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骑猪戏吕布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骑猪戏吕布”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试论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共1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试论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互动教学理论为指导,考察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必要性。从互动发生的场所和对象出发,阐述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汉语口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教学对策。

一、引言

“互动”(interactiv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在其著名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中最早阐述了“互动”的内涵及方式。他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193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发展了米德的理论,创造了符号互动论术语,他认为“互动是个人与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可见,“互动”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而符号是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不可或缺的媒介。这里的“符号”具有广泛的意义,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都归属于“符号”的范畴。而语言无疑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最有效表达意义的符号。显然,“符号互动论”对于语言学及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教学研究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互动”概念被运用到语言教学领域后,包括Long、Rivers、Lantolf和Brown在内的许多语言学家曾研究过互动理论在语言教学领域的表现形式及应用等问题。其中Brown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观点。他认为,“互动是在真实交际或者类似真实交际中让语言学习者创造和表达目的意图、学会运用语言的最好方式之一”。由此可见,“互动”在语言教学尤其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汉语口语课为研究对象,拟对互动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中的应用问题加以讨论。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互动理论被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后,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学者就互动教学模式做过一些研究。卢娅以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为着眼点,阐释了其与互动式教学的关系;陈岩、赵宏()以汉语综合课为对象,研究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导原则等问题;邹晓青()讨论了汉语听力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孙冬惠、李勉东()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总原则为指导,讨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构原则。总体来讲,近几年互动教学的理念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其重要性已被汉语教学界广泛认可,但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数量还较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对欠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不能满足一线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教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汉语口语课的必要性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语言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语交际能力,即“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训练中,“听”和“读”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而“说”和“写”培养的是在理解输入信息基础上的口头和书面反馈能力。就“说”的技能来讲,能正确解读他人的话语并恰当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想法,是汉语口语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因此,汉语口语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输入、输出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其输出的信息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精心备课的结果,意在作为一种有效的言语刺激作用于学生,使他们就此作出言语反馈,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反馈作出评价或改正,学生在这种汉语言语输入和输出的练习和积累中,把掌握的具体言语表达方法组合起来逐渐内化为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言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汉语口语课的特点、教学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其是最能体现教学互动关系的一门课,将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汉语口语教学中十分必要。

四、汉语口语课的互动教学表现形式

根据互动发生的场所,汉语口语课的互动表现形式可分为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根据互动发生的对象可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一)课内互动

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是口语课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互动的参与者。教材、教具等硬件设施作为辅助材料为互动提供了外部环境。课内互动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设计课内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在课堂这一稳定环境中加以实施。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喜好、学习难点以及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等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教材作为课内互动及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其编写具有从易到难、知识点排序合理的特点,符合一般学习者的学习规律。教师在教材的指引下组织课内互动,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循序渐进地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课内互动的缺点是口语教学的交际环境是虚拟的,缺乏真实性;教学内容涉及的层面单一,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生活背景和交际背景学习者的切实需求;课内参与者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交际者身份单一。

(二)课外互动

课外互动是课内教学互动的补充形式。它包括学校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参观、社会调查等,同时还包括学习者在课堂外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主动学习的过程。学校组织的课外互动课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可或缺。课外互动的环境真实多样,交流的对象也形形色色,学习者口语课堂上学习的表达方法和言语功能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巩固,学习者会感觉学有所用,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大大加强。学习者个人与他人的交流虽然也是学习练习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学到的内容也不一定准确,无法替代正规的课堂学习。由此可见,课堂内外的口语教学也存在互动关系,以课内互动为主,课外互动为辅,内外结合互补的口语互动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

(三)师生互动

在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小组以及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主要表现为问答,包括教师问学生答和学生问教师答。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就某个话题分组讨论的过程。教师分配好讨论任务后,要给每个小组加以协调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遇到的语言点及汉语表达方面的困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经常运用于知识点的复习、非思考性基础问题的掌握等方面。处理好这三种师生互动的关系至关重要。三种形式各司其职,得以综合运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偏颇于一对一师生互动会使班里其他同学缺少练习机会,以致班级整体口语水平发展不平衡。如果只侧重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则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致无法做出宏观的教学规划。

(四)生生互动

课堂内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作用,教师也不可忽视,应该合理利用。由于汉语水平相当,学习目标相近,学生间往往存在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竞争的互动关系。课堂上生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有益补充。生生合作完成对话、互问互答、情景表演等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五、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羞于开口

