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项教学设计人教版

xinfcbnj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xinfcbnjr”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同类项教学设计人教版(共19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2、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数学思考

通过具体情境导入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经历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等能力。

问题解决

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类、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

难点:判断同类项和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将下列物品分类

2、将下列整 式进行分类,并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分类?

8a -7a2b -3xy 5a 2a2b 6xy

3、同类项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例如:

4、同类项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例如:

(1) 2x2y 与 5x2y (2) 2ab3 与 6b3 a

(3) 4ab与 2ab (4) 3mn 与 -nm

(5) 5 a3 与 a3 (6) -5 与 +3

5、如何判断同类项?

(1)同类项有两个标准: 所含字母相同; 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大小无关;

(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相同字母的顺序无关。

6、辨一辩: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2x2y与-3x2y ( √ ) (2)2abc与2ab ( × )

(3)-3pq与3qp ( √ ) (4) -4x2y与5xy2 ( × )

第一种方法:100a+200a+240b+60b

第二种方法:(100+200)a+(240+60)b

则100a+200a+240b+60b=(100+200)a+(240+60)b

由此我们知道,计算100a+200a,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a;计算240b+60b,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b。

7、做一做

合并同类项,并说出你的理由:

(1) 7a-3a = __________

(2) 4x2+2x2 = ____________

(3) 5ab2-13ab2 = ___________

(4) -9x2y3+5x2y3 = ___________

思考: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能发现各式计算的结果中系数有什么变化?字母呢及字母的指数呢?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8、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9、例题: 合并同类项

(1)-3x + 2y - 5x - 7y

= (-3x-5x)+(2y-7y)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3-5)x+(2-7)y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 -8x-5y 有理数加法法则

10、小结: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代数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第一步 : 准确找出同类项(用下划线);

第二步 : 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第三步: 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合并下式中的同类项。

4a2+3b2-2ab-3a2+b2

解:4a2+3b2-2ab-3a2+b2

=(4a2-3a2)-2ab+(3b2+b2)

=(4-3)a2-2ab+(3+1)b2

=a2-2ab+4b2

【拓展提升】

例3 在不知道a,b的情况下,能否求出“7a2-5b2+3a2b-4a2+b2-3a2b-3a2+4b2-2”的值?若能,请求出数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拓展提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当堂训练】

1、下列各项中的两个式子是同类项的是( D )

A、9abc与11ac

B、0.2ab2与0.2a2b

C、b2与x2

D、3x2y与-3yx2

2、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D )

A、2a+3b=5ab

B、-7x2y+2x2y=9x2y

C、4m3-m3=3

D、2pq-4pq=-2pq

3、已知2xmy3与-3x2yn是同类项,则m=__2__,n=__3__。

4、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x-f+5x-4f;

(2)2a+3b+6a+9b-8a+12b;

(3)30a2b+2b2c-15a2b-4b2c;

(4)7xy-8wx+5xy-12xy。

5、求代数式的值:

(1)8p2-7q+6q-7p2-7,其中p=3,q=3;

(2) m- n- n- m,其中m=6,n=2。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

一、同类项的概念:

二、合并同类项:

1、法则:

2、步骤:

例题

篇2:《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营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严谨求实、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2)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1、问题:我们到动物园参观,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鹿与鹿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鹿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如:垃圾、零钱、水果及各种产品分类。

2、议一议: 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8n和5n 3ab 和 -2ab 6xy和 -3yx, -7a2b 和 2a2b 5和-3

3、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

(1)两同: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两无关: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3)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4、课堂检测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b与3ab (2)6b2a与2ab (3)3xy与- xy

(4)2a与2ab (5)-2.1与 3 (6)5与b

二、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到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

3ab+ 5ab=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4xy - 2xy=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3a + 2b= 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问题2:

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例如:试化简多项式3xy-2abC3+ 5xy + 3ba + 5

解:3xy-2ab-3+5xy+3ba+5--------------找出同类项

=3xy+5xy-2ab+3ba-3+5 ----------加法交换律

=(3xy+5xy)+(-2ab+3ba )+(-3+5)--加法结合律

=(3+5)xy+(-2+3)ab+2 ---------乘法分配律逆用

=8xy + ab + 2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问题3:探讨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等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之和;合并同类项后,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同类项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即一相加,两不变”)

三、例题1: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 2ab - 3ab + ab

(2) a C 4ab + ab + 2ab- 5ab + b

(3) 6a -5b + 2ab + b - 6a

方法是:

(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注意:

(1)用画线的方法标出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减少运算的错误。

(2)移项时要带着原来的符号一起移动。

(3)两组同类项之间用“+”号连接。

(4)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思考: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怎样?

