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学科教学郑蕊研究生论文

雩图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雩图南”参与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湖北大学学科教学郑蕊研究生论文(共12篇),欢迎阅读!

篇1:研究生教学论文

研究生教学论文

研究生教学论文【1】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理由设计的科学性

【摘要】在初中阶段,英语阅读课占主导地位,英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而阅读理由的设计又直接影响阅读效果。

笔者针对阅读课中理由设计的重要性、设计的原则以及理由的分类,阐述如何在阅读课上科学的设计理由:包括理由明确具体、有计划性、有启发性、有多样性、有阶梯性、有度。

以此来体现阅读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阅读课 教学理由设计

一、理由的提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已占据主导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果。

目前,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理由:教师没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深思理由的时间;教师直接公布答案多,

分析理由过程少;优秀生回答理由相对过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回答理由相对过少;理由的设置没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发学生积极深思的阅读习惯等等。

基于上述理由,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初中英语阅读课上,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理由进行研究。

之前,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策略。

本课题结合了前人的经验,又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以改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二、阅读课中理由设计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有目的的阅读材料,获取其中的相关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进行信息重组,以此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理由的设计极为关键。

好的理由可以让学生大大受益。

科学、合理及巧妙的设计理由会更大限度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深思,进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理由的设计,把学生引入理由情境,引导他们积极深思,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而理由的设计又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

因此,笔者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理由设计进行研究,希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课中教学理由设计的原则以及理由的分类

1、目标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理由,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

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避开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

2、层次性原则

教师设计理由时应分出层次,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渐进性原则

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积累的过程。

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量力性原则

教师在理由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理由设计要有“弹性”。

至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理由的分类,从阅读材料本身来看,“理由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认知类理由,分析类理由及评价类理由。

认知类理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由的一般针对句子的表层意思,学生只需读懂字面意思,就能准确的回答理由,不必考虑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类理由只要通过快速阅读或浏览就能把握文中事实和细节,从阅读材料中找出正确答案。

这类练习可训练学生又快又准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与认知类理由相比,分析类理由难度上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句子的表层意思,更能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并考察学生理解、分析理由的能力。

回答分析理由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且能理解句子的隐含之意,并运用文中的语言线索进行分析、重组和归纳,根据上下文揣摩真正的含义,这种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关于评价类理由,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的认识和看法,围绕阅读材料中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类理由不仅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检验,难度大,层次高。

基于以上三种分类,教师在设计理由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深思,巧妙、科学的进行设计。

四、阅读课中理由提出的策略

而从学情来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理由。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层次大不相同,因此,在设计理由的时候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理由的设计要明确具体

阅读理由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水平,能为学生理解,让学生有思路可循,切不可含糊不清,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

2、理由的设计要有计划性

教师在设计理由前,要仔细备课,认真研读阅读材料,之后精心设计理由。

而且,对于同样一个理由,可能会有几个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深思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如何训练学生的多角度的深思理由的能力。

因此,充分备课非常重要。

3、理由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理由时,要考虑理由的提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深思后得出答案,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脑的好习惯,积极参与深思理由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1.)理由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一篇文章,阅读理由的设置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选择题,问答题,判断正误题,填充表格题等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由的设计要有阶梯性

首先,阅读理由的设计应难易结合,因为我们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这样题型的设置会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而不是只关注某几个学生。

这样的教学手段会推动所有同学学习的动力,积极投入课堂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阅读理由的设计应层层递进,先设计一些铺垫性的理由,逐渐深入,提出揭示文章主题的理由,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达到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目的。

(3.)把握理由设计的度

理由的设计要把握好度,难度、深度和广度。

科学的设计理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深思的快乐,同食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

五、结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理由设计尤为关键。

在理由设计与实施的环节,应根据学情,设计好每一个理由。

理由的设计要明确具体,有计划性,有启发性,有多样性,有阶梯性,有度。

要符合学生的水平,要精心设计、深思理由,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理由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理由要难易结合、鼓励全员参与,要把握好难度、深度和广度。

理由之间应有联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遵循着这样的设计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实现对阅读课教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范煜华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小学外语教学 .6

〔3〕高艳琳 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研究〔A〕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J〕2002-09

〔4〕刘润清 《英语教育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5〕徐育兵 课堂提问初探〔A〕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J〕-05

研究生教学论文【2】

关于浅述高中政治优质课教学的有效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落后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今的高中政治教学。

现今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正逐渐向以合作探讨为教学方式的方向转型。

以合作探讨为主要课堂教学方式的高中政治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出对于广大高中政治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种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极大推动性作用。

篇2:学科教学语文论文

学科教学语文论文

摘要: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落后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语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笔者本着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探究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笔者本着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在教学中主动营造愉快气氛,快乐教学法

一份好心情会让我们做事的效率提高,事半功倍,赢得先机,在教学中也不例外。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愉快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不仅仅是上课环境,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思考。所以,合理的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背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对于教学有很多的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合理的教学氛围下进行教学,懂得寓教于乐。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那样,不做任何的娱乐活动或者是在上课也没有一点点活跃气氛的行为,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十分的压抑,不自然,造成呆板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要求的这一点,将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活跃气氛,比如,小学语文中有一篇文章《坐井观天》,讲的是井底之蛙的故事,提示我们不要狭隘的看待这个世界,不要总是沉浸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不能自拔。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将这一课改编成小品来上,这样一来,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对于教学也是极为有利的。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直接圈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盲目的情况下记住这些内容,这类的教学模式并不重视提问或者是引导学生,教学和以往的八股文没区别,不科学也不合理。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中,我们极力倡导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通过老师不断地尝试新方法,把学生拉到自主学习这条路上来,帮助他们自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说,同样是在上《坐井观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单纯地教授,直接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所含的道理。而是在教学开始时,把问题先抛出来,让学生自组讨论,然后再让他们把讨论的结果大胆地表达出来,然后老师再进行班级点评。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尽量靠边站,学生只能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把问题留下。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都会比以往活跃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能够张驰有度,把一节课的效率提高。

