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右脑发展探究论文

亚玲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亚玲”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右脑发展探究论文(共12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右脑发展探究论文

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右脑发展探究论文

一、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大脑的敏锐度

音乐是听觉艺术,它不像绘画、电影、戏剧那样直观可见的造型艺术,而是通过人们的听觉,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听觉形象,从而唤起他们对作品意境的种种体会、想象,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1)自然界优美的音响,引发音乐意境的联想。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音响,许多音响不仅具有自然美。我们经常选择一些儿童生活中熟悉的自然音响,丰富幼儿的表象,启发他们进行想象。如表演唱《钟》、《大鼓和小鼓》、《大雨和小雨》、《谁在叫》等歌曲,分别让幼儿倾听大雨、小雨的声音以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使幼儿头脑中有丰富的表象。我们还在活动室里放上听诊器、钟表等,让幼儿去倾听心脏跳动的咚咚声及钟表滴嗒滴嗒的走动声,我们还引导幼儿倾听火车行进声、缝纫机转动声,让幼儿亲身感受和发现各种声音的不同节奏,并通过游戏、情景教学和直观教具,使幼儿获得音乐直感的同时,联想起音乐表达的意境,再用歌曲将自己的体验、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2)音乐欣赏活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让幼儿感受各种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产生各种联想和想象。如在欣赏世界名曲《钟表店》前,带领幼儿参观钟表店,启发幼儿回家观察钟表。由于有了生活经验,幼儿在欣赏音乐时,就能联想生活实际,想象出钟表店的各种钟表发出的声音,在他们的脸上出现了笑容,有的微微地点点头,表示他们听懂了。丰富幼儿的有关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又如幼儿在欣赏《献给爱丽丝》乐曲时,每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幼儿觉得是娃娃在安安静静睡觉,做着好梦;有的觉得是七个仙女在条着美丽的舞;还有的觉得是白雪公主穿着美丽衣裙跳舞,天鹅在河面游戏、唱歌等。幼儿在表演想象中将自己也带入故事的情境,体验不同的情感。

(3)音乐游戏表演,发挥对音乐形象的创造。

幼儿在形象欢快的音乐声中,将自己融入在音乐的情境中,用声音、肢体语言创造性地来表达,来创造。如音乐游戏《小鸭子舞》,在一幅美丽的春天背景图片中,一只可爱的小鸭子随着乐曲打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出来,呷呷呷地叫着,“扑通”跳到河里游戏。利用图片、幻灯、录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性质,创设机会让他们自由表现,让他们在熟悉的曲调上填歌词,为短小的歌曲编新的歌词,用动作及身体造型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及内心体验表达出来。又如创编音乐游戏《春天来了》。首先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自然特征。接着,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春天来了》配乐诗,请一部分幼儿想象自己是小桥、小河、小树、花草等,另一部分幼儿想象自己是春姑娘,从天上轻轻地、慢慢地飞来了,温柔地抚摸小河、小草、小花……让幼儿随意表演。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表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和条件,而且具有审美与情感教育的特征。

二、在美术活动中,展开幼儿大脑的创造力

美术活动,这一无声的语言,使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幼儿,可以充分展示他的想象,为他的思维插上翅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根据右脑潜能的理论,幼儿美术活动目的不是技能的把握和提高,而是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充分表达幼儿眼中世界万物真善美的情感。

(1)自主绘画活动,展开想象的翅膀。

只要给幼儿笔、纸、颜料等美工材料,幼儿就能创造出他们眼中奇妙有趣的世界。如在“未来动物”自主绘画活动中,让幼儿不断观察,充分讨论,展开想象。首先在录像动物世界里,让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动态。然后,利用不同动物分割图册让幼儿看一看,拼一拼,引起他们的兴趣。最后启发幼儿将已有的记忆重新组合,提出幼儿易于接受,符合其心理活动的要求,你自己来创作一幅你想象中的动物。在幼儿的画里,有的是大象头,鹿的角,老虎身体,鱼尾巴;美丽的孔雀羽毛张开似要飞起,却有两只公鸡的腿;有的`是一只金色的动物,头似虎,嘴似狐,身体立起来,尾巴翅起来,两眼审视着前方,他把狐狸和老虎组合起来,使它变得又聪明又勇猛。在幼儿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给他们创造的空间,他们就会还你一个多彩的世界。

(2)听故事绘画,发挥形象的表达力。

是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或某一情节的理解,并把之转化为具体的场景、人物形象,再通过绘画表达出来。这种再创造,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幼儿的思维活动水平。幼儿故事利用艺术语言,形象地描述事物,其中人物形象、动作、景象具体而生动,犹如一幅幅反映生活的长长画卷,展现在幼儿面前。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故事活动中,由于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张,扣人心弦,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大多是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场面。只是每一幅的动作、场景各不相同,画面上的孙悟空高大威风,手中的金箍棒好似力大无比,打向变成人形的,又丑又小的白骨精。从中也可以看出幼儿内心爱憎分明,也反映出幼儿观察想象,形象组合及表达的能力。

(3)手工折纸活动,带给幼儿无限的猜想。

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游戏,而且它能够产生很好的右脑发展的效果,形成刺激前脑叶体的良性循环。因此,对幼儿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幼儿动手折叠,使用手指的运动神经,能够体会到微妙的皮肤感觉,特别是有左手参加。所以,对于左手的感觉,神经相联系的右脑,能够起到促进活化的作用。在游戏时,幼儿可以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在“脑海”中“折摺”,充分开发幼儿的创造力、空间认识能力、图形认识能力。通过艺术教育,直接刺激右脑,提高幼儿大脑的敏锐度。在艺术活动中以游戏化、趣味化的手段并结合日常生活,提高了脑神经的灵活性,促进了右脑功能的发展。

篇2:正确发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正确发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幼儿艺术教育是融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育。它能够丰富幼儿童年生活;能怡情养性,优化其精神世界;能够使幼儿继承优秀艺术文化,提髙其艺术修养,终究提高民族的艺术情趣与艺术品味。它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

但是,我们从素质教育角度来审视当前幼儿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就会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多数人已将幼儿艺术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技能层面上,将艺术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技艺训练”,较少考虑艺术本身对幼儿内在成长方面的影响。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幼儿艺术教育由此走人“纯粹艺术”的误区。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误区

1.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创造潜能的开发

艺术教育的归宿和目的是提倡人的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发展,并能够借助艺术手法自主地表情达意,使其创造潜能现实化。但是,在长期的幼儿艺术活动中,许多教师习惯了“我教你学”的权威性教学,习惯了“求同不存异”的规范性标准。绘画教学成了机械的临蓽练习,音乐活动成了单调的发音训练,舞蹈律动成了枯燥的肌腱运动。在“教师至上”“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影响下,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丧失了自如探索、自主感知、自我表现与自由创造的机会,他们不能也不敢用自己的感官、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只在记忆和训练中来完成教师分派的活动任务。从工具的操作使用到艺术符号的学习,无一不充满标准、机械、统一的“规范”和答案。他们只能把想像、创造、表现让位于规范、接受、模仿,他们的灵性、创造潜能渐渐湮灭了。

2.重艺术活动结果,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培养人格、提升境界、提髙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在不断获得美感经验的基础上日渐积累起来的。可现实教学中,由于全面性审美教育观的缺失,许多教师常常片面追求艺术活动结果,而忽视了关键的过程:对艺术活动,教师所关注的是幼儿学会了哪些技能,舞步到位了吗?歌曲唱准了吗?构图合理、线条画直了吗?更有甚者,在一些节日或比赛中,幼儿园为了展示艺术特色,凸显其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于是乎全园皆兵大搞突击战术,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的初衷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演练。汗水、泪水换来掌声和称赞虽然暂时挥去教师、孩子们的一脸倦怠,但这种看似颇具艺术水准的文艺活动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带给幼儿生理疲惫,心理倦厌,造成艺术技能和艺术情感、态度相背离。

3.重分科教学,忽视艺术活动、形式之间及与其他领域的有机整合。

当今世界艺术教育的走向已指向综合性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目标整体化成了各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新趋势。但我国现阶段的幼儿艺术教育多处于分科教学,音乐是纯音乐、美术是纯美术、文学更是纯文学教学,这些学科不仅各有独立的大纲、进度,而且模式也已固定化:歌曲教学一定是清音范唱——完整跟唱——分组练唱——小结点评;美术教学一定是出示范画——讲解示范——指导练习——评价作品。这种模式化、系统化的分科授课虽然有利于艺术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满足人类经验传承之需要,但由于幼儿的心智成熟度还不具备接受学科知识体系教学,还处于动作和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也才刚开始萌芽,过早进行学科训练,极容易造成幼儿视野和思维的封闭和孤立定势,这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任务是背道而驰的。现虽有部分幼儿园也在尝试艺术整合教育,但多为拼凑式的组合,艺术活动、艺术形式与其它领域之间缺少有机、内在的联系。

