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表现技能培养及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蜂蜜罐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蜂蜜罐罐”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室内设计表现技能培养及课程教学研究论文(共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室内设计表现技能培养及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室内设计表现技能培养及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设计表现力是室内设计专业培养的重要技术能力,作为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学生,更应具备较强的表现设计意图的操作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竞争力。因此,在涉及表现能力的相关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训的课时分配,要贴近实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注意课程的前后衔接,使所学课程构成能力培养的链接。

关键词:设计;表现力;课程;对应关系

1施工图表现能力

1.1室内设计制图

制图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室内设计图的基本表现手段,也是AutoCAD软件技能的专业支撑,是学生专业能力的直接体现。因此,学生必须了解制图的基本原理——投影理论和制图规则,掌握室内专业制图的基本技能,能够绘制施工图,为后期AutoCAD、室内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1.2AutoCAD软件

AutoCAD软件在建筑模型及室内平面图形的应用方面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绘制二维建筑图形以及三维建筑模型的各种方法和实用技巧,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绘制室内设计施工图。教学中要压缩讲解基础工具的课时,工具、操作技巧的讲解以使用、常用为主,加大对施工图包括构造图的成套图形的`操作练习,保证居住空间施工图、公共空间施工图至少可以各练习一套,也可以考虑与设计作业结合。

1.3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在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具时,以保证人们“舒适愉悦”为前提,培养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掌控能力。学生在本门课程中要了解人体基本活动尺度、心理学及人体测量学知识,了解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人体环境行为的成因,掌握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能够针对具体施工图例设置相关尺寸,理解空间与尺度之间的心理关系,并加以熟练运用。

1.4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关于室内与家具设计所用材料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材料学知识体系,熟悉各种材料的组成、构造、性质、规格和用途;识别与区分室内常用材料;了解构造层次体系及各层次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建立材料的标准化概念,能够合理选用和贯彻执行标准,为室内设计合理选择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1.5装饰构造

主要讲述室内工程各部分的构造方式、施工做法等内容,涉及制图、材料、人体工学等课程的内容,学生应掌握如何使用装饰材料,能够绘制室内空间的顶棚、墙体、地面的施工图,能够根据设计师意图绘制相关节点的大样图,并确定有关细部尺度、材料规格等内容。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将施工做法以构造详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使学生可以依据不同的工程做法绘制出对应部位的节点大样,保证施工图的完整详细。而且要尽量与设计作业配合,运用制图知识由临摹到设计,完成住宅施工图、商业空间或娱乐空间施工图各一套。

2效果表现能力

2.1透视图

透视图是效果图的底图,承接设计素描的造型能力,要使学生掌握透视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建立空间概念,能够绘制室内空间的透视图,为今后3DMAX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论讲解以简单实用为基准,主要强调动手能力,配合大量实际工程类型的作业,由简单的立体、住宅空间到相对复杂的公共空间、共享空间的透视图练习,使学生明确了解透视与效果图、室内设计的关系。尤其在后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习惯快速出图,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徒手作图能力,为室内设计课程奠定能力基础。

2.2效果图表现技法

效果图是体现设计师思想和设计意图的有效的、直观的形式,它通过透视效果、色彩、材质表现、空间感等诸多方面,综合反映了设计空间的预期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它是设计师草图设计阶段的常用表现方式,也是后期用来与客户沟通的工具。因此,掌握绘制室内设计表现图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并能在室内设计时熟练而有效地运用,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教师授课时,应结合设计色彩、透视、室内设计以及材料表现技法等相关知识训练,注意强调与设计课程的顺序关系。必须从临摹效果图过渡到由平、立面图绘制效果图的阶段。加强手绘草图的训练,可以考虑利用制图作业、设计作业的成果,既能保证作业的完整性,又能使学生明确地感受到所学课程间的延续性及相关知识的相互作用。

2.33DMAX

3DMAX作为绘制效果图的主要软件,教学中应用少量课时讲解基本命令、基础操作方法,用大量课时进行实例训练。尽量包括各种空间类型,在具体案例中巩固、强化工具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绘制出各类效果图。

2.4Photoshop

Photoshop是兼容性最强的平面处理软件。但任何软件都是表现设计意图的工具,因此教学要着重体现在软件对专业图的处理手段上,在学生掌握基本命令后,尽可能多地运用工具处理图形,掌握与其他软件交互使用的方法。工具讲解要始终以设计图为例,压缩单一工具练习时间,留出综合运用练习的时间,考虑配合处理手绘效果图或3D效果图,有意识地强调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

2.5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是依据设计图纸,通过一定的材质制作出规定的空间模型,配合表现设计师的想法,给人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示。学生掌握了模型制作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就能够制作各类常规空间的模型,既可以完善自己的设计表现技能,又可以锻炼体会设计师意图的能力。而且可以将模型制作训练成为一项单独的职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教学中尽量多一些制作练习,市场上常用模型材料会用即可。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表现类课程所涉及的职业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每门课程的主要学习目的,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作用,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课程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其学习效率,并为专业课程的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提供依据。

篇2:室内设计技能大赛论文

室内设计技能大赛论文

摘 要:在职业学校中,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项目都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对学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师生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提升,同时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