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

找出同类项 ,交换律 ,结合律,分配律逆用 ,合并

课堂检测2:

(1)3x + x

(2) 2x - 7y - 5x + 11y - 1

(3)4a + 3b + 2ab - 4a - 4b

例题2:求代数式-3x2 + 5x - x2 + x + 1- 7x的值,其中x=2。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篇3:《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营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严谨求实、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2)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1、问题:我们到动物园参观,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鹿与鹿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鹿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如:垃圾、零钱、水果及各种产品分类.

2、议一议: 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8n和5n 3ab 和 -2ab 6xy和 -3yx, -7a2b 和 2a2b 5和-3

3、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

(1)两同: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两无关: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3)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4、课堂检测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b与3ab (2)6b2a与2ab (3)3xy与- xy

(4)2a与2ab (5)-2.1与 3 (6)5与b

二、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到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

3ab+ 5ab=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4xy - 2xy=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3a + 2b= 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问题2:

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例如:试化简多项式3xy-2ab–3+ 5xy + 3ba + 5

解:3xy-2ab-3+5xy+3ba+5--------------找出同类项

=3xy+5xy-2ab+3ba-3+5 ----------加法交换律

=(3xy+5xy)+(-2ab+3ba )+(-3+5)--加法结合律

=(3+5)xy+(-2+3)ab+2 ---------乘法分配律逆用

篇4:《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 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问题3:探讨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等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之和;合并同类项后,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相同。

篇5:《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找出同类项 ,交换律 ,结合律,分配律逆用 ,合并

课堂检测2: (1)3x + x

(2) 2x - 7y - 5x + 11y - 1

(3)4a + 3b + 2ab - 4a - 4b

例题2:求代数式-3x2 + 5x - x2 + x + 1- 7x的值,其中x=2。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篇6:《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即一相加,两不变”)

三、例题1: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 2ab - 3ab + ab

(2) a – 4ab + ab + 2ab- 5ab + b

(3) 6a -5b + 2ab + b - 6a

方法是:(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注意:

(1)用画线的方法标出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减少运算的错误。

(2)移项时要带着原来的符号一起移动。

(3)两组同类项之间用“+”号连接。

(4)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思考: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怎样?

篇7:七年级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能准确判断同类项。

2.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同类项概念。

3.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4.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组织,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语言表达的能力及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2.在多项式3x^2y-4xy^2-3+5x^2y^2+2xy^2+5中含有哪些项?各项的系数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分类现象,比如说:人,按性别分可以将人分为男人与女人,也可以按年龄来分,将人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人等,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课件演示:各物体用实物演示)

认一认,下面那些东西可分为同一类?请说出你的理由?

菠萝,草莓,电冰箱,菜椒,电视机,萝卜,洗衣机,香蕉,白菜

教师:你认识这些物体吗?

学生:认识。

教师:那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这些是什么?

学生:菠萝,草莓,电冰箱,菜椒,电视机,萝卜,洗衣机,香蕉,白菜

教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给这些东西分类,找位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菠萝,草莓,香蕉 为同一类

菜椒,萝卜,白菜 为同一类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 为同一类

教师: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呢?

学生:因为第一类是水果,第二类是蔬菜,第三类是电器。

教师:还有其它的分类吗?请你说明理由。

学生:菠萝,草莓,菜椒,萝卜,香蕉,白菜为同一类,因为它们可以吃的;

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为同一类,因为它们不能吃。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很有道理。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中的分类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同类项的特征,建立同类项概念。

(课件演示)1).辨一辨,下面的哪些式子可划分为同一类?为什么?

