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

淘儿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淘儿”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共1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浅谈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论文摘要: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极其薄弱,尤期是人文素质的缺失更加严重。作为开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主要载体之一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传输人文知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

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悟认识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课堂学习,对那些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语文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如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地体现在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现实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规律与终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教育必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科学素质的教育是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以学生发展和培养理性社会为理念的'现代教育,需要把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放在首要地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素质的培养要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科学课堂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的基础是探究,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创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年如一日地探究着仅有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良水稻,最后终于创造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人类的光明,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究、失败、再探究,终于发明了电灯。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的灵魂,被列为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乐于参与又得到收获,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课堂上适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来开展科技活动,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惑,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实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上,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面向全体学生不是一刀切地面向全体,要面向有差异的个体,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不是各方面均衡发展,而是从有差异的个体出发,求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性和工具性中小学学科,它决定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所起着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以优化教学目标,控制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并优化教学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成果,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总而言之,当今的素质教育主要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专家指出,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把一件事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在告诉人们这件事该不该做。现阶段在我们的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已达到学科分类比较细致、学科的教学体系比较系统化、阶段教学目标和任务比较明确的程度,各学校在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歧较小。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因为缺乏相应的序列性,人文学科的分工不明确,而没有在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不断积累而成并在听、说、读、写等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及实际生活中的言、行、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个性的养成,既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表现出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这才是真正理想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让素质教育植根于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2、《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

篇2:浅议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培养

浅议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实施人文教育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挖掘其中的人支因素,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完美品格的人.

作 者:张金海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山东・东营,25709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  

篇3:寓人文素质培养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寓人文素质培养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了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英语教学应注重传授人文知识,在课文欣赏中培养人文精神,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

作 者:袁雪生 季俊峰 Yuan Xue-sheng Ji Jun-feng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江西教育科研  PKU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AL RESEARCH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课堂教学   人文素质   教学模式  

篇4: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观的驾驭论文

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观的驾驭论文

人文素质是指内化在人身上的人文精神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受教育者求真、从善、爱美,能够洞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人文教育过程中,学校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主阵地,而学校人文教育更多体现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上,因此,如何立足于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建构

陶行知曾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要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性、人情、人道,最为主要的是教师首先要有人性、人情、人道,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就不会在他的教学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教师除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过强之外,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建构全面的人文教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每个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确保其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重视学生主观情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每一堂课成为人文教育的辐射源,使学生真正地体味学习的快乐,做人的快乐,向往教育,憧憬未来。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又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教师展示才华的同时,施以人文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才能一幅描绘出充满人文色彩的画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基本权利的享受,而不应侧重义务,轻视权利

受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特点是公正、公平、民主的,是不断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的。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而不是来尽更多义务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权利的享受而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维系体系,不能因为学生的故意调皮,而剥夺其听课的'权利(如罚站、赶出教室等);设计问题体系,要有层次感,难易比例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评价体系,应以更多的鼓励为主,尊重学生学习的成绩,不能过多的宣扬分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才去主动地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课堂教学,应是个性内化活动的过程,而不应抹杀差别,贬抑个性

人文教育应把学生个人心灵的全部丰富多彩的东西挖掘出来,而不是把它们压缩成一个公式化的单一的“心灵”。教育不仅注重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还须关注非智力因素,重视个性的自由,给学生一个个性施展的空间,只有在这个空间,学生的思维才得以发散,情感才得以展示,理念才得以升华。学生积极地探索比默默地接受更能提升其发展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承认个性差异,而且要懂得欣赏差异,在欣赏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是激发生命内涵的过程。 我们必须尽力去营造一种学生主动学、轻松学、有自主选择权地学的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有申诉自己观点的自由,有在形成自己思想和设计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质、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自由。广大的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个性差异。多考虑和设计一些针对不同个性学生的因材施教的策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不同的施教途径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施展。

3.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而不应醉心给予,禁锢天性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步地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所以,良好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生的。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感官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从被动变主动。

4.课堂教学,应是学生情感的放飞,而不应是束缚精神,限制自由

我们教学的主旨不是使学生变成知识的奴隶,教师的信徒,而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合作的伙伴。在课堂中允许学生情感放飞,畅所欲言,知则必言,言而必尽。为了改变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教师应放下“架子”从讲台上走下去,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畅谈本课的有关学习内容。只有尊重情感的自由,才能有真挚的情感抒发,而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的情感共鸣。教师要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要让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要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这就是教育对人性之觉悟!这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可见,不可言说的情感交流和“身教”是至关重要的。融情感、激情、意志、关爱于教育过程,这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加载

做好人文教育这一课题,要有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形式作为载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出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课堂教学上力求形式多样,要重视课堂教学拓展性,本着学生求真、从善、爱美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科学知识常识讲座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可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通过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以此为根基,开辟课堂教学的新形式。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科学知识,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起到实效。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它应该贯穿各类课堂教学始终。每位教师应该明白,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当务之急,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形成思辨的、全面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论文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大多数高校仍以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语文课程的全面下降,精品材料和单一的评估测试模式等不足,这些问题造成的严重影响就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低。为了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大学教学