三、走出传统教育的局限,扩展新的教学天地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教学课堂始终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学生端端正正的坐在讲台下面接受教师的教育,而教师努力做好教学前期的备课准备,在上课的40分钟里,努力地讲授该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收到的实际成效是微乎其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中要求适当地加入一些辅助性的室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所以,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主要要做好的事情有以下几点。

(1)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师讲授方式不应提倡,以往老师总爱把讲授作为重要的上课环节,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即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四项全面发展。但是传统教学给予学生的只有阅读和写作,考试的时候主要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所以常常有教师对学生说,拿阅读和写作者得天下。确实,在以往的传统应试教学中,学生要想得高分,那就花费大量的精力在阅读和写作上。但是,小学语文也是一种语言的学习,一门语言并不仅仅是包括阅读和写作,以往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剩下的两项是不提倡的,会导致许多小学生在表达能力上都很差,听的能力也不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中,必须从上到下要求转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听说两项也纳入到教学之中。

(2)突出学习的内涵,让学生除获得知识之外还得到做人的道理。教学好坏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仅可以传播中国自己的优良文化,也可以用在日常交流之中,是一门有内涵也实用的学科。那么,作为一门这样的学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狭小的书本里,我们应该放开视野,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综合学习,综合了解这门满腹内涵的学科。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一些重要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积极的思维方式,通过课文很好地教授给学生。例如在学习《白杨》这一课的时候,学生不仅仅应该懂得白杨是一棵怎样的树,也应该明白白杨象征着什么样的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把白杨作为榜样。认真做好自己,成为一个像白杨一样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无形之中又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种综合教学是符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要求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单单可以帮住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语文知识,同时也能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很有好处。随着现如今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变化,教学也要适应性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自主探究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再加上教师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引导,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爱秋,周华丽.小学语文学习态度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中国语文教育.(15).

[2]张朋会.小学语文学习现状及反思[j].中国小学教育.(04)

篇3:古诗教学学科论文

古诗教学学科论文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浓度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演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第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已,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已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住处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是因辚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住处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不,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该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探究必学习,是要把古诗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查阅资料等等,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当然,重视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接受学习不重要,也不意味着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没有必要了,恰恰相反,接受性学习是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前提。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进程之内。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司,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信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地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已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讲座交流,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放宽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

5、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地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已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已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受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6、改写古诗,体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

四、课题实验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无论在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的提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

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举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罚分明,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古诗教学并不量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该实验研究让学生跳出了单纯学古诗的境界,拓宽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题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受悟,使学生终生受僧。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篇4:数学学科教学论文

数学学科教学论文

摘 要:数学作为我国教育课程的基础,在高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非常大的比例。与中小学数学相比,高中数学逻辑性更强,内容也更为复杂。新课程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学以致用,并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基础。虽然近些年来,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已经改善很多,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笔者将通过对比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因素,并从高中数学的特点和如何将初高中数学接轨,进而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引言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以成绩高低为导向,而是以学生的实际能动性为目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同时提高,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因素

1. 1 教材内容跨度。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涉及面更广,内容丰富。高中数学和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教材内容由初中数学单一简单化向复杂全面化迈进。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思维方式和知识面的变化。例如: 高中数学概率一章,直接将数学和生活中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结合。学生通过题目给出的一些条件,计算出该事件发生的比率。这和初中简单的逻辑运算完全不一样,高中数学同时考察学生知识面和思维的全面性。

1. 2 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高中和初中的学习环境完全不同,除了教师的要求之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学习的关键。如果学习的环境相对开放,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大家相互探讨,相互进步,这样的环境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显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1. 3 教师素质的影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尚在成长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本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个人的价值观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

1. 4 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结构简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检测,因此,知识在短时间内会得到巩固。高中数学知识面广,知识灵活性强,课堂知识容量大、时间有限,知识内容丰富,教师进度相对较快,所以学生刚学习高中数学时会感到吃力。

1. 5 学习方法的差异。

高中生的心理在慢慢的成熟,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在成熟。由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心理成熟度不同,教学从以前的督促变成了自主学习。

1. 6 其他因素。

除了上面的几个因素之外,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还和学生个人的情商和智商有关。学生对问题理解能力的快慢和自身的心理素质都会影响学习进度的快慢。

2 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2. 1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主要采取单方面灌输知识模式。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高中数学相对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依照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乐而好学,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因此在主动探索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知识和问题。

2. 2 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如: 教师建立兴趣小组。针对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解题。小组成员参考其他成员的解题习惯,扬长避短,消化知识。比如: 概率这类题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概率并没有一个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将概率放在实际当中,展现概率题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给学生一个真切的模型,让学生更快掌握概率。

2. 3 借助多媒体,提升兴趣。

近几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抽象和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立体几何的特点,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如何运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类的题目。还有解析几何题目,教师通过多媒体对 X 轴和 Y 轴的变化,让学生理解随着变量的变化,几何图形如何变化。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 4 综合能力的培养。

数学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数学题目的理解是依靠语文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让学生有偏科严重的情况出现。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和知识素养。

3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思维方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新课改下的指导者,必须注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扬长避短,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彭建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07: 60 -61.