8x^2y,-mn^2,5a,-x^2y,7mn^2,3/8,9a,-xy^2/3,0,0.4mn^2,5/9,2xy^2

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堂,获取实情并适时进行引导、启发主要抓住几点:

(1)注意观察的顺序:先简单、后复杂。即首先要发现常数项是可以合并的。

(2)几个含有字母的项能否合并,关键是能否运用分配律把它们的系数分离出来合并在一起。

(3)几个含有字母的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分配律把它们的系数分离出来?什么情况下不可以?

2).建立同类项概念

(1)从1)中可知 8x^2y与-x^2y,-mn^2,7mn^2与0.4mn^2,5a与9a,3/8,与0,-xy^2/3与2xy^2可以分别合并,你能给这些可以合并的项起一个恰当的名称吗?

(2)建立同类项的概念: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互相交流。对于在小组讨论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如“次数相同,所含字母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可在全班互相交流时引导学生通过举反例发现错误所在,

再修改订正。另外,有些小组还会忽略“几个常数也是同类项”,可以全班互相交流史补充完整。

注意:(1)判断几个项是否是同类项有两个条件:一是所含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项是同类项,缺一则不是。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3)特别地,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尝试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法则的尝试运用,使学生感受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意义,并能运用法则去解决问题。

尝试运用:

化简:4x^2+2x+7+3x-8x^2-2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2-8x^2)+(2x+3x)+(7-2)

运用定律进行整理

=(4-8)x^2+(2+3)x+(7-2)

运用分配律进行合并

=-4x^2+5x+5

一般结果按某个字母的升降幂排列

4.巩固运用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对法则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整式计算能力。

教师出示例1.

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要给学生示范,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的方法,过程中注意结合法则和方法。

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第1题,

教师出示例3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交流。

教师点拨:这里的结果用整式表示。

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2、3题。

5.小结

(1)通过本节的学习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吗?

(2)判断同类项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习题2.2第1题。

篇8:同类项教学反思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做数学”的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教材增添了一些实效性、趣味性较强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应用能力的章节,也给教师提供了设计的空间。但教材中毕竟还有许多一直就有的“传统章节”,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十分密切,属于抽象的纯数学。对于这样的内容如何处理,才能使之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我们研究新理念,在教学中体现新理念,采用新方法,避免用新书却走老路的现象。当然,这对教师来说,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为它是本章重点“整式加减”的基础。这样一个抽象的“老”知识,如何设计成适合学生参与、讨论,满足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要求的课堂呢?我是这样设计和思考的:

一、认识“同类项”

我首先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桌面上非常凌乱的课桌,问学生如何整理。学生很容易答出:将文具放入文具盒里,书整理成一摞,本放在一起,分别摆放整齐。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的重要作用,即它不仅使生活有条理,更可以在数学运算中达到化简的目的。

第二步,我又让他们运用归类的思想进行速算竞赛:

求代数式和的值。

有了第一步中总结出的生活经验,这时,大部分学生在恍然大悟的同时会质疑: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样做,这样做可以吗?都什么时候可以这样做呢?

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分组讨论活动,论题是:这样做可以吗?根据是什么?哪些项可以这样结合在一起?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互相协作,最后得出“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每一项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这样的项叫同类项);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合并同类项)是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第三步,为了巩固学生的探究成果,我安排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同类项速配,另一个是“找朋友”。

二、学会“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正当学生沉浸在游戏中的欢乐和喜悦时,我又提出了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合并同类项。玩兴正浓的学生显然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于是我设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5x+3x等于多少?学生齐声答出8x。我又问,怎么做的?学生答:5x+3x=(5+3)x=8x(根据乘法分配律),学生又接连做了几组这样的题后,我再让学生总结法则。学生中无人回答,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从单项式的构成考虑,学生想到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两部分构成,马上就豁然开朗,总结出“系数相加,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指数不变”的法则。

可见,教师只要设计好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兴趣,能主动观察、猜想、推理,顺着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发现总结出要学会的内容,这样教师则真正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而学生也就由观众变成了演员。