1大学语文对人文素质的作用

1.1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功能性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语言的表现力。大学语文的选文形式多种多样,古诗词,现代诗歌,现代散文,戏曲无所不包。从先秦到近代,时间跨度长、语言简洁、构思巧妙、善于创新。它们是我们文化遗产的精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当一个人有能力阅读时,它才能理解工作和学习中的关键点,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同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文本处理。没有好的阅读和表达技巧,我们不能正确接受所有的知识和信息,也不能正确地传达我们的想法。与其他人畅通的沟通很难。正因为信息沟通如此重要,所以大学语文首先要解决学生的理解和表达问题。

1.2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是对语言美和自然美评价和鉴赏的品质。我国应试教育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针对性,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不难发现,许多人只在有限的领域片面发展了自己的能力,有很多人都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却对低水平的东西感兴趣,高等的教育与低级趣味有着巨大的差距。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主要是,这些人缺乏对美学的理解。先生存然后进行生活,我们创造生活,我们也享受生活,但是对生活的享受。这不仅意味着拥有物质,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了物质的情感和精神,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到青花瓷,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价格,而是它所代表的艺术内涵,关注的不是成交的价码,而是它表面的花纹,纹路和线条,是真正的能够体会它的美,并被它深深的吸引。来看蒙娜丽莎时并不惊讶于它的高价,而是被他安静、美丽的微笑所震惊,

1.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部分学生读书都是直接奔着就业去的,所以在学校,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的技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难免会遇到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理想、情感、追求、价值观等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们渴望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找到答案。所以在学习专业技能的时候,大家也希望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对于文化、历史和哲学都有所涉猎。中国文化以其博大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变革。这种历史的变迁也都深深的刻画在我们的骨子里,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人是一个独立的人,但又是集体的一部分,而目前最大的集体无疑就是我们的国家,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的文化都不足够了解,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很难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生活坐标,更不用说成为一个爱国者,一个负责任的人。只有当我们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祖国的爱和责任。更难理解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很多人怀抱崇高理想,有那么多仁人志士。

2目前大学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目前现行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模式统一而单调,教学内容已经开始脱离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方向和要求,侧重于学术研究观和拓宽学生的`视野。所以中国的大学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对人文教育加强重视,以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并寻求文学素养的提升。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目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这对学生的文学兴趣的提高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障碍。

2.2教材与课程安排

目前的语文教材相对内容陈旧,没有时代感。也缺乏科学性此外,在一些大学里大学语文只是作为公共选修课存在,作为一种可选择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而教师心理也是相对随意。这样的学习不能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作用,也导致了大学语文越来越不受重视的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更加难以在语文学科得到提高。

篇6: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论文

3.1大学语文的定位的改革

目前一些大学不太重视在大学里学习和教学汉语课程。青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的中文课程是作为必修课程,但其他学校很多都是作为一个选秀科目。大学语文不只是记录社会发展和历史经过,也包括其他相关的知识,这往往是现代教科书所不重视的。因此在课本制定过程中,我们应该基于历史和文化背景,比较和研究传统教科书的内容,探索相关的文章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改革传统的课本,结合现代教学的要求,不断创新的内容和写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充分的理解课本内容,进行反思,获得文化水平和素养的提高。

3.2创新教学方式

中国大学教育制度中的语文教学相对保守,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也不能刺激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学生应该站在更加主动的地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的去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师可以选择能够吸引学生阅读的文章,能够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让他们能够积极的思考,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所以大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大学语文是人文社科类别。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如利用各种视频、音频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多种感官的接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3.3增加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

现如今是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推荐优质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这样更加快速和丰富。并利用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连线,例如在推荐一些优质的网络作品,短文,小说,散文等可以在交流平台进行线上交流。探讨文章的内涵与意义。通过引导充分的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得到更多的沟通。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事物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抵制劣质的网络文学,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思辨的课堂气氛。只有学生的思考具有真实性,才能证明教师思想的真实。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简单直接地传递给学生。总之,人性的真善美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长期使命。这是大学语言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文化教育、精神成长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应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来完成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艳红.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30(3):97-99.

[2]谢珍红.简论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资治文摘(管理版),(5):114.

[3]齐瑞星.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3):103-104.

[4]陈琳静.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12):87.

[5]徐海燕.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J].理论观察,2016(9):170-171.

[6]陈克云,章艳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33(1):99-101.

篇7:大学英语课堂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

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园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是每个大学教师身担的重任。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所教授的内容更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二、人文素质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有关各个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去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崇高理想、优秀情操、完美人格、求实精神和儒雅风度的良好素质的人。

大学英语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任,但却是很多英语教师忽略的部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语言本身的教授中,帮助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这些的出发点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目标,更明确的目的是学生的四、六的通过率。把英语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一个个不同用法的词汇和短语以及一个个包含了生词的例句。完全的把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英语本身所带有的文化性,忽视了通过英语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语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去表达出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对课文本身的内容及涉及到的词汇、句法和语用进行必要的讲授外,还要对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这些内容包括事件的因果,语言现象产生的背景等。对其如不进行解释或解释不清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对其课文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当然如何去进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靠教师把握,切忌本末倒置,总的原则是课文教学为主。

