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学对学员的影响及建议论文

DaliTsa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aliTsai”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艺术教学对学员的影响及建议论文(共2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论文

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发展来说,无论是茶文化,还是陶瓷艺术,其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茶具应用在茶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成熟发展和系统化应用。可以说,正是茶文化的成熟发展和系统化应用为陶瓷艺术成熟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通过融入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进而探究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艺术;生产技术;应用理念;设计创新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明,在成熟的文明机制中,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元素内容,这些元素内容是以物质元素应用为基础,融入具体应用理念的元素体系。当然,在整个文明体系内,通过各种元素进行融合作用,从而构成了体系化的文明体系。在这一传统文明体系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这一艺术元素中,其不仅是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是融入了相应价值理念的具体设计元素。尤其是茶文化在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就必须从其应用基础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其中所具备的关联元素,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应用效果。

1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只有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融入到社会发展应用过程中,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实现茶文化的最大利用价值。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实际上包含着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通过将物质元素与精神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对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全面认知,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状态,同时也在融入时代发展趋势和人们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完善理念内涵,结合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基础上,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为我们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其对相关元素应用也形成了各种影响。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饮茶环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着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也对茶文化理念形成了成熟感知。而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具有着重要作用,人们使用茶具品茶,不仅能够感受茶中所具有的芳香,同时也能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认知。在使用的茶具中,陶瓷茶具有着成熟的应用体系。茶文化体系中的最大价值内涵在于其将具体的文化理念和元素融入到相关物质元素基础上,而这些理念不仅包含丰富体系化的人文理念内涵,同时其中也包含了相关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认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探索该内容体系的具体应用思路,就极为必要。但是结合当前茶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看,多数人未能对该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和多样元素形成全面认知。传统茶文化理念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其必须将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元素和客观理念,从而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

2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

事实上,陶瓷艺术在整个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元素,而陶瓷艺术的应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表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标准和要求的具体提升。陶瓷在生产应用的初期,其更多是作为生产资料出现的,无论是材料的生产与提取,还是整个陶瓷生产技术的完善性,均较为局限,在这一过程中,陶瓷艺术更多充当的是极具应用属性的生产工具。而随着陶瓷应用与研究不断成熟,陶瓷工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其艺术性元素和文化性元素逐渐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的体系化形成。当然,在陶瓷艺术应用过程中,其通过生产陶瓷茶具,通过融入相关文化理念,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与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当然,陶瓷茶具在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相应载体和基础,同时也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应动力。事实上,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应支持。想要形成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具体影响认知,就必须突破单一的文化元素形式,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形成对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价值的全面认知。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发展压力,而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必须从该艺术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探究其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艺术传承理念探究。

3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经营发展不断成熟,如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压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茶文化与陶瓷艺术很难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由于缺乏合理完善的传承载体,从而使得这一系列文化元素未能形成全面传承。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其是当前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认知元素的重点,因此如何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压力下,提升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具体应用内涵就极为必要。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创新发展,结合保护机制与开发策略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传承压力。所谓多元文化,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而在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系统化传承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将各种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融入,同时也要对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进行全面融合。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化在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都必须从其中所具备的内涵理念中切入,通过融入理念元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不仅如此,在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有着重要要求,当然,将各种具有内涵关联性的文化要素进行融入,从而也使得各种关联性文化也实现了有效推动力。对于茶文化与陶瓷艺术来说,茶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内涵,而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相关基础和载体,因此想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对人们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有效应用。无论是茶文化元素,还是陶瓷艺术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消费内容。但是,想要对最大效果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文化认知,就需要充分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且对整个社会传承环境进行有效改造,从而使其在充分满足文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多样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

篇2: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论文

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还是相关陶瓷艺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文明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因此在整个文化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需要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茶文化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全面融入。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陶瓷茶具艺术。其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理念,更是为陶瓷艺术和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陶瓷茶具艺术作为当前茶叶产业经营的主体和关键,提升陶瓷茶具艺术的内涵元素,丰富陶瓷茶具的艺术设计理念,直接关系到其综合价值的诠释与发挥。当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弘扬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内涵,并将其与陶瓷艺术文化的相关内涵想系统化融入,其不仅是对该文化艺术的创新,同时也为该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民族认同感的实质性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与陶瓷艺术之间存在相应关联点,而这一关联点实际上就是陶瓷茶具,因此优化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创新陶瓷茶具的材料选择,通过有效融入丰富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和文化理念,并探究适合二者融入的元素,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整个设计元素的有效应用。茶文化不仅是成熟的文化体系,其同时还是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对于陶瓷艺术发展来说,想要实现该艺术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其不仅要从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到与陶瓷艺术利用相结合的共性元素,同时也要从传统艺术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理念内涵,通过将其融入到整个陶瓷器具生产过程中,从而为整个艺术发展提供实质性推动力。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运行而言,通过有效开发传统茶文化的各项内容,能够为陶瓷艺术的系统化经营发展提供相应帮助。在传统茶文化经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改造,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资源优势,融入实质性创新和元素完善,从而为传统茶文化开发建设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相关的是,各种生态;绿色元素发挥具体文化元素也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具备了相应价值。而在茶具生产设计过程中,陶瓷艺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技巧和成熟度,无论是茶具的应用材料选择,还是茶具的生产发展历史,都与陶瓷艺术发展应用有着重要关联。可以说,茶文化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其不仅为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其理念内涵融入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素媛.17世纪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西方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131-134.

[2]林建群.陶瓷艺术在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缘来如瓷”会所设计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3):220-222.

[3]龚保家.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开发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3-75.

[4]董余靖.中外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5(16):156-158.

[5]孔六庆.论民族文化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意义[J].广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172-175.

篇3:辅导式教学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论文

辅导式教学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论文

目的:探索辅导式教学在军校心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自编《军校学员心理需求表》对60名大一学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员的心理需求。随后随机选取另外50名大一学员,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20学时的心理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干预。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后分别对16项心理素质进行自我评估,满分为10分。结果:实验组在实验后16项心理素质的自评得分均显著上升(P<0.05),控制组除积极的生活态度、竞争心理、语言表达能力和理性看待事物以外,其余12项心理素质自评分数均显著上升(P<0.05)。

语言表达能力、完善性格和了解他人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新军校心理学教育模式,增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辅导内容,切实提高军校学员心理素质。

目前,心理学教学在军校教育体系中占据较少的学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最大程度地培养学员的心理素质是军校心理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资料显示[1][2],在地方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中,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辅导式教学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情绪的影响,为改革军校心理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学的应用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石家庄市某军校50名大一学员,以区队为单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于6月至7月初期间接受每周2次共20学时的心理学教学干预,对照组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56±1.43岁。

心理辅导教学涉及人际交往心理训练、团队精神的培养、管理能力训练、情绪管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介绍等内容。实验后,实验组的有效被试为25人,控制组的有效被试为25人。

