观察,但是前一种方式受到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后一种方式会造成时间上的极大浪费,而且学生很难利用有限时间进行充分全面系统的观察,最终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展示,能够将以上进行全面弥补,并且能够产生极佳的整体效果。

具体来讲,在进行具体的钠与水的实验时,如果应用原有的方式进行反应效果展示,将会对实验器材造成极大损坏,并且观察的范围十分狭窄,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这一实验进行具体展示,可以将原有的大烧杯改换为方形试管,同时在水中加入酚酞,在此基础上投入金属钠进行具体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将能够清晰的对实验进行全程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将能够通过大屏幕清晰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实验效果得到强化。

1.2突出操作规范性

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模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对于实验的具体认知,并且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远影响[3]。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涉及到复杂难懂的实验操作时,班级人数众多,不能够保证每一个人都获得极好的观察效果,这样将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对相关操作的印象十分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于学生实验操作的记忆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操作失误,很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解决,将整个实验流程通过影响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观察到实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步骤,在实验进行之前进行观看,能够促进学生的规范化操作,在实验完成之后进行观看,能够对实验的教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巩固。

具体来讲,在针对中和滴定进行操作步骤展示时,由于步骤很多,从洗涤到最终的计算,期间需要进行九个操作步骤,很多步骤不仅需要明确操作要领以及规范性,还需要能够对其中的操作原理进行明确了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课堂演示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要能够通过短片的形式将步骤清晰明确展示出来,同时针对具体步骤进行详细的原理解说,这样一来将能够产生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的效果。

2结语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化学实验不能够在实验室中具体开展,但是又不能使这一环节缺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多媒体将相关实验过程进行具体演示,将能够起到极好的替代作用,并产生明显效果。

篇7:浅谈物理学科多媒体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学科多媒体教学论文

一、关于当前物理课堂多媒体运用的分析

目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主要是物理教师将现代媒体技术运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其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都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其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线性呈现的板书设计

这是信息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最普遍的形式,相对来说也是信息媒体应用的最低层次。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电子板书,或者说是传统板书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但是与传统的小黑板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

呈现的信息量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由于事先在电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有关信息,课堂上调用速度很快,其信息的呈现量主要受学生的接受能力制约。

2.信息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与传统的板书和挂图相比,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极其丰富多彩,色彩、字体、动画方式、音响等都是传统的板书、挂图望尘莫及的。

3.可以呈现大量图文、视频信息

多媒体可以将大量的图文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整合,大大地改善了信息的传递条件,更为有利的是,多媒体出现的图片和视频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更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4.教师制作电子板书简单易

行由于powerpoint等软件的简单易学,功能完全能满足电子板书的要求,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利用它轻松地制作电子板书。然而,在大量应用电子板书的过程中,其缺陷也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主要缺点有:

(1)信息呈现的单向性

由于其板书设计已经相对固化,课堂教学的思路受到很大的限制,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反应缺乏调控的能力,教师几乎无法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使课堂中师生互动几乎无法进行。

(2)受到学生接受能力的瓶颈

制约由于多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会无限制地提高,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加大课堂的容量,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效果。

(二)实验现象的重现和模拟设计

现代多媒体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应用现代媒体技术,超越课堂的时空限制,给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接近现实的虚拟现实。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解决实验条件不足,无法演示,实现现象不明显,可见度不高,或者实验演示有危险性等问题。如果再加上一些形象的过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实验的本质,这也是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最大帮助。

1.导向性

与演示实验相比,多媒体模拟有着强烈的教师主导意向,多媒体课件通过画面造型、画面自身运动和镜头组接只向学生展示那些要求他们看到的情况,从而引导学生接收那些我们要求他们接收的教学信息。

2.分析性

多媒体课件可以借助于画面显示的历时性把一个现象的全过程从开始到终了一步一步展示出来,也可以把一个研究对象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节逐次展开,实现了对过程和现象在顺序上与结构上的分析。

3.综合性

多媒体课件可把若干有关现象一个一个在屏幕上进行罗列显示,并实现对照,还将若干个画面同时显现在屏幕上,达到同时对比目的,学习者借助于观察画面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异同之处,完成了对现象的综合概括,获取了总体认识。

二、在多媒体课件中,学生扩大了观察的视野

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简单和有效性,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索性就省略了演示实验而直接采用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在当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一做法也引起了物理教师的争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脱离物理教学本质的做法。我们必须明确,物理学研究的是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学生必须学会从现实世界中观察、归纳、演绎的本领和意愿,而不是在电脑模拟的虚拟世界中进行所谓的研究和探索,学生的动手实验是电脑模拟永远无法替代的。

从学生的接受性来说,多媒体课件对实验的模拟演示,改善了信息传播条件,减少了因媒体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信息损失,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必要条件。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的这一优点恰恰也是其局限之处,多媒体的课件演示所展现的实验和现实的实验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最纯粹的,已经过滤了几乎所有的次要因素,是一种高度提纯的、模型化的实验演示。

通俗地说,这些实验永远也不会出现故障和问题,也不会有误差,即使有的话也认为是虚拟的。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这是一些“结构优良”的问题,而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些“结构不良”问题。所以,多媒体所呈现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都是经过教师加工和提纯的,是一些“细粮”,而学生的成长既需要这样的“细粮”,更需要一些原始的,原汁原味的“粗粮”。