三、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话题课堂讨论

英语教学中遇到很多值得同学们去思考文章,师生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来共同挖掘课文内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在大学英语新理念综合教程中,第一单元collegelife中介绍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开始新的大学学习之初要如何去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生活,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交友,如何去处理遇到的问题。这个话题对于新生来说很有意义,每次我都会在课前让学生们讨论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本单元结束后还会问一些关于新的大学生活你的计划之类的话题。

2开展系统的文化讲座

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仅仅依靠英语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毕竟是有限度的,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化,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对于大学综合英语教程的每一个话题可以在学期之初分配给不同的英语教师,按着课程的顺序,在课余时间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仍以第一单元为例,在讲校园生活时,可以介绍英美国家的大学,大学的类型包括两年制、四年制、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对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著名的学府,可以重点介绍一些内容。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对于英美国家学校的认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的高等教育进行对比。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影音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外语教学,不仅在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而且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教学中所提供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的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多彩,而且“视听资料”都是“原汁原味”的精品佳作,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强,更贴近生活、自然,使学生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领略异国文化,品味地道英语,在轻轻松松的声像并茂的学习环境里去领悟目的语的妙趣及所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输入语言、文化信息的同时,输入文学艺术修养内容。

4突出教师作用

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文素质去吸引学生。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除精通英语语言的形式外,还应熟悉西方文化,自身的人文素质要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注重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更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单独完成,需要所有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工作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参考文献:

[1]龚献静,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

[2]陈利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7

[3]胡新云,赵琼,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8

篇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直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而受重视。

其实,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主要语言,在教学中应当以它的实用性为主,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进行交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利用英语阅读教学,来提高人文素质,是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篇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一、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我国当代教育中的主要课程,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学习英语从当初的初中开始,逐渐提前到小学,有些发达城市还开设了双语幼儿园。

但从教学成果看,通过中小学的英语学习,学生并没有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而通过小学三四年的学习,小学生可以阅读通俗文学作品,还能写出几百字的作文。

但一般高中毕业的学生,却不能利用英语来阅读小说,即使写英语文章,也是相当于汉语小学水平。

如果不继续大学学习,很多学生一走上社会,就会迅速忘掉英语。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一方面同我国英语学习缺少语言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前的英语教学方式有关。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死记硬背式,这样刻板的教学方式和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的个性严重相悖,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初高中的学习科目繁多,因此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抵触情绪。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善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重考试,不重知识积累的现象。

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在,很多学校在教学中还是用死记硬背式来进行英语教学,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交流,而是为了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修身”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课程可以学习,而是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长期积累而成。

文学历史,自然科学都能学到人文知识,在这几种课目中,语文中包含的人文知识最丰富。

这主要是因为语文中选择的文章无论是体裁还是年代都包罗万象,这些文章都是不同年代人们的思想精华部分。

学习它们,可以从中学习前人的高尚道德情操,还可以从中体会做人的准则,对待金钱的态度,面对挫折的心态。

这些人文知识通过不同体裁的文章形式,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学生心灵中。

英语也是语文的一种,它的内涵和汉语语文是一致的,因此利用英语学习人文素养也是必要的途径。

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都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性质。

工具性主要指“听说读写”功能,人文性指的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知识。

在教学中这两种功能都要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

同样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人文教学,用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来教育学生,这样还能使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高中生即将步入大学,也是走向成年的开始。

进入大学后,就要开始独立生活,学会与人相处,紧接着就要面临就业,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具备一定的处事经验。

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人文知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高中英语教学,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可以自行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英语文章。

这个时候,在教学中,就要对这些相关文章做背景介绍,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故事的背景文化,这样的知识积累也方便今后在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进行交流。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要从提高英语教师个人素质、改善英语教学方式和英语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师都是作为英语特长生而走上教学岗位的,这些教师在读书时,常常是英语成绩突出,而其他课程没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像文学,历史方面。

这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方式。

因此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及人文教育,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英语教师不仅要了解英语方面的历史背景,也要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背景,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由点到面,举一反三,将英语阅读中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宗教观念详细向学生作介绍。

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进行人文知识的补充。

也可以鼓励教师通过自学的方式来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改善教学方式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满足语法知识的掌握,要将阅读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法知识。

目前,新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来强化英语背景知识,在阅读中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通过欣赏英语歌曲等方式来掌握英语知识。

在网络时代,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帮助学生多方面了解英语人文知识,而教师要善于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可以自发地去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

(三)改善考核方式

在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英语考核中也要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将人文部分作为必须掌握的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真学,教师认真教。

考试内容应该要尽量较少选择题,增加分析题,这样可以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只有从多方面改善英语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素质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丛磊.浅谈高中英语文本阅读策略[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2)

[2]周春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02)

[3]汤卫.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 四川师范大学,

篇10: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也逐渐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并且也认识到了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和品质,能够为学生未来学业和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和高尚品格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一)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公德。