2.方法。研究工具为自编《军校学员心理需求表》,列出16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需求,按照重要性1(非常不重要)、2(比较不重要)、3(一般)、4(比较重要)、5(非常重要)进行5级评定。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后分别对16项心理素质进行自我评估,满分为10分。

3.数据采集与处理。205月,随机选取60名大一学员,统一组织,团体施测,调查军校学员《军校学员心理需求表》的心理需求情况。全部数据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频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军校学员心理需求情况。对《军校学员心理需求表》的16项心理素质需求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显示80.4%的学员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积极的生活态度(75.0%)、合作能力(73.2%)、抗挫折能力(71.4%)和有主见(71.4%)。

除心胸豁达以外,在其他15项心理需求上,每项都有2名学员认为非常不重要。表1结果显示学员对军营管理和环境有自己的评估,对军人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有理性的判断和清晰的认识。

2.军校学员心理素质的变化。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在实验后16项心理素质的自评得分均显著上升,控制组除积极的生活态度、竞争心理、语言表达能力和理性看待事物以外,其余12项心理素质自评分数均显著上升。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前的16项心理素质项目的基线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发现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两组在语言表达能力、完善性格和了解他人这3项心理素质项目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经过心理干预,实验组被试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自己的性格优点和缺陷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对待他人上,也更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他人,表现出心理发展的成熟性,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三、讨论

在军校特殊的军事管理和教育环境中,军校学员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官。

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军校学员的心理受到较大的冲击,心理快速成熟,因此,表1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员高度关注自身的心理素质,希望自己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素质,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职业目标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这一点符合军校学员心理发展特点。

有研究发现,军校学员在接受心理训练后,scl-90各项因子分显著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恃强性、有恒性增强,敏感性降低[3][4]。

本研究中,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16项心理素质自评得分均显著升高,控制组12项心理素质自评得分显著升高,结果显示除心理干预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心理素质上也会趋向自然成熟。

表4结果显示,在语言表达能力、完善性格和了解他人方面,组间差异显著,表明心理干预会对某些心理素质产生额外的影响。

总之,在军营有计划开展心理活动,对学员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篇4: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艺术之所以被宗教所影响,具体表现在后者利用前者来宣扬与传播自己,并为前者所需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作 者:李杨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音乐系・河北,邢台,054001 刊 名: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英文刊名:LITERARY THEORY 年,卷(期): “”(3) 分类号:G09 关键词:宗教   艺术   影响   精神意识  

篇5: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艺术价值体现在艺术、历史、科学、教育等文化研究方面。艺术的市场化有益于文化的传播和艺术市场的繁荣,但艺术又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因为艺术的文化价值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过度的市场化也可能导致艺术家在追求市场价值时降低艺术品的艺术性,也可能导致市场在追求市场价值时通过不正当手段抬高市场价格。良性的市场化将促进艺术繁荣并将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广泛传播,推动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在市场的遴选下,艺术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只有保持同一性时才是理想中的市场状态,即有多大的文化价值就有相应的市场价值,如果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不符,终将被市场调整到同步状态。

当代的书画市场已经是高度繁荣了,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近年来嘉德、保利、翰海等拍卖行成交的古代或近现代画家的作品频频过亿,这些亿元的成交额不断刷新中国书画拍卖的新纪录。我国当代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也不低,目前我国艺术市场的价格较高,市场繁荣。当代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较发达阶段,人们一旦满足了物质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精神诉求提到日程上来,这也促使了当代社会文化消费、艺术消费的发展,而书画艺术品的收藏无疑是他们较为热衷的消费方式。因为这不但能够保值、升值,更能提高自身生活品位与艺术素养。从近几年来看,中国艺术品升值的空间与速度要远远高于股票与基金,因此,艺术品在当代更具投资空间,这使不少收藏家、公司、企业等把注意力转向了艺术品。极其矛盾的是,这些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不在于艺术价值或者学术水平,而是在于艺术品的流通价格与画家的知名程度。由此,在市场的繁荣下,艺术品的消费欠理性的因素左右了某些市场的导向。

艺术市场的繁荣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画发展的环境,给中国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首先,当代繁荣的艺术市场给画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改善了画家的生存环境,让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再是清贫的状态。其次,繁荣的艺术市场刺激了中国画专业的大发展。由于市场的繁荣,参与中国画创作的人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画创作群体应该是美术类中最多的。再次,中国画市场的繁荣,引起了不少赞助商的介入,举办画展,举行绘画艺术研讨会等等,掀起了中国画创作的新高潮。艺术市场的繁荣刺激了中国画的发展,积极的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中国画的核心即是它的文化属性,这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中国画的需求者虽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文化人,但即便是附庸风雅也优于吃喝玩乐,他们的参与积极带动了大家对文化的热衷与追逐,对提高国民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画创作队伍中高端人群逐渐增加,这些艺术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文化水平和较高学历,他们的艺术行为无形中带动了文化的大发展。业内人士在评价一幅艺术品时以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标准进行衡量,而外行人士判断一幅作品的优劣的标准通常则是作品流通价格与画家知名度。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因为流通价格与画家知名度而关注艺术品,而不是因为艺术品的水平才关注艺术品。因此不少当代画家面对如此繁荣的艺术市场,关注的重心已经不是自己作品的学术水平,而是作品在市场中的流通价格与个人的知名度,而“书画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其价格并不一定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相符,有时显得过高,有时显得过低,这种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违背的双重矛盾,是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固有属性”[2](P21)。因此,作品的学术水平与市场价格通常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作品水平高但价格不一定很高,有些作品水平低但价格不一定低,这里面有不少市场因素与炒作等方面的原因。在这种物质与精神双重利益的引诱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为艺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少画家面对繁荣的市场为了生存、为了提高收入等只好改变自己以适应艺术市场,其中一些人则完全被市场所操控,进而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具体来说,艺术市场的高度繁荣给艺术创作带来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其一,市场利益的诱惑成为不少当代画家创作的原动力,这使得不少画家失去了潜心研究、艰苦探索的可能性,进而使艺术创作的水平停滞不前。艺术创作与市场经营有着一定的矛盾性,有些画家的作品风格一旦被市场认可,画家就很难放弃可观的收入与市场的厚爱而主动探索,进一步研究、尝试,最终改变自己的风格面貌。“艺术生产领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面对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有人不再认真地深入生活,思考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而是把金钱作为唯一的追逐目标,生产了大量市侩、应景性产品。”[3](P89)

其二,高度繁荣的艺术市场让不少当代画家的年产量剧增,使艺术创作流于形式与套路,而缺乏真挚的情感寄托与内涵。这一点在当代比较明显,也是艺术市场繁荣带来的诟病。某些画家只要有画廊或者收藏者需求,就可以拼命地制作作品。这就是当代画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代书画创作极度繁荣情况下却没有极为经典的作品出现的根本原因。古代没有一个作者考虑过艺术市场的问题,作者创作时就是真挚情感的自由抒发,而今天不少画家每天在重复相同的笔墨与图式,甚至是构图,这样不必花时间去思考与研究,而经济的收入却丝毫不会减弱。

