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六则》第2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rave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raven”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神话六则》第2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1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古代神话六则》第2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改写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神话。神话常用哪些创作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神话。

--想象、夸张、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二、读了两则神话后,说说盘古和女娲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肯定学生合理的评价)

盘古是一位有着超凡神力的巨人,他有开天辟地的神勇,又与天地同生,并以身躯化育万物,是死而不已、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神话英雄。

女娲是上古先民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塑造的一位勇敢智慧的补天女神。在这段神话传说中,女娲与“火”斗,与“水”斗,与“猛兽”“鸷鸟”斗,与“水怪”斗,同时她改造天地,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异常雄伟的气魄。女娲形象正是上古先民积极征服大自然的可贵精神的象征。

三、指导学生用现代汉语改写文言神话的方法。

精读下边的材料,与课文进行比较,总结改写神话的主要方法。

材料:

盘古开天辟地

袁 珂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改写的方法:

1.要认真阅读原文,对原文的思想、情节、人物等细加揣摩,准确把握,抓住它的基本内容,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想象,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并确定改写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

2.要注意详略得当,一般内容一带而过,而重点内容要详写,加以细致描写。

3.把文言改成白话,文言文的语言精练、不易理解,甚至一字多义,因此在改写时不但要注意它的连贯,还要注意改写的意思不要与原意有差错。叙述故事情节要完整、连贯,可加上过渡的语句。

四、布置作业

改写《女娲补天》。

惜缘

篇2:《古代神话六则》第1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讨论等相关的活动中合作学习,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激发阅读

的兴趣,了解神话的知识,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相关的资料进行迁移和查找,积累

重点文言词句。

3.学习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

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创作中想象和夸张手法运用的合理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屈原《天问》中有言:“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其提问

的内容是关于天地起源的。你知道有哪些神话故事可以解答屈原的问题?

--西方耶和华(上帝)创世记、我国南方神话盘古开天地、北方神话女娲造人

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古代神话六则》。看看我国古代神话中对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进行了哪些探源,塑造了哪些英雄形象。

二、介绍知识,了解神话的基本常识

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

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

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

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朗读《盘古开天地》,并借助注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阅读理

解课文,落实如下词语的理解:

混沌 九变 三皇 开辟 雷霆 四极

筋脉 地里 发髭 精髓 雨泽 黎

四、分析讨论盘古的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1.概括本则神话叙写了盘古的哪些创世之功。第一段侧重写什么?第二段又侧重

写了什么?

--开辟天地、化育万物。第一段侧重写前者,第二段侧重写后者。

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盘古开辟天地前后世界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

--此前是黑暗、浑浊、迷茫的混沌状态,像一个臭鸡蛋一样(因为好的鸡蛋清

和黄是分明的);此后是天高地厚,“清”空万里,土地坚实。

3.再根据课文比较盘古死亡前后世界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死前世界天高地迥,寂寥无声,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死后世界日月当空,

星汉灿烂,高峰入云,江河澎湃,风云变幻,雷霆万钧,草木茂盛,矿藏丰富,

黎民繁衍,生机勃勃。

4.以上比较之后,你心底涌起的感情是怎样的?

--对盘古的敬佩和感激。敬佩他的神力和献身精神;感激他的创世之功,化育

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5.举例说明文中你最欣赏的夸张或想象的描写。

--“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些语句把盘古与天地比较,夸张地突

出其身躯高大无比,极写盘古超凡的智慧和力量。文中将创世之功归于巨人盘古

,体现了先民对人类自身智慧和力量的歌颂。古史把他出生的时代称做“开天辟

地”。

--第二段的想象描写将人自身器官的特点与自然万物的特点相照应,既神奇又

合理。

6.概括本则神话的主题。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对人类始祖的神化,它体现

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五、知识拓展,导出新课内容

课前我们提到了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另外一位造物主就是女娲。

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

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也就是说,开天辟地刚

完成时,地上没有人,女娲便用黄土加水和泥做人,由于地太广阔,一个一个地

做人太慢了,于是女娲把绳放入泥中,然后把绳子举起来,绳子上的泥分散甩出

去,就成为许许多多的人。在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美妙神话故事

的几百年之后,上帝造人和其他的神造人的说法才随各自的宗教传入我国,上帝

造人和其他的神造人自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都同女娲造人一样是由人创造出

来的神话故事。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女娲不但是一位造物主,而且还是一位救世主,请看课文《女

娲补天》。

六、朗读课文,研究如下词语的含义

四极 九州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颛民 鸷鸟 攫 鳌 涸 狡虫

七、试将本则神话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往古之时--攫老弱。)这一层是故事的开端,渲染弥天大灾,交

代女娲补天的背景。第二层这一层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写女娲补天平灾。第三层(苍天补--颛民生。)这一层是故事的结局,写灾后

天下太平。

八、体会女娲的形象及塑造手法

1.第一层渲染弥天大灾的作用是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越是灾难深重人类濒于生存绝境,越能突显女娲的勇敢无畏,拯救世界的神

力和功德。本段描写对女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铺垫和反衬的作用。 对偶。

2.找出第二层的八个动词,说说这些动词对塑造女娲形象的作用。

--“炼”“断”“杀”“积”,写出强烈的责任心、救民犯险的精神和勇敢果

决、大无畏的英雄形象。“补”“立”“济”“止”,写她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救世平灾。

3.第三层语言有何特点?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六个整齐划一的主谓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照应上文极写天下太平,展示了

伟大女神为人类生存创造的升平世界,进一步颂扬女娲的伟大功绩。

4.概括本则神话的主题。

--歌颂伟大女神整治天地,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使民生得以安居乐业

,繁衍生息的丰功伟绩。艺术地表现出女性在远古社会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

社会生活里的伟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勇敢、善良、勤劳、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

精神的赞歌。

九、总结

如果说盘古开天辟地让我们领略的是雄壮美的话,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则让我们感

受到一种悲壮与深沉的美。盘古这个创世英雄也以其彻底的献身精神将这种美深

入到后人心中,而女娲则展现了她特有的女性的魅力,那种敢于与天地奋战的雄

伟气魄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十、布置作业

1.自己创作一则神话故事,字数不限。

2.预习其他几则神话。

惜缘

篇3:《古代神话六则》第3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曾这样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

干戚,猛志固常在”,诗中提到的两个神话人物是谁?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这样

可歌可泣的英雄?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

二、教师范读,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

强调重点字词:

发鸠 柘木 喙 乌 堙 操 逐走 入日 河渭

大泽 卒 饷 跳石

三、学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四、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分析人物形象及意义

1.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它不甘于被海水淹死的命运,精魂化鸟,誓将东海填平报仇,同时也是替人

类除害造福,不让东海继续为患。精卫是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达

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的化身。

2.精卫的状貌、叫声、来历各是怎样的?读了这些描摹和叙写,你有怎样的感受

?最能突出其锲而不舍精神的词是什么?