在职业学校中,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项目都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对学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师生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不仅可以对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提升,同时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室内设计》课程是三年制中职室内装饰专业的主修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技能性和艺术性,学习该课程可以提升设计技巧、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企业实践能力,在客户洽谈、CAD图绘制、效果图渲染、装饰材料等多领域要有所熟知,并将其转换为课堂教学环节。

一、技能大赛强化教学实践技能,促进课程系统化

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学生的技能与社会市场接轨,从而可以达到学生与市场需求对接,让学生在就业中明确目标。江苏省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主要考察学生绘画造型能力和3DMAX软件操作能力。绘画造型基础是设计创意的本源,职业学校学生大多都没有从事过系统的绘画训练,这就成为学生设计基础能力中的短板,在对素描半身像的绘制中了解怎样找准比例形态,在水粉静物中明白色彩搭配原理,为室内设计渲染打下了良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技能大赛考察项目的设置,切身为职业学校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从而为现代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

二、技能大赛增强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性与课程内容

技能大赛的比赛的实施,是基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特性、行业中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和学生实际课程内容来设定。技能训练过程是以基于室内设计的全工作过程为体系,把实际的工作内容融入到具体课程中,使得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中构建发展岗位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形成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增强技能水平。技能大赛的项目重点考察的学生专业能力和艺术理论知识,学生在训练专业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室内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为到企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个人艺术设计水平是一个非常难提高的过程,而技能大赛训练中考察学生素描半身像和水粉静物,可以不断丰富职业学生的绘画基础、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形成独立设计创作的能力,再通过技能大赛软件知识考察学生3DMAX软件操作,加深学生对室内设计原理、装饰材料和设计理念等水平。在学校对技能大赛的高度重视下,室内设计课程内容也有所调整,从之前系统化教学课程内容,逐步转变为项目实训化课程,培养行业实践技能,不断提升职业岗位适应性。

三、技能大赛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实现“学习”与“工作”相互结合,是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特性就是提升学生技能实践水平,为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技能大赛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教学模式相比较,其重要资源在于企业对教育资源的借鉴利用和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职业技能水平,让学生在技能大赛训练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到专业设计人员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获得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学习并掌握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设计基础及相互关系,对室内设计中所需要的量房、水电图绘制、平面布局图绘制和整体效果图设计等有详细了解,在实训行动中安排技能训练计划,从基础知识到系统化知识学习,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取专业知识并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四、技能大赛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参加技能大赛比赛模式中的学生,不仅仅是一名在校学生,并且可以作为企业从业人员来看待,学生在比赛训练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以一位设计师或公司员工的角色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参加技能大赛,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生存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和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技能大赛不但可以短时间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也能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顺利完成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总而言之,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当然,技能大赛能够带来诸多好处,我们也需要辩证地去看待。若在整个过程中,过分重视结果和名次,会给学生身心带来一定影响,也失去比赛真正意义。所以对待技能大赛,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为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而服务。

篇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笔者深入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将JiTT理念引入课堂教学,着重研究利用网络在课堂内外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从而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实践证明,运用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物理;JiTT;同伴教学法

《大学物理》是一门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时空观和物质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该课程的涵盖面广,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比较难学。在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教学的相关模式来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教学的最终的效果也不好。因此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了JiTT教学理念,对JiTT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前缺少预习

课前预习是大学物理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但是由于这门课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但学生学习时喜欢生搬硬套公式,对于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学习内容变得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兴趣,对课程的总体框架缺乏理解。再加上现在的大学课程较多,学习时间紧张,课前预习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

(二)课堂互动交流少

大学物理课程涵盖面广,内容多,学时紧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在下面看书,由于没有预习,无法在课堂上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与教师进行师生互动了。

(三)学生信息反馈慢

在课堂上,教师教了多少,并不代表学生就学了多少,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一般只能通过课下答疑,课后作业,来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滞后,不能够依据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和控制。另外,传统教学中,大学教师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少,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只是依据教材或经验。

二、“JiTT”的相关教学理念

“JiTT”,即:Just-in-TimeTeaching,此项教学理念被称之为:“及时性教学”或“适时性教学”,这是建立于“基于网络的学习性任务”及“学习者的主动的学习课堂”这两者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比较新型教与学的相关策略[1],是非常充分的利用课外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典范。JiTT比较充分地体现出:BlendingLearning的本质性的特点,即: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以及于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两者的各自的优势相结合起来。既是要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教学、启发教学、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性的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于创造性等。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同认识是: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于一起,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性的效果[2]。

三、基于“JiTT”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JiTT理念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视课堂外与课堂内的反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网络的课前预习反馈

基于网络的反馈是JiTT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组成要素。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按照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预习的题目,并利用Blackboard等网络教学平台公布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与课程相关的论文、专著、课件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可随时查看。学生在预习内容的基础上完成预习题目,并通过网络进行提交,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自己在预习中的出现的问题用电子邮件反馈给相关的任课教师。教师通过网络材料,在上课之前能够比较及时地去查看学生的反馈的材料,了解学生自学的水平以及常见的错误,从而根据预习情况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的相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

