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 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sunflowe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unflower”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 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共12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 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准备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

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1、教学例5。

(1)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提问:

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根。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 。

③怎样列式?请大家试着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3)讨论:

①算式 “10+3”和“3+10”都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a〕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③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4)列式:

①根据桌上小棒试着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②怎样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a〕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5)练习(出示课件内容): 总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完成课本78页“做一做”中的第一、三题。

师生总结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十加几和相应减法

10 + 3 =13 13 - 3 =13

3 + 10 =13 13 - 10 =3

11 + 2 =13 13 - 2 =11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教学札记:

篇2: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红楼小学 秦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及“做一做”的练习。

【教材分析】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要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课的后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

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二、新授

1、教学例5。

(1)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提问:

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根。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 。

③怎样列式?请大家试着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3)讨论:

①算式 “10+3”和“3+10”都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a〕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③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4)列式:

①根据桌上小棒试着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②怎样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a〕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5)练习(出示课件内容): 总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8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篇3:《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以儿童熟悉的复习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再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说一说,从具体的情景当中抽象出计算过程,把具体的操作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帮助学生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再教学算式的个部分名称。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准确计算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体验,培养因题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观察收集数据的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带有“残缺美”的灵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准备的再好,一堂课就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总有很多的优缺点。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3个一还剩下1个十”这样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说起来是比较拗口的,尤其是新教师在引导上更为吃力。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计算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发挥学生善于表现得心理特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在本节课中会发现10加几或者是几加10就等于十几,十几减十就等于几,十几减几就等于十,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的有思维的冲击。

但在给加、减法家庭起名字时,我觉得自己为了赶时间,直裸裸的告诉它们名字,然后让学生齐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没调动学生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要更加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则应该更加精炼。

篇4: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     14-4=□

8+10=□     18-10=□

4.出示例6:

师:这两道题怎么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想数的组成来算,也可能用数数的方法,只要正确都应该给予肯定.)

师:加、减它们都叫什么吗?

(可以放手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5.说出例5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对.(82页的1~3题)

10+2=      17-7=       13+1=

14-10=     15+10=      15-2=

6+10=      14-3=       16-10=

10+1=      9-8=        7+10=

15-5=      9+1=        12-10=

12+1=      12-1=       13+2=

篇5:10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年级:一年级          科:数学               设计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页例4、例5及“做一做”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11至20个数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指导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修改或补充

一、复习导入

1.比一比,一图四式我会写。

(  )+(  )=(  )   (  )-(  )=(  )

(  )+(  )=(  )   (  )-(  )=(  )

2.说一说,数的组成我会填。(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

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3)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4)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根据它们的关系你能试着列出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3=        13-10=

教师提问:怎样算?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5)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四个算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类为几种:

10+3=13可以归类为十加几等于十几;

3+10=13可以归类为几加十等于十几;

13-3=10可以归类为十几减几等于十;

13-10=3可以归类为十几减十等于几;

那么这个几可以代表什么数啊?

引导学生回答:几可以代表0、1、2、3、4、5、6、7、8、9。

2.教学例5。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请学生拨出11,然后教师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拨珠子的过程,让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一个十和一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用红笔板书:

加数  加数  和

(2)教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拨珠子的过程,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教师结合算式介绍减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用红笔板书:

被减数  减数  差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78页中“做一做”中的题目。

(1)做第一题。

指名让学生看左图,说出图意,再把左边的算式填完整。其他同学做小老师来判断对错。

再指名让学生看右图,说出图意,再把算式写完整。其他同学做小老师来判断对错。

(2)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做完集体订正,再说说怎样想。这一题也顺便强化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开火车,看卡片,读算式。(尽量让学生口算)

10+5=     14-4=      10+2=

8+10=     19-10=     17-7=

15-2=     14-3=      6+10=

5+10=     13+1=      9+10=

3.课后延伸。

小小数学游戏,课本第81页,这有一幅图,但是编写教材的叔叔想考考同学们上课是否认真学习了,所以故意没给它上颜色,请同学们课后试着涂一涂,得数是8 的涂蓝色,得数是10的涂灰色,得数是13的涂黄色,得数是14的涂绿色,涂完后相互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请你说说看。

练习设计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有大括号和问号的看图写算式

第四类

课后反思

篇6:一年级上册数学《10加几及相应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10加几及相应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图片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图片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图片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教授例5时,教师起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单根的一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教授例6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8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5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篇7: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学生学习形式的设计上,通过让学生在摆、观察、讨论、计算 、猜测的过程中去理解如何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体现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要求如下: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理的过程。同时强调要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鉴于此,本课时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情境,让学生直观体会一图四式的意义,在操作中理解计算方法,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2、内容分析

学习“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分两次活动进行教学。首先 让学生观察例5的直观图和具体操作,利用数的组成,得出10加几和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并从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具体操作,会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并让学生对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

3、知识衔接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打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具有用学具操作摆图说算式的能力。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学目标

4、基础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根据数的组成进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了解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5、能力目标:在一图四式和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经历“摆小棒、写算式、算得数”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规律。

6、情感目标:通过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同时,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地计算出结果。教学关键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动起来,师生在算法、算理上注重交流,尊重学生的选择,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每人20根小棒 一根皮筋