4.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艺术教育的多元化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点明了人的五种需求,作为同样是人的幼儿也有自我表达、表现的需要,但由于个性、能力的差异,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深浅不一,所表达的方式与手段也就会有很大差异。

现实中我们成人喜欢用定型的艺术思维来代替幼儿的艺术思维,用统一标准的艺术模式来评价衡量幼儿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绘画就看“像不像”,树一定是绿色的,月亮一定是银白色,幼儿的奇思异想往往被看作是“怪人”,幼儿的夸张表现则视为“调皮捣乱”。这种单一、固定的评价方式在挫伤幼儿自尊心积极性的同时,还极易造成思维的模式化,抹杀幼儿对艺术的天然感悟力,阻碍幼儿创造潜能的发展。

二、幼儿艺术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艺术教育观的功利化。世俗的艺术功利心扭曲了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正确取向。利益的驱动使一些艺术教育工作者把情感的、愉悦的、创造的、非功利的幼儿艺术审美活动异化。他们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用艺术的漂亮外衣包装艺术的商业行为,只要能吸引生源能赚钱能得奖就行了,其它的再好,都不在考虑之列。利益原则压倒了艺术教育的正确原则,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被歪曲了。

一些家长文化程度挺高的,也有经济条件为孩子的艺术学习进行投资。可惜他们的艺术教育见解颇为浅薄,不太懂得艺术教育的根本原理,以为强填硬塞就可以早日造就一个个小小“艺术家”。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高举着家长权威的鞭子,哄骗孩子进这班那个班学习艺术技艺。到头来弄得孩子怨声载道。功利的艺术教育观损毁着幼儿艺术教育的根系。

其次是艺术教育模式陈旧化。部分幼儿教师观念落后,固守陈旧的幼儿艺术教育模式。他们没有正确的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观,也缺乏幼儿个性发展观。他们既不明白艺术审美在生活日益髙节奏化、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里有疏解生存压力,发现生活价值的重大意义,更不了解艺术审美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格有着重大作用。他们认为,幼儿能学几首歌、跳几个舞,画几张画,这就是艺术教育了,家长也该满意了。于是这些“教书匠”们一笔一画、一字一句不厌其烦地教授幼儿,当一幅幅、一个个犹如印章扫过似的“仿真品”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几多欣慰、几多自豪。如此守旧的幼儿教师,将贻误艺术教育,贻误一代新人的艺术发展。

再次是幼儿艺术教育大环境的隐性劣化。乍看起来,社会上各类艺术活动、大小赛事和考级时常举办,各种艺术培训班和学习者也犹如雨后春拜般涌现,幼儿艺术教育真是一片繁荣呀,其实这多是敏感的商人在嗅出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艺术才能、能有一技之长、能在升学和择校上享受优待政策的一片苦心中所引发的商业卖点,他们看中的是家长钱袋里的钱,技艺第一,模仿至上,其它的就一概无所谓了。因此,我们在看到幼儿艺术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的同时,也要冷静看到由于市场力量的介人,幼儿艺术教育大环境的隐性劣化。

三、正确发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1.以正确的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观念为主旨,匡正错误的艺术教育理念。

要走出幼儿艺术教育的误区,关键是要排除错误的艺术功利观,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观,立足于幼儿审美经验的积累和艺术素质、人格素质、创造素质的整体提高。

要主张在艺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个性,引导他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摆脱技能技巧的束缚,按自己感觉的意象、独特的方式尽情地想象与创造;要帮助幼儿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努力提髙幼儿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提髙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以升华其审美情感;鲁迅先生说得好:“艺术必需辅翼道德,艺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2.以培养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为基奠,努力创设审美感知的空间与环境。

马克思的名言“人须具有音乐的耳朵、艺术的眼睛”指出了艺术感知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审美心理学同样认为审美感知力是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基础与前提,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需在生活实践中日渐培养。

要賦予孩子一双会选择的眼睛、会辨别的耳朵和能创造的双手,就要有一个宽松、平等、自由、愉悦的精神环境。要充分地尊重相信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和个性。

要充分挖掘物质环境的艺术教育功能,如视觉环境:用各种艺术手段作为美化三维空间的主要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三维空间环境的创设,在不断展示他们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的同时,幼儿的视觉感受也在不断接受剌激和熏陶中得到提升;听觉环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播放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中外名曲、童话故事,让幼儿随身、随时接受听觉刺激,教师辅佐语言提示。长期置身于这种听觉环境中的幼儿,不仅审美感知力得到提高,而且审美想象力更能得到发展;操作环境: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中投放一些有助于审美表现的操作材料,如化妆台、服装柜、表演台、道具间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亦可让幼儿走出班级,走人自然、走进社会,使他们在看、玩、说、跳、画的多彩活动中,有效发展审美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3.以艺术创造为追求境界,正确处理创造力培养与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艺术知识技能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没有一点的艺术知识技能就无法进行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创造。这与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本能是不一样的,幼儿不可能永远靠本能来生活,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对艺术表现力就会有所要求,如果教师不适时地给予必要的知识技能就会挫伤幼儿的艺术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一方面,创造性是幼儿艺术的灵魂,而艺术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的同时,幼儿的艺术技能技巧也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技能技巧又是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力提高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就无从依靠就如空中楼阁,因此知识技能是创造力的载体,技能训练过程便是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二者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但相对而言,在新艺术教育观的指引下,我们应以艺术创造为追求境界,以发展艺术能力为重点,而艺术知识技能则应作为帮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和进行创造的手段。或是这么认为,当幼儿的自我表现遇到困难,受到最起码的技能技巧干扰时,如幼儿正欲进行爵士鼓练习却看不懂节奏谱或是正在剪纸却苦于剪刀用得不顺手而准备放弃活动时,知识技能的介人和帮助才是必要的。

4.以艺术综合活动为纽带,实现艺教综合性目标与多元化实施方法的互构。

艺术教育要实现与各领域的有机整合,就必须在目标上体现综合性与人文性,在实施途径上体现多元化、多渠道和多层次性,并以艺术综合活动为纽带,形成目标与方法之间互构互动关系。因此在开展艺术综合活动时应力争做到:

(1)教育目标整体化。

我们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从提髙幼儿整体素质高度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并使幼儿在创造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是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和实践能力,以利于幼儿积极灵活地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化。

(2)教育内容综合化

艺术教育内容的综合有两种:一种为艺术学科之间的整合,如音乐与戏剧、视觉艺术的联系或美术、文学与多门艺术学科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受时间、地界、国度的限制,即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所有适合幼儿的多元化艺术作品都能适用。在这类艺术综合活动中,采用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种相互强化、统一促进的关系。另一种综合是艺术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如美术与科学、健康的综合,音乐与数学、生活的综合,这种联系能构成一种宽广的人类整体文化背景,幼儿在其中审视和赏识艺术,能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开扩眼界,能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但这里强调的综合绝不等于将艺术门类或艺术与其它学科简单地相加拼凑,而是应以某一艺术学科或音乐或美术为核心,有选择地借助其他艺术要素与自己的领域同化,或是借助非艺术的要素,加以艺术运用,使之转化成艺术表现素材。

(3)教育途径多元化

渗透教育:借鉴并运用现代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把艺术教育目标有机地渗透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各领域中去,通过游戏、参观、操作等开放性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了解感受传统工艺、民间习俗及中西文化艺术的魅力。

策略教育:在整合性的艺术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明示策略和动作、表情等暗示策略,让幼儿运用听、说、做、画、动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体验艺术活动感知艺术作品,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帮助他们开通所有的学习通道,让幼儿在愉悦的艺术氛围中主动与艺术载体“对话”。

延伸教育: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艺术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或家庭能够解并支持艺术,因此我们可以把幼儿的艺术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充分挖掘其有利资源,使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实现家、园、社的和谐统一。

5.以幼儿艺术素质发展为目标,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艺术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往单一的艺术教育评价因其只具备艺术親别的功能。所以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不利的影响。在现代教育观特别是新《纲要》的指引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幼儿艺术素质发展为目标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

一首先评价需坚持全面发展性原则,要从提高幼儿艺术素质人手,采用取质性的评价方式,通过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展示,全面评价幼儿的艺术探索和学习过程。这种取质性评价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即教师用描述性语言对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及各种综合能力能进行全面性评价,以肯定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辅以建设性要求。

其次评价需坚持尊重差异性原则,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能力进行分析,切忌一刀切、一线画地评价,对个性及艺术表现独特的幼儿应采用针对性评价方式,通过个体的纵向比较,有效地挖掘其艺术潜能,促进其发展。

此外艺术教育评价还提倡从其它角度出发,如幼儿、同伴或是家长,通过幼儿的自评、同伴的互评、家长的鉴赏,使艺术教育评价呈现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今天我们强调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多发现和培养艺术家,而是希望每个人都学会欣赏美、发现美;我们期盼孩子们拥有爱心和热情、学会关怀和尊重,让我们以健康的艺术之花,点缀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旅程。