(二)利用同伴讨论的课堂教学反馈

JiTT要求教师利用课堂上开展各类的讨论以及辩论―――包括教师及学生两者间的、学生及学生两者间的、全班性的或小组的讨论及辩论等。其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以及技能的深入理解性及掌握点,最重要的是力图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提高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等问题。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班的需要,在大学物理课堂上,结合同伴教学法来开展本阶段的教学。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tion,PI)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它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以及与每个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探究问题。基于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后达到的程度为起点组织教学,教师不再介绍教材上已有的定义、推导和例题,而是只讲解必要的知识点。将一节课时间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比较关键性的概念设计,教师在讲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后,给出一个比较概念性的测试题,学员自主得出答案,并伴随着课上讨论。只有当举手显示的正确比例占绝大多数,教员才会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与同伴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常比教师直接向学生解释更为有效。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来,倾听、提问学生,了解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在课堂上直接得到学生对概念理解程度的反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滞后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更有效。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伴随评价方式的改革,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较传统的、单一的笔试已经不能全面、准确地来衡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好的发挥JiTT教学法的作用,采用了比较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评定学生的最终的成绩:预习反馈:占比(10%),课堂表现:占比(20%),作业:占比(10%),期末测试:占比(60%)。

1.预习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前所提交的预习题目方面,观察到学生是否真正认真完成了预习的教学任务,并且作出相应的记录工作,对预习时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分数奖励。

2.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之上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同伴互动中来,是否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项是评测的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3.作业情况:一般是考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4.期末测试: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测试,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由此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结语

基于“JiTT”理念性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大大改变了原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优势,大大地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相关限制,是一种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模式的授课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JiTT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

参考文献:

[1]田莉.及时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1):39-43.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3):5-10.

[3]何克抗,刘春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12):9-13.

[4]张萍,EricMazur.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8).

篇4: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消费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也属于消费经济学的一部分,主要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并且发现规律,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属于核心课程。《消费心理学》是将普通的心理学原理与当前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相结合起来,将心理学理论与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特征相结合,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所用。在这一课程中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重要的,这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这对于毕业之后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

1.《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尽管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教育方法应该创新的问题,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上还是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还是以讲解具体事例之后引出原理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习理论知识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对于实际应用知识而言却存在很多问题。而中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就业,所以增强实践能力远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加重要。

1.2教材内容交叉

当前很多院校所选择的《消费心理学》教材都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相互交叉,出现重复的现象,书中很多内容都会在其他的专业书中找到,例如:在《广告学中》也会出现同《消费心理学》课本一样的广告设计、商标战略等,这些内容也会出现在《公共关系学》中;而在《市场营销学》和《商品学重复》中也会出现生命周期和产品价格等内容。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的知识点,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很大影响,他们因为重复听同样的.内容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1.3教材不具有针对性

在课程改革之后,大多数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消费心理学》教材都是经过缩减和改变而成的,在缩减和改变的过程中参考的就是本科的教材,因此缺少了很多内容。由于每个学科都是具有针对性的,所以改编之后的教材难免对在基本的结构性和系统性方面有所缺乏,很多中职院校的教材在改变之后都更加偏重于理论,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这是由于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所以对学生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要求,而实际技能则处于第二位,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在毕业之后面临的是就业,而且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本科生相比也较差,换句话说,中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强调的是对知识是实际运用能力。

2.《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2.1改革教学方法

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离不开的,因此应该不断的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改革,不断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案。首先是在课堂讲授方面,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存在诸多的不足,一直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而对实际运用却有所忽视,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暗示的方法让学生从案例中自己领悟理论,这样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不再是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的思维转换为双向关系,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强学习效果。其次是案例教学,在授课时教师应该以具体的消费案例为媒介,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学生之间多多沟通和讨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这一环节中正确选择案例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保证所选择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可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补足教科书中叙述简单、枯燥乏味的缺点,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合理衔接。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题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提出消费心理问题,由同学们自主分析,各抒己见,教师针对学生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之后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2.2改变教学内容体系

教材对于一门科目来说具有指导性作用,所以《消费心理学》教学的改革与教材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对于中职院校的教材来说可以自主编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材,这样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编写的过程中可以将工作过程作为主线来编写,将内容以岗位为核心,模块化、具体化的编写,排版也要合理有序,不能够杂乱无章,这样反而会增加知识理解的难度。编写时可以按照难度逐渐升级的方式进行编写,首先是基础模块,之后是能力模块、最后是应用模块。在基础模块,主要讲解的是心理学基本的理论知识,是针对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一些心理活动;在能力模块主要是一些市场营销和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技巧,以及处理消费纠纷的能力培训等。

2.3改革考核模式

《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项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加入实践学习的内容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而当前的考试却只是将学习效果展现在书面上,这种方式不能够综合的评价这门科目的学习效果,所以当前应该改革考核方式。除了要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他们学习过程的考核。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计入到学习成绩中。将过程考核的结果也归纳到最终的总成绩之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那些平时不学习只是依靠考试之前突击学习学生获得高分的不合理状况。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当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只有掌握了消费者的消费情况才能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消费心理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书本,而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当前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并且将考核方式变得更加具有综合性。

参考文献:

[1]杨丽娟.《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法初探[J].中国市场,,(49)205-206.

[2]冯宇.改革“消费心理学”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J].黑河学刊,2015,(1):113-114.

[3]李迪.《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网络财富,.18.

