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jsdfyreu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sdfyreui”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共14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PBL模式的广泛应用,我国教育者开始尝试其在教学中的改革探索。将PBL模式引用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主要依据是PBL模式本身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特点,同时,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环境创设、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准备状态以及信息技术运用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PBL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环境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最早于1969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它是以问题为起点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掌握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

一、PBL的特征及其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适宜性

合理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熟悉这一方法,并将之自觉运用在今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运用PBL模式是十分适宜的。

(一)以问题为导向。PBL模式所选用的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取源于实际生活,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该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某种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既要结合幼儿自身特点,保持和发展他们的天性,又要满足幼儿追求与探索的兴趣需要。PBL的问题导向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活学活用教学内容。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PBL模式教学中,学生作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并能积极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即学生应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索学习,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在PBL模式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做一名辅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则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和合作学习者,师生关系由“唯师是从”的专制型逐渐转变为师生合作型,使课程顺利、融洽地进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有教师有目的的设计问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思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教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来把握课堂,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这样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在PBL模式中,由于问题是教师精心策划而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因此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共享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想法,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效果。

二、PBL模式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建议

PBL模式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这种模式,有助于完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一)建立适宜的研讨环境和心理氛围。实施PBL模式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授课,最好选择恰当的教学环境,不建议在传统的教室进行授课。同时,应打造和谐民主的讨论氛围,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

(二)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中的角色。PBL模式对教师要求很高,包括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的科学知识技能上,还要对本班学生有很深入了解,能准确的对他们进行分组,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根源,从而真正的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的作用不再是靠简单的知识传递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或者一味的重复让学生加强记忆从而获得学习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前进。

(三)帮助学生做好研究的准备。PBL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所以对教师在课堂以外的投入要求增加了。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课堂研究所需建议,还要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之外的资源搜集、整理工作。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因材施教。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进行教学设计,能动的管理PBL学习过程,从充分发挥PBL模式的优势,完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苏小英.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1):193-194.

[2]池丽萍.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在学生园的应用研究[J].学生教育,(6):20-23.

[3]池丽萍.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学生园5岁-6岁大班教学中的应用――一项探索性实证研究[J].早期教育,(3):10-14.

[4]周艳辉.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6):113.

[5]周丽霞.浅谈学生园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6):16-19.

[6]章晶晶.PBL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6-8.

篇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关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要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本文以遵循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规律,以统整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阐述科学领域内活动的统整、跨领域活动统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统整

统整课程是指采用有机整体的形式,把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分化的各种课程进行整体、整合、综合、融合等课程形态,以适应课程因学科分化而产生的隔离及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形象,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经验。从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改革的实践来看,以统整为取向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统整对象和统整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划为:分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和跨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等不同的类型。

一、分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

分领域活动的统整不同于传统的分科教育活动,而是以幼儿科学素养为目标,突出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特点,借助不同领域的活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来完成科学领域的教育任务。

1.利用艺术形式来丰富科学教育

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的两面。杨振宁先生也认为,艺术与科学的灵魂。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形式和手段有机整合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在自己探索寻求不同的答案的同时把所思所想进行艺术表达,催发幼儿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玩纸”的科艺活动中,让幼儿可以通过分组用粘、折、团、撕等进行纸的造型艺术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纸的认识,还能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性。

2.利用语言和数学技能推动科学教育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科学教育活动不但要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更要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有趣的叶子”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描述收集到的叶子。幼儿通过观察用语言表达所观察的树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说说春天的树叶、夏天的树叶、秋天的树叶和冬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直接感受季节的变化,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是科学活动的思维的方式,科学与数学具有天然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推动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3.渗透多种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教育活动本身蕴涵着多种有价值的教育因素,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情景,应使幼儿在理解事物的特性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废物利用的制作活动中,可渗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幼儿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跨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

跨领域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把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主题或项目加以统整,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教育活动。跨领域的统整模式主要有单元活动和项目活动。

1.主题单元活动

教师将涉及的学科领域内容有机融合,把主题活动同单元活动中各学科领域内容建立内在有机联系,采用单元式主题活动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的联系。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单元主题”是单元活动的核心,在单元之间,纵向以现有的知识内容与原有相关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横向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同类别的知识也相互联系。这样每个单元的科学家教育过程是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雅格布斯在跨学科统整模式中介绍了五种不同的模式:并列式、交叉式、交叠式、网络式、串联式。这几种模式各有利弊。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对网络模式进行学习讨论。各学科均以此主题为中心,联结成一个彼此相关共同主题而统整在一起的络,有助于儿童整体把握主题活动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采用网络式的方法来设计活动框架时,通常的做法是以主题为核心,以主题活动目标为依据,按目标导向的要求,编制单元活动网络框架图、课程生长树、单元活动表格等方式,帮助教师从总体上把握主题单元活动网络的大致框架。

2.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是师生通过共同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主动建构认知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具有自行引发主题方向、自主作决定、全心投入等要素。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还具有师幼合作、教学相长的特点。在项目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完成的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通过项目活动的深入开展,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基本特点,使统整有利于在教育教学中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泛空间,进行随机性、渗透性的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让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教育中体验生活,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开启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钟鹏珠 刘敏 单位:宁波镇庄市中心幼儿园

篇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摘要】PBL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解决复杂、真实、有价值且“结构不良”的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对PBL教学模式的特征和实施流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用PBL(Project-based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且运用之初主要在医学教育领域,而后被拓展到心理学、地理学、建筑学、法学、管理学、数学、工程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逐渐在教师培训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对“PBL”的译法不一,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项目教学法”等,本文主要采用较为通用的译法,即“基于项目的学习”。

一、PBL教学模式探析

1.定义项目(Project)

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知识、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等的学习活动。关于PBL概念的界定,有关学者也众说纷纭。国外学者曾有人将PBL定义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探究活动和其他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并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去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也有人将PBL界定为一种“运用复杂、真实的生活项目来促进和提供学习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国内学者刘延申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也叫项目教学法,是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小型研究项目,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亲自调研、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最后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相互交流,并训练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对PBL的定义,笔者认为,PBL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以解决复杂、真实、有价值且“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的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模式。为深入理解PBL模式,我们有必要对其特征作进一步的阐述。

2.特征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以教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获得和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其特征表现为:

(1)以项目为核心,注重多学科交叉。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一个驱动性的问题,来组织和激发项目主体的参与欲望和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一般项目主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另外,复杂、真实的问题大多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去理解和学习。

(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共同体”。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或信息的“容器”,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学习者。从项目内容的选取到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的使用,再到作品的制作和展示、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学生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评价者。此外,PBL强调学习过程中老师、学生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员的紧密合作,重视“头脑风暴”、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3)以教师为关键,灵活转变角色。PBL是一种对教师学科能力、教学机智能力、指导技能要求较高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参与项目的编写与设计,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以及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理论运用的挑战性问题。同时,要求教师有极大的教学热情和新型教学理念。因此,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此外,PBL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平等的合作者,由中心角色转变成为一种统筹全局的幕后角色。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1.设计合适项目,创设学习情境