篇8: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一、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实验教学的良好开端

实验教学的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而提不出问题也就不会有探究,探究源于问题。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学生的提问,特别是较高水平的提问,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方面。在实验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很难实现的,更谈不上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设置相关物理情景,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提供必要的问题背景,创设合理的、具体的物理情景,展示明显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想有所想,从而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后发现问题;或者创设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探究问题。具体的操作步骤:

(1)设置问题情景任务;

(2)分析归纳情景体现的内在规律;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一节时,创设如下情景:

①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闭合开关,观察现象;

②用导线把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观察现象。让学生观察现象后分析归纳其内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看到了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问题。通过一步步的深入引导:小灯泡的亮度不同,又属于什么因素影响?进而提出了“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实验探究问题的提出,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开始时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不是都跟该课题有关,有时还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从中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避免压制。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提问题”兴趣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思路也随之被拓宽,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地提出“猜想和假设”是实验教学的切入点

通过创设一定的任务提出了问题,就得想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科学地进行猜想和假设,这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切入点。科学猜想不同于胡思乱想,假设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在此原则下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学生本身的知识及感性经验的限制,猜想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甚至不加思考,信手拈来,使猜想和假设达不到应起的作用。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物理情景下,有方向性地提出科学的猜想和假设,使猜想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去繁求精。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和假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猜而有路,想而有物,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如,在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设置的物理情景和日常生活的许多现象,突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个主题,使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后,又提出了是否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猜想和假设。再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首先引导学生研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要引出这个问题,首先要启发他们从“井里提桶”和“游泳”以及在游泳池游泳和在海水中游泳有何不同等生活经验入手提出猜想。学生很快就归纳出:

(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里的体积有关;

(2)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这些猜想和假设进行评价,将学生引导到实验目标的探究方向后保留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为下一步制订实验计划打下基础。

三、有效地“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前提

有效地制定好实验计划和设计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在进行科学猜想和假设之后,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所探究的内容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在制订实验计划时,就需要全面地考虑所有猜想和假设,并采用物理学常用的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从而有的放矢地设计实验和选择器材。如,在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节中,要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跟哪些因素有关,在引导学生归纳出可能影响物体吸放热的`几个假设因素后,在设计探究计划时就需要控制变量。这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控制变量、如何控制变量以及怎样控制变量。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如何设计该实验,该实验中选择了怎样的器材,教材中为什么分别提供两个电热器和两个酒精灯,各有什么优缺点,跟该探究有何关系……通过师生共同挖掘,以及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与评价,得到合理解释,从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再如,伏安法测电阻中演变而来的一个设计实验:用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未知的直流电源,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如何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后用R=U/I求出电阻即可。然而本实验没有给出电压表,也就不能直接测量电压值,只有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出电压值。如何将未知电阻的电压值转到可用电流表直接测量的电流值来获得,就成了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我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最终较好地完成了该实验,更可喜的是通过该实验有的学生还自发地找到了上述实验的又一变化———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后同样也能完成本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较完整地将此实验设计并完成了。制订实验计划以及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尝试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密切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制订的计划和设计的实验,往往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应该及时让学生体会一个好的实验计划与好的实验设计是做好实验的前提,需要实验过程的检验与不断完善。只有这样坚持有效地引导和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成功地“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是实验教学的关键

有了合理的计划,完成实验就有了必要的保证。然而成功地完成实验才是实验教学的关键。教材中的有些实验看似简单,做起来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就将出现失败或现象不明显等情况,使学生无法获得科学、生动的感性认识,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也就达不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除了在实验前精心准备实验器材外,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就必须明确要得到实验结论成功的要素,并认真研究实验条件,有效地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如,教材中的“引火仪实验”由于受器材限制,用棉球蘸上普通的酒精(或乙醚)放入后,即便压几次也无法引出火来,实验就无法完成。我们知道这是由于下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的空气内能太小,无法使空气的温度升高到酒精(或乙醚)的着火点。了解实验条件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后,我们从改变实验条件入手,首先让活塞和筒壁间密闭但保持润滑,后选择硝化棉,这样就能一次确保实验的成功,让学生正确体会“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而燃烧”的结论。成功的实验需要准确地观察现象和收集数据,因为后者才是接下来分析论证的依据,一个准确、明显的实验现象,一组准确的实验数据是进一步分析和论证的前提,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些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确保实验的圆满完成。

五、如实地“分析与论证”是实验教学的重点

如实地记录结果,是培养严谨的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验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所有的数据和现象的记录任务都可以让学生完成,这样既提高了数据的可信度,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了现象和数据,如何进行现象和数据分析与论证,就成了得出物理原理和规律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实验数据,往往因为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可抗拒的外部条件,跟得出实验结论的所需数据有差距,这样就无法直接从数据得出物理原理和规律。如,探究“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教材意图是通过电源供电的电阻丝发热放出热量(即电能转化为内能)使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通过测定煤油的质量m、初温t1、末温t2以及已知煤油的比热容c=2。1×103J(/kg℃)代入公式Q=cm(t2—t1),求出煤油吸收的热量,再利用电流做的功即为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煤油吸收,即Q放=Q吸=W。最后求出P=W/t,并用这个结果跟UI的乘积进行比较,试图用实验的方法推出这个公式。但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产生热量,也不可能全部被煤油吸收(部分热被容器和空气吸收)。这显然是一个不能完成的实验推导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Q吸<Q放,也就不能利用实验得出P=UI。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一贯的做法:让学生自己记录数据,并按课本的要求计算出各个物理量。分析没有得出结论的原因后,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了突破热学部分难点———热机效率(炉子效率)的最好实例。同时在分析数据间的关系时,常常还要用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思维方法,找出数据或现象之间所反映的共同规律,或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别,有些数据可能无法直接得出结论,而要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算或描绘图象才能观察出来。