兴奋与焦虑是学习者在口语课上情绪表现的两大特点。口语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与听力、阅读等信息接收过程相比有明显的主动性。说话者没有时间反复推敲话语意义,必须迅速灵活地作出反应。因此,口语课上学习者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习一门外语,是否可以流利地口头表达是鉴定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学习者往往很在意自己在口语课上的表现。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焦虑,害怕说不好而出丑,羞于开口。这很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减压,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出错是每个外语学习者必然经历的过程,出错不代表出丑;其次,为学生创造积极而轻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回答对的多加肯定,回答有误的,教师可以用商讨的语气讲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回答和想法。完全否定学生的意见,是对他们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极大伤害。另外,教师有时无意间偏向表达能力强、爱说话的学生,而忽视了不爱说、说得慢、害羞的学生,形成课堂上一半滔滔不绝,一半沉默不语的局面。时间久了,受到忽视的学生会对口语课完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对于比较害羞的学生还要多加鼓励。 (二)个别学生过于兴奋,滔滔不绝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对教学过程必须有总体规划和把握,尤其在互动活动占主体的口语课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极强,很积极地争取表达机会,得到机会后便滔滔不绝,还常常跑题,其他学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发挥调控作用,适时调节课堂节奏,做到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其他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安排座位时,教师要适当考虑这个因素,可以让表达欲望强的学生和比较害羞、不爱讲话的学生邻座,这样二者可以相互调和补充。

(三)课堂环境不够真实,表达受限

前文讲过,课内互动的一大缺点就是表达环境不够真实。经常有学生跟老师抱怨:“上课时老师讲的我都明白,我说的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出了教室就都不明白了呢?”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互动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比如做买东西这样的情景练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在自由市场、小商店、超市等购物场所的视频资料,还可以自带一些实物道具,例如食品、水果等。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创造相对真实的课内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娅.汉语口语教学中情感因素与互动式教学[J].职业教育研

究,2003,(12).

[2]陈岩,赵宏.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的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5,(8).

[3]邹晓青.对外汉语听力互动式教学初探[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4]孙冬惠,李勉东.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J].

汉语学习,2009,(6).

[5]李燕,贾放.“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

[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6]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7]林清书.关于教学语言互动的两个问题[J].修辞学习,2005,(1).

[8]韩炜.多元互动习得模式研究与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四川

外语学院学报,2004,(5).

[9]林大津,谢朝群.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J].现代外

语,2003,(4).

[10]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CharlesW.Morris.Mind,Self,&Society[M].Chicago:the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2.

[12]RiversM.Interactive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3]LantolfJ.SocioculturalTheor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

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14]BrownH.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

toLanguagePedagog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篇2:汉语口语教学在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分析论文

汉语口语教学在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分析论文

摘要中职学校中的汉语口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口语,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纵观我国中职学校汉语口语的教学现状,可知其起点较低,发展较慢,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汉语口语教学水平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为其在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汉语口语教学;少数民族学生

中国分类号:G718.5

汉语口语课程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良好口语交际能力的需求,并完成新课改大纲要求下的素质化教育目标。

一、中职学校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要性

1、中职学校汉语口语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行与实施以及MHK水平考试的推广,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受到新教学思想及理论的影响,对“听说读写”学生四项技能的培养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汉语口语教学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开始通过“听说”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纵观其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学生在汉语能力水平上,“听、读、写”均在“说”的水平之上,而“说”的水平进步缓慢,在有些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停止不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环境、文化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中职学校汉语口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没有得到快速提升。

2、中职学校汉语口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要性

在中职学校开设针对少数民族的汉语口语教学课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通过汉语口语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其更好的与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亦有助于对其全面素质的培养,弥补其与汉族学生之间的语言差距,并且走上社会,寻找更加满意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中职学校汉语口语教学水平的重要策略

在中职学校中提高其汉语口语的教学水平,必须将汉语口语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结合在一起,从基础训练、语言环境、教学方式等各个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具体表现如下:

1、注重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从“听、辨、记、说”进行全方位的汉语教学

(1)听辨训练

中职学校教师在汉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做好基础性的训练教学工作,也即听辨訓练,增强学生对汉语字音的辨识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听辨训练:一是音准辨识训练,汉语拼音中存在的生母、韵母、卷舌音、翘舌音等各种较为难辨的音准一直是困扰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口语表达的难题,如“z”与“zh”、“s”与“sh”、“hong”与“feng”等发音间的细微差别一直都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发音难点;而有些学生受其民族语言的影响,在汉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总是不自觉的改变汉字的正确发音,如地方(fang)读成地方(pang)等一些类似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普遍存在决定了中职学校教师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音音准训练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听”、“读”比较容易出错的字、词、句或者是绕口令等来增强学生对汉语音准的辨别能力;二是词语辨别,主要用于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辨别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如就网上交往流行的一段话中对于不同语境下“意思”一词含义的辨别:“甲送给乙一件珍贵的礼物,乙问:你什么意思?甲答:没什么意思,这只是个小意思,,只是想意思意思一下,表达一下我的意思。”教师在该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播放或者是朗读、对话类似的材料,以提升学生的词语辨识能力,以免出现“含笑九泉”式的笑话。