作为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焦点,连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在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研究项目,创设问题情境,这是PBL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基础。笔者认为项目的选取和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符合学生特点,这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在提供项目之前,不仅要“备课程”“备自己”,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即对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和“最近发展区”的把握,如果学生过于欠缺相关背景知识的话,看似活跃的小组参与只不过是学生向导师寻求答案、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其次,具有研究价值。项目主题贴近社会现实,包含丰富,可以进行至少长达一周的探索,且包含一系列“不良结构”的、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焦虑,促使其查阅资料、自主研究,获得相关知识、能力和成功性体验。再次,体现融合性,尤其是学科间的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作为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领域,项目的设计与选取应能有效渗透和融合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内容。

2.组建学习小组,协同制定计划

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如果没有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知识的意义建构就不可能发生。同时,“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要求组建一个合作的团队来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划分小组的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应以项目为中心,把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究,寻找答案,不能随学生的主观意愿划分。其次,注意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学生成员在小组中需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问题阅读者、分析者、成果汇报者等。性格外向的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而内向的学生可能会更多地倾听其他成员的讨论。另外,学习者也存在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等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此,小组成员的划分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性格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因素,各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优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保质保量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再次,优选组长。通过实践教学发现,每个小组中都会存在“强者”“弱者”或“偷懒”的成员。强者往往过多控制讨论的方向,占据较多的讨论时间;弱者的意见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忽视;偷懒的成员则可能会极少参与问题的讨论,等待问题的解决。因此,组长必须业务过硬、具有大局观、沟通协调能力强,保证各成员在组长的指挥安排下积极投入到项目的讨论、实施、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同体”,而不是组长的“包办代替”。小组确定好之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学习计划,如项目研究思路、项目时间计划安排和活动计划安排、项目资料的来源(中国知网、图书馆等)、项目的预期结果或作品的形式、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小组成员的分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演示制作、汇报成果等)。总之,各小组要对项目的学习进行总体规划和时间安排,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3.开展活动探究,讨论作品制作

开展活动探究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学生大部分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的学习都是在该阶段完成的。即各小组根据所选项目和成员分工情况,开展组内合作学习,并对必要的对象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首先对活动内容及自身对活动的感想进行记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收集信息。在该阶段,教师作为促进者,应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收集信息的技巧,如如何运用观察法或调查法获取有效资料;如何运用中国知网CNKI或万方数据等常用数据库;如何在专著或学术期刊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等,以保证小组每一个成员的有效参与和合作。其次,按一定规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验证或推翻最初的假设,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BL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本阶段的活动探究既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的协作学习活动,还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和协作学习活动是同时进行、相互融合的。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制作作品是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学生运用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作品形式不定,小组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所研究的结果,如研究报告、PPT课件、图片、录像、模拟课堂、同课异构等。

4.相互交流成果,进行评价反思

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后,各小组要针对其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各自经验和体会。成果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等,增强学生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理解。参与交流的成员,除了教师和本届学生或院领导外,还可邀请大一、大二的学生,间接影响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评价反思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各小组可自行安排2~3个汇报的人数,通过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表达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积累的经验等。教师可针对该阶段学生所提出或暴露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分析。在项目最后阶段,教师组织各小组对汇报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师、学习者个体和各小组组成。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的选择、小组的分工、活动时间的安排和活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活动探究过程的表现、作品的制作与成果交流等各方面,真正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有效统一。另外,“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身性的。反思对教师而言是其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是其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提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因此,在解决问题完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对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三、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1.教学与教改对象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法课程之一,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环境的创设,集体性、区域性、数学类等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家庭与社会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等。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最新理论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规律,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及评价等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认识,并具备科学设计相关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开展有关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教改对象是高师全日制本科大三学生,已学习了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游戏理论与指导”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较高的主动性。该阶段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度,普遍赞同其趣味性、实用性、前瞻性。但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往往“不知所措”,成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另外,这些“文科出身背景”的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水平普遍较低。中华女子学院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幼儿教师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科技兴趣不大,参与科技活动较少。也有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存在胆怯感与畏惧感。本科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科学领域不感兴趣,通常选择其他领域的教育主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养(特别是在培养兴趣与意识方面)的早期引导和培养。“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也影响到将来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基于PBL教学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和教改对象三者的特点与现状分析,为本次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2.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要求、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提供适合学生研究的项目,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探究人体、关注自然生态环境、探索自然科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观察、科学实验、科技制作、分类与测量、科学游戏、种植和饲养、早期科学阅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集体性、区域性、数学类、整合性)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然后把这些项目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求其反馈给教师两个自己感兴趣、难度适当的问题。教师则根据反馈信息将学生按项目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8个人、2个学习任务(整合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各小组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探究),小组再进行分工、讨论,选定组长、制定研究计划、共同搜集资料等。在这个环节,组长一定要分配好各自任务,比如搜集资料,可选派一个人去图书馆查阅专著,一个人去下载中国知网的期刊,一个人去查阅相关硕博论文,保证所有成员都能积极投入到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以防出现“偷懒者”等待问题的解决。小组经过2~3周的分析问题之后,各选派2名代表,以PPT或视频、研究报告、模拟课堂等形式对所研究项目作汇报。交流讨论过程中若出现新问题,继续交流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建构自己新知识的目的。教师最后评价、总结小组项目探究过程和完成情况,选出优秀小组,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和组评,形成评价报告。总之,PBL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理念下“反思性实践”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晓蔚,顾红.“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3):66-69.

[2]高至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12):94-97.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4]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10):74-77.

[5]俞颖,李晓,黄丽丽,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116-118.

[6]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2):53-57.

[7]王素菊.我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分析综述[J].当代学前教育,2007,(9):6-10.

[8]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3):25-27.

[9]贾洪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篇4: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论文

一、问题提出

学前儿童科学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应从早期开展进行,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全面贯彻《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纲要》。方针政策的实施,目前在城镇很容易普及。但在农村,特别是条件很差的区域,实施的难度相当大,导致了农村大量的学前儿童失学。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误不能误教育”“少年强,则国强”学前教育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少年能强起来吗?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农村儿童所占全国比例之大,而现有留守儿童在农村也是占很大的比例,这对我国“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将提出巨大的挑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是科学兴趣的培养,也是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促进农村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达到教育的目标,在农村实施科学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山区,在农村实施学前科学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幼儿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比如,让幼儿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体验雨天与晴天的天气现象的不同;碰触缤纷多彩的动植物世界等。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的眼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开拓;使幼儿认知结构趋于丰富和完善;使他们的认识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不仅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引导幼儿经历科学发展的过程,即观察、分析、比较、分类、概括、实验等过程。在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在广泛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为其思维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如认识物体的弹性,幼儿是通过教师备好的材料(如皮球、弹性玩具、橡皮绳等)进行操作和探索,才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认知了物体弹性后,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其他具有弹性的东西,幼儿会想到气球、妈妈的脸蛋、沙发、枕头等。此过程中,幼儿迅速打开思维的大门进行充分的思维联想。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也学习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分类概念。例如,认识鸡、鸭、鹅之后,幼儿会通过他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功能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形成“家禽”的概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不仅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经验,而且学习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在农村,虽然自然物质资源很丰富,但缺乏大人的有意性指导,他们就会视而不见,当然就不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就没有他们的`探索欲望的培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的对周围的事物、环境漠然处之,显然就没有认知水平的提高。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在丰富幼儿科学知识各经验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科学教育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声音、色彩、以及事物相关的变化等,都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科学奥秘的好奇,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对操作探索的满足感,对获得知识的成功感等。例如,在探索“磁铁的奥秘”时,如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塑料的制品、陶瓷制品,让他们自己摆弄,幼儿积极性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了,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铁制品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饱尝发现的快乐。丰富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情绪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在活动中幼儿也会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但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一旦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成功,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就会滋养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探索精神,并成为下一次探索的动力。另一方面,幼儿园科学教育也助于消除幼儿的消极情感。如幼儿接触和认识大自然时,对大自然产生亲近感,对生物有仁爱之心,这种爱心便是长大后形成的道德感的必要基础。幼儿害怕某些动物和自然现象,其重要原因是由于缺少对这些动物和现象的认识。比如狮子、老虎等动物是孩子最害怕的,但在认识了动物世界后,幼儿懂得人类应该和动物和平相处,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农村,为了生活,青年夫妇大多数把小孩生下后就双双南下打工,把还嗷嗷待唷的幼儿放在家中,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一群隔代的老人,因为年老和知识缺乏的问题,不说情感方面的培养,就连最简单的成长培养教育都缺乏有意性。长此以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伴随他们的是将是心灵的枯竭,造成他们青春不应有的许多事件就此发生,这也是造成这群孩子犯罪率高的主要因素。在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可以限制这方面的不就有的事件发生。

