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冻果郎之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冻果郎之喜”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十几减8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共13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十几减8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十几减8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等第二册第3-4页例1--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用“算减法想加法”的方法学习十几减8。

2.初步培养学生按规律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想加法算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迁移

1.填空。

8+( )=13 8+( )=15 8+( )=14

8+( )=12 8+( )=16 8+( )=17

二、教授新知

1.通过谈话导人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算减法想加法的方法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板书: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教学例1

通过演示,化难为易,引发学生的思维。

①出示例1图。

教师先出示8个白茶杯,再出示3个花茶杯,然后问:一共有多少个茶杯?(11个),随即把11个茶杯圈起来。

②教师:两种茶杯共11个,现在拿走8个白茶杯(用虚线圈上),求还剩多少个茶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板书:11-8=口

③启发思考:

在计算11-9时我们怎样想的呢?如果没有图,你能按照11-9的计算方法说出11-8的算法吗?让学生分组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算11减8得几?要先想,8加几得11,因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同时在方框内填上得数“3”。

让学生复述算法,并齐答:想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④读算式:11-8=3

3.教学例2。

借助操作,诱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半扶半放的过程。

①学生拿出圈片学具,先摆8个红圆片,再摆5个黄圆片,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圆片?

一共有13个圆片,现在拿走8个(叫学生用虚线圈起8个圆片)问:还剩几个黄圆片?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板书:13-8=□

② 问:想一想自己摆的过程,说一说13-8应该怎样算?得多少?

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在课本上填得数

③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正方形摆15-8,指名学生板演操作过程,并说说思考过程。

教师板书:15-8=口

④读算式:13-8=5 15-8=?

4.教学例3。

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在关键处适当点拨,让学生独立看书,先填8加( )得12,再在12-8=口的方框内填得数,并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不完全的地方教师做补充。

同样方法完成16-8=口

学生读算式:12-8=4 16-8=8

5.教学例4。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得数,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呢?在计算的时候要看着减法想与它相关的加法,再想出减法题的得数。例如:13-8想8加5得13,所以13减8得5。

三、巩固新知

①课本第4页中间的“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后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②“做一做”的第2题,通过投影出示下列试题,让学生举出相应得数的数字卡片。

8+3= 8+7= 8+5= 11-8= 15-8=

13-8= 8+8= 8+9= 16-8= 17-8=

③出示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试题卡片,学生进行抢答。

④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中的第1、2题。

[评析:本节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不仅为学习十几减8在知识上做好了准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做到了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

2.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恰当运用直观、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中的层次分明,开始教师操作,运用直观图,使学生领会加减法的关系,并运用这种关系想加算减:接着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用加算减的思路,然后再由摆到观察,最后,看算式说出思考过程。这种由具体到抽象,在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篇2: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题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题

一、口算

(1)8+3= (2)9+3= (3)8+5= (4)9+5= (5)8+6=

(6)9+6= (7)8+4= (8)8+7= (9)8+8= (10)9+7=

二、填空

(1)8+( )=14 (2)8+( )=15 (3)8+( )=16 (4)( )+3=11

(5)( )+8=12 (6)( )+8=13 (7)9+( )=12 (8)( )+4=13

(9)( )+8=18 (10)( )+9=17

三、选算加法,再算减法

(1)8+7= (2)6+8= (3)8+5= (4)8+3= (5)4+8= (6)9+4=

15-8= 14-6= 13-8= 11-3= 12-4= 13-9=

15-7= 14-8= 13-5= 11-8= 12-8= 13-4=

四、填空

(1)8+( )=14 (2)( )+8=18 (3)8+( )=16 (4)9+( )=11

14-( )=8 18-( )=8 16-( )=8 11-( )=9

(5)( )+8=11 (6)( )+8=12

11-( )=8 12-8=( )