(2)听记训练

在中职学校的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听记训练,主要通过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词语听记训练,主要通过老师口述、学生听写的方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二是口头复述,主要通过教师读文章或者是教师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将听到的文章或者是故事口头叙述下来,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并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3)朗诵训练

中职学校教师在汉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朗诵训练,主要目的是用于培养学生的汉语口语的语感及情感表达能力。朗诵与朗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朗诵不仅包括朗读的内容,也即字词的正确读音、语句的连贯等,亦包括朗诵者的情感色彩在内。因此,教师通过朗诵进行的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4)对话训练

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汉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对话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现实感。汉语口语与汉语书面语相比,本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灵活性,通过对话训练,则有利于增强学生汉语口语表达的生活感,以便其能将汉语口语自如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2、综合应用汉语口语教材和语境优势

就中职学校的汉语口语教材来讲,因为时代的迅速变化,其在一定程度上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的,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但是其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常用的情景交际模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方式,综合利用教材中的情景模式及其所营造的语境优势,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达到良好的情景口语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的中职学校教师的汉语口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但针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要求学生能一步达到较高的汉语口语交际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引导方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茵.中职民族班汉语口语教学初探.语言教学研究,.

[2]丁学军.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教学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篇3:在教学中互动 在互动中教学的教学论文

关于在教学中互动 在互动中教学的教学论文字

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

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具体地说:其一,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课前,在熟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开始,师生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通过投影把春夏秋冬四幅画展现在同学面前),一下子,课堂就非常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无拘无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听到了许多惊讶的谈话。这样,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了浓厚地学习兴趣。

其二,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在出示四幅图后,让学生自主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图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1、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同学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有的说,春天花儿开了,是最美的季节。有的说,夏天我们可以到小溪里洗澡,还可以到小溪里捉小鱼,我喜欢夏天。也有的说,秋天最美,秋天桔子成熟了,黄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多漂亮。还有的说,冬天最美,冬天下雪了,我们在雪地上,追跑,玩耍,堆雪人,滚雪球……多有趣啊,我喜欢冬天。通过学生的讨论,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后,师生共同反思:师: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生:畅所欲言。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钻教材,了解“学情”,搞好教学设计(即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媒体),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为学生架好从已知迈向新知的桥梁。创设好基本事实情境,并启发学生感悟基本原理,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留出空间。组织必要的讨论,对重点、难点进行适时点拨。进行学法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指向问题求解的过程。设计好练习,指导实践运用,启发创新意识。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发动—萌动);联动阶段(调动—主动);能动阶段(助动—自动)。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行为状态分为七个环节: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强化、拓展。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引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引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

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作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再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各自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发展互动——拓展:在一定量和质的互动学习基础上,学生向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互动学习、发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着重思维品质的改善,发展创造性,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以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全体保持兴奋状态对运用创新产生欲望——运用知识。

总之,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篇4: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科研课题

这种模式是小组(groups)形式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组际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向交流,多维互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图示:

附图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如SEFC 2B Unit 19 Lesson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笔者提示导学时就提出以下目标:①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课文大意;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②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协同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同、竞争等意识。③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论辨之能力。

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及英语专长,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又如在预习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时,学生复习有关谈论天气和旅游用语,为上课时创造新的对话作好准备。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组织。

教师依据基本均等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宜小,4-6人为一组,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好是中等2-4人,优差各1人)。各小组设有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记录员(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和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提出当天要研讨的主要问题,或由组内成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提供大家研讨;其次各人交流自已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答问;再者,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主持人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歧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并整理成纲要,拟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主要提出有关的评价标准,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也为下一步组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组际交流

组际交流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组活动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协调和谐的教学氛围,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在这基础上,教师应因势利导,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化的情境,从而有利于师生、生生、小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动。组际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竞赛等形式进行。

组际研讨:由教师指定讨论较成熟的两个小组发言,汇报本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出本组仍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和教师作出评价、补充,或提出质疑,或进行辩论,或给予解答和纠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组际互查:各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对方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包括预习或复习的`效果,作业完成的质量等,也可以互相批改练习题。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课文后,小组之间相互问答,以检查对课文理解。

组际竞赛:教师提出一组问题,或听一段录音后,各小组抢答或按顺序回答。当某一小组成员回答错误或不完整时,同组其他成员可作纠正或补充,也可以由其他小组作纠正或补充。教师根据各小组答题速度和质量评分,并适时给予鼓励。如在SEFC Book 1A Unit 10 Lesson37的教学中,把part2用竞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教师读一个句子让学生抢答,指出是指哪幅图。又如本课的Work book练习三,要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写出这五种运动的名称。

