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hpeng0611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peng0611”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宁夏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共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宁夏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述20世纪最初三十年中国小说转型中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所起的作用,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研究对象不只很少提供可资直接引用的论据,反而冒出许多反面的证词。也就是说,新小说家不大论及他们接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而强调其与传统中国小说的联系;反之,“五四”作家则大都否认他们的创作与传统小说有直接的联系,而突出域外小说的影响。关键不在于对吴趼人、林纾或者鲁迅、叶圣陶的说法加以辩证,而是必须说明,为何那么多真诚而且精明的作家,会同时产生这么一种显而易见的“错觉”。

除了策略的考虑,作家们之所以不大谈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主要原因在于,这种“转化”,是在作家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

对于“五四”作家来说,幼年时代熟读经史、背诵诗词,以及明里暗里翻看《三国》《水浒》,只是一种必要的人文修养,或无功利的娱乐,并没想到从中学习什么写作技巧。而青年时代如痴如醉地啃读域外小说,却颇具学习借鉴之心。这就难怪他们创作小说时,理直气壮地以域外小说为榜样。偶尔也会师法“传统”,但有意无意间将其西洋化进而合理化。一方是无意中接受,一方却是有意去模仿。尽管后世的研究者可能对那无意中接受的观念如何歪曲模仿的对象、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兴趣,“五四”作家则大多只意识到后者而忽略了前者。还不只是前者“得来全不费工夫”,故视而不见,后者“踏破铁鞋无觅处”,故弥足珍贵;更因为传统文学更多地作为一种修养、一种趣味、一种眼光,化在作家的整个文学活动中,而不是落实在某一具体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无疑,具体而可视的“手法”,比起抽象而隐晦的“趣味”,更容易为作家和读者所感知。

新小说家的情况恰好相反。梁启超、吴趼人、刘鹗等人的实际创作,已经突破了旧的格局,可仍喜欢使用传统的批评术语。大家似乎都有“以中化西”的愿望,只不过不像林纾表达得那么直白而已。在借鉴域外小说技巧的同时,尽量在传统文学中寻找对应物;一旦证明古已有之,用起来自然更得心应手。接受外来文化,本来就有重新选择、解释传统的权利,“以中化西”也无可厚非,只要不过于离谱。可这么一来,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并没接受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出土文物”。殊不知“文物”之所以“出土”,也必须借助新的眼光。不理解这一点,单从言论及术语判断,新小说可能显得很旧。

也许更重要的是,新小说家和“五四”作家接受的不仅仅是中国古典小说,而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单从小说的承传,确实无法说清从《儒林外史》到《狂人日记》的嬗变。只有将其置于20世纪初整个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才能纠正上述并不轻微的“错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汇中演进的中国小说,既不可能完全固守传统,又不可能被西方小说所同化,而是在诸多个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作用下蹒跚前进。(选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不大谈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作家们之所以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谈论得少:从自身层面讲,有出于策略的考虑;从受传统影响层面讲,主要是这种“转化”是在其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

B.对于“五四”作家来说,他们对待传统小说与域外小说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是无功利性的娱乐,无意中接受;一个是带有功利性的借鉴,有意去模仿。

C.作家们通过不断地熟读、背诵、翻看等方式将传统文学变成了自身的一种人文修养、趣味、眼光,并将其化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变成了下意识的行为。

D.相对于域外小说在“手法”上的具体且可视而言,传统文学则显得过于抽象而隐晦,这使得作家和读者不容易感知,而作为后世的研究者也未能幸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对待传统小说与西洋小说的问题上,新小说家与“五四”作家的表现恰恰相反,前者强调其与传统中国小说的联系,而后者则突出域外小说对其影响。

B.梁启超等人的实际创作虽已突破了旧的格局,但仍喜欢使用传统的批评术语,这种表现是他们“以中化西”的愿望的体现,其中林纾表达得最为直白。

C.新小说家在借鉴域外小说的技巧时,是有所选择的,D般选择那些在传统文学中存在对应物的技巧,而在证明其古已有之后,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D.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新小说家有重新选择、解释传统的权利,但不可过于离谱地“以中化西”,即便这样其作品也容易给人造成“出土文物”样的错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对象不只很少提供可资直接引用的论据,反而冒出不少的反面证词,这些是在论述20世纪初中国小说转型中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所起的作用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B.对新小说家和“五四”作家产生重要影响的不仅仅有像《三国》《水浒》这样的中国古典小说,还有包括经史、诗词等在内的整个中国文学传统。

C.虽然单从小说的传承,无法说清从《儒林外史》到《狂人日记》的嬗变,但只要将这个嬗变置于20世纪初整个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就能将其说清楚。

D.在20世纪初东西方文碰撞与交汇中,中国小说的演进,既离不开传统小说,也离不开西方小说,准确地说,是以两者为代表的合力作用促成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保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鄙俟拢事母甚谨。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N弟晕尤相笃睦N等每月自东都省蓖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钡焦伲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工部尚书李保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李行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汉使告亦如之。以狈钍钩浦埃转吏部尚书。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弊嗲胱妓狙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

狈缫切阏,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贝》

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元初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 /简州境肃然 /与兄N弟晕尤相笃 /睦N等每月自东都省 /蓖来微行州 /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

B.开元初 /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简 /州境肃然 /与兄N弟晕 /尤相笃睦 /N等每月自东都省 /往来微行 /州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

C.开元初授汝州刺史 /为政严简 /州境肃然与兄N弟晕 /尤相笃睦/N等每月自东都省 /往来微行 /州人不之觉 /其清慎如此

D.开元初 /授汝州刺史为政 /严简州境 /肃然与兄N弟晕 /尤相笃睦N /等每月自东都省 /往来微行州 /人不之觉其清 /慎如此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忧,居丧也。”

B.“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年、帝王纪年、岁星纪年等方式。

C.“继好之义”是指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外交工具。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安边政策,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作用。 D.“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达的文官制度。“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弊魑人子,非常孝道,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

B.文章描写了李钡男值苊看未佣都洛阳来探访他,来往之间,州中百姓都不知道,从而侧面描写了李钡那辶谨慎。

C.唐玄宗认为出使吐蕃,本应选派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去。但李弊魑朝廷大臣的表率,出任使节时能独自随机应答,所以派其出使。

D.李背鍪雇罗,与吐蕃约定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双方和好,互不侵掠,为唐王朝与吐蕃边境的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如是积年。

(2)狈缫切阏,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

篇2:苏北三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 。 (庄子《逍遥游》)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 (荀子《劝学》)

(3) ▲ ,血色罗裙翻酒污。 (白居易《琵琶行》)

(4)蜂房水涡, ▲ 。 (杜牧《阿房宫赋》)

(5)舞榭歌台,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子曰:“自古皆有死, ▲ 。” (《论语颜渊》)

(8)月儿弯弯照九州, ▲ 。 (杨万里《竹枝歌》)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孤独的庄稼

赵 新

①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见过这样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旱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②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

③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哪!人们出去打工,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吃,那是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有钱,你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任说:你真是,这还用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别想入非非啦,好好打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④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把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成了一滩绿色的汁水。

⑤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

⑥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可不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门前的那棵玉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任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棵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吵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们村只有你这一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儿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

⑦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

⑧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⑨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去买嫩棒子,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人家,求求你……

⑩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3期,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4分)

1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4.小说第⑧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对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4分)

15.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告诉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谓西方魔幻主义题材,也只是装在魔幻的壳里,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小说,则仍旧是“和生活隔了一层”。

④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在西方,宗教是人们的慈母,而文艺作品则是人们的严父。在中国,日常规范人们行为的是伦理道德,这些礼教更像是严父,文艺作品则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这是一个很贴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

⑤在生活中,人们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严父慈母,父亲永远都是要板起面孔,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母亲对孩子则是更多了关爱、宠溺和放纵的。

⑥回过头来,再看现在流行的,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散文、电影、电视剧,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甜甜的、浅浅的、看完后没任何意义的。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战争的,情节和细节也大多是荒诞不经的,经不起推敲的,只为了让观众取乐的。其实这些书和剧的内容,都是对观众平日里受束缚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纵。

⑦把文艺作品当成母亲,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位盲目纵容着我们、宠溺着我们的母亲,而不是一位不断说教的母亲,更不是一位让人望而生畏的父亲。所以,一旦小说和戏剧中蕴含的说教重了一些,马上就被读者和观众排斥。即使“母亲”真想要说点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荒诞不羁的方式。