五、计算

(1)11-8= (2)17-8= (3)15-8= (4)12-8= (5)13-8=

(6)14-8= (7)16-8= (8)18-9= (9)13-9= (10)15-8=

六、计 算

(1)3+6+2= (2)17-9-4= (3)5+3+7= (4)16-9-7= (5)18-9-7=

(6)15-8-2= (7)11-8-1= (8)9+6+1= (9)17-8-4= (10)13-8-2=

参考答案

一、(1)11 (2)12 (3)13 (4)14 (5)14 (6)15 (7)12 (8)15 (9)16 (10)16

二、(1)6 (2)7 (3)8 (4)8 (5)4 (6)5 (7)3 (8)9 (9)10 (10)8

三、(1)15、7、8 (2)14、8、6 (3)13、5、8 (4)11、8、3 (5)12、8、4 (6)13、4、9

四、(1)6、6 (2)10、10 (3)8、8 (4)2、2 (5)3、3 (6)4、4

五、(1)3 (2)9 (3)7 (4)4 (5)5 (6)6 (7)8 (8)9 (9)4 (10)7

六、(1)11 (2)4 (3)15 (4)0 (5)6 (6)5 (7)2 (8)16 (9)5 (10)3

以上就是《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题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3:十几减七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十几减七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1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篇4: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十几减9的算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基本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习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应用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有数字的锁、开锁的9加几卡片、卖气球和套圈游戏的课件。

学具准备

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小朋友,你们想去数学乐园玩玩吗?那我们得先打开这些锁。”组织学生一起玩开锁游戏。(用9加几的口算卡片开标有得数的锁。)

2.开火车:9+( )=11 9+( )=12

9+( )=13 9+( )=14

9十( )=15 9+( )=16

9+( )=17 9+( )=18

二、新课学习

课件演示:卖气球(一个阿姨正在卖气球,有两个小朋友买了9个气球)。

师:“小朋友,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让学生自由设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屏幕上

出示问题:还有多少个?

师:“那小朋友们能列出一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抽学生列式。(板书:15-9)

师:“我们怎么算15-9呢?请同桌的小朋友讨论讨论,还可以借助小棒摆摆。”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积极参与。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能用小棒演示的由学生自己到讲台演示。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用屏幕展示各种方法的图示和算法。最后,一起展示不同算法。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每种都很不错。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哪一种?”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大家请看──”

课件演示:套圈游戏(三个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套圈的`小朋友说:“我有14个圈,看我能套中几个?”说完便开始套,其余两个小朋友在旁边加油。套完后,数出没套中的个数。套圈的小朋友提出问题:“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我算算套中了几个?”)屏幕出示问题“套中了几个?”抽学生列式。(板书:14—9)

师:“请你先自己算算,再把你的算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在学生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学生汇报,说说算法。

(师板书:“14一9=5)

师:“现在请大家动动手,算一算14—9,13—9, 12—9,用手势表示,并说说算法。”

师:(生观察算式),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两个算式都是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揭示课题并板书:十几减9)。

三、游戏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由圈,然后展示,说说不同的圈法。

2.计算比赛,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待学生完成后,座位临近的小朋友先互相检查,再全班订正。

3.送信游戏。

分组依次让学生到信箱投信。每组投完后,请大家一起检查对错,教师作出评价。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游览了数学乐园,从游戏中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那你能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减8、7、6吗?请小朋友试试看。”

几点说明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lo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l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供教师选择,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学生再通过分析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首先用课件出示卖气球的过程,这一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问,提出“还有多少个”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出现多种不同算法。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在学生感悟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二、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并抽象出减法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流合作,学会选择

在教学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算法进行理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多样化的算法之间,必定有一些是比较简单或比较适合自己的,引导选择恰当的方法。

三、呈现方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本课设计了开锁、送信、开火车等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制作了一些有趣的实用的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中乐、乐中学。

本课教学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算式,我们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

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学生要能使用其中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本课是十几减9的第一课时,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口算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算得又对又快。

篇5: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口算

(1)8+3=(2)9+3=(3)8+5=(4)9+5=(5)8+6=

(6)9+6=(7)8+4=(8)8+7=(9)8+8=(10)9+7=

二、填空

(1)8+=14(2)8+()=15(3)8+()=16(4)()+3=11

(5)()+8=12(6)()+8=13(7)9+()=12(8)()+4=13

(9)()+8=18(10)()+9=17

三、选算加法,再算减法

(1)8+7=(2)6+8=(3)8+5=(4)8+3=(5)4+8=(6)9+4=

15-8=14-6=13-8=11-3=12-4=13-9=

15-7=14-8=13-5=11-8=12-8=13-4=

四、填空

(1)8+()=14(2)()+8=18(3)8+()=16(4)9+()=11

14-()=818-()=816-()=811-()=9

(5)()+8=11(6)()+8=12

11-()=812-8=()

篇6: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列式表达。

(2)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桃子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小猴贝贝的水果店看一看,有没有新鲜的桃子上市,好吗?

生:好!

(教师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猴贝贝今天――共准备了几个新鲜的桃子?从这幅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小猴贝贝今天一共准备了13个桃子,小兔乖乖买了9个。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问题:还剩多少个?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该如何列式呢?