[2] 袁楚容。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J]. 求知导刊,2014,06: 127 -128.

篇5:小学学科教学论文

小学学科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现在一些缺少语言活跃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须要牢牢抓住新形势下语文的特性,并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渐渐提升小学语言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语言的掌握级运用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现状;对策

一、目前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现状

1.语文教材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应用教学的内容与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很多内容对于无法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至有些内容小学生无法理解。以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中的语言应用教学内容大多数贴近城市生活,其价值取向侧重于城市化,其中甚至出现城市精英教育的理念,小学生学起来相当不适应。

2.教师对语言应用教学不重视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语言应用教学这项教学内容,即使进行语言应用教学也是三言两语的带过,只是教师单独教授语言应用的内容,学生被动听讲。有些教师甚至把学生练习语言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写下来,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应付考试。

3.小学生对语言应用能力认识不足

在小学中,不仅是教师不重视语文语言教学,连小学生也对语言应用能力认识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学习观念上的落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只会学习考试中要考的内容,如识字、阅读等,由于考试中并不会涉及语言应用的内容,所以小学生并不重视语文语言应用的学习。

4.小学语文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小学语文语言应用课堂教学绝大部分采用讲授法,即教师依据教材进行教授,学生被动听课,师生互动很少。即便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基本上也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没用充足的练习机会。二是课堂上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堂中,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使用方言授课,而不是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根本,缺少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会对语言交际教学产生负作用。

二、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策略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训练。要提高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课堂效果,首先就要做到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发音。根据我国教师资格证认证要求,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要在二级甲等以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偏低。因此,学校自身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普通话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二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艺术,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2)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语言应用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所倡导的全新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语言应用教学的重要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语言应用教学中,而不是被动的听课。

2.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代入感。语言应用教学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交际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定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创设语言情境。一是创建真实情境。交际来源于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语言应用教学素材。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真实的语言情境。

(2)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使用多种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语言应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性不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和一定的自由,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充分运用小组教学。在语言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进行语言应用练习。这样,小组便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学习单位,小组成员在语言应用学习时既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应用素材,也能够在小组语言应用练习中提高收集分析信息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结语

语言应用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平台。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婷婷.民间小学语文读本对小学教材的启示[D].杭州师范大学,.

[2]叶珍.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韩锐.中加小学语文练习册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马丽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篇6:美术学科教学论文

美术学科教学论文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

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的评价反馈过程

篇7:地理学科教学论文

地理学科教学论文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部动机

新课改指出,要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地理课程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等;获得研究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学会运用地球仪和查阅地图技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等;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包括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和基本规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可以在不同教学模块,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营造舒适合理的地理课堂环境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课堂环境是构成课堂管理系统的三个部分。如何将三者的关系处理好,使三者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其中,课堂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课堂环境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其中,前者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被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环境。比如班级风气、师生关系、上课气氛等都包含其中。后者是指课堂内的外在物质基础。如教室的空间利用、硬件设施、座位安排、课堂纪律等。若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教师还需从改善这两方面的地理课堂环境入手。

3、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物理课堂管理和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培养其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而只有建立一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地理学科的授课,能够使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尊重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

教师作为课堂管理的整体协调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课堂管理风格是形成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学习状态产生不同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的管理风格从行为上可以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自流型;从态度上可以分为积极的管理行为和消极的管理行为;从针对学生行为的处理方式上,可以分为预防性行为和干预性行为。通过不同的组合,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会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教师的不同课堂管理风格会在管理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情况产生变化。因此,任何一种管理风格都是优点与缺陷共存。教师应当依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合班内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风格。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地理知识,还必须让他们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地理不应当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依据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学习兴趣。同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含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传授学生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最终,使学生领会地理这门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下一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达到教学目的。

3、课堂环境的稳定性

课堂环境是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中学地理作为一门不受重视的学科,其课堂环境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行为规范有着很大影响。积极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为教学互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影响具有负面情绪的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消极的课堂环境则会与之相反,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行动导向都会受到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地理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的体现之一。同时,由于人和环境能够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管理时需要有效调节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彼此促进,形成良性发展。

三、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优化策略

1、建立师生和谐沟通渠道

新课改强调老师的激励与引导,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地理课程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使自己与学生和谐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通常是“管”与“被管”状态,教师并未将师生平等的理念融会贯通。如今,教师则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以朋友式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赖。同时,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人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依据不同班级情况,建立合理的师生沟通机制,对学生的合理要求给予及时反馈,将民主与平等的管理理念带入课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建立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地理课堂管理状态。

2、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规范的学生行为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常会对学生进行过度规范性的管理。如在制定班级规范中,以“不能做某事”将学生行为机械化的限定在制度框架内。这类规范的制定严重制约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实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地理学科,在制定课堂纪律时,必须确保纪律标准的可实施性。同时,让学生明确纪律的适用条件及违反后果,形成一定约束力。因而,教师在制定地理课堂行为规范时,应当将学生的行为标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在强制与民主间找到平衡点。而在课堂纪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对学生采取正向的强化方式和积极的惩罚方式,不能过度使用惩罚。以此,通过将管理重点放在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与学生共同建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

3、构建新颖的教学授课模式

地理新课改提倡教师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程的学习。如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备课,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教学内容。如此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老师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地理授课过程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地理知识时讲述相关趣闻,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课外实践方面,新编的初中《地理》中安排了一些新颖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当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组织学生自发参与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篇8:研究生经济学学科科研能力研究论文