⑧现在有了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和“母亲”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力,所以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像婴儿期那样,只能无要求的接受母亲的宠溺:妈妈给什么,自己就得到什么。于是就开始向母亲提要求了:我不仅要宠溺,而且还想让你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来宠溺我们,否则,我就不再爱你了。母亲肯定是会宠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无限度的宠溺。可每一个孩子对宠溺的要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在观众和现在的流行文艺之间也是如此。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谈判桌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争夺着对“宠溺尺度”的决定权。

⑨估计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有过一个愿望,“我不仅要做慈母,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但大家都明白,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文章、剧作大概也是如此,她们仍旧在努力地进行并完成着各自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我想用我的方式去爱你,还不会失去你对我的爱。

16.请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7.中国的文艺作品是怎样“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的?请简要分析。(6分)

18.作者说“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请简析“难”在何处?(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老王来到一片树林,看到林木葱茏,芳草满地,他觉得这片树林很美。

老王来到边疆的一条河边,看到河流狂暴,河水混浊,河岸陡峭,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来到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回忆往昔的岁月,觉得这一切都很美。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附 加 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 以 群 可 以 怨 使 穷 贱 易 安 幽 居 靡 闷 莫 尚 于 诗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有删改)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1.文中“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指 ▲ 、▲ 两个典故。(4分)

22.概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的两种因素。(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并说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曹操火烧粮草,袁军上下恐慌,曹操趁机大败袁军。

B.《边城》中,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比赛,参加捉鸭子的活动,到附近山上唱山歌,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

C.《女神凤凰涅》中,因现实世界成了“浓血污秽着的屠场”,“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凤凰失去了年轻时的“新鲜”“甘美”,为寻求新生,集香木自焚。

D.《欧也妮葛朗台》中,仆人拿侬在葛朗台家辛苦劳作了三十多年,在第二十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件漂亮的衣服,那是她收到的唯一礼物。

E.《哈姆莱特》中,奥菲莉娅的死,引起了哈姆莱特跟雷欧提斯的决斗,加重了戏剧的悲剧性,她的出现也使得充满男性阳刚气味的戏剧,有了女性柔情的滋润。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写道:宝钗过来摸她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总是三姑娘想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

宝钗口中的“你”指的是谁?结合全书的两个情节,分析她的性格。(6分)

(2)下面是《茶馆》中哪两个人物的台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①“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②“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中国,向来文人地位很高,但是高的都是死后,在生前并不高到怎样。我们有句老话,叫做“词穷而后工”,好像不穷不能做文人。所以文人向来是偃蹇不遂的。偶尔生活较安适,也是一桩罪过。但我反对这文人应穷的遗说。颜渊在陋巷固然不改其乐,然而颜渊居富第也未必便成坏蛋。文人穷了,在他人看来很美,死后读其传略,缠绵凄恻,很有诗意,但若身临其境,却不甚妙,这犹如我不主张红颜薄命,与其红颜而薄命,不如厚福而不红颜。且文人穷了,每好卖弄其穷,一如其穷已极,故其文亦已工,接着来的就是一些什么浪漫派、怨天派。

我们想起文人,总是一副穷形极像。文人多半是书呆,不治生产,不通世故,尤不肯屈身事仇,卖友求荣,所以偃蹇是文人自招的。文人不大安分守己,每每是非辩得太明,泾渭分得太清。人生在世,应当马马虎虎,糊糊涂涂,才会腾达,才有福气。黛玉最大的罪过,就是她太聪明。所以红颜每多薄命,文人亦多薄命。再说,文人好相轻。一个文人出一本书,便有另一文人处心积虑来指摘。于是白话派骂文言派,大家争营对垒,互相臭骂,叫武人见了开心。所以我向来不劝人做文人。

既做文人,就要有点胆量,所言是真知灼见之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袁中郎说得好:“物之传者必以质,文之不传,非不工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这样就同时可以做文人,也可以做人。

(节选自林语堂《做文与做人》,有删改)

25.作者反对“文人应穷的遗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26.文人“总是一副穷形极像”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27.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同时可以做文人,也可以做人”?(5分)

篇3: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青岛市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区市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暮色压顶的时刻,我在山脚前来回(徘徊/徜徉),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 。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一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我的思路稍见头绪。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博和呼吸,挂着吟笑和娇嗔,千年不枯。 ,笔触奔放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会合),流泄到了石窟的洞壁。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密?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 娇嗔(chēn) B.脉博 骠(biāo)壮

C.流泄 撷(xié)取 D.奥密 风靡(mǐ)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 一道 会合 B.徜徉 一道 会合

C.徜徉 一泓 汇合 D.徘徊 一泓 汇合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吹得脸颊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B.脸颊被吹得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C.吹得脸颊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D.脸颊被吹得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六小龄童没有上央视猴年春晚的话题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众多网友高呼,没有?美猴王?的春晚还是猴年春晚吗?

B. 重奖优秀诗文的做法当然是不容置喙的,但一首诗歌或者一篇文章有无获得重奖的资格,获奖能否让大众信服,又是另外一回事。

C.近年来,随着?微信?这种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软件被广泛应用,曾是?香馍馍?的综合服务软件?飞信?已成明日黄花。

D. 整个赛季下来,?小飞侠?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世界超级边锋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形成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良好机制,

从而推动基层风正气清的政治生态。

B.企业为了避免因生育二孩而可能出现岗位人力紧缺的问题,制定?员工生育时间

表?,这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更不合情。

C.欧洲20迎来了超过一百多万的难民,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

D.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打开了天体物理研究的又一扇大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形式,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以感性直觉为基础的构成形态。因此,在研究艺术形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感性直觉有所了解。

按照柏格森的说法,直觉是指一种挣脱了理性分析而能直捷、整体、本能地把握世界精神和人类意识的能力。柏格森为了醒目地抬高直觉的地位而构成了对理性精神的轻视,但我们不应矫枉过正,因他的某种偏颇而抹煞了直觉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一切忽视艺术形式的主张,几乎都根源于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的直觉,初一看,确实显得匆促、偶然、草率、任性、莫名其妙。一下子满眼明亮,一下子满耳轰鸣,无端的厌恶,瞬间的倾心,这常常使人疑惑:这种直觉感受是不是真有价值?这种本能性的勃发是不是真有深加重视的意义?于是,处于直觉的迷醉之中的人也就惶恐地拔身而出,力求使自己清醒冷静一些,设法借助理性分析的武器,把直觉解剖开来。一时解剖不了,则干脆把直觉赶走,认为那是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样,艺术便在整体上退化成了以理性分析为经纬的严密实体,一切感性直觉只有经得起清晰明白的理性分析才能取得存身的权利。虽然这样的艺术也有形式,但那只是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我们强调开掘艺术意蕴、人生意识、哲理品格和深层心理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强调本身也包含着忽视直觉形式的危险。实际上,这种开掘实在像是在“露天煤矿”上的操劳:每时每刻离不开外显,离不开直觉。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艺术的深刻性,也就应该永远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当我们在旅游中突然遇到一个美景时,总是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之后,才会慢慢作一些分析。而无数次经验证明,这种分析常常是苍白乏力的,而许多特别美妙的部位则又往往是无可评说、无法分析的。

对一个陌生人的直觉更是如此。即便是心灵深处的神秘,也希望能从他的气度、势态、神色、谈吐中来寻找踪迹。艺术主要靠这一途径来把握人,而不是靠那种查出身、履历、籍贯等一系列外在分析方法。诚然,也有人会伪善地遮盖自己的真相,但伪善本身也可以体现为直觉。

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艺术欣赏中的直觉。不管哪一种文艺演出的评奖活动,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精心选择一批有可靠的艺术感受力的评奖委员,让他们在看完演出的当时,不受任

何干扰地打下“直觉分”。有人总嫌这种即时打分法太草率,喜欢在演出后反复组织评奖委员讨论,甚至请来创作人员座谈,多方征求意见。这种做法看似细致、周到,实际上却必然导致最大的不公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割碎了最可珍贵的直觉。

对艺术来说,一切理解都溶化在感觉之中。评奖委员们的即时直觉,实际上已经包含着他们的全部理性能力。让评奖委员们搁臵直觉而进行反复讨论,实则是要他们搁臵生命化、本能化了的理性能力而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无疑,这是一种倒逆。