--状貌: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叫声:其鸣自

来历: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感受:有了这些描摹和叙写给人感觉故事之真实可信,仿佛实有其事。另外

,其状貌形小美丽,与东海相比更让人敬佩她的勇气。“其鸣自”,或是招魂一

般让人悲怜,或是自励一般让人振奋。既是炎帝之女又是冤魂所化,自然有了神

性,是一种不屈精神的凝聚。

--最能突出其锲而不舍精神的词是“常”。

3.刑天的名字怎么来的?他最为可贵的精神体现在哪里?

--刑天的力量太小,小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是因为他被砍掉了头才

叫他为“刑天”。永远坚定不移的斗志,顽强不屈的叛逆和反抗精神。

4.你如何评价夸父追逐太阳的举动?这种精神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虽自不量力,却是豪迈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上古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

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奥秘的雄心壮志。夸父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至死不渝

的奉献精神也在时时鼓舞着我们这些时代的弄潮儿。

5.大禹为了治水都付出了哪些代价?从中体现他怎样的精神?

--禹娶妻后,冷落了妻子。“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而且

《史记夏本纪》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记载,说明他弃家庭而不顾。下文

“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而使妻子“惭而去”“化为石”。妻子因其状

貌羞惭而死,可谓家破人亡。也同其父一样为治理洪水、造福百姓而付出了惨重

的代价。

--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精神。

6.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偷宙斯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请你比较一下,他和鲧有什么

异同?

--洪水是天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手段。中希神话皆有这一内容。不难想象,在洪

荒年代,人类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

鲧受命治水。为了抗洪,解救百姓,鲧不得不去偷息壤。鲧说,此非寻常之土,

名叫息壤。它能够孳生不穷,如子息一般,是天帝御水的宝物,寻常的水,可以

用寻常的土挡它,现在是天降的大灾,非用天帝的宝物绝不能治,现在竟被某偷

窃来了,这是人民之幸也。又说,此物必须偷窃,若先向人说明,或掘取的时候

有了人声,掘的人固然立即就死,那块地方亦顷刻遇到大灾,所以不能不用偷窃

之法了。

神话说,鲧是一匹白马,这白马是黄帝的孙子。黄帝就是天帝。

鲧得到了息壤,马上去堙塞洪水。这东西果然灵验,只用少许,便积山成堤。洪

水快要平息的时候,息壤被窃的事被天帝知道了。他马上派火神祝融下来,把鲧

杀死在羽山,夺走了剩下的息壤。但是,鲧的精魂不死,他的尸体三年不腐。三

年之中,他孕育了儿子禹,让儿子具有更大的神力,去完成他未完的事业。

普罗米修斯与鲧的处境有些相似,希腊神话中的最高统治者宙斯规定:人类必须

宰杀牲畜向他祭祀,而且条件十分苛刻。身为人的领袖的普罗米修斯义愤填膺,

决定把人类从这种沉重的负担解救出来。他偷偷登上奥林匹斯山,窃取了火种,

带回大地,使备受严寒和饥饿煎熬的人类得到温饱,神王宙斯便派出天神把普罗

米修斯锁在高加索的山岩上,而且每天夜里让一只秃鹰来啄吃他的肝脏。

面对残酷的迫害,普罗米修斯并没有屈服:他的肝脏每天重新长好;他的叫喊声

使秃鹰惊慌地飞走;他的双眼始终闪着永不熄灭的火焰。

专制的天帝和宙斯对于偷窃他们的宝物的鲧和普罗米修斯不肯善罢甘休,给以严

厉的惩罚。但人们所崇敬的并非拥有赫赫权势的天帝和宙斯,而是为人们谋利的

英雄鲧和普罗米修斯。

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固然伟大,但鲧更伟大,鲧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远远超过

普罗米修斯。鲧为解救百姓于洪水,他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孕育儿子去完成自

己未竟的事业。我们的先民歌颂的就是这么一种高尚的精神。

五、理性思考,归纳扩展

1.神话故事中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可能发生吗?神话中的情节设计具有

怎样的特点呢?它是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呢?

--神话故事中的事情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但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特异的人和事

发生。

--情节离奇。

--想象、夸张。

2.神话中为什么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构建情节呢?

--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人们看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无法

解释,于是就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具有主宰自然的伟力的“神”的形象。

3.举例说明这样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文人创作的影响。

--比如:

在屈原《楚辞》中就提到了我们在上古神话中常见的太阳神羲和的形象,他是用

六条龙驾车的太阳之神。

我们熟悉的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样的诗

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其中的天鸡是在神树上叫醒天下群鸡的神鸡。

神话除了给诗歌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外,在小说上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比如:

启的出生又和我们所了解的《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的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小说《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开头的。

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还有很多,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为我们后来所看到的浪漫主

义这一流派奠定了基础。为包括我们上面提及的屈原、李白等很多浪漫主义文人

提供了创作的不竭动力。

六、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的文言字句,感悟了神话英雄

的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神话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并感受到

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对后世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在课下仍能在反复地朗读中回味先

民带给我们的思考。

七、布置作业

选出感受最深的一则,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精卫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强意志的化身

人物 刑天 坚定不移的斗志,顽强不屈的叛逆和反抗精神

夸父 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

鲧禹 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精神

神话特点 人物--人兽合一

情节--虚幻夸张

惜缘

[《古代神话六则》第3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4:《唐诗五首》第2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检查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找同学背诵王勃、陈子昂的代表性诗歌。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朗读指导

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

2.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便出生于那里。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

3.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景、叙事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解析:诗人选取两种富有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杨花,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怨的气氛。

4.“愁心”原是悲伤而沉重的,但愁心寄月随风的形象所给予读者的,为什么不是沉重压抑之感?