组际交流时,教师应对交流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规划和安排,不失时机地提出有关内容重点、难点或关键的问题,如某些词、词组用法,某些句子的理解,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引导各小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地开展研讨交流,并适时进行讲评;要牢牢把握时间,对各个环节的活动效率及时作出调控,使组际交流高效进行。

五、总结评价

组际交流后,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表扬某些小组活动或组际交流中的良好的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作出归纳,检查目标达成度。可采用复述课文,完型填空或利用情景创造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如在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的教学中,笔者自制了三幅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模仿课文创造对话,用以检查和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的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总结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教学目标的深化,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补救学习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体会到该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①该教学过程始终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②从课前准备(预习)到课堂实施,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自学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施教客体,或是储存知识的容器。③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得到了重视。通过师生协调,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多维互动,创设了一种主体互动,协同竞争的富有生气的教学情景,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④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员参与,为全体学生创造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

篇5: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论文

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要求,论述了古代汉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 互动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19就开始实行,但到了1980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否采用案例教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音韵教学、文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案例设计:在近两年,网络上热议赵忠祥创作的近体诗。赵忠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对他也都非常熟悉。赵老师将他写的诗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对他的诗开始热议。有赞美的,有批评的,当然批评的比赞美的要多得多。批评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矛头所指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因为他写的格律诗不合格律,矛头所指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咱们刚学过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用诗词格律知识,分析赵忠祥的格律诗是否合律。然后笔者举出赵老师几首格律诗让大家分析、讨论、总结,分析的结果是赵老师的诗确实有很多不合律的地方。这个案例运用名人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 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3 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离开教师的提问是很难达到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如在字词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字与词的关系。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字和词是不是相同的概念?”学生回答:“不是。”笔者又问:“先有字还是先有词?”学生回答:“先有字。”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笔者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归谬法进行反驳。笔者问:“没有字的时候人是否会说话?”学生回答:“当然会了。”笔者又问:“人说的话是句子,句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句子是由词组成的。”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错误的结论:“句子是由词组成的,那么没有词就没有句子,没有句子人就不会说话。既然先有字然后才有词,那么字应该先于句子而出现。也就是说,没有字的时候人就不会说话。”这个结论学生绝对不能认可。因为他们知道,成系统的字才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人会说话的历史却要久远得多。经过引导,学生才理解先有词而后才有字。词在口语中早已有之,后来人们为了把语言记录下来,才为词造了字。字和词的关系是:字是记词的符号。

当然,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篇6:“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南昌十九中学  田磊

〔摘要〕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的网络氛围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的系列方法和途径。,我承接了一次网络化与思想政治整合课的全市公开教学,作为这次公开课的执教者,我亲身体会到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各种优势与要求,在此结合本次公开教学的教学设计,仅就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网络活动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课例示范、

一、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简介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的网络氛围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的系列方法和途径。

二、政治教学中的网络互动教学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体现,一个方面在课前的准备(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设计等)上,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而网络互动本身又存在多种互动类型,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创新是模式转变的亮点与难点所在。

1、课前准备。

实施网络互动模式,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与更有意义,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本,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资料用以制作网络课件,这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有机的整合起来,运用到局域网中得到高速的传输,并设置互联网端口,以便必要的时候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设计要在课件的制作中体现出来,对学生在利用网络课件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作出适当的预测,并且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传统政治教学的课前准备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独角戏”,因为政治课本身的原因,真正要求学生参与预习和备课,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而网络氛围下,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与材料的整理与加工,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对新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

2、教学控制。

网络氛围下,政治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有很多方法。首先,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与教学艺术设计一些善意的陷阱,让学生不觉察的掉进去学习目标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网络课室操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或帮其寻找学习的伙伴,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补救。第三,利用自制的课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自主探索,进行合作学习与讨论,提出学习目标与课堂作业要求等等。第四,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尽快了解老师对学习的评价。第五,对课堂气氛的调动与控制以及其它控制。

3、互动表现

(1) 师―机―生互动:师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进行知识、情感、思想等多维多边的教学互动。政治课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 ―― 讨论法,在网络互动的模式下通过BBS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共同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疑问等等,发挥得淋漓尽致。

(2) 生―机―生互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寻找同时在相同网站上的学习伙伴,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3) 师―机互动: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或将文本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转化为网络教学资源的活动。具体表现在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以及上课时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学习和演示教学内容。

(4) 生―机互动;学生个体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化学习的活动。学生群体或个体间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交互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浏览网页进行自主探索的活动。在政治课堂中,网页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文字、图片、声音、电影视频等形式出现的知识内容、目标检测、信息反馈、在线咨询等等,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角的学习主题地位。