六、准确地“得出现象和结论”是实验教学的目标

无疑,准确地得出现象和结论是实验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教师切忌包办代替,其实,有了前面的分析论证,有了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经过多次有效的训练后,大多数学生还是能较顺利地得出结论直至归纳出原理和规律。然而实验过程不能仅仅为得出结论而实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分析归纳方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收集到探究“欧姆定律”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时,我们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控制变量、哪些是因变量和自变量,在形成结论时引导学生明确控制变量一般即为条件,通过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很自然地得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的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物理实验一般都是得出一个现象、结论或测量一个物理量。然而有的实验,却存在着进一步的延伸空间,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如,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是整个初中电学的实验的整合,该实验涵盖了电路的设计、串联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作用、小灯泡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等。我在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自行设计好电路图后,引导他们选择器材、连接电路、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控制实验条件:即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读出对应电流表示数并及时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上做好记录,同时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用手触摸小灯泡感觉其温度,并做好记录。而后继续控制实验条件: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即为电压表示数)低于或略高于额定电压值时重复上述实验并做好记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求出额定电功率和实际功率值。在完成好本次实验后,设置了两个问题:

(1)本实验跟“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有何异同?

(2)灯的发光程度与实际功率间存在什么关系?最后计算出两种情况的电阻值并分析其阻值变化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一举多得,较好地获得了感性认识,使知识得以拓展,能力得以提高。

七、愉快地“评估、交流和合作”是实验教学的延伸

愉快地进行“评估、交流和合作”是实验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估、交流和合作”,将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作进一步理解,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还是提高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操作时,我采取了先将学生分成4人实验小组:前后桌组成一组,允许在课前自由组合,根据需要由教师作适当的调整,尽量使分组能达到具有异质性,这样交流起来就更具有挑战性和批判性。在4人小组中,每人都轮流任组长,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组长除了组织好本次的交流和合作外,还要对本次实验的交流“成果”做好记录,并在全班交流中展示出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更应发挥引导的功能,密切注意学生在交流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的表现,使“评估、交流和合作”真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丢给学生,而忽视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注意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前提就是先要搭好“台”,这是基础。老师只有过硬的本领,认真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处理好各实验环节之间的关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真正搭出好“台”,并成为优秀的“导演”,才能引导学生唱一出好“戏”来。

篇9: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领航者,学习过程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完善自我,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在把握课程目的和方向的同时,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留白”,以学生为主体,把课程真正交给学生。

2、实施探究式教学,深化小组合作

新《课标》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小组分层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步骤为:

(1)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兴趣爱好,以“同组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将班级以5~6人一组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2)利用演示实验或者多媒体引入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中自我发现问题;

(3)进行小组讨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自主查找知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分组确定实验步骤;

(4)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采集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评估实验效果;

(5)教师组织不同组间进行交流合作,汇总实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这种小组分层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差异,倡导团队交流合作,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共同发展。

3、改变实验评价,注重能力体现

考核和评价决定这一课程的导向和其重视度。在实验教学评价中,不仅要体现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还要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如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数据的分析总结能力等。同时,还要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期的考核体系中,实验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这样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组织课外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学校的实验教学任务,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让带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纸锅烧水趣味实验,证明水在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利用废旧易拉罐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利用废旧矿泉水瓶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通过以上改革策略,我班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气氛浓厚,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到里很大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所有初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

篇10: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一、学校提倡合作学习,完善物理实验器材建设

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合作学习的弊端问题暂时还没有出现,合作学习之所以表现的如此优异,在笔者看来原因大抵有两个,一是合作学习本身根本不存在弊端,它是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二是合作学习现今应用的深度和范畴还不够广阔,其弊端问题还没机会暴露出来。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所以其原因可以归结到后者,就是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的深度和范畴还不够。针对此种情状,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安排尽量的物理实验来考验合作学习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打造高中物理高校实验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要想切实发挥合作学习的成效,学校应该完善物理实验器材的建设,从硬件设备上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加之合作学习并非简单地课堂分组学习,课堂分组只是合作学习的外在形式,如果只注重形式,那么所谓的优良学习模式只是“走过场”,缺乏实效的价值。所以说,学校应勇于变革,提倡并推进正确的合作学习模式,建设完备的物理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设备丰富、优良充足的学习环境,强化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二、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他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也是率领合作学习模式前进的先驱,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自我的前进步伐,切实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全力确保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引导下领悟到物理实验教学应用合作学习的目的。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许多物理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只需与组员合作,不需要独立思考,这样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此老师应该调整好合作学习的流程,在正式开始合作学习过程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再让学生进入到合作学习模式中,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锻炼。除此之外,老师还应把握好课堂教学气氛的尺度,虽然合作学习需要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气氛活跃并不代表纪律良好,所以老师应该严格监督学生的小动作,将课堂纪律调整到最佳状态。再者,老师应该适时提升物理实验任务的难度,凸显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从心底接受合作学习的优越之处,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老师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实验讲评激励机制,在实验结束后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评价,再接由老师进行二次评价,全方位的展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劣之处,激励优势、改进问题,从而彰显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

