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小狗不去湖心岛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狗不去湖心岛”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共20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找出五个男子汉在逃生出来的过程中所遇见的艰难险阻。

2.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被称为“男子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五位男子汉面对险境顽强勇敢地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一、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刨煤【páo】 巷道【hàng】 矸子【gān】 撬开【qiào】

瘪了【biē】 琢磨【zhuó】 搀扶【chān】 蹭破【cèng】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大难临头: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3.作者介绍

钱钢,1953年8月11日出生,浙江省杭州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解放军报》记者、记者和处长,《地震报》干部。全国记者协会理事。作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1年至1984年间,他与江永红合写的《蓝军司令》、《奔涌的潮头》,先后获得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6年他凭《唐山大地震》再次获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86年刊于《解放军文艺》杂志),该书成为香港优秀畅销书之一,更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是美国和香港若干大学的新闻写作课教材。其他作品包括《大清留美幼童记》(与胡劲草合撰)、《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与耿庆国合编)、《旧闻记者》《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中国传媒风云录》(与陈婉莹合编)等。

4.背景介绍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二、课文导入

播放唐山大地震后的图片,请学生观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

1.提问: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中五位男子汉与死亡顽强抗争的场景,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与启迪。

2.提问:“15天”!这是生命的奇迹,伟大的奇迹!奇迹是怎样造就的呢?在这个造就奇迹的过程中这个五个男子汉遇到了怎么的挫折与险阻呢?找出来,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明确:①出路堵死;②严重缺水;③没有灯光;④缺少食物。 启示略。

3.提问:读了课文,你认为奇迹是怎样造就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明确:①强烈的求生欲望;②五人群体的力量;③挑战体能极限的毅力;④补充水分;⑤抱团取暖。

4.提问:本文其实是一篇“采访笔录”,想一想,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多角度分析,说说这份笔录有哪些创意。

明确:采用当事人回忆,作者笔录的方式,让读者感觉更加真实,用这样的方式还原事实真相,能是读者更加感同身受,体会当事人的情感。

5.提问:文中五个男子汉的表现给我们带来哪些人生启示?

明确: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失去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和力量,只要有一线求生的希望,就不能轻言放弃。

四、作业布置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地震频发。从汶川到海地,从智利到玉树,给各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损失。

假如一位灾区的同龄人在网上发帖,地震造成了他的父母悲惨离世,自己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你准备怎样跟帖留言。要求不少于30字。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2: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走近作者。

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娟迁至上海。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有《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等小说集及《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等长篇小说。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靡   恍惚   崇拜   酿成     嗫嚅      胆怯

嘱咐   潦草   沮丧   橘子     荤菜      嘴馋

【目标展示】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时注意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这个男子汉的?理解小标题的作用。

明确:⑴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⑵ 他崇拜父亲,认为父亲无所不能;

⑶ 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⑷他不轻易掉眼泪;

⑸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二、阅读探究

请同学们采用跳读及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把文中集中刻画小男孩性格特点的语句划下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说出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了小男孩性格特点的?

明确:

⑴他对食物的兴趣:

①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②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

③“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小笼包子。”“三刻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

④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

⑵他对父亲的崇拜:

①写他帮妈妈攻击爸爸,是男孩子的天性,体现他男子汉同情弱者的品质。丝毫不妨碍他对爸爸的崇拜。

②写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表现了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想得到父亲有力臂膀支撑的一种想像。

③结尾处真实地再现了孩子对爸爸的深切思念。

⑶他对独立的要求:

①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③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⑷他的眼泪:

①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刚强,但这种刚强又有别于成年人。

②“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这是他由来信想起了在上海时的生活,到了动情处竭力掩饰自己的泪水,可见他是一个坚强的男孩子。

③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亦是大丈夫!这一部分表现“他”的刚强,“一条男子汉”的形象已经显现。

⑸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①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吭,很镇静的四下打量着。

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表现他作为一个男孩子、一个男人、一个男子汉的刚强、成熟。

③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他的沉着。

【归纳总结】

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

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巩固拓展】

观察几个小朋友玩耍时的情景,描写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预习指导】

体会本文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

圈点勾画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加以批注。

【板书设计】

小标题--分类

典型材料--性格特点

细腻描写--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19

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          主备人  张建刚    审核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品味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对表现人物及作者情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组长检查圈点勾画批注完成情况。

【目标展示】

品味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新知研习】

1.完成思考练习一

自由发表意见,但要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

2.交流圈点勾画的个人认为文中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自由发表意见。

【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个关于男子汉的话题。在一个蹒跚学步、稚气未脱的小男孩的生活细节中,我们认识到了男子汉的真谛。至情至信、自主独立、刚强坦诚的人就是男子汉。不论年龄的大小、不论职位的高低、也不论财富的多寡,只要拥有了这些优秀品质,你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巩固拓展】

开一个小组交流会,交流父母告诉你的你小时候的一些事。

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或写文章时,细节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良好效果。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将父母描述你小时候地细节细致地表述出来。

【预习指导】

预习《柳叶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谭义专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3:一面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二、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学生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

2.检查生字词

地窖(jiào)   赫(hè)    嵌(qiàn)着   窘(jiǎng)相

颓(tuí)唐   熏(xūn)黑    憎(zēng)恶(wù)

虐(nǖè)待   揩(kāi)油   抚(fǔ)摩   抖擞(sǒu)

嗤(chī)啦   脑勺(sháo)  踱(duó)  恣(zì)情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己独立分层分段,小组讨论解决,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统一答案,只要有理就行,这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

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二)进一步梳理课文脉络

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归纳总结】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表现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巩固拓展】

背诵“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预习指导】

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性格。

四、板书设计

一面

一(1-38)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以叙事为主。

1(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2(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3(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二.(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五、教学反思

谭义专

[一面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4:《卖炭翁》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诵《观刈麦》问题导入。

师:(顺势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PPT),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同学个读课文,教师从旁指导。

3、播放PPT,教师范读课文。

5、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三.再读

指生读。(一人读)

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裳”(板书),这个字在这首诗里的字音读做cháng,(板书标音),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一下,这回,大家在下面在再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生读)

四、读读品品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

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简单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略)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其间穿插朗读)

“苦”:

烧炭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生活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运炭苦:夜来城。。。。。。冰辙。

心里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艰难无奈)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自己在下面默读课文,结合诗下面的注释,把不理解的或不清楚的字、词、句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同学们请做好,谁愿意把自己画出来的地方和大家说一说呢?