(5) 跨学科互动:教师或学生的个体或群体通过计算机同时进行多种学科内容学习的网络学习活动。网络氛围下政治与语文、计算机(劳技)等学科的跨学科活动,结合得自然而又不失政治的特色本性。

(6) 远程互动:教师或学生的个体或群体利用计算机进行远距离的网络学习交互活动。网络政治课在发展的道路上应该走到的一步:实行远程辅导与重复学习。

(7) 社区互动:学校与学校小区周围的社会成员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交互活动。模拟:其他班的同学与其他老师在其它课室的电脑上联网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探讨。

4、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必将使政治教学发生以下变化:

(1)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建构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更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2)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引导者与组织者,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3)学生地位的转变,从参与学习到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

(4)教学媒体功能的转变,由黑板(粉笔)到幻灯机,到电脑单机,到电教室,到网络课室,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逐步整合与完美的过程。

(5)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然。

三、中学政治网络互动教学课例一则

高一思想政治(下)第七课第一节第二框:市场交易的原则

A、教材内容分析

课题:市场交易的原则 (选自高一思想政治“下册”第七课)

课型:网络课

B、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市场交易的原则这一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同学们作为市场主体出现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时,应当知道市场交易原则,这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学习市场交易原则,要求理解并掌握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能分辨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哪些行为是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能分析这些行为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危害。

市场交易原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要求从下面三个层次理解把握这一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违反后有什么危害。

C、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资料,通过对遵守和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正反面的材料的认知,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去了解市场交易原则的涵义和意义。而学生限于知识和生活阅历,不容易领会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与此同时,中学生不易把违反市场交易原则与自己联系起来,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弱点。运用网络课丰富的信息内容和自由的讨论氛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

D、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了解市场交易原则的涵义及其表现,在人手一机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同时,培养合作与创新的能力和对遵守和违反市场交易原则各种正面、反面表现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为接下来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铺好道路。

E、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特定的情景,适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网络氛围下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策略上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测评反馈、总结升华几个环节。

F、教学资源设计

内容 教学目标 老师 教学媒体 学生

引入 创设情景,引发认知失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形成探索、讨论的课堂气氛 设问引入,带领学生发现本节课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展示学生漫画作品,提出问题:这几幅漫画说的是什么事情?你得到什么启发? 感受情景,思考问题,回忆政治课所学的知识,产生学习的动机

新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个性化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互相帮助 在讨论区打字,引导学生浏览有关内容;监视学生操作,提供相关的学习帮助 学习指导、学习目标、开始学习、网上作业、在线检测、网上电影、EQ 博士、热线链接等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老师引导和控制

网上作业 能够理解遵守和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表现 提出问题,在讨论区中加以引导 网上作业本 经学习和讨论后提交课堂作业

在线检测 形成性评价 鼓励学生思考,个别辅导 在线试题、过关游戏 虚拟游戏,过关者获得奖励

在线讨论与咨询 拓宽视野,加深对市场交易原则及其表现、意义的理解 查看学生情况,鼓励学生讨论 网上论坛中的电影、声音、图片、文字故事材料 浏览、讨论

热线链接 学有余力的学生预习、拓展 查看、引导学生浏览 提供相关的知识资源链接 浏览相关信息后可转入论坛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

小 结 总结性评价 强调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鼓励有见解的学生。 总结本课重点,上升高度,对有创意的学生予以肯定,巩固新学的知识,讲述自己的见解。给予时间让学生对重点掌握和对不明确问题弄透彻 全体广播,个别学生示范,个别辅导 学生自由操作 对知识进行消化,或对同学的见解进行回应

作 业 落实行动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发调查问卷、印刷材料 课后填写,保密

四、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扩大学生的知识摄取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减轻学生学习的身心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等等。但是,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避免网络迷航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已经实现了教学设计的认知、情感以及动作目标?

相应对策:在线测试(目标测试):精心设计的问题陷阱、极具挑战性的测试题目(游戏)、生动活泼的激励画面、体现教学目标的测试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测试中可以重复学习基本内容知识,达到认知方面的目标,在网上作业中实现动作目标,在学习(浏览)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目标。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与增强其能力的有效途径。

2、讨论组(聊天室)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网络上的讨论组是自由的聊天空间,如果教师使用得当,它为教学提供了方便的讨论与共同探索的气氛,如果使用不当,它则为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提供了随便说话开小差的机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应对策:这其实正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显示的时候。教师要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出现问题即使的控制,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教学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网络互动教学的适用性问题。思想政治教学毕竟存在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它要进行德育教育,与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要做到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而,思想交流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头戏。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使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选择使用网络互动的教学模式时,首先要选好题,选题是成功的关键。