(节选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直觉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构成形态,在研究艺术形式之前,得先具有对感性直觉的相关认识。

B.对艺术形式的把握离不开感性直觉,欣赏者追求的艺术深刻性,应该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C.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使欣赏者设法借助理性分析赶走直觉,使艺术欣赏变成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D.艺术欣赏者搁置直觉而反复讨论,实质是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的倒逆行为。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格森为了抬高直觉的地位而轻视理性精神,对他这种带有某种偏颇的认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

B.艺术欣赏者常常疑惑本能性的直觉是否真存有价值,但当他们从直觉中拔身而出后,艺术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C.面对突然而至的美景,我们会立即、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而之后理性的分析常常显得苍白乏力。

D.文艺演出的评委们打下的?直觉分?,也包含着他们的理性能力,所以认为评委打分太草率是有失公允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次相见彼此就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是他们从对方的容貌、气质上直觉到的。

B.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美景,作者最终发出?信可乐也?的感叹,其中就有直觉在起作用。

C.?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这是某评论家阅读《阿Q正传》的体会,体现了直觉对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D.?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中存在着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

判断,审美过程与直觉密不可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9~12小题。

初,会稽 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亮,吴主爱之。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吴主以鲁王霸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谓侍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为天下笑。”遂有废和立亮之意,然犹沉吟者历年。

秋,吴主遂幽太子和。将军朱据谏曰:“太子,国之本根。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臣窃惧太子不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①,无所复及矣!”吴主不听。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立子亮为太子。

中郎将陆抗屯柴桑,诣建业治病。病瘥,当还,吴主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是时,吴主颇寤太子和之无罪。冬,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欲召和还;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②之疏,机神不俱者也!□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时人奇其英辩,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③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七》,有删改)

【注】①思子之宫:宫室名。汉武帝时,戾太子因蛊惑事被迫自杀后,武帝知其冤,于是作

思子宫。②元逊:诸葛恪的表字。③费祎:字文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 坐:因……犯罪

B.而哂吕侯无对为陋 哂:讥笑

C.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 矜:矜持

D.往闻长宁之甄文伟 甄:鉴别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

②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③□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

A.①以 ②乃 ③若 B.①则 ②且 ③何

C.①则 ②乃 ③若 D.①以 ②且 ③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B.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C.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D.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全公主与鲁王孙霸从中作梗,吴主最终有了废掉孙和另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

B.吴主听信谗言,先幽禁孙和,最终流放孙和;他在与陆抗泣别之时,坦陈自己的错误,决定召孙和回来。

C.诸葛恪面对接受治理天下大事的托付,没有接受吕岱的告诫;时人欣赏他的机智善辩,而认为吕岱失言。

D.魏人伐蜀之时,费祎正与人下棋,毫无畏惧之意。文章认为他与拒绝吕侯的诸葛恪一样,都无忧患意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5分)

(2)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5分)

14.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8分)

对客

归子慕①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②。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

【注】①归子慕,万历十九年举人,再试礼部不第,打消为官念头,隐居江村,以诗为乐。②与:赞赏。

(1)诗中写主客相对,诗人一言不发,内心却经历了微妙的心绪变化。请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诗人心绪的变化过程。(4分)

(2)后人评价归子慕?其诗学陶(渊明)而得其神髓?,请从诗歌语言角度谈谈你的

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 , ?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

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描写出作者听完音乐后,被

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深深打动的情景。

(3)苏轼的《前赤壁赋》以主客问答形式阐述人生哲理,其中? , ?两

句,客人以物自比,形象写出人的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篇4: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20青岛市语文一模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暮色压顶的时刻,我在山脚前来回(徘徊/徜徉),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

风起了,夹着细沙, 。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一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我的思路稍见头绪。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博和呼吸,挂着吟笑和娇嗔,千年不枯。 ,笔触奔放得如同剑戟。

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会合),流泄到了石窟的洞壁。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密?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 娇嗔(chēn) B.脉博 骠(biāo)壮 ..

C.流泄 撷(xié)取 D.奥密 风靡(mǐ) ..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 一道 会合 B.徜徉 一道 会合

C.徜徉 一泓 汇合 D.徘徊 一泓 汇合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吹得脸颊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B.脸颊被吹得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C.吹得脸颊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D.脸颊被吹得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六小龄童没有上央视猴年春晚的话题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众多网友高呼,没有“美猴王”的春晚还....

是猴年春晚吗?

B. 重奖优秀诗文的做法当然是不容置喙的,但一首诗歌或者一篇文章有无获得重奖的资格,获奖能否让....

大众信服,又是另外一回事。

C.近年来,随着“微信”这种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软件被广泛应用,曾是“香馍馍”的综合服务软件“飞信”已成明日黄花。 ....

D. 整个赛季下来,“小飞侠”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世界超级边锋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差.强人意。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形成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良好机制,从而推动基层风正气清的政治生态。

B.企业为了避免因生育二孩而可能出现岗位人力紧缺的问题,制定“员工生育时间表”,这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更不合情。

C.欧洲迎来了超过一百多万的难民,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

D.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打开了天体物理研究的又一扇大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形式,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以感性直觉为基础的构成形态。因此,在研究艺术形式的时候,首

先需要对感性直觉有所了解。

按照柏格森的说法,直觉是指一种挣脱了理性分析而能直捷、整体、本能地把握世界精神和人类意识

的能力。柏格森为了醒目地抬高直觉的地位而构成了对理性精神的轻视,但我们不应矫枉过正,因他的某种偏颇而抹煞了直觉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一切忽视艺术形式的主张,几乎都根源于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的直觉,初一

看,确实显得匆促、偶然、草率、任性、莫名其妙。一下子满眼明亮,一下子满耳轰鸣,无端的厌恶,瞬间的倾心,这常常使人疑惑:这种直觉感受是不是真有价值?这种本能性的勃发是不是真有深加重视的意义?于是,处于直觉的迷醉之中的人也就惶恐地拔身而出,力求使自己清醒冷静一些,设法借助理性分析的武器,把直觉解剖开来。一时解剖不了,则干脆把直觉赶走,认为那是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样,艺术便在整体上退化成了以理性分析为经纬的严密实体,一切感性直觉只有经得起清晰明白的理性分析才能取得存身的权利。虽然这样的艺术也有形式,但那只是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我们强调开掘艺术意蕴、人生意识、哲理品格和深层心理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强调本身也包含着忽视

直觉形式的危险。实际上,这种开掘实在像是在“露天煤矿”上的操劳:每时每刻离不开外显,离不开直觉。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艺术的深刻性,也就应该永远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当我们在旅游中突然遇到一个美景时,总是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之后,才会慢慢作一些分析。而无数次经验证明,这种分析常常是苍白乏力的,而许多特别美妙的部位则又往往是无可评说、无法分析的。

对一个陌生人的直觉更是如此。即便是心灵深处的神秘,也希望能从他的气度、势态、神色、谈吐中

来寻找踪迹。艺术主要靠这一途径来把握人,而不是靠那种查出身、履历、籍贯等一系列外在分析方法。诚然,也有人会伪善地遮盖自己的真相,但伪善本身也可以体现为直觉。

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艺术欣赏中的直觉。不管哪一种文艺演出的评奖活动,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精心

选择一批有可靠的艺术感受力的评奖委员,让他们在看完演出的当时,不受任何干扰地打下“直觉分”。有人总嫌这种即时打分法太草率,喜欢在演出后反复组织评奖委员讨论,甚至请来创作人员座谈,多方征求意见。这种做法看似细致、周到,实际上却必然导致最大的不公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割碎了最可珍贵的直觉。

对艺术来说,一切理解都溶化在感觉之中。评奖委员们的即时直觉,实际上已经包含着他们的全部理

性能力。让评奖委员们搁置直觉而进行反复讨论,实则是要他们搁置生命化、本能化了的理性能力而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无疑,这是一种倒逆。

(节选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直觉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构成形态,在研究艺术形式之前,得先具有对感性直觉的相关认识。

B.对艺术形式的把握离不开感性直觉,欣赏者追求的艺术深刻性,应该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C.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使欣赏者设法借助理性分析赶走直觉,使艺术欣赏变成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D.艺术欣赏者搁置直觉而反复讨论,实质是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的倒逆行为。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格森为了抬高直觉的地位而轻视理性精神,对他这种带有某种偏颇的认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

