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论文

sz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zr”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论文(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论文

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中的道德缺失成为教育工作者和一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士关心的问题,佛教在中国传播近,这个古老的宗教在构建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面对新的环境,如何利用佛教思想,是本文的重点讨论问题。

关键词:戒律;宽容;整体主义

自佛教传入中国始,至封建社会结束,宗教在申国盛行近20,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是儒教占据人们的思想,宗教并非主流,但是漫长的历史使得宗教思想还是在人们思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教育工作的角度思考,宗教在中国人的道德构建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当代社会,科技正在迅猛发展,繁忙的生活和高频率的工作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问题,道德的缺失也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人们在寻找一种重新构建社会道德的方式。宗教在古代社会成功的维持了人们的道德发展,在当今社会是不是也有这种作用呢?

中国佛教的戒律是指宗教对人们的行为的要求。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的区别,前者是出家人和世俗信徒的共同要求,下面就列举了五戒的内容:

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

从五戒可以看出,要求人们不要杀生,佛教是讲求众生平等,世界上的生物均是平等的,不能妄意杀戮。不杀生,就要离开杀生的人,杀生的地,而且还要救生。

佛教的戒律的依据是什么呢?佛家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人们每做一件事情,必然会成为另一件事情的因,做好事可以得到好的果,所以在佛家看来,坏事是不能做的。

大学毕业生孙志刚被违法收容,并在收容期间被活活打死。对于这个情况,如按佛教的传统说法,这应被看作是前世的恶业,那个孙志刚前世可能造过杀业,所以今世受报了。但如果有佛教信众在网土对此事件作这样的解释,他肯定会被网民们的愤怒口水淹死。而作此解释的佛教信众可能还会感到冤枉,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最正宗的佛教解释了。但他是否想过,这样的解释或许也有失之偏颇之处?这里出现的问题,是人们看到的是社会的共恶,非是一个人的别恶,佛教要参加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建设,就必然要加入社会的主流。

按照“缘起论”和中道观,佛教参与现代道德建设,可遵循以下基本立场:

1尊重现代人的个体意识,顺应世俗的个体本位价值观

现代社会是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而且,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就是以个体本位价值观为基础。没有独立人格而只是依附于群体的人,是无法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无法参与民主政治,因此,个体本位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共同体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利益。这是时代之缘,佛教必须顺应此缘。

2建立个体本位上的社会公德

(1)尊重和不侵害他人权利。在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的现代社会中,个人权利为人们高度重视。但尊重个人权利,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自己的权利不容别人侵犯,另一方面是自己也应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应侵犯他人的权利。而能尊重他人权利,就能建立起各种良好的社会公德。

(2)对共同体的热爱。在个体本位基础上应该也能够建立起对共同体的热爱,因为在个体本位基础上建立起的共同体,是个人自己选择要加入的共同体,是征得自己同意而建立起种种规则的共同体,是能够维护自己权利的共同体,因此,对这一共同体的热爱是有深刻基础的,是出于自觉自愿的:另一方面,既然这样的共同体能维护自己的权利,换了一个共同体未必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对这一共同体的热爱也就有了充分的必要。由此可见,尽管个体本位的出发点是一种自利的立场,但最终还是能导致对共同体的热爱。

3弘扬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价值观

个体本位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中的现实,但当代的许多问题,如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都需要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整体主义立场才有可能解决。这种整体主义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站在人与自然统一体的立场上的'整体主义,但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不是轻易能实现的,需要人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佛教的同体大悲的整体主义立场和彻底的利他主义精神,使其能够超越狭隘团体主义,站在这种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立场上,开展自己的活动。同时,当代已有许多人许多团体认识到了这种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的必要性,佛教应当一与志同道合者联合起来,为创造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4进行社会参与的佛教团体和个人应具备自律和宽容的基本素质

自律主要是严守佛教的各种戒律,宽容,如果涉及到的仅仅是具体的人和事,那还是比较容易做的,如修“六波罗蜜多”中的忍辱法门的佛教信众,就能相当宽容。但如果事情涉及到了真理与错误,宽容就要难得多了。历史上,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掌握了真理的人最不宽容,他们强调的是真理与错误不能并存。但现代的文明体制是一种具有最大宽容度的体制,它甚至容忍主张不宽容的人发表关于“不宽容”的意见,因为这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它所不能容忍的是将“不宽容”的言论转变为暴力和恐怖活动,这是现代文明体制的宽容极限。

从自律和宽容来看现代道德建设,就佛教的终极目标来说,佛教信众对自己都应以彻底利他主义道德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但对其他非佛教信众乃至佛教信众,则都不宜以此类标准去苛刻地要求他人,更不应以此去强制他人。不以任何神圣的名义强制他人,这是一条现代社会中应该遵循的规则。