解析:在这首诗里,明月成了传送友谊的使者,长风也成了吹度明月的凭借。这夸张奇妙而又天真烂漫的想象,使这首诗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李白豪放天真的个性,而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情谊也真切地表达出来。

三、品味赏析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 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龙标县当时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溪深涧险,“非人迹所履”,其生活条件艰苦。王昌龄从江宁启程,要沿长江逆水而上,过洞庭,入沅江,然后才能抵达偏远荒凉的龙标。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和王 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王昌龄知己甚众!在众多的知己中,李白这种无私的声援、坚定的信赖和诚笃的友谊,不仅给王昌龄以温暖,而且也给了他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勇气。王昌龄后来在贬所曾写了《送柴侍御》和《龙标野宴》两首诗,都一洗“黯然销魂”的低沉情调,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前一首写道:“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后一首写道:“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这两首诗中都因有“青山明月”和他相依为伴而情绪昂扬。大概王昌龄也从明月中看到了李白、常建诸诗友遥寄给他的友好声援了吧?另外,从王昌龄这两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李、王的交情之笃,互相了解之深,志趣爱好之接近,不然,诗中的“明月”怎能起到两相慰勉的神奇作用呢?

四、小结

这首诗歌感情深挚,意境高远,胸襟开阔,给人以奋发昂扬的感觉。古时由于封建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一些文人往往为仕途的坎坷而叹息,更有为“左迁”而“黯然神伤”者。但李白却一反俗念,视仕进为其次,而将“人生贵相知”、珍视友谊放在首位,表现出飘逸豪放的情怀。

五、学习《滁州西涧》

1.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朗读时要注意节奏、韵律、声调、重音,在读时要注意体会、运用。在读时体会两首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设想:进一步培养诗歌朗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入诗歌所渲染的艺术境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作者介绍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天宝末年,以三卫郎侍玄宗,放浪不检,后来悔悟,折节读书。曾任洛阳京兆功曹等职。建中年间出任滁州、江州刺史,后转左司郎中,贞元初任苏州刺史。他在历任官职中都努力做一个清廉刚直的地方官,并对民间疾苦经常表示关怀。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3.品味赏析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 :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鹂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4.小组讨论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

解析: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现,开篇幽草、黄鹂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 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5.小结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 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五、课堂小结

诗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抒发情感,在学习诗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有时候不是直接抒发的,这时就要抓住作者选择的事物和他的语言、动作来用心体会。

六、作业:

1.背诵所学诗词。

2.课后二。

惜缘

[《唐诗五首》第2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5:《唐诗五首》第3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检查背诵默写。

二、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朗读指导

先由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

2.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家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其诗往往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有《韩昌黎集》。

3.“天街小雨润如酥”写出了春雨哪些惹人喜爱之处?

春雨细密润滑,湿路不湿衣。恰好使尘土不扬,空气清澄,给人极舒适的感觉。它预报着春的到来,催动草木复苏。

4.“草色遥看近却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用敏锐深细的眼光观察了早春草色远近之不同,并进行淡墨涂抹,隐隐地泛出了那一缕青青之痕,造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春色。“草色遥看近却无”展示了春的特色,流宕着诗人喜悦的深情。

5.诗人为什么会说早春要胜过“烟柳满皇都”之时?

这两句诗是对早春美景的品评和抒情。早春草色是淡淡的一抹新绿,似有还无;早春之美所唤起人的精神愉悦乃至昂奋则是深切的。皇都长安虽然杨柳堆烟,花光烂漫,但无论如何也引不起严冬告逝、草芽初萌时那种欣慰惊喜。这正是诗人对早春景色特别喜爱的真谛所在。

6.小结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 “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三、课堂小结

学习诗歌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用自己的想象去再现诗人为我们营造的艺术世界,用我们的审美方式去感受诗人的审美体验,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但要记住“诗无达诂”,在学习时不要受别人观点的影响,要有独立的思考与认识。

四、诗词背诵比赛。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自创一首新诗,有突出的景物描写,并渗透自己的主观情感。

惜缘

[《唐诗五首》第3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6: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参与、表达和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展示以“交友”为主题的班会方案,并对设计的班会做展演和评价。

3、培养做正值人,弘扬正能量的交友观;弘扬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展示以“交友”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并对设计的班会做展演和评价。

2、培养参与、表达和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对设计的班会做展演和评价。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学习展示、展演,评议、评价活动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意识是通过展演主题班会来完成的。

2、学生的评议、评价能力在对演讲活动发表评论的过程中来培养的。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设计方案

先由小组代表将本组的设计方案放在展台上展示出来,并做详细的讲解。其中包括围绕主题的设计的思路,本组在活动中的具体分工,选择各项内容的依据等。

【设计意图】给全体学生一个宏观的感受,认识班会方案,鼓励优秀的小组和学生。

(二)展演主题班会

任务一:根据小组代表对主题班会方案的介绍,同学共同选出展演班会的小组。由该组全体成员按照本组的方案,展演自己负责的模块。组长负责组织,安排活动顺序。

任务二:没有参加展演的同学,组成评审团,依据评价表,对展演同学进行评议和评价。

【设计意图】明确展演的要求和评价的要求,使这次活动在培养学生组织和表达能力上,在评议评价能力上都能达到最大的效果。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树立学生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培养鼓励他人完善自我的学习态度。

1、提出展演注意事项。

强调展演同学在表达时注意说话的声音、语气和节奏,注意时间安排和环节的衔接。

2、明确评价要求和标准。

指导学生认真揣摩好评价表中“评价项目”“评价指标”的具体要求,弄清评价等级的评价标准。认真合理负责任的完成好对每个同学和整个小组的'评价。

3、一个小组展演后,先由组长做本组自我评价,然后由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小组展演结束后,同学们对依照评议表选出最佳表现组。

(注意要引导学生以发现同学优点,肯定同学长处为主。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在众人面前表演,会是什么样子?能不能做到评价表中“评价指标”的那些要求?)