其三,艺术品价格定位标准的紊乱使不少当代画家迷失自我,通过寻求各种关系与人情,实现价格上涨。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当代艺术市场不规范带来的艺术品价格定位标准的紊乱,价格的高低与画家的身份、社会职务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职务的高低会直接决定画家价格多少。因此,不少画家不是潜心研究艺术,而是终日研究关系网来提升社会地位,进而达到相应的职务,提高价格。这都是在市场利导下出现的乱象。

篇6: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在探讨画家该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市场之前,我们必须要厘清艺术市场与学术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不会盲目地拒绝或者顺从。它们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价格一般情况下比较高,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不高的现象,但其升值的潜力很足,有很大空间。而水平不高的作品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价格很高的现象,但终究会在市场的调节中逐渐退去。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虽然现在有点混乱,但终究会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即判断标准会集中在作品的艺术水平与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因此,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当代画家必须趋利避害,应该集中精力进行艺术创作,尽量回避主动扮演纯粹商人的角色。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暂时性忘却市场不是永远忘记市场,更不是不进入市场,这一点需要明确。暂时性忘却市场是为了以后更加顺利地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艺术市场化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是画家追求的终极目的,换句话说,画家画画不是单纯地为了利益化,其终极目的还在于精神的愉悦与享受。如果画家不能暂时忘却市场,创作的时候心里惦记着市场带来多少回报,他的心态就不能够平稳,就不可能平心静心,潜心苦练,最终也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潜心创作首先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艺术水平。这里所提到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传统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水平提高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制约了很多画家的发展。早在宋代邓椿的《画继》中就曾云:“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4](P666)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亦云:“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人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5](P228)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诸如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等无不在此方面有着深厚的学养,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才能使创作有更进一步提升的基石。

其二,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当画家的艺术创作逐步成熟,风格逐渐形成,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始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让画家的劳动得到价值回报,改善画家的物质生活条件,给画家提供更加优越的.创作环境。而且更为值得提及的是,这是艺术家对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推动了文化艺术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也确立了画家的社会认可度。对于一个画家而言,被社会与学术界接受与认可,是对创作的肯定,更是对精神劳动的最大的赞颂。

其三,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画家进入市场以后,必须了解市场,把握艺术市场运行的规律,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首先,要注重艺术作品的质量。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多次提醒画家“不要在卖画过程中将人格也卖掉”,并且身体力行,每年都会销毁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以防止流入市场。其次,要有独立的艺术发展方向。这一点要求画家在艺术市场中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能让艺术市场牵着鼻子走,一味迎合市场,最终迷失艺术方向,在市场中失去人格与尊严。一方面继承传统优秀的绘画技法技巧,另一方面要敢于突破传统绘画样式与风格的束缚,勇于创新,保持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气息,这样才能创作出即源于传统,又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优秀作品。因此,国画家应善于学习传统、关注时代、关注自我风格的确立,潜心研究,以避免人云亦云,逐步确立自我艺术风貌。

篇7: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要厘清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解决繁荣的中国画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需要画家自律,而且必须完善市场规范。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一致,市场认可的价值和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两者不完全一致,市场必须引导并规范理性消费,因此需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规范双方的行为,即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这一评价机构属于非政府机构,必须遵守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评价。它应该拥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即作品价值评测体系。这个评测体系应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互相参考去完成对画家艺术品价格与市场的评估。

(一)通过画家的学术履历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可以有效掌握画家的学术积累与学术探索过程,通过对画家学术履历的掌握与分析,大致可以对其市场价值做一个简要的评测。这个评测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收集画家的相关艺术履历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包括画家参展的经历,在杂志、报纸等发表的作品,以及求艺的学历、经历等信息。这些看起来虽然似乎有点流于外在形式,但的确能够为画家市场价值的评测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画家作品的学术水平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着重对画家的学术水平进行评测,方式是通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学术测评。专家委员会的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与深厚的艺术功底,可以请资深的美术理论家与中国画名家参与。专家委员会具有一定数量的委员,进行评估的时候随机抽取,这样可以避免亲属、领导、朋友、学生等人情关系,利于对画家价值的客观评测。评测的内容从中国画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方面着手,而不是针对某一张画的具体问题。因为画家作品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信息是较为恒定的,这样的评测内容可以防止因为画家某一张画的好坏而决定了其市场价值的高低。

(三)通过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评估其升值空间

这个评测方式是对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的汇总、分析,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即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是在逐年上升,还是逐年下降,抑或是稳定不变。这个评测方式有效地杜绝了画家漫天要价,也避免了画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的画价。总之,上述三种评测方式相辅相成,通过三种评测方式综合得出的结果基本客观。这个评测体系的运行可以有效地削弱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评测体系的完善使画家必须通过认真的创作、不懈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等手段才能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市场价格,能够有效解除画家因市场而产生的浮躁情绪。

结语

市场的繁荣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它既推动文化发展,给画家带来价值体现与社会认可,但与此同时对创作与市场也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与弊端。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画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盲目地排斥艺术市场,也不能被艺术市场所左右,失去自我,失去艺术底线。必须加强自身素养,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艺术家要想在艺术市场中长久居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对自己的艺术创作高标准、严要求,作品必须是精心创作的满意的作品,不断树立自己的品格形象,不能被市场所左右,这也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这个矛盾上寻求到的一个平衡点。此外,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削弱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评测体系可以有效消除作品价格高低变化大、画家一心只想提高价格而不安心创作等一些不良现象。也给买家提供了一套可评测与分析的市场化的资料,为理性收藏与投资铺设了平台。

总之,面对繁荣艺术市场带给中国画创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内外兼修”,一方面加强画家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端正心态,勤学钻研,尽心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对画家进行有效的评测与规范。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最终使中国画创作与艺术市场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以促进市场的理性发展,为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铺设良性轨道。

篇8:大地艺术影响景观设计论文

大地艺术影响景观设计论文论文

一、大地艺术改造了废弃地

大地艺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景观设计的最大影响可能就是改造废弃地了。早起的大地艺术家们在选择创作的环境时,偏爱荒无人烟的旷野,以远离人境来达到人类和自然的灵魂的沟通。后来他们发现,除此之外,那些因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而遭遗弃的土地也是合适的场所,这些地方所显现出来的文明离去后的孤寂荒凉的气氛和给人的强烈深沉的感受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贴切。科特布斯露天矿坑区在生态恢复的时候,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巨大的废弃矿坑为背景,塑造大地艺术作品。矿坑,废弃地设备和艺术家的大地艺术作品交融在一起,形成荒野的,浪漫的景观,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游客,同时也为地区带来了人气。数十年后,这些大地艺术作品会被淹没或是自然风蚀,但是这里将形成树木昌盛,土地肥沃并且拥有45个大湖的欧洲最大的多湖平原。大地艺术对废弃地的改造也同样对景观设计师有了新的启发,从此,景观设计师在废弃地重新改造的过程中,运用了类似的设计手法,东斯尔德大坝项目就是一项集大地艺术、生态主义思想于一体的景观设计,改造地是一个因建造大坝而留下的包括建筑,码头和凌乱工地的区域,设计师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在上面覆盖一层来自附近蚌养殖场的废弃蚌壳,鸟蚌壳和蚌壳被布置成了有韵律的图案,创造出了人工的自然,黑白相间的图案形成大地艺术的作品,黑色与白色的蚌壳的保护色功能还能保护附近的濒临灭绝的海鸟,经过设计师的改造,这片废弃地变成拥有各种鸟类的充满生机的景观。