(三)幼儿科学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直接影响其心理过程的发展,也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形成。许多科学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师、同伴的相互交往,协调人际关系,互相交流的条件和机会。例如,在一次大班活动“神奇的力”中,教师分组向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引导幼儿玩这些玩具,有的人一个人玩,有的几个人一起玩,玩过后,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幼儿之间形成和谐、友好、互相的关系,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幼儿与教师、同伴一起观察四季的变化,观察自己在园地种的小苗慢慢长大;一起操作物体的沉浮实验报告一起思考人们如何使自己凉快,怎样才能使物体移动等。这方面的事例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认知发展是社会性的前提,幼儿除了在其他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外,在科学教育中也学习了守规则、和谐、合作、相互依赖等概念。如不能拿别的小朋友的实验品,不妨碍别人的活动,更不能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爱惜玩具教具等。这些概念的获得有利于幼儿学习并逐渐形成社会性的行为方式———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利益。在农村,大多数小孩是老人在照顾,他们的成长过程属于无意性,陪伴他们的主要是老人、孩子和小动物,本来就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还能谈得上促进社会认知能力吗?

(四)幼儿园科学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自信心、创造性的发展

充分的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任何人都需要的良好品质,使人勇于步入现实世界,并怀着乐观的期望迎接生活。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在幼儿早期,对自己能力的良好感觉受成人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内部感受。怀特曾说过:“无人能授予儿童有能力的体验,谁也不能给予别人有能力的感受。”教师所能做的,只是为幼儿变得有能力提供许多机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正是给予幼儿这样的机会,它允许幼儿自己决定使用什么方法,独立地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去感知、操作和探索。一旦幼儿有所发现或成功地解决了某个问题,不仅为他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愉快,而且能使其感受到是用自己的行为所发现、所获得的成功,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显示能力的可能性。科学活动的实践证实了学前儿童都可能在有趣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成功,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正处于创造力的萌芽期但是创造力又是一种最容易受压制和挫折的能力,需要得到成人的保护、鼓励和培养。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气氛。广泛的教育内容和丰富的物质材料,宽松、自由、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活动,在幼儿创造力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幼儿设计的太空中房屋、能钻透地球的汽车修理厂用蜡笔把纸涂满就发明了“不湿纸”等都是表现出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前面几点来看,大多数农村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科学情感溃泛,就更谈不上学习兴趣的培养了,加之社会认知水平的欠缺,所以说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性的发展等于是空谈,这样的儿童进入初级教育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五)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知识基础。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获得了有关自己身体的知识,认识了身体的各部分及其功能,从而更乐于接受健康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例如,幼儿掌握了鼻子的作用和鼻子容易受损伤的知识,就会很快克服抠鼻子的毛病;幼儿在认识蔬菜时了解到蔬菜具有营养价值,对身体有益,也乐于改掉挑食、偏食的习惯。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愉快的探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往往会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玩具、教具,面对这些可玩、可学的东西,幼儿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温度”这一常识时,教师会给幼儿准备实验用的一杯热水、冷水、一瓶红墨水等,活动时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操作,最后知道“温度”这一常识,知道“冷、热”的秘密。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体验到了愉快的心情。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不仅使幼儿能够感知事物美的特征,形成美感,而且使其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思维灵活,促进智力发展。综上所述幼儿科学教育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自信心、创造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是其它领域的渗透,是科学兴趣、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它不仅能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而且能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求知欲,还会使他们耐心、细致地重复完成一个任务,使他们根据可靠的证据去辨别是非,纠正错误,学会机智地去寻找信息和帮助,尊重他人的意见等。所有这些良好的态度,都会使他们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求知态度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幼儿科学教育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紧密相连。在农村,前面我们讲到大多数学前儿童缺乏认知、科学情感、社会认知水平和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培养,当然就不利于他们掌握科学知识,使他们逐渐成长成为无意性的儿童、青年,当然对社会就缺乏责任心,并将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学前科学的开展在农村开展将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作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二、结语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掌握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和学前儿童科学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正确认识,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设计、活动评价等专业知识。特别是师范院校,要使学生具备从事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际能力,并为他们展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所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打好这一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仗。特别是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5: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

摘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对幼儿的思维认知和个体发展特征为依托实现对幼儿的科学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存在资源利用不足,主体欠缺,实践技能匹配不足的情况,高职高专院校需加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改革,从项目设计、评价反思、媒介传导及交互参与等方面为课程构建优质实践体系,以实现课程改革。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职院校;优化路径;课程改革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杜威提出的新型教育管理思想与课程认知规律,其所建构的“认知学徒式”课程学习模式旨在从不同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准、专业发展诉求以及个人特征等层面出发,通过对相关教学情境模式的优质构建,来促进学生在科学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延展能力等层面的全方位推进。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托,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综合特征,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讲评课、项目体系设计以及成效反馈机制,来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规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将课堂主动权转交给学生群体,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课程把握等层面出发,保持自身对特定专业知识的根本性认识。大体来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实施特征:第一,注重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探究式”认知对接。为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学生群体的课程实践积极性,高职院校应该重新审视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积极实现由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向“协同参与”机制的有效转变,并着力通过课堂模拟教学、交互教学、媒介引导教学以及学生主体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来真正响应新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同时,在协同推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改革目标为标准,逐步由传统的知识灌输与理论讲解转变成兼具实践指导与情感技能提升等双向功能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力争通过在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的相关任务进行有效调控与指导,不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维度融合,以期促进学生思维认知水平和科学实践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第二,教师示范与个体模拟相结合,推进个体价值发展。模拟教学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要实践支撑,能够在借助现实教学经验和群体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层次地对课程发展地位、思维品质、学科探究素养以及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多向性评估,促使其努力强化自身的基本学科要素与延展思维,以此来推动科学经验与学科技能的综合掌握。在示范项目活动建设过程中,教师能够以示范活动的直接成效与阶段性理论为着眼点,不断补充现有的学科资源与建构机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班级学生容量,构建科学的系统合作课堂。同时,在课程成效审核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模拟教学和示范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有效收集与机制评估,积极鼓励学生多方位表述自身想法并对现有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成效评价,本着“交互性”与“互促性”的相关理念,不断完善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项目延伸以及成果审核等模块,以此来促进更为系统、科学、多向的课程实践活动的优质构建;