南山:指长安附近终南山

烟火色:烟熏火燎的颜色。(用图片来解读)

何所营:营:用处,有什么用处。

愿:盼望(相对的方法)

好了,同学们,大家现在的疑问都解决了,现在请同学们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试一试,能不能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要注意,小组分工要明确,有人说,有人记录)

(注意巡视)

指生汇报,(2人)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诗的意思,那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的什么样?(生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还有哪个地方描写了卖炭翁的样子。(生读:可怜身上衣正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呢?(生: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

在描写人物中,这些描写叫什么描写?(外貌描写)(板书)

刚才同学们读的都是卖炭翁的外貌描写,通过外貌描写,你觉得卖炭翁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生答:这个地方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注意,如有可怜,请及时把握住。)

你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呢?(生:可怜)(板书)

对于卖炭翁生活的可怜,你从刚才的那些外貌描写中找出来吗?(生:满面尘灰烟火色)

从对面部的描写,可以看出卖炭翁生活很?(艰苦)(板书)

还有哪句话可以看出卖炭翁生活的可怜?(生:两鬓苍苍十指黑。)

你找的真准确。这句话中,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大)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这些“两鬓苍苍”的人大都干什么呀?(生:休息,看孩子,做饭等)

你们平时观察的可真仔细呀!但文中的卖炭翁却在年龄很大的时候在自己“伐薪烧炭”,说明卖炭翁生活怎么样?(引导说出“困苦”)(板书)

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一句说明卖炭翁可怜?(生:可怜身上衣正单)

找的太准确了,就是这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烧炭的季节都在什么时候呀?(生:秋、冬季)

那个时候天气冷不冷呀?(冷)

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生活很?(贫困)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明,(指前二个板书,引导说出“贫苦”)

我们来看卖炭翁的生活,(指板书)生活可怜,表现在(指板书,齐读:艰苦、困苦、贫苦)

看到卖炭翁的这样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吗?(生:同情)那么,谁能带着这种同情来读一读这三句话。(一生读)

他读的我觉得有一点同情,那么谁能读的比他更富有同情的感觉?(一生读)

我相信集体的力量是最伟大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三句,注意一定带着同情的心情去读,(齐读)

(二)心理

课文除了描写卖炭翁的外貌,还有哪些句子描写卖炭翁的?(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

大屏幕出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

老者自己身上“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透过这种矛盾的、反常的心理,我们能够感受到老者的处境十分艰辛。

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矛盾的、反常的心理,谁能通过读来把这种矛盾的、反常的心理读出来呢?(一生读)

我觉得他读的确实反应了矛盾的、反常的心理,但是不够突出,谁能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读的更好呢?

(生:读的时候要声音缓一些,慢一些,才能读出矛盾的感情)

再读,齐读

(三)读

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整篇课文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要把“可怜”读出来。(齐读)

五、升华

卖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那么,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来。(生汇报)

生齐读“身上衣裳口中食”

六、主旨探索

“身上衣裳口中食”,多么简单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那么这么一个简单而又微薄想法能不能实现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卖炭翁》的全文。(这里面有全文的录音)

思考:卖炭翁最后的得到的是什么?

欣赏完后,卖炭翁寻个简单而又微薄想法----“身上衣裳口中食”实现了吗?

卖炭翁最后的得到的是什么?

实际这“半匹红绡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是一点用处没有的,即不能当吃,也不能当穿,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

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七、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卖炭翁》

2、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卖炭翁》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5: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学难点

从“三美”入手,赏析《再别康桥》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  说说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2.  指名3-4名学生朗诵该诗,要求力求读出诗味。

【目标展示】

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新知研习】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朗读全诗,抽查学生,教师正音。

荡漾   青荇   揉碎    斑斓    漫溯    笙箫

2.播放朗读带,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即饱含的深情。

3.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节奏,交流诵读感受。

感情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著-激动-沉默-平静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能力)

4.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南胡,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23成立新月社,他是主要成员。

5.康桥:

19,徐志摩来这里研究文学,他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8年,徐志摩重访英伦,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有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诗中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营造这种氛围?

2.这些意象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3.第一诗节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怀?为何选择云彩这个物象?为何又要轻轻的?

4.即将告别母校这个理想的摇篮,此时的康桥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妙无比的,离人眼中的康桥是怎样的,作者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5.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为什么连夏虫也沉默?

6.第七节又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四 、艺术技巧鉴赏。

下面我们分别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三方面来赏析诗歌。

1.形式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

2.语言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意象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归纳总结】

康桥是徐志摩的精神归宿所在,《再别康桥》是对精神归宿地的再次造访和重新确认。这首诗已经成为一个对于精神归宿的文化符号,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这首诗中感受到面对精神归宿时的心灵的平静。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情感体味和诗歌的艺术技巧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巩固拓展】

我国著名学者胡适说:“他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这由爱、自由、美三朵鲜花所编制的诗的世界。

1.胡适所说的诗人的“爱、自由、美”的人生观可以在诗中哪些地方找到?

①无限眷恋,难舍难分--真爱无声

②寻梦放歌,潇洒挥手--自由无边

③如梦如幻,如画如歌--大美无形

2.进一步通过诵读,感受“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①建筑美:音节匀称,诗句整齐

②音乐美: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③绘画美:有色彩的词语;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构筑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预习指导】

熟读《古诗三首》,查找资料,了解三首诗的意思。

四、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

无限眷恋,难舍难分--真爱无声

寻梦放歌,潇洒挥手--自由无边

如梦如幻,如画如歌--大美无形

谭义专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6:一面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想:

《一面》是篇回忆录,他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抓住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鲁迅先生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因此,教学《一面》时,应当抓住文中所蕴含的教学契机,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品质上的作用;要采用对话、朗读形式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并在个性化的阅读交流中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领悟到“五个称呼”的含义?从而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加强对“一面”的力量的理解,学习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此外,补充有关背景介绍,以便更好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的外貌描写。

2. 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2. 运用阅读批注法品味关键语句,理解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

2.理解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

教学重点

1.理解三次肖像描写所体现的鲁迅的高尚品质。

2.理解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阅读批注法 分角色朗读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叙之事,所抒之情。

2.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3.运用阅读批注法理解关键语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关键语句。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踱(duó) 地窖(jiào) 卡叽(jī)布 同胞(bāo) 窘(jiǒng)相

哧(chī)啦 捻(niǎn) 隶(lì)体 腕(wàn)子 熏(xūn)黑

鞠躬(jū gōng) 虐(nüè)待 憎恶( wù ) 摩挲( suō )

抖擞( sǒu ) 颓唐( tuí ) 踌躇( chóuchú )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平素:平时。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颓唐:精神不振作。 赫然:文中是很鲜明的意思。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恣情:放纵,没有约束。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二、情境导入

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尽管朝夕相处,一旦离开,难以给你留下一个清晰的影象;有的人,即使初见一面,却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在上海病逝,举国上下,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有一个叫阿累的人,他曾与鲁迅见过一面,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鲁迅逝世当月,他把哀思诉诸笔端,写成了《一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标题)

三、整体感知。

1.教师采取边提问、边讲解、边板书的方法,初步明确以下问题。

①本文写的人物是谁?②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③本文的作者是谁?④本文写作在什么年代?