B.艺术欣赏者常常疑惑本能性的直觉是否真存有价值,但当他们从直觉中拔身而出后,艺术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C.面对突然而至的美景,我们会立即、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而之后理性的分析常常显得苍白乏力。

D.文艺演出的评委们打下的“直觉分”,也包含着他们的理性能力,所以认为评委打分太草率是有失公允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次相见彼此就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是他们从对方的容貌、气质上直觉到的。

B.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美景,作者最终发出“信可乐也”的感叹,其中就有直觉在起作用。

C.“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这是某评论家阅读《阿Q正传》的体会,体现了直觉对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D.“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中存在着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判断,审美过程与直觉密不可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9~12小题。

初,会稽 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亮,吴主爱之。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吴主以鲁王霸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谓侍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为天下笑。”遂有废和立亮之意,然犹沉吟者历年。

秋,吴主遂幽太子和。将军朱据谏曰:“太子,国之本根。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臣窃惧太子不

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①,无所复及矣!”吴主不听。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立子亮为太子。

中郎将陆抗屯柴桑,诣建业治病。病瘥,当还,吴主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

不笃,以此负汝。”是时,吴主颇寤太子和之无罪。冬,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欲召和还;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

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

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②之疏,机神不俱者也!□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时人奇其英辩,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③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七》,有删改)

【注】①思子之宫:宫室名。汉武帝时,戾太子因蛊惑事被迫自杀后,武帝知其冤,于是作思子宫。②元逊:诸葛恪的表字。③费祎:字文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 坐:因??犯罪

B.而哂吕侯无对为陋 哂:讥笑

C.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 矜:矜持

D.往闻长宁之甄文伟 甄:鉴别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

②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③□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

A.①以 ②乃 ③若 B.①则 ②且 ③何

C.①则 ②乃 ③若 D.①以 ②且 ③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B.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C.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D.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

劣也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全公主与鲁王孙霸从中作梗,吴主最终有了废掉孙和另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

B.吴主听信谗言,先幽禁孙和,最终流放孙和;他在与陆抗泣别之时,坦陈自己的错误,决定召孙和回来。

C.诸葛恪面对接受治理天下大事的托付,没有接受吕岱的告诫;时人欣赏他的机智善辩,而认为吕岱失言。

D.魏人伐蜀之时,费祎正与人下棋,毫无畏惧之意。文章认为他与拒绝吕侯的诸葛恪一样,都无忧患意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5分)

(2)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5分)

14.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8分)

对客

归子慕①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②。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

【注】①归子慕,万历十九年举人,再试礼部不第,打消为官念头,隐居江村,以诗为乐。

②与:赞赏。

(1)诗中写主客相对,诗人一言不发,内心却经历了微妙的心绪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心绪的变化过程。(4分)

(2)后人评价归子慕“其诗学陶(渊明)而得其神髓”,请从诗歌语言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 , ”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描写出作者听完音乐后,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深深打动的情景。

(3)苏轼的《前赤壁赋》以主客问答形式阐述人生哲理,其中“ , ”两句,客人以物自比,形象写出人的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杨柳青年画,发源于天津西郊的杨柳青镇一带。这里出产的年画, ① ,包括生活风俗、历史

故事、戏曲小说、风景花卉等。作品通俗明了,构图饱满,造型洗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于装饰性。 春天时间充裕,刻制精细,套版较多;至秋天需要量大,刻制粗糙。相较于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偏于写实,题材仍以故事性画面为多,并有意反映繁华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而杨家埠年画印制方式多为分色套版,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概括性和象征性。 ③ ,其他各地亦有年画的生产作坊,如河南朱仙镇、陕西凤翔、四川绵竹、福建泉州、广东佛山等。

17.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书摘》杂志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秉承“新文化、新图书、新生活、新方向”的办刊宗旨,以独特而丰富的人文精神风貌体现厚重的文化品格和人文情怀,从起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百种社科期刊重点期刊”的综合性大型社科文化刊物。

18.下面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请根据提示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字。(4分)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

由图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两条途径: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冬夜

何君华

(1)离家还有七八里路的时候,中巴车还是抛锚了,像一个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趴在寂静的山村公路上再也不肯动弹。

(2)乘客早就质疑这破车不行,叮儿当啷的,路上肯定要出问题。但当时司机叼着烟说:“坐不坐?不坐拉倒,哪那么多废话?”

(3)乘客们没办法,只得一个一个上去了,徐刚也跟着上去了。因为除了这辆破车,镇上实在看不到任何别的车辆。

(4)果不其然,半路车坏了。

(5)司机又叼起一支烟,冲车里仅剩的四个乘客喊道:“都下去走吧,车动不了了。”

(6)徐刚只得拎着行李疲倦地走下车,漫天飞舞的大雪依然在跳跃,大地早已被染成了白色,白茫茫一片,分外耀眼。

(7)村庄霍地胖了一圈。

(8)已经是除夕夜的十点钟了,不会再有任何一辆车来,徐刚只能拎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

(9)这个年,徐刚本来是不打算回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娘说:“娘,我过年不回来了,工地不放假。”

(10)娘说:“儿,回来吧。”

(11)隔了一天徐刚又给娘打电话:“娘,火车票不好买。我去了车站一趟,没买着。”

(12)娘说:“儿,回来吧。”

(13)娘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徐刚只好决定回来。

(14)包工头跑了,徐刚一年白干了,这个年怎么过?

(15)徐刚的心情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样荒凉,他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乡村公路上,心里盼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一年到头,两手空空,怎么面对娘呢?

(16)或许是雪压断了电线,公路穿过的村庄竟没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徐刚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

(17)徐刚茫然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此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除了娘。此刻娘一定站在屋门口等他,想到这里,徐刚赶紧加快了脚步。

(18)所有的鸟都躲了起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徐刚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嘎吱作响。终于,他走到了青石桥头。

(19)过了青石桥头就是家,徐刚没有加快步伐,反而减慢了步子。他又犹豫起来:“怎么面对娘呢?”

(20)这时,桥头的一座白色雕像突然开口:“是我的儿吗?”

(21)徐刚吓了一跳,但马上听出那是娘的声音,娘在青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

(22)“娘,是我。”徐刚连忙扔下行李,掸掉落在娘头上和身上的雪花。

(23)“娘,怎么不在家里等?”徐刚责问道。

(24)“我来望我的儿呀,儿,你回来了啊!”娘摸徐刚的脸,娘的手在颤抖。

(25)徐刚握着娘的手说:“娘,我们回家吧。”

(26)娘也说:“儿,我们回家。”

(27)徐刚远远地看到了山坳上家里的灯,那是一盏微弱的、昏黄的、跳跃着的煤油灯,整个雪夜里唯一的一缕光。

(28)徐刚和娘坐在灯光下吃饺子。

(29)徐刚说:“娘,包工头跑了。”

(30)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31)徐刚说:“娘,我一年白干了。”

篇5:福建省名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9分,每小题3分)

张仪说韩

张仪去楚,因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民之食大抵菽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T科头①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②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钓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夫群臣诸侯不料地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奋曰:‘听吾计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无过此者。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东取城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夫塞城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不事秦则危。夫造祸而求其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毋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以利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

韩王听仪计。张仪归报,秦惠王封仪五邑,号曰武信君。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注:①T(tú jū):跳跃。科头:不戴头盔 ②孟贲与下文的乌获都是人名,都是大力士。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 餍:饱

B.比周以相饰也 比周:结伙营私

C.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 须臾:没有道理

D.诖误人主,无过此者 诖误:贻误,连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非菽而麦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B. 犹孟贲之与怯夫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C. 先事秦则安,不事秦则危

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D. 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7.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张仪说韩国地势险恶,人都住在山区,人们吃的大都是豆子饭、豆叶汤。一年没收成,人民连糟糠这样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土地不足九百里,没有储存二年的粮食,士兵全数也超不过三十万人。这些分析都是为说明韩国只有连秦才是最好的出路。

B.张仪说韩时,说飞奔跳跃永往直前,不戴头盔,双手捂着面颊,带着武器,愤怒扑向敌阵的秦兵,多的到没法计算。秦国的战马精良,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一跃就是两丈多远的马,多到没法数清,这种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描写,对战马夸诞放漫的描摹,使人感到万马奔腾的声势。