二、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

1.专业认知程度低学前教育专业不被学生喜爱和认知。一是很少考生自己主动报考此专业,多数是别的`专业调剂。二是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偏低,不被人们重视,而且待遇不高。因此,很多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故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它们只是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而学习。他们在学校就没有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教学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小学生在学习时极大的降低学习兴趣,脱离了其现实生活,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其科学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应该做到在小学生的教育上满足其需求,不超越其现有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小制作以及小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的思维与能力。2.教学主体不明确现在提倡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进行引导、监督。可是现在有的课堂,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整节课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安安静静的听,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师生之间缺少心灵的沟通,语言的交流。教师知识是完善的,但是他讲解的内容学生未必全理解,因为他把每个幼儿都理想化,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没有让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能肩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的教师,提升幼教从教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然而从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升幼教从教能力的最佳途径。目前我校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虽然有实践课程,但形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到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课程聆听、观摩。学生只是做观众,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实践教学。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来源于课本,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来投身于幼儿教育就没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因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这样单一的、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不能让他们获取真正的从教能力。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建议

(一)结合理论学习提升科学教育理念

我们要紧紧围绕课改内容,深深领悟课改精神。以社会需要、人才发展为出发点,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树立超前意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科学素养、整体素质以及终身发展。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中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并且将课改精神恰当的融入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进行理论的学习的时候,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以前的区别,一是重视培养幼儿情感态度,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注重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取。这样做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乐学、会学、会用,并为其终身发展服务。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幼儿园的学习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个别活动所能达成的,而是需要教师课前进行一系列精心设计活动,促使目标的实现。当然也不是教师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从实践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二)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

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中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仅仅通过课本知识是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在校期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我校针对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状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得他们将来成为幼儿教育领域合格的引领者。具体的做法:对课程内容做调整,增加科普类、科学领域、环境创设课等。同时,还要聘请校内相关专业教师、校外相关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倡导每位同学必读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出版社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自然小百科)”和电子版“超有趣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通过学生课外阅读自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定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学生竞争意识都特别强,谁都怕落后,都争先恐后的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头脑,提升能力。组织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来到外面进行参观。总之,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增开课程、组织自学、听取讲座、走出学校等渠道,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科定位,把课程教学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以教材为根本,对案例进行剖析;二是放下课本,走出校园,到幼儿园进行观摩、研讨;三是在学校进行模拟实践。第一种模式,我们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大多数是利用课件来展示案例,学生通过观看案例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结合课本的理论,自己捕捉更多的教学信息,并自己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对于难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避免一言堂,尽量的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活动中;避免教师权威性,尽可能的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只有他们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将来才能在自己的幼儿教学中采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向---探究式教学。只有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不间断接触,才能使教师更加的了解幼儿的生活脾性,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以及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共同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事情的原由是因为教师在对于幼儿的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放开自我,摆脱自己是一名教师的这样一个角色,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与幼儿的科学活动当中去,孩子们自然也就不能够放开的去玩耍,去探究,去培养自己的开创新思维。第二种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理论讲解的同时,不可偏离案例教学,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到身边的幼儿园去走走、看看。将看到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比照,看看二者的异同,以免今后犯错误。这也是第二种模式的重要所在,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理论的不足之处。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理论中科学活动区的创建、利用等方面涉及的很少,我们通过实践观摩就会发现,活动区的创建对于幼儿科学活动得开展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美荣.幼儿教师职前科学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初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职教论坛,(26):76-79.

[2]马运朋.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效整合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4):60-63.

[3]钱晓玲.优化本科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1):104-106.

[4]王向前,张小培.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1):25-28

[5]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教基20号,2001.

[6]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篇6:PBL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应用论文

【摘要】

随着PBL模式的广泛应用,我国教育者开始尝试其在教学中的改革探索。将PBL模式引用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主要依据是PBL模式本身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特点,同时,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环境创设、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准备状态以及信息技术运用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篇7:PBL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应用论文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最早于1969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它是以问题为起点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掌握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

一、PBL的特征及其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适宜性

合理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熟悉这一方法,并将之自觉运用在今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运用PBL模式是十分适宜的。

(一)以问题为导向。PBL模式所选用的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取源于实际生活,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该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某种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既要结合幼儿自身特点,保持和发展他们的天性,又要满足幼儿追求与探索的兴趣需要。PBL的问题导向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活学活用教学内容。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PBL模式教学中,学生作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并能积极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即学生应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索学习,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在PBL模式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做一名辅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则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和合作学习者,师生关系由“唯师是从”的专制型逐渐转变为师生合作型,使课程顺利、融洽地进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有教师有目的的设计问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思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教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来把握课堂,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这样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在PBL模式中,由于问题是教师精心策划而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因此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共享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想法,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效果。

二、PBL模式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建议

PBL模式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这种模式,有助于完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一)建立适宜的'研讨环境和心理氛围。实施PBL模式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授课,最好选择恰当的教学环境,不建议在传统的教室进行授课。同时,应打造和谐民主的讨论氛围,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

(二)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中的角色。PBL模式对教师要求很高,包括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的科学知识技能上,还要对本班学生有很深入了解,能准确的对他们进行分组,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根源,从而真正的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的作用不再是靠简单的知识传递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或者一味的重复让学生加强记忆从而获得学习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前进。

(三)帮助学生做好研究的准备。PBL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所以对教师在课堂以外的投入要求增加了。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课堂研究所需建议,还要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之外的资源搜集、整理工作。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因材施教。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进行教学设计,能动的管理PBL学习过程,从充分发挥PBL模式的优势,完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苏小英.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1):193-194.

[2]池丽萍.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在学生园的应用研究[J].学生教育,(6):20-23.

[3]池丽萍.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学生园5岁-6岁大班教学中的应用――一项探索性实证研究[J].早期教育,(3):10-14.

[4]周艳辉.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6):113.

[5]周丽霞.浅谈学生园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6):16-19.

[6]章晶晶.PBL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6-8.