篇3:艺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研究论文

艺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研究论文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艺术教育也逐渐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个关键途径。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通过艺术教育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今,幼儿艺术教育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艺术教育中对发展幼儿创造力有着不良影响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启蒙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理,同时天真也是幼儿时期的重要特征,因此幼儿创作出的作品没有任何杂质,代表了最真实的思想情感,代表了他们对外界事物以及社会最真实的看法。假如幼儿教师能够细心培养,他们在未来一定能够成为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家。但是,在日常的艺术教育过程里,有许多因素阻碍了幼儿艺术创造力的提升,对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艺术教育中阻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忽略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结果一直是教育教学最为关注,艺术教育也不会例外。幼儿艺术教育仅仅注重幼儿创作结果,并没有对创作过程加以重视,忽略了创造过程里的情感体验。这种做法并没有让幼儿体会到艺术教育的魅力,教师忽略了幼儿艺术情感的培养。

2.缺少艺术赏析体验

在日常艺术教育过程里,只有让幼儿真正参与到艺术感受和体验过程里才会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丰富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然而在日常教育过程里,艺术赏析并没有正式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此举必然会不利于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灵感,也不利于幼儿积累艺术创造资源。

3.没有正确认识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区别

艺术创作具有特殊性。在日常地艺术创作过程里,幼儿或许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模仿来进行艺术创作。然而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区别,二者之间不仅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还有区别,我们一定要将二者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只有正确利用好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才会扩大幼儿的艺术创作空间。

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要想快速提升幼儿创作力,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那些基础知识,我们要仔细研究艺术创作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艺术修养。然而在当前的艺术教学工作里,许多艺术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5.评价幼儿艺术创作的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幼儿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时期,他们的艺术作品符合他们的性格——天真、真实、向往。因此评价幼儿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够以成人评价标准。假如以成人评价标准作为衡量他们艺术作品好坏的准则,那么必然会让幼儿对艺术创作失去自信,更有甚者会选择放弃,对他们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幼儿艺术作品的方式。

二、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策略

1.学会从大自然寻找艺术创作灵感

伴随着课改的开展实施,教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那么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教育课堂可以着眼于大自然。因此,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带领孩子迈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用感官去感受外界事物的美丽。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启发幼儿的艺术创作源泉。例如说蝴蝶是如何跳舞的、云朵是怎么在天空中移动的、花草和树木在说什么话。教室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了蚂蚁搬家之后,让他们回家描绘出一幅以“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励幼儿创作出许多惊喜作品,提升他们艺术创造力。

2.注重创作氛围的渲染

良好的氛围是成功的开端,并且良好地氛围可以激励创造力的提升,因此一定要注重创作氛围的渲染。我们可以通过墙颜色或者黑板颜色的改变来渲染艺术创作的气氛,为幼儿提供一个优越的艺术创作空间。例如说,我们可以在教室创建一个艺术角,在里面防止一些创作卡片,这些卡片颜色和形状互不相同,同时还有一些绘画绘笔、玩具以及直尺。通过艺术角的设置,可以提升幼儿们的艺术创作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艺术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感官

丰富想象力对幼儿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处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所有感官,提升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例如说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观看风车转动,让他们思考为什么风车会转动,风湿一种看不见的事物,然而风究竟是如何运动的?通过眼睛观察到的景象以及这些问题,会引导幼儿主动去思考,提升他们的创作力。

三、总结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成果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待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注意幼儿艺术创作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里,一定要善于利用幼儿的天真性格,利用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力。只有这样,才会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加快他们的发展。

篇4: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

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各个科目的教育又有各自的科目特点,把握科目特点施教,是获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同时,各个科目的教育随着科目特点之不同,其教育功能也有所侧重。比如: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音乐教育则具有音乐艺术的特点;语言教育建立在语言基础上,语言教育则具有语言文学的特点;数学教育建立在数学基础上,数学教育则具有数学计算的特点。各个科目的教育必须在科目的教育活动中进行。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幼儿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细心地、反复地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因此,要使音乐教育完成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教师应当熟悉幼儿教育的原理、原则、方法,把握幼儿教育的特点,还必须熟悉和把握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的特点,即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的交融,是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教育。

音乐艺术与教育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脱节而形成互不相干的“两张皮”。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教音乐,忽视教育的要求,或者只重视从歌词和语言讲述上进行教育,忽视音乐艺术激励人的感情,触及心灵,使人获得审美感受从而受到教育的特有教育功能,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进行教育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音乐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从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切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当然,要做到这一切,离不开幼儿教育部门的领导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关心和指导,离不开幼儿教师正确的音乐教育指导思想和音乐教育业务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赘述。

一、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不能仅仅满足于拍节奏

最近,我有幸观摩了几个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看到老师们注意到了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能力,重视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力求把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这些都是使音乐教育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幼儿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近几年我国举办过多种外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班,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达尔柯罗兹体态律动学、综合音乐感等培训,帮助我们了解国外音乐教育动态,开阔了眼界。许多老师热心、认真地参加了学习,并力求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收获、体会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以提高教育质量,这是老师们热爱音乐教育的具体表现。近几年举办最多的要数奥尔夫教学法培训了。我看到的几个音乐教育活动都比较重视幼儿的节奏训练,采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声势、语言节奏,利用节奏乐器等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这是老师们参加了奥尔夫教学法培训班,把学习与教学结合起来,勇于实践的结果。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拍节奏是幼儿节奏入门训练最常见的、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方法。进行节奏训练为的是培养节奏感,因此,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幼儿动作协周、合拍、整齐地拍节奏,更要在节奏性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条件。节奏感是以运动性为基础的,是在节奏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可分为一般节奏感和音乐节奏感。

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而且也具有情绪性,作为其基础的是音乐表现力的知觉,因此如果脱离开音乐,则既不能觉醒,也行能发展。”在音乐教育中主要是培养音乐节奏感,如果只是用拍节奏来培养音乐节奏感就会感到不足了。在幼儿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在引导幼儿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工作中,培养节奏感只是一方面,另外,还需要结合多种教材,从多方面培养幼儿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质,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能力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二、音乐能力是具体体现在幼儿各项音乐活动中的综合能力

音乐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幼儿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不同的实践活动需要不同的实践能力。比如唱歌,需要唱得音调准确,节奏正确,吐字清楚,这就要培养唱歌技能;不仅要有动听的歌声,还要运用唱歌技能做到会用歌声的变化表达感情,因此需要培养有声、有情、有表现力的唱歌能力。比如,欣赏音乐需要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感知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需要从情感体验中领悟音乐的内涵,需要会听辨人声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美,这就需要培养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一系列欣赏音乐的能力。再比如,在音乐伴随下的活动需要能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和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能记忆音乐并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随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随音乐的情绪变化用动作表达感情,这就需要培养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节奏感等一系列随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譬如上面提到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节奏感、音乐表达能力以及唱歌能力、欣赏能力等等,都是在反复多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这些音乐能力贯穿于唱歌或音乐伴随下活动、音乐欣赏、节奏乐等各种音乐活动之中,是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接受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互有

关联、相辅相成的。儿童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将促进音乐能力的发挥与发展,反之,儿童具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又将促进音乐知识技能的运用与掌握。

音乐力虽然涉及的面广,是表现在听的、唱的、动的、奏的等多个方面的多种能力,但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体现在幼儿各项音乐活动之中的。我所观摩的几个音乐活动都表现出孩子们具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我相信,只要老师们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儿童就能得到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儿童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当然,幼儿音乐能力的形成、音乐教育的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一个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教材,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如果老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培养和教育的计划,踏实认真地组织好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关心照顾班上每一个儿童,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就一定能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落到实处。

篇5: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个幼儿都有不尽相同的性格、爱好与习惯,这便需要幼儿教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大家都在适合自己现状的教育方式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以教研员的身份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旨在于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学前教育;个性发展;教学研究

儿童是人生智力成长、个性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合理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心智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这便表明幼儿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促使其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得以个性发展,以确保幼儿在日后成为极富个性魅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幼儿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利用多样的教育方式对性格各异的幼儿进行多样的培养,促使他们在成长中绽放别样的风采。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在学前阶段培养儿童学习意识、认知观念、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以促使他们在幼年时期就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与人生价值观。于是笔者在长期教研与探索中发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致为以下几点:其一,学前教育对幼儿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存在积极意义,幼儿正处于最容易将外界事物产生深刻认知的时期,幼师和家长在该阶段对孩子普及一些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向上人生观的社会案例进行正面教育,对其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魅力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师在这个阶段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其从小就形成不断学习发展的意识,为他们日后个性魅力的发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三,学前教育对幼儿人格发展和情绪控制都存在突出作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分辨是非、驾驭情感的能力,还能让其在生活体验中逐渐摸索出正确的成长与发展观念。