篇5:轨道运营管理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

轨道运营管理技能训练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

摘要:微课是教师以视频为主载体记录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它微小、精细、针对性强,能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运用微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轨道运营管理服务技能。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激活;训练

例如,知识点授课视频、操作过程演示等内容。学生可以使用相关多媒体介质,将课堂上由教师课授的学习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微视频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讨论,也可以上课时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重点和难点,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理想化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浓厚兴趣,这就是微课。职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但是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还是依赖于传统教师灌输式的语言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一直以来,在教学模式上,中职学校一直是以就业为导向,但是普遍采用的都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每节课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多,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有些知识比较难懂,大多学生难以接受。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提不起来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单凭空洞枯燥的说教很难讲清一个观点,说明一个道理。有一些教学的难点、重点,无法形象的表达出来,很难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能否巧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在课堂中适时的发挥作用,取得教学效果是十分关键的。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欠缺,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都是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发挥不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必将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微课恰是一种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新颖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微课是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它微小、精细、针对性强,每节微课时长一般为5~10分钟,能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在职业学校更以实操为主干课程,使用微课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接触到的事物、现象或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发展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地铁车站手摇道岔操作,只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手摇道岔六步曲中一看、二开、三摇、四确认、五加锁、六汇报的具体操作,受条件所限,学生也很难进行实操。所以,在备课前我就预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手摇道岔六步曲的实操做成微课,让学生观看到实际的操作方法,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此部分内容,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往往是直接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教师在引入新课内容时,找到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实例,可以结合实际,运用恰当的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情境。利用微课直观、生动的特点设计趣味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导入新课内容做好铺垫。在教学《乘客投诉处理技巧》时,如何示范接待乘客的仪态以及声音、手势等时,先以一个微课短片将应对乘客的技巧展示给同学们,让学生微课中寻找自己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这比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条式的说教、示范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体现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将艰涩难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做成微课展现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反复观看微课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理解重难点知识点。

二、学生参与微课制作,激活课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录制当中成为视频中的主角,完成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是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技能训练的效果。例如,轨道车站站台手信号的使用、自动售检票机票箱更换,这些实训操作让每个学生按脚本完成知识点的录制。在制作过程中即熟记了知识点,又完成了实训内容。录制结束后挑选出优秀的作品,做为微课视频展示给大家。而每位同学的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做为平时成绩的采集。在录制微课时,学生感到即新鲜又兴奋,即可以完成了微课的录制,又很好的体验了知识点的应用。微课的使用给课堂教学改革开辟新的天地,给中职轨道运营课堂教学带来生机,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促进和推进学科素质教育的优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微课构建学生的多种学习渠道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学习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针对轨道运营管理专业各科目、各教材中每一课的重难点研究出利用微课解决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微课的优势,突破以往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职课堂教学微课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法的服务技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也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真正领悟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者。

篇6:卫星通信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卫星通信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实验设备成本制约卫星通信实验课程发展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种教学对象的特点,对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内容以及实验条件建设进行了探讨与摸索。本科生实验教学设计采用低成本实验设备,突出感性认识;研究生实验课程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卫星通信;实验教学;卫星广播电视

截至底,中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超过140颗,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伴随着卫星数量的突破,我国的卫星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地面应用系统的发展还不够。除投入不足外,人才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卫星通信课程作为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激发学生对卫星通信领域的学习兴趣、培养卫星通信领域的人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课程开设背景

由于卫星通信设备昂贵、通信卫星资源紧缺,传统的本科《卫星通信》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验演示和参观观摩为辅,实践教学的比例非常少。卫星通信的频率很高,常规的仿真平台很难实现全系统仿真,因此,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的仿真实验仅限于卫星通信的中频部分[1],让学生观察信号在中频部分的处理与传输过程,深化学生对通信基本理论的认识,但这些改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卫星通信过程,也很难激发学生对卫星通信领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与工程实际结合也更加密切,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与理论教学相比,由于学时有限、实践环节组织困难,实验教学已成为卫星通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2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为提高卫星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卫星通信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而言,该校在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中开设了《卫星通信》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了《现代通信新技术》(其中包含了卫星通信的相关内容),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有很大差异。

2.1本科实验教学

本科教学中学生数量众多,传统的《卫星通信》实验课程受限于实验设备的成本,只能让学生进行卫星通信的演示和观摩,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卫星通信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最廉价的卫星通信方式之一——卫星广播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它主要由天线(及其支架)、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视机以及电源等设备组成。该系统属于卫星通信中的单向接收地球站,而卫星通信中的反向发射链路与接收链路相似,因此,该系统完全可以作为学生体验卫星通信过程的实验设备。然而,虽然电视机在该系统中仅作为通信的终端设备,与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关联性不强,但电视机的成本却占据该套实验系统的70%以上;另外,卫星广播电视实验的开设通常需要在室外开阔地域进行,此时系统的室外供电也将成为课程开设必须考虑的因素;上述两个原因导致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在《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无法得到推广。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市场调研,将卫星电视接收机和电视机的功能改由寻星仪来实现。寻星仪是融合了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视机以及频谱仪简易功能的一体化设备,采用锂电池供电,不需要市电,便于室外实验的开设。整套系统成本低于1000元,其简易的频谱仪功能还可以开设卫星信标的接收实验。寻星仪的操作界面与常规的卫星电视接收机完全相同,可以设置卫星名称、高频头本振、接收频率、符号率、极化方式等参数;连接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后,当天线对准目标卫星时即可接收到该卫星上的信号(即接收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高于卫星接收机门限);若目标卫星上有公开的电视节目,还可以直接使用该终端收看卫星广播电视。在该系统上开设的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卫星通信中天线对星的基本流程与操作技巧,明确天线三维指向的`参考基准与天线精确对准卫星的判断标准,使学生对卫星通信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整体认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卫星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明白卫星通信中对星的标准是什么,并掌握对星的常见技巧。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启发他们更深入了解卫星通信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