二、大地艺术塑造了新的地形

地形的处理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传统的地形处理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文艺复兴和勒诺特园林发展而来的台地式;另一种是英国的自然风景发展而来的对自然的模仿和加工的形式。但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城市的大量崛起使得城市绿地面积有限且夹在规矩有序的城市建筑之间,这种有诸多约束的空间限制了自然地形的发挥;另一方面,远离自然的人们又不希望多过的用传统的规则式地形来加剧这种远离自然的感觉。景观设计师们在思索该用怎样一种方式来达到既能与周边规则的环境相融合,又不失去自然的浪漫,大地艺术对地形的艺术化处理方式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地形设计。这种艺术化的地形设计以土地为素材!用完全人工化,主观化的艺术形式改变了大地的面貌,它不像传统的规则式那样生硬或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也不像传统的自然式那样完全照搬自然界的风景。它在融于环境的同时也恰当的表现出了自我,给人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冲击,这种艺术化的地形不仅可以创造出壮观的景象,也可以塑造亲切宜人的空间。

三、大地艺术使景观设计师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组织自然

自然素材从景观设计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到目前为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工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大量涌现使人们有些眼花缭乱,人们渐渐对自然材料的朴实无华熟视无睹。另外自然素材与人工素材怎样恰当结合也给景观设计师出了一道难题。大地艺术对自然素材的运用让景观设计师大开眼界,大地艺术在设计的时候多采用自然的材料,例如,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就是用当地石材(黑色玄武岩、石灰岩、泥土)堆砌形成的。大地艺术作品用已有的自然材料来塑造,改变已有的空间,作品与景观紧密融合,这一点,对景观设计起着重要影响,以至于现代的许多景观设计被认为是大地艺术。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就是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她设计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广场中隆起的不同高度的不同大小的水滴形绿色草坪,草坪上种植当地的小型松树,广场上平躺的一些原木就是自然材料,可以作为休息凳。这个广场具有明显的大地艺术特征,用的都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材料,草坪的造型也追忆了当地历史遗迹,不管是从造型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表达了当地的特色。某些时候,景观设计师过分追求材料,有些时候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对设计的需求,费事又费力。其实大可不必,景观设计是需要在特定场所才能进行的设计这个特定场所自然有属于它的历史色彩,有时候设计工作者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运用设计地的自然条件和元素,可以做出更贴切的景观设计,景观作品也会更有设计语言和说服力。

四、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局限性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对其他事物的影响都有一个度的把握。在大地艺术的作品中,大多是赞颂自然的力量或者是表达一种超乎寻常的尺度的美,它很少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而在景观设计中人是主要的使用者,我们在尽量不破坏自然和人文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到人的各种需求,因为景观设计还必须以人为本,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片面的追求作品的大尺度和各种形式美却忽视了它的使用价值,耗资巨大而使用率又低,反而大大削弱了它存在的意义。在文章中,我们从大地艺术的生态方面,从大地艺术对废弃地改造方面,从大地艺术对地形处理方面和大地艺术对材料方面探讨了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所带来的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也对大地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大地艺术是与景观设计最为密切的一个艺术流派。它虽然不是化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矛盾的标准答案,它的诞生也并不是景观设计的新公式,它的重要性就是对景观设计的再创作、再思考。大地艺术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促进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新方法、新思想、新趋势的延伸。

篇9:对高中艺术教学的反思论文

对高中艺术教学的反思论文

音乐欣赏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模式一般是:讲――讲听结合――听,这样课堂往往僵硬死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在有许多音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都“喜新厌旧”,喜爱流行音乐,不爱严肃音乐。这好象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请不要埋怨学生,他们也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事实上,学生并不讨厌课本上的所谓严肃音乐,最起码刚拿到课本时他们还是充满渴望、好奇和期待的。但是,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和趣味性,音乐课上得与数理化一个模式,毫无特色,使学生逐渐对严肃音乐敬而远之。

要学生来欣赏他们不喜爱的严肃音乐,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当然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因此,作为一个音乐教师,不能靠发牢骚解决问题,更不能抱怨学生,而应多自我反省,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审时度势,改弦更教。

在新的形势下,音乐教育更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使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课,并乐意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

一、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情趣。

学生不可能象对待主课一样重视音乐课,要他们真正喜爱音乐课,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引起差异的刺激,使人有新鲜感、惊奇感或独特感,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紧扣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突破点”,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并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特点。如在《音乐要素》一课中,讲到节奏,可以给学生一段他们熟悉的旋律,要求学生把它任意改变节奏,每人重新组合一条新的旋律。然后选择几个学生的.“作品”拿出来唱一唱或弹一弹,他们会惊奇地发现,节奏的改变,使旋律也发生了千变万化,也许有的旋律变得不够优美,但至少学生们已深刻地理解了节奏的“骨架作用”。讲解调式,特别是中华民族调式和日本民族调式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调式内的几个骨干音创作一段旋律,虽然许多同学不识谱子,谈不上真正的创作,但他们很想听听自己“胡乱”的组合会是什么效果。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在无意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学生在听了自己创作的音乐的色彩效果后,也真正理解了调式的概念及调式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学生最不欢迎欣赏课上老师讲解大量的音乐理论,《中国古代音乐》一课中对古代音乐的介绍往往会使学生昏昏欲睡。那么不妨改变一下方法,如让学生事先去搜集其它学科中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资料或课外书上了解的有关情况,在音乐课上出来互相交流。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整理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作为补充。这样,不用教师太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概况,而且印象深刻,同时也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

二、创设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要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敢于创新,就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强调标准的单一,以致思维僵化、单板,缺乏创新。而音乐却是一门生动活泼、最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律动性、过程性、稳定性与多义性的统一,感情力量与逻辑力量的熔结等特点,为欣赏者领会、感受、体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驰骋空间。为此,课上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锻炼,发展他们的个性。只要多鼓励、多表扬,注意引导,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课堂氛围,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使音乐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例如对于学生较熟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安排一组学生课前做些准备,教师提供各种资料,课上小组成员出来为同学讲解。把自己的理解、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有些同学往往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有不同的意见还可以辩论。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仅课上得生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欣赏的作品,也许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又如某些有意义的音乐话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去发现音乐中的一些奥秘。如“节奏在《码头工人》一歌中的作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有什么影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什么会成功?”等等。这种讨论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以书面作的形式完成。现在的高中生知识面很宽,也有一定的见解,组织得好,这样的讨论会很有意义。