在课后的自我评价中的“你学到了什么”一栏中,学生除了填写知识点外,还填写了诸如“集体的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如垃圾分类处理,办公室格式化等”,这些是我事先都没想到的。

但是,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速算环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简便途径,这样势必会浪费时间,所以必须做好铺垫,时间上也要控制好。另外,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成为发言的中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仍只是听众。如何处理好这些

问题,使教学更加完善,是有待于我们今后在实施新课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

篇9:《同类项》教学反思

《同类项》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把握不了学生到底有没有懂,所以重复地讲知识点,最后变成了都是自己在讲,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上课的有效提问太少,都是一些不用动脑筋的问题,学生只要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不得不说是这样,因为这样问,他们会回答,会让我觉得他们懂了,放心地讲下面的知识点。

对于这个问题总结地说来:对沉默恐慌,需要学生的.声音来让我知道他们已经懂了。自己在教学语言方面还是比较欠缺,一方面,在于对讲课内容的过渡及讲课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缺乏生动性,体现不出一个老师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此外,还有“罗嗦”的问题,有时我自己说的太多,完全不给学生说的机会,但是作为一堂符合要求的课,应该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的评价,在讲课过程中,我往往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重复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无法对学生做到有效的引导。

今后的在教学中要多思、多问、多实践,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地累积,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篇10: 同类项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把握不了学生到底有没有懂,所以重复地讲知识点,最后变成了都是自己在讲,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上课的有效提问太少,都是一些不用动脑筋的问题,学生只要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不得不说是这样,因为这样问,他们会回答,会让我觉得他们懂了,放心地讲下面的知识点。

对于这个问题总结地说来:对沉默恐慌,需要学生的声音来让我知道他们已经懂了。自己在教学语言方面还是比较欠缺,一方面,在于对讲课内容的过渡及讲课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缺乏生动性,体现不出一个老师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此外,还有“罗嗦”的问题,有时我自己说的太多,完全不给学生说的机会,但是作为一堂符合要求的课,应该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的评价,在讲课过程中,我往往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重复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无法对学生做到有效的引导。

今后的在教学中要多思、多问、多实践,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地累积,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篇11: 同类项教学反思

今天为学校同行开了一节公开课《合并同类项》,根据学校的要求要设计成“课堂前置作业”调研形式。

我的设计思路:把课堂内容设计成课前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然后课堂上老师不讲预习作业,通过老师的精讲知识点,学生自己去找预习作业中的问题,以达到发展学生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我的课前作业以基础为主,学生通过自学能达到的一个目标。在课堂中老师讲完后学生自己改正前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最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测试,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但是课上完后,自己给自己的评价是上的有点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教学目的没有达到。我的设计意图是要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我的课堂最后是没有高效。体现在课堂测试部分没有完成。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没能很好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的完成性上没有很好的达成。我的目标是学生自己去改正前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但在课堂上没能体现出来。都是老师去纠正了,在这一点上,我觉的很失败。

三、学生的主体性上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新课标要求是以学生为主,老师起一引导作用。但在课堂上,还是以我为主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没有很好的体现,被我压制了。这与我们新课标是相违背的。从这一点去说的话,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四、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做到精讲,学生没有精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练习只有15分钟的时间,作为数学课堂来说是不够的,学生应有50%的练习时间。老师讲只有15分钟的时间,还有5分钟应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这节课中,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失败的。

五、作为老师的我不够信任自己的学生,总觉的自己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一样的。其实学生都很聪明。作为老师的我要主动去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信,让学生有很好的自信心,那么自己的学生就会有很的发展。

针对上面自己课堂中出的这些问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去改进。

一、每一节课一定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不能是走到哪算到哪。这就要求我在课前一定要很好的设计好教学目的。所以多钻研教材,并且十分的熟悉教材。功在课前。

二、在课堂中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抹杀抹杀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完成课堂目标。

三、要严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去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做到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四、老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老师精讲,学生精练,像县名师工作室去杭听课得到的感受就是少讲精讲,应让学生多讲。