明确: ①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鲁迅。鲁迅,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的作者阿累,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2.记叙文的要素有哪些?请用课文中的语句交代一下本文的六要素。(说出“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3.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全文分两部分,以空行隔开。)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层:

第一层(1)-(2)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3)-(17)写内山老板热情地接待“我”和“我”买书缺钱的困窘。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之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

四、交流互动。

1.提问:当时的天气如何呢?

(阴天,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深秋、风大、天冷)

2.提问: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通过写天气的寒冷、秋风的无情来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表现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正当“我”欲买不能,欲罢不甘的情况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默读相关内容。

提问: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瘦,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爱。)

5.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

“我”与鲁迅素昧平生,但他却热情而诚恳地向“我”推荐好书,还送书给我,这温暖的关怀,使我激动。

6.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我”的激动心情?

指名朗读: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者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7.齐读第二部分并分析,

提问:“一面”虽然短暂,但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这表现在哪里?

(用波浪线画出,并齐读出来。)。

明确:“历尽……受尽……咬紧……昂着……”

五、质疑讨论:

回忆性文章常常蕴含作者的深情,文中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自主小结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它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这“一面”的力量对我来说是巨大的,以一件小事来反映一个深刻的主题,这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七、反馈练习

仔细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设题目的,使学生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就是很鲜明,很明显,作者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又“舍不得”,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示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热烈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八、布置作业

1.完成适量《与课堂同行》

2.思考:文章对于鲁迅先生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作用。

2.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一面”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一、复习导入

本文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二、交流互动:

1、文章主要写的是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鲁迅 外貌描写 )(板书)

2、这里,我们要讲一讲外貌描写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就本文有关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点值得重视:

①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

②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③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三、质疑讨论

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

学生齐读三次肖像描写的句子,比较三处语句的不同之处。

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三处外貌描写,不避重复,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视角 外貌 人物特征

第一处描写 暗处 长衫 烟嘴 瘦

第二处描写近处 面孔、寸发、胡须

第三处描写 对面 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

2、这三处外貌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文中渗透着“我”对鲁迅怎样的感情?

(瘦,6处写“瘦”)(板书)(瘦,但精神很好。渗透着“我”对鲁迅先生无限热爱,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着力刻画鲁迅的这一外貌特征?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窃得外国革命的火种,来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瘦--突出鲁迅把整个生命贡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4、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本文怎样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呢?

(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5、用适当的议论来深化人物性格

第一次:鲁迅看了“我”一眼之后,文中写道:“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第二次:似乎认出是鲁迅之后:“我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作者为什么“结结巴巴”?为什么“向四周望一望”?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

(“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站在身边,一种深切的感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于用语言表达。“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与险恶,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表现“我”对鲁迅由衷的敬爱之情。

第三次:认出鲁迅后,“正是他,站在行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作者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是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这些称呼有何深刻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同志:志同道合

朋友:亲密无间

崇敬热爱 父亲:崇敬热爱

师傅:效仿学习

战士:奋战不息

①难忘的一面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了牙”“昂着头”?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获得了精神的支柱,也就更加坚强起来。)

②怎样理解我们不愿恣情悲痛?为什么不是恣情悲痛的时候?

(1表示鲁迅逝世后仅仅感到无限悲痛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2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顽强战斗。进一步显示“一面”给“我”的精神力量。)

③文尾中“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个词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

(对鲁迅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之情。“不能自已”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

6、作者是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但是鲁迅先生却赠书给他,这表明鲁迅具有怎样的品质?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板书)

四、拓展延伸

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加深对于鲁迅先生人格的理解。

五、自主小结

同学们,鲁迅被誉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受到人们的爱戴与尊敬,就是因为他具有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就是因为他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高尚情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伟大的一生再次表明 :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我们要以鲁迅为楷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六、反馈练习

运用一段外貌描写刻画一下你身边的同学,看谁最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部分。

2.完成《学习与评价》

陈运才

[一面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7:《为学》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  教材说明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本文有删节。原来曾入选过初中语文教材。文章用意在于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方能有所建树。本文阐述的“事在人为|”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说理深刻,语言精练,是古汉语学习的典范。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先提出论点,后用典型事例加以证明,全文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二  学情分析

城区学生见多识广,语文基本功扎实,语文能力也较强,宜以自主自学为主,加以适当辅导即可。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流利地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                的能力;理解摆事实的作用,初步认知论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读与讨论相结合;教师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理解“事在人为”的道理,并努力践行它。

四  教学重点

1)学习重点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读解文言能力。

2)理清论证思路,初识举例论证的方法。

五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的道理,明确“人之立志”的重要性。

六  教学方法    自读和探究结合法  引导教学法

七  教学用具     多媒体或白板

八  教学课时       一  课   时

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从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导入本课文“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

(二)  作者及背景介绍

彭端淑,(约1699-年-- --约1779年)字乐斋,四川丹棱人,清代四川著名文学家,四川三才子之一。曾任吏部郎中,乾隆(1755年)出任广东肇罗道道员,1761年辞官归蜀,隐于成都白鹤堂,入锦江书院,走上了课士育贤之路。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等。曾提携过清代名臣纪晓岚。

《为学》写于1744年,从原标题《为学一首示子侄》可以看出,是为勉励他的那些不求上进的子侄辈们努力学习而写的。

(三)   诵读课文

注意朗读节奏,语气语调;先个读,再齐读。

(四)   译读课文

1)难解词语:A 蜀之鄙____ 有二僧。  B   其___一贫 其一富。

C  贫者语____于富者曰   D   子何恃___而往

E  西蜀之去____南海     F    顾___不如蜀鄙之僧哉

2)虚词“之”的解法归类:

①作代词,代前文所说之事可译成“它”②作助词,相当于“的”③作动词,相当于“去,到,前往”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A  为之,则难者亦易也(   )    B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   )

C  蜀之鄙有二僧      (   )    D  吾欲之南海          (   )

E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F  学之,则难者亦易也  (   )

G  西蜀之去南海      (   )    H  人之立志            (   )

3)翻译课文:一句一段的进行,有学生口译,学生评价指正。

(五)  赏析课文

1)文言句式赏析

A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用设问的句式,提出天下事和做学问的难易关系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的主观努力。从天下事说起,再到做学问,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的逻辑规律。深刻阐明了“事在人为”的 道理。

B“子何恃而往”文中出现两处,都是富和尚说的,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是疑问句式,是质疑穷和尚的能力和成功的可能性,充满了怀疑。第二句是祈使句式,是在陈述自己条件优越尚且不成之后说的,充满了不屑和轻视。