二、在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对策

1.改变教育理念,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从襁褓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试着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对其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的心智极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水平往往止于第一印象的片面理解,然而该时期又是他们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指导大家掌握正确的社会认知方式便成为目前幼师的重要任务。由此出发,幼儿教师若想从根本上将幼儿培养出正确的社会认知观,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即将原本的植入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以促使他们在接触更多外来事物时能迅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长久以来,不仅会对其个人发展有极大帮助,还能使他们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鉴于此,幼儿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中普及生活常识、社会案例、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幼儿客观认知事物的能力,比如:教师可将新闻比拟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小动物并编排成情境剧,让他们在亲自投入到演出中时认真体会其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并以切身感受的方式来领悟其中事件的是非对错,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大家从中领悟出了哪些是非观念,以此来促进他们对社会实例产生主观认知,从而潜移默化的推动其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改进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魅力成长发散

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皆不相同,所热衷和追求的事物也不尽相同,虽然幼儿正处于心智还未成熟的阶段,但对个性发展目标的热衷程度不亚于成年人,即面对符合自己性格特征和兴趣取向的事物时,往往比成年人的追求欲望更浓,并且基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该阶段培养其个人特长和个性魅力是极其有利的。据此,教师可根据幼儿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同时为其艺术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大家在自己所擅长和热衷的领域中得到更深入的.发展。首先从性格角度出发,笔者在长期教研和探究中发现,当代幼儿多数存在性格过于内敛或过于活泼的问题,且该问题在学前阶段最为严重,并且在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他们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电子设备中沉迷娱乐游戏,这样严重阻碍了其性格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按照幼儿的性格特征分别实施对应的教育方式,如对性格较为内敛的孩子进行自信与勇敢教育,尝试以沟通等方式帮助他们打开心扉,逐渐让其习惯于与人交流的乐趣;而对于性格过于活泼的孩子则可以巧妙运用他们这一特性,让他们在带动内向孩子产生学习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学习对方身上沉稳的特征,如此来使得两者性格进行中和调理,切实能促进大家得到更完善的性格改善教育。接下来,从兴趣爱好角度出发,幼儿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充满求知与好奇的阶段,对于所热衷的事物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问题,这便要求幼师需要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才能,以达到提高个性魅力的目的。根据这一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幼师可在幼儿产生兴趣时就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多元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意识到该活动的特殊魅力,无论是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都可充分融入多样流行元素,如此才能在确保其在该爱好中保持兴趣,并以此为基础促使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以发展,逐渐从根本上促进幼儿个性魅力的成长发散。

3.改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人格与情绪的控制

学前时期是个人性格养成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使人学会如何掌控情绪变化的时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幼儿需要通过幼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来建立起良好的成长心态。然而在目前的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中,不少教师都忽略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只以培养幼儿学习动机为主要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必备的人格品质发展与情绪控制能力的指导,这样严重阻碍了其个性的良性形成,也成为当前学前教育进度停滞不前的主要诱因。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幼儿内心的认知变化,逐渐使他们的成长观念从零散组织到完整,并将其中偏差的思想内容加以矫正,从而为其健康人格和良性情绪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建立人格与情绪控制这两项内容中,它们所存在的共通点便是都需要在幼师和家长的鼓励与认可中才能顺利进行,然而这并不是说需要指导者的一味夸赞,而是要在正确的方向中进行认可,在错误的方向中加以引导,以促使大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成长与发展路上的坎坷和挫折,由此来达到有效人格建立的目的。接下来再从情绪控制角度出发,这里的情绪控制并不是单一的对心情调控,而是需要让幼儿学会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转变自身心态,并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反应,从而使得他们在长期的情感转变中逐渐掌握控制情绪所需的条件。如此一来,才能使幼儿最快、最好的适应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等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适的教育不仅对他们心智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还能促使他们形成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新型人才。鉴于此,幼师及家长应在这个阶段认真做好引导者的工作,通过切实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为他们的成长道路开辟新径,以促使其在得到个性发展的同时绽放别样风采。

参考文献:

[1]邵美涵.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分析[J].职业技术,2017,(09).

[2]吕伟.关于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06).

作者:焦素颖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篇6:欲望促进艺术发展论文

欲望促进艺术发展论文

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欲望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就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最初赤身裸体的在森林里穿行,有了羞耻感后会用树叶来遮羞,树叶只能用来遮羞,不能满足身体保暖的要求,在欲望的强烈需求及人类意识的发展下,人类开始学会用兽皮做衣服,使自己身体暖和,在身体暖和之后,人类希望自己更漂亮,更与众不同。在这样的欲望下开始装饰自己,衣服做得越来越精致的同时还出现了一些装饰物。以至于发展到现代这个异彩分呈的流行时代,各式各样的服饰、发型、化装等。也许昨天还是大街上的流行主调,今天的新的款式、样式的出现又成为大街的主流。正是人类对欲望的追求才使得新事物不断涌现。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是穿衣服的。当猿刚刚进化为人的时候肯定没有穿衣服,我们的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不得而知。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舜垂衣裳而天下制。”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得多。我们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从而可以知道,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在60前的韵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十根的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的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90~50根的绢。那时的人们一定也穿衣服了,只不过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已。

在我国历史上,从传说的玉帝时代起,经夏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直到清朝末期,共约4900多年,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相当长久,经历许多历史朝代,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所不同,所以人们穿着的服装在逐步的发展变化。

由于人的欲望是没有截止的,社会也是发展的,所以新的艺术品,也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其实艺术发展的轨迹就是人性与欲望的发展,在寻求自由、解脱的过程。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西格蒙得?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包括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其中最根本的性欲冲动,欲望提供力量,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所以说有了欲望艺术才会发展。

生活中常有衣、食、住、行的说法,把衣放在第一位,然而唐代被称为一个“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王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们对奢华欲望的极度追求。

唐朝出现的“贞观之治”,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间,国力强盛,版图扩充,农业、手工业都相当繁荣,对外贸易也空前发展,国内各民族关系比以往更加融洽。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活跃。京都长安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扬州、洛阳、益洲、广州等地都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长期安定的局面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唐朝科学文化进步的可靠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朝的纺织业和印染业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唐代妇女的生活服装在传承本民族服饰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域异质文化的优良成分而创新发展,它们是唐代服饰文化的主流。唐代女装有一定的流行变化,被当时诗人称之为“时世妆”。它造型华美,品类丰富。

唐代时还流行一种袒胸大袖衫襦。是贵族妇女在庭院散步、菜花、促蝶、戏犬时常穿的服装式样是:袒露胸部上部,大袖,对襟衫,长裙,肩披批帛,饰有织文和绣文,裙腰高至乳部以上,以大带系结,大胆地夸张了女子的腿部又好箱是现在朝鲜妇女所穿的群,上短下长。面料一般是纱罗织品。所谓的‘绮罗纤线见肌肤’,又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即仅以轻纱蔽体,这种装束体现了唐代文化开放的特点。宋代妇女也穿纱,罗衫襦,但从穿着的方式,面料透明的程度上都无法以唐代比,隋唐时期女子的裙,腰高至胸部,半担化,裙长可拖地,并且造型瘦俏。从隋唐壁画中可以看到隋唐女子穿衫,长裙亭亭玉立和秀美形象。裙的色彩从绯、紫、黄、青等为最流行。当是唐弦宗的杨贵妃最爱穿一种黄裙,这种裙子用阴金香草染成,色泽如花,特别鲜艳,不怕日晒,而且可以发出芬芳的清香。这种黄裙逐渐在宫缤妃、仁官之家的太子家中流行,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折腰多舞阴金裙”。就说明了这一点。

隋唐时,妇女喜欢穿胡服,而且爱穿男子的服饰,这时的胡服特点是:领、袖和下摆处有锦边装饰,应边忖襟,折领式圆领窄袖,头戴高顶毡帽,系束带且带上有多种饰物,下穿带坚系的小口裤,脚穿尖失的绣花鞋式半呦软货。胡服革带上的扫饰物在三国就传入中原了,到了唐代已成为了武员必佣之物,佩挂的饰物有算袋刀子,砺石、契芯真。

在唐代的绘画或陶俑中,都可以见到妇女穿着窄袖的.衣服,袒着胸口,露出半只臂膊,系着束到乳房以上的长裙。在她们的肩背上还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这围巾两端垂在臂旁,有时一头垂得长些,一头垂得短些。有时把围巾两头用手捧在胸前,下面垂至膝下。有时把右边一头固定束在裙子系带上,左边一头由前胸绕过肩背,搭着左臂下垂。有时把披在两肩旁的垂端凑在胸前,好像穿着一件马甲。形式很多,都很合乎审美的要求。这种长围巾就是“帔帛”。

敦煌莫高窟390窟许多隋代女供养人都有帔帛。唐代除莫高窟壁画之外,从陕西乾县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入葬的永泰公主墓壁画及石椁线刻画宫女图,周昉《簪花仕女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人《宫乐图》,到莫高窟98窟五代于阗王后曹氏像等,都有帔帛,画出了帔帛的各种花色和披戴的方式。唐代诗文中关于帔帛的描写也很多。中国衣料向来以丝绸见长,从战国秦汉到东晋,妇女服装常常做成长袖或飞动的带饰,来美化妇女柔美轻盈的身姿。帔帛正是发展了传统服饰艺术以虚代实,以动育静的艺术法则,吸入西域服饰的特点为我所用,使我民族服饰更加丰富。