生:13-9。

师:怎样计算13-9呢?

2.探究13-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操作探究。13-9等于几呢?请小朋友看着图想一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9可以怎样想,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师:想一想,在刚才同学们说过的计算方法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从刚才的计算可以看出,9加4等于13,13减9等于4,这样想加算减比较快些,所以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尽量选择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现在老师就要出题考考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生:能。

三、实践应用(“想想做做”的全部内容)

1.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左边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左边有9块。

生:左右两边一共15块。

师: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算一算右边有几块。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

(2)(出示右边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生:左边有9条黄瓜,左右两边一共有17条,右边篮子里有几条?

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我是把11分成10和l,先算10-9=1,再把1和1相加等于2

生:我是把9分成4和5,先算14-4=10,再算10-5=5

生,:我是想9+9=18,所以18-9=9

4.完成“想想做做”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不错,接下来我们同桌同学进行口算比赛。分别拿出9~19的数字卡片,用10~19的数字分别减9,一个拿卡片,一个说出算式和答案,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开始行动,加油哦!

学生同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完成“想想做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十几减9的知识。在这堂课上有许多的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方法多样,老师觉得十分满意!

篇7: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之前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九的运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的转化,退位的意义和必要性,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作了很好的铺垫,该环节在教学时侧重新旧知识的链接,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由减及加,如何退位,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具体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加深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认识

教学重点:

1.具体的运算方法

2.规范的列竖式格式,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从个位减起

教学难点:

1.

懂得如何退位,个位不够,从十位上借一则为十

2.

避免以学代教,机械做题,使得课堂枯燥

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加深理解个位不够从十位借一的原因和意义,有选择性的练习使学生正确运用该方法,在全面了解其计算过

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启发引导孩子们的思维,了解计算方法并不是唯一。

设计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与个人独立思考运算中完成的;然后通过典型的练习加以巩固;注重学习过程的开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会倾听同学的意见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通过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练习本

卡片

教学过程:

1.

动手练习,复习旧知

20-9=

18-9=

56-22=

30-20=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发言计算过程与方法,老师点评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相信大家还记得北京奥运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么你们知道当初在申办奥运会中,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当时,北京得了56票,巴黎得了18票,最终北京胜出。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比巴黎多了几票吗?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呢?可以有多少种方法?用你们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尝试一下

2.

学生合作,讨论计算方法,代表演示

师:我们来看一看大家都用了哪些方法计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在此环节里,在所学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计算过程:

56 - 18=38

②56-18=38

20﹢36=56

9+9=18

20-18=2

56-9=47

36﹢2=38

47-9=38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习合作的精神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发散思维,初步建立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必要和简便)

师:每个小组都做得非常好,大家能够联系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那么还有没有更简便一点的方法,直接把结果计算出来呢?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好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

3.方法理解和注意问题

师: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也就是说北京的票数比巴黎的票数多,那么我们用北京得到的票数减去巴黎的票数,就可以知道北京比巴黎多了多少票,也就可以知道巴黎比北京少了多少票。(P18例2)

板书: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北京

巴黎

56

18

56-18 =?

师:我们可以这样列竖式:56

-18

——

同学们认真观察,想想在列竖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呀?(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我们从它的十位借一,那么个位又是多少减多少?(16-8)十位又是多少减多少?(40-10)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一个竖式,想想如果我们从十位减起的话,又该怎么做,比较一下哪一种减法方便?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一般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运算,自由发言

师总结:一般方法是列竖式,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从十位借一即十,十位减去一,最后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的例题,并深入挖掘教材本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归纳能力。)

3.

练习巩固

⑴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这里有一些练习,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列出竖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50-24=

27-19=

81-49=

67-39=

43-25=

95-16=

80-61=

72-27=

30-17=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到黑板演示,别的同学上去批改,老师再总评

(设计意图: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教材中的习题,而是去找偏题,其实教材中的习题一般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设计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笔者在这一环节设计的练习是从教材习题中精选出来的,个别稍作改动,并补充了个别题目,紧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旨在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扎实打好基础;让学生批改学生的练习,更能加深学生对方法的准确使用,并内心生起做小老师的喜悦与责任,有助于提高其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⑵变式练习

找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数字,都是两位数,我们班30个人,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抽两张卡片,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得出来的数是多少,就把学号和该数字相同的同学邀请到你们小组做客。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启发学生的思维,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找朋友”的游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同伴意识,为课堂增添趣味。当然老师要设计好每张卡片的数字,避免出现游戏无法进行的`局面)