C.张仪说韩国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甜言蜜语,主张合纵的人把韩国与周朝相比较,说:‘听从我的策略,可以在天下称霸。’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从片刻的游说,贻误韩国,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了

D.张仪对韩王说,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出动武装部队占据宜阳,切断了韩国的土地,那么鸿台的宫殿、桑林的林苑,就不再为大王拥有了。首先臣事秦国就安全,不臣事秦国就危险。

篇6:福建省名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第Ⅱ卷(共129分)

四、(32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②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③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④之士也,岂若从辟世⑤之士哉?”i而不辍。子路行以去。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①[耦而耕]两人各执一 耜并排翻土。②[津]渡口。③[滔滔]这里形容**。④[辟人]逃避坏人。辟,通“避”。⑤[i]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

(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超过15字)。而另一方的观点(态度)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不要超过15个字)。(4分)

9.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冈诸烈士①

黄兴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②,英雄地下长无语。

注:①这是民主革命以及黄花冈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黄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士写的一首词。②鼠子:内奸和胆怯之辈。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当时激烈战斗的场景和烈士们的气概的句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哪几方面的内容。(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③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知知止以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

④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1.简答。(每题用100字左右作答,四题任选两题)(10分)

⑴简述葛朗台临终前对金子的留恋的故事。

⑵举例分析《边城》中的人情美。

(3)《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的事,请你叙述其中的一件。

(4)《巴黎圣母院》中,当爱斯梅哈尔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时,和这之后,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请作简单介绍。

第( )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四年级语文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

一、我会正确拼写,把字写端正、匀称。

重叠 覆盖 任凭 堡垒 袭击 耀武扬威 腾云驾雾 错一个扣0.5分。

二、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用“√”表示。

Zàn suǐ jìn qīnɡ 燥 厉 费 毫 错一个扣0.5分。

三、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能按要求写词语。

筋疲力尽 恍然大悟 神态自若 枯枝败叶平安无事 清波漾漾

错一个字扣0.5分

ABCC:千里迢迢 银光闪闪 波光粼粼 错一个扣0.5分

四、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B C D B 错一个扣1分

五、我会照样子或按要求写句子。

1.长势喜人。

2.我看了这则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启发。(或者别的人物都可以)

看了这则故事后,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3.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空中飘着的雪花,像是柳絮在飞舞。 错一句扣2分。错别字酌情扣分。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荒于嬉 毁于随

2.那么新鲜 非常舒服 一顺儿朝下 铺得那么均匀 重叠起来 空隙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 《游山西村》

4.《巨人的花园》 《胸有成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个空格0.5分 错别字酌情扣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搭石

1.如果 就 1分

2.唯一 、只有 斥责 、责备平稳、平均 每个括号1分

3.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每个空格1分

4.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分

5.动作的美 协调有序 声音的美 踏踏 倒影的美 人影绰绰

每个空格0.5分

(二)一路花香

1.略 0.5分一格

2. 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改成:如果没有你,主人不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3. “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 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

三个空格扣1分

4.S sun 扌 10画 ② 很完整、完好无缺,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

前面四个空格0.5分一格,后面两个空格1分一格。

5.答:破损的水罐共向挑水工道歉两次。因为破损的水罐认为挑水工尽了全力,到达目的地时也只剩下半罐水,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挑水工,所以它向挑水工道歉。

6.答:我想对“完好无损的水罐“说:“你只是在尽自己的义务而已,千万别这么骄傲,骄傲使人落后。”我想对“破损的水罐“说:“你千万别看不起自己,每一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瞧,你后来不是用漏掉的水浇灌了花朵吗?”我想对“挑水工”说:“你没有因为水罐破了而看不起它,反而发掘了它的用处,让它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你真是了不起啊!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八、习作表达

27分—30分为优秀;24分—26为良好;18分—23分为合格;

优秀评分标准:字迹工整、美观;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精心选材,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良好评分标准:字迹相对工整、美观;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偶尔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内容相对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相对生动;能合理地分段写作;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达到规定字数。

合格评分标准:字迹欠工整。写作文题目;语句基本通顺流畅,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缺乏常用的修辞方法;容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层次不够清楚;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达到规定字数。

篇8:内蒙古海拉尔二中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卷

内蒙古海拉尔二中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卷

/3/17

(本试题共21题,分Ⅰ、Ⅱ,计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澄澈    撤换    天寒地坼    如出一辙

B、拊掌    抚恤    釜底抽薪    惊魂甫定

C、反诘    狡黠    桀骜不驯    捷足先登

D、屋檐    筵席    垂涎三尺    百花争妍

2、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早在西汉《札记记道》中就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人民生活更

加        。

A、惠及    健全    和睦    殷富     B、惠顾    发达    和谐    殷富

C、惠顾    发达    和睦    殷实     D、惠及    健全    和谐    殷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编导和导演反反复复地修改,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内地版的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即将在3月份和观众见面。

B、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就过去了,望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D、把高考考场比作足球赛,其实再激烈再紧张再扣人心弦的足球赛也无法和高考相比,因为高考输了不可以东山再起、梅开二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常州延龄书画社社员的年龄平均78岁,连续5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B、2月18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了伊朗原子能机构如何躲避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

C、欧洲人发现太阳黑子比美国晚得多,最早记载是公元8才看到的。

D、今年,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

。。。。。。

完整的试卷内容,请免费下载:

电信线路下载:

网通线路下载:

篇9: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找出来,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qínɡ yè qǐnɡ zhèn

1.A 勤 劳 B 血 液 C 顷 刻 间 D 震 撼

sòu mēn cù yè

2.A 瘦 小 B 闷 热 C 催 促 D 呜 咽

liè chàn cān nüè

3.A 恶 劣 B颤 动 C 掺 杂 D 肆 虐

wǔ mái yùn shèn

4.A 侮 辱 B埋 怨 C 晕 车 D 渗 出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找出来,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5.A 蝉 连 B张 贴 C毕 竟 D 礼 貌

6.A跨 过 B 痛 悼 C拒 绝 D 凝 洁

7.A 配 合 B合 扰 C蓄 水 D 混 沌

8.A 恢 复 B丘 陵 C 奥 妙 D 待 弄

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个词语和加点词的意思最接近?请找出来,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9.顽 强

A 顽固 B 顽抗 C 坚强 D 坚定

10.观 赏

A观众 B欣赏 C奖赏 D 观望

11.崇 敬

A崇拜 B 崇高 C尊敬 D 敬佩

12.镇 静

A确定 B决定 C镇定 D镇压

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找出来,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 法律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A违反 B违犯 C违背 D违抗

14.他是个很 的人,从来不轻易地笑一下。

A严厉 B严肃 C严谨 D 严格

15.他走进礼堂, 四座后,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了下来。

A窥探 B打量 C注视 D环顾

16.节日的公园内, ,热闹极了。

A川流不息 B人山人海 C车水马龙 D宾客盈门

17.夜空中,星星很多很多, 。

A 星罗棋布 B密密麻麻 C 琳琅满目 D 鳞次栉比

五、古诗文积累

下面三道题中,哪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找出来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8.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A 忙趁东风放纸鸢 B 云淡风轻近午天

C 水村山郭酒旗风 D 无边光景一时新

19.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远水难救近火, 。

A 亲不亲,故乡人 B 远亲不如近邻

C 海水不可斗量 D 急难何曾见一人

20.下面四句古诗中,直接点明色彩的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第二部分 阅读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每个问题后面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方便面的诞生

大家一定吃过方便面,你知道方便面是谁发明的吗?他是名叫安藤百福的日本人。

一九四八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当时,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饥饿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另一方面,战后的工商业急剧发展,生活节奏随之加快,饮食也渐渐讲求简单、快捷。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安藤百福希望发明一种既方便煮食又可以饱腹的面食,因为面是日本人的主要食粮之一。

安藤百福最初只在家中试验,尝试过用不同的方法来保存煮熟后的面条,但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有一次,他看到妻子做饭时,把食物先放在油里炸熟,使食物变得松脆,而当这些食物沾到水后又会立即变得柔软。安藤百福从中得到启发,他立即把面条用油炸得松脆,然后再放进碗里,加放热水,面条很快又变回原来般柔软。就是这样,安藤百福先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发明了他的第一个方便面——鸡肉拉面。

自从方便面诞生后,很快便流行起来。由于烹调方便面只需大约三分钟的时间,既快捷又新鲜,所以当时的日本人替它起了一个外号——“魔法之拉面”。现在方便面已成为仅次于面包的世界第二大方便食品。