高职学生目前正应该处在,不断追求真理和理想的阶段,学生的性格也应该是充满活力,激情澎湃。但是当代的高职学生,普遍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高,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勇于面对和克服的坚持不懈的精神[1]。另外,在高职校园里,讲脏话、随地吐痰、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唯利是图的状况也屡见不鲜,不仅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当今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高职毕业生素质明显降低。

部分高职毕业生由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造成其在步入社会后,常常出现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场经济道德的现象。很多就业生也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出现诚信缺失。例如:学习化学专业的,出现制毒、贩毒者。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出现网络骇客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公民政体素质的提高。

二、体育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体育项目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内涵,并且其为不同性格、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学生,提供了互相了解交流的平台。其交流的内容,也随着体育人文内涵的创新不断丰富。交流平台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体育活动中,舒缓心情,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向他人敞开心扉。不仅能够有效的减缓学生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也减少了部分学生参与活动交流的紧张和孤独感。通过体育活动中学生间的互相合作、配合,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并且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诚实、公正的.优良品质,具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的人格正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在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体育文化中渗透的人文内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意愿,来选择适合自己并且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促进学生建立自身的独立个性,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教育学家认为,体育游戏和运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消除紧张情绪,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2]。另外,体育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竞争思维,懂得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表现自身的优势和才能,也使其在参与集体的活动时,懂得团体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重要性,能够为了集体荣誉去不断拼搏和努力。在体育运动机制作用下,各种有利于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就会被激活,并且通过体育活动,将正确的人文精神和内涵传递给学生,不断磨练学生性格,促进其逐步变得坚韧、乐观、开朗。

三、加强体育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高职体育教师应该科学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多设置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体育课程,完善教育体系,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使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

要想使体育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完美结合,就必须要建立高效体育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体育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内涵。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榜样作用,运用自身正面的形象,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巧妙的将体育课程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认识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二)开设体育欣赏美学教育。

在研究构建人文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欣赏美学体育课程,其对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关键作用,能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美学受到良好的熏陶。积极开展体育审美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促进学生拥有远大的理想,勇敢的去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并且能够更加自觉的,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会从美学的角度去认识体育文化与人文素质间的关系。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

(三)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举止言谈体现的优良品质和人文素质,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在掌握丰富传统文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加强自身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提高自身探究、钻研、创新的能力,使其能够为学生创设出更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其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和社会道德,做到为人师表,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文化和人文精神内涵。另外,还要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美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学情境、体育活动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才能促进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结语

人文素质的内涵,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运用理论讲解和课外活动这两种形式,让学逐渐认识和体验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篇11: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淄博职业学院作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提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发展目标,人文素质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

作者认为,英语教学应采取人文性的教学定位,本文从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人文素质 定位 内容 途径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淄博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三个英语类专业,同时,全院17000余名学生也分别开设英语课程。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国内主要存在两种英语教学定位:把英语作为达到某种实用交际性目的的手段,或者作为一种人文启蒙来帮助人们对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作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英语教学采取人文性的教学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对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和途径进行探讨。

一、人文性的教学定位

人文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定位上。

高职英语的教学大纲更应该强调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明确提出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要求,明确反对过早进入纯科技英语的教学,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加全面和丰富。

比如,对课文的讲解,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生词和语法上,而是应该注重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对产生文章背景的分析和对文本本身细节的挖掘。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且把教学定位放在人文性上而取得成功的经典范例不论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在19世纪欧洲教育学大讨论时期都有所体现。

强调人文模式,就是强调教学过程本身,强调文学素养的培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种教学是非功利性的,但却真正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借助美国耶鲁大学一位学院院长津瑟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一种权衡和比较因果关系的能力,和一种客观全面地审视事件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通过学习而开阔眼界、培养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辨识错综复杂的事物之潜在关系的思想习惯。

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作品来获得。

有人过分重视对学生口语等实用技能的培养。

诚然,一个人的口音就如同人的外貌一样是外界评判的重要依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英语学习者梦想着能讲出标准地道的口语,能用英语自由流畅地和他人交谈。

但这只是学习英语的手段,而非目的。

如果没有任何文化文学底蕴以及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一个人英语讲得再流利也只是像一个木偶人,外表美丽而内心空虚。

他所缺少的恰恰就是外语语言教学所追求的那“最根本的部分”,也就是说,由于语言学习属于一门人文学科,通过英语语言

的学习,人在思维和文化意识深层次上的兴趣应该被激发,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并具有更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这也就是人文性教学定位的目标所在。

二、人文性的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中对人文性的探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不教、教什么和如何教。

既然采用人文性的教学定位,要“教”,下一步就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的问题了。

这里先谈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科书一直都在改版和更新,着实使一大批一线的英语教师忙得不亦乐乎。

从上外版的一支独秀,发展到今天上海、北京、浙江、吉林等多家出版社在大学英语教材出版上群雄割据,教材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难,量也越来越大。

但是,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放弃“工具型、技能型”的定位,而选择人文的定位。

在人文精神的指导思想下编写出的教材,其选材应该涉及广博的知识面,应该让学生接触到经典的具有文化影响力的英美作者的好文章。

文章的内容并不一定局限于文学,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也可包括在内。

如果文章的语言难度大,可以适当地改写以降低难度。

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调动构成课程心理的四种重要的情绪。

首先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俗话说“智”起于好奇,正确的引导和内容广博的涉猎面会引起这种好奇。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稳定的“好奇”。