研究生经济学学科科研能力研究论文

准确把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情况不但是评估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优化培养政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利用技术手段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是教育部门和研究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采取现状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山东省经济学学科研究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对相关院系研究生主管人员访谈及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论分析,力求客观呈现山东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结论为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政策的调整制定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份详实的数据资料。本文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入手,系统总结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分析的基本经验,为本研究提供方法指导;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给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印象;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以详实数据和详细分析具体呈现山东省经济学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印证第二部分的基本判断;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建议,对研究中反映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基于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从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科研评价在国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美国最早于上世纪初既已开展教育鉴定,在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有非常多的文献对此展开研究。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对科研评价标准的研究,主要标准包括论文和著作的数量[1](80-85)、论文发表期刊的质量[2](389-402)、发表论文的页码[3](894-906)等;二是对科研能力和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些因素包括导师科研指导[4](227-239)[5](451-476)、性别差异[6](319-335)、论文写作训练[7](53-67)、经费投入和研究经历[8](17-31)等;三是对科研能力和素质提升经验的研究。[9]这些成果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的全方位理解,促成本文研究内容的合理化和系统化。在国内,自以来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生相关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既有文献按照其研究的问题进行梳理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定义及其构成要素的研究,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由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项能力组成。[10](58)[11](47)[12][1692][13](26)[14](8)[15](101)第二类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评价与现状的揭示,指出了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不高的几点表现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分较低等。[16](21)[17](38)第三类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主要受导师、课程学习、研究经历、科研条件甚至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18](20)[19](6)[20](148)[21](120)[22](47)[23](114-118)第四类是对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方法与手段的探讨,主要包括加强课程教学[24](89)[25](5)、方法论训练和批评思维培养[26](124-127)、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27](41)、加强实验教学[28](58)、实施讨论式教学[29](97)、深度参与课题研究[30](45-52)、强化学术交流[31](15)等。第五类是对国外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经验研究。[32](125)[33](58)[34](21-33)第六类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总结,包括“阶梯式”模式[35](471)、“五位一体”模式[36](77)、“三位一体”模式[37](27)等。此外,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报告中也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做了客观呈现,如《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质量调查报告》、《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质量调查报告》、《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报告》等,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编撰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也于出版,华中科技大学的周光礼教授年出版了《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文献梳理可见,改革开放30余年来,国内对研究生科研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众多,这些文献在研究取向上,多为理论思辨的定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学位论文的相关内容等方面;在研究结论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38](126-127)虽然也有部分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证研究,但成果数量较少,且以单一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样本的分析为主,难以避免不同性质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对比上可比性差的问题。也有少数成果与本文研究方法类似[39](117),但采取了与本文不同的指标,其数据量也大大低于本文。本文基于对山东省19个培养单位经济学学科研究生10年间共6000余篇文献的分析和对9名研究生事务主管人员的访谈,结合347份调查问卷的结论,综合研究山东省经济学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力求准确了解山东省经济学学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

二、山东省经济学学科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与高等教育较强的省市如北京市、陕西省等相比,山东省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及其授权学科专业点数量少,研究生培养规模小。截止209月,山东省共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1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6个,其中高校32所,科研机构4处。《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山东省研究生毕业2.26万人,招生2.64万人,在学研究生7.30万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人数为3.02万人。山东省经济总量与人口在全国均排第2位、第3位,但现有博士、硕士单位数量仅列全国第10位和第8位,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数量排全国第9位;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全国为8.44人,其中博士生1.59人,而山东省仅分别为4.5人、0.62人。[40]就经济学学科来看,山东省高校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也不乐观。艾瑞深中国校的友会网年10月底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41]显示,2014年中国各门类大学研究生一级学科排行榜经济学学科第一名至第五名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与人大并列第一)、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山东省排名最好的山东大学排名为第17位。在2014中国大学经济学研究生一级学科排行榜前50强中,山东省只有山东大学、青岛大学两所高校进入,青岛大学为第50名,山东大学也只排在第17名。在经济学3星级以上研究生一级学科排名榜中,山东省只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6所高校进入,且大部分为3星级,只有山东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被评为4星级。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山东省相当的几个省份如江苏省和浙江省均有8所高校进入,在级别上也比山东省的平均水平要高。山东省经济学学科研究生的就业面也比较狭窄,局限于高等院校、金融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几个领域。以山东省目前招生规模最大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级共126名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按照行政事业单位、高校、金融机构、升学、企业和其他分类来统计,其就业去向占比分别为10.24%、33.07%、20.47%、7.87%、7.87%和20.47%;级共113名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占比分别为:8.85%、3.54%、40.71%、11.5%、27.43和7.96%。可以看出,高校和金融机构一直是研究生们就业的热门去向,近年来选择到企业去的研究生人数正在增加。