篇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论文

一、结构游戏含义及意义

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结构材料或玩具自己动手进行主观建构,从而实现对周围现实的反映。主要种类有积木游戏、积塑游戏、拼图游戏、玩沙玩水玩雪游戏等。它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有利于帮助儿童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并促进儿童发展智力与认知能力。尤其在数学方面,较少有规则约束,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建造,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结构游戏在儿童数学教育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结构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探究、合作的性格品质。可以使幼儿了解要掌握的“内容”,并将其与课堂活动、课程教授相联系成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结构游戏是幼儿自主活动,更多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在动作基础上让幼儿建构其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去体验,并且为其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我发展。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可以获得数学要素,如空间,几何体等;数学要素又与分类、排序等密切联系,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与学习。首先,结构游戏是幼儿对数学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幼儿有好动的天性,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坐在一堆积木中不停的拼拼、摆摆,入园后,在老师的启发下,对结构游戏由无目的到有目的的拼搭,由自己喜好转变为一种探索的乐趣。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各种材料直接接触,学习了物体的颜色、形状,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等特征。在结构游戏中逐步学会区分物体,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力。其次,结构游戏是生活化的游戏,将其与学前数学教育结合有助于儿童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比如玩沙玩水游戏,儿童用不同形状的器皿盛装水和沙子,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容量的守恒,水和沙子混合后还可进行立体模型的构建,这样幼儿可以通过建构来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最后,结构游戏有助于增强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发展其思维能力。

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符合其年龄特点。好奇心驱使儿童去看、听、做、发现与探索周围的环境,而结构游戏则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种满足其好奇心的可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学者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这样表述:“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乐趣。”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结构游戏是发展、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以及数学问题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进,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园数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结构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儿童数学兴趣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结构游戏也有助于数学意识和数学知识的传播,是数学人才发现的有效途径。结构游戏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结构游戏与枯燥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儿童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结构游戏中的一些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象征性游戏)中的数学教育等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结构游戏并不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唯一,但却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极为有利的数学教育途径。研究结构游戏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对推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浅析论文

最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浅析论文

【摘要】如今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国学教育融入到学前语言教育中对促进素质化教育在幼儿园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学习国学不仅有利于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学习国学中的经典内容,可以让学前幼儿更了解我国的文明,掌握祖国的优雅语言,成为知识丰富的现代化中国人。本文在对国学教育对学前语言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来更好的开展国学教育。

【关键词】学前语言教育 国学教育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加强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上逐渐掀起了一股学习国学的热潮,很多国学内容被运用到了学前教育的语言领域中。国学承载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集中了我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将国学融入到学前语言教育中有利于传承我国的文明。学前幼儿思想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学习知识也比较快,通过学习国学,可以在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时,还可以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成为我国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一、国学教育融入到学前语言教育中的意义

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对一个人来说,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是达到任何目标的基础。要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需要从小开始,把握一切教育的机会。国学中融合了我国历史文明中丰富的智慧、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目前很多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子女,父母的呵护,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很多幼儿往往习惯将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还有不少幼儿出现自私、孤僻的性格特征,缺乏集体意识,不知道如何关爱他人。国学教育中有很多关于行为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让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集体意识,愿意与他人分享。《三字经》中的一句话中提到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通过让幼儿学习这两个故事可以让他们学会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老人,尊重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朋友,能够愿意将好东西分享给别人,让他们明白他们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上,需要建立人际关系的社会人,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减少幼儿的攻击行为,让幼儿形成谦虚的性格。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水平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已经开始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关系有一定的认知,所以这个阶段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三字经》中的“首孝梯,次见闻”这句话中就充分肯定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其地位高于知识教育。所以应积极开展国学教育来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弟子规》、《三字经》以及《千字文》中都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思想,在学前语言教育中让幼儿接触并背诵这些内容,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到正确的道德思想,幼儿园还可以与家庭教育加强联系,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强化,让幼儿养成好的道德行为。

二、国学教育在学前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材不当

国学教育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教材方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版本可以供幼儿园使用。不少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所引用的国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启蒙读物等等,如《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以及《千字文》。而且不少幼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延续了以往古代教书先生的老方法,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提到一些文言文,但幼儿年纪尚小,古汉语对他们来说很难理解,而且孔孟的著作中很多内容与治理国家、伦理道德有关,这些对幼儿来说都是十分陌生和难懂的,只能死记硬背。《弟子规》、《三字经》以及《千字文》虽然属于儿童读物,但也是文言文,幼儿接受起来存在困难。并且这些读物中也存在着错误的理念,如果教师没有仔细挑选,让幼儿学到了错误的思想,会影响到幼儿的一生。

(二)教学方式不正确

由于缺乏成熟完善的国学教材,所以不少教师只能让幼儿学习《三字经》等儿童读物,这些大部分都是文言文类型的读物,教师在教学中会尽量将其翻译成普通话,帮助幼儿记忆,但幼儿并没有理解这些内容的意义,所以无法回答出相关的问题。于是不少幼儿教师就组织诵读比赛,认为幼儿背得多就是学得好。虽然让幼儿适当的记一些东西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但应该建立在理解该内容的基础上,如果让幼儿在不理解的状态下去死记硬背并不能让幼儿的记忆能力有所提高,只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国学的兴趣,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会让幼儿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对未来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教学中所使用的国学经典中很多是古时候的字,对现在的幼儿来说比较生僻,所以教师应该用现代的字来进行替换。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幼儿教师认为让幼儿学习古字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所以保留了这些古字来进行国学教育。但其实很多古字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常用,即使幼儿学习了,长时间不用也会逐渐淡忘。例如“苟不教”中的“苟”对幼儿来说不容易理解,生活中也不常用。目前还有不少学家认为幼儿应学习甲骨文,但实际上学习甲骨文并不实用。

三、如何在学前语言教育中实施国学教育

(一)选择合适的国学教材

我国流传下来的国学读物中,虽然包含了很多优秀的内容,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有很多内容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所以在进行国学教育时需要为幼儿选择科学的国学读物,做到吸收精华,摒弃糟粕,将适合幼儿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材料运用到国学教育中。

1.主要选择节奏感强的材料

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国学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还是为了让幼儿学习语言和识字。由于幼儿年纪小,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句子比较短、有较强的节奏感、适合幼儿诵读的国学读物来作为国学教育的教材。《弟子规》、《三字经》以及《千字文》这些传统的课本都符合要求,可以被运用到幼儿的语言教育当中来作为启蒙教材。在《三字经》这本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道德、天文、历史以及地理等等,它不仅可以用来提高幼儿的道德意识,还可以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历史,是一本综合性的读物。在《千字文》一书中,历史、生活、自然、天文、道德以及地理等等内容也都有所涉猎。《弟子规》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待人接物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这三本读物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而且节奏感比较强,适合幼儿朗读和背诵,应该被运用到国学的启蒙教育中。

2.材料要进行二次甄选

在选择材料时,除了要注重材料的节奏感之外,还需要对选择好的读物进行进一步的编排,从中挑选出最有意义的,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容来进行教育。如今社会发展飞快,国学读物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适用于现代的社会,所以幼儿教师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适当改编。对于其中带有封建思想的糟粕要坚决抵制,避免让幼儿接触到错误的思想观念。要充分发挥出读物中精华内容的积极作用,让幼儿健康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运用诵读游戏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在语言课上,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几个诵读小游戏来进行国学教育,可以运用多种诵读游戏,如领读、教师范读、跟读、个别读、齐读以及分组竞赛等等形式。在幼儿诵读时,教师要把握好时长。幼儿天生喜欢游戏,运用诵读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国学的兴趣,营造出快乐、活跃的课堂氛围。幼儿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的各种角色来亲身体会,了解各个行为的意义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带领幼儿阅读国学经典之外,还需要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小游戏,调动幼儿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弟子规》中的内容改编为《出门》、《回家》等几个小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来理解《弟子规》中所说的“出必告、返必面”的意义。