佛教社会的观念和理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全盘否定。希望这个古老的宗教能够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

篇2:浅析佛教思想在宫体诗新变中的作用论文

浅析佛教思想在宫体诗新变中的作用论文

摘 要:宫体诗创作之所以能够自成一体,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学者们对宫体诗之义界多有研究,倘以“新变”二字为着眼点,则可从宫体诗的内容、形式、功用三方面进一步审视佛教在其新变中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宫体诗;新变;佛教;原因

宫体诗自梁陈风靡而至唐初,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颇受争议的文学现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者们对它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角度不断翻新且有了“正身”之说。佛教与南朝各文学现象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宫体诗与佛教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宫体诗产生的思想根源,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申而论之。

一、宫体诗形式新变说与佛教之经籍转读

(一)宫体诗日臻完善的诗体

宫体诗歌作为南朝时的文体形式之一,其诗体已经逐步完善成熟,具有了格律诗的雏形,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对偶和声律两个方面。归青在其《南朝宫体诗研究》一书中,曾经对宫体诗的对偶进行了精确而严密的统计,显现宫体诗歌的对偶已经非常普遍。在宫体诗的声律方面,他也给出了比较详实的两个表格——“宫体诗律句统计表”和“宫体诗律联统计表”,可发现律诗律句比率皆在60%之上。

在众多的宫体诗中,都具备了新变形式的美,我们可例举来分析。

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罗裙宜细简,画屟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萧纲《戏赠丽人》)

从词性上来看,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属对工整;从字义上来看,也是遥相辉映的,如 “罗裙—画屟”等之对,都具有着相同的色调,从而形成了和谐对称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创作主体在形式上的求新,即“形式新变说”。

(二)佛教中的经籍转读

南朝时佛教的传入对文学产生了影响,这一观点是大部分学者所认同的。永明体的产生与佛教关系密切便是观点之一,尤其是在“四声八病”说的提出与佛教转读的.关系分析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相洲在其《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一文中,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切实的总结论证。美籍汉学家梅祖麟、梅维恒的《梵文诗律和声病说对齐梁诗律形成的影响》一文中有重要的概括。由此可知,佛经的转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声律学说,但它并不是永明体产生的根源。

(三)经由永明的传递

那么再来看永明体和宫体诗歌两者之间的潜移默化,作为前后出现的两种诗体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永明体产生于南朝的齐代,永明即是齐武帝的年号。沈约、王融等人考辩四声,并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强调声韵、平仄和对仗等,永明体的产生是近体诗演变的关键性的转折。宫体诗作为永明体和唐格律诗之间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的发轫期的产物,它在永明体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近体诗。“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这一描述体现出来了宫体诗的创作对永明体的超越,以及对于近体诗形成的推动作用。永明体的产生得益于佛教,但佛教并不是永明体的源头,而作为永明体之后形式日臻成熟的宫体诗,显然也相应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二、诗“言志”与“娱情”中的儒与佛

(一)儒家“言志”诗教观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文论家们对于诗歌功能的约定俗成似的体认,在较早的典籍中便记载了这种功能,如“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们对于诗与志的功能也有着独到的理解,其诗教观念仍然是归于志的,归于的是“仁义礼智信”的旨趣所归。

(二)佛家“行思”分离论

佛教传入之后,便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迅速地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从而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分庭抗礼的局面。任何一种思想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磨合,佛教亦是如此,它在一方面依顺于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比如说“忠”、“孝”等礼制法则,另一方面则激发了潜于“忠孝”礼制规范压制之下的人之情。对此,它采用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行思“进行了分离,即是上边所提到的“秽解脱法”。梁时的君主对于佛教是倍加推崇的,他们热衷于这种新的宗教思想,这也推动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融入,加速了这种行思的分离。作为宫体诗歌创作源头的梁代宫廷对于佛教的求新,也相应的体现在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中。

(三)宫体诗“情”、“志”的对立

在宫体诗之前出现的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虽然已有了咏物的娱乐性,但是仍将怀抱寄托其中,并没有完全做到“情志”的分离。宫体诗创作则完全将传统诗歌的言志功能转换为了娱情,这是由佛教传入而引发的,是与儒家诗教观是相背离的,所以体现出了佛与儒的争锋。首先,对于宫体诗的创作主体来说,他们以诗来娱情而非寄志,统治者对于情志的分离也持着赞同的态度。其次,当代和后代对于宫体诗的评价往往也是以儒家的言志来作为标准,从中也可以体现出宫体诗对于言志的脱离。如《梁书·卷四》的史官评论。

统上而观,佛教在宫体诗的新变作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宫体诗的艳情内容的变化,还是宫体诗歌形式的变化,都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笔者认为佛教所带给宫体诗质的飞跃便在于诗歌功能的突变,由儒家的言志到宫体的娱情,其中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激发。宫体诗正是佛儒思想明暗相斗的结果,体现了佛与儒的争锋!