4、要求同学及时记下自己展演和评议的心得体会,为课后本次活动总结做准备。

(三)小结

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在众人面前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小组集体的合作的成果。我们对“交友”“交什么样儿的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就是在体会着“交益友”的美好感觉。与高雅的、有素养的朋友在一起学习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肯定自己,赞赏自己,甚至学习自己,也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和骄傲的事!虽然准备的过程是艰辛的,是要付出努力的,但取得的成果却是甜美的。我们今后还会多做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变得更自信,更有能力,更强大。

(四)布置作业。

1、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阅读关于交益友的书籍。

【设计意图】将课堂学习加以延伸,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整理总结的能力。培养他们广泛阅读的意识。

篇7:傻瓜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领悟屠格涅夫这首散文诗中寓含的深刻哲理。

2.品味文中凝练、生动而犀利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傻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学重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了解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称什么样的人为傻瓜?看看字典是怎样写的。(愚蠢、糊涂的人)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想屠格涅夫笔下的傻瓜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研读感知

教师正字正音,并组织学生从如下几个问题入手了解傻瓜。

1.找出描写傻瓜的重点词句,讨论分析,如“没头脑的俗物”“茅塞顿开”、三处“大声地说”“您呀--落伍啦”等关于解开文章思想的重点词句。

2.人们眼中的傻瓜。

“凶狠的人!恶毒的人!”“不过头脑多聪明呀!”“口才又多好啊!”“他的确是个天才!”

3.你眼中的傻瓜。

学生可谈出不同评价,放开思路,自由论谈,以便显露其真实的人生观,教师作正确引导。

4.作者眼中的傻瓜(写作目的)。

这种人不仅愚蠢,而且低下,在人类崇高远大的理想面前,只能称他为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欺世盗名的傻瓜。但是,作者悲哀地看到,人们对傻瓜厌之弥深,恨之入骨,却五体投地,称他为“天才”。一个傻瓜震慑着一群傻瓜,呼风唤雨,指挥若定,这就是屠格涅夫眼中的思想界、评论界,一个落后民族的精神世界的象征。这是屠格涅夫写作文的真正目的,也可以说是本文的宗旨,这是俄罗斯的悲哀。

三、拓展延伸

《傻瓜》是屠格涅夫针对当时俄罗斯文坛一些评论家只顾一味批判,不求建树的现象有感而写的。请你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并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权威”的标准是什么?对待权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四、总结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里,几乎充满着他的人生经历中积累的经验,由此升华、思考、总结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语言和形象,是那么富有智慧和诗意,既给人警示、联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强烈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愉快欣赏的同时,得到灵魂的净化。

五、深化与运用

1.鼓励学生探讨《傻瓜》的现实意义,不妨与当今社会上某些人的某种现象做些比较,进一步认识经典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

2.学习本文之后,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文章改写成剧本进行排演,可以作适当的改写,还可加入根据文章创写的诗歌、插曲等,进行公开性的演出。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屠格涅夫生平最后长期居住在西欧。他在法国有很多文艺界朋友:乔治桑、福楼拜、左拉……女歌唱家维亚多的家是他长期定居的地方。屠格涅夫是最早被介绍到欧洲并赢得外国同行敬佩的俄罗斯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他的人格魅力都征服了欧洲众多同行。我们该怎样理解他取得魅力的原因?

请参考以下资料:

1. 19屠格涅夫开始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他的作品就成了抢手的读物。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曾说:“屠格涅夫被译得最多。”我国著名作家几乎都译过屠格涅夫的作品。评论他的作品的人数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不会忘记巴金的小说《家》里高家兄弟是怎样爱不释手地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可见当时他在我国文艺界的影响。

2.“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担心着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支持!啊,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要是没有你,那么谁能看见我们故乡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绝望呢?然而这样的语言不是产生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这绝不能叫人相信。”

七、写作活动设计

下面两个写作练习,学生可选择一项:

1. 1935年,巴金一度住在日本东京。那是战乱临头的国家危难时刻。他思念祖国,思念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同胞。在感情异常激动、坐卧不安时,他反复阅读屠格涅夫的这篇散文诗并将它译成中文。这篇散文诗只有100多个汉字:“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担心着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支持!

啊,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要是没有你,那么谁能看见我们故乡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绝望呢?然而这样的语言不是产生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这绝不能叫人相信。”屠格涅夫创作这首散文诗时是在法国,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字字句句渗透着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对俄罗斯语言力量的由衷赞扬。巴金说:“他讲‘俄罗斯语言’,我想的是‘中国话’……”同样,中国语言又岂能不产生在伟大的中华民族中,不完成其伟大的使命呢?巴金正是借助诗文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他的爱与恨。请你就这则材料谈谈你对阅读生活的感受认识。

2.《傻瓜》一文思想感情十分丰富,每一个读者读后都会产生不同的体会。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八、作业布置

可让学生阅读《批评家》《门槛》等屠格涅夫的散文,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散文风格。

惜缘

[傻瓜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8:《陋室铭》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自己的书房居室都会搜肠刮肚的起一个响亮而别有深意的名字。例如:“老学庵”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室名“缀玉轩”,寓意为博采众家之长。鲁迅先生在北京时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文人骂为“学匪”。鉴于此,诙谐的鲁迅把自己寓所的书房起名“绿林书屋”。“绿林”者,强盗也,“绿林书屋”乃“学匪”之寓所也,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另一位高人居室----刘禹锡的“陋室”,看看这“陋室”背后的故事。

二、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ppt展示)

(1)、给加粗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屏幕展示,学生自测,教师展示答案,检查学生预习的结果,强调易错的读音,学生齐读,加强记忆。

(2)、解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著名灵:灵验,神奇

2、斯是陋室:斯:这。

3、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7、调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浅薄的人

屏幕展示,学生一起来回答,因为都是课后的注释,没有难度,只是检查预习的结果,不进行深入的分析。

3、初读文章,读准字音。学生朗读,教师注意在读音上的辅导,积极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3)、字句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关键字:名:有名,著名。灵:有灵气(显得灵异)

句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有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蛟龙就有了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关键字:斯:这。惟:只。馨:原指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句译: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关键字:入:可译为“映入”。

句译:绿色苔痕爬上台阶,青青草色映入门帘。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关键字:鸿儒:大儒。鸿:大。儒:读书人。“鸿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白丁:原指平民百姓,此指没有学问的人。

句译: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往来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关键字:调:弹奏。素:朴素的,不加装饰的。金经:泛指佛经。