4.本课小结,创设情境,课后思考

师:相信同学们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具体方法运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老师这里有一封信,是王伯伯给同学们寄来的。他的信是这么说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伯伯。秋天到了,我家的果园大丰收,我想把苹果和梨拿到市场上卖,可是我的水果筐里只能装83个水果,我已经装了39个苹果,那么我的水果筐里还能装多少个梨呢?”同学们听清楚了吗?你们谁来帮助王伯伯解决他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运用本课的知识,可以列出竖式,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尾同样很关键,而以实际生活问题作为结束,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开放性,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篇8:《十几减8》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摄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3=5。

方法三:8+=158+(7)=15。

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6、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篇9:《十几减8》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7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7,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十几、7,理解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

8+9=8+8=7+8=7+6=14—8=10—6=13—9=18—9=选几题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划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问题。

提问:还剩几只船?还剩几瓶矿泉水?(板书问题并列式)

揭示课题: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十几减8、7)

三、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1、探究算法

谈话:“15—8=”你想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学生探索算法,组内讨论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级内交流。反馈: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用学具演示,并相机板书算法。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分两次减8,15—5=10,10—3=7;

方法3:从10里减8加5,10—8=2,2+5=7;

方法4:想加法算减法,8+(7)=15,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上。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一起把问题一解答出来了,你有办法来解决问题二么?赶快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2、知识迁移,教学“试一试”。

谈话:现在,老师想出题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板书算式:13—7= 13—8= 12—7= 16—8=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与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当堂达标?

第13页第1题、第2题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篇10:《十几减8》优秀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1人,唐氏综合症学生1人,自闭症学生1人,多重障碍学生2人,脑瘫学生3人,中度智障4人。通过《双溪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评量结果分析,发现在认知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可分为三类:A类(宁正喜、陈谭安、晏勇)物体恒存性、分类与配对、记忆力、顺序已发展适应环境需要之能力,解决问题已发展较多能力;B类(周祖英、易东奎)配对与分类发展很好。记忆力、顺序、解决问题已发展较多能力。C类(董林、陈林、王阳华):物体的恒存性,发展的较好。配对与分类、解决问题仅发展些微能力;D类(李洋、张林平、刘其玲)配对与分类、发展较多能力,物品操作、计划思考、应用科学、修正错误仅发展些微能力。

【教学内容】

十几减八。

【教学目标】

A类:理解、掌握十几减八的计算原理,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计算;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B类:能分步计算;

C类:能在老师的协助下说出计算结果。

D类:能在师生的帮助下用学具表示数字3和4。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1-8、12-8。

【教学方法】

教法:示范法、分层分类搭配教学法、启发与引导。

学法:观察法、实践法、分析与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苹果11个(实物)、两个颜色不同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

老师用多媒体引出果园景象,然后出示实物11个苹果。请一位同学(c组)将摘到的苹果装进盒子里。

A、B生能直接看物说结果11,并能用学具操作将11分成10和1。

C生数苹果实物说结果11,并在老师帮助下用学具操作将11分成10和1。

D生能跟读数字11。

二、小组合作,初步探究(学具操作)

教师提出问题:11只苹果分掉8只,该怎样分?

A、B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不同的方法,并自主尝试用讨论出的方法将11个苹果拿掉8个(学具操作);

C学生在教师将11个苹果拿掉8个后数出剩下的苹果数(3个);

D学生教师帮助数数3。

学生反馈分苹果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优化算法。

A生能复述分苹果过程并尝试用数学形式表达;

B生能在提示下复述分苹果过程;

C生能正确读出11—8=3;

D生能跟读数字3。

三、强化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提高。

教师出示重阳节在托老所看望爷爷奶奶时分香蕉的录象片段,从而引出生活数学题12—8=4。

A、B学生小组交流,列式计算;

C、D生通过教师的学具演示感知生活实例;

然后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小组讨论生活中的数学题。

A、B生根据算式12—8尝试口编生活数学题;(1)车上有12人,下去了8人,车上还剩几人?(2)老师布置了12道题目,我做了8道,还剩下几道?