4、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从听课的各位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中学的都有能力实现网络互动的网上教学,主要原因是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对学校硬件、软件设备和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校按目前的状况还满足不了应有的条件。实际上,“教无定法”,各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

篇7:“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广州市天河区中学政治“网络建模”现场会在恒福中学隆重召开。作为这次现场会公开课的执教者,我亲身体会到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各种优势与要求,在此仅就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简介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的网络氛围进行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向互动、多维反馈、多元发展的系列方法和途径?。

二、政治教学中的网络互动教学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体现,一个方面在课前的准备(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设计等)上,另外一方面在于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而网络互动本身又存在多种互动类型,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创新是模式转变的亮点与难点所在。

1、课前准备。实施网络互动模式,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与更有意义,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本,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资料用以制作网络课件,这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有机的整合起来,运用到局域网中得到高速的传输,并设置互联网端口,以便必要的时候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设计要在课件的制作中体现出来,对学生在利用网络课件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作出适当的`预测,并且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传统政治教学的课前准备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独角戏”,因为政治课本身的原因,真正要求学生参与预习和备课,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而网络氛围下,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与材料的整理与加工,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对新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

2、教学控制。网络氛围下,政治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有很多方法。首先,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与教学艺术设计一些善意的陷阱,让学生不觉察的掉进去学习目标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网络课室操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或帮其寻找学习的伙伴,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补救。第三,利用自制的课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自主探索,进行合作学习与讨论,提出学习目标与课堂作业要求等等。第四,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尽快了解老师对学习的评价。第五,对课堂气氛的调动与控制以及其它控制。

3、互动表现

(1)师―机―生互动:师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进行知识、情感、思想等多维多边的教学互动。政治课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 ―― 讨论法,在网络互动的模式下通过BBS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共同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疑问等等,发挥得淋漓尽致。

(2)生―机―生互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寻找同时在相同网站上的学习伙伴,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3)师―机互动: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或将文本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转化为网络教学资源的活动。具体表现在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以及上课时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学习和演示教学内容。

(4)生―机互动;学生个体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化学习的活动。学生群体或个体间通过

[1] [2] [3] [4]

篇8:游戏教学在幼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游戏教学在幼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被重视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鉴于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幼儿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幼儿心理的把握,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多年幼儿教育的不断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趣味性游戏教育理念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在迎合幼儿兴趣的前提下强化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本文将主要以游戏教学在幼教中的应用研究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地分析和介绍。

一、在幼儿教育中应有游戏的重要影响

幼儿教育要侧重人性化的教育,要在细心地呵护中通过对幼儿兴趣的把握去使幼儿理解这样做的目的。人的成长和发展总是伴随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开始的,对于幼儿来说同样如此。幼儿园是孩子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所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环境,孩子们在刚开始进入这个环境时难免会展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这是由于幼儿自身的心理特点所导致,几乎所有幼儿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不断地适应陌生环境、融入陌生环境是当代社会中所有人都必须去面对的。同时幼儿也将在这些陌生环境中不断地成长和历练。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普遍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如果幼儿教育的相关工作者能够合理地将游戏因素渗透到幼儿教育之中,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幼儿教育的质量,使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融入到集体学习的氛围之中。

二、当前游戏在幼儿教育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1. 游戏的应用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想提升教学效果,良好的游戏素材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如何将这些游戏素材应用到幼儿的教育中,使孩子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感受快乐却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有关课题已经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有关的实践应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实行,但是就目前而言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首先就体现在游戏的应用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上。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游戏的应用不充分,很多教师虽然能够在课前运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很少应用到游戏。

2. 游戏形式较为单一。

丰富的游戏形式是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丰富的游戏形式往往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选择权,使其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的游戏形式,进而取得更好地学习娱乐效果。但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进行游戏时,大多时候都是孩子们在座位上进行,而且多数游戏都属于简单型游戏。在幼儿阶段就对其自由天性予以限制将会影响到其思维的拓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对于游戏的应用方法和手段应当给予相应地完善和改进。无论是从游戏形式上来说,还是从游戏内容上来讲都应当给予丰富和补充。

3. 没有将游戏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指在平时的闲暇时间中进行游戏活动,更是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游戏因素,通过对这种游戏性趣味氛围的营造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三、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应用游戏策略

1.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应用游戏。

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强化游戏在幼儿教育应用中的质量和效果,就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予以改进和创新。首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应用游戏方法。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游戏的特点来进行相关方法的应用。其次,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可以采取游戏竞赛法的手段,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竞赛环节的设置,实行比胜负的方法来使孩子们体验成功的乐趣。诸如幸运闯关和接龙等游戏都很适合层次较高的幼儿教育。再次,也可以采用游戏童谣法,教师将自身讲授的知识内容有计划和步骤编成有趣的童谣,使孩子们在念完童谣后能够了解应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进而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