三、学生注重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能力展现

关于合作学习价值的有效体现,除了学校和老师付出必要的努力之外,学生也应该做好自己的学习准备,迎合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在实际的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个人在小组内部的分工,做好自己负责的实验部分,并善于尝试各种实验操作,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性格养成均大有裨益。同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尊重小组内的同学,善待每位同学的不足之处,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乐于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和全组同学分享,从而体现团队合作的伟大力量。总的来说,合作学习的模式要想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淋漓尽致的发挥价值,就必须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重视,才能保障“生本”理念落到实处。再者,合作学习方式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物质知识实践能力,鉴于此般多种好处,我们也应该加强合作学习模式的扩散,将次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的各门学科中,逐渐加深此模式对高中教学的影响,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新的春天。

篇1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多媒体的关系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多媒体的关系

本文通过时传统听力教学的回顾,多媒体教学积极作用及现阶段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教师真正应发挥的作用及角色出发,探寻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作 者:孔艳玲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焦作,454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3.4 关键词:英语听力   多媒体技术  

篇12:浅议多媒体与地理教学论文

浅议多媒体与地理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具有强烈的演示效果和独特的教学优势,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令地理课堂焕然一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地理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和原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这些知识大多抽象、生涩。单靠教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而多媒体可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例如:太阳回归运动,只要点鼠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太阳光线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以及一个地点在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直观而形象,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此问题并且印象深刻。又如,在“海水运动”这一课中,对于“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这两个抽象难懂的内容,课本插图只能静态展现,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增强其动感。利用多媒体演示“近地面盛行风带”“风海流的形成”“密度流的形成”等动画,学生更易理解并掌握上述知识,突破了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地理教学中的动画模拟、演示。可看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依据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自主把握学习内容和进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再结合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从单一发展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封闭发展到开放,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较强的地理空间概念,实现图文统一

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建立较强的地理空间概念,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的识记地理事物及现象。传统的地理挂图往往一张地图综合了地形、河流、矿产等众多要素,不分主次,学生只能选择性记忆,效果极差。多媒体教学可以从网络中搜集多种多样的`地图资源,并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叠加、缩放、增加文字、添加动画和声音等操作,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使学生循序渐进,最终建立清晰的地理空间概念。

二、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课件制作分散教师精力和时间,应建立课件库

地理课件的制作绝非一日之功,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教师在课件制作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超出平时的书面备课,而忽视了对教材重、难点的钻研。教师制课件不应盲目求数量,更应重质量。每学期针对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心制作出实用的课件,经过长期积累,慢慢形成一个精美的课件库,和其他教师共享。既扩大了自己的资源库,又把我们广大教师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做到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

2.幻灯片的切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应图文结合,幻灯片与黑板共用

多媒体教学中幻灯片的制作,一般都会把图片和文字分开,幻灯片切换时不便于整体记忆,也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制作时,可将需做笔记的内容用另一种颜色的字体标识出来,学生在看图的同时会注意到要记忆的内容,并根据个人情况记笔记。小结或知识脉络等重要知识依然应板书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照,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和课后复习提供了方便。

3.过分依赖多媒体,拉远了师生间距离。应合理高效利用多媒体,突出其辅助工具作用

教师进行教学时,只管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演示多媒体课件。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降低了教学效果,也失去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多媒体辅助教学要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不断提高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使其切实为地理教学服务,真正成为教学的好帮手,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好地开展现代化教学,使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地更生动、更丰富、更具时代特色!

篇13: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论文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论文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媒体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介入教学领域,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兴趣合作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功不可没。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了语文学习资源,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

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与其它学科关系密切,涉及的知识面既深广又久远,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和信息来源非常有限,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得到的。有些知识,由于资料的短缺或时间的匆忙,一时无法查找,教师在教学中只好闭口不谈或搪塞过去,弄得好不尴尬。而多媒体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是一个广阔的资源库,能提供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多方位信息,切实解决了广大语文教师查找资料难的忧虑。

2、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活跃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学生面对的大多是一块呆板的黑板,教学形式单一,而多媒体教学刚好能克服这一缺陷,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大大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创新。多媒体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强了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同时传播同一教学内容,各种媒体互相补充,使知识的表达更充分,更完整,更易于理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何乐而不为?”多媒体技术就给学生提供了激发兴趣的平台。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时间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4、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知识的网状结构和人机交互的功能,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为开发学习者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学生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空中领悟自然和社会,感知人间的真善美,流露真情、真爱和真知,释放天然的潜能,激发丰富的想象,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使学生在创新的路坚上定向前。

篇14:浅析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论文

浅析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与探讨

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的体现,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实验结果、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的实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呢?这还应该从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

一、实验教学的理念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掌握论证的思想、方法和实验工作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动手的良好科学素养,为他们今后面对科技难题时,知道如何通过科学手段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与理论教学相比, 实验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因此,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实验教学更有其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教学的现状

1、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中,从教学内容上看,首先是教材的陈旧反应的实验内容都是一些经典的、传统的、而反映现代高新技术内容的比较少;验证性实验较多;实验技术也相对比较陈旧;单一的电、力、声、光、热各自独立的实验多,综合的少;而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更是甚微。其次实验内容选项上又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因而开出的新颖、创新的实验就几乎无了。