句译:在这里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关键字:丝竹:泛指音乐。乱: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

句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关键字:云:说。

句译:(我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走近作者,解题。

学生以同桌为自然单位,两人合作,借助手中的资料查找本文作者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对重要信息进行圈点勾画,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查找情况。最后教师总结,屏幕展示作者简介,以及相关背景,接着讲述陋室由来的一个小故事,然后讲解“铭”这种文体,并把握文体的特点,最后听朗读,品押韵,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准备资料如下:

1、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是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求异心理很强,如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确实脍炙人口。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贬官降职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诗作先后两度被贬。刘禹锡写此文时,正被贬为和州刺史,其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2、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争艳,他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但是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后竖于门外。此精妙短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又发人深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了解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4、听朗读,学生齐读,品味押韵。

四、疏通文意,三读课文。(ppt展示)

屏幕显示全文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翻译课文,了解文意。课件展示对重点词语和句子总结。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加入自己对作者的理解,再读课文。

重点词语:馨、名、劳、乱、之

重点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赏析美文,四读课文。

教师抛砖引玉: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声的句子,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采取小组讨论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降低难度。把个别的小问题放在下面解决,共性的问题,一起解决。教师的资料准备如下: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斯是陋堂,惟吾德馨。”点明全篇主题。《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

(1)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交往人物的贤良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生活情趣的高雅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5、托物言志,小结主题。“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如,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鼓起生命的风帆,并将这种个人的努力,融入千万人的群体奋斗中,才能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当权者显示自己并未因遭贬而郁郁寡欢,相反却过得安逸潇洒;另一方面表达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屡遭磨难而坚守节操的信念。本文充分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5、再读课文,抒发作者情怀。

六、整理课文条理,引导学生当堂成诵。

开篇运用类比引出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从三个角度具体阐明,即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最后总结全文,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

惜缘

[《陋室铭》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9:《纪念白求恩》第2课时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生活动: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

教师活动 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学生活动: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学生朗读第2、3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

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

2.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

3.作者在赞扬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第三个方面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明确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学生活动: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思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4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

教师活动:

1.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4.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魏学利

[《纪念白求恩》第2课时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10:《孩童之道》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3.领悟诗作的内涵,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中的母爱与童真。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2.领悟诗 作的内涵,学会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的母爱与童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月集》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诗集。就如捷克教授莱斯尼所说:“这部儿童诗集在世界文学上是无以伦比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孩童之 道》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共同去感受诗中的真善美!

二、作者介绍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

生平1861年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加尔各答市,1941年8 月7日卒于同地。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和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的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19,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学校,这所学校于19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对孟加拉分割的决定,形成轰轰烈烈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去加尔各答投身运动,义愤填膺,写出大量爱国诗篇。但不久同运动其他领袖发生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去发展工业、消灭贫困愚昧等。他于19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19,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颂》,19出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 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 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19,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声明放弃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30年,他访问苏联,写有《俄国书简》。他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

三、朗读

1.听范读,理顺字音。

2.自由朗读,熟读诗歌。

3.分组齐读。

四、整体感知

1.读诗作后你的第一 感受是什?

明确:诗中的孩子是天真、 可爱的。

2.这首诗歌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

3.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明确:

按照母子情感受 的变化可分五个画面:

画面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画面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程式各样的聪明话)

画面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

画面 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 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画面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4.伴随着孩子情感图景的变化,作者赋予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明确:慈爱、神秘、美丽

五、品析语句

1.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心灵的最高赞美:孩子是可爱的天使,他来自美丽的天国。

2.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明确:表达了泰戈尔对童真的赞美:只有孩子才是最“聪明的”,他们可以展开 丰富的想象,说出充满智慧的话语。

3.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由衷赞美:在母爱面前,金银珠宝都显得暗淡 无光,“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来“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是指母爱 战胜了其他一切力量。

4.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明确:表达了泰戈尔对儿童无拘无束性格的喜爱。

5.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明确 :表达了孩童世界中的永恒主题--快乐。只有快乐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愿快乐永驻心间!

六、主题探究

提问: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多元的,请说说都有哪些?

明确:

1.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崇高礼赞。

2.抒发了孩童 对母亲的深挚爱恋。

3.表现了诗人对人世间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4.是对孩童纯真世界的充分展现。

5.告诉我们一种孩童的处世之道。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孩童表现出来的是真实、善良和美好。是真正的童真。

七、作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惜缘

[《孩童之道》教学设计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1: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以《大闹天宫》为引领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体会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

3.认识《西游记》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学习唐三藏一行人毫不退缩的坚定勇气。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和场面描写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

1.阅读原著,精读一个自己喜欢的《西游记》故事。

2.小组合作表演一分钟精彩片段。(如“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

3.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小说的形成、成就及影响等。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电视剧《西游记》片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改编的作品毕竟代替不了原著。前段时间同学们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话世界,去感悟和欣赏它的无穷魅力。

请同学们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小组形式表演。

二、整体感知

1.简要概括《西游记》的内容。

讲述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2.在这些情节中最吸引人的情节是什么?

小说前七回,尤其是大闹天宫部分。

3.本文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孙悟空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学生阅读,认真分析)

(见《教师用书》部分)

4.小说中的孙悟空与同学们以前接触过的表现样式(卡通片、连环画、传说)中的孙悟空是否相同?为什么?

(见《教师用书》部分)

三、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查阅的《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分小组从作者、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作品现实意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1.关于作者。

2.《西游记》中人物形象众多,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小说情节加以分析喜欢的原因。

3.《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这几道题可按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的程序进行。

二、合作探究

《西游记》成为不朽的名著,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传诵至今,它究竟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大胆质疑

《西游记》虽然是名著,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难免会遇到不解,产生疑问。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提问,同学之间互相切磋、讨论。

如:不用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可以吗?

如:是否孙悟空的性格前后悬殊,取经时的表现没有前七回那样光彩照人?

如: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是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四、智慧抢答

教师命题,学生回答。教师的命题要注意题目的深浅度,不要选偏题、怪题。

五、生活感悟

1.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明确: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也允许其他理解)

2.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是孙悟空,你会做些什么?

六、教师小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希望《西游记》的学习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样在精神的世界里,你们将收获更多!