三、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一个万能的公式,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而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运用也会让学生觉得很单调。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有些内容如经过大量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感,改变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新型感,引起他们的注意。要使音乐欣赏课永远生动有吸引力,音乐教师就必须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化点时间和心思,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永远对音乐欣赏课保持一种新鲜感。

有些教学内容,如《中华民族器乐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器乐曲的表现形式、乐曲风格及各种民族乐器等,象这样常识性的内容,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毫无兴趣。如果用比赛法、游戏法,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把学生分成四组,各组根据要求,听音乐片段或看录像片段后写答题板,并给各组记分,教师则充当主持人角色,甚至可以让学生来一起主持。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课时内容更多更丰富了,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掌握情况也好。当然,教师的备课量要大得多了。

在实际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始也许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要及时总结每一次教学的得失,使之逐渐完善,不要把遗憾留给下一堂课。音乐作品风格多样,色彩各异,音乐欣赏课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独具风格。上出艺术特色,让音乐欣赏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主阵地。

篇10:宗教信仰对俄罗斯艺术与文化的影响的论文

宗教对俄罗斯文学创造方面的影响

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所信仰的东正教来源于古拜占庭帝国,在俄罗斯文化中,宗教既是信仰又是世界观,是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俄罗斯人对宗教的信仰,先知的预感,心境的启迪,使命感都体现着对宗教的信仰。以东正教为核心的宗教,深深影响着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学创作。宗教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圣经”,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重要精神氛围,也是文学艺术创造作的题材来源。了解反映宗教意识的作品,也许是深入了解俄罗斯人、理解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五世纪的约瑟夫.沃罗斯基(1439-1515)著名的《启蒙者》一书“几乎没有超出解释有争议的经文范围”(《俄罗斯神学之路》第14页)而著名神甫尼尔.索尔斯基(1433-1508)的代表作《背叛信仰》一书,“与其说是独立的论著,不如说只是作为资料汇编或资料链条而编辑的。”(《俄罗斯神学之路》第16页)。直到16世纪,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长期以来,俄罗斯教育中心的内容都是宗教。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俄国的印刷业几乎集中于印刷宗教书籍,因而使得俄国许多代人都是从宗教书籍(《圣诗集》,《日课集》等)学会读和写的。直到十八世纪彼得大帝时代才有所改变。因而使得俄罗斯喜多著名文学巨匠也深受宗教影响,如果戈理,索罗维耶夫等,他们宗教特征都深刻的反应在其作品中,成为影响俄罗斯人灵魂的著作。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塑造的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体现出作家对俄罗斯现实的宗教神秘主义认识和理想。而果戈理曾受了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曾到耶路撒冷作了一次朝拜,足见宗教对俄罗斯人深远影响。

篇11:宗教信仰对俄罗斯艺术与文化的影响的论文

俄罗斯人对宗教的狂热甚至可以延伸到俄罗斯的建筑艺术当中,俄罗斯的建筑艺术是伟大的,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古朴风格,同时在不断的宗教文化势力的影响下,具有了为宗教服务的浓厚性质。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将世界文化划分为21个文明单位,其中俄罗斯文化被称为“俄罗斯东正教”,这非常突出地表现了宗教特别是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的强烈影响。俄罗斯建筑是俄罗斯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中的主流建筑———宗教建筑,即“教堂”的主要艺术取向,力图体现建筑艺术所受宗教的影响之深刻。以教堂建筑为重点和中心的莫斯科新克里姆林宫的建设,标志着以莫斯科为首都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确立(《俄罗斯建筑》第二章)。18世纪中叶,莫斯科的建筑师创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这是在俄罗斯的宗教艺术范围内形成的一种风格。这个时期的建筑物当属以巴洛克风格建成的宫殿和教堂。俄罗斯的教堂建筑风格被称作斯拉夫式教堂艺术风格,以与拜占庭式教堂艺术风格相区分。它是拜占庭式教堂艺术与罗马教堂艺术、古罗斯神庙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包括了的三个时期不同风格的教堂艺术,即古罗斯、俄罗斯和当代俄罗斯特点的教堂艺术。俄罗斯各地耸立的教堂似乎在诉说着昔日宗教势力强大而无所不能的辉煌时代,有记载的古罗斯时期建造的东正教教堂有400多座,它们都是古罗斯教堂艺术成就的结晶。而具有俄罗斯特点的教堂则可数以万计,它们也都是俄罗斯艺术家和匠师们的精心创作。正是宗教的发展推动了艺术载体与现实需要的教堂建筑的不断创新与超越(《俄罗斯艺术家》第4章)。

篇12:宗教信仰对俄罗斯艺术与文化的影响的论文

自宗教艺术随着东正教一同从拜占庭传入俄罗斯后,许多来自欧洲的画家把拜占庭的绘画技术带入了俄罗斯,进而使融合了俄罗斯民族精神,民族特色的宗教绘画艺术在俄罗斯发展起来。绘画艺术既是宗教的传播工具,也是宗教的传播内容。(《俄罗斯苏联文艺简史》第19页)俄罗斯绘画艺术一开始就具有了宗教的特征———它发源于宗教,涉及宗教题材,以宗教为背景。俄罗斯的古典绘画艺术在继承了东正教拜占庭风格之外,还具有俄罗斯独创性神学思维。俄罗斯的.画家在艺术实践和宗教体验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宗教与绘画密切结合并互相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宗教题材画作,如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布廖夫为圣三一谢尔吉修道院创作的《圣三位一体》圣画像和著名的《金发天使》等等。所以在俄罗斯广泛流传着“俄罗斯人不会去亲吻一幅让他感动的现代画作品,但是他会亲吻圣像、触摸圣像、佩带圣像,圣像帮助他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寄托。”的说法。可以说,了解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因素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作品,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

结论

俄罗斯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的影响都十分深远,因而使得俄罗斯的文化,艺术都深深的打上了宗教的烙印。所以说,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与艺术要从了解俄罗斯的宗教出发,俄罗斯人信仰宗教,寓情与与宗教,艺术文化都与宗教休戚相关。了解俄罗斯的宗教,不仅仅是了解了俄罗斯人的信仰与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与俄罗斯的心灵对话。(本文作者:邱添 单位: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篇13:素质教育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教学论文