三、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

(一)样本选取

1.样本单位确定。在山东省36所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选取其中有经济学学科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19所高校进行统计,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因没有经济学学科专业的学位点而被排除,山东省委党校因不属于高等院校系列也排除在外,山东工商学院因年才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统计的数据较少也不列入统计,而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后纳入统计。有些高校经济学科相关院系不止一个,如山东大学就有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两个经济学科院系,为便于统计比较,本文只选取其中一个院系进行统计。2.数据采集。从既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生培养实践来看,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指标有很多,但最为客观、说服力最强的指标还是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而且,相对于其它指标,公开发表学术成果的可得性较好,其发表成果的质量也易于辨识,刊载成果的期刊水平也容易比较,因此以此来衡量分析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技术上最为可行。在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实践中,这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古继宝等[12](1692)、柳卸林等[20](148)研究者们在研究中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因此,本文也采取了通过对研究生公开发表成果的分析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本文统计的对象是19所高校的相关院系的研究生在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之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的原则是:第一,不重复计算,有些论文存在重复发表或被二次的情况,本文不予重复计算;第二,仅统计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不包括外语论文;第三,仅统计期刊论文,不包括各种会议论文;第四,仅统计经济学学科相关学术论文,与经济学学科无关论文不做统计。统计的内容包括六项,分别是:第一,论文发表的刊物是否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认定以该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南京大学CSSCI收录为标准;第二,发表刊物的综合影响因子;第三,论文是否有所在院系老师挂名;第四,论文是否为课题成果;第五,如为课题成果,课题的级别为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何种级别;第六,论文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是什么。基于上述原则和内容进行统计,本文最终纳入统计范围的论文共计6291篇。研究生主管人员访谈和研究生问卷调查是本文获取数据的另一重要途径。访谈环节,共访谈7个相关学院9名研究生事务主管人员,其中,副院长3名,研究生秘书6名。问卷调查环节,共在7个学院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335份,有效回收率95.7%。其中,博士生46名,硕士生289名。

(二)指标设计

结合文献综述中其他研究者的经验和研究生能力评价实践中的做法,本文确定的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个核心指标分别为:科研成果的数量、科研成果的质量、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学术与应用价值以及研究生对科研项目的参与情况。科研成果的数量即研究对象独立或合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学位论文,以可在知网数据库和同方数据库检索到为准。Theoharakis和Hirst[2](389-402)认为高层次学术期刊上所刊载的论文一般也具有较高的质量,因而可用所发表的期刊质量来衡量科研成果的水平。本文认可这种观点,以发表论文刊载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刊物是否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期刊或CSSCI期刊为标准衡量,但主要参考影响因子。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以研究生独立发表论文数量和独立发表论文质量为标准衡量,其中,独立发表论文指非本院教师为合作者,但包括与同学或本院系外其他教师合作成果。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其他研究和技术开发将研究生发表的成果分为五类,基于数据分析其每类成果所占比重,应用性成果多则认定其成果应用价值大。通过对研究生成果是否系课题阶段性成果的统计来考察研究生对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并通过对论文内容与所标课题是否相符做一定剔除。为有效衡量研究生科研方向的集中情况,我们定义了一个指标“科研集中度”,即某研究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占其成果总数之比,比值越高,则说明该研究生在该领域的科研集中度较高。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

1.科研成果数量稳中趋降。如上文分析,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数量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最重要的指标。而本文对山东省19所院校研究生公开发表科研成果(含导师挂名)数量的统计结果如下。结果表明,相对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来说,成果数量表明山东省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不高。我们在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聊城大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72.5%的受访对象表示发表论文是为了完成培养方案中的任务要求或是为准备深造积累成果,1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发表成果是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成果要求,只有8.7%的受访者表示发表成果出于科研兴趣。结合绝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毕业有成果要求的做法和这一做法有放松趋势的现实,山东省研究生科研积极性现状堪忧。2.发表文章质量稳步提高。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山东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分析研究生成果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变化,结果如下图。由图可见,10年来两个学院研究生成果的影响因子是稳步上升的,说明研究生所撰写成果的质量也在稳步上升,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在逐步提高。3.校际科研能力差异显著。第一,人均成果差异明显。研究生人数剧烈变化可能导致人均成果出现较大差异,因而此处选取研究生招生人数相对波动较小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聊城大学商学院进行对比分析。由图可见,除个别年份外,两个学院人均成果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但人均成果数量差异较为明显,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平均成果数量大部分年份多于聊城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平均成果数量,2014年低于后者与本文统计数据截止至2014年10月份有关。第二,研究生成果质量差异较大。在山东省拥有硕士以上授权点的高校中,我们依据《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选取了在山东省高校中排名领先的山东大学,排名居中的济南大学和排名中后的聊城大学,基于各高校经管类相应学院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山东大学的研究生科研能力明显高于济南大学和聊城大学的研究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发表的成果核心期刊占比的修匀平均值为58.25%,而且离散度较低。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发表的成果核心期刊占比的离散度也不算高,但其修匀平均值相比山东大学的数值有较大下降,仅为27.4%。聊城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发表成果的核心期刊占比的离散度较高,其修匀平均值虽达到了29.2%,但我们注意到,其在2008、、2013和的核心期刊数量均为零,核心期刊占比虽为100%,该年度研究生却只有一篇成果公开发表。4.独立科研能力有待提升。首先,研究生独立成果占比不高。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山东省研究生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导师挂名情况比较突出。我们选择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相应学院2013年的数据计算各校导师挂名成果占该校研究生成果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可以发现,各学校对应的占比分别达到38%、72%、68%、67%、67%、79%和83%,无论是“211”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导师挂名成果占比均处于高位。而且,从数据可以发现,学校排名与导师成果挂名之间存在负向波动关系,即学校排名越靠前,导师挂名现象趋于减弱。这一现象在我们的问卷调研中也得到了验证,在受访的7校共127名研究生中,认为导师挂名有利于成果发表的平均占比达92.6%,同时,我们杨宏力等: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也注意到,如果只计算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三所“211”院校相应数据,则这一比例下降到85%。其次,研究生独立成果质量不高。研究生独立成果质量偏低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使用2013年的数据,以科研成果是否核心期刊来计算,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非导师挂名科研成果中核心期刊占比为62.9%,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占比为17%,中国石油大学经济学院占比为14%,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占比为零,聊城大学商学院占比为零。可以发现,除了山东大学等个别院校外(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博士生占比相对其他院校较高也有利于拉升其占比),绝大部分院校研究生独立科研成果的核心期刊占比极低,说明山东省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较弱。5.项目参与度不高且差异较大。本文采用了研究中的.惯常做法,将科研项目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三级进行综合统计,并定义了一个衡量研究生成果项目参与程度的指标“项目参与度”即项目成果占成果总数比重,搜集整理了山东省19所高校相关学院2005-2014年间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数据并将项目参与度做了平均处理,结果如表所示。由数据可见,山东省研究生项目参与度总体较低,虽有个别院校数值较高,但在计算中我们发现这几所院校研究生成果的总量并不高,因而这种偏高是因为本文在此处计算时并未考虑不同院校成果数量的权重问题。6.硕士研究生科研集中度低。基于科研集中度指标,我们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为例,在209月至9月三年的时间期限内选取级的5名博士研究生和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对比分析。公开发表成果的统计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的科研集中度较高,A同学6篇论文中5篇为市场分割方面的;B同学3篇文章全部研究FDI问题;C同学2篇均为贸易政策方面的;D同学4篇论文中有3篇是规制经济学方面的;E同学5篇论文均系规制经济学方面的成果。而硕士论文集中度则较低,在有论文公开发表的硕士研究生中随机选择了其中5人,5人3年内共公开发表文章9篇,按学科来划分分属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4个不同学科。6篇属于经济学学科成果的论文中宏观经济方面的两篇,税收方面的1篇,新农合方面的一篇,金融方面的1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面的1篇。7.应用型科研成果少。在山东省高校排名较为靠前、排名中等和排名靠后的高校中各选一个综合类高校,统计其相应学院的研究生2014年公开发表的成果,统计结果如下各图所示。由统计结果可见,虽然各高校研究生成果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成果分类上呈现出相同的结果,即纯理论研究的成果偏多,应用型的成果不但数量较少,从其内容来看成果的理论性过强,二手数据多且提出的对策建议落地性差。这一结果在我们的问卷调研环节得到了辅证:在调研过的研究生中,83.2%的人表示自己在论文的撰写中并未进行实地调研,数据主要来源于引用其他资料;而在对策建议的提出环节90.6%的人表示未征求过问题涉及当事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只有8.5%的人表示与导师或同学讨论过该问题。