相关链接

一、《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

猪八戒是个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物,其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孙悟空。他性格鲜明,优点缺点都很突出。既勤劳、朴实、善良,又自私、狡黠、贪图小利;既心胸狭隘,一事当前,先顾自己,又能不忘大义。应该说在他身上多多少少沾染了些小生产者的品行和小农思想,但又不能简单地给他贴个标签。总之,他是一个性格鲜明,但又极其复杂的人物。

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导人,他身上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对取经事业的虔诚心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不放弃,能够忍受各种各样的食色名利诱惑,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献身精神。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面对财色的双重诱惑,唐僧“推聋装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保持了一个圣僧的本色。女儿国中,面对美丽动人的女国王和王位的诱惑,唐僧依然心无二念,只想到西天取得真经,并对孙悟空等人表明自己的决心:“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第六十二回,师徒到达祭赛国金光寺,唐僧说:“我当时离了长安,在法门寺里立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随后他沐浴更衣,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换一双软公鞋,手里拿一把新笤帚,一层一层潜心扫塔。

唐僧西天取经,共遭受八十一难,难难都跟唐僧有关,主题不过是要考验唐僧等人的定力和法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脱离取经队伍的念头,但唐僧取经的念头始终如一,他对取经事业的那份执著深深地感染着孙悟空等人,正是在他这种强大凝聚力的感召下,师徒四人最后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沙僧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沉默少言,不发牢骚,服从安排,听命师尊兄长,不计名利,美色不能动其心,妖魔也未能乱其志。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西游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三、西天取经是否有意义?

参考:西天取经确实是一种宗教行为,不过正如如来所说,人间争斗无休无止,取经是为了劝人们向善,使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而这也是黎民百姓的愿望,是符合百姓利益的。另外,小说中唐太宗为保江山社稷,也主张西去取经,唐僧甚至说:“我已发了宏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可见,取经也是精忠报国的行为。因为取经事关“法轮回转,皇图永固”,因而它就成了正义的行为,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象征。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靠的正是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唐僧师徒在漫漫取经路上,一次次征服险山恶水、降妖除魔的过程,恰恰显示了人类排除万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讴歌了智慧、勇敢、坚毅的美德,这也正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力量的源泉。

惜缘

篇12:《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读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语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教师提供阅读书目或参考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自主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形成理解课文内容后的个性化表达。

教学难点

参照权威资料独立思考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布置预习,了解孔子其人、《论语》其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相信这能成为同学们的共同理想。有一部书可以随时在这方面帮助我们,它就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今天开始我们来试一试,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量,从这本书中获得更多的人格力量。

“论语”意为语言的论纂,是对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通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真切捕捉到孔子传道授业的音容笑貌。但是,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话语了,要做到尽量准确地解读,还需费一番工夫,幸好我们可以借助资料和注释,并且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这一学习历程。这节课我们来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大家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

(电子幻灯展现课文内容,集中到前四则)(学生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二、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问。

3.教师巡视教室一周,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讨论细解

1.学生提出教师未来得及回答的问题,寻求大家帮助。

2.将全体同学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再重点负责一则,确保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内容。

3.小组内交流对这则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为同学们讲解本组负责的课文内容,要求先朗读、再领读、后讲解。任务相同的小组互相切磋交流,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并穿插发表意见。

四、引导精解

1.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点评,明确可否。

2.教师准备如下问题,推动探究争论,引导深入理解。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有人认为应理解为“温习”,有人认为应理解为“实践”,书下注释折中地处理,将两种解释并列出来。查阅工具书,掌握“习”的原意,之后再思考哪一种理解更恰当。

“习”的原意是鸟屡次拍打翅膀练习飞翔,从原意看,理解为实践或练习更为恰当,学习的乐趣也应该是学了就去实施。温故知新当然可喜,但还是没有实践的乐趣更为明确。

(2)书下注释标明“朋”指“志同道合者”,按照你对孔子的了解,孔子的“志”“道”可以如何理解?

孔子志于“克己复礼、爱众求仁”思想的传播和施行。

(3)分别查明“君”和“子”在称呼他人时表达的感情色彩,再结合起来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深刻含义。

“君”单独使用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子”单独使用往往放在姓氏后,也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能不怨怒,有这种胸襟气度的确值得人崇敬,的确是在追求完善人格。

(4)联系下列观点,深入理解课文第二则。

《中论治学篇》: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以为师矣。

《礼记中庸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此则与“温故知新”一则互为表里。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如果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

(5)孔子对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教导与屏幕打出的这段描述有关,仔细研读这一则和所给资料,思考孔子想让子路“知之”的是什么。

(屏幕打出如下内容:《荀子子道篇》曰:由!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

子路出身微贱,从小就参加劳动,性格果敢爽直,时有莽撞之举,但十分敬爱孔子,闻过则喜。因此也时常得到孔子语重心长的教诲。《荀子》中记载,当时子路穿着华美的衣服来见孔子,孔子见状教导他为人应谨慎,不可以这样张扬的形象处世。子路马上出去换了一身衣服进来,但神情举止还很自负,孔子就说了课文中的话来警示他,不要不懂装懂,做表面文章,要真正理解严谨处世的道理。

(6)“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境界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习。“好之”是中级境界,有了兴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不断获得新知,是愉快的学习。“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习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习。

(7)我们今天研读探讨的这四则都与为学有关,哪一点让你反观了自己的为学状况?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当点评。)

五、诵读深解

1.学生放声朗读前四则。

2.学生分别背诵前四则。

3.全体背诵前四则。

六、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前四则。

2.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

七、板书设计

习之--谈之--恕之--思之--知之--好之--乐之--学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极好方式,可谓一举双得。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交流同学们就课文后半部分写的读书笔记。同学们选择自己读书笔记中自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朗读,可侧重于词句理解方面的收获,也可侧重于思想感悟方面的收获。倾听同学发言时,大家要注意随时吸纳,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

二、学生展示

1.学生分小组展示。

2.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形成个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学生整理补充。