(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学前阶段的幼儿能够认识的字并不多,理解能力也比较差。要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国学读物上的内容,就需要幼儿教师将所教内容转换为浅显的、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在不少国学读物中都会出现“之乎者也”等语言,这些对幼儿来说比较难。幼儿教师可以将其以儿歌或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愿意学习并且更容易理解内容的意义。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故事都可以用一些浅显的语言讲给幼儿听,还可以将其中一些形象用幼儿感兴趣的小动物代替,让幼儿愿意认认真真的听故事。幼儿教师还应该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让幼儿识字。例如在教给幼儿“孝”字时,可以说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紧紧依偎在一起,小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长大之后就应该孝顺父母。“项”字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字来理解,“页”是象形文字,意思是人的头,“工”指的是头上最细的部分,所以合起来的“项”就是指脖子。通过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国学内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将其融入到学前语言教育当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幼儿教师在组织国学教育时应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教材以及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国学教育的作用,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让幼儿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还能够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推动国家的和谐发展。

篇10:学前儿童社会实践教育论文

【摘 要】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情绪情感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社会教育的特殊性,强调通过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忽视渗透在其他领域中进行教育,这样常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幼儿四大领域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的理念,对如何实施进行了举例说明,力求保证社会教育活动持久长效的进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融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将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之一,揭示了幼儿教育的使命是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发展影响重大。因为幼儿期是人格塑造、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我们的教育不应局限于仅仅教会孩子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住与合作。《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培养幼儿的独立个性、自创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通过社会领域学习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与互惠,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规则意识。

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品质;社会适应力;社会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规则教育;自然教育;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

幼儿的社会教育有其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他们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是发生在专门的社会教学活动中的,而是发生在其他领域教育和实际生活活动中的。它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实践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对幼儿的潜在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对幼儿的社会教育渗透在其他领域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仅仅期望通过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效果,而忽视渗透在其他领域和一日生活中进行教育,这样过分强调了计划性和系统性,忽视了生活环节以及其他领域教育中的教育机会的影响,容易造成社会领域教育与幼儿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现象。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的社会教育须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效融合,共同作用,才能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持久长效的进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在健康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不仅要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卫生知识,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还要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乐观自信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孩子学会关爱与宽容,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

二、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要求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既要注意孩子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又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从小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教育,培养幼儿的专注性、创造力、独立的精神。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分享的快乐,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乐于助人、细心耐心、快乐自信的良好个性品质,养成遵守规则与秩序的好习惯,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比如,科学教育活动“植物的生长”,孩子们在料理植物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有关植物生长的经验,并且要经常互相交流学习,从这项活动中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创造收获到知识,享受到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还培养了幼儿探索的精神,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分享与合作的意识。

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个性品质,提高教育效益。实践证明,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应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注意随机教育,适当保留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懂得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去帮忙,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教师才出面帮忙。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尝试的精神,又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的脑筋动起来,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让孩子在与同伴分享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在科学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三、在语言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交际工具的过程,语言教育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分不开的。儿童在掌握语言系统的同时,也在学习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社会规则,如讲话要文明、有礼貌;说话要清楚,力求使对方听明白;不同场合需要有不同的讲话方式等。掌握这些言语交往技能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获得语言后,就能用语言与周围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的言行,使他们能够主动地适应他人的行为调节,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语言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习惯、行为等与社会规范逐渐接近并相吻合。

选择恰当的内容,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语言教育,就可以在语言教育中自然的融入社会教育,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文明的社会行为、良好的个性品质、体验丰富的社会文化、增强社会交往的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谦让;《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音乐游戏《坐汽车》知道要给奶奶让座,《热心肠的笨笨熊》告诉大家要像笨笨熊一样帮助别人得到快乐,《两只小猪大嗓门》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要遵守秩序,这些语言活动中渗透着礼仪教育、个性品格教育,让孩子在浅显易懂的活动中懂得了道理,达到了社会教育的目的。

四、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一)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社会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技能的训练,不在于培养未来的专门音乐人才,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正面的情感与态度,让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音乐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适宜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比如小班歌曲《爸爸妈妈去上班》,贴近幼儿入园生活实际的歌词让经历着与家人分离焦虑的幼儿们有所安慰,他们虽然想爸爸和妈妈,但是“我不哭,也不闹”的歌词让他们勇敢,让他们学会用良好的情绪面对成长与独立。比如歌曲《来收拾》就用歌词:“来收拾、来收拾,我也来收拾。收一收玩具(垃圾),家里变得真干净!”带动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整理、收拾的活动中去,慢慢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物品整理、摆放的习惯。歌表演活动《找朋友》中,幼儿通过互动找朋友的尝试,学习与人交往的礼貌并感受友好交往的乐趣,对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养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又如,在《我不上你的当》《不和陌生人说话》这些儿歌里,幼儿边听边做游戏,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学会了自我保护,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教师还要在音乐课上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的渗透,让课堂既不失音乐性,又非常自然地在歌声中学到了正确的遵纪守法的行为。

(二)在手工活动中融入社会教育

幼儿手工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手工活动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凭借幼儿的发挥与想象,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细致耐心、责任感、自信心、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件复杂的手工作品,做起来不仅需要细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从开始到结束,做到有始有终。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细致和耐心,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背后都是需要努力付出的,同时也是一次责任感的累积。孩子的自信心在小小的成功中也得到了提升,处理一些事情,遇到一些难题都能从容应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借用丰富多彩的材料可以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品质,手工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自信、大胆,更加勇于探索。一块布、一张纸、一片树叶、一团毛线、一把蔬菜都可以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来。一把玉米须可能就是一个老爷爷形象的大胡子,几个小小的西红柿可能就是一群小小的瓢虫。

幼儿的良好品质在幼儿的一生中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应努力让幼儿的良好品质在手工活动的带动下得到积极健康地发展,让孩子在积极、有利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总之,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教育应注重整合,即多领域有效融合,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教育部7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教育部 9月

[3]幼儿社会教育》[M]李焕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9月

[4]《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李叶兰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0月

[5]《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M]但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3月

篇11:学前儿童社会实践教育论文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离家打工后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管教。一个新的特殊弱势群体就这样诞生了――留守儿童。目前,已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和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投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但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而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研究和关注较少。

一、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概念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现代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领域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时时刻刻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

1.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然而,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很容易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单亲监护人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缺乏耐心。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学前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2.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导致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不利,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缺乏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这就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他们很难获得相关培训。同时由于幼儿教师工作范围仅限于园内教学,课后缺乏与幼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不能起到改变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帮助监护人了解孩子的作用。

3.社会教育环境不利

一是户籍制度的缺陷。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农民仍然游离在城市体制之外,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诸如教育、住房及社会保险等政策,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

三、改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1.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

2.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留守学前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定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三是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建立留守学前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可为留守学前儿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与其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进行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要。

3.鼓励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留守学前儿童,发挥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氛围。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学前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促进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改善教育环境做出努力。

篇12:学前儿童社会实践教育论文

【摘要】幼儿社会交往活动、幼儿社会生活系统共同建构的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是幼儿社会化的两个基本要素。目前,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现实状况是幼儿缺乏社会交往活动,社会生活系统中各种教育因素的价值观相互消解。幼儿社会教育不仅要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同时要考虑儿童所处的社会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社会交往生活,同时主动寻求、建构社区关系,争取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广泛支持。