2、教师教学准备:计数器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2、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二)小结揭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师边说边板书),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三)指导探索

1、摆小棒 列算式 明算理

(1)学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但不作指导)

(2)集体交流: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指名板演)

(4)反馈交流,形成板书: 10 + 3 = 13 13 C 3 = 10

3 + 10 = 13 13 C 10 = 3

(5)结合小棒图说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6)交流算法:挑一个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数小棒;数数;1个十和3个一可以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7)知识扩展:四人小组合作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个算式。

(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拨珠子 学算法 知名称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2颗珠子。学生根据拨株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11+2=13)

(2)提问:你是怎么算出11+2=13的?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计算方法:

a、用数数的方法:从11开始再数2个,12、13,所以11+2=13。

b、数小棒或珠子:个位上现在有3颗珠子,十位上有1颗,所以是13。

c、数的组成: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再加上2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和3个一,就是13。

(4)请你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出一个减法算式:(13-2或13-11)根据刚才的方法算一算得数。

(5)将算式分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们可以把黑板上的算式分成两类,该怎么分?(如学生有困难,可引导他们竖着看)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6)猜名称:在加法和减法算式中,每个数都有它自己的名称,你想猜猜它们的名称吗?学生猜。

(7)读名称:想知道自己猜的名字和数学家取的是不是一样吗?请大家看课本第88页,并一齐大声地来叫一叫它们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部分名称。

(8)说名称:说一说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 + 3 = 13 13 C 3 = 10 3 + 10 = 13 13 C 10 = 3

(三)游戏巩固

1、赛一赛:完成课本第88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写算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再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看谁说得又清楚又响亮。

2、做一做第2题以抢答的形式完成,教师事先做成口算卡片,并适当补充题量,由学生抢答,并要求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 + 3 = 13 13 C 3 = 10

3 + 10 = 13 13 C 10 = 3

11 + 2 = 13 13 C 2 = 11

2 + 11 = 13 13 - 11 = 2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十、作业设计

1、听算:

(1)一个加数是7,另一个加数是10,和是多少?

(2 )被减数是16,减数是10,差是多少?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利用一个算式说出另外3个算式:

10 + 8 = 18 ( )-( )=( )

( )+( )=( ) ( )-( )=( )

3、出题考同桌,一个学生出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题,让同桌说出得数。(机动)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篇8: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

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

2.教材分析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要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课的后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2.会说出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的直观演示,会说出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算法。

评价任务

1.通过教学摆小棒,提问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教师的讲解,检测目标2的达成。

3.课件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能正确口头说出加减法算式,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一、复习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7+3 6+4 8+2 0+5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环节二

教学新知1、教学例5。

(1)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

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2)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3)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算,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结合算式介绍减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环节三

巩固练习1、做课本88页中“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名让学生看左图,说出图意,再把左边的算式填完整。

再指名让学生看右图,说出图意,再把算式写完整。

2、看卡片,读算式。

10+5= 14-4= 10+2= 8+10= 19-10= 17-7=

15-2= 14-3= 6+10= 5+10= 13+1= 9+10=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计算。

环节四

全课总结构建系统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板书设计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11 + 2 = 13 13 - 2 = 11

2 + 11 = 13 13 - 11 = 2

. . . . . .

. . . . . .

. . . . . .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篇9:《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课堂教学反思

《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课堂教学反思

建始县实验小学 郑胜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

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

篇10:第四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六、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准备:

1、教师读数,学生写数,请一板演:

2、计数器的认识:

十位上拨下1颗,表示多少?再在个位上拨下3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13  十位上是2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

教师拨数学生读数。14、17、19、18、20

一、复习引入:

1、读数、写数:估算:您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几个吗?练习十五第3、4题。

2、板书13、15、19、20学生读,选择13说说这个数3、1各在什么位上?小结:从右边起,地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个位、十位

3、复习一图四式及给部分名称:

根据第4题中的图1,看图写出4个算式:板书10+3=13      13-10=3

3+10=13       13-3=1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从这四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口算:10+4=     14-4=   14-10=    6+10=    16-6=

二、尝试迁移:

1、尝试计算:11+2=         你是怎么想的?

数的方法,利用计数器计算:个位上加2是3,十位还是1,一共是13。

出示:13-2=    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第5题:11+4=

3、试一试:13+4=    6+12=     16-5=      11+7=      18-6=

三、综合练习:

1、比较大小:第2题

2、送信:动物园召开联欢会,聪明的小狗表演节目,你能知道小狗要把卡投到哪个信箱里吗?

3、连线:接下来,很动物也想来试试,小朋友一起和他们想一想,哪两只动物的信是送给同一个信箱的。第1题。

2、我们也来做游戏:这次活动是谁组织的?涂色。书P90

四、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篇11:9加几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 课件、小棒、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导疑导疏

四、导评

五、作业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一)观察主题图 ,收集信息。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 5+9= 7+9= 8+9=

9+2= 9+5= 9+7= 9+8=

3、巩固加法交换律:

1、摆一摆,算一算(P89“做一做”第1题)

2、直接写得数。(P89“做一做”第2、3题)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 9 + 7 = 16

1 3 1 6

10 10

篇12:《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原创」《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 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

相关专题 减法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