C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这是文章的结句,是一个反问句句式。作者用反问的语气来肯定说明,我们立志求学的人,应该胜过“蜀鄙之僧”,树立志向,大胆实践,并持之以恒。

2)写法探讨

作者为了证明“为学”的观点,没有举学习的事例,,而是从“天下事”的角度举了“蜀鄙之僧朝南海”的故事,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

①从“天下事”的角度举例,更具有一般性和说服力。②举典型事例来论证,有“事实胜于雄辩”之效。③从原标题“示”字中,可以看出是要暗示子侄们,希望他们从事例中悟出道理,指导自己的言行,同时,又紧扣标题。

3)文中“僧朝南海”的故事告诉我们“事在人为”的道理,从全文来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简洁概括。

立志求学,大胆实践,事在人为。

(六) 拓展阅读一(课内)------勤学小故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为汉元帝时丞相,封安乐侯,东海郡承县人。

逮:及 到    大姓:大户人家  有钱人家     愿:希望           映:映照  照耀     偿:报酬    怪:以……为怪

①解释划线词语

A  邻居有烛而不逮(         )  B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C  资给以书      (         )  D   遂成大学            (         )

②翻译句子

A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匡衡于是凿穿墙壁引出烛光,把书映照着烛光来阅读。

B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匡衡于是给大户人家做雇工,却不要报酬。

③ 从上面短文中可归结出成语_______,如今一般用来形容________

你还能举出几个勤学的成语典故呢?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断齑划粥   牛角挂书

(七)  拓展阅读二(课外)

初一我们学过《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因就学而让人“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结合《为学》,不难看出“立志求学”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再读两篇古人的《劝学诗》,加深对“惜时勤学”的认识。

其一                                   其二

三更灯火五更鸡,                       少年易学老难成,

正是男儿读书时。                       一寸光阴不可轻。

黑发不知勤学早,                       未觉池塘春草梦,

白首方悔读书迟。                       阶前梧叶已秋深。

---颜真卿                             ---朱熹

十    板书设计

为       学

做学问     难<======>易       相互转化

朝南海     僧 穷 者 至         大胆实践

僧 富 者 不 至      事在人为

立  志  求  学

有  志  者 事 竟 成

十一   课外作业

1)熟读成诵:《为学》  《劝学诗》二首

2)搜集古今中外的勤学故事,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相互交流。

附录:(勤学的名言警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增广贤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   愈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汉书●枚乘传》

谭义专

[《为学》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8:卖炭翁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领会诗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讨论,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3、反复诵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读懂课文,把握作品所表达的中心。

2、难点:领会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说明:

把握文章中心,去体会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对“宫市”制度的批判是重要的。学生虽然距离那个时代比较遥远,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能有所把握。而对于“对比”这一重要写作手法,学生在辨别,特别是分析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本课将对比作为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谁能介绍一下“白居易” 结合自己的文学常识,概述白居易的生平、作品、风格。 使学生了解白居易。

感知文本 结合工具书,自己通读全文。有疑难字词,作好标记。

班级交流。 学生自读。

学生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字词进行交流。 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疏通文字。

深入理解 诗中刻画了2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人物形象。

对于这样的人物,文中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作用。

学生回答。

圈划批注,学习文章。

学生在课文中圈划,并组内交流。

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大致定位。

明确要使人物生动,需要运用描写。

学习对比的写法,理解对比的作用

作业 通过阅读学习后,请你分别概括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你的思想感情,填入表格中。 学生思考、填表。 梳理文章脉络,中心。

思路点拨

从文章的描写入手,通过学习对比,去理解人物、作者,是本堂课的教学思路。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感知文本部分可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富实效。结尾的表格可以作为作业,也可以作为课堂练习。

练习举隅

1、解释加点词:

(1)伐薪烧炭:    (2)何所营:    (3)心忧炭贱愿天寒:    (4)手把文书口称敕:

(4)回车叱牛:    (5)惜不得:   (6)系向牛头充炭直:

2、本诗中哪些方面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贫苦?

谭义专

[卖炭翁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9:松鼠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教时:1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先来猜一个谜语: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打一动物)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松鼠,假如你还不够了解,可以结合图片,看图说话。

想知道更多关于松鼠的知识吗?让我们走进布丰的《松鼠》。

2.了解作者:

布丰:(1707--1788)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巨著《自然史》。这是一本博物志,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3.检查预习:

驯良 矫健 蛰伏 苔藓 榛子 榉实 褐色 帽缨

4.回顾说明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学生思考:松鼠这种动物的特点是什么?找出第一段中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讨人喜欢)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第2小节开始分别是针对松鼠的哪些特点作具体介绍的?

3、列出本文的提纲。

(1)总:松鼠的特点  (第1段)

漂亮--外形(第2段)

(2)分:驯良--习性(第3段)

乖巧--动作(第4、5段)

(3)补充说明:其他特征(第6段)

总结:全文的说明顺序是“总-分”,首段总,下文是分。第2段至第5段是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依据第一段中“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词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三.说明方法

要准确、具体、生动的说明某事物的特征,通常要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

本文为了说明松鼠这种动物的特点,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呢?

举例子:

1.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具体说明了松鼠“十分警觉”,令人信服。

2.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具体说明了松鼠动作敏捷。

3.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具体说明了“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摹状貌:

1.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形象的说明了松鼠的窝干净。

作比较

1.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突出了松鼠“十分警觉”。

四、品味语言

1、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介绍松鼠,处处体现它是“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出来了吗?(学生自由寻找体会)

交流:

“清秀”原本指美丽而不俗气,一般用来形容青年男女的面容,文中用来形容松鼠,就突出了它的漂亮。

“矫健”“轻快”“敏捷”“机警”四个形容词通常是用来形容运动员的,文中形象地说明了松鼠身体和四肢富有活力的特点。

在介绍松鼠尾巴时,用副词“老是”“一直”,既说明了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4段在说明松鼠警觉性强时,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

文中在“触动”这一动词前还用了一个副词“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被人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神态逼真。

“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能利用随处都有的树皮和自己特有的长尾巴,“当作”船,“当作”帆和舵,会像人一样的“乘船”、“扬帆”、“使舵”,真是乖巧极了,两个“当作”,点得巧妙。

3、读一段平实说明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

4、教师总结

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效果.可以便读者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松鼠是“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者在对松鼠做了认真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选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述,尤其是形容词、动词、副词的使用精当准确。文中这样准确生动的语句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对照课文,听教师读改后的句子,可以这样改吗?为什么?

