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其人瑕不掩瑜(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nntclyl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nntclyl”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管仲其人瑕不掩瑜(高二选修教学论文)(共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管仲其人瑕不掩瑜(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管仲其人瑕不掩瑜(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管仲任政于齐,使得齐桓公成了春秋史上第一个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谓旷世英才,功高盖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得人得时之外,还因为他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品质。

知轻重别大小,能屈能伸。他屡次失败而不甘沉沦。“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三仕三见逐”,努力寻找机遇。他轻小节重功名。想当初,公子纠被杀后,与管仲一同辅佐纠的召忽自杀殉主,而他却甘愿“幽囚受辱”。是因为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用文天祥的话说就是“隐忍不死,将以有为也”。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乃大丈夫也!设若他也殉主了,还有后来的齐桓公称霸,齐国的百年富强吗?他的价值观改写了春秋的历史。他轻名节,重亲情。战场上多次当逃兵,是因为家有老母,恰是人性的体现,孝顺是善良、有爱心的表现,也是他当宰相以后能顺应民心,“与俗同好恶“的基础。进而“通货积财”,才能“富国强兵”。他的“贵轻重,慎权衡”冷静理智的品质使他走向了成功之路。

善于因势利导,扬善避恶。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是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意即要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是非常恰当的。有这样两个典型的例子:《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不断绝关系)。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齐桓公袭击蔡国是出于一己之私而发动的不义战争,而管仲却趁势伐楚,以“责苞茅不入贡于周室”的正当理由替齐桓公成就正义的美德,掩饰过错。再有,《齐太公世家》里说,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逞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齐桓公想悔过,是管仲成就了他能克制忍辱,信守盟约的美德,才赢得了诸侯们的拥戴。

任人唯贤,忠于国家不私友。按说鲍叔对管仲可谓恩重如山,临终前应该推荐鲍叔接替宰相的位置,但他为了国家,如实地指出了鲍叔不能胜任宰相一职的'缺憾:“鲍叔牙,君子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人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wǜ厌恶,)恶已甚,人谁堪(忍受)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东周列国志》)”。鲍叔为相后,见桓公重又亲近易牙等奸佞小人,谏之而不听,结果“愤郁,发病而死”。管仲太了解他的朋友了。任人不唯亲,足见管仲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

洞察世相,明智过人。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仲特别善于通过人的表象看透其本质。他治理百姓方面自不必说,单看他怎样识人。例如《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一回管仲临终前与齐桓公的对话: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 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残忍对待)之,何有于君?”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幸之也。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疑矣。”仲对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乱国!”照一般人的看法,和桓公一样认为他们都是衷心耿耿的好人,而管仲却能洞察入微,看透这些小人阴险狡诈的本性。

人无完人,司马迁并不避讳管仲的缺点。比如他和鲍叔经商常给自己多分财利,成为宰相后“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三归:建筑华丽的台,或三姓女子,或三处家庭、采邑、府库等。反坫(diàn):堂屋两柱间放置供祭祀、宴会所有礼器和酒的土台。按“礼”,只有诸侯才能设有三归和反坫)管仲是大夫,僭越礼制是有罪的,虽然人们因为他的功劳大而并不认为他奢侈,但是司马迁却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认为他器量狭小。这些事例反映了他的另一面--自私贪婪、尚奢华的人性弱点。但总起来看,管仲既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干,又有一般人身上的缺点,但瑕不掩瑜。也正因为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才把人物塑造得真实自然,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让读者感到,英雄虽然高大,但离我们并不遥远。

万树相

篇2:管仲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管仲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1、掌握游、遇、进、贾等常用文言实词和重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管仲的民本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分析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会对文言现象的整理,懂得怎样学习文言文。

学法指导:从扫除文字障碍着手,联系原文,补充必要的资料,突出重点,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二、解题和作者介绍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三、梳理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意。

1、给加点字注音。

(1)尝与鲍叔贾 (    )       (2) 与俗同好恶  (   )                (3)仓廪实  (   )       (4)匡救其恶(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 鲍叔终善遇之(      )                (3)鲍叔遂进管仲(    )  (4)尝与鲍叔贾(     )         (5)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 (6)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