五、要充分的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是无限的,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去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老师最大的目标,作为老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愿自己能从这次公开课中吸取教训,改进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好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篇12: 同类项教学反思

1、适当减少老师的讲,齐答得太多,这样看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讲解。要单个地提问学生,更容易暴露学生思维中的问题。

2、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到位。在教学过程总,出现学生不知老师所提出问题的意图。

3、加强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防止舍本逐末。有时过于追求细小的环节而忽视了整体的把握。本节课,过于纠缠分类问题,而导致整节课的结构不完整,甚至偏离了教学目标。

4、上课之前的情境引入和后面的多种分类不匹配,不丰满,显得干瘪。可以考虑对超市的各种商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比如按品种,按价格,按重量等等。

5、学生给出4种不同分类后,老师应该高屋建瓴的瞬间拎出想要的或者要重点研究的那一种,老师处理的有点嗦和冗长了。推广之,数学解题可以一题多解,更要多解归一,这个是很多老师的弱项和盲区,希望自己有所想法和实践!

篇13: 同类项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正式、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探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由特殊到一般,又有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同类项,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同类项定义,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再创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实际问题如:我口袋有四元六角,你口袋有三元二角,则我们俩共有多少元钱等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联系生活,通过学生熟知的、简单的实例切入课题,步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

三、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合并同类项,同学们互批互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积极地、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学习合并同类项的重要性,必要性。

四、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引导学生同类项可以进行合并,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分组竞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这节课,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采用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多方面培养学生如:视觉,听觉相互结合,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化。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知识抢答等。

四、过分的依赖,重点内容没有在黑板上板书,导致前面的法则以至于一部分学生记不住。忽视了很多小问题,由于知识容量大,增加了后进生的学习难度。今后应加强细节的设计和全面考虑,照顾更多的中差学生。

五、在讨论同类项的法则时,过于慌忙,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深入的交流,就把法则说出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实质是通过乘法分配律运算,这一点没有给学生提到,应继续给学生深入。

六、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比如按某个字母的升降幂的排列,是为了结果的有序,数学的结果需要简洁有序,这样让学生很清楚,有目的的学习效果总是很好的。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想从以下几点提高自己:

1、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尽量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练。

2、多设置练习题,让学生演板,把问题直接暴露在课堂上,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3、教学设计要全面,难易适当。既要提高程度好的学生,又要照顾到程度比较差的学生。

4、不过分依赖,及时把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使学生在回顾知识点时,应用知识点时,能够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

篇14: 同类项教学反思

在讲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时候,我采用的是课件授课。用课件授课的优点就是课堂容量大,在内容方面可以形象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同类的时候,我就是用一些食品的图片来表示同类的概念。但课件的缺点是学生大部分学习是用眼,所以很多时候是看热闹,知识记得不牢固,所以,就是使用课件,也要让学生多用笔去写,去画。

今天,讲的事同类项,之前的多项式和单项式,学生在由数到字母的时候,转化的不是那么流畅,所以这节,我做了课件。其实,那就是把网上的一些课件载下来,多弄几个,结合一下。这件事,要对自己批评,以后,备课时,一定要备板书。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也不能放松,两个班级的课,19的先上,他们班级的孩子上课比较散,有几个愿意接话的孩子,所以课堂纪律比较松,这个是我下个阶段要加强的。孩子基础一般,所以上课有点难。我知道今天的课我觉得不舒服在哪里了,因为是拿别人的课件,所以不流畅,而且不是我经常做的一点点的给的类型。在第二节给我自己班级上的时候,感觉就好多了。

呵呵,写了半天反思,其实就是自己备课不充分,不认真。吃老本,觉得自己交过几轮了,都不是问题。这样的我,和我不喜欢的有啥区别,这几天也觉得课上的不舒服了,这届学生好,教学相长,我必须要有更大的进步。