2.2研究生实验教学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理论讲授不仅要细而专,还要广而泛。在本科现有卫星通信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与卫星通信相关的天线技术、阵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的发展现状,为研究生下一步的课题选择提供参考。作为小班教学,研究生的卫星通信实验课可以采用完全自主的形式——将固定卫星地球站、便携式地球站、卫星动中通地球站以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无人机视频采集等设备交给学生进行自主组合,按照系统搭建由简单到复杂,地球站由固定到移动,通信业务由话音到视频的渐进过程,让学生体会卫星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场景以及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投身卫星通信领域技术研究的兴趣。

3结语

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强化学生对卫星通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卫星通信领域的学习兴趣。该文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种教学对象,对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内容以及实验条件建设进行了探讨与摸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适合于不同对象、不同接受能力的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如何取得更好教学效果还需要与广大高校的卫星通信课程教师共同探讨。

篇7: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建筑力学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涵盖了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部分知识,概念较多,综合性强。面对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本文在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期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力学;厘清概念;问题导向;认识实习

建筑力学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而必备的力学知识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建筑专业相关岗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分析情况,知彼知己

笔者所使用的《建筑力学》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够用”原则,将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部分内容,按照力学知识的内在规律进行整合,形成新课程体系。本教材概念叙述简明扼要,减少公式推导,而且每章节前都附有知识要点及学习程度要求。虽然编者在绝大部分章节前安排了课题导入,但是这些导入材料脱离了工程案例,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而学生情况又如何呢?目前,职业教育招生还处于“兜底”阶段,职校招生难、生源大战现象仍然在绝大部分地区上演,招进来的学生绝大部处于低分段,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且缺乏学习兴趣。

二、厘清概念,打好基础

本教材概念多,而概念是掌握知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强的特点,因此厘清概念,可以为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概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举例如下。运用类比教学法。“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先比后推”。通过“类比”让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例如,对理想轴心压杆在外力作用下的三种平衡状态的理解,笔者借助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入一个小球在三种不同的支承面上的平衡情况进行类比分析:下凹圆弧面、上凸圆弧面、水平面。假若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干扰力,观察小球的平衡状况,来类比压杆的三种平衡状态,即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临界平衡。小球的三种平衡状态与压杆的三种平衡状态具有可类比性,而小球的三种平衡状态直观、形象,可展示观察。通过“由此及彼”“先比后推”的类比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具有抽象特性的压杆“三种平衡状态”概念,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运用体验教学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演示教学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示范,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力矩是用来衡量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转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力矩的大小是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矩心)的距离。理解了力矩的概念,可以为学习习近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基本式、二矩式、三矩式)、内力的计算等打下很好的基础,否则将会对后续章节内容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讲解力矩时,笔者结合以往教学经历,着重解决力矩中力臂的这个影响因素,从开关门入手,让学生不断改变力到门转轴的作用位置与作用方向的变化,体验要收到相同的作用效果,所施加的力的变化和对应力臂的变化,同时再结合工程中出现的“自关门”“自关窗”工程质量问题,让学生加深对力矩的理解和应用。运用实习教学法。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眼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目前,各职业学校正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包括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通用能力在内的学习领域或课程模块,积极实施理实一体的情境化教学,倡导“学中做”“做中学”。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渗透这一理念。在学习约束与结束反力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然后通过施加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观察销钉与销钉孔接触面位置的变化,得知该约束反力的方向的不确定性(大小和方向未知),结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用一对相互垂直的分力来表示。对于可动铰支座约束,结合学生所做模型,一端用滚动轴承做支承,另一端固定在支承面上,横向杆件长度可调节,用来示意热胀冷缩的作用,这样学生可比较直观形象地了解掌握可动铰支座约束的特性:可动铰支座只限制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运动或运动趋势,沿着支承面方向的限制(滚动摩阻)可忽略。