参考文献:

[1]普慧著.《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版

[2]严北溟:论佛教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文艺研究》,第3期

篇3:浅谈道家思想在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道家思想在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中的作用论文

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老聃创立了道家学派。流传至今的《道德经》保存了他的学说,也有人以为《道德经》为老子所作,故道《道德经》又称为《老子》。老子提倡“清静无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返朴归真,小与人争,知足常乐”。在古代是一种修身养性,与世无争的修养;在现代,这种思想依然需要我们去传承,去领悟它的真谛,寻找生活的最佳状态,使人们回归大自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重,思想越来越浮躁,我想作为现代人是否应该停下脚步,看看老子的《道德经》,从中寻找一份心灵的静土。

一、婚姻家庭

对于婚姻而言,现代年轻人大部分在为生计而忙碌着,大家似乎对婚姻已淡忘了,往往有时间停下来想想时,发现已过三十,似乎错过了结婚的年龄了。因此有的人草率而婚,而有的人则不婚。人们似乎无法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人生伴侣,这也是很多人经常说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其次由于物质至上思想的趋使,有的人已经把纯真的爱情放在了其次,而把金钱放在了首位,这种非常态的心理也困扰着人们的婚姻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多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出道气,一生出阴阳,二生出阴阳合气,三生出万物,万物多阴抱阳,阴阳相互冲动,而达到和谐。而现代人的婚姻观是否缺失了所谓的“和”。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应该把工作与婚姻处理好,使二者和谐。只有“道法自然”,遵从自然规律,才小会导致很多孤男寡女。可见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的思想值得现代青年们去感悟,从而使其心气平和,树立一种良好的婚姻观。

从古至今,家庭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中,我们尊崇“以和为贵”。古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现代大部分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夫妻之问,父母与孩子之问,密小可分。而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然而家庭的稳固性却越来越差。夫妻,子女存在一种攀比心理,也使彼此不断争吵,最终导致家庭破裂。家庭中的每个人缺乏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一个家庭,只有和睦才会其乐融融。

老子认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自以其食为甘,自以其服为美,自以其居为安,自以其俗为乐。当然他说的是一种小国寡民的思想,但对现代人的三口之家,我以为也很有用。我们只有知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虽然生活很简朴,但自己认为可以就行了。只有这样,家庭成员才会有一种乐观的心态,才会生“和”,家庭才会幸福。

当然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要处理好,现代父母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学习钢琴、奥数、书法等各种培训班,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这就违背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而也促使很多的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至对父母的仇恨心理。作为父母应该遵从孩子的思想,这也是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从而与孩子和谐相处。扬其所长,补其所短,让孩子快乐、开心。父母与子女问的良好关系是家庭和睦的前提。

因此在家庭关系上,我们应试以《道德经》的“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知足常乐”去调适家庭,使家庭和睦。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我们才能找到幸福的彼岸,才能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二者不离不弃,相依相伴,这才是幸福。

二、人际工作

人际与工作二者密小可分,我们在工作中处理着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我们进入了鸽笼般的生活,人与人之问的关系越来越淡漠。在办公室,我们也有隔档,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半封闭,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让人们感到陌生。其实,无论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如何改变,我们自己得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是一种现实状态,这就需要用道家的思想“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来抚平自己躁动的心。

生存竞争的压力,促使现代人在人际关系中小择手段,争强好胜,明争暗斗,也使人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是否可以丢下欲望的袍袱,用老子“清心寡欲,小与人争,自然无为”的思想来洗礼自己,让自己在现代生活中暂时歇歇脚。从中调适自己小安而烦乱的心。在平静中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取真正的胜利。

在工作中,现代人大多数都在超强度工作。似乎为工作而工作着,缺失真正工作的乐趣。因此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老子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以淡无味当作美味。我们在工作时,小要总想着做出什么大的成绩,小要在办事时总把它当回事,这样归于常态,反而能发挥极限,达到最好的效果。

人际、工作二者是相互的,在工作中我们要协调很多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谈论工作。但无论是工作还是人际关系,我们都要时刻以道家的思想来调适自己“清静无为,无为而有为”,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从而使“道法自然”,让自己的心“返朴归真”。

家庭、工作是人生的两大主题,家庭是工作的坚实后盾,是人们的避风港;工作是家庭开支的主要来源。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存。我们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和谐”,才能缓解压力,调试心态,幸福生活。

因此我们要传承道家老子提倡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知足常乐”的思想,以此调整心态,回归大自然。

相关专题 佛教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