再次,要赋予学生适当程度的焦虑。

教学的心理本质就是体验适度的焦虑。

这需要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地增加课文和练习的难度,使学生不会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而只能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学习后才能掌握,这也就是教学研讨中常说的“x+i’模式。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这种焦虑心理一定要适度。

一方面不能没有焦虑,那样就会使学生逃避课堂;也不能赋予过多的焦虑,那样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灰心丧气,产生挫折感。

最后,还要考虑到愉快的因素,就是说要使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感觉到自身知识的增加,有成就感,从而感到学习英语的愉快。

应该说,愉快是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学习的本质。

总之,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也正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三、人文化的教学途径

解决了“教什么”以后,就该讨论“怎么教”的问题了。

也就是高职英语教学应采取哪些教学途径才更有效。

高职英语在教学途径的选择上也应该强调人文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注意和考虑到学生的反应,要摆脱教师“独白表演”式的教学模式,不论是讲解课文还是做练习都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学生也应该随时对老师的讲解给予积极的回应。

其次,要强调“参与式”教学,这是高职英语教学区别于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标志。

学生在课堂上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上课要带着问题去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这样才能增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做到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因为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

再次是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总是急功近利,非常在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乎在考试中拿多少分,在乎听过一门课后课之后自己能提高多少分,这一观点在学英语上是应该避免的。

英语学习是一个过程。

英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而是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

无数成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扎扎实实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注重学习过程的人,才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最终取得的“质”的飞跃。

最后,谈谈合作学习。

萧伯纳曾经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也有一个苹果,假如我们互相交换的话,我们各自还是都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再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就会各自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英语时,可以把学生按照性别、能力、思维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分成小组,形成相互依赖的合作学习关系,这样分工学习的成果明显要比学生单独学习的成果大得多。

四、结语

以上从教学定位、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讨论了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要强调人文性的教学思路。

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学好它离不开人的活动和参与,不能机械地传授和学习。

重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英语的教学应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了这一工作,对做好我们的示范校建设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大有益处,也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韩敏中.北大英语精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篇12: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日后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基础。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

篇13: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一、人文素质的定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他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完善。

人文素质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需的基本素质,是每个人对外展示自己,对内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因为它反映着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

高校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文精神的地方,它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又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方式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体现了高校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包括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理解主要的人文思想、掌握确切的人文方法、遵循高尚的人文精神。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的宗旨是培养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特点是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生产和管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即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学制短,人数多,重专业课教育,轻文化课教育,这就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培养。

英语作为一个人文学科,更要担负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

很多国内大家都曾经说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英语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传授,更要注意优秀英语文化的引入与培养和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急迫性

中央多次发文强调,要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社会发展大势,也事关学生本身的将来。

(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它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不仅要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彼此语言文化的交流沟通。

然而,在时下高职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对学生语言技能的传授注意的很多,完成每一项的目的都是要求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应用技能,只要学生能够和外国人交流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对他族文化的引入与吸收却少之又少。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体现出英语具有人文性的一面,将英语的语言教学和人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掌握的人文知识少之又少,无法满足自身提高和发展的需要。

我在英语教学当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人文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都了解得很少,例如,中国的陆游是哪个朝代的人?《四世同堂》的作者是哪一位?美国的首都是哪里?联合国的总部位于哪个城市?马友友是做什么的?能回答出这些简单问题的学生很少。

我曾经对任教的班级做过一份调查问卷,有73.5%的同学认为学习人文知识很有必要,这部分学生认为掌握人文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工作,更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才华。

所以,仔细深入了解原因,不是学生不愿意掌握,而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妨碍了学生学习。

(三)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我们走在大街上,走在大学校园里,处在社会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和各种与事物本身不协调的现象,我认为这和人们在学校受到的人文素质熏陶少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我一次去西餐厅宴请一位外教,此时,其他桌的某位顾客不会使用西餐餐具,直接向服务员要筷子,结果闹出了不小的笑话,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必需的。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认为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前要适当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要依托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是如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意语言文化的传授。

首先,我们要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政治、地理、文学、经济、历史等背景材料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更多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我们要有目的地开设一些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比如,《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概况》,通过这种有目的的教学,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二)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太注重方法的选用。

英语的传统教学固然有其重要之处,但不容忽视的是方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更多采用人文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延伸到语言应用知识以外领域,认识英语,感受英语,享受英语,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素养。

(三)教学中要创造英语学习的人文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新知识的累积,而是对以前高中英语学习的一种熟练度的提高。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学,有鉴于此,我们应该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

在教室中可以布置一些英文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多举办一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舞台剧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等,既丰富学生的生活,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后要体现人文精神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难逃它的局限性。

一些教师上课结束之后就对学生不闻不问,以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更多地对学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延续和提炼。

总之,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如何使学生既能够承担自己的专业任务,又能提高人文素质,这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件事情。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自身,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因此,我们要更加积极地探索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家善.对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思考[J].零陵学院学报,,(3).

[2]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9).

[3]张新颜.人文教育的含义和基本要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2).