3、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2)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3)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4)岂以为周道衰微

4、补充注释。

(1) 游:交游,来往。  (2)进:保举,推荐 。

(3)匡:纠正。

(4)“已而”二句:齐襄公立,政令无常,数欺大臣,淫于妇人,诛杀屡不当,鲍叔担心齐国将大乱。为避难,管仲、召忽奉襄公弟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奉襄公弟小白出奔莒国。

(5)“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公元前686年襄公被杀。前685年鲁国派兵保护公子纠赶回齐国争夺王位,先由管仲领兵扼守莒、齐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齐争位。两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使鲁国延误了公子纠的行程。小白率先入齐,立为桓公。桓公以军拒鲁,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囚。

(6)穷困:困厄,窘迫。   (7)三:泛指多次。

(8)  见:被。           (9)遭:遇,逢。

(10)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1)  羞:以……为羞;耻:以……为耻。   (12)相:出任国相。

(13)俗:指百姓。         (14) 度:节度。

(15)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16) 固:安固,稳固。   (17) 原:通“源”,水的源头。

(18)论卑:指政令平易符合下边的民情。

(19)去:废除。

(20)“桓公实怒”二句: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

(21) 小之:认为他器量狭小。       (22)顺:顺势助成。

(23)匡:纠正、挽救。          (24)上下:指君臣百姓。

5、文章共五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分三层:一层交代管仲的字和籍贯;二层简介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及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三层叙二人的从政情况,评述鲍叔牙举荐管仲对齐国、对天下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3-4)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第三部分(5)是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述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

第二课时

用案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   节课

教学要点:评价管鲍之间友情     了解管仲思想   分析管仲从政成功原因

一、复习导入(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二、品读鉴赏

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要求: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 。

提示: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

①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②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③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④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三、问题探讨

1、思考问题一: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明确:①主观因素:

“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管仲是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顺民富民是强本之策,他以“与俗同好恶”为指导思想,围绕“顺民因俗”而展开改革。

在管仲的政治实践中,社会治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君主称霸,都系于民。因为人民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和积累者,要使他们承担起富国强兵的责任,必须使他们先富起来;富民的根本要义是“顺民心”;顺民心的根基所在是顺民欲、足民欲。欲望之于民,是根本的,满足民的根本性欲望,是顺从民的本性与意愿;只有顺从了民的本性与意愿,民们才可能脚踏实地地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号令,遵守法律,拥戴君主,服从统治,服务国家。所以,民乃国之本,欲乃民之本:以民为本,即是以欲为本。顺民欲、足民欲,则民富,民富则国富兵强。要顺民心,就得推行“与俗同好恶 ”,必须实施“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②客观因素:

A、朋友知己之情。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B、君臣知遇之恩。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齐桓公是一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君王。他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诚心接纳管仲之计谋。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仅加以驳斥,而且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智,作出一番事业。 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了显赫的霸业。

2、思考问题二

从选文看,太史公对管仲的态度是怎样的?

提示:极力推崇其政治才干,但又认为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而不是扶持日益衰微的周王室是不合道义的。

四、拓展阅读(《史记管晏列传》阅读训练)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是石父请绝。晏子秩唬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尼,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五、 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P30-31练习

篇3:有感于教完了吗(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有感于教完了吗(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进入新课改后的又一个寒假,我的语文同行们相见,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课文教完了吗?”回答大多是:“没完。”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反映出的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是否从理念上进入新课改的问题。

一个“教”字反映出一个教学理念。新课标下的语文不是让老师教的,是让学生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在老师的辅导、指导、引导下,学生自主性学习。如果你还是像过去那样一课一课的教,那就别问了,教学理念没 有转变过来,肯定教不完。

人教版旧教材,高中三年6本书(读本除外),平均每学期教一本,我们确实教完了。人教版新教材,高中三年必修5本书(读本除外),选修15本书(读本除外),即使最少选修5门课,也有5本书,这样必修加选修少说也有10本书。如果我们还用过去教6本书的速度和教法去教10本书,那怎么会教完呢。

语文老师为什么要教呢,又能教给学生些什么呢?高中生经过基础教育9年的学习,该掌握的常用汉字应该都掌握了,即使课本上还有生字词,他们手中有的是现代化的工具书,动手查一查记忆会更深刻。反过来想,我们过去数十年含辛茹苦地教了,但结果是什么呢?学生毕业后说,语文成绩不是语文老师教的,语文能力是在读写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语文素养是在长期大量的阅读中形成的。我们也曾看到,高考过后学生把我们心目中整理得最精典的语文资料撕碎了雪花般的撒在校园里。如此等等只能让我们反思,语文课还能教吗?