2、从教学方法上看,长期以来,实验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而学生所做的每个实验都是规定时间、规定内容、规定要求、规定步骤,学生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做。每一次实验都由老师提前将仪器设备准备好,并且由老师讲一遍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学生再做。这样一来就形成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不给学生留任何思考的余地,学生产生依赖思想,预习也不好好预习,到时候听老师讲课就能完成实验。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做法,使得一些实验虽然做了,但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甚至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又起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目的,与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前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正突飞猛进的今天,对人才素质的提高要求更为强烈,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大学生。然而,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种种弊端已显露出来,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1、合理选用实验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要认真分析,对原有的教材选用及改编新实验教材时,应注重选编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实验内容,实验教材应尽可能纳入现代应用技术的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前瞻意识。对所开的实验项目也要认真筛选,吸取其精华,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尽量做到:由浅入深达到普及性、适应性、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新的、有趣的内容,实用的东西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肯花时间研究。另外,新颖的、先进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提出新点子、好方法,容易贴近现实进行创新设计。因而,实验内容的安排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维的能力、灵活运用实验技能的能力。为此,在实验教科书的编排上应当淘汰一些内容较陈旧、简单的实验,增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动手能力强的实验。

2、实验课堂教学改革,应按不同的实验类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实验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不应当再去面面俱到的指导学生如何做实验,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做一些关键性的指导,形成一个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引导与点评相结合的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环节之中,克服了以教学手段取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不良倾向。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放实验室,优化教学结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仿真实验、电化教学等,使常规的、传统的普通物理实验逐步实现现代化和精品化。

目前实验类型较多。现可归纳为四种类型:⑴、基础性实验;⑵、综合性实验;⑶、设计性实验;⑷、创新性实验。

2.1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可以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及数据处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原理,再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以及操作方法,为以后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2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把握知识、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这种实验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才能设计出综合性实验方案。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他们智力潜能,帮助他们建立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模式,教学方法仍然采用开放式教学,实验由老师提出实验要求,介绍有关材料和信息情况,并适当给予提示,学生根据要求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配实验仪器,拟定实验步骤;独立调节仪器、观察现象、测量数据、思考和分析问题、完成实验任务。在此期间老师适当给予指导。

2.4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性的独立设计、独立完成实验。实验方法仍然采用开放式教学,由学生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及自行加工的小型设备,自拟实验内容并写出可行性、安全性的方案报告交老师审查,实验完全由学生自行出题,自行完成。

3、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实验教学改革,对教师队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改革才可能成功。这就要求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师首先要具备很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积极创造条件参加科研活动,积累科学研究经验,关注物理学科的前沿与发展, 其次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心诚意地热爱本职工作,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科技知识,积极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科学方法,以便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帮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获取最大可能的进步。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必须结合本省本校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决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也不能急于求成,要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适合本省本校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我的思路是在保证基础及代表性实验开出的同时,补充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开出数量是从基础性实验逐渐向创新性实验过渡,达到逐步增加和完善,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黄清容,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探索与实践,实验科学与技术,3第1卷,第3期,总第3期43-44[期刊]

[2]马德明,施卫,苑进社,张显斌,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文集,89―91[论文集]

[3]赵秀英,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第19卷,第3期92―94[期刊]

篇15: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论文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论文

【摘要】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方式,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情境 整合

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富于表现力,有助于充分揭示物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物理思维的形成过程,使物理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实现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物理学在发展历程中其大部分规律往往是在定性、定量、建模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验条件的制约下,很难再找到其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便利地理解所教学内容,无奈之下,靠教师一张嘴的讲解似乎是难以摆脱的桎梏。作为学生而言,他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预测那种毫无激情,被动接受知识的又一无奈局面。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通过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以简洁明了,直观易懂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大大缩短了所学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发展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其友好的交互界面,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可以说,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也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彻底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突破物理教学的难点内容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说它是一门集严密、逻辑与精确于一体的科学。物理教学的本质要求主体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认真思考和积极思维不断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教师的任务显然在于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毋庸讳言,物理教学中的很多现象错综复杂,有些现象教师用语言表述也好,用文字说明也罢,甚至用挂图辅助都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的脑海中也很难呈现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辅之以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却可以通过其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定格呈现方式,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一扫物理课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例如,对于物理教学中平抛运动的剖析,电磁感应现象等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实践教学变静为动的效果,实现变难为易的目的,帮助教师轻松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诚然,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所以教学中我们应针对所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优势,诱导学生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物理活动中去,为教师教学难点的突破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实现物理教师的自身发展

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物理教师要树立与时惧进的教育理念。虽然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从现象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少了很多,但实质上对教师所讲解内容的含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督促我们教师不断进取:首先,真正更新教学观念。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切实走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包括改变教案、粉笔、黑板、嘴巴一统课堂的教学思想;包括淡化教师在物理课堂的绝对地位,实现由单纯的物理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其次,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不是为了仅仅取悦学生,粉饰教学过程,而是要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取得与其一致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物理教学活动过程的中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是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如果我们仅仅把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中的笑声联系起来,那将偏离运用现代手段的初衷,合理的将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方法,才是有效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再有,不断加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在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掌握这种技术,才能实现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总之,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众多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实现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我们必须把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使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自己教学的有益补充,使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实现教学过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相国。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2]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3。