[4]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

篇14:小议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路径论文

小议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路径论文

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即使在科研、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其根基未必牢靠,他的成果可能是虚假的、无意义的,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和发展有害的。美国工程技术鉴定委员会在其评审标准(EC2000)中提出,一个合格的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11种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断积累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团队合作精神、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3]。美国工程院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组织发起的“2020工程师”计划的第一个正式报告《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中也明确指出,未来工程师应具备以下关键特征:①分析能力;②实践经验;③创造力;④沟通能力;⑤商务与管理能力;⑥伦理道德;⑦终身学习能力[4]。可以看出,从一名工科毕业生发展到成熟的工程师,社会与企业不仅仅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上有所积累,对人文素质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以及行业的引导下,我们才能看到像i Pod这样人文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反观我国工业产品,模仿多于设计,而且仅仅模仿于形,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暂且不说鸟巢、国家大剧院的主要设计师都是外国人,就说极具中国特色的花木兰、熊猫等元素经过迪士尼的发掘整理,就成为了风靡全球的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归根到底,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的绝不是技术,而是由内心散发出的独创性和人文底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大力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品格的养成、心智的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尤其能使工科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考虑到道德、社会、环境等非技术因素。只有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通过4年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出的工科毕业生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工程师,而不是只局限于技术的技师或工匠。

人文素质在实践教学中落实与深化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培养人文素质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侧重于人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是培养人文素质的基础,而实践教学是人文素质得到落实与深化的重要环节。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就业前体验如何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与培养人文素质能够相互渗透、相互推动,共同发展。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只看到实践能够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一面,也要看到实践能使人文知识得到应用、人文素质得到锻炼的一面。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将理论的人文知识实践化,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仅限于课堂传授,应该更加注重工程实践环节,使人文素质通过实践环节能够行之有效地得到应用和提高。

西安交大工程坊是为学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而建设的新型工程实践训练基地,承担了三大任务,包括教学计划规定内的教学实习、以团队形式活动的学生项目实践和以学生独立个体创意为主的自主实践,不仅是学生进行课外工程实践和提高工程管理能力的场所,而且为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工程坊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讲座等形式传授包括人文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提供场地、资金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并做出“产品”,这里说的做出产品不仅仅是将想法或图纸转化为成品,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能够展现出设计者自身的人文素质并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和深化。

1.建立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在工程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工程技术对社会和自然具有深刻影响,例如,克隆技术、三峡大坝和转基因食品不仅仅是技术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更需要考虑的是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各种设计时考虑到社会、道德等非技术因素;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节能增效、低碳环保类竞赛,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工程坊大力组织学生参加以“健康与爱心”、“绿色与环境”、“珍爱生命”和“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发现生活。

2.提高表达能力。一个好的设计没有好的表达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语言、文字的表达要求清晰、准确、有条理,尤其是文字表达更是提炼思路、丰富内容的过程。工程坊鼓励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通过项目内部和不同项目之间非正式的交流以及正式的交流会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团队中通过交流不同的想法产生思想碰撞,倾听不同的意见进行分析和对比,形成新的想法,最终达成共识,得出结论,这也是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应有的素质。同样也可以通过拟定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报告等书面报告来锻炼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严谨的思维和条理性。除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设计表达能力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尤其重要。从思路的产生到初步草案的形成,再到成熟的方案策划,以及后期的改进,都需要结合图形和文字,条理清晰地展现出设计者的想法。学生可以通过方案策划和设计说明编写来锻炼包括工程制图、徒手绘草图、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等工程设计表达能力。

3.培养审美意识。正如达芬奇既是画家又是发明家一样,工程技术人才不能只懂技术不懂艺术。工科学生尤其是涉及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学生,应不仅能够解决功能和技术问题,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向非艺术类的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适当了解一些造型、色彩、材质等相关知识,并学习简单的艺术设计原则、产品素描方法等,有助于在设计应用中扩展思路和丰富表现手法。工程坊的人文实践平台提供了打印海报、制作文化衫的设备和材料并开设相应的开放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物,通过实践过程使其审美意识得到切实提高。

4.培养正确的生活情趣。在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以及以分数定输赢的评价体系中,许多当代大学生缺乏实践类的兴趣爱好,课余时间的自我支配能力差,容易出现精神贫瘠的现象,参与健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正确的生活情趣。工程坊提供硬件平台与机会,一方面,使学生可以通过参加项目实践活动,成为团队的一份子,大家建立共同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体会接受挑战、克服困难的经历,既学习了技能又丰富了业余生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余利用工程坊的开放平台进行自主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过程获得自我的肯定和提高以及愉悦的精神状态。

实践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坊从2007年建立至今,不断加强在实践教学中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硬件平台,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管理。

首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搭建相关平台。工程坊建设了机械工程实践平台、电子电气实践平台和人文实践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组织项目活动队,既有竞赛类项目,如ABU robocon机器人队,也有自发项目,如绣坊项目活动队。工程坊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所遇到的困难,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出适合的项目。比如,了解到很多学生对摄影、摄像很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一些专业设备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昂贵的,很难承担。针对这种情况,工程坊在实践教学中筹建影音制作项目队,建立录音棚、摄影棚,给学生提供相关设备、材料、场地及指导,满足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其次,对学生提供正确引导。引导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在组织项目和课程时特别关注对社会责任和道德的培养,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向公众、自然负责的态度。