新课标下的语文是让学生学的,是让学生自己一字一句去读,去咀嚼,去感悟的。我常常回想我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初高中阶段的每一篇课文我的老师肯定都给我讲过了,讲得肯定认真,肯定精彩,因为我的语文老师都是当时的名师,可惜如今我确实想不起来具体哪篇课文老师是怎么讲的。除过那时背过的诗文外,留在我心中的只有老师的音容笑貌,老师的为人处世,还有就是课文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刘胡兰、王二小,井冈山上的竹子、抗日烽火里的白杨树……说真的,语文方面我记忆最深的,记得最牢的还是我在课外以及藏在桌子兜里读过的课外书:《林海雪原》《英雄儿女》《金光大道》《铁道游击队》《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可以说那时能拿到手的书我都读了,至今我不仅记着书中的人物形象,甚至连那些特别典型的细节都能说得出来。如果说我还有点文学素养的话,我认为那都是从这些让我痴迷的课外阅读中得来的,而我的写作能力,一面来自于老师对我的作文的表扬鼓励,一面来自于我工作后几乎没有辍过笔的写作,包括近年来在网络上的写作。这应该说就是形成我语文能力的全部了。那么今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虽然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我也很迷茫,但我知道不能一味的站在讲台上教,不能把所有的语文课时都用来讲,毕竟学生是主体,要让他们自己去学。各人的本领要靠每个人自己去练,大概行行业业都如此吧,语文怎么能光听老师的讲呢?

我在人教版的春季教材征订单上看了一下,高中语文教材目前已经出版的共有37本书(37本书上面介绍学生读的名著还有数十本),除过5门必修课本外,其余都是选修,其涵盖面远比我当年能拿到手的那几本小说要宽泛得多。面对这样书中有书的语文教材,一个“教”字怎生了得!何况我们也担当不起这个高高在上的“教”字,因为,37本书所涉及的门类和知识面不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精通、都熟悉的,既然连自己都不精通、不熟悉那谈何教?充其量就是与学生一同研习罢了,这不正合了“教学相长”之说吗。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太傅,太傅是个大官,也是个虚职,因为他常常是以陪伴太子读书的角色出现在太子身边的。太傅对太子是导其行,正其言,助其成龙。太傅的教学态度是小心谨慎的诱导,尽职尽责的引导,没有几个太傅敢大言不惭的教,而我们讲台下坐的不正是被今人称作“小皇上”的独生子女吗?既然如此,我们不能官为太傅就权且作个伴读吧。我们伴的不是一个人,是讲台下各具个性的四五十个人,而个性化成长正是当今教育的追求。有爱独自钻研的,我就让他默默的读书;有爱三五合伙的,我就让他们结伴阅读,合作学习;有爱舞文弄墨的,我就鼓励他写诗作文。等各自学完一篇课文、一类课文、或者一个单元后,我们坐下来,用它几个课时交流体会,畅谈收获,发表见解,亦或朗读自己的习作,而我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也拿出自己的体会、观点亦或作品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求同存异,我们把观点、感悟、习作整理成集,或者挂到网页上,任人评说。这样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怎么会“教”不完课文呢?《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我就是这样带着学生欣赏的,我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

也许你会担心,那么厚一本书,几十篇古诗文,学生能拿下来吗?别说学生,面对那些以前从没接触过的老古文章,若不上网查找资料,我不敢说我能篇篇吃透。教师和学生虽然拥有同一个互联网,但我们大多数教师的上网水平不过是经过短期培训,发了个合格证罢了,学生却是从初中到高中系统地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在网上驰骋,学生比老师更加游刃有余。所以,只要我们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他们在网上学习的能力比我们强得多。这一点在课堂汇报交流中能清楚的'表现出来。当然,学生彼此之间在学习语文上下的功夫和对课文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能较好的筛选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表达不够准确,不很流畅;有的学生只是下载网上的分析和观点,成为自己的资料。但静下心来想,即使是后者,也动手了,也有资料性的收获,总比昔日趴在课桌上,云里雾里听我滔滔不绝的狂讲一节课更有收获吧,更何况经过不同层次的交流,大家相互之间会有很大的补益,这就是我在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教学。