C、D生感知生活实例。

【教学反思】

1、有效分层,因材施教

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施教过程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分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类指导等,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各有侧重,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在教学时,课堂提问也是分层次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注重引导他们去猜想、类比、推理,在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对B组学生的提问是形象的,注重让他们去模仿思考,形象思维;C组学生注重读5以内的数数;D组学生让他们跟读,发展语言能力。在实际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中,浅显的问题C、D组的学生回答,复杂一点的问题A、B组的学生回答,但也可以根据当堂课上学生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去尝试高一层次的问题,这样促使学生跳一跳去摘到更多的果子。

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C、D组学生的辅导,难度稍低的练习可以发挥A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去带动B、C组学生,在课堂中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为了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我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也不同,A组学生及时巩固当堂课所教的内容,力求独立完成,B组学生可以尝试或辅导他们去练习课堂所教的内容,C组学生读、写数和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含义,D组学生跟老师摆一摆,读一读数字。

课堂中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与方法也不一样,对于B、C组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激励、表扬评价,鼓励、激发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对于A组学生用竞争评价,促使他们努力奋进。

2、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现在我的数学教学仍是采取施教同一教学内容,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分层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不断发展,各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日益增加,由此产生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究竟以哪一层次的学生为依据来制定的矛盾。还有就是教学过程如何来组织与安排,教学时间如何来掌握?

篇11:《十几减七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十几减七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

十几减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一节。内容包括:准备题、例1、例2、例3及“做一做”。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九、减八,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十几减七的计算方法,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

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认知感以及思维的逻辑美感,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自我表露技能,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参与性。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知识点目标: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其提供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探索出多种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7。

2.引导学生从依靠操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7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十几减七的计算方法。

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1.通过动手操作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提出数学问题;

2.紧密结合数学概念和实际应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认知结构;

3.在认知形成的过程中组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提升合作意识。

聊聊我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诱发情感,导入新课

这一部分由课前谈话与复习旧知组成。针对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动物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参与到小动物的计算比赛当中去。首先出现的是之前学习过的口算题,即复习旧知。然后与学生谈话:狮子王又给动物们出了一道题,可是动物们却遇到了困难,他们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想让你们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激起了他们“想参与”及积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提高情感,自主探究

1.问题引思

出现动物们感觉困难的题目,即例1。让学生先用小棒摆摆看,

先拿出1捆又2根,想一想,要从中拿走7根,有哪些拿法?

2.自学探究,讨论质疑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了以下想法:

(1)从12根里一根一根拿,拿走7根,就是从12根里减1,减1……一共减了七个1,还剩5根,所以12-7=5。算式:12-1-1-1-1-1-1-1=5

(2)先从1捆中拿走7根,剩3根,再把另两根加上得5,所以12-7=5。算式:10-7+2=5

(3)想:7加几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7=5。算式:7+(5)=12, 12-7=5,这是通过想加算减得出的。

(4)从1捆又2根中先拿走2根,再从1捆中拿走5根,还剩5根。所以12-7=5。算式:12-2-5=5

(5)从12根中拿走1捆,剩2根,多拿走了3根,用剩下的2根再加上3根是5根,所以12-7=5。算式:12-10+3=5

学生每说出一种想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另外还有一种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新意识。他的想法是用减数7减2得5,10减5得5。所以12-7=5。这种想法在平时教学中比较少见。这时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和全班一起讨论,得出这种想法是正确的。12-7=10+2-7=10-7+2=10-(7-2)=10-5=5

3.揭示课题,引导归纳

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都是7。教师揭示课题:十几减7。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还有哪些十几减7的算式,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出示例三。

教师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自己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12-7,打破了以往的“想加法算减法”的唯一思路,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三、增添情感,实践反思

1.跳一跳,摘苹果

将教科书第12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放在苹果树的苹果上,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谁回答对了苹果上的题目,这个苹果就奖给谁。

练习中采用了“奖励法”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劲头浓厚,同时又巩固了新知识,并对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一个新的.要求。

2.数学小游戏

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附:教学进程设计

一、诱发情感,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小动物?(生:小白兔、小松鼠、狮子……)

师:这天,森林里举行计算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遇到了什么题目,好吗?

出法小黑板:

12-916-814-913-8

7+86+715-815-9

17-99+710-714-8

小朋友们会不会做?和小动物们一起做吧!

师:狮子王又给动物们出了一道题,板书:12-7=,可是动物们却遇到了困难,他们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呀?

生:(愿意)

二、提高情感,探究新知

1.问题引思

师:你们都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那我们就先用小棒摆摆看,看看怎样计算12-7,一会请你们告诉他们,好吗?

2.自学探究

师:从你们的学具盒中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2根小棒,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拿的?(生:1捆又2根)12-7也就是从12根小棒中拿出7根,想一想,有哪些拿法?同桌两个一起拿拿看(同桌讨论)。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边摆边说你的想法?