有一次,安藤百福到美国业务,他在无意中看到有人把方便面折成小块,放在杯里进食。他便想在生产方便面时,为顾客提供一个杯子,方便顾客享用。安藤百福在回程的飞机上,又看到一种由锡纸密封着杯口的杯装小食,由此他找到一种理想的包装方法,杯面也就因此诞生了。

21、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原因是:

A 面是日本人的主要食粮之一。 B 安藤百福的妻子是做面食的高手。

C 安藤百福喜爱动手做试验。

D 二战后,饥饿成了最大难题,而且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既方便煮食又可以饱腹的面食。

22、概括第三段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安藤百福在家观察妻子做饭。B 安藤百福发明杯面用了很长时间。

C 妻子为安藤百福做了好吃的鸡肉拉面。

D 安藤百福发明第一个方便面的过程。

23、日本人把方便面称为“魔法之拉面”,是因为:

A 煮食方便面,快捷、新鲜。 B 方便面流行得很快。

C 方便面味道鲜美,人人爱吃。 D 方便面是世界第二大方便食品。

24、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A 面包是世界上最方便的食品。 B 方便面是在一九五八年发明的。

C 安藤百福的妻子教他制作方便面。 D 安藤百福后来又发明了杯面。

25、由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懂得了哪些道理?不合适的一项是:

A 要虚心向别人请教。 B 功夫不负有心人。

C 灵感可能来自于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 D 做事要精益求精。

(二)黑熊换鸡蛋

黑熊推着一辆独轮车,在森林里边走边喊:“换鸡蛋!大米换鸡蛋!”

“哟,是黑熊呀!”听见喊声,狐狸大娘从路边的木房子里钻出来。她拦住独轮车,解开车上的米袋子,看了看说:“好米呀,怎么换?”

“这袋子米要换一筐鸡蛋。”黑熊瓮声瓮气地回答。

“好吧,你等着,我去取蛋来。”狐狸大嫂说罢,又钻进了木房子。

站在路边的黑熊,这时在心里悄悄地提醒自己:“黑熊呀黑熊,人们都说狐狸狡猾,爱撒谎,爱骗人,和她打交道,可得小心点……”黑熊正这么想着呢,狐狸大嫂端着一筐蛋出来了。

黑熊一看,咦!这蛋怎么有大有小?大的比香瓜还大,小的比核桃还小。没等黑熊开口,狐狸大嫂就说了:“这大蛋嘛,是大鸡下的;小蛋嘛,是小鸡下的,没啥奇怪。”

“是没啥奇怪。”黑熊挺不好意思,说:“不过……”

“不过什么?”狐狸大嫂瞪了黑熊一眼说,“看样子你还是信不过我,是吧?你仔细看看,大嫂像骗子吗?”

黑熊仔细一看,可不,狐狸大嫂系着白围裙,穿着红花袄,脸上笑眯眯的,一点儿也不像骗子。

“好吧,换啦。”黑熊把一袋大米扛进木房子,又把一筐鸡蛋装上了独轮车。回到家里,黑熊把蛋放在热炕上,他想孵一群小鸡,办个养鸡场。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天,从蛋壳里钻出30只小乌龟,小乌龟离开黑熊家,顺着溪水游走了;第二天,从蛋壳里钻出60条小青蛇,小青蛇“哧溜哧溜”爬上山坡,钻进草丛不见了;第三天,从蛋壳里钻出90条小鳄鱼,鳄鱼“扑通扑通”跳进湖里,再不露面了;第四天,最大、也是最后的一个蛋裂开了,从蛋壳里蹦出一只小鸵鸟,小鸵鸟对黑熊说:“有空闲到沙漠去找我玩儿,再见!”说罢,迈开长腿跑了。

望着满炕的空蛋壳,黑熊“扑哧”笑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狐狸呀狐狸,真拿你没办法!”

26.黑熊在心里悄悄提醒自己:

A 我要换的是鸡蛋。 B 我要等狐狸出来。

C 我听说狐狸很狡猾。 D 我要小心别上当。

27.狐狸不等黑熊开口就打断它,这是因为:

A 狐狸认为蛋大蛋小没啥奇怪的。 B 狐狸不让黑熊提问,想骗黑熊。

C 狐狸性急,不等黑熊开口说话。

D 蛋里的小动物快要孵化出来了,狐狸很着急。

28.黑熊看狐狸一点儿也不像骗子,这是因为:

A 狐狸的蛋货真价实。 B 狐狸的样子挺和善。

C 狐狸没有骗过黑熊。 D 狐狸说自己不像骗子。

29.望着满炕的空蛋壳,黑熊“扑哧”笑了,这是因为:

A 它最终还是上了狐狸的当。 B 它办养鸡场的愿望落空了。

C 它喜欢上了这可爱的狐狸。 D 它觉得孵出的蛋太有趣了。

30. 介绍这个故事主要内容,哪种说法合适?

A 黑熊用一袋米换回了狐狸的一筐蛋。B 黑熊换鸡蛋后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C 黑熊上了狐狸的当,换回来的不是鸡蛋。D 黑熊换回一筐鸡蛋,很高兴。

篇10: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说明: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填写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P 31 K 39 Si 28 S 32 Cl 35.5 Mg 24 Al 27 K 39 Cu 64 Fe 56 Ag 108 Ba 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② 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 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④ 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芳香烃

⑤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⑥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呈四十五度倾斜

⑦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⑧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A.①④⑥ B.②⑤⑦ C.②④⑧ D.①⑦⑧

2.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1月22日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这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正是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② 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③ 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Cl>HBr>HI>HF

④ 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与乙醇互溶

⑤ 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A.② ⑤ B.③ ⑤ C.② ④ D.① ④

3.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B. 皂化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 和H2加成后能提高其熔点及稳定性

D. 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

B. 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论其水溶液浓度大小,都能完全电离

C. 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

D. 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

5.裂解是深度裂化是将石油中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目的是得到小分子的烯烃,一定条件将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裂解,最多可能得到烯烃的种数是(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6.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可能是( )

① 盐酸 、Na2CO3溶液 ② Cl2 、Fe

③ CO2 、Ca(OH)2溶液 ④ NaOH溶液、AlCl3溶液

⑤ 偏铝酸钠溶液、盐酸 ⑥ 氯化钙溶液、CO2

⑦ 钠、氧气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③ ④ ⑤

C.③ ④ ⑤ ⑦ D.③ ④ ⑤ ⑥

7.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下:分析图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 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 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8.物质间的反应有时存在竞争反应,几种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32﹣+H2O→Cu(OH)2↓+CO2↑ 次要:Cu2++CO32﹣→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 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Cu(OH)2>CuCO3>CuS B. CuS>Cu(OH)2>CuCO3

C. CuS

9.40℃硝酸钾饱和溶液先升温至80℃,在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至析出少量溶质,然后将溶液逐渐冷却至6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中溶液浓度a%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

10.对具有下列结构简式的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4H18N2O3

B. 水解产物中有两种氨基酸

C.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 分子中有苯环、氨基、羧基、肽键和酯的结构

11.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过量SO2气体通入氨水中:SO2+2NH3?H2O=2 NH4++SO32﹣+H2O

B. 向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Ba2++2OH﹣+2HCO3﹣=BaCO3↓+2H2O+CO32﹣

D. 硝酸铁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

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

12.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

B. 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

D.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到0.2NA之间

13.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

A. 滴定终点时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8.80mL

B. 将NaCl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左盘砝码(8g)和游码(0.6g)读数的和为8.6g

C. 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温度:30.4℃

D. 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14.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是( )

A. Ca2+、K+、OH﹣、Cl﹣、NO3﹣ B. Fe2+、H+、Br﹣、NO3﹣、Cl﹣

C. Na+、K+、SO42﹣、NO3﹣、Cl﹣ D. Al3+、Na+、Cl﹣、S O42﹣、NO3﹣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

B.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H2CO3+2OH﹣

C. 用铁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

Fe+2H2O Fe(OH)2+H2↑

D. 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1);△H=﹣571.6KJ?mol﹣1

16.在一定体积和一定条件下有反应N2+3H2 2NH3,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Ⅰ.起始浓度 N2:l mol?L ﹣1,H2:3mol?L ﹣1

Ⅱ.起始浓度 N2:2mol?L ﹣1,H2:6mol?L ﹣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和II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相同