【关键词】社会教育;社会系统;幼儿社会交往活动;价值观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社会教育是教师最感困惑的领域:教什么?怎么教?幼儿园课程的所有领域都发挥着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人的功能,社会教育领域的主要目标是使儿童内化社会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形成相应的社会情感和态度,而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是在社会交往生活中形成并实现个体生成的。这样,教什么及怎样教的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答案:通过幼儿社会交往活动内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得出这一答案只是问题探索的开始,因为我们一旦顺此路径操作,还会面临一系列与这一目标及实现过程直接相关的时代的、本土的问题。因此,从本土化的视角分析幼儿成长所需的关系状态、幼儿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状态及幼儿所处社会系统中各种教育力量的关系状态,给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摆一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幼儿园社会教育何所能与何所不能。

一、幼儿成长所需的关系状态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状态

人与一般生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的未特定化或非专门化。婴儿初生时是软弱而不能自助的,必须依赖成人的照料,而且个体早期还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儿童期。但正是由于人在先天自然本能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人才能从自然生存链条中凸现出来,通过后天的创造弥补先天的不足。这种补偿人的生物性不足的活动就构成了人的文化,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个体一出生就进入一个文化世界,与他人产生关系依赖,从母婴依恋到亲子关系,再到同伴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增强,幼儿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交往关系不断丰富。这种交流的需要是原始的和基本的人性特点,是生存的需要。有了这种因交往本能而产生的亲子互动、同伴互动的关系依赖,幼儿才能维持生存,获得社会情绪和情感,掌握社会的习俗、规范和必要的知识技能,生成识别环境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发展社会性并以个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解除存在状态上的不足,实现人的社会性本质及文化生成。因此,儿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阶段,亲子关系、师幼关系、伙伴关系等关系依赖是这一阶段幼儿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

然而,人只能在他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真实背景是幼儿所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生活。马克思依据人(类)的发展过程,把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划分为“群体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自由个性联合体”三个阶段。〔1〕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只有通过群体依赖关系才能维持生存,这时社会处于“群体依赖”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交换活动的丰富,人通过对物的依赖,从群体依赖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形成自主人格的同时又走向了人本质的物化,这时社会处于“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个体独立性”阶段。虽然人对物的依赖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但这是人迈向自由、自觉、自为的存在状态,即社会进入“自由个性联合体”阶段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的发展形态已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以“物的依赖”实现个体独立性的阶段。市场经济一方面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使个体逐步走出“群体依赖”的生存阶段,走向“个体独立性”的历史时代;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实质上要以“物的依赖”为前提去实现人的独立性。因此,人们在生存实践中的意义追寻指向“人―物”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相互保持着一种独立状态下的距离、自主状态下的排他和利益多元化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生存压力甚至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很有限。在独生子女背景下,虽然幼儿在家庭中成为过度的感情投资对象,但大多表现为成人单向的情感宣泄和幼儿被控制状态下的依附,表现为对幼儿物质享受的满足,表现为为未来作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而亲子之间情感的、精神的交流较少。因此,今天的幼儿过早地被卷入成人的关系状态,成人独立的生活状态剥夺了幼儿的交往生活,幼儿仅仅在狭隘的亲子交往中成长,缺乏同伴交往,更谈不上参与社区交往生活。

个体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当今社会发展形态处于以“物的依赖”为前提的个体独立性阶段,幼儿发展所必需的关系依赖已失去了自在的文化生态,但个体发展应当经历的生活形态理应得到保障。因此,创设幼儿成长所需的人际环境和交往生活已迫在眉睫。基于此,幼儿园如何利用特有的人际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交往环境,弥补儿童交往生活的缺失,这是当下幼儿社会教育应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幼儿社会生活系统中各种教育力量的关系状态

个体早期的社会化因主体自身不成熟的特点,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特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另一方面是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2〕

理想的幼儿社会教育应以幼儿发展为导向,使幼儿社会生活系统内各种教育影响因素,如家庭、社区、幼儿园及大众传媒等形成教育合力,应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幼儿将社会普遍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以上各种教育因素在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和价值观念指导时出现了分歧并导致相互消解,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力远不及家庭中以整个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真实的社会生活。

首先,对幼儿发展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家庭、邻里、幼儿园等微系统及其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幼儿所处的这个微系统内并没有形成儿童教育观念的一致性。社区的概念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的,“是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3〕社区具有地域、社群、组织、文化等基本要素,居民在环境卫生、服务设施、文化娱乐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但是,当前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程度低,人与人之间、各组织机构之间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社区仅仅是一个行政的、空间的术语,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场所。即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社区的物质条件改善了,也有了一些文化设施,但大多是基于成人需要的,如茶社、棋牌室;或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消费场所,如儿童乐园。在成人本位文化强旺的背景下,社区对幼儿发展、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社区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将幼儿作为一个强劲的消费群体。幼儿园在社区中的地位不高。社区中缺乏对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规范的认同,更无法消除成人不良行为对幼儿的消极影响。因此,幼儿园所依赖的社区既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社区文化,也不能主动对教育起到支持作用或与幼儿园协同教育幼儿。在笔者看来,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来说,当前社区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那些有限的支持。

其次,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及实施效果上也存在着相互消解的现象。一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在道德和行为方面对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伦理本位”的萎缩和“知识本位”的强旺导致人格教育的缺失,这些都消解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教育内容,生活过程就是教育过程,在遵守社会基本规范的前提下,目前大多数家长较注重培养幼儿的利己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忽视合作及利他意识的培养。这种基于实际生活过程的教育内化于儿童的心理结构中,极富实效。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必须依据优化和净化现实社会环境的理想,从利他和利群的立场出发创设教育情景,因为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不仅实现着个体的社会化,还通过个体社会化促进社会整合。但幼儿园教育大多基于口头规训和行为训练,难以被儿童内化于心理结构中。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事倍功半。

社会价值标准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缺乏沟通容易导致家庭、幼儿园和整个社区本应共同维护的社会权威形象的丧失。在幼儿生活系统中各种教育力量相互消解的情况下,幼儿园怎样发挥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如何寻求制度和组织的支持?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怎样才能产生真正有效的合作关系?幼儿园在家园联系工作中存在哪些值得反省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深入思考。

三、走出幼儿社会教育困境的途径:应对根本问题

幼儿社会教育在面对幼儿园内外诸多不利因素时应当抓住问题的根本,即上文提出的两个矛盾,越过幼儿园内口头灌输和行为训练,走向幼儿社会交往生活的自主建构。幼儿园应积极有效地与家庭、社区沟通,建构共同的价值观。