四、提升山东省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建议

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相关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代表性的观点有优化课程教学[24](89)[25](5)和实验教学[28](58-60)、重视方法论训练[26](124-127)、创新培养模式[37](27-31)等,在实践中,这些方法均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效果。由于本文作者曾任职研究生秘书和主管研究生事务的领导,对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较为熟悉,在工作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实践环节的缺失给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障碍,因此,本文拟从增加研究生实践锻炼机会,提高研究生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提升科研能力的角度入手,提出如下几条建议。第一,强化研究生科研方法论掌握和阅读写作训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方法是做好科研活动的基础。而任何方法都是一种技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只在书本上学习模拟而没有实操便无法经历实操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锻炼,因此,要将方法论学习与专业论文练笔结合起来。万事开头难,科研能力较差的研究生往往是因为练笔较少,找到问题也不知从何处入手进行论述,对于写作产生为难情绪,对于学术论文撰写无法“入门”。此外,要以“读书报告会”等形式督促研究生多读书,科研能力差的研究生除方法缺乏、练笔较少以外往往还因为读书较少而无法发现科学问题,因而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第二,建立责任双挂钩制度。一是导师考核与学生培养质量挂钩,学生考核与导师学术交流挂钩,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和研究生与导师的学术沟通。研究生导师的绩效发放及研究生导师补贴数量、职称评聘等要将其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纳入考核,强化其导师责任;研究生的评价考核、评优奖励等要参考其与导师互动情况,强化研究生与导师的主动沟通合作。二是科研成果挂名责任双挂钩,导师对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负责,研究生对导师对成果的指导与参与程度负责。目前导师对于研究生科研成果学术不端行为的督导一般较为到位,但对于导师为增加成果数量而要求研究生在成果中为其挂名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应强化这方面的监督,逐步增加研究生独立科研成果在各种考核中的权重,鼓励研究生独立展开研究活动。第三,建立研究生培养资源共享制度。提倡导师兼职,缩小校际研究生培养差异。研究生导师是一个院校的资源,更是一种社会资源,研究生导师人力资本形成过程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要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就要打破就职界限,可由省级教育部门建设导师库,在优先满足导师所在机构师资需求的前提下,导师资源参考院校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全省内配置。接受兼职导师的院校向输出院校支付一定人才培养补偿金,但成本仍会低于其独立负担一位专职导师的费用。鼓励设备共享。中央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高校的各种设施对公众开放,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将这种理念贯彻到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来。科研设备坚持有偿使用原则,保证设备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保障设备得到及时维护。第四,加大社会兼职导师聘用力度。目前具有研究生招生权的高校院所也有聘用社会兼职导师的做法,但非常不规范,导师不能实际就位,更谈不上传授研究生科研技能了。据了解,当前的兼职导师基本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政府官员;第二种,企业负责人;第三种,“圈”内知名学者;第四种,其他院校的导师,还包括部分所在院校不具有相应学位授予权到拥有授予权的院校解决导师资格的。这种兼职导师聘用结构主要是聘用部门扩展社会关系、增加筹资渠道、搭建学术网络和学术裙带关系使然。根据我们对部分高校研究生秘书的调查所得数据,真正发挥导师职能,给学生授课,传授相关专业技能的兼职导师占兼职导师队伍的不足20%,甚至有兼职导师所培养的研究生抱怨,自己读研期间与导师会面不到3次。因此,应着眼于产学研实际结合,切实发挥兼职导师职能。聊城大学商学院的经验值得推广,商学院聘请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管处处长、聊城市国资委原局长、聊城市经信委副主任等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兼职导师并讲授企业管理、国有资产处置和投融资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学生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老师的授课“接地气”。被聘为兼职导师的还实际指导研究生,据我们对该类型研究生的访谈和同级研究生的评价,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第五,完善研究生课题研究参与机制。实践表明,参与科研项目是快速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出现研究生培养中的“老板”和“打工仔”乱象。完善研究生课题参与机制,可采取如下措施:给予学分,根据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贡献给予学分,边干边学,以操作代授课;拨付经费,研究生为项目付出了体力与脑力劳动,应有相应经费匹配;理顺成果署名问题,结合本文上述成果挂名责任双挂钩制度依据贡献确定成果署名;纳入考核,将研究生实质性参与科研项目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正式规定,纳入对导师和对研究生的考核,在培养方案中予以明确。第六,加大社会助研资源投入。鼓励社会机构包括高校自身建立各种类型公益奖学金,用于支持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是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我们的调研显示,有87%的研究生表示自己的科研计划无法获得相应经费支持。经验证明,这种做法对于推动研究活动开展具有重要作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科斯正是利用其申请到的卡塞尔奖学金到美国游学,考察工厂,旁听奈特等人的课程,深受启发,催生了他的传世名作《企业的性质》。我国当前也有些企业在某些高校设立各种奖学金,但资助科研活动尤其是资助学生科研活动的甚少。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引导,教育部门和财税部门联合对于进行此类活动的企业给予各种优惠,政府机构也可以学习西方相关做法,设立更多的政府背景的科研资助基金。第七,倡导实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经验表明,实践锻炼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将研究活动与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也是科研活动的价值所在,也有利于研究生就业后与社会“无缝对接”。我们在山东省聊城市就是否愿意接受研究生协助进行研究活动调研了鲁西化工、东阿阿胶、时风集团、泉林集团、中国工商银行聊城市支行、浦发银行聊城市支行等8家化工、制药、造纸和金融企业,对于机械电子、财会、经管类研究生受访企业均表示愿意接受,希望可在6个月至1年的时间内协助进行产品研发、市场调研、发展规划和行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因此,应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单纯强调在校培养,也要通过在企事业单位设立实训基地等形式鼓励研究生到社会机构进行实践学习,并给予相应学分。