松鼠不躲藏在地低下,它(经常)在高处活动。

--经常用词准确,并非都在高处活动。

他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好像表示猜测,并非肯定,体现作者的行文措辞慎重,体现作者的科学态度。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有人说一词表明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小品文的语言是生动而不失严谨的。

作业:以小白兔或小花猫等动物为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它的特征,采用总分结构,用上两种说明方法。

宗艳文

[松鼠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0: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领悟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培养自我的爱国情操。

2、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

3、通过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完成]

1、把文章两遍,在阅读的同时在书上适当地做好圈点勾画以及批注。

2、结合课文注释及参考书,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相关情况。

3、生字、词过关

1)生字注音:

郝叟()、哽()、喧闹()、肃静()、懊悔()、磨损()

祈祷()()、惨白()踱步()、捂住()、诧异()、督学()

膝盖()、要挟()

2)多音字辨析:

妥帖()、帖子()、字帖()边塞()、堵塞()、塞子()

坚强()、勉强()、倔强()

3)形近字辨析:

响应()、晌午()请帖()、贴纸()、粘贴()

赚钱()、谦虚()、嫌弃()、道歉()

喧嚣()、寒暄()、渲染()惨白()、掺杂()

4)词语解释:

宛转:、思量:

4、自主概括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5、请根据小弗朗士的行踪给课文划分部分,并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二、[课堂15钟]----小组合作,深入研讨。

合作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1、综合小组意见,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却有着炽热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也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

2、小组探讨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就是通过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的

3、小组探讨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内心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深思悲愤

4、通过学习最后一课,你是如何评价韩麦尔先生的?

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勇于自己批评……

共同品味课文的语言

透过小弗朗士眼睛,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这些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请写出两个情景描写并分析作用)

情景一: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伏笔,为后文的“又出什么事啦?”引起悬念

情景二:回到学校所看到的情景与以前上课前的情景形成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三、[展示20分钟]-----小组展示研讨结果,小组间互评。

四、质疑----释疑

如果你还有未弄清的问题,请写下来,与你的.组员一起讨论,也可以请教其他组员。

五、感情朗读,深情体验最后一课。

选择喜欢的部分朗读。

过程: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六、反思

请回头看看这篇课文的第一个学习目标----领悟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培养自我的爱国情操。课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是深有体会了,但也许会有一些同学内心会存在疑惑:现在我们生在和平年代里,过着舒适的生活,没在像课文那样的前提环境,要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操就没那么容易了。这话对吗?那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如何表达爱国情怀呢?

七、小组总结学习收获。

八、作业:通过学习《最后一课》,请你写出你的收获和体会。(不少于100字)

篇11:月迹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的过程,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教学难点

理解语句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款款    倏忽    袅袅

酥酥   掬水     面面相觑

【目标展示】

1.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2.初步体会作者的童心、童真、童趣。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教师指导学生据此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

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

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归纳文章的重点:寻月亮。

(二)研读课文

1.本文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月亮运行之迹。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作者详写的是寻月。那么,“我们”是在哪里寻月的呢?月亮每时每刻都有什么变化呢?其中孩子们在寻月过程中情绪有什么变化?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

学生讨论,在老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地点:镜中  院内  杯中 河中 眼中

踪迹:白道-圆-亏-无踪迹

玉玉、银银 有桂树、嫦娥

一人一月,月亮入心

哪一处水里都有   处处都有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

心情: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羡慕、嫉妒、争执

高兴     幸福      满足

2.作者写月亮,为什么要写镜子、写杯子、写院子、写小河,怎么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这里用的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化实为虚。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3.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归纳总结】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巩固拓展】

理解文句的意思,可以从提出细小的问题入手。回答下面的提问,想想自己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噢”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应该怎样读?“它”可以改为“你”吗?为什么?

2. 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说说“印章”的一般用途和作用。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那么“天空”又是什么呢?

【预习指导】

阅读课文,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并提出阅读的疑惑。

四、板书设计

月    迹      贾平凹

地点         踪迹                         心情

镜中    白道-圆-亏-无踪迹          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院内    玉玉、银银 有桂树、嫦娥       羡慕、嫉妒、争执

杯中        一人一月,月亮入心            高兴

河中   哪一处水里都有   处处都有          幸福

眼中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              满足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15

课题:月迹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难点

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的读后感,并提出阅读的疑惑。

【目标展示】

1.分析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2. 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

3.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理解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

【新知研习】

1.阅读课文第6段至第22段这一部分。

找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奶奶、孩子们、我的旁白)

(1)作者写桂树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写桂树,感觉月宫中的桂树和自己身后的桂树重叠到了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境,体验到了一种美的愉悦。

(2)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明确:文章将三妹比做嫦娥,将凡俗与神幻融为一体,使月亮美得实在,使人美得神妙。

(3)“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要争论?

明确: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齐读最后一部分(31---36),说说月亮在孩子眼里究竟是什么?

例:“月亮是我所要的。”

“月亮是个好。”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思考:这三种说法各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弟弟、妹妹的回答含着喜爱,赞美,热烈渴望之情。稚气的语言,显得纯朴而又诚挚。“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有诗意的回答,运用比喻的修辞,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3.孩子的心是一块净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整篇文章让我们觉得未经成人污染的童稚的可爱。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自己。作者就在文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奶奶。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奶奶是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可以说是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归纳总结】

童趣是活泼美妙的,是纯洁天真的。作者这篇文章把童真童趣写得很鲜活,同时又很好地传达了要“不断追求”的主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未来属于你们。如果你们受到这篇课文启发,不断地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追求理想与未知的世界,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巩固拓展】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预习指导】

阅读《三颗枸杞豆》,思考:这是三颗什么样的枸杞豆?

四、板书设计

月    迹

贾平凹

月亮是我所要的

孩子眼中的月亮   月亮是个好            --奶奶的引导

月亮是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五、教学反思

谭义专

[月迹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2:《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课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写得生动活泼,风趣形象。

学情分析

法布尔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深受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的影响,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混迹与严森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的结晶。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本文也不例外,因此,我觉得要重视朗读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2、学习本文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说明的方法;了解本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了解本文说明的准确性、生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及本文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的方法 。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语

松树金龟子本是一种极不起眼的小虫,在作者的笔下却妙趣横生。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一下本文独特的语言。

二、读课文,思考:

1、法布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一些依据?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地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我抓住机会跟踪她们,观察他们”“要想观察清楚他们”等语句,文中还写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这些都是佐证。

启发:多观察,多思考。

2、课文是如何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是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这样证明更加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一)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1、第6自然段中“大献殷勤”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能够体现“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的语句还有哪些,你能找出来吗?

2、通过分析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3、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4、担当起慈母职责的雌虫,就算不是更需要,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至少”能省略吗?

5、比较下列句子,说出其中的区别。

大多数的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

大多数的金龟子嘴里吃着松针,后爪抓着树枝。有的甚至嚼着松针在那里一动不动。

6、文中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似乎与本文主题不相吻合,能否删去?