首先,必须重视幼儿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目前一些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因素及儿童真实的社会生活重视不够,单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立足于解剖的、微观的视角,致力于依据心理学维度分解目标和设计情景训练,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这种训练的结果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性行为之间难以保持一致。正如杜威所言,“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两者之间的折衷或者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4〕幼儿社会性发展既“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也包括内隐的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不仅受制于个体的心理特点,而且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5〕不能因循口头灌输和行为训练的陈规,要变革幼儿社会教育中的交往内容和关系状态,重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为幼儿创造自主交往的机会,寻求幼儿了解社区生活的途径,补偿幼儿交往活动的匮乏。不能以确定的认知教育控制幼儿的大部分生活,剥夺幼儿自主的交往建构机会。只要基于幼儿社会交往生活,就必然会考虑社会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为幼儿的交往生活必然是在社会生活系统中展开的。这种基于幼儿自主的社会建构的教育不仅是幼儿社会教育变革的`方向,而且是整个幼儿教育变革的方向。此外,要争取在社区内为幼儿交往活动创设环境和场所。如联合居委会、物业管理中心,在居住区内聘请离退休人员或与民营儿童教育机构合作成立社区幼儿活动机构,创设幼儿游戏和交往环境。

其次,建构共同的价值观。我们的确已经处于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但不可否认人类共同拥有的引导人类前进并经过历史进程确认的那些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些共同的价值追求无疑是儿童社会化的中心内容。然而,在我国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些本应属于共同的价值观却被物欲及功利蒙蔽了,社会教化、学校教育必须使之重建。对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来说,只有从能迈出的步伐开始迈步。第一,建立真正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家园之间急需就幼儿的社会教育加强价值观的沟通。〔6〕如进行父母价值观的调查,了解父母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期望;幼儿园向家长发放有关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手册并对家长进行辅导,组织家长进行价值观讨论,建构共同的价值观;和家长一起探讨父母在哪些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指导父母控制的负面影响及生活情景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第二,幼儿园主动寻求、建构各种社区关系。幼儿园不仅仅把社区看成是可资利用的物质场所,还应积极争取各方以一种合作与承诺的精神达成教育观念的一致。可与其他社会组织,如妇联、团委、关工委、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等,协同参与幼儿社会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咨询、培训,提高公众对幼儿社会教育的认识。

当代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和不确定,幼儿的社会教育关涉整个社会,又需要整个社会关注,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更多元化的群体。单纯通过幼儿园而没有整个社会的系统协作,幼儿社会教育是很难走出困境的。而当下,幼儿与社会生活并没有发生有机的联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作出努力,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7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1.

〔3〕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34.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4.

〔5〕丛晓波.心理学的社会性回归〔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2-127.

〔6〕王 啸.国外少年儿童人身保护的借鉴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13-15.

篇13: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吴广梅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 310012)

摘 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从建构主义来看,知识不是客观的,知识是人创造的,并受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知识具有主观性;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向幼儿的知识传递。学前儿童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应用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可以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更多的理论指导和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科学教育;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2-0203-02

建构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它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新的诠释,从而对人与知识关系进行了新的理解。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兴起,它颠覆了传统的有关知识和认识的客观被动的观点,强调知识是主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生成的。学前儿童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应用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一些观点,使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更多的理论指导和价值。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

从本质上看,建构主义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关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的本质的一系列认识与解释的理论[1]。它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对外在的经验世界主动加以组织而获得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存在一种客观的知识,知识是人创造的,并受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知识具有主观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幼儿的知识传递,而是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是个人主动建构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积极、主动建构的,但是这种建构不是没有目的胡乱建构;知识不是客观的,也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已有的知识会被不断地否定,会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知识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针对具体情境进行的再创造,所以说主体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2.知识是社会文化的

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的建构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不光是居于个体内部的,知识的建构不光有个人的参与,也有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因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成长和学习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正如维果斯基所说,知识是一个“以语言为基础的协作过程”,是人们“通过谈话得以建构,利用语言协商”而产生的“共同意义。”所以说,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而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依赖而获得的,知识是社会文化的。

3.知识是情境化的

知识的情境性和知识的去情境性是对知识看法的一个重要维度[2]。知识是情境化的而不是孤立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离不开学习得以发生的具体环境,情境的体验让知识的学习和建构更加牢固。幼儿在幼儿园所学习的知识应该是一种情境化的体验,同时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训练。在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所以,脱离情境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是呆滞的和没有生命力的。

4.知识具有个体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个体性。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一个人特定的知识经验背景。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而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4]。(教育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还有科学态度的培养。比起科学知识来,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具有更高的价值。幼儿科学教育与其说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与科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这才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

在幼儿阶段,“科学知识”主要指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验的,那些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讲,科学知识包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如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界中的非生物等),幼儿身边的物理现象(如力和运动、热和温度等)、化学现象(如醋与苏打的中和),以及气候和季节现象和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和技术等方面丰富的内容。“科学能力”指的是应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了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论、应用,还有交流,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第三个因素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了好奇心、探究意识、执著的精神,还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掌握适宜的科学技能,是幼儿阶段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科学教育的本质:强调探究式的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主张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活动场景,开展探究性学习,幼儿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教师则作为探究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幼儿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源,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解题方案与步骤,直至问题解决。总之,建构主义倡导的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恰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科学探究”本质。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研究员作了题为《幼儿园如何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学术报告,使大家明确了科学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指出探究式科学教育要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流方向。美国库克博士(Laura J.Colker)认为: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并不是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的集合,也不是关于事实的积累和记忆,而是去探索、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5]。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幼儿通过观察、预测、验证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认真审视、敢于质疑已有的知识,为科学的批判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2.科学教育的内容:基本性和生成性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儿童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并且这种基本的科学经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满足于幼儿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同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也是动态生成的,幼儿在与自然与事物的对话中,在探索和发现中,新知识不断地建构,新想法不断地生成。因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除了专门的教师设计好的科学活动外,也要看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比如在区角活动中,我们要想有生成性的科学内容的产生,就要提供具有探索性、丰富性和层次性的科学探究材料。

3.科学教育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建构和合作性建构的统一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可以是每一个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是学习者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进行合作性建构。总之,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教育过程应是幼儿的自主建构和合作性建构的统一,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自主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幼儿达到合作性的社会建构。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幼儿自主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为幼儿的建构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架;幼儿的角色应是认知信息的加工者、认知结构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

4.科学教育的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的情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与学习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离不开学习情境的帮助。促进幼儿进行建构性学习的情境有两类:一类是真实的物理情境。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幼儿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习时,可以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新的意义;如果原有知识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就要借助于情境的支持,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幼儿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或重建,以接纳新知识,达到“顺应”的过程。另一类是合作性社会情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因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见解,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使知识的意义建构得以加速。

5.科学教育的评价:注重过程性和差异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多元的,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科学教育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幼儿的学习水平,科学教育的评价要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功能,因而倡导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所以这种评价的两大特性是过程性和差异性。因为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在进行评价时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不能简单的关注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同时由于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我们的评价要因时因人而异,建立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通过这种过程性和差异性的评价,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及学习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从而更好地支持和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欧。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孙卫国,唐淑敏。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4]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

[5]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5.

篇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辅导(一)

一、学前儿童与科学

1.皮亚杰的观点: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将2~7岁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

2.维果茨基的观点: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并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去理解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道理。教师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天真理论”是儿童在学校学习之前已获得的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概念,也被称之为“前概念”、“幼稚理论”、“直觉概念”等。

3.布鲁纳的观点:倡导发现学习(发现法),认为儿童必须先通过操作具体实物发展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强调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让儿童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他竭力倡导发现学习(发现法),并广泛地运用于科学教育。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相关专题 学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