三、教师补充

1.视学生展示情况而定。

2.教师参照《教师教学用书》做如下准备: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

自知者明。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做事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是谓“忠”,交友一诺千金、光明磊落是谓“信”,从师孜孜以求、反复实践是谓“习”。人生在世,都是身兼数职,全身心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实非易事。每日做多次多方面的自我反省,也难做到。但每日做一次一方面的自我反省,的确可行。此时,可以拷问自己主要社会角色的分数如何,是否活得明明白白。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知人者智。及时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恶,才能和谐相处。所以,不必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随时提醒自己去主动了解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高尚的人生态度,更何况,这样做了,不管别人如何,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拥有人生智慧的贤者,也只有这样的智者贤者,才能宠辱不惊,悠然自得。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到那些缺点而(反思自己)改正。”

学人者强。见到贤者,心生敬意,通常如此。见到贤者,渴望比肩,鲜有闻之。与贤者看齐,需要勇气和胆识,也需要恒心和意志。能向普通人学习,则需要有谦逊的美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从同行者那里学到很多。杰出者是学习的对象,普通人也是学习的对象,学众人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才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爱人者仁。有贤者就有不贤者,有善者就有不善者,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看到不贤之人和不善之处,不可生厌恶之心,而应当做一面镜子,借以作自我反思。既然不欣赏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就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和做出这样的事,以谦逊的态度和悲悯的情怀面对,这就是爱人不恶人的仁者境界。

(4)旧时乡间有这样的俗语:“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这与孔子人生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种傲慢心理,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孔子之所以成为圣贤之人,就是因为他能放弃与生俱来的傲慢,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之所长。

四、诵读感悟

1.学生放声朗读后四则。

2.学生分别背诵后四则。

3.全体背诵后四则。

五、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后四则。

2.在课后“积累”的第二项和第三项中任选一项完成,有精力的同学可完成两项。

六、板书设计

律己省身--谋事而忠 爱人学人--不知不愠

--交友而信--见贤思齐

--学而时习--必有我师

--患不知人--择善而

惜缘

[《论语》八则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3: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哽、踱、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领会这种写法并学习运用,激发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

4.领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揣摩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题目导入法。从题目“最后一课”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这种情形下的最后一堂课,会出现哪些情况?你希望这样的最后一堂课怎么上?

2.背景知识介绍法。介绍有关普法战争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体会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为本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3.设问激趣法。设问想象:如果有一天,不再允许你说祖国的语言,不再允许你使用母语,你将如何面对?由这一话题导入。

4.诗歌导入法。由《最后一课》这首诗导入。

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顿难忘的最后晚餐

二、作者及背景、文体简介

1.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2.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都德。(幻灯片)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头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3.本文从题材上来看是小说,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描写。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下面老师为大家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一方面注意生字、生词,同时也要感知文意。

2.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3.请大家自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

4.请两位同学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仔细听,然后评价并补充或更正。

5.师生互动,理清文章思路。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三种划分方法:

(1)全文可分四部分。

上学路上(1~6) 上课之前(7~10) 上课经过(11~23) 宣布散学(24~29)

(2)全文可分三部分。

上课之前(1~10) 上课经过(11~23) 宣布下课(24~29)

上学路上(1~6) 上课(7~23) 下课(24~29)

教师明确:这三种划分方法都有道理。本文主要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之痛,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最后一课”为本文的主要事件,以此为中心,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是有道理的。结构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教师提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是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教师把六个小组分为两大组,一、二、三小组为一组,研讨小弗郎士,四、五、六小组为一组,研讨韩麦尔先生。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笔勾画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重要语句。围绕“文章是如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发言。

一、四小组代表为主要发言人,二、三小组和五、六小组分别作补充,学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小弗郎士

作者抓住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在上学的路上:小弗郎士和往常一样,怕老师提问而想逃学;发现天气温和又晴朗,画眉鸟的歌声宛转动听,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他觉得有趣;对布告栏里的坏消息不太关注;对老师只是“怕”,缺乏对老师的理解。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上课之前:小弗郎士发现了教室里有许多不平常的情况。教室格外安静,他走进教室时心里非常慌,怕受到责备和惩罚;韩麦尔先生说话很温和,让他快坐好,韩麦尔先生的穿戴是那么庄重,教室里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都很忧愁。对此,小弗郎士感到吃惊。

上课时: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希望同学用心学习,小弗郎士听了心里万分难过,他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感到懊悔,舍不得和课本分手;小弗郎士没背出分词的用法,心里挺难受;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生动讲解,使小弗郎士对学好法语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懂得了怎样爱国;小弗郎士观察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对先生此时的情感有了具体的理解,他敬爱自己的老师;小弗郎士观察郝叟老头和孩子一起读拼音时感情是那么激动,他更理解了为什么今天镇上的人也来听课,他心情很难过。

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了如下变化: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这一转变是有原因的,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五、激发想象,联想拓展

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小弗郎士,请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段话,不少于350字。

学生可先就情节构想讨论交流,然后互相评议,选出较好的合理的想象。

六、布置作业

1.文章是如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写一段文字描述韩麦尔先生。

2.整理《散学以后》,把它收到《成长的足迹》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二、继续品读课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

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充分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示例:“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明确: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过程,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2.变换视角,激发想象,创新写作。

教师要求: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示: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想象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景和人物的身份,应着重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三、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1.找出小说开篇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2)“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依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文中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四、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五、拓展阅读

1.导入。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遭受列强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人们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侵略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

作家: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背景: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事件: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一堂法语课

中心: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人称: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手法:烘托       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

手法。)

六、布置作业

以“母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 德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教学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鲁士军队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民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是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本课中的语文特质,让学生从细节中感悟文章,而不能单纯地把本课当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读本。

惜缘

[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4:木兰诗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词语读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燕山 胡骑 啾啾戎机 朔气 金柝 策勋 阿姊 红妆 霍霍 帖花黄 著 鬓

2.诵读课文,抓住故事情节,品味富有情味的诗歌语言,体会木兰形象及其意义。

3.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品读过程中,通过再创造来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4.体会木兰形象的特点,更加热爱我国古代文化,继承中华民族无私质朴、英勇无畏的传统。

教学重点

1.把握情节,品读木兰形象的魅力。

2.多方面理解民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木兰形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关于作品出处、北朝民歌知识、《木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等。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2.一般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北魏统治期间(386~557)。当时北魏曾与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交战地点。

3.北魏是鲜卑族人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经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