隋唐五代时期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联珠团窠纹、宝相花纹、瑞锦纹、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穿枝花、鸟衔花草纹、狩猎纹、几何纹。

总体看来,隋唐的妇女的服饰可以说是花样繁多,五光十色,具有艳丽、华美、自由、潇洒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服饰把隋唐美人秀美丰满的风姿显露得淋漓尽致。

隋唐时期(尤其在唐代)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和发髻式样的变化多式多样,头上插戴簪钗金叶银篦珠玉宝石及鲜花,既承袭前代遗风,又有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发髻名称众多,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西安开元六年(公元7)韦顼墓和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西安武氏圣历元年(公元6)独孤思贞墓女俑,咸阳唐景龙四年(公元7)薛氏墓壁画,西安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杨思勖墓女俑,敦煌130窟唐开元五年至十四年(公元746年至755年)壁画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西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鲜于庭诲墓女俑及唐代绘画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都保留了大量唐代妇女发型的形象资料。唐代妇女的发型,直接影响到五代和北宋末年,其特点是竞尚高大,即利用自己收集或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头发中(即髲髢),或以之做成各种假髻来装戴。这类高髻,在五代时更与银钗牙梳相配,据《入蜀记》记载,蜀中未嫁少女,都梳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宋史?五行志》记载,后蜀孟昶广政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山西晋祠北宋彩塑还可见到这种梳髻于当顶的朝天髻发型。至于广插金玉珠翠花枝、鸾凤步摇、簪钗篦梳的情况,亦可在敦煌晚唐第9窟、第10窟,五代第98窟,北宋第61窟壁画供养人像中见到。

唐代妇女面部化妆,一般是敷铅粉、抹胭脂、涂鹅黄、画黛眉、点口脂、描面靥、贴花钿。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夏商时已经出现,为我国古老的化妆品。汉以前胭脂主要产于河西走廊焉支山,主要原料为红蓝花,汉武帝击败匈奴,红蓝花在内地大量种植。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描成细而长的叫蛾眉,粗而宽的叫广眉。面靥原是用来掩饰面颊上的斑痕的,后和贴花钿都作为妇女面部的装饰。

由于在当时的社会中那些贵族对美的欲望极度膨胀,为满足欲望而使社会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让艺术得到了更为自由的发展。就如唐朝的服饰可以说是艺术中的精品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的服饰、发型、面部化装等也在现代的社会中发展着,有了美容院、美容顾问等着都是为满足人门欲望而出现的。

现在人们在选择发型是也要按没个人的脸型来选择如长脸形:不适合往上梳,短而蓬松的式样较适宜。发型可以选择中盘或低盘,穿旗袍者梳低盘发式更能显示东方之美。将头发梳于两边也可以,但长发垂肩不可取,这会在视觉上拉长脸型。

圆脸形:发型可以尽量梳高,增加顶部的发量,使脸部拉长。或者将头发偏分,服帖地梳于两端,这样脸部就显得瘦一些。如果中分,尤其是短发中分,看上去有圆滚滚的感觉。

正三角形:额头较小,颧骨较高,可将头发梳高。如果额头漂亮,发际线优雅,可以敞露出额头,更显纯真典雅。避免将发型梳于两侧,如此将会增加颧骨的宽度。

心型脸:此脸形额头宽广、下巴较尖,最好不要留短发,因为它容易夸张面部的轮廓,使眼睛看上去过低。整理发型时,可用刘海遮掩或做成发卷半掩,以显示出妩媚多姿。

这些都是有讲究的,这都是在完美无暇的欲望要求下,而发展起来的。

现在人门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在衣服、首饰、发型和脸部化装上,也不忘对指甲的修饰,在指甲上镂空、镶小水钻、亮片以及进行彩绘等。还有不少人进行整容,在欲望的促使下成为现代的人造美女。着也是一种艺术!

从古到今人性皆有欲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的发展轨迹就是人性与欲望的发展,寻求自由和解脱的过程。欲望的平衡就是自由的终点。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刘泽华、扬志玫,王玉哲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隋唐五代史》吴枫陈伯岩著辽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华文化史述》刘蕙孙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弗洛伊德的智慧》刘烨编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篇7:家园同步教育 促进幼儿发展

家园同步教育 促进幼儿发展

(谭稀 上海浦东新区齐河幼儿园)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理清思路,履行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全面发展。

如何使家园更好的合作,促进幼儿发展呢?以下几点可以让大家做一个参考:

一、以家长学校为阵地,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而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成长显得更为重要。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家长开放日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刚开始的时候,家长看着热热闹闹的孩子,忙忙碌碌的教师,不知道应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只知道盯着自己的孩子不眨眼,听见老师提问别的孩子不提问自己的孩子,心里不高兴,看着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聪明、伶俐,心里窝着火。组织这样的家长开放日,没有取得好效果,反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开放日之前,教师必须先把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如何观察自己的孩子、怎样科学地对待孩子们之间的差别等,向家长讲明白,使家长们在看活动时,知道对自己的孩子多进行纵向比,少进行横向比,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只要自己的孩子进步了,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提出表扬,而不应该拿着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来埋怨、讽刺、挖苦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三、以家访活动为补充,促进“问题幼儿”的健康发展

家访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每次家访活动,主要是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幼儿进行,如:性格内向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等。通过家访,找出造成孩子性格特殊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使孩子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以三个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强化家园教育的同步开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园对集体活动、区角活动常抓不懈,而对幼儿的入园和离园这些环节却经常忽视。我们首先抓住第一个关键环节“晨检”不放手。幼儿入园时,教师要站在门口笑脸相迎,主动向幼儿问好,并通过一问、二摸、三查、四看进行晨检,另一配班教师组织孩子进入活动区,让孩子们自选游戏、自由结伴进行活动。第二个关键环节是“离园活动”,这是进行家园交流的好机会。教师每周都要制订家园交流计划,幼儿离园时,三个老师都要到位,配班老师组织幼儿活动,带班老师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这无形中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教师在一天的活动中,必须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以便于向家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另外,《家园桥》栏目也成了家园联系的阵地。

第三个关键环节是“新生入园”,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情,每年的九月份招生,哭哑嗓子的、发烧感冒的频频不断,对幼儿身体极为不利,也影响了幼儿园正常教学。为改变这种现象,使入园新生顺利地从家庭步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我们通过三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组织游园活动。即家长带领孩子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或组织参观活动,或观看大班、中班的各种游戏活动,或到游艺厅玩各种趣味玩具,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新奇的.事物上,同时,使新生对幼儿园环境有整体的印象;二是布置环境,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小班教师事先收集部分幼儿在家玩的玩具,对小班活动室进行科学布置,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玩具并进行玩耍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幼儿园里还是在家里,不同程度地消除幼儿的陌生感;三是混合班活动。入园的第二周,由他们熟悉的大班哥哥姐姐带他们游戏,使他们感觉在幼儿园里就象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使孩子逐渐喜欢上幼儿园。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取的,新班变哭的海洋为爱的港湾,使三岁的幼儿轻松地踏上人生第一站。

五、以各种亲子活动,促进家园的联系和孩子的发展

我们幼儿园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增进亲子之间的联系和感情,我们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例如:我们举办了亲子趣味美术活动,让家长在和孩子一起制作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以便更好的进行引导和教育。我们还经常举办亲子的春、秋游活动,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增进了他们的感情,使他们有更多的沟通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孩子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为了孩子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篇8:在艺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发展

在艺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发展

我们改变以往的“技艺教育”,主张在整合性艺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发展,其主要过程是:

一、让幼儿充分地表达感受;

二、让幼儿真实地体验;

三、让幼儿尽情地表现。通过实践表明:

1、艺术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技能、技艺的训练,表现不再是工具,更多地成为整合性活动,融合了德智美各种素质;

2、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主地表现探索。

以往的艺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把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艺术活动变成操作性的模仿活动,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技巧上,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及无限创造特征没有足够的估计,并且艺术教育完全以分科的形式进行,忽视了各艺术领域之间存在的联系。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现代教育提倡“融合式教学”。且对幼小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灵中,真、善、美也是自然统一的,没有分化。

基于这些理念我们提出,实施整合性艺术活动的方案,改变以音乐、美术作为艺术教育内容的初衷,主张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用真、善、美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儿童进行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生态式教育,达到人在实践中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活动的目标体系是“感受――体验――表现”,而我们综合性艺术活动的基本程序也是“充分地感受――真实地体验――尽情地表现”。