[4]陈建。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9。

[5]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篇16: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

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

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多媒体教学同样掀起了课堂教学的新改革。在物理课堂教学实施中,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物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境界,既有利于师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奋进的态势,又可以诱导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学习知识。多媒体教学以其设计上的创意性、内容上的配置性、教学上的规模效率、传播的深度效应、资料的互补效应将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完全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也可推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因此我们运用媒体教学已是突破教学难点、重点的最佳选择和有效途径了。

我们应该懂得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的确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多媒体教学又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因此要推广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功能和操作方法,这样才能使多媒体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其重要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我们大量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能充分利用各种新功能来完善课件的制作,还可汲取新的素材营养,把最新的信息和思路引入到物理课件中去,径直简明地教授给学生,这才是我们紧跟形势的实际效应。在此,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课程中所有的章节内容都完全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因此必须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巧妙地结合其他教学方式,以最优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

记得过去,课堂讲解靠教师嘴皮,黑板演算靠一支粉笔,久而久之,老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瞌睡,兴趣不浓,效率低下,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情绪。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艺术的.场景,使其身临其境、心入其中,学习兴趣盎然,信心倍增,一改过去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尤其在学生实验操作之前应用计算机仿真实验,预演实验过程、步骤、规程,既能缩短教学环节、提升实验效果,又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拓宽思维想象、开阔视野、广泛接受有用信息。

应用计算机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媒体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多方优势,尤其在物理教学中拥有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2、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概念体系。尤其是可让我们正确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与思维是我们探究学习最好的辅导老师。 目前,我们就是要注重探究实践的过程而轻视探究实践的结果,也就是通过探究过程来实实在在掌握知识,通过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来认知。若教师在教学中各环节、重点、板书及学生练习等以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既可节省教师归纳总结和板书的时间,又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情趣,确保课堂有讲有练或精讲多练。我们可将讲解习题事先输入课件,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解答,通过网络检查每一个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程度,对课程的内容与进度可随时调整,以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反复实验而得出了物理变化的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无疑可以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接受知识的完整性。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实验的整个过程和结果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使学生通过银屏观察获得感性知识,能够更加正确、深刻、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利用多媒体创造学习情境,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积极性,可开拓信息交流新渠道,可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使学生轻松随意地变成探究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切忌用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教师教学,也不要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形式;更不要一味使用多媒体或整堂课全是投影,而是要针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看利用哪种手段教学更确切。

教学实践证明:那种定情境、程序化、整体型的教学课件,若不利于教师、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也就很难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教学重点、难点。作为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善于用眼神和手势来提示、传递教学信息,加强师生沟通,展开课堂互动,即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我们在多媒体物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必须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优势,但它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因此,放眼整个教学活动,只有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地进行优化组合,恰当应用,才能保证物理教学质量,才能发挥师生与媒体的双边作用。

篇17:浅析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观念;教学实例

论文摘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大有人在,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一、更新实验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

教师首先要强调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与理论关系的思考和实验探索与设计上,培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物理实验技能。在实验中,不仅仅在于获得“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物理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这个结论学生从教师的示范实验和课本上早已知道,不会有发现的快乐,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二、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物理演示实验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例如:利用身边物体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

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大气压实验

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3)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三、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我将初中物理第三册中电学的一节课《电路的连接方法》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并提示连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索进行连接电路的实验。

2、教师从中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连接方法:串联。此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学生会进行猜测,此时教师示意可通过自己所连接的电路加以实验,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3、由于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当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此时他们会提出异议。大多数同学会发现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与前面所示的电路有区别,教师由此组织他们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并示意学生利用手里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下来大家发现用这种方法也能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比较,得出电路的另一种连接方法:并联。此后进一步提问: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并示意用实验进行检验,学生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4、结束学生实验后,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利用电脑多煤体的手段进行一些电路的识别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5、进一步组织学生比较两个相类似的电路,让他们了解电键的控制作用,然后自己解释“教室里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三、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例如:初中物理电学中的《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如何自制电磁铁的方法,我让一个班级的同学利用假期进行制作,并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加以展示。在此后的几天中陆续有不少同学前来询问如何能提高电磁铁的磁性,以求自己制作的电磁铁磁性最佳,这样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实表明,这个班级的学生在《电与磁》一节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同学对”电磁铁特点“这一知识掌握较好。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篇18:多媒体教学技术化学实验的论文