2. 将游戏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应当从生活中的环境入手,将游戏与社会活动进行更好地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才是最有价值的学校,虽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距离社会仍然较为久远,但是这是所有人都必须去面对的。所以在幼儿教育中适当将游戏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孩子们的社会体验,将社会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例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或劳动节等相关节日到来时,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讲授有关于节日的奇闻趣事,也可以将当地发生的有利于增长孩子见识的大事小情编织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并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情景演绎,以此来强调幼儿教育中游戏应用的价值性。

3. 将游戏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

为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幼儿园可以在设置活动项目时,力求使游戏和运动有机整合,活动项目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出现,如“小兔跳跳跳”、“过小桥”、“大家来跳绳”等,游戏的介入使原本枯燥而单调体育锻炼变得有趣了,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增强了体魄。教师们一定要明确在教育中运用游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加强孩子们彼此间的交流和协作,使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篇9: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论文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论文

在此前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出现仅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心理等各方面还不成熟,这种教育模式很明显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这门特殊的学科,将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入体育教学中,确实提高中学生道德修养水平,成为一个有着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人。

一、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课程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进体育活动中,在教学中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教学,注重教学中的细节从而保障德育教育的效果。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合理的教育方法,能使学生得到深刻的教育,影响到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似枯燥的队列练习,却对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课前检查器械的使用情况、服装分配以及活动训练中的安全措施,开展安全教育,这些细节我们也不能忽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器材的爱护使用,培养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意识;通过小组配合的形式,指导学生发放、整理体育器材,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遵规守纪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田径项目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动项目,很多学生不愿参加这项目的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带头完成田径项目,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细节中的应用

(一)体育教师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更是有着一些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体现力与美的同时,还要注重师德修养。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健全,体育教师注意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解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和认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于学生的榜样作用,也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慢慢体会到教师的魅力,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向正确的方向有序的前进。

(二)加强课堂教育

课堂常规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规范,也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日常体育课堂上应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在服装、请假、考勤和期末考核等方面制定统一、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在遵守纪律的同时养成服从指挥、自我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还要注重体育优生的培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即做教师的小帮手,又能督促和及时反馈德育培养融合的效果。例如,有些学生常常以病假做借口拒绝参加体育锻炼,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考勤管理,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学习大会,通过宣扬优秀运动员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优异、参与热情高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从而调动其他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评价体系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评价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具体实施中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或批评教育,避免出现评价滞后,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及时性。例如,有些同学主动在课前和课后收发体育服装、安置体育器材,對于这种学生教师要及时加以褒奖,号召其余学生学习这种乐于助人、不怕吃苦的精神;对于学习能力不高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特长的一面,及时发现很重要,进行鼓励和表扬要恰当。

三、德育教育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

体育比赛是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比赛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将课堂学习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体育比赛或体育游戏通常有着自身的比赛规则和行为规范,参与其中会让学生明白集体对个人的行为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的良好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组织篮球、足球比赛,这些运动项目要求队员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同时要团结协作。在比赛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激情,在此基础上贯穿德育教育,培养成正确的竞技态度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念,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找出问题所在,从思想态度和技战术水平上入手,加强集体意识的培养,勇敢拼搏,胜利要以德服人,失败要以情感人,将德育教育进行到底。

四、结语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还不成熟,需要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的帮助和指导,才能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教师不仅仅用语言感染学生,更多利用身体力行,作为中学教育的关键课程,要求体育教师将德语教育贯彻到每一细节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体育教育,(72):117~118.

[2]郭东文.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德育天地周刊,(25):140~141.

作者简介:胡兴浩(1979.08—),男,汉族,江苏海安人,本科,初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

篇10:PBL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1.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设计逻辑问题,“以逻辑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第一大特点。为此,逻辑学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重新整合教材,科学设计问题,包括典型逻辑问题的准备。问题设计可根据以下三点进行:①教师潜移默化地诱导学生思维;②引导学生提出有梯度的逻辑问题。学生针对具体的、不易理解、内涵模糊的逻辑学概念或推理案例提出问题;③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随后进行独立资料收集、自学、研究等工作,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分成不同的逻辑小组。小组互动是PBL的核心。①按逻辑问题相近程度分组:5~7名学生为一组进行逻辑问题小组讨论,指定一名学生为组长。旨在培养学生彼此协调合作能力。②学生的自学阶段:把设计的逻辑问题分给组内学生,指导学生阅读问题并独立思考,开展积极思维。③学生合作讨论阶段:针对逻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组内学生根据所给逻辑问题提出假设性答案,相关知识信息可以翻阅教材、查阅文献,或通过网络搜寻,也可找相关学科教师请教获得。旨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经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每组学生最终总结归纳得出逻辑结论。⑤逻辑老师的积极评价:每组提交讨论结果,每一位学生提交相应逻辑问题分析及相关知识检索结果,教师对讨论结果及学生报告进行评价,主要从逻辑资料的获得、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查询资料、陈述及相关知识的合理涉及等方面进行。⑥最后的共享: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不足,全面系统讲解该逻辑问题的相关知识,大家共同分享资料与讨论结果。