篇9: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确保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和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认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

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上课内容的充实、完整。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课堂的引导环节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教学知识融入课堂的导入中,做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师做到:(1)吃透教材,将教材、教参和参考资料融为一体,结合学生学情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将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设置,如一级识记、二级理解、三级应用、四级拓展;(3)结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要顾及学习程度、等级不同的学生。

例如,在《中国地理》中要讲的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自己家族(3~4代)、社区人口的增长变化状况,初步了解其变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可以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有效的补充和点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如,在《世界地理》中,地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短片展示,通过壮观的火山喷发、剧烈的地震以及模拟板块的运动过程等景象来吸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要确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将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有效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

在地理课堂中,需要教师将整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负责人(组长),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的任务,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来驱使学生在课堂行动起来,每个小组都能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小组之间也能相互竞争、督促进步。教师需要给予有效的'补充和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学

地理知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如,在课堂提问学生喜欢去哪些城市旅游?同学们去过哪些城市、著名景点?这些城市的经济、人口、矿产、动植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份旅游线路图,并说明设计的原因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地理、学习地理,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自己的生活。

四、鼓励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地理课堂中同样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作为教师应当尊重、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结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在班级中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仔细批改学生作业,有效开展辅导答疑

教师布置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有效巩固的基本方法。同时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只有教师对学生做到有效的辅导答疑才能巩固强化所学,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为每一堂课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使用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心、用情去教学,做到真正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还需要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更新更好的方法,大力提高地理教学工作的效率!

篇10:历史学科教学的论文

试论历史教学的学科渗透

摘要: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描述基本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而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多项联系。

因此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其它学科的渗透,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科渗透 人文内涵

历史是一门内容相当丰富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以史鉴今”、“使人明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历史角度去关注人生,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与其它学科的多项联系,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指导学生感悟历史、积累历史和掌握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要加强历史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沟通与渗透。

一、历史与政治的渗透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适时把握历史知识和时事政治的关联。

今天的政治热点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因素,或是历史的延续,或是历史对今天的影响,可巧妙地利用或借助时事热点追本溯源,加深对热点问题或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如“围绕香港回归祖国”这一热点,让学生思考:历史上香港问题的由来?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历史的耻辱?新中国又是如何着手解决的?经过梳理这一历史线索,学生就能认识到:香港的被侵占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香港的顺利回归,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改革开放的成功和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进一步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不断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全国族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无论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我们都要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因为他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所以他是伟人;出可以因为他确立皇帝制度,建立君主的强权统治,以及穷奢极欲、统治暴虐,所以他是暴君。

另外,对屈原之死的评价,有学生说他的跳江正是他高风亮节的体现,也有学生说他是胆小鬼,都像他这样逃避现实选择死亡,谁来继续革命呢?