(二)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1、这是拟人的说法,显得幽默、形象,表现了雄虫求爱的热情高涨。

例:①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例:②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例:③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2、明确:本文主要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真正体现了“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3、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不能,因“至少”起限制作用,说明作为“慈母”的雌虫更需要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

5、原文三个动词更准确,而且采用拟人的手法,透露了作者对金龟子的喜爱之情。

6、明确:不能删去。

课文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是因为这两类植物对后代照料都是漠不心,               这里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树金龟子对后代的照料也是如此,比较形象,通俗易懂。

四、写作特色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法布尔是 “昆虫观察家 ”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准确选用动词,注意修饰限制词语

五、主题归纳

文章科学、详尽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繁衍等,渗透着作者对金龟子的人文关怀。使读者通过松树金龟子这种常见的昆虫获得科学知识,并激发自己热爱昆虫的感情。

六、写作: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或者常见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二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或动作。(提示:描写动物,除了应该捕捉其形态特征和动作特征之外,还可以描写动物的静态和动态所反映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七、课外研究:假如现在你是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正严重危害果树,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制定防治措施以及实施细节。

八、布置作业

1--4号,《练习册》34页2、4题。

5--7号,《绩优学案》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松树金龟子

法布尔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法布尔是 “昆虫观察家 ”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准确选用动词,注意修饰限制词语

教后反思:

课文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动物的特点。通过自己感受,充分认识到:准确生动的介绍来自于平时细心的观察。

王玲侠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3: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难点

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介绍作者

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

2.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憨态可掬    濒危     上林苑     璀璨     山麓    浩瀚

北碚    栖息    孤僻    分娩    幼仔     翌日    繁衍

【目标展示】

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新知研习】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吗?(生答: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其中晶晶便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众多动物,为何要将大熊猫设计为吉祥物之一呢?(生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宝--大熊猫》教师板书

既然大熊猫是国宝,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请将你搜集到的信息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谈谈你的收获。我从你们的劳动中也获得了很多知识,在这方面你们就是我的老师。其他同学谈谈你们的收获。

二、自主学习

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整体感知课文,筛选有关哪些大熊猫的重要信息。建议学生可以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整合。

1-3节:侧面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4节:直接写大熊猫的可爱。

5节:总领全文,突出大熊猫的珍贵。

6节:写大熊猫的形象。

7节:大熊猫受到欢迎。

8节:大熊猫不适应人工 饲养的原因。

9节:分布地域、生态环境、气候条件。

10节:得名。

11节:食性。

12节:活动范围与季节的关系。

13节:性情、繁殖情况。

14节:数量。

15节:人工繁殖。

16节:珍贵价值。

17节:保护。

3.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濒危处境。

(16-17)活化石的价值。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归纳总结】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巩固拓展】

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预习指导】

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在课文旁边批注。

2.了解运用的说明方法,在课文旁边批注。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濒危处境。

(16-17)活化石的价值。

【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

课题  国宝大熊猫        主备人  张建刚    审核人   周春雷

一、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给划线字注音。

憨态可掬   笨拙    濒危    貘     上林苑     邛崃

璀璨      北碚     分娩     翌日    繁衍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韵,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目标展示】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新知研习】

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补充下列内容。

比如: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

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

要求: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 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语言,提示格式:词本义-语境义-效果。

2.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突出说明方法的作用。

明确:主要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予以引导和指导。

(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

提示格式:运用     方法,说明了           ,有什么效果。

三、梳理巩固

【归纳总结】

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巩固拓展】

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用原文话回答。

②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

③“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④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明确:

①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注意:“据科学家研究”不能遗漏。②列数字。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④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弃荤食素的由来和吃竹子的有关情况。 (意思对即可。)

【预习指导】

预习《黔之驴》,识记注解,用自己语言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谭义专

[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4:《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李白善诗,成为诗仙,杜甫善诗,成为诗圣,白居易善诗,成为“诗王”,苏东坡善词,开创豪放一派,李清照善词,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婉约派著名女词人。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了无数中华儿女,也滋润了一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他就是被称作诗人、领袖的--毛泽东。让我们走近这位领袖吧。(点击课件:走近词人,齐读)。我们站在这样的领袖面前,应该充满什么感情?(崇敬、爱戴)(起立、敬礼)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欣赏他的千古绝唱,震惊蒋介石政府的不朽词作《沁园春 雪》。蒋介石为什么震惊呢?让我们走近那段难忘的历史吧。(点击:了解背景)

二、读题、解题。

1、学生读题,解题(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3、师:让我们走进作品《沁园春 雪》,去饱览美丽的雪景,去体会毛主席的情怀吧。

三、走进诗词。

1、(点击课件:走进作品)请同学们注意朗读的感情,画面的壮美。(教师板书:上阕、下阕)

2、听读了课文,你觉得朗读得怎么样?(好,有感情:一种赞美、一种自豪,赞美的是--北国的风光,自豪的是--我们是当今的风流人物。风景怎么样?(美丽、壮美)

教师小结:自豪、赞美、热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3、同学们,听读了课文,你们发现课文上、下阕哪一阕是写雪景的?(板书;写景)哪么下一阕写的是--人(板书:写人),具体人物有--5位古代帝王,和风流人物。(如果学生不能立即解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迅速浏览下阕课文)

四、学法指导。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典诗词,最好的方法,就是熟读成诵。

(点击课件:学习朗读)请同学们齐读学习方法。教师领读“正确流利地朗读”。

2、正确流利的读要先消灭“拦路虎”。(点击课件:正确流利的朗读)

①读准字音。(齐读两遍,说容易读错的字音。)

惟余莽莽      顿时滔滔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分外

②读准停顿。(要把古典诗词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就要读准停顿。我们可以通过拉长停顿的字音,来表现停顿。师领读第1-2行,第3-4行学生齐读。)

望/长城内外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欲与/天公/试比高  江山/如此多娇

惜/秦皇汉武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只识/弯弓/射大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领读第一句,学生读完。

4、大家读的很好,很流利,有节奏感。(指出不足、纠错。)

(二)快乐欣赏地朗读

孔子有一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要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快乐的做。快乐的心境,将开启你的智慧。

1、(点击:快乐欣赏地读)下面老师将出一道连线题,希望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迅速连线。看谁脑筋转得快,连得多。

教师示范“首三句”:请大家读前三句。(生读)看右边的哪句话能概括这三句话的内容?(点击:首三句)。下面,大家先在句子前面画上大括号,准备读课文,连线。

☆(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中画好括号,指示朗读,连线。)

1、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美的诗词,要美美读,美美的品。(师读课件:北国处处美……)

☆①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大笔勾勒                           总写

②☆望长城内外,……顿时滔滔。巧用领字:望(惜)                细描

内外+上下,写出北国疆域广大,辽阔就是一种壮美。

山舞银蛇,……公试比高 (比喻表现高,暗写大风肆虐)             动静结合

③须晴日,……分外妖娆。须,等到--想象的提示语。              合理想象

小结:上阕-通过总写细描、动静结合、合理想象,描绘出祖国河山的壮丽。你感悟到字里行间流露出主席的什么感情?(爱大好河山)。

2. 品读“惋惜” ,理解“风流”,体会主席的情怀美。

古代帝王,战功显赫,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哪几个词语用的妙:略-稍-只的程度)

古代帝王,风流人物,主席更称颂谁? 什么是“风流人物”?谁是“风流人物”?