下面就从“快乐与不快乐”这个主题来谈谈整合性艺术活动地开展。

一、让幼儿充分地表达感受

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一个理想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主题、内容的产生上,在活动过程的方法运用中,都必须十分重视幼儿的经验。况且,在提倡以儿童为主体的今天,我们必须“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老师要了解孩子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这个过程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师生互动式的对话交流。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快乐和谐、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思路和新思想的交谈。它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处于人格平等的双向交流,彼此充满爱心、信任、倾心地交谈。对话能是儿童感到新鲜、惊奇、激动、振奋、产生努力探索的愿望。

活动一:孩子们在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凄美的童话故事时,很快被故事内容所感染,并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她好可怜”;“袜子也没有”;“鞋子被抢走了”;“走在雪地上,脚都冻得发紫了”;“她没有衣服穿”;“她一点也不快乐,很伤心”……在表达了他们的感受之余,还讨论到了XX小朋友的爸爸得了肝癌住院了,妈妈在医院陪着,XX没有爸爸妈妈陪觉得很不快乐。同时他们开始关注张贴在 教室里的很多贫困儿童的剧照,在吃饭、睡觉、玩耍时都议论纷纷:“他们脚上的鞋子是破的”;“衣服也都脏兮兮的”;“学校里连桌子也没有,只能在石头上写字”;“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吗?怎么都是哥哥姐姐们背着小孩呢?”;“他们吃的是干巴巴的馒头,好可怜噢”……

活动二:在欣赏《大餐》这幅美术作品时,幼儿又很积极地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很多很多汉堡叠在了一起”;“这些人拉着圆圈在汉堡上跳舞”;“他们一边吃汉堡,一边跳着舞”;“看着它,我真想吃啊!”……说着说着大家就谈到了“肯德基”,“我在肯德基店里过生日过了”;“妈妈带我去了好几次”;“我喜欢吃辣子鸡”;“肯德基里面还可以玩,很开心”…… 在与孩子们近距离的交流中,教师所担任的角色主要是幼儿的倾听者。意大利瑞吉欧人认为教师的重要角色就是幼儿的倾听者。倾听幼儿就是尊重幼儿,就是对幼儿的关注,就是对幼儿及幼儿意见敞开心扉的最好方式。通过倾听了解幼儿,了解到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兴趣点――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这些正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所在。

二、让幼儿真实地体验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被快乐包围着,而且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注意到别人不快乐的情绪,如果能让他们学会先体验别人的“快乐与快乐”,并为自己所拥有的而“骄傲”将是很有价值的。 幼儿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贫困儿童的感受只是停留在“他们好可怜”的情绪反应上,是浮于表面的。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中“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这叫动机呼唤。动机呼唤就是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幼儿主动从事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于是我们师生一起对“快乐与不快乐”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幼儿对美术作品《大餐》和文学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中生成了“吃肯德基”、“参观福利院”两个活动。

活动三:吃肯德基的这个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带10元钱,自己排队选购了爱吃的肯德基食品,自己解决了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矛盾(钱不够了,那就换一样吧;还剩几块钱,可以再买个脆皮甜筒;用哪一张优惠券既能吃到爱吃的,又可以多吃一点……)自己结伴分坐在肯德基店的一角,一起分享体验了吃肯德基的快乐。当画快乐的事情时,就有小朋友画了吃肯德基。

活动四:在体验了吃肯德基的快乐之余,又让幼儿体验了福利院小朋友的生活。在福利院大家看着那些哭着的孤儿,听着阿姨们的介绍,脸上都露出了严肃的表情。有几个小朋友捂着鼻子,说:“好臭啊!”并发出了内心的感受“他们太可怜了”,回到幼儿园,师生又一起谈了此行的感受,并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好多小朋友还呼吁“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吧”。

这里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帮助幼儿真实体验到了“快乐与不快乐”,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内化,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帮助欲望。幼儿的情感、欲望、提出的问题有时隐藏在行动与孩子间的对话之中,这样就要求教师适时地去了解,观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耳朵,而且还需要敏感的心灵,要能进入幼儿的内心,体察幼儿的`心声,呼唤幼儿的内在动机。这正是综合性艺术的情感基础。

三、让幼儿尽情地表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内容和提要”、“指导要点”三部分中蕴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

活动五:吃过肯德基后,小朋友画了吃肯德基的快乐,有在肯德基门前排队的情景,有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吃汉堡的情景,也有过生日的内容(画了一个大蛋糕)……在去过福利院后,小朋友又画了自己的体验,有xx在哭,我陪他一起玩,有躺在床上的脑瘫儿,有孤儿被小狗吓得哭起来……

这里,虽然小朋友画的线条和颜色都不是很美,但作为自我表达的手段,它已经创造性地表现了他们内心的感受。

活动六:吃过肯德基后,师生在班里一起模拟了“开肯德基店”,在收集材料、制作食物、准备开张过程中,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了我们班的“肯德基店”还缺管理人员、收银机、饮料机……等很多问题,同时和老师、家长们一起商量、制作了很多实用美观的物品,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孩子们的快乐在模拟制作和买卖过程中得到了尽情的表现。

活动七:在体验过福利院生活的情感基础上,小朋友呼吁“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吧!”师生一起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想到了很多帮助他们的办法:把我们小时候的衣服、裤子、鞋子……送给他们;把我们的钱联合起来送给他们;我们给他们唱歌、跳舞、拉手风琴、讲故事……。并从“把我们的钱联合起来送给他们”(这里教师让幼儿很自然地知道了什么是捐款),自发生成了募捐活动,发动身边的亲人和全园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整个过程都是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完成的。包括捐款箱、捐物箱和宣传海报的设计、绘画、制作。在募捐过程中,个别幼儿还把他们的感受体验用语言讲述给家长和小朋友们听。最后把所捐的钱物一并送到福利院,享受了最快乐的体验。这个时候小朋友的表现欲达到了最高潮。

在这里,老师只是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旧报纸、纸箱子、泡沫板、颜料……,并在一旁观察和倾听的孩子们的表现,当幼儿碰到困难与需要时,及时给以适宜的支持和指导。让幼儿完全处在宽松的探索氛围中,融入到“肯德基店”和“募捐活动”的各个角色中,这时候的艺术是幼儿社会经验的反映和作为社会人的自我表现。整个募捐活动都是由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主动参与的,只要是孩子们自己能做的,能想的,都让他们去做、去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两个交错进行着的活动,使幼儿完全感受体验到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快乐和别人的不快乐,享受了帮助别人后的更快乐的体验。

“快乐与不快乐”这个主题整合了健康(宽松的心理氛围、幼儿积极的情绪)、社会(主动参与、乐于交往、助人为乐)、语言(倾听、对话、交谈)、科学(动手动脑)、艺术各大领域。幼儿在感受、体验、表现中主动交往,积极探索,得到了全面自由的发展。从中,我们觉得:

1、艺术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技能、技艺的训练,表现不再是工具,更多地成为综合性活动,融合了德智美各种素质。比如绘画,它具有审美特性,是一种语义符号,是形象语言,作为幼儿自我表达的手段,它可以反映个体内在的各种要素,作为创作载体,它能涵括所有需要创造性表现的内容。

2、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主地表现探索。尊重与肯定幼儿的稚嫩想法,提供相应的材料、活动的机会、条件,自我决定,自我选择,主动参与,充分交往,无拘无束地探索,去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孩子自己能做的,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想;孩子能探索发现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孩子能自己计划、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安排;孩子能选择判断的,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要让幼儿成为有自主权,可以支配自己行为的人,做自己的主人。

艺术是幼儿教育不同领域交叉的地带,教育中最活跃的部分也大多在它的边缘,这里充满了未知,我们的主题活动也只是处在探索阶段,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是不是技能、技巧就不需要了呢?是不是完全让幼儿自由发展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篇9: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论文

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论文

放眼世界,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改革、教学创新逐渐形成“全球化”潮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艺术教育俨然树立于教育大系之中,无论是以业余爱好,还是专业训练的学习心态,都是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一项课程要求。

本文以小提琴为例,对其初级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并进行适当改进。

艺术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汇集了时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社会效应,对于艺术教育,它是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一项调节工具,是人类思想活跃创新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已经深入人心,是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父母为孩子安排的成长必备课程。

当今教育领域有这样一个现象:在接受正规的学校科学文化教育之时,很多父母都提早为孩子选择了艺术业余课程作为辅助,比如,唱歌、乐器、绘画、舞蹈等等,不难看出,每个家长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学习优秀,还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才艺,可以在之后的生活中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作为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方式。而面对这样的受教育者心态来说,初级艺术教育百花齐放,老师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小提琴为例,我们分析了在初级阶段,艺术教学面对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小提琴属于高贵典雅的弓弦乐器,有“乐器王后”的美称,在音乐范畴中,小提琴的音色表现力强,音域宽广,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所有乐器中最难把握和掌控的一项乐器。小提琴本身外形精致,携带方便,舞台造型优美,应用广泛,这就成为很多家长的首要选择,但是,看似小巧的乐器,却忽视了它之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音乐情感、完成艺术追求的技术性、重复性以及时间性。

目前,我国的初级小提琴教学有了明显的时代印记,在学习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新理念的同时,自身的传统教学始终贯穿在小提琴初级教学中。