再次,开设多样化的实践课程,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许多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兴趣爱好不广泛,他们不知道课余时间可以做什么,不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容易沉溺于网络。针对这种情况,工程坊在实践教学中开设了机械、电子类开放实验,以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和制作电子小产品为主,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设计制作打下基础,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第三,以实践课程的形式培养设计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工程坊专门开设了人文艺术方面的项目和实验课程,如版面设计、手工艺制作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审美及设计能力的提高。

最后,通过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工程坊对综合项目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学生在新项目开设时提供完整的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及活动财务预算表,在学年末提交项目总结报告,每年还组织项目交流会促进项目间的交流并增强其他有兴趣的学生对项目的了解。这些举措不但可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耐心。

结语

推动实践环节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切实落实《纲要》、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途径。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环节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有助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化,有助于学生真正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并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生活情趣。高校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合适平台、正确引导以及统一的管理监督,使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得以切实的落实和深化。

篇15: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大学英语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改革

受“重专业,轻人文”思想和“就业至上”现象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化了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弱化了对“人”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不但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的使命,而且要把大学生培养成遵守道德规范、有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四有”现代公民。

为实现此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它是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

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类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辞源》解释是:一切知识从本质上说,都是人文知识。

人们提起人文知识通常指的是文学、历史、艺术等相关知识。

人文知识涵盖的范围较广泛,是人类文明的优秀硕果,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

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就形成了人文精神,它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信仰信念、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文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注重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

我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直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且重理轻文现象严重。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只有科技是知识的误区,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

学校在各方面建设中,也对高科技的实验室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的投入,这就愈发使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冷落。

另外一方面,教师人文素养的欠缺也成为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绊脚石。

高校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却忽视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回归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的是技术过硬同时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新人才。

(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

对于外语的学习和运用也脱离不了外国的文化。

但是,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一直见最后把重点都放在学生英语技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培养上,很少重视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忽视了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契机。

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但人们对于人文精神的认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角度、对问题的判断与价值等的不同,有着不同认识,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

人文素质教育也尚未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文素质教育给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切入点。

三、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在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前提下,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把人文教育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方面。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变单一外语知识传授为“外语知识传授+人文素质培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善思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加重要。

而且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丰富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另外,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有理想有文化,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之一,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想要求学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做得好,才能言传身教。

用精深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态度来吸引学生,同时提升个人魅力。

所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关键问题。

(二)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外语教师在保证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大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的比重,在点滴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普及人文知识的合理选择和有效途径。

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育已经从小学开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不断线地学习语法和词汇,到了大学阶段,这些已经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已经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

那么在教学中加入文化元素,例如东西方文化习俗对比、宗教背景解读、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评析和鉴赏等,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普遍现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普及了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语境和教学内容,根据所学习材料,有意识地深层次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教育资源,介绍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成语典故的来历等,例如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故事,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类似的相关知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文化的传承。

适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教育意义更为深远。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英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展开加入其他文化知识的讲解,从中西文化对比入手引入文化讲解,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赋予英语教学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使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还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外延性拓展,推荐一些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布置任务,在课堂上扩充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推荐相关书目,优秀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增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研读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教学网络平台的使用就为英语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手段,它拓展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空间和渠道。

可以在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开辟人文素质教育板块,专门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文化典故等,用声音、图片和视频配上文字说明来传达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信息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另外,还可以开辟平台上的答疑窗口,网上沟通和交流,提高答疑度,简化答疑方法,实现一对一的帮助。

结语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基础英语教育的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必不可少的英语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为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添砖加瓦;并且节省专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人力物力。

在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团队支持下,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并形成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特色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柴海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杨迪.中西方文化视角下的语言策略[J].学理论,,(13).

[4]杨迪.从学习者角度探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信息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6).

篇16: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在当前人文素质教育倍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大学英语教学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入手,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英语语言教学特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更加追逐崇尚工具主义。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地方,大学校园也难免受到影响。

篇17:略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关于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索越来越深入,相关探讨逐渐被学界关注。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本文以校园文化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为基本切入点,阐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探讨了培育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文素质培养 校园文化

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科学技术和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才。素质教育亦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兴旺发达。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发展空间。但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并不太理想,很多问题和缺憾渐渐凸显出来,渐渐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关于解决途径的讨论也愈来愈多,能够形成共识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课堂学习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感染,在这一点上校园文化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

1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

1.1 人文素质的定义

关于人文素质的定义在各类文献中尚未有明确统一的说法,但各种说法本质是基本一致的。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人类的一切人文科学和文化成果内化为稳定的自身素质,表现出来的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