这个词语流露出主席的什么壮志?(板书:建功立业的壮志)

小结:下阕,主席用古代帝王反衬今天的风流人物,难怪蒋介石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读最后三句呢?(满怀豪情)(板书:抒壮志豪情)

3、教师小结:

毛主席的这首词,上阕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下阕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板书:爱大好河山;抒壮志豪情)让我们豪情激荡地朗读一遍《沁园春  雪》吧!(点击课件:富有感情地朗读)

五、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大家起立,可自由加上一些手势,便于表达主席的豪情壮志。

六、小试牛刀。

七、音乐欣赏

(点击:音乐欣赏)古典诗词不仅可以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还具有音乐美,下面老师将用歌声抒发主席壮志豪情,来,给老师鼓励鼓励。

八、板书设计:(课前:课题、适时板书上阕、下阕。)

上阕  写景   爱大好河山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下阕  写人   抒壮志豪情

附录:

一、小试牛刀。

1、诗文再现。

上阕中概括描绘北方雪景雪景的词句是:

上阕中具体描绘北国壮丽雪景的词句是:

上阕中想象雪过天晴之景的词句:

下阕中承上启下,连接写景和议论英雄的词句是:

下阕中评论古代帝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中抒发革命豪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配画。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学用经典。

一场鹅毛大雪过后,小明漫步原野,到处积雪茫茫,好不壮阔。激动之下,小明的脑海忽然浮现这般景象:正好红日初升,整个大地被太阳的霞光染成红色……。小明忍不住脱口吟诵道“             ,               ,                 。 ”

中国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个个分离拼搏,摘金夺银,为祖国的整的了荣誉。王老师深有感触的说道:“                     ,                         。”

陈寅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5:《最后一课》 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最后一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心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3、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4、 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5、 拓展阅读:

(1) 导入: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        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背景         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事件 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中心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描写

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

手法          烘托           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手法。)

6、布置作业: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教后记: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一小佛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时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

7最后一课

都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文学常识,创作背景

2.整体把握小说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爱国主题

教学设计

一、普法战争介绍和作者介绍

二、让学生认真细致默读课文一遍。不受任何限制没有压力的自由阅读,能产生鲜活丰富的感受

三、漫谈阅读感受。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自由发言结合个人的经验阅历阐发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四、整理归纳:1.就小说的阅读方法给予一些指导,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情节的三要素。2.分析小说从情节入手,于是梳理情节的三部分。3.人物分析可采用课前课后比较的方法.如小弗郎士先前由稚气贪玩不爱学习,但最后一课使他产生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产生亡国的痛苦,敬爱老师,憎恨侵略者,爱国情感得以升华.4.小说中小弗郎士和韩麦尔,他们谁是小说主人公?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余味无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语言、服饰、表情、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事情的写法。

2.质疑探究,品味小说重要词句。

3.比较阅读延伸提高。

教学设计:

一、在第一课时初读基础上来深入品读,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1.重点品读有关韩麦尔先生的语段,为什么今天穿上了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

2.划出关于韩麦尔先生深情的语言,悲愤的心情、神态、无畏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细品味。

3.结合练习三,通过改变视角的方式丰富对这一人物的理解。

4.讨论谁是主人公的问题,照应第一课时

二、探究品味小说语言和细节描写

1.如何理解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写出了动荡时代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预示了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2.“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什么?有什么深刻含义?

3.韩麦尔为什么发给学生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的新字帖?

4.作品中两次出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鸽子咕咕叫等细节都有庄严的意义,要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去品析。

三、延伸与提高

1.同样是表现爱国情感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与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在内容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都德《最后一课》以热爱祖国语言来表现爱国情感,郑振铎的《最后一课》通过随时准备反抗敌人的侵略来表现爱国情感的。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再比较发现两文的不同点。如,人称不同,一个从孩子视角观察描写;一个从大学教师的视角描写

《最后一课》题目相同但“课”的时间长短不一,概念不同。一个是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拼读课四节课的集合,从早晨到中午“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共半天时间。

而郑振铎的“课”一堂课不到,因为“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立即停课”。

四、总结全文并表情朗读。

五、作业  1.练习二,三  2.小练笔:谈谈你对祖国语言的新认识

孙继兰

篇16: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小弗朗士从幼稚到悔悟再到懂事的思想变化过程。同时,小说通过不同角度的对比,表现了“最后一课”与往常上课的不同,展现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

学情分析:

经历一学期的初中学习,学生基本能通过预习掌握文章的大意,发现不懂的问题。对记叙文这种文体比较熟悉,能找出记叙文六要素,能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进行一定的分析,知道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但对小说这种体裁只是略知一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的塑造,环境的作用所知并不多。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规范的小说。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结合奥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法

1、以读启发思考

在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适时加以点拨,努力做到读中有启,以启促读,精读解疑。

2扶—放—收结合

先扶着学生研读重难点部分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理解其余部分内容,最后由师生讨论交流,小结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lin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复述课文,

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 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 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课上

第四个阶段 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教师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 哪些语句能表达出这些思想?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心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3、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同时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重点品读下课后那部分,体会韩麦尔先生神态、动作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感。

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 肖像、动作、语言)

3、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如:“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如;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拓展阅读:

(1)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2)自读课本89---100的《最后一课》(郑振铎)、读 《最后一课》(绿原)

篇17:《最后一课》 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最后一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校 临邑四中 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李友明 班级 四 备课时间 -2-25

课题 《最后一课》 授课时间 2012-2-27、28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

4.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

学 重点 揣摩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难点 通过诵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手段 多媒体教学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故事情节:    课前、上课、下课

环境描写

爱国

人物形象:小弗朗士       动作、心理描写

韩麦尔先生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

学习

标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

4.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了解本文三要素并初步感知主题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 字词积累

1.导入新课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课》,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板书:《最后一课》)

2.简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3.出示幻灯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注音: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解释:宛转       懊悔       祈祷       哽咽      诧异

二.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

交流讨论后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到校时感受到的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三.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一) 品读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特别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当时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的现实。

(二)品读小说中人物描写的语句。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形成书面笔记,准备下节课交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

四.布置作业:

参看课后练习第二题,思考各段文字后括号里的问题。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思想

教学步骤:

一.  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继续上节课内容)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从三方面发生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    动作    心理)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心。

二.指导诵读 加深理解

1.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关于人物描写的语句进行诵读。

2.学生评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教师选精彩片段,进行范读。

4.学生散读。

三、激活思想  迁移运用

1.激活思想

(1)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2)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示例: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2.迁移运用

当你到烈士陵园凭吊并聆听园长讲革命英雄事迹时,当你观看世锦赛中国乒乓球队艰难迎战外国名将时,当你看到中国的体育健儿刘翔取得110米跨栏冠军及我国国旗伴着国歌徐徐升起时,当你……你心情怎样?你的心情为何会这样呢?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爱国表现?