B. 达到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v(H2)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H2)

C. 达到平衡时,Ⅱ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Ⅰ途径内混合气体压强的2倍

D. 达到平衡时,Ⅰ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的

17.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B.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 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D.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15分)下图为有关制备CuSO4的途径及性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三种途径能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若混合气体X有两种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吗? (填是或否),为什么: 。

(4)实验测得X有三种物质组成,而且温度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写出一种可能的化学方程 ;1mol 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吗: (填可能或不可能),为什么: 。

(5)Y可能为一类常见的有机物,以含碳原子最少的物质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10分)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L pH=9的A溶液分别与xL 0.001mol/L B溶液、y L 0.001mol/L D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x、y大小关系为:y

②浓度均为0.1mol/L 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③浓度均为0.1mol/L A和E溶液的pH:A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 溶液(填化学式);

(2)写出A与足量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D、E分别与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和C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7,原因是 ;

(5)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4mol/L的E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的D溶液时,混合溶液pH=13,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D、E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

20.(11分) 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Fe2O3等,某实验室对其进行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得到的“熟料”中可溶性的成分主要是NH4Fe(SO4)2、NH4Al(SO4)2等,写出生成NH4Fe(SO4)2的化学方程式 ,在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 ,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KSP[Fe(OH)3]=4×10﹣38,KSP[Al(OH)3]=1×10﹣33.为实现步骤③的实验目的,应使溶液中c(Fe3+)、c(Al3+)均小于或等于1×10﹣9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则溶液A至少应调节到pH= ;用NH4HCO3调节pH的实验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三脚架、、,得到的晶体主要成份是 (填化学式).第⑤步所加试剂D是 ;第⑥步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15分)最近中央电视二台报道,市场抽查吸管合格率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塑化剂超标是一个主要方面,塑化剂种类繁多,其中对苯二甲酸二酯是主要的一大类, (代号DMP)是一种常用的酯类塑化剂,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7。工业上生产DMP的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转化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组峰。

(2) 的名称 ,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DMP的分子式为 。

(3)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是D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E具有如下特征: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则符合条件的E最多有 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

(5)用 制备DMP的另一种途径:

其中反应①还有另外一种产物,该产物最可能是 ,反应②中的另一产物是水,且n(F):n(H2O)=2:1,则F的结构简式为 。

高三年级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51分)

1. C.2.D. 3. B. 4. C.5. C.6. B. 7. C.8. C. 9. A

10. A. 11. D.12. B.13. C. 14. D.15. C. 16. D.17. D

二、非选择题(共49分)

18.(15分)(1)3:2 (1分) ;Cu+2NO3﹣+8H+=Cu2++2NO↑+4H2O(2分)

(2)②(1分) ;2Cu+O2+4H+=Cu2++2H2O(2分)

(3)否(1分) ;这样生成物就只有Cu2O、SO2和SO3三种物质,铜和硫元素化合价都降低,得到电子,而没有元素失去电子不可能。(2分)

(4)2CuSO4=Cu2O+ SO2↑+SO3↑+O2↑(2分);不可能,若1mol CuSO4分解生成0.75molO2,则失去的电子为3mol,那么1molCu得到1mol电子,1molS得到2mol电子都转化为SO2就不可能有SO3生成了;(2分)

(5)HCHO +4Cu(OH)2+ 2NaOH→Na2CO3 +2Cu2O+ 6H2O(2分)

19.(10分)每空2分

(1) HCl ;

(2) 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

(3) 1:3 ;

(4) 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当 ;

(5) 3:2 .

20.(11分)每空1分。

(1)Fe2O3+4NH4HSO4 2NH4Fe(SO4)2+2NH3↑+3H2O .

2Ba2++4OH﹣+ NH4+ +Al3++2SO42- = 2BaSO4↓+NH3?H2O+Al(OH)3↓;

(2)SiO2,SiO2+2OH﹣=SiO32﹣+H2O.

(3)6;H++HCO3﹣=H2O+CO2↑.

(4)玻璃棒、蒸发皿,(NH4)2SO4、NaOH溶液 ;

AlO2﹣+CO2+2H2O=Al(OH)3↓+HCO3﹣.

21. (13分)

(1) ①②⑤ (1分) 3 (1分)

(2)1,2—二甲苯(或邻二甲苯)(1分) 醛基(1分) C10H10O4 (1分)

(3) (2分)

(4)20 (2分) (2分)

(5)H2O (1分) CH3OH (1分)

篇11: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其中马王堆1号、3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

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幽冥。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__、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

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龙舟在楚地战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纹。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

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间、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欲。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suò。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阴间的“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成为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的生动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A.汉镇墓文和《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天”。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墓主不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的形象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D.古希腊死者口中放小钱和中国皇帝死后口中含宝珠,都是为鬼魂进入冥间而并非上天所用。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的墓主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控制欲。

C.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的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

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

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7.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1)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2)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五湖,即太湖。

8、有人评价此诗“八句皆是眼前景,又皆非眼前影”。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6分)

9、尾联如何体现“惆怅”之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 。”

⑶《卖炭翁》中体现诗人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右方的方框涂黑。

三、1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八千岁

汪曾祺

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他如果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

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

宋侉子是个世家子弟,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特别爱养骡马。没几年就把祖产挥霍去一半,干脆做起了骡马生意。他相骡马有一绝,一次只买几匹,但要是好的,很大的价钱买来,又以很大的价钱卖出。那一年,他带回两匹大黑骡子,来看的人不断,一问价钱,就不禁吐了舌头。八千岁带着儿子到宋家看了看,心里打了一阵算盘。他知道宋侉子的脾气,一口价,当时就取了八百大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件事轰动全城。一连几个月,八千岁买骡子的壮举,成了大家茶余酒后的话题。

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

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

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却入了青帮,从此就无所不至。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

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他不是上过一年美专么?他有一匹乌骓马,请宋侉子来给他看看,嘱咐宋侉子把自己的踢雪乌骓也带来。千不该万不该,宋侉子不该褒贬了八舅太爷的马。八舅大爷问:你那匹是多少钱买的?宋侉子知道反正这匹马保不住了,就顺水推舟,很慷慨地说:“旅长喜欢,留着骑吧!”----“那,我给你画一张画吧!”

宋侉子拿了这张画,到八千岁米店里坐下,说不出话来。八千岁劝他:“算了,看开一点。”宋侉子只好苦笑。

没想到,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

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肯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

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作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

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做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

八舅大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它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赵厨房到八千岁的米店买米,八千岁就问:“有多少道菜?”----“一百二十道。”----“啊?!”----“你没事过来瞧瞧。”

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

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概不做保”“僧道无缘”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等,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又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叙述了八千岁的人生变化过程,反映了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情世态的微妙变化。

B.八千岁之所以叫八千岁,是因为他的穿着方式和外在形象经年不变、简朴破旧,尽显顽固老态。

C.八千岁被抓后托宋侉子拿主意,宋侉子也为营救八千岁挺身而出,是因为两人在长期的生意和生活交往中形成了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D.八千岁两次掉泪,意味深长。既有钱财被敲诈的悲伤,也有对自己长期明哲保身几乎无人可托的悔意,以及对八舅太爷大肆挥霍敲诈所得的痛心。

E.八舅太爷强占他人字画古董却又送一张自己画的画交换,体现出盗亦有道,虽行为不堪也要讲究江湖道义。

(2)请结合文章前4段的内容,概括作品中“八千岁”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

(3)作品题为“八千岁”,却花费较多笔墨叙写宋侉子,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6分)

(4)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钱穆:凤鸣高岗

1931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著书乱世

1938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华大地。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亡国之虞。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士气,声誉日高。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任教燕园

1929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正在撰写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我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校门就看到M楼,S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建议改用中国名字。

满座为之默然。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 个名字,大家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定为“未名湖”——1949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传统人物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年6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告别杏坛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集大成者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在上大学前,李埏已经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当时他认 为自己还有些基础,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么读书呢?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龚鹏程认为,钱穆先生天资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7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并世无两。”

相关链接:

①如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年》。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他告诉学生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钱穆的学生严耕望认为老师在抗战时期弘扬民族精神,是知识分子的典范。其他的史学家都比不上他。

B.顾颉刚在看了钱穆的手稿后,曾经推荐他去中山大学任教,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钱穆不能胜任中学的要求。