一、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和家长对美术的轻视会导致学生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忽视自身的素质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选择学习美术的特长生只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上,忽略了美术学习的本质。这样的学习行为致使他们虽然拥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却没有获得审美素养的进步。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了解了我国现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高中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应该得到完美的整合,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正视美术课程的实践作用。因为各种原因,我国高中美术教育中很少有实践课程,学生大多通过课本以及教师的讲解学习美术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得到的只是美术理论知识,不能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往往只能呆板地完成作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美术教育应该积极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真正了解美术的含义,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二,教师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教师也是影响高中美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长时间与学生相处的人,教师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中这样一个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建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增强美术教学能力,以此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影响、指导学生的生活。美术教学更是这样,教师要想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在教学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时候,可以先介绍作者创作这幅画的背景,然后讲解这幅画所包含的特殊意义,以及这幅画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赏析这幅画,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素质教育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其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美术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作品不仅显示了创作者丰富的技巧,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熏陶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让人从心灵上感受美术之美,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要摒弃过去那种偏重技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从美术作品的文化层面进行学习。如,在欣赏郑板桥《丛竹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幅画的意境,欣赏作品所表达的那种直面人生、不怕失败的精神,让学生从心底感到震撼,并以此鼓舞自己。

其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从本质上来讲,美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放弃了思想灌输,而是从精神层面感动人、影响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塑造人的道德品格。一幅好的美术作品,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更应该包含丰富的意义。直到现在,笔者还深深记得在看到罗中立的画作《父亲》时受到的震撼。在看到这幅油画时,笔者的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出现一系列画面:一位质朴的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淋漓的汗水从他脸上滴下,他有着古铜色的皮肤,指甲里满是污垢,端着茶碗。这幅画瞬间感染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从心底弥漫出一种不可抵挡、不能言语的感觉。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能让人感受到热忱、善良、勇敢等一些美好的品质,并让人从心底接受这种品质,吸收这种品质,从而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变得更加高尚。

其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艺术教育里的艺术,指的不是一种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富有创造力。”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育从思维上采取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的世纪是一个经济、知识全面发展的世纪,在这个时代里,素质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整合的步伐,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14: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论文

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和情感交流,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在学习中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情景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综合性的教学目的。

一、情景教学的概念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运用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设定特定教学情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承担着带领学生进入学习大门的引路者的角色。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最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情景教学将带给学生许多新鲜体验,使学生不自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现实,数学以其抽象性和高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被认为是高中各个学科里最难的一门学科,不少学生大有“闻数学而失色”之势。教师通过合理的情景设定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减轻学习数学的畏难、排斥心理,尤其是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更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刚刚举行了篮球比赛,在讲解数列的排列组合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余活动设计情景: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写上本班报名参加比赛的10位同学的名字,在黑板上大致画出篮球场的形状。按照比赛规则每队每场只能有5名队员上场,问:我们班的出场队员有多少组合方式?设计情景与题目以后,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的情景设计,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参与学习,使他们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很多学生因数学的抽象性而将数学学习拒之门外。利用实物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将数学具体化,这种情境的创设主要依靠的是信息技术。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使用《几何画板》展现椭圆形态与离心率之间的关系,制作复杂图形旋转而成的3D图片,等等。

三、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积极影响即在于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定生动有趣的情景进行提问,提问的过程具有趣味性,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其趣味性和丰富内容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教育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方式往往使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而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景教学,从学生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通过情景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促进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景教学对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老师孜孜不倦地讲解,学生静静聆听,这种方式使老师在学生心中构建了一个严肃、遥不可及的形象,疏远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有些学生内向,有问题不敢提;有些学生反叛,挑战老师的“权威”。但在高中数学中进行情景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化。教师通过引领,带领学生主动参与,与学生一起探讨新知识,师生之间轻松、愉悦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融洽了师生感情。

四、结语

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其重要作用并积极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育出综合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作者:李志东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煤高级中学

篇15:气候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的论文

气候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的论文

【摘要】 体育课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它有其独有的特点。容易受到天气气候因素的干扰与影响,教学时常常因为 天气气候的变化,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这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满完成有很大影响。中小学对青少年学生实施自然身体素质 培养与训练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教学 高温

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操场上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在巴 掌大的树荫下乘凉,如同晒瘪了的小树一样没精打采。体育教师跑上一趟跑下一趟只是为了把学生拢在操场上。开会时学校领导不停的骂。这就是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地区3-7月的体育课。 体育课是中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它有其独有的特点。容易受到天气气候因素的干扰与影响,教学时常常因为天气气候的变化,不得不临时改变 计划,这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满完成有很大影响。中小学对青少年学生实施自然身体素质培养与训练的重要内容。 因此,如何根据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结合本地区域小气候的特点,制订适合应对天气气候状况的教学实施计划,成为每一 个体育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气候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的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有时候一节精心准备的体育课由于天气的变化不得不停止或另改时间。为此,研究体育教学与气候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学校体育领域内,经过许多学者努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毛振明先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通过组织加工后 的可以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有关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只设置了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未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重担交给了一线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讨论有效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由于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和健康方面的要 求具体化,在选择内容上,只要能让学 生情思跃动、想象驰骋、运动活跃、生命力得以张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可以用来作为教学的内容。正是有了这种种努力,课堂教学综合化的程度得到。

作为体育老师,不论是烈日炙烤,还是雪花飘飘,只要铃声一响,就不得不站在操场上。可是在夏天上体育课时,尤其是下午第一节体育课,学生昏昏欲睡,而太阳又如此猛烈,集合队伍时,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操场上烈日焰焰,所以,如何上好高温条件下的体育课,是摆在每一名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解之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1、在天气酷热的夏季体育课上,我经常安排一些运动负荷小、练习密度大的运动项目。如韵律舞蹈、武术、技巧等运动项目。这样,学生练习起来体能消耗不大,又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在高温条件下是行之有效的练习项目。

2、学期计划、课时计划要考虑季节因素,这个季节安排内容项目,要考虑运动负荷不要过大,运动量适中,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让他们感觉夏季体育课同样有趣,又充满人性化。可以安 排一些徒手练习,如武术、太极拳等活动;或占地少的活动,如技巧、毽球、跳绳等。球类项目可以以游戏形式进行,如果必须在场地上阳光下进行练习或比赛时,可分组轮流进行,间歇练习;还可以安排一些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在树荫下可以进行障碍跑、蛇形跑,可以利用树枝进行弹跳力练习,如助跑摸高等。

二、合理利用天然条件,创设适合高温天气时上体育课的小场地

1、利用操场周边有限的树荫,进行小场地的身体练习。我安排学生以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一些占地面积小、动作简单又有实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仰卧起坐、负重深蹲、俯卧撑、仰卧飞鸟、立卧撑。通过对学生进行力量、柔韧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各种身体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合 理利用楼房这道天然屏障,为我们创造的遮阳伞。在高温且阳光“毒辣”时上体育课可把地点选在楼房为我们制造的阴凉下。切记这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持安静,避免与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互相干扰。

三、对于高温下的体育课我有以下建议:

1、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时间和内容: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之间安排3-5分钟的休息时间。