四、作业:

如果小弗郎士真有其人,而《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还活着并读到这篇课文,请你以小萝卜头的口吻给小弗郎士写一封信,以安慰和鼓励他。

注音、释词

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讨论、交流

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探究、交流

学生讨论、评析

学生诵读、评读

散读

达  标  检  测 必做题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________________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2.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安排情节,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é________持  hǎo________叟  chà________异

qí________祷  gěng________咽  ào________悔

4.解释加粗的字

①喧闹________  ②诧异________

③思量________  ④宛转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③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

6.分析句意填空

“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热爱。

选做题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A〕站起来,脸色惨白,〔B〕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②”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文中画线处描写人物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    )

A.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

D.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

(3)为什么听到钟声与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这样难看?

(4)从情节上看,这部分是故事的________

(5)“使出全身的力量”“法兰西万岁”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6)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

析 必做题达标率为92%,选做题达标率为54%。

本课教学我重点放在了有感情朗读上,以读促悟,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刻画及文章的主题,效果良好。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语感。只是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有点跟不上。

李友明

篇18: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 教学方法、教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介绍故事背景

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

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

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

异族奴隶的痛苦。面对侵略,法兰西人民奋起反抗。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    )   督学(    )    郝叟(    )(    )   摊(    )   懊悔(    )

chéng fá(    )(    )   钥匙(    )(    )   磨损(    )    qído (    )(    )

哽(    )

2、解释下列词语

督学   征发    哽    踱    惩罚

3、学生概述故事的大体内容;

三、整体感知

(一)感知课文

1、学生结合文章特殊的历史背景,大声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体会、感受或困惑;

3、整理归纳: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整理、归纳学生的感受,体会。引导学生进入初步的课文分析阶段;

(二)初步分析课文

1、提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2、介绍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学生再读课文,根据介绍的有关小说的知识,找出本文中的人物(主人公),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主人公: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情节:    上学路上→ 上最后一课的过程→ 下课

上课前、上课中

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预习

检查

感知

朗读

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思考

讨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心理)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李海清

[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9:童年的朋友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

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二、教学难点

感受浓浓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为“             ”。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         》、《          》,剧本《            》。

2. 给加粗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诅咒 噗噗      发绺       鬃       咕哝

惩罚      嗅         胸脯       果脯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外祖母人物形象。

2.感受浓浓亲情。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

第二部分

(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思考:

(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象,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二)研读课文

1.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两句并批注。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选出精彩的批注,其它小组作评价。

②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外祖母的语言、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的伟大的外祖母的形象。

【巩固拓展】

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预习指导】

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

(2-5):外祖母的语言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

第二部分(7):点题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2

课题:童年的朋友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二、教学难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目标展示】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新知研习】

(一)精读课文,品读对外祖母的精彩描写。

1.找出、并画出对外祖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

2.朗读自己所欣赏的语句。

3.学生交流自己所欣赏的语句,并简述理由。

4.教师点评:

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点评:

(1)一点是写人物时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如文中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

(2)另一点是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外祖母说话好似用心唱歌……打进我的心里。”

语音       鲜花:比喻新鲜奇妙,富有美感(外祖母形象美好)

5.这些精彩的描写对刻画外祖母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明确:突出外祖母的和蔼可亲、幽默。

6.外祖母对“我”成长的作用?(联系外祖母的家庭环境)

讨论后明确: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学会爱;学会如何应付困苦的生活。)

【归纳总结】

全文以外祖母对“我”的爱为线索。通过对外祖母外貌、语言的描写,叙述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爱和影响,表达了我对外祖母的无限感激之情。

【巩固拓展】

《社戏》一文和本文中的外祖母形象有什么共同点?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从写作目的方面去比较)

共同点:慈爱

不同点:《社戏》中外祖母是略写人物,主要转述她的语言;本文中的外祖母是详写的人物,主要描写她的外貌、语言和动作。

【预习指导】

1.    了解《一面》的写作背景。

2.      预习《一面》生字词。

四、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细致传神的词语运用

新鲜奇妙的比喻运用、

五、教学反思

谭义专

[童年的朋友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20:我的老师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语句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立即(   ) 既然(    ) 孤单(    ) 弧形(    )

卷曲(   ) 证券(    ) 蜜蜂(    ) 秘密(    )

褪色(   ) 卜问(    ) 放假(    ) 察觉(    )

2.给加点字注音

榆钱  黑痣  狡猾  焚烧  劝慰  纠纷  依恋  时辰  磕头  暑假  调皮

3.记叙的要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目标展示】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

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新知研习】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至2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芸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至14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 15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2.第二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讨论并归纳: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样安排,突出了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从,有详有略。

3.内容探究

1.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直接说明蔡老师的温柔和美丽。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从来”“好像”“轻轻”“笑”等词语充分说明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3)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4)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

说明蔡老师慈爱、公平、伟大的性格。

2.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对老师怀着什么样的情感?结合课文适当分析。

讨论并归纳: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寻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归纳总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使文章情理兼具,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使师生之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巩固拓展】

从上学到现在,大家接触过的老师一定不少,其中肯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你介绍一位让你尊敬爱戴的老师,并说说为什么让你尊敬爱戴。

(1) 要求学生用具体的材料来说明;

(2)指导学生在叙述时表达自己的感受;

【预习指导】

预习《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正确朗读下列字词:

魅力   榀     剔透    贝聿铭   犊     遗孀    遴选    轩然    摩天

萦系   华厦   玮      水榭     跻身   赋予    抉择    勘察

(2)了解词义,掌握写法:

晶莹剔透    相得益彰     变幻莫测    别具匠心

轩然大波    力排众议     当之无愧    声誉卓著

(3)用一两句话介绍并评价一些国家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4)比较具体地说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

(5)理清文章思路。

(6)课文是如何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贝聿铭的?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魏巍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感情线)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爱“我们”(主) 回忆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略)                   依恋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思念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蔡老师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我们”爱老师(从)

⑦我梦里寻师。                       (详)

【教学反思】

谭义专

[我的老师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相关专题 下册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