生:我从12根里一根一根的拿,拿走7根,就是从11根里减1,减1……一共减7个1。

师列式:12–1–1–1–1–1–1–1

师:从12根里一根一根的拿出7根,还剩下5根,所以12–7=5,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什么办法?

生:我先从1捆中拿走7根,剩3根,再把加两根加上。

师:(1)指名说是怎样想的?这种拿法真不错,很有创新?

(2)还有谁是这样想的?再指名说一说。

(3)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我想7加几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7=5。

师列式:7+(5)= 1212–7 = 5

师:这位小朋友能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通过加法想减法,真了不起,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从1捆又2根中先拿走2根,再从1捆中拿走7根,剩3根,再把另两根加上。

师列式:10–7+2 = 5

师:(1)指名说是怎样想的?这种拿法真不错,很有创新?

(2)还有谁是这样想的?再指名说一说。

(3)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我想7加几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7=5。

师列式:7+(5)= 12 12–7 = 5

师:这位小朋友能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通过加法想减法,真了不起,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从1捆又2根中先拿走2根,再从1捆中拿走5根,还剩5根。

师列式:12–2–5

生:从12根中拿走10根,多拿走了3根,再加上2根,是5根。

师列式:12–10+3

3.讨论质疑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12–7 =5我的想法是用减数7减2得5,10减5得5。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帮小动物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上前面来摆一摆,向小动物们做个介绍好吗?

学生上前摆小棒,边摆边说想法。

4.提示课题,引导归纳

师: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计算得比较快?小组讨论,得出

(1)7+(5)=12 12–7= 5

(2)(10–7)+2 = 5 这两种方法比较简便

师:以后同学们再做这类题就可以用你喜欢的,而且最快的方法来解答了。

师板书:14–7

师:14–7你们会算吗?请你用一种最快的方法来计算。(指名回答,说思路)

师出示:11–7 16–7 让学生独立计算

师: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是7,师出示课题:十几减7)

师:你能不能再出几道十几减7的题?(学生出题,其他同学回答,师同时板书)

三、增添情感,巩固新知

1.将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放在苹果树的苹果上,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谁回答对了

篇12:《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教案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复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3~14页的前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过程与方法:(1)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减法表的整理过程,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2)让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小朋友们,今天在上课之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小鸭。今天,小鸭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想请小朋友帮它一个忙,不知道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太好了!(教师出示小黑板)

小鸭过河。

师:只要小朋友能正确地计算出每道题,那么小鸭便能轻松的过河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帮助小鸭顺利过河吗?

生:有。

师:好,那就请小朋友们开始动手计算吧!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13页的第2题。

师:(出示课本13页的第2题)同学们,这是一张关于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表格,请你们认真观察第一列,你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讨论后,请你们来说说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好,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第一列全都是减9。

生:第一个数是11、12、13…一直到18,也就是第一个数每次都多了1。

师:哦,小明友们观察真仔细,那下面再请同学们横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个数都不变,第二个数每次都少了1。

师:既然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这张表格中的规律,那么你们能将它补充完整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一下怎样填写。一会儿,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算式,教师要进行巡视,并予以辅导。最后集体反馈。

师: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填写的?

生:第一列是十几减9,第二列就是十几减8,第三列是十几减7,第四列是十几减6,第五列是十几减5,第六列是十几减4,第七列是十几减3,第八列是十几减2。

2.复习的第l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第1题,你能根据这两幅图,将空格填写完整吗?

生:能。

(1)学生独立做题。

(2)全班反馈。

3.复习的第3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多请一些学生来说说有联系的一些减法算式。

4.复习的第4题。

师:(出示第4题)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一下这道题,它要小朋友做什么呢?

生:在右边框格中所写的算式要与左边这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师:那么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生:能。

师:那就请小朋友动手写写看,比赛一下谁写的最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5.复习的第5题。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你们还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请小朋友完成第5题的口算,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三、课时小结

师:在今天的复习课上,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不仅学会了整理十几减几的减法表,而且还发现了减法表中的奥秘。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都能像今天这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篇13:《十几减8》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时从复习8加几的口算入手,通过抢答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取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再出示口算题卡让学生开火车口算十几减9,并选取两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自学例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后我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8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后再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鼓励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在教学十几减9中,学生已经偏向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计算,所以在交流算法中也只出现了这两种算法,我也并没有提出用“平十法”即15—5=10,10—3=7来计算,我认为学生已经自己选择了算法的优化。

相关专题 减法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