多媒体教学技术化学实验的论文

1有效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保证和支撑第一,充分发挥开放性的实验教学,这是构成有效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笔者在平时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会将每一次的实验内容分为不同的子内容来进行,并要求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每一次的实验内容可以大致分为4个子内容,即:资料查阅、实验方法讨论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例如:在进行“血清葡糖测定”实验中,首先让学生们进行实验前的资料查询工作,这是保证其在真正实验阶段进行操作的前提,使学生们在实验之前对于实验内容有着初步印象和整体认识,并在实验之前查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得今后的实验环节更具有针对性。然后,组织学生们就实验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最终使用的方法等事宜,然后按照所讨论的方法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反复讨论,必要时可以请老师提示,完全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到了具体实验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要求学生们进行独立操作的过程,实验材料是病人和正常人但是血清,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验试剂(酚试剂或邻甲苯胺试剂)进行血清分离和检测等实验内容,从而得到吸光度值并进行比对。最后就是结果分析阶段,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进行开放式思维的关键性阶段,它可以扩展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会使得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并且就其中出现的个性现象进行讨论和进一步的独立研究。可见,以上的教学方法充是分发挥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优势。第二,增加案例式分析教学方法,这是构成有效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又一个重要组成。合理有效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需要事实为保证,而案例分析教学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具体操作是将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式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实验项目的内在逻辑相关性为基础来进行模块方式组织,以顺序性和连续性为原则,通过“发现现象、基本实验思路、实际操作实验、解释现象”的模式进行生物化学实验的展开,使得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所亲自设计并实践的实验来阐释其现象的.原因,最后组织小组讨论发言。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仿真的临床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们可以充当一个临床医师的角色,为病例的治疗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通过实验阶段进行验证和检测。实践证明,通过多次高仿真的案例学习,会使学生们在今后走向临床工作时能够更积极地思考,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进行,前者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可以使每位学生在合作中分享和讨论,从而形成更具合理性的结论。

2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也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内容或是比较抽象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这就需要多媒体教学技术或设备来进行辅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微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化学实验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其中的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得化学生物实验的原理与实验方案一种较为直观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并配合仪器操作、技能讲解与实际应用的动画或是视频等辅助说明的方法给与积极调动,使得整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在眼、耳、脑等多种器官中的感受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的顺利掌握。可见,这对于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操作过程不熟悉的缺陷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和补充。为此,在实验开始之时,教师可以通过媒体技术和设备将那些复杂的或是抽象的实验内容以图片或是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有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到了实践性环节就会容易操作和理解;到了后期的实验结果分析阶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来进行分析讨论的环节,这使得每一个学生或是每一组的实验结果都可以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便于学生们在课堂的谈论和交流,具有便捷性和实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生物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于基本的多媒体制作与演示技巧的能力,保证多媒体内容可以有效地进行突出和进行,使得问题的解决可以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的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生物化学实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结合,对于知识更新和内容改善要不断给与关注,并以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对每堂生物化学课进行合理的设计并辅以多种教学方法的保证,融入和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实施。

3结语

总之,通过不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和多媒体教学的不断结合,学生们的生物化学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以上就是笔者就“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为话题进行的论述,笔者以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感悟和反复实践来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进行分享和交流,希望能够对于同行之间的交流有所借鉴性作用。

篇19: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论文

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论文

随着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化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电教手段愈来愈显出无穷的魅力。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使物理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成为当今从事物理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在电脑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今天,如何应用课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节导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功能,在屏幕上展示了自己设计制作的万吨货轮在大海中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热气球腾空而起、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像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学习这一节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时提出问题:物体为什么会浮沉?它的条件是什么?问题一经提出,立即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接着我又以潜水艇为例,把上浮、下潜、悬浮、漂浮四种情况用慢动作展示给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万吨巨轮、潜水艇、热气球、飞艇等就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具体应用。这种创设的'教学新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兴趣盎然、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不仅系统、完整地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很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化解教学难点

在物理教学中,不少内容是微观的,如分子运动、核外电子的运动、内能等等。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实验又没法做,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因其想象力比较有限,难以理解和掌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而多媒体对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到的现象,可以用生动直观的形式模拟出来,增加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将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客观事物真实可信,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可以显著地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化解知识的难点,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分子的运动》一节中,分子的概念、分子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本节的难点。分子属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由于初中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对分子概念难以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用实验来演示,只能由教师用静态的挂图和语言来描述,让学生硬记下来,但很快便遗忘了。

为此我用多媒体设计制作了两组动画:

(1)铜块一分为二,无限分割,铜分子模型由小到大呈现在大屏幕上。

(2)水滴越分越小,水分子模型又一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和老师的指点,对“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叫分子”这个概念的含义便迎刃而解。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物理模拟,动画演示,演示整合

1.物理模拟。有些物理情境难以被学生想像,而这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又有重要作用。用计算机制作的逼真贴切的物理模拟便可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这里强调的物理模拟,并不是简单的动画,它演示的物理过程接近于物理的真实情况,如日食、月食、核裂变的过程等。

2.动画演示。有些物理现象可以做实验让学生观察,但是由于一些实验条件不易控制,或存在某种干扰,使得学生对主要物理现象的观察不甚详细和明了。在课堂教学中,可先做物理实验,再表演计算机动画,把主要现象尽可能清楚地表现出来,可谓锦上添花。如在直流电路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常常是不能看出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和想像能力呢?借助于计算机动画,使电路图从难以辨别的方式渐变到容易识别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电路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将这种方法掌握熟练了,它将转化为一种能力。

3.演示整合。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物理实验的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而利用电脑模拟,可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四、利用网络拓宽交流渠道,增加信息量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的容量、课上所呈现出的信息反馈也随着不断增多。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现其教育功能。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例题,教师通常会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作随堂练习,而且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消化所必不可少的。由于多媒体的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且在板书方面省时间,通常会比传统教学省下更充足的时间让教师进行点评,或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

总之,适时、适当、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将学生带入物理时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物理学思维,培养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问题、理解物理概念、正确利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物理时空中去遨游吧!