2、控制好课的运动负荷:修改课的内容就,尽量以小运动量 为主。

3、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在没有太阳的地方上课,不管是什 么内 容。

4、对于学生喜欢的篮球课,可以以裁判学习为主。总之在炎热的夏季上体育课,重点在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篇16:体育教师的性格对教学的影响论文

体育教师的性格对教学的影响论文

知识、智力及专业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的认识因素或智力因素,而教师的性格则是教师素质的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对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说,教师在教育中实现了主导作用,学生的身心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主导作用要依赖教师自身的性格优劣所决定的。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按心理学中分析性格结构时的方法,从性格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

1、现实的态度对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的个别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待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等。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应当指出,某教师在教学中,由于特殊的情况,一反常态地发了脾气,不能就认为该教师具有暴躁的性格特征,只有经常性、习惯性地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正因为教师经常地、习惯性的以某种态度对待学生(如诚实的或虚伪的)。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对待他人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塑成,并促使学生以相应的态度对待教师及教师所教的课。两位在对待他人态度上明显不同的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必然有显著差异。

2、性格中的意志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它是性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大多数均在室外进行,外界的各种干扰随时可能影响到教学;课堂上,不论是学生的情况,教师的原因,也常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想到的问题;体育教学中,学生、教师的身体活动频繁,由于种种原因,还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等。面对出现的各种意外,教师能否以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指挥、引导处理问题,控制住整个教学的局面,对教学活动、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3、性格的情绪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种种刺激的作用下,情绪的反应一般均较强烈,在强烈的情绪反应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被情绪左右,表现为较明显的失控状态,这样的事例很多。如某教师在课前因某事与同事发生争执。经劝说并因快要上课不得不暂时停下,但心中仍不平静,头脑中仍在继续与发生争执者论辩,思想不能集中到课堂上。因发生争执,情绪受到影响,心情不好,并将此情绪带入课堂,具体表现为教师的面部表情、讲话语调、口气、动作示范等都与平时有较大差异,而使课堂的正常教学气氛受到冲击,学生的情绪跟着受影响,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

4、性格的理智特征对教学的影响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方面的个别差异。在体育教师当中,对事物的感知上,常见以下两种类型,即快速型和精确型。属快速型的教师往往不善于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分析,甚至在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所观察的事情时就做出种种推测。在教学中,一发现学生在掌握技术上的错误就立即着手纠正,常带有一些主观和偏面的倾向,而不能对症下药。精确型的教师在观察了解问题时则表现出敏锐而精细的判断力,处理时往往能一针见血,抓住关键。

有的教师记忆的持续现象较强,从识记某一种材料转到识记另一种材料的能力较弱,先前识记材料的铭记妨碍着对以后材料的铭记;在想象方面则较为狭窄,不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甚至回避问题,宁愿借用现成的答案,喜欢钻牛角尖等,从而不可避免地被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知识的更新速度丢下,与某些教师追求主动记忆、大胆想象及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方式相比,在教学的主导思想,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学的效果当然也不会一样。

篇17: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论文

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论文

摘要: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了幼儿教育,它为我们开辟家园共育新形式带来了契机。文章从四方面入手就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家访形式、家长会、幼儿开放日、电话联系等家园联系和沟通方式,为家园合作交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和谐沟通的途径和策略,努力实现新型的家园网络互动,促进家园共育新渠道的开发与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幼儿园教师的思想理念

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教师的思想理念。首先,教师从陈旧的教学观念中走了出来,树立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了现代人才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在教学中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训练幼儿的创新思维,从而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掌握了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会了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学会了制作网页,建立网站,撰写自己的博客等,并具备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上操作能力等。再次,教师学会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弥补教学中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家园交流的方式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繁忙,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家长很少亲自接送孩子,他们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非常少,这会影响家园正常的交流。幼儿园不能及时让家长掌握对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情况,同样家长也不能把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幼儿园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建构为家园合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家园交流更方便,更省时、省事,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欢迎。在平时的家园互动中,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一天在园的表现,了解当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师也能从家长那儿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日常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如教师在每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每一次半日开放活动前后,都可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使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现在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不但能宣传本园的教育理念、教育资讯,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而且为家长学习提供了网络资源。家长则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浏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下载幼儿喜欢的视频、音像、图文等,非常便利。还有的班主任建立了各种班级群。如大多数班级都会建立QQ群。QQ群具有同步性与异步性的特点,为教师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交流与探讨提供了同步和异步接受信息的选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交流平台。我们可把家长的QQ号加入到由自己管理的班级QQ群中。通过QQ群的“群聊”功能,家长可以和老师以及其他家长进行实时的沟通;通过“群空间”功能,教师和家长既可以在论坛里发表观点,也可以自由上传或下载有价值的`资源、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家园协同教育的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象、生动、鲜明地展现教学内容。其传输信息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幼儿教育教学方式,优化了课堂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地演示出来,从而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获得情感的愉悦。在幼儿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科学的、适当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如在进行《化蝶》这一音乐游戏课时,可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把音乐、舞蹈、图片等教学资源巧妙地融于一体,描绘出蝴蝶飞舞的场景,使幼儿产生鲜明直观的感知。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四、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环境

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体系,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在网上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教学心得,互相学习、讨论、探究。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电脑等,收集课堂上需要的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开会为主,这种培训方式需要固定的地点,并且整个过程比较复杂。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直接对教师进行培训,如远程视频、YY等,这就为教师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构建改变了幼儿园教师的思想理念,不仅使家园合作更具时代特征,为每个幼儿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催化作用,还进一步激活了家园互动、家家互动,以更快、更广的方式丰富了家园间的联络形态,实现了快速双向互动的家园共育,开创了家园共育新局面,也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了新的天地。

作者:张巧玲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徐华勇.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

[2]梁晶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冲击及影响[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4).

[3]宋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育教学[J].广东科技,(11).

[4]吴秀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刍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9).

[5]武爱红.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

[6]范丽娜.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

篇18:教学活动建议浅析论文

教学活动建议浅析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主要由“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等构成,“教学活动建议”共有121项,其中小学1―6年级79项,中学7―9年级42项,都是针对标准提出的较为具体且可操作的内容学习方式。笔者对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一次分析,以供同行们商讨。

一、“教学活动建议”的功能

“教学活动建议”是课标中“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教材课后活动的指南,体现了中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重视对美术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美术观赏、考察、实验、调查和美术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是围绕“标准”设计的,是达到“标准”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活动建议”的三大特性

参考性是指“活动建设”是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的,而不是固定不变和必须采用的;选择性是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根据本校、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开放性是指“活动”除了可根据条件选择之外,还可以自行设计。

三、“教学活动建议”的分类及作用

根据“教学活动建议”中“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可以把课标中的121项活动归类成附表。

1、语言交往类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并在交往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收集的美术信息,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的一类活动。如“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心得”,“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其理由”等等。

2、模拟情境类活动利用计算机动画演示、学生角色扮演或做实验等形式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展示社会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类活动。如“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等等。