一、教学法方面

老师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的知识广度、演奏能力、教学原则、授课方式等都对刚刚接触新鲜事物的孩子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这些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初期艺术教育的质量和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1.培养学习兴趣,实施灵活“课堂”教学

小提琴教学相对于其他艺术教育来说更有针对性和技术性,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几乎是从年龄较小时候开始的,对艺术选择没有主动性,也许有一些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兴趣的,大多存在一个不能持续的问题。另外,如今我国的小提琴初级教学形式几乎是“一对一”的专门教授,由家长跟随陪同,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比如,老师家或者工作室,进行入门训练。面对老师,年幼的孩子多少有一些害怕紧张,一方面有对老师的敬重之意,或者担心被批评,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家长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便会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学琴,渴望老师教授新的知识技能,或者讨厌学琴,甚至有不想继续接受小提琴学习的念头,这些都是孩子“兴趣”多少的表现。而面对初次接受艺术教育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年龄特点进行引导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其说话的语气、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这一阶段,老师会选择灵活运用课堂,不是一味的让孩子重复着基础技能的训练,而是经常举办一些不同场合的小型演奏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受到锻炼,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相感受,这样,小孩子会对同样学琴的.大孩子充满羡慕之情。还可以准备一些适龄孩子们的表演视频、音频;或者通过动画片音乐,告诉孩子们这些好的声音就是由小提琴这个乐器发出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从而愿意接受并学习它。虽然说初级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演奏家,但作为艺术范畴的音乐来说,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机体的一部分是必然的。

2.伸缩性的教学强度,多种形式的知识输入

老师作为言传身教者,面对没有任何生活阅历的孩子们来说,在对专业知识讲解的伸缩程度上有很大的要求。年幼的孩子很天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没有成熟,对于专业音乐理论的接受程度上来说相对比较慢,因此,老师时常会给孩子讲述音乐家的小故事,将专业知识编成顺口溜,或者形象得作比喻,让孩子直观得理解并牢记在心。

另外,相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老师在教授小提琴的过程中更注重要专业技巧的训练,严格规范的姿势、专业扎实的练习都是老师对初学者的强制性要求。但是小提琴有它特殊的属性,包括音高位置、音色、左右手协调等等,是乐器中比较难掌握的,需要重复进行训练。往往这样的初级训练会持续一段时间,孩子的新鲜感逐渐消失,觉得学习小提琴很枯燥、很艰难,在这个时候,老师对于技能知识的讲解就要稍微放松一点,这里不是指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而是换一种方式引导他记住那个正确的。比如,把位的训练,在琴身上找出一个标志,琴颈或者侧板,先硬性要求孩子记住某个位置或者某种姿态,省略掉讲解缘由的过程,孩子的思路就不会乱了。

或者在学习新的乐曲和形成新的技巧时,不纠结于固定新乐段中,不放弃复习前面学过的乐曲和技巧,使他们依然存在与难度不断增长的作品之中,这样,对孩子的练琴效率和思维形成一种缓冲,而不是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当形成一种固定的套路之后,老师的再三强调已经在孩子的脑中形成了习惯性的思路,一旦改变,孩子自身会感觉到异常,并会询问老师缘由。这样就有了一个发现、试验、选择决定的过程,它是开放的、有选择的,就像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到的,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选择并积极实践,同样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3.课堂的细节指导,教师的示范作用

这里所说的“细节”,其实是指孩子进入老师视线的第一刻开始,所发生的一系列动作与言语。铃木教学法中提到过一点,他要求新学生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向老师鞠躬,目的是教孩子讲礼貌、思想集中。然后,教学生拉琴时怎样站、手如何放在琴上、不演奏时怎样站位等等。好的习惯、坏的毛病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老师对学生的细节要求从上第一堂课开始就要进行指导,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很大程度上对孩子今后的学琴习惯,甚至做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孩子有条件到国外进行小提琴学习,比如,美国、日本等,那里的音乐教育是开放的、严谨的、系统的,因此,一个好的习惯很可能成为老师接纳你的第一场测试,也是我们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方面。所以说,“教书”与“育人”是同时进行的,它存在于教学的任何时期。

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对于老师的示范是很崇拜的。小提琴教学中,老师正确、精彩的示范演奏,能使孩子直观感受老师演奏的魅力,感受那种声情并茂、如临其境的演奏效果,从而进行模仿、学习。因此,老师不能放松自身的学习和练习,现代艺术教育时刻都在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老师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孩子领悟到最新的教育思路和演奏方法。

4.过分追求教学成果,加快教学进度

老师的教学进度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够独立演奏乐曲的时间。培养一名合格的小提琴演奏者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乐器本身就是一项很难驾驭的东西,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不断引导与讲解,孩子们积累的成长阅历和连续训练才能使小提琴学习者自觉得融入到乐曲情境中,理解乐曲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因此,这是一个不能急于求成的学习过程,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忽视了对孩子最基础的训练。林耀基曾经提到过,无论到他班上的学生水平程度如何,都要练习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音阶训练,以达到声音准、匀、美的效果,这绝非一日之功。因此,独立有效的完成小提琴作品并不是一个短期成果展示,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的长时间学习过程。

二、客配合方面

家长是孩子学习小提琴最有效的监督者,家长的坚持程度与孩子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联系。俗话说:学琴的孩子没有童年。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孩子从小接受小提琴学习,很大程度上不是自愿开始的,自身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去主动练习,因此,家长的督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家长较高的期望值

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小提琴,不是因为他们自身是相关音乐工作者或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思想觉悟超前的人群,而是进行艺术学习是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个整体心态。所以,他们对小提琴本身属性可能不是很了解,对于孩子的艺术学习持有“快”的态度,对于老师的不断重复教学法有疑义。希望孩子能在小小的年纪掌握较多的乐曲,无意之中也影响了老师的授课进度,导致在孩子音阶还没练好的情况下就练大曲目,对于考级、比赛、表演等活动充满了期待。但是基本功不牢固,将来很难再提高,而且返工也很困难。

2.“关起门来”练琴

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开放的、富有想象的思维活动,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空间中,听到的只有自己时好时坏的不稳定声音,不能识别正确的,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学习音乐的孩子必须对声音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如果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琴声中,加之家长反复的催促和监督,时间一长,反而使孩子产生听觉疲劳,从而造成厌烦心理。家长认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足以接受高雅音乐的内容,只是单纯得聆听,没有指导。为此,家长有责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练琴氛围,以极大得耐心,鼓励、帮助孩子学习,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经常带孩子聆听音乐会、观看音乐类电视节目或者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让孩子自己对美好的声音进行想象和追求。

艺术初级教育固然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历程中最早的部分,同时也是塑造一个孩子性格和兴趣的重要时期,小提琴初级教育只是艺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部分,有它的特殊性。但相对于普通的学校教育来说,艺术教育更有针对性、变化性和时代性,它是连接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个甲板,在这个甲板上,人们可以随意选择和决定自己想要的那个艺术追求,充分享受艺术带给人们的别样风情。

篇10: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

一、本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开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专家研究已经充分的表明,幼儿的发展与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文化密切相关,幼儿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最终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基于本土文化的幼儿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思想观念、审美与艺术传统等,深深植根于幼儿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这些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不分离、不脱离。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亲和性的文化环境,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本土文化引入幼儿艺术教育生活,除了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亲和性的文化环境外,其另一价值是满足不同地区幼儿多样的文化需要,促进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以及对其热爱。本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容。这与当地的一切都是相契合的,是家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同时它们还是本土人民创造的优秀的精神成果,包含着本地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它们往往融合了本地的艺术与审美传统和生产生活需要,具有浓浓的感情色彩。幼儿作为当地的一员,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认识了解属于自己的文化。当然,本土文化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也受到本地儿童的喜爱。把本地艺术和幼儿的文化需要结合起来,纳入到幼儿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中,一方面,可以满足了不同地区幼儿的多种精神需要,有利于幼儿园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加强文化归属感。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乡艺术和文化传统,激发幼儿对家乡艺术、家乡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发扬。每一个幼儿都是热爱大自然、爱美的,本土文化的艺术开发应以幼儿的这一天性为基础,并且要保护幼儿的这一天性,不能摧残之。在此基础上,幼儿园的课程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本土文化开发的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属于幼儿的成长文化圈,形式贴近幼儿的生活世界,由此幼儿熟悉这些课程,这就使得该类课程更有利于激发、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进而促进幼儿更高的审美追求。

二、本土文化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开发的策略

审美想象与审美创造联系密切,审美想象所创造的新形象即审美意象,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想象性表象。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将本土文化引入幼儿的艺术教育中,可以让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感知美、想象美、创造美的愉悦,并且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文化,促使幼儿在各种经验的互相碰撞、渗透交融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与创造能力。