二、历史的地理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以史鉴、以古为训,

力求让学生既具备古往今来的时间思维方式,又具有上下四方的空间想像能力,逐步增强学生联想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当学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谈开辟的有利条件。

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四周各县都是产粮区,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这里的群众基础较好,

大革命时期湘赣边境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协会;它位于湘赣两省之间的山区,距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的统治力量较弱。

再如,学习南宋经济发展时,除分析“苏湖熟,天下足”的历史原因外,我们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来分析,江南地势辽阔,气温较高,雨量充沛,

江河湖泊多,适俣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再加上江南内河航运发达,沿海港湾多,也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

由于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强化了学生对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关系的认识。

至于课本上的地图,具有文字的内容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与地理的联系就更为密切了。

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联系作战地图,就是将地理知识自然的溶入历中事件中,此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又联系到气象知识。

这种知识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历史与数学的渗透

电视剧《DN》师中讲,21世纪的战争不仅是高科技的战争,更是数学战争。

为了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我们有意把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

如在讲授“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时,向学生说明,这场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不仅是一次政治斗争,而且是一场数学战争,

数学的许多分支在其中都发挥了不少作用,如在导弹的瞄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的控制理论,多国部队用来处理雷达及卫星信号的编码理论,

多国部队用来通信联络及破译对方密码的密码技术,以及用来指挥战争的计算机系统,无一不显示出科技的潜在威力,显示当代战争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战争,

更是高科技的较量,也增强对数学实用性的了解。

四、历史与语文的渗透

新课改已经走入我们历史教学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进行了“多维互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改,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将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及历史书籍推荐给学生,指出重点、难点,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新课预习,学生就教材领悟知识点,这个过程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另外,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历史现象都是通过特定的文学来反映的。

如《包身工》,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无产阶级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其中有“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人的尸体,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灵魂!同时,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通过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出文学语言所带来的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历史与艺术的渗透

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它与音乐美术等的联系和交叉。

如让学生结合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工艺术风格,说出这幅画的意境,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的熏陶,而且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

总之,历史知识是全面丰富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合理的学科知识交叉和渗透,扩展知识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精神,增强学生学科渗透联系能力。

篇11:历史学科教学的论文

浅谈历史学科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设疑;创造性学习;讨论话题

21世纪已经进入高速创新的时代,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原动力,是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力量源泉。

新世纪对人们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极其迫切的要求。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心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因此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到历史学科教学之中,这也是适应时代需要,下面就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

它决定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历史是一门基础的社会科学学科,它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

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感情丰富、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努力用生动诱人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历史课堂趣味横生,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轻松自如地汲取历史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主动性的提问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标志,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含的创新素材,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换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巧妙设疑,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不过是学生思路的指引与开拓,对于学生的发言,切忌越俎代庖,以避免学生依赖教师,从而束缚学生思维的翅膀。

历史教材的书写是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概括,很多吸引人的情节都被省略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巧妙设疑,使学生感到新奇,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效果更佳。

同时,要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勇于质疑才能谈得上敢于创新,只有对现有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有可能创新。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促进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迷信,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使学生懂得,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把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质疑问难,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广开思路,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设置讨论话题,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

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

因此,师生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的评价和引导而螺旋上升,从而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

讨论可以在课堂举行,也可以在课堂外。

首先,教师要做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准备可供讨论的题目。

让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才能解决这些题目。

准备的讨论题目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具有启迪他们对现实问题思考的内容,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引导。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言行,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视角的转变、能力的迁移,指导学生正确地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引导他们从“学会”到“会学”过渡。

对学生的创见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诱导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

努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够敏锐地发现事物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具有超常、超群、超前判断力。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从爱因斯坦的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有发展历史学科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奠定想象的基础。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用书、教学图片、历史遗址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当积累丰富的表象后,想象力就会得到提升。

五、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思维灵活性

思维定式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并用。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以达到培养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将教材中的因果关系颠倒,变果为因,引导学生由果溯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历史事件。

例如中国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一条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一条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同时探索这三条线索,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已经熟知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作一些假设,改变历史事件的某些条件,启发学生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历史事件的正反面,训练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思考,进一步弄清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六、从生活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

“鉴古而知今”,人类总是从过去了解今天,进而开拓未来。

篇12:化学学科教学的论文

一、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我们常说的“察言观色”,其中的观色其实就是情感之间的交流,你生气了,情绪上表露出来,别人就会知道,避免再触到“雷区”.

学生也会察言观色,这个老师喜不喜欢他们,他们的表现老师满不满意,学生都会从老师的神态语言中感觉出来.

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要给学生积极的情感反馈,适时回应学生的情感.多对学生进行表扬,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表扬,老师一句小小的称赞,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课堂.

二、正确的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

教师动听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精彩的用词和丰富的表情,可以为课堂增色.

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生对这个老师感兴趣,自然就会对这个老师教的课感兴趣,只要兴趣产生,好好维持,并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对于课堂的热情就会一直升温.

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一个知识渊博、风趣幽默、顺应时代潮流的老师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

三、情感教育在课后要好好保温

教师在课后要和学生好好进行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时刻刻的关心,才是真正的付出感情.

只要是真心,学生总会感受到,真情是可以传染的.而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要多花点心思,教师可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将学困生的目标定在有质量的完成基础知识练习题,通过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正确率来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总之,有效的情感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教师只要用心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考虑,就肯定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

作者:方宁 单位:江苏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