1.2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一、人文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概括的讲,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前者注重的是专业技能,而后者注重的是指导这种专业技能运用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文素质比科学文化素质更加重要。二、人文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越来越多,出现了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边缘学科等,这使科学技术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人文元素的参与。三、人文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1.3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也进行了大力的建设。总体来说,高等学校大都已经具有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的意识,也都采取了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主要表现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专业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辅助性地位。有些院校唯以就业为导向,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就可以顺利就业,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二、软硬件设施不完备。硬件方面特别是一些偏科性的学校人文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图书馆人文资料匮乏,不能满足学生对人文资料和人文知识的需求。软件方面,管理者和教师人文素质缺乏,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引导。

三、学生人文素质不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素质差,不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人文知识缺乏,审美能力低。

篇18:略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论文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良好优质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而且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引导青年一代追求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

校园文化的这些作用和特性表明其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文素质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手段,而校园文化建设历来被认为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主要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营养丰富的生存土壤,从而得到延续与发展,课堂知识在与校园文化的相通融合中,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校园文化建设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将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对审美的关注,提高审美能力。

3 培育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课堂教育和软的环境必须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且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软的环境教育方面来看,培育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应从一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在校园的建筑设计、校园景观、道路命名等校园环境的点点滴滴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设立固定的人文和艺术的活动场所,方便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和活动成果的展示,这些活动场所的设立不仅是相关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标志。

(2)建立和建设一些高校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活动,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学生社团举办社团活动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扩展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文修养。

(3)加大对学校优良传统、校风、校训、以及在学校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质的宣传,开展以此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形成一个良好浓厚的文化环境,并且让学生在此间担当主体,将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

(4)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利用校园网、高校论坛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网络环境,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加深学生对文化氛围的感受,促进交流与思考。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和人文道德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江潭瑜.大学人文精神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 深圳大学学报,(9).

[2] 王德勋,韩同友.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9).

[3] 赵四亮,李毅.浅谈高校人文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

[4] 甘均良.试论理工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8).

[5] 乔学光.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篇19:化学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的论文

化学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的论文

一、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

将科学素质与孩子们的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养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进而来实现科学能力这一根本目的,以便养成孩子具有科学素质的教育准则,这也是基础立刻教育的共同特性之一。依据科学素质的内涵来下定义,那么化学学科的基本科学素质就是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化学科学方法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分别为。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要让孩子们完全的掌握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彰显化学学科的特性,传授学生化学科学方法。

(3)重视探究学习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化学科学能力。

(4)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孩子们的化学科学观。

(5)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化学科学品质,将非智力因素做最好的发挥。

科学精神就是讲认得大脑在科学的世界观的影响下,将客观世界进行能到发硬。科学素质的主要灵魂所在就是科学的精神,也是人生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等的结合。初中化学教育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求知精神等方面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掌握科学的培养方法和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2.1课程方法:在化学新课改的过程当中,与科学素质的培养进行好的融合

(1)培养科学素质,实现化学新课改的价值新课改当中的化学课程,是借鉴并汲取了世界上理科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更好的发扬和发展,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某种程度来讲,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的科学经验、科学本领、科学品质、科学行为的反映。所以,培养科学素质就是培养人们懂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去分析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科学素质,创建化学内容体系培养科学素质,实际上就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化学内容体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过程以及科学的态度方法等等,这是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现如今,一方面是想在化学发展的方向上将化学领域进行研究探讨出新的观点。另一方面,不能忽略生活和技术的作用,与STS的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以便让孩子们学会更好的应用科学知识去分析和做决定。

2.2科学策略:将科学素质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

化学的课程目标以及目标的决策形成了化学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科学素质的落实需要更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三、结语

新的课程改革之下,化学教学任然还是不能脱离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促使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亦或是实践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进行系统的调整和结合,形成一个好的教育整体。更好的丰富孩子们科学实验、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实践,进而促进孩子们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杨雪娇 单位:西藏浪卡子县中学

(二)

一、高职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科学素质教育己经成为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强化学生对科学实质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到科学过程及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逻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大胆设想、探索开拓的能力。为了在高职化学教育中更好的实现科学素质教育,要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课程结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

1.1对高职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要以高职生主体论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以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科学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使高职化学教育实现更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目标。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研究,真正把教学内容和科学素质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1.2对高职化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科学素质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兼顾培养学生的个性、科学思维方法、自身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要在重视基础和知识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打破原有课程单一的模式,将环境保护教育、美育教育引入到化学教学中来,把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的方式,使化学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科之间更具相互渗透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而且能够学以致用。

二、高职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2.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想。在高职化学的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要通过寓教于德、寓教于行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是教学培养的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品质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在教授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强化。以课本教材为基础通过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够有效相结合,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2.2把美育教育融入高职化学教学中。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对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以及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手段。它在陶冶学生心灵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化学教学中引入美育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美学基础理论和组织审美的实践活动,把美学理论与化学实验环境中的审美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形成化学审美的意识,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以及表现和创造化学美的能力,在教学中真正体会到美的实践与创造。

2.3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因此,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述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引入一些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课本知识在实际社会生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勇于探索和开拓,具备质疑精神和冒险精神,并采用多媒体教学、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主动创新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牢固。

三、结语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入科学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极其必要的。在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及美育,使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得到有效培养。同时还要把环境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实际社会当中的应用有深入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学习热情。总之,在高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是实现全面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关专题 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