三、问题导向,激发兴趣

力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压杆稳定内容时,教材中使用了工程实践的例子进行导入,一根细长直钢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突然弯曲失去平衡的实际荷载和根据强度条件计算的承载力二者之间相差很大,从而引入失稳的概念。笔者补充了一个例子,准备一把崭新钢卷尺,让学生把钢卷尺沿着竖直方向慢慢地向上拉,让动手操作的'学生来体验钢卷尺在上升过程中的平衡性,学生发现伸出的钢卷尺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会突然失去平衡倒下。通过学生分组操作,记录每组学生伸出的卷尺高度这种自我体验的竞赛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失稳概念的理解。在讲解自由度的概念时,首先提出问题,手持一只装水的水杯,可以在不让水溢出的前提下,让水杯旋转一圈吗?这个问题马上就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老师演示,学生动手做,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自由度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向。学生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支座反力计算中,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而不自知,而利用竖向荷载的平衡方程可以简单校验,但对哪个支座的反力比较大,往往没有直观的体会。笔者就结合两个人抬重物来举例,让他们增强感性认识。重物悬挂在中间两人分担同样的重量(支座反力也相同),再延伸到结构对称、荷载对称的情况。但为什么小时候和父母抬东西时,父母总是把绳索往自己面前拽?从掌握知识的角度去分析,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爱的情怀。

四、认识实习,学以致用

认识实习,又称认知实习,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抽象的理论难点问题,通过施工现场参观、实习以积累感性认识、增加工程力学经验,将较难理解的抽象的力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力学、结构布置、配筋构造、施工工艺等问题。注重学用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组织学生参观附墙脚手架、人货两用电梯时,问:为什么每隔一段距离就使用附墙连接件进行加固连接,与书本上提高压杆稳定性措施的知识点相对应:改善约束条件、减小压杆长度。脚手架间距、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可以分别从梁弯曲、几何体系的组成分析的角度理解。支座处的负筋布置、钢筋的锚固长度、悬挑构件的受力筋位置等知识点结合对应的力学知识,让学生加深理解,认识到必备的力学知识是施工员、安全员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

篇8:机械控制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机械控制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一、杠杆故障分析与故障仿真

反馈杠杆不灵活、卡塞或变形会导致反馈装置的迟缓率过大,反馈时间常数增大,造成转速波动,调节时间变长。中线1为杠杆故障导致反馈延迟的仿真曲线。故障状态下,系统超调量增加,转速波动严重。

二、调节弹簧故障分析与故障仿真

弹簧疲劳失效是透平机械转速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弹性减弱甚至完全失去。在弹簧弹性减弱时反馈装置的反馈时间常数会增大。2线2为调节弹簧弹性减弱的曲线,调节时间加长,达不到所要求的设定转速。

三、错油门滑阀卡死故障分析与故障仿真

透平机械的工作条件比较复杂,易导致液压油路的污染,使错油门中掺杂大量的污染颗粒,这些颗粒会导致错油门滑阀卡死。卡死以后就会使转速控制系统的.液压放大与反馈环节失去作用。线3为错油门滑阀卡死工况(液压放大与反馈环节失效)的仿真曲线。错油门滑阀卡死时转速稳定在某一转速状态,达不到设定转速值。

四、错油门滑阀节流口堵塞故障分析与故障仿真

由于长时间工作,错油门中的油可能会被外界的杂质或部件间的磨损掉下铁屑污染,而这些杂质与铁屑可能会堆积在错油门滑阀节流口处,使节流口的周向宽度变小。节流口的周向宽度变小导致液压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减小,这种故障会造成液压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放大程度减小,使油动机的反应变缓,整个调节系统调节时间加长。线4为错油门滑阀节流口堵塞的曲线。故障曲线15秒仍未达到设定转速,并且出现了小频率的转速波动。

五、错油门出液压油泄漏故障分析与故障仿真

错油门处液压油泄漏后,会导致进入错油门的油压力降低,进而使通过错油门滑阀节流口的液压油流速降低,流速降低以后,液压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变小,故障现象与错油门滑阀节流口堵塞相似。如果油压继续降低,直到无法推动油动机动作,则会使之后的放大反馈环节失效,故障现象与错油门滑阀卡死相似。通过透平机械控制系统各元件故障分析,构建故障模型,融合Matlab软件中Simulink仿真工具,可以非常直观地使学生了解透平机械控制系统建模、仿真的过程。将Simulink仿真软件应用于透平机械控制的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必将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9: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技术课,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机械制造;教学方法

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又不同于专业课程,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热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冷加工工艺(车削、刨削、钻削、铣削及齿面加工等)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三大部分的基础知识,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尽管内容庞杂,知识点很多,但可以用一线、两段、三重点、五要求来概括:

“一线”是指整个课程内容贯穿着从毛坯制造到加工成产品的一条主线,这与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一致。用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使知识有了系统性。

“两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毛坯制造与机械加工两个阶段。在一般工厂或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热加工”及“冷加工”。热加工的主要基础理论是“铁—碳平衡图”,而冷加工的基础理论则是“金属切削原理”。

“三重点”是学生学习必须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知识,它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其一是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与热处理方法。二是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毛坯制造工艺性的初步能力。三是领会并掌握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原理与生产特点,以及加工所用设备、工卡量具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五要求”是如下几点:(一)了解毛坯制造及零件切削的主要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二)了解各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和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三)掌握选择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方式方法的`基础知识;(四)对常见典型零件能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过程;(五)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难看出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性强,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电大教师要教好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程,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

该课程的内容多又相互独立,学时少,而且有些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显陈旧;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相适应,必须探索一套与之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难以保证在较少学时内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式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灌输式教学,对于教材内容的教授面面俱到,惟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结果导致学生只有死记硬背,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并且对于每一章中的“精髓”没能很好地把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狭隘教学方式,不能拓宽视野,获取的信息量较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三、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改革