进入新课改一年半时间了,我不敢说我在课堂教学上有什么成绩,但我的语文学习网站上常常更新着我班学生的作文,覆盖全国的大型作文网站《小山书屋》上有我班学生的作文专集,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发表过我班学生的五六篇习作,州级、省级演讲台上有我的学生的身影,全国性书法大赛上有我班学生的墨迹,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班学生获得过不同层次的奖励。我认为这应该是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体现,但我不认为公众媒体上发表了的就是最好的文字,因为我分明看见学生个人网上空间里的文字写得个性、率真,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读起来很动人,我同样觉得这就是他们的语文能力,如今大大小小的网络作家不就是这样从网上成长起来的吗?所以,我提倡学生上网开博,建立自己图文并茂、声色留香的个性化空间。当然,我也是个有十多年网龄的老网虫子了,我有自己的注册网站、博客、论坛。我觉得语文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表演真把戏--和学生同读同写,同享舞文弄墨之甘苦,时常用自己的文字作品为学生树立笔耕的榜样。

我斗胆告诉我的同行,我就这样把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按时教完了。也许有人担心,的高考怎么办,我也担心,但我看见高考改革的步子迈得很紧,且越来越注重读写能力的考察。我相信,云南既然进入了新课程,就能拿出与新课程相匹配的高考形式来。(牛东院 (Q359746581)

牛东院

篇4:铁屋中的清醒者(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铁屋中的清醒者(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铁屋中的清醒者

--读《在酒楼上》有感

吕纬甫与“我”一样,都是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形容的“铁屋中的清醒者”。他们都有过“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然而当希望破灭后,他们的清醒,便成了痛苦之源。

从前,吕纬甫是个“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进步青年。然而到了中年,他反而“行动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青年吕纬甫和“我”一起当教员时,教授的是“ABCD”,如今的吕纬甫,却是在教“子曰诗云”;中年吕纬甫,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满怀远大抱负,甚至认为自己指挥土工们掘墓的命令是“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以前的他,是个敢“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无神论者,现在的他,却会将人的死去归咎于“没有这一份好福气”……总之,如今的吕纬甫与年轻时的他相比,判若两人。

在短短一席交谈中,“无聊”一词吕纬甫共说了六次之多。另外吕纬甫的话中还有几个高频词:“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然而,他虽模模糊糊,却并非懵懵懂懂。这样的词语出自他的口,说明了他也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麻木。他甚至还亲口承认“我已经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正是铁屋中的清醒者的.悲哀。他讨厌自己,说明了他虽然想世俗妥协,抛弃了理想与激情,却没有抛弃自己信奉的价值判断标准。他虽然成了“退步中年”,却又未完全堕落沉沦。

小说中吕纬甫向“我”讲述了三件他自己经历过的“无聊的事”:为弟弟迁葬时,找不到弟弟的骨殖,但仍坚持把旧坟里的泥土装进新棺材;为船户女儿阿顺买来剪绒花,阿顺却已死于诳言;自己不再教“ABCD”,转而去教“子曰诗云”。他之所以将这些事情称之为无聊,是由于他身为一名接受过新思潮的知识分子,面对诸多社会弊病却无力做出任何改变,只好将自己的生命耗费在日常琐事里;琐事也罢,有些事根本连琐事都称不上,比如迁葬和买剪绒花,全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无用功。

鲁迅故意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把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知识分子安排在一起,其实是让第一人称的“我”通过眼前的吕纬甫折射出自己的形象。鲁迅身为新文化运动的亲历者,他了解新型知识分子。他对新型知识分子的态度是暧昧的。通过《在酒楼上》中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剖析与审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当时的新型知识分子持有既批判,又体谅的态度。

相关专题 管仲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