4.北魏末期时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品,因此诗中有“东市买骏马”等。

二、诵读课文

采取散读、指名分节读等方式,进行字词正音、语句质疑等。

三、概括情节

这是一首极富传奇色彩的叙事诗,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请你围绕故事,说说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节,并加以精练地概括。

(第1~3自然段)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4自然段)十年征战

(第5、6自然段)凯旋而归

(第7自然段)附文赞颂

四、朗读、品味语言的情味

1.朗读第一部分。

(1)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抓住“叹息”“无所思”“无所忆”体会木兰的神情、心理的变化,与家人关切的神态动作,展示她与亲人的密切关系。

(2)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一节,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体会木兰的形象特点。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黄河流水鸣溅溅”写自然环境的严酷,“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战争环境的严峻。

2.朗读第二部分。

体会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通过两处侧面描写,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木兰的英雄形象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3.朗读第三部分。

(1)面对“可汗”之问,木兰答语朴实无华、自然平易,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不居功自傲。

(2)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 “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

(3)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

4.朗读第四部分。

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

五、分析木兰形象

1.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

(1)参军前的木兰: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以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唯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装,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2.说说诗歌塑造这个形象的意义。

(结合思考与讨论一)历来对这个人物有不同评论,有人认为木兰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她的行动打破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旧观念;也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抗御外侮的女英雄;还有人认为木兰是一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孝两全的女子。

六、体会民歌语言的特点

说说本诗与以前读过的文人诗歌相比,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讨论明确。

语言上体现了民歌朴素无华、节奏鲜明、句式自由、手法多样等特点。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活气息极浓,如“唧唧”“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的运用; “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可汗”这些新词,都是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刻而自然流畅。开头四句自问自答的诗句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为了渲染欢快热闹的气氛,运用了铺叙、排比、对偶、反复等手法详写场面,将故事推向高潮,增强感染力。

七、写作练习

将木兰回家部分改写成记叙文,采用电影语言形式,尽量展现情景。

惜缘

[木兰诗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15: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

(2)引领学生领悟诗作的思想内涵,学会品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听读、品读、美读三个环节进行,在朗读中理解诗中形象,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与童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准确把握诗作中孩子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母爱的伟大与孩子的纯真无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1:老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互动式导入)

大家还记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这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学生交流)

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学生交流)

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设计2:(幻灯片--内容为泰戈尔的图片)

师旁白: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早在百年前,他就问道:“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作--《孩童之道》,去感悟他那圣洁的情怀。

二、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注意字音。

2.听读训练,给学生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对文章所体现的画面进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情感,最后确定文章的朗读基调。听后亦可对录音中的朗读情况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不受固定朗读方式的束缚,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

描述情感:一群憨态可掬、纯真无比、栩栩如生的儿童在妈妈的爱抚中快乐成长。

由于文章所体现的内容具有一种行云流水、出水芙蓉般的自然、清新的力量,因此可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为:轻柔、细腻、婉转。

3.学生试读。可齐读,或找个别学生朗读。教师简单点评优缺点。

4.教师范读。

三、品读,在分析中进一步感受朗读基调

1.谈谈阅读诗作后的第一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最重要的是谈出自己的心得。)

2.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按照母子情感的变化可分五大场景:

场景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场景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

场景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

场景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场景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3.伴随着孩子情感图景的变化,作者赋予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慈爱、神秘、美丽。

四、美读,掌握朗读技巧

1.学生自选五幅画面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自由朗读练习,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注意:在这一训练中,教师要适当点拨朗读技巧。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把握好词语意义上的分量与词语的感情色彩,确定朗读时的节奏、语调、重音和停顿。)

2.确定五幅画面朗读方法上的异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幅画面在程度上是并列,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点,尽管全文的朗读基调为轻柔、细腻、婉转,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有变化,在变化中去体现这一基调。

如开篇可欢快轻柔进入正文:第一幅画面中孩子的自豪以及对母爱的渴望要有所体现,但调子不宜过高;第二幅画面中包含孩子的天真可爱,同时对母爱进一步赞扬,朗读的时候要把握这一语气;而第三至第五幅画面需要把文章应体现出的情感分别迸发出来。

3.欣赏视频朗读文章,根据画面和声音进一步感受文章所带来的震撼人心的美。

4.由几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文章接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及接读能力。

5.配乐朗读课文,师生共读。

五、深入探究

1.《孩童之道》蕴含丰富,人们对其主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表达了对母爱的崇高礼赞,有人认为它抒发了孩童对母亲深挚的爱恋,有人认为它表现了对人世间真善美的热烈追求。上面的说法你同意哪种?是否还有其他的理解?讨论一下,谈谈各自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文本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脱离文本,无限度地拓展开去。

2.对比阅读《新月集》中《审判官》和《责备》两篇,比较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写法。

下发阅读资料:

审判官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一下,恐怕你就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

责 备

为什么你眼里有了眼泪,我的孩子?

他们真是可怕,常常无谓地责备你!

你写字时墨水玷污了你的手和脸--这就是他们所以骂你龌龊的缘故么?

呵,呸!他们也敢因为圆圆的月儿用墨水涂了脸,便骂它龌龊么?

他们总要为了每一件小事去责备你,我的孩子。他们总是无谓地寻人错处。

你游戏时扯破了你的衣服--这就是他们所以说你不整洁的缘故么?

呵,呸!秋之晨从它的破碎的云衣中露出微笑,那末,他们要叫它什么呢?

他们对你说什么话,尽管可以不去理睬他,我的孩子。

他们把你做错的事长长地记了一笔账。

谁都知道你是十分喜欢糖果的--这就是他们所以称你作贪婪的缘故么?

呵,呸!我们是喜欢你的,那末,他们要叫我们干什么呢?

《孩童之道》是以儿童的触角来审视母爱;《审判官》和《责备》则以母亲的心声,抒发了母亲,也是诗人自己对那些不理解孩子、一味责备孩子的“他们”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孩子深深的同情、怜悯之心。

3.自由选读《新月集》中的诗篇,解读作家泰戈尔。

《新月集》中的许多诗篇均洋溢着这种人与自然,这种真、善、美和谐一致的生命的韵律之美。我们不能不为诗人这些时至气化、自然流出的诗篇,不为诗人那大巧若拙、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不为诗集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六、总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所以这堂课老师送

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惜缘

[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相关专题 长春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