(一)通过直观教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外省市的城镇和农村,在过去的在校学习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不了解生产中的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如果按照过去的教育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渐渐的就会所学课程失去兴趣,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前或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观看,及时地通过生产现场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根据教学内容,分块打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把十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在一起,分为冷加工、热加工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每个部分都要进行“打包”,既为应知理论包、应会技能包、能力应用考核包;应知理论包,就是以够用为度,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在教学中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中所用到的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内容、运动形式、刀具、夹具的形式作以详细介绍并进行认真对比,掌握特点,使之有效地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应会技能包,就是突出技能,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易跳槽),企业生产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到生产现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在以车削加工练习为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其它类型机床切削方法的模拟练习。通过对比练习,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能力应用考核包,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例让学生找出设备事故原因、产品质量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

(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材的相应处理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就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面。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学生应以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为主,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则应以车、钻、磨为主。因为一个好的钳工,不仅要对钳加工的教学内容达到应知应会,对常用的通用机床也应有一些了解和掌握。另外在机械加工和钳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不同,运动形式不同,在授课时都进行相应的比较,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四)通过开放型习题教学,纵横对比开阔思路,确定最佳加工方案

机械制造工艺同其它学科不同,虽然章节很多,知识面很广,但计算题数量很少。如果始终采用讲解——观看的教学方法,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每个部分的内容结束后,上一次开放型习题课,通过纵横对比,开阔思路,确定最佳加工方案。传统的习题课就是老师按照例题的形式改几个数、换个问法,让学生多做几道题,熟练的掌握解题思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在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没有意义的。我通过多年的探索,有一定的收效,就是全学期只上三次开放型习题课(在每个部分完成后进行)。因为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需求和兴趣。在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中,启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例如,在讲解完铸造、锻造、焊接(冷加工部分)后,组织学生对毛坯的制造方法做一总结归纳:铸造——适合生产结构形状比较复杂的外形和内腔的零件毛坯;锻造——适合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结构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毛坯;焊接——适合生产大型的、结构复杂的中空的零件毛坯。在讲解完热加工部分后,再做一次总结归纳。例如,孔的加工方法很多,在回转体上加工孔,用车削(但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一般采用磨孔);在非回转体上加工孔,可以用钻孔、扩孔、铰孔、插孔、拉孔、镗孔、铣孔。加工方法不同、加工精度有差异、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不同、加工成本相差很大等等。通过加工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开阔视野,更全面的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从而确定出符合经济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案。

(五)提升自身素质,做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课堂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作为改革前沿的教师,必须全面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为源头,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专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尚德香.机械制造工艺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12.

[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4.

[3]周德检等.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4).

篇10:酒吧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酒吧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一、在《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形态。随着高校逐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现象。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二)是激发《酒吧经营管理》课程活力的一剂良方

《酒吧经营管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围绕酒店大堂吧、行政酒廊等酒店相关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设计的,对于培养熟悉酒店各项主要业务,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酒店酒吧服务岗位需求数量有限,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学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实战演练机会非常有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酒吧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不扎实,技能不娴熟,《酒吧经营管理》课程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在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激发课程活力的一剂良方。

(三)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当前酒店人才市场最紧缺的是专业类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酒店企业中、高级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大,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就业薪酬、福利待遇等也远远高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可以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但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持续走低。

二、《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中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大势所趋,也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那么《酒吧经营管理》如何融入创业教育呢?我认为策略如下:

(一)以任务为驱动重构课程内容,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专业能力结构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课程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酒吧经营管理》是围绕酒店大堂吧、行政酒廊等酒店相关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设置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往往由酒吧服务和酒吧管理两大部分构成。然而,当课程缺乏必要的酒吧服务和酒吧管理的实践条件,没有了真刀真枪的实战,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注定了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很难全面实现。

(二)校企合作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创新、应变是创业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能力之一,而市场是始终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应变能力,就要用市场的眼光衡量课程教学的成果,因此在课程的项目实践考核评价中,需要引入企业的评价机制,聘请行业专业人士对学生的项目策划案等学习作品进行评价,甚至可以考虑把优胜作品或方案纳入合作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用市场的反映去检验课程学习的成果。

(三)开发第二课堂,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将课程培养

体系作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在基础,实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近几年,许多高校都开展创业大赛、创业讲座、评选创业之星等活动,为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希望以此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然而遗憾的是,在“问卷星”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上开展的“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心态调查”的选题“假如你即将毕业,你有何打算”中,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学生数竟然为零,与其他专业相去甚远,与当前大众创业的局面也格格不入。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在专业领域内创业的认知是一方面原因,但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当前的这种良好氛围,开发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创业讲座,夯实创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专业教研室也可以要求本专业的创业典型学生回校开设讲座,向在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享创业的心路历程,以自身的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作者:黄新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蕾,胡善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下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18(6):29-33.

[2]任泽中.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风险规避[J].教育与职业,(6):79-81.