3、知识技能类活动是指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或搜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或手中的工具材料,把某些美术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运用美术语言来表现简单的创意,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类活动。此类活动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所占比重较大,颇具美术特色,凸显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是美术活动成果的主要展示方式。

4、观赏、体验类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事物和美术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进行细致的观赏,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如“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美;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与形式感”等。

5、社会实践类活动(含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调查、搜集所需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活动。如“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等。

6、应用信息技术类活动信息技术在美术学习中的应用是美术课标的一个基本课念,它是美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美术学习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标志。如“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等。

篇19:电子商务教学建议论文

电子商务教学建议论文

如何实现电子商务教学法子的立异

首先,走出课堂,深刻企业,做好调查。每一在学习1个单元或者者项目时,教师有必要设定目标,然后组织学生深刻到企业的实地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工作进程,也能感受现实工作的场景以及氛围,调研自身就是对于信息的查询、收拾、总结与分析,是将来从事电子商务方面工作所必须的能力;学校要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工作,时刻关注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变化,聘请企业内部的专家给学生授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也能够按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水平。

其次,采取案例教学法子。案例是实践中产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应1个事件产生、发展以及演化的进程。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型的素材,供人们分析研究,总结普遍规律,从而提高人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是通过使学生经历或体验模拟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来感悟和理解一定的道理和方法,获得一定的知识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凸起学生的实践技巧培育,加强职业技巧教学培训。教学课堂的内容与情势要打破理论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踊跃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技术,要采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装备,请求教师手持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进1步巩固校内外的实训工作。努力让学生扮演多重角色,逐渐体会电子商务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技巧,感遭到工作环境,在周末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踊跃参加1些与电子商务相干联的社会实践流动。

最后,改善考查体系,着重实践考查。学校要增添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的比重,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例如: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网上获守信息情报的能力和市场调查能力等方面为主要的考查项目,教师也能够组织学生自行组成项目团队,应用休息的时间来发掘客户,整个1个学期与客户树立联络,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开展网上商务来往,在最后的考试中,逐一向学校汇报自己的工功课绩,和在展开工作中的体会以及感受,以讲演的情势逐一发表自己的感受,学生在这1进程中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利用在实际工作中,到达了知识与实践的融会,同时也掌握了这项工作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往后的人生计划与发展做好铺垫。

最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定向培育。面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要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工作,展开学校教师与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或者者专业人员的配合工作,时刻关注企业对于人材的需求状态,依照企业的请求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学生几年的学习期间,使学生取得充沛的实践锻炼机会,定向培育,培育企业真正需要的对于口人材,为学生的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电子商务是1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它不但涵盖了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科学、管理学、信息情报等学科知识,而且也是对于1个人表达能力,沟通等能力的综合考验,跟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这门技术也在阅历着多重变化,它的实践性特征,请求拥有必定的学习与创造能力,要想使学生切实掌握这门技术,教师就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法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切实深刻实践,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

篇20:艺术教学论文题目

艺术教学论文题目

1、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究

2、霍金森教育管理思想之再探析

3、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4、“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院校基础教育教学

5、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的探讨

6、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探析

7、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平台的建设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8、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静物摆放中的应用研究

9、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10、日本的书法教育传统

11、浅谈创意计算在教育类严肃游戏中的发展

12、论《傅雷家书》之家庭美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3、高职设计类专业互动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4、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5、基于MOOC的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16、论美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使命

17、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教师群体美育能力的培养与重构

18、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9、将音乐剧与学科教学嫁接能巧妙实现跨学科学习

20、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

21、高职动漫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22、艺术院校国防教育特色研究

23、试论教育现代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24、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25、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

26、艺术设计类课程借助慕课平台的大众化推广

27、论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

28、艺术类大学生优质健康心理教育研究

29、网络资源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升的研究

30、亚里士多德悲剧美学在教育哲学上的蕴义

3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精神气象

32、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33、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其对策--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34、大学生艺术类慕课课程学习现状抽样调查研究

35、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以“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

36、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

37、艺术院校团体辅导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38、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39、大理定制教育的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质性研究

40、高职院校艺术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

41、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教学艺术评价研究

42、浅谈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

43、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44、谈谈《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

45、浅析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46、人文素质的美育诠释--人文素质教育的美育内涵研究

47、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48、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

49、幼儿园多媒体美术教学实例探析

50、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探索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

51、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探索

52、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体艺特色示范校

53、改进美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

54、用影视艺术启发教育者思考

55、如何让少儿艺术培训回归教育本身

56、青岛学生美育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57、河北民间美术现状及引入高校教学的思考

58、高职院校艺术类教育培训研究

59、东北地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研究

60、论翻转课堂与环境艺术教学

6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新思考

62、浅谈鼓励教育在教学中的艺术魅力

6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64、浅析当前高职艺术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制约

65、网络新媒体对艺术类课程教学影响

66、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趋势研究

67、浅议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68、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

69、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与思考

70、美术馆美术教育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案例开发

71、重建诗性主体:当代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

72、论高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

73、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74、职业学校教育不能缺少积极语言

75、关于艺术团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调查研究

76、绘画艺术介入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初探

77、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78、艺术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79、构筑教学楼外部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

80、艺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定位与对位思考

81、民办艺术教育机构管理与发展

82、论素质教育视阈下艺术生的心理关注

83、谈新政策下的广播影视类专业艺考热的理性回归

84、卢梭的消极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新探

85、高校舞蹈教学融入多媒体教学研究

86、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87、论中国现代美育思潮的理论起点与历史困境

88、虚拟卡通教师教学法的概念及意义研究

89、论当代美育实践:艺术与生命教育

90、当代网络环境下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1、“三力”与媒体并驾打造情境艺术课堂

92、浅谈诵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93、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94、构建艺术院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

95、美育不能局限于审美教育

96、《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97、房树人绘画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98、成人教育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99、美育、艺术教育与人生

100、音乐治疗在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

101、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广播影视教育研究

102、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特点与借鉴意义

103、大学生视域下艺术治疗的现代价值初探

104、MOOC创意设计与制作技术

105、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106、浅谈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107、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108、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公共文化对接

109、艺术审美的道德教育功能探究

110、影视艺术与大学生审美教育之关系

111、生态美育的概念探源

112、中职艺术生学业不良群体自我概念的补救策略

113、数字技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

114、国民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15、冰雪文化影响下的特色学校建设问题研究

116、艺术教师专业化与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117、现今高校学生美的自主体验能力的缺失

118、设计艺术的现代远程教学初探

119、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

120、绘画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1、基层学校传统文化课程选择趋向及实施途径

122、浅析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艺术

123、少儿艺术培训标准化平台建设

124、李定仁先生教育艺术与教学研究述略

125、浅议风雅精神与国学教育

126、浅谈艺术性课堂的特征

127、教师语言艺术技巧的实践表达方式探析

相关专题 学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