篇15:《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合并同类项》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运用,共2课时。本节课只安排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初步运用,把合并同类项的熟练运用放到第二课时。由于有了前几节课的经验,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的上好数学概念,所以,这节课我觉得有几个要点是值得反思的。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所以一开始上课,我用大屏幕显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有一罐硬币,(分别为一角,五角,一元)你会如何去数呢?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由此导出本节课的主题。再通过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存在,那在数学中也有分类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探究新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然后,写出一个多项式,让同学们先写出其中的项,再将这些项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分类,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这样的引入贴合生活实际,也很自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二、教学效果的反思

1.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概念的形成是由学生观察几个单项式,让学生自己归类并说出他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概念的巩固环节,我分层次设计了几个与同类项概念有关的题目,其中有简单的判断题,也有一定难度的逆向思维题,在这一个环节中,我始终是一个引导者,解题的思路与学生的疑惑,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我觉得效果不错。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记住概念,关键是学生能灵活应用才行。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做的是,设计好用于概念巩固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应该包括有:概念辨析题:知识点的易错题:概念的逆向应用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到新知识点合并同类项法则。对例题的讲解注意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然后,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最后,通过一道例题,让学生用直接求解和化简后求解,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篇16: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将《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两节课合为一节处理,直接给出同类项的概念接着给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把同类项一节独立出来,让学生有更透彻的理解。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本节课只要求学生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会判断同类项

我的设计思想是:由于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课堂采用提问式,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1.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把食物分类作为情境引入,给几个单项式要求同学们进行分类,并讲出自己分类的理由。确定其中一种能方便以后合并的分类,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在师生互动讨论后得出严谨的同类项的定义。

设计意图:填鸭式的教学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难以吃透概念,因此这里先不给学生具体的概念,而是利用“讨论-交流”的模式,让他们尽自己所能将老师所给的单项式进行分类,再由他们讨论各种分类的优劣,从中选择一种方便而合理的分类,这不但让学生感到知识就是他们自己探讨而来的容易接受,也比老师生硬地讲述出来更容易理解。通过自由发表意见,发现学生的分类方法非常多,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培养了分类思想,为日后学生数学学习的打基础。这便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2、归纳出同类项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同类项的定义,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出对同类项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也培养的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增进师声、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相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3.应用展示,评价自我

设计意图:回归课本,学以至用。同过举例、练习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强化教学重点。

这一课从整体的设计符合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有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本节课由简单的现象入手,一步步培养分类思想,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最后深化巩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猜想、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运用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数学知识建构是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形成的,教师在各环节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协助学生树立分类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给予鼓励,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欲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篇17: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2.2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同类项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一步的运算———合并同类项。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通过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方法,我从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结合学生的学情,由浅入深,对教学进行了优化设计。

由乘法分配律引入,给出几个简单的同类项和差的式子,师生互动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总结值得注意的地方。对一个多项式里,有几种同类项的,先找再合并。教与学的过程,注重师生互动,例题,巩固练习,层次分明,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更注重学生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格式,策略与方法。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笔者认为,数学的教学活动,要依据实际情况,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中,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体会做数学的快乐。

篇18: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提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作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本节课采用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的设计比较合理,一开始设置了三个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到数学。首先电脑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葡萄、梨、蘑菇、香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分类,并说明理由;接着,利用元和元,角和角可以相加,为下面同类项可以合并打下基础;最后用一个多项式,让同学们先写出其中的项,再将这些项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分类,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中,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体会做数学的快乐

尝试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说,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上进行变革,还需要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实现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讨论、小组比赛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使学生兴趣主涨,整个课堂比较活跃。

篇19: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从课程标准看,在前阶段中已经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这些基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在前几节的教学中,充分注意方程的现实背景,加深学生对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的认识。

本课首先从例3开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数列、游戏活动中数字排列的规律,确立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分析方程解的合理性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学生对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模型化的认识。

本例是有关数列的数学问题,题要求出三个未知数,与前几节不同的是,问题中没有明确未知数之间的联系,需要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的规律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含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时,通常先设其中一个为x,再根据其他未知数与x的关系,用含x的式表示这些未知数。

同时把完整的解题过程呈现出来,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使学生培养检验方程的合理性的习惯。

再次选择更结合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4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移动电话收费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在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答案的合理性的活动,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它们,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使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全面、理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本课内容有点多,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相关专题 同类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