篇20:试论多媒体教学中若干关系的协调论文

试论多媒体教学中若干关系的协调论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协调;主体地位;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有效发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好若千关系。这些关系的协调主要在: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主控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制作优秀课件,注重交流与双向互动,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进教学效果。

1、引言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以着图文并茂、声像相辅、动静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加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和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感受,而且其所包含的信息容量远大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所以深受教师和学生们的欢迎。

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美国在九十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总结了近多年来的多媒体教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深深感觉到多媒体教学不容乐观、优势与问题并存。作为一位教师要想很好的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关系需要协调。

2、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协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所以“教”的含义不是如何把教案设计的井井有条,而是要看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有效,有没有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一般多媒体教学,教师往往按照已经制作好的课件,按照自己的思路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造成教师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口中念念有词,却无暇顾及观察学生的反应,不了解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

更为极端的是,一些教师把多媒体课件作为电子教案或课本的翻版,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读课件,不解释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讲究教课的艺术和原则,那教学效果肯定更加糟糕。

另外,教师往往为了演示多媒体课件又不得不使用固定在电脑上的鼠标,这样就把教师禁锢在了多媒体控制台上。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主动站到台前与学生交流的意识,进一步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多、节奏快,往往会更加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教师在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会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一般采用的串讲串问的方式,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课上活动时间少,学习主动性体现也很不够。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后,教师把握不好往往使得整个课上时间变成老师的个人“表演”,学生的自主性几乎全部埋没。所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不要片面讲究课程容量,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发问,在课堂上提供一个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多试着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学习。

3、课程信息容量大与学生消化不良的协调

课程容量一般是指讲授知识的量。多媒体教学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能给予学生丰富的和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恰当的运用。只有使用得当才会发挥其优势,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教师往往把每一次多媒体授课作为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都采用课前准备好的”程式化”课件,自觉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学生的思维节奏,使学生不能兼顾“听”“记”,没有思考和感知的时间,更没有分析、整合、储存的时间,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越积越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多媒体教学效果减弱。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一般规律,而是应该合理地使用以便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管使用什么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都是通过耳、眼、手、脑的默契配合来实现的,配合失调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因为每一个感官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并且一个感官的超载将影响其它感官的工作,眼睛观看的信息太多则人耳听的效果可能下降,另外单位时间内人耳听的信息太多则人脑的反映可能跟不上,当然上课一点不记笔记则手的功能就没有充分发挥,所以教师课堂控制的重点就是保证学生的各个感官的协调配合。实际上,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各个感官的协调配合基本不成问题,也不太容易出现问题,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些问题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听课吃力、记不好笔记、消化不良,所以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综合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我们体会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后具体实施就不会太难,其核心就是合理安排进度,科学分配耳、眼等感官的信息容量,上课时应以耳听为主,幻灯的信息量不能太大,字不能太小,眼睛不能太吃力,课堂中间适当安排某种形式的插曲以控制节奏,最终达到优化控制。实际上,一堂课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考虑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系统、全面、科学、综合地考虑课程的进度、容量、难度、节奏及媒体使用,才能编写出最优的课堂运行“程序”(教案)。

值得警惕的是,教学管理者缺乏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多媒体教学容量大极其推崇。教学管理者在‘’给学生减负”的方针指导下下,发现既然传统板书教学模式需要两学时的内容,多媒体教学一学时就可以完成,所以原先安排的学时数就可以缩减。尤其针对一些专业课,从最初的96学时,减到72学时,再减到56学时,甚至减半至48学时。这样导致上课的教师,想控制节奏,突出重点,理清难点都很难,因为课程时间和课程容量的比例严重失调。

4、课程节奏快与学生记笔记难的协调

多媒体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很少写板书,主要通过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教师节省了板书时间,但学生课堂笔记就非常仓促,或者干脆不记笔记。实际上课堂笔记对学生是帮助的,适当动手记笔记相当于给大脑一定的休息和思考时间,通过记笔记同学们对整堂课的内容也可以把握得更全面,还可加强记忆。另外由于课堂教学中每个时刻只能观看一张幻灯片,如果没有笔记则学生不便于前后内容的比较,这对学习是不利的。

尤其在高校,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没有任何笔记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即使有的课程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他没有任何关于知识归纳和重点难点的标记。

所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解决好多媒体教学课程容量大和教学节奏快的矛盾,并注意学生笔记的安排。一般可以考虑,一大节(2学时,90分钟)的课程中,应保留10分钟左右不讲新内容而是另行安排,比如安排讨论、自习、做题等,课堂笔记只能根据教师所讲内容只记教学内容纲目和重点、难点、疑点,在课前或课后将课件拷贝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课后整理笔记。

5、现代化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协调

所谓现代化教学,不仅要把诸如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具有操作计算机和课件制作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充分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不是为多媒体教学而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为的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利用能够使学生更形象地掌握和记忆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既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侮堂课必须采用的,只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而已。

对那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耗费很多精力、财力去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而对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板书描述的课程内容和用常规教学方法不易被学生理解的某些规律、定理等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促进教学。例如对一些数学公式或定义定理推导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把已编制好的推导过程演示出来,就显得机械、呆板。而利用传统的板书、讲解,形成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氛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如机械制图课,由于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授课费力,学生听课吃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整个绘图过程,关键的地方还可以随时调整画面的大小和空间图像,从而使教师容易讲解,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6、结论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进入日常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理想的情况,不是多媒体技术的问题,而是理念上、使用方法上的不当而引起的。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机器无论如何不能代替人,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