C.钱穆刚刚到燕大任教,就建议更改学校大楼的名字,他为燕京大学命名的“未名湖”,后来成为了北大的名胜。

D.钱穆虽然一直要求自己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但因他保持着温煦的处世态度,所以一直和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态度。

E.除了苦学的态度之外,龚鹏程认为,钱穆的天分也不容忽视,这一点从他为《公孙龙子》作注就能看出来。

(2)文章开篇写钱伟长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3)作为一名集大成的学者,钱穆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6分)

(4)在如何看待新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人认为钱穆的做法是充满矛盾和争议的,这种矛盾和争议在钱穆身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争议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_________的感觉。

②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__________ 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③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________,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

A.言不尽意 辞不达意 言不由衷

B.言不及义 含糊其辞 言不由衷

C.言不及义 辞不达意 言人人殊

D.言不尽意 含糊其辞 言人人殊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以上,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将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会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

C.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当普通学生对着成绩单愁眉不展时,总有一两个不识趣的学霸神情凝重地说:“我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道该报清华还是北大”,于是招致白眼无数。

D.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成就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中共十八大以来,反腐在中共党内刮起旋风并高压推进。据有关方面统计,在不到两年时间的反腐战役中,已有超过18位党员干部被处分,更有数目可观的司局级以上高官被查处严惩。无论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官员,还是已位居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局委员;无论是正崭露头角、渐起风云的政治明星,还是已功成名就、退居山隐的过往功臣, 。用中央纪委的话说,就是反腐“绝不留死角”。

A.一旦涉足或正在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B.一旦涉足或正在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C.只要正在或者曾经涉足过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D.只要正在或者曾经涉足过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① ,心态上的年轻确是能够永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 ② ,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轻心态、葆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 ③ ,流淌出的不只是无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17.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微商”下定义,不超过50字。(5分)

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商品交易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了,而微商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日益流行的微博或微信平台里,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分享心情,还能发送商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支付功能,销售自己的商品,达成交易的目的。这种商品交易模式方便快捷,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材料一:周弘,赏识教育倡导者,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他用其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培养了一批“周婷婷”,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他创立的赏识教育被称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

材料二:最近,香港商人萧百佑以“狼爸”之名走红媒体。他说,孩子12岁之前做得不对,就要打。他以家里的“有道明君”自居,在品行、饮食、娱乐、社交、学习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孩子违背了家规,就要受到训斥,“藤条伺候”,常常被打得伤痕累累。狼爸用家法调教出的三个儿女相继被北京大学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就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你有怎样的见闻或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12: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1 、D (A“天为阳、地为阴”并非汉镇墓文之语,它是作者的概括。B龙舟的目的在于招魂,该理解忽略了原句中的重要信息,改变了龙舟的用途。C墓主人乘坐舟船是仪式的组成部分,并非是当时整个仪式情景的“再现”。)

2、D该项是用来说明死者必须横渡“阴阳界”才能进入“阴间”,不属于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的证据。

3、B(A“内容失察”“先入为主”等分析错误。C与原文相比少了“几乎”两字。D.“代表最新成果”的说法没有根据。

文言文:参考答案:

4.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A(“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

6.D(曲解文意。“通撰的……审核后”错,原文意思是元行冲上奏请求通撰古今书目,名叫《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编撰考订,历经一年多才修成。并不是元行冲自己通撰了此书,然后由毋煚等加以审核。)

7.(1)元行冲自认为书生不能担负督察举发的重任,坚决辞去按察使(的职务),(皇上)便让宁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

[“以(认为)” “固(坚决、坚定)”“乃(便、于是、就)”“焉(他)”,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1分]

(2)不应无辜被谗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请求从轻发落,当时虽然没有被皇上听从,却深为当时的舆论所赞美。

[“为……所(被动)”“构(陷害、构陷、诬陷)”“见(表被动)”“美(名词作动词,赞美)”,每译对一处给1分,。]

8.答案:四句诗融眼前之景与虚构之景为一炉(2分)

颔联描绘飞鸟在苍翠的山色之中来去出没,人歌人哭,和着水声一起随岁月流逝。这些并不只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世代在山中、水边常现之景,(1分)且“人歌人哭”又语出《礼记•植檀弓下》,意为世代繁衍生息,这一“色”一“声,’写尽了人生的悲喜,历史的轮回(1分)(合理解释即可)

颈联展现了“雨中人家”与“落日楼台”这两种在现实中难以同时出现的景象,诗人别开生面地将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截然不同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1分),隐隐表露出其内心的惆怅、悲凉之情(1分)

9答案:尾联用典、以景结情(2分)。借对一代名臣范蠢追慕而不可得的遗憾表达出仕途失落的惆怅(1分);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表现其内心的茫然惆怅(2分)。

10.(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三、答案:答案:

11. (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B项原因表述不完整;A项“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与原文不符;E项“盗亦有道”“讲究江湖道义”的解释不合原文,实际上更凸显此人的无耻霸道)

(2)(6分)①精明节俭,生意上精打细算,生活要求低;(2分)②冷漠吝啬,不为别人作保,不肯接济他人;(2分)③保守刻板,迷恋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一尘不变。(2分)

(3)(6分)①结构上,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串联起来,推动情节发展,使前后情节连贯可信;(2分)②艺术手法上,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宋 侉子的豪放通达,更凸显八千岁的吝啬刻板;(2分)③主题表现上(或人物关系上),宋侉子与八千岁的信义之交,和宋侉子与八舅太爷的虚与委蛇形成鲜明对 比,凸显出小说的主题。(2分)

(4)(8分)含义:体现了八千岁人生哲学的改变,对自己的吝啬、冷漠有了一定的反省。(2分,意思对即可)

艺术效果:①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2分)②人物情感表现上,表现了八千岁对八舅太爷这类不义之徒的强烈愤慨,情感不再麻木;(2分)③思想内容上,以八千岁的性格转变映衬时代变迁的讯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2分,意思对即可)

四、答案:

(1)选E给3分,选C给2分,选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原文强调“一般的”史学家比不上他;B项,原因有误,顾颉刚是认为钱穆的才华教中学有些屈才;D项,钱穆是在抗战之前和主流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

(2)①内容上:开篇写钱伟长的事情,属于侧面描写,钱伟长的古文功底深厚,体现了钱穆对他的影响与熏陶,侧面衬托了钱穆的学问之深。②结构上:引出传主 钱穆,和下文的正面描写相呼应,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丰富传主形象。③艺术效果上:钱伟长的故事也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吸引读者。(每点2分)

(3)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态度。坚持传统文化,也学习新文化。②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或深忧。《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后来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③爱国,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抗战时写出《国史大纲》,并进行多场演讲,激励军民抗战士气。④天分高,能力出众。从严耕望和龚鹏程的评价来看。(每一点概括原因1分,结合文章1分;四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勤奋、温厚的态度、敢于挑战权威等结合文章正确也给1分)

(4)①钱穆的争议体现在他一方面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批判新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前一点体现在他对胡适的态度上,后一点则可以从余英时对他的评价中看到。②事实上,这种争议恰恰证明了钱穆是一个学贯中西古今,兼容并蓄的集大成者。③无论是在他的时代,还是在现代,我们每一个人在治学或做事方 面都应该广泛地接纳各种观点,有坚持,有扬弃,做到和而不同。(答出争议并结合文章事例给4分,具体是坚持传统1分,事例1分;学习新文化1分,事例1分;评价有明确的观点或立场即支持或反对钱穆2分,讲述道理2分)

13.A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辞不达意: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

含糊其辞:指话说得不清不楚。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14.C A.“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不合逻辑。B.句子成分残缺。“不仅将经济增长……”改为“不仅将加强经济增长……”15.D

16.(1)年龄上的青春是留不住的 (2)但心态决不能染上秋霜(沾上暮气或死气沉沉) (3)年轻心态犹如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17.微商是人们在微博或微信平台里发送商品信息,利用网络支付功能达成交易目的的一种商品交易模式。(【评分标准】下定义的格式1分,属概念“商品交易模式”1分,“在微博或微信平台里发送商品信息”1分,“利用网络支付功能”1分,“达成交易目的”1分)

18. 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本则故事的结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太阳”“云”“风”互相“怨“。由此可见本则故事是在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立意可以是:责任面前要勇于担当;抱怨是推卸责任的表现,相互推诿只会导致恶果。

相关专题 考试卷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