篇11:3Dmax课程设置室内设计论文

3Dmax课程设置室内设计论文

一、高职院校3Dmax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低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种操作软件的更新,3Dmax课程不再是陌生的课程,但学生对3Dmax的实际操作依然是动手能力差,老师课上讲解的步骤,学生课上听懂,课下不会操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提高3Dmax课程教学的效率是3Dmax教学研究的一个难题。

2.启发式教学不够完善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经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采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完成。由于许多教师没有把握住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学生没有领略到教师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前沿性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而人才培养滞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高职教育对知识的前沿性要求还很高,课程教学是呈现这种发展动态的基本途径,但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教材和教案陈旧,忽视了对新版教材和前沿知识的选择,课程内容滞后现象比较严重。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该领域的热点、重点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中。

4.课程设置权力的垄断性

课程权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权、课程决策权、课程专业自主权以及课程实施权等等。它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优化过程当中。现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权力存在着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国家、学校和教师对3Dmax课程设置有着相当大的决定权,而最具有话语权的学生课程设置的权力普遍被忽视。

二、3Dmax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3Dmax课程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被广泛采纳。3Dmax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是把二维空间设计转换为三维空间设计,而3Dmax课程是模拟三维空间转换的重要手段。从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学生入学参差不齐,大部分同学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使得三维构建能力不够强,同时又没有比较强硬的硬件设施(比如机房计算机配置不够等),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因此,怎样改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学生的3Dmax操作能力,使他们迅速融入社会是大部分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可以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课堂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要求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则主要是指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能力。创新是观念,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即如何实现从简单模仿到自我创作是构成3Dmax教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了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立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去探讨实现和完成它。也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3Dmax的'原理后,根据课程能力标准中的能力模块设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创意作业,如灯光部分中的聚光灯的运用、建模工具中的影视墙的设计、材质的制作等训练。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地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所学能力模块知识的主观认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境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其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有很大的自由度,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其自主意识、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把张扬个性、促进个体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思想。

2.3Dmax课程内容设置动态化

要跟上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就要不断更新课程,把新的内容充实到已有的教学内容中去,从而删除那些相对陈旧的内容。课程内容设置不再是一成不变、完全确定,要使课程内容根据客观需要及时、准确、有效地予以调整修正。由于我国课程内容的设置权主要属于授课教师,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要不断的关注前沿的知识,重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材和教案,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

3.学生参与3Dmax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主体主要是国家、院校和教师,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其实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去参与课程的设置。首先,他们比起国家、学校和教师来更了解自身的发展需要,更了解自己哪方面知识的匮乏,更了解自己哪方面能力的薄弱,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课程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力。其次,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可以加强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一些院校在安排师资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把每个老师的所长发挥出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中去,是对教育教学公平、公正开展的有效保障之一。如果学生自己放弃参与权则另当别论。

4.采用“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该课程能力标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明确本课程在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课程内容模块划分为应知应会目标,并制定其相应的鉴定办法;

(3)根据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每个内容模块应设置有综合性应用能力目标及鉴定要求;

(4)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所要求的能力标准的设置。根据课程能力标准,制定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实施纲要。①切实按照课程能力标准实施教学。教师应领会各模块教学内容的应知应会目标和把握各模块的重点和难点,采用讲授基本操作与实例制作相结合、师生互动、作品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题创意思维。②精讲理论,重在操作,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易于理解,但操作技巧的掌握较难。因此,必须通过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例制作分析和大量的上机实例制作实训,来提高学生在3Dmax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上机实训时开通因特网,让学生上网收集优秀素材,以扩展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③通过大量实例制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大量采用符合课程能力培养的实例应用制作,并在上机实训时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例制作,收集学生实例制作作业,并进行剖析,对富有创新思维或技能应用突出的作业进行褒奖,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时,要耐心地讲解、示范和指导,鼓励学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每一个实例制作,从而促进学生踏实、严谨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篇12: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论文

2.1创新教学理念

在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科特性,实践性较强,所以学生是否能够毕业,在岗位上的实践效果可以直接衡量出教学成效。对于室内设计制图课程而言,不能一味的拘泥于现有教材内容中,应该深入了解室内设计制图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同大型的室内设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习正规企业制图规范,了解到大型室内设计企业内部设计规范和标准。在设计规范辅助下,教学活动可以有序开展,图纸绘制更加严谨,将其作为案例讲解可以更加生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提升教学成效。很多高校教师由于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所以缺乏实践经验,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应该鼓励教师前往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掌握先进技术,为室内设计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2]。对于室内设计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教师前往企业实习可以有效提升业务能力,丰富教学经验,与时代接轨,教学内容更加前沿。

2.2优化教学内容

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1)建筑测量。在建筑测量中,作为室内设计中的前期工作,对房屋内部各项尺寸进行精准测量,获得准确的.数据绘图纸;数据测量精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室内空间设计的把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组织学生在实践场所进行测量,并注重细节内容的把握。(2)识图。识图并非仅仅强调室内设计图纸,还包括其他的建筑图纸和水电设计图纸等等,室内设计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装饰,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充分了解建筑原有结构和管网布设情况,促使室内设计科学合理,避免改动这些内容[3]。(3)制图。依循现有的建筑制图规范,对室内设计制图细节仔细把握,明确各种室内设计规范和要求,建立完善的设计体系,促使室内设计更加规范化,提升制图严谨性,有助于为学生未来发展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3结论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作为室内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内容,图纸绘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基于此,室内设计制图课程应该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累更多教学成果的同时,提升设计规范性,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