第一,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环境对人有暗示作用。优美的环境不仅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还可以激发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人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因此幼儿园要设置富有美感的环境来激起幼儿的审美情绪。按照幼儿心理发展层次,幼儿园可以将具有本土文化的艺术,以各种形式暗含于幼儿的艺术生活和活动环境之中,让幼儿的艺术生活变得生动丰富。也可以通过参观古迹或本土艺术作品展览,如民间剪纸、风筝、民族绣品、民间布玩具展览等容易吸引幼儿兴趣的活动,让幼儿对本土艺术有直观的感受,让幼儿感知本土艺术的存在形式,让本土艺术的客观历史、造型和色彩直观地展现给幼儿,使得幼儿产生对本土艺术初步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本土艺术的感觉和情感。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再加上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就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本土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感知能力。

第二,从幼儿的兴趣切入开展本土艺术教育。教师在本土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兴趣倾向,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其艺术作品,而不是随意泛谈这样就有助于幼儿把已有的感知经验系统化,有助于幼儿更加深刻的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幼儿把从日常经验感知向真正的审美感知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了解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对美的敏锐的捕捉能力表现在幼儿能对本土艺术作品强烈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再认真细致地观察本土艺术作品;能观察作品使用的材料特征,如某种物象的色彩与质地,某种乐器的音色,某首曲目的声调;能观察作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如早晨或黄昏的背景;真正地了解本土艺术作品。

第三,采用多种方式运用本土文化资源。我们不可以以一种方式呈现多样的本土文化,幼儿园应该采用多样的方法呈现其文化。可以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幼儿园将本土文化分成若干主题,形成一定的活动系列,再以每一系列为主题单元进行艺术教育教学活动;陶冶渗透的形式:幼儿园还可以将本土文化资源有机渗透于幼儿生活的全过程,这包括渗透于幼儿园物质文化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幼儿园游戏中等其他形式。这样以多种方式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利于幼儿更好的学习和吸收,也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

篇11:幼儿艺术教育的论文

摘要: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本文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意义,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艺术教育想象力审美能力自信心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高素质、身心健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就应该从幼儿时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新世纪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创造美与识别美的能力,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施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既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诗意的描述,它并不是要在儿童与艺术家之间简单、生硬地划上等号,而更多的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拥有艺术能力。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

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用丰富、形象化的感悟语言引起儿童的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和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幼儿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轻松、平等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鼓励孩子自由创造并适当进行艺术技巧训练,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疑问,如在唱“小树叶,飘呀飘”的歌曲时,有的孩子双手摆动,形象地表现树叶随风摇动的样子,有的孩子双手做小树叶状,放在胸前等。教师要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自由发挥,为歌词配动作。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力,因此,在孩子们进行创编时,教师不能干预,打断孩子的思路,这样有利于保证孩子创编思路的完整性。假如教师不时让孩子停下来,纠正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幼儿的思路就会受到干扰,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刻意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要给孩子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大胆、自信地去想象、去创造。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创造过程,而不要太在意结果怎么样。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手舞足蹈、自编自唱;在绘画中幼儿可以乱涂乱画,对此类情况不要以“不对”、“不行”等以成人固定的方式去限制他们,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发现幼儿的可塑性,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想象,大胆思索,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人类审美的本能在儿童的绘画、舞蹈、音乐活动均有所表现,所以,教师要对孩子的这种无意识的艺术本能给予肯定,并加以启发、引导,要把幼儿这种对美的无意识表现积极地培养成为幼儿有意识的艺术展现,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

首先,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提供给孩子去创造、去感受、去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教师要让幼儿多看多听,丰富幼儿的感官,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其次,教师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孩子的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美工区准备了供各年龄层次、能力层次不同的孩子的美工活动材料,供孩子自主选择,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当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美有切身的感受,也会评价自己的作品,美好的一切会从孩子的作品中一一展现。如在音乐活动中,孩子在听、想、说、唱、动等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起来,从而产生主动感受、领略音乐美的积极心态,思维愈发活跃,好奇心更加强烈。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艺术活动符合幼儿富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孩子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用自己的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在绘画中,幼儿的画与教师的示范画颜色不同或有的地方不太一样,这虽然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但孩子表现的却是自己眼中喜欢的色彩、线条,这正是孩子的“闪光点”。其实,也是孩子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教师不能扼杀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而要加以肯定,并正确引导、启发,让孩子大胆探索,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渐渐地,孩子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随心所欲地、快乐地陶醉于艺术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幼儿感兴趣的艺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各种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艺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当这一兴趣得到满足时,幼儿不但学会了技能技巧,而且产生了成功感、自信感。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越高,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在各方面及各阶段的能力,并以此来安排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例如,在舞蹈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对歌词、舞蹈进行创编,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使孩子充满自信地一一展现自己的舞蹈动作。当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时,教师肯定的口吻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从中获得更强大的推动力。那么,幼儿在实践锻练中,体验了成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就更加有了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三、幼儿艺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这种主体性在儿童那里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潜能”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得以显现、发展。也就是说,个体主体性有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使幼儿主体性在教育上成为可能。[3]幼儿艺术教育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过程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体验。

(二)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

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幼儿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欣赏每一个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艺术教育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幼儿由于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因此对艺术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外向、喜欢表现的孩子,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对于胆小、羞于表现的孩子,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四)更新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其次,教学内容应更具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为幼儿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最后,为了应答时代的挑战,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扩展和更新当代我国现有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扩展和更新后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欣赏”、“表现”和“创造”三方面的内容。

艺术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孩子的情感、智能、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全面素质教育园地中一个颇具新意识的尝试。幼儿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活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的环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艺术教育活动。

篇1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索的论文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索的论文

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幼教实践认为,训练与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不失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拟就移情能力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如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移情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移情促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为其社会性发展铺平了道路。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以自己的感受决定别人感受时处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制定行为策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不是站在对方、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其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采取的行为方式,势必难以符合对方、他人乃至社会的需要。有了移情能力,就能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情绪,认知、理解他人的需要。这样,就使他跳出了“自我”的小圈子来思考问题和制定行为策略,做出利他的行为选择,为其社会性发展铺平了道路。(2)移情为幼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性情感是社会性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内部动因。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对集体和周围关心自己的人的爱的情感,以及控制、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欲望和能力,核心是“爱的情感”。因此,要爱他人、爱社会,首先要认识、感受到来自他人、社会的爱。要感知他人、社会的爱,最好的途径就是移情。移情使他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去体验行为的动机与目的.,从而真实地感知对方给予的爱。有了爱的感知,“爱的情感”的产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3)移情促使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伴关系就是儿童与同龄人共同活动,建立相互协作的关系。它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性发展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因此,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不仅为其早期社会性发展,而且为其后继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与基础。(4)移情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谦让、互助、合作以及共享等有利于社会的行为,这是社会性发展的根本目标。简单说,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就是利他和助人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要求个体必须能够意识到他人的客观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利他的行为选择。

移情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所产生的实验效果。

从同伴关系方面看,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移情训练后,大多数幼儿的同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孩子由于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而避免了同伴间因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与纠纷。例如:碰倒了别人搭盖好的积木,撞到或踩到别人,弄坏别人的玩具等等,这在孩子中是常有的事。以前他们往往会因此而发生争吵甚至打斗。现在则不同了,许多孩子不仅没有采取以前的做法,还会说:“他不是故意的”,“他是不小心的”。很显然,这就是换位思考的结果。再从亲社会行为方面看,初具移情能力的幼儿,其行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比如,现在分发玩具时,大多数孩子已不像以前那样争着要自己喜欢的玩具,而是分到什么拿什么;就餐打饭菜,也不像以前争着打自己喜欢吃的;果皮纸屑也不会随地乱扔,而是自觉地扔进垃圾桶里。你要问他为什么“不争”、“不乱扔了”?有些孩子还会告诉你:“别人也喜欢呀”,“值日生打扫卫生好辛苦的”。这些不仅说明幼儿的不良行为得到了矫正,而且说明这种矫正是由移情所带来的。总之,移情使幼儿的爱人、利他、亲社会的意识和行为有了很大地发展,产生了极好的现实效果。这进一步证明了移情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加强对移情问题的研究,更好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以便更快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利用故事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幼儿故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是幼儿所认同和常见的。因此,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内部情感,是培养幼儿移情能力的最好手段。当然,这里所说的“故事法”并不是只让幼儿听故事,而是一种让幼儿“听”、“说”、“做”三者结合的方法。听,是听故事以引导幼儿认识情感;说,是续编故事让其感受情感;做,则是通过情境表演使他们进一步体验情感,产生情感共鸣。(2)在角色扮演中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置身于他人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和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中认识到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现实状态和内心体验,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情绪,提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3)在引导幼儿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情绪中,提高其移情能力。一项新研究认为,幼儿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的体验,会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感情。实验证明,反思和体验自己的情绪是增强同情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提高移情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适时提供刺激的环境,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充分体验和反思,增强理解、同情能力。

由于家长与幼儿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他们对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与巩固,有不亚于教师的重大作用。因此,家长们应该认识移情能力的作用,掌握移情教育的方法,搞好家园的。

相关专题 右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