三、结语

PBL教学法有着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学习方法对受教育者的重要程度,同时,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受教育者自学意识的树立,PBL教学法注重从具体问题细节着手,着眼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将PBL教学方法有机应用于高校逻辑学教学中,能较好地实现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从重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向重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转变,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的三大转变。

当然,一个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工作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协作,改革需要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从师资、资金、场地、时间、制度等多方面获得保障,学校在教学质量评测方面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只从教学方法评测教学效果,而应着重评测教学实际效果。总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积极参与进来,PBL教学方法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Zeitz HJ.Problem based learning:development of a new strategy for effectiv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Allergy Asthma Proc,,20(5):317-321.

[2]黄素群,李力燕,林雪静.关于PBL教学法与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18(2):133.

篇11:PBL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 要: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逻辑学为人们提供有用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方法。教学中由于逻辑学涵盖大量抽象概念,因此学生在最初接触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适应感,甚至有抵触心理。PBL教学法在逻辑学教学中的运用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流之一。

关键词: PBL 逻辑学 学习方式

普遍认为我国逻辑学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逻辑学从功能上看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为人们提供有用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方法。人的思维必须具有严谨性和准确性,人们在生活、工作交流中都要讲究逻辑,表达思想时不容含糊其辞,更不可以自相矛盾,不然人们就会无所适从,社会生活就会陷于混乱。思想表达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判断、命题、推理、证明、反驳这些思维活动。

一般情况下逻辑学课程开设是在大一上学期,由于是初次接触逻辑学,内容中的概念、内涵、外延、命题、推理等逻辑术语显得过于抽象,不易于理解,学生对逻辑学的学习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产生抵触学习情绪,从而不能达到学科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加之逻辑学课时较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增强逻辑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接受并理解大量逻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当前本学科研究热点问题,在逻辑学教学中移植应用PBL是教学中的一个大胆尝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PBL的概念及特点

(一)PBL的概念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简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美国南依利诺斯大学的霍华德·白瑞斯(Howard Barrows)和安·凯尔森(Ann Kelson)博士则认为“PBL既是一种课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PBL最早应该是从医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制订了一个“三年规划”。这个全新的三年规划标志着PBL的诞生。新的'三年规划产生原因是:该校临床医学老师注意到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与他们临床上笨拙的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学习成绩好、考分高并不等于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强。PBL的产生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随后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教育组织的认可,PBL被专家誉为“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一份调查表明北美130所医学院校(全美125所大学中的118所、加拿大16所大学中的12所)引入或准备引入PBL教学法的占调查院校的86.2%,占北美所有院校的79.4%。

(二)PBL的特点

1.学生主动。强调以学生主学习为主,学生必须有对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问题中。学生有许多参与课堂的机会。通过对逻辑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甚至辩论,不但可以愉快地理解逻辑案例本身反映出的基本原理,而且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适当参与。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具有真实性的任务和问题,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教师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实现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3.鼓励探究。自主学习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必须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倡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学习情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效果。4.小组互动。PBL是一种小组互动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能否以积极态度、恰当方式参与小组讨论,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小组精干,教学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以少于30人为佳,教师可将学生分为4个讨论组。每一组都有自己的针对某一个逻辑案例的讨论主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二、PBL与逻辑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

传统教学把教学过程看成知识的输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者只需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关系是上下关系、教与被教关系、听与被听的关系,缺乏平等与尊重。由于中国高校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激增,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课程设置安排越来越多,但课时相对减少,如何利用较少课时讲精讲透学科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学科内容,教改势在必行,PBL教学法值得一试。

PBL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假设,并要求其收集与自己的问题与假设相关的资料论证自己所做的假设是否成立,然后进行总结等[2]。

在整个逻辑学PBL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是中心,学生基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内容自主学习,有同样兴趣的同学组成讨论小组,自行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相互教育、共同进步。如学生对周延、三段论规则等问题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

篇12:钢琴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构建策略论文

钢琴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构建策略论文

摘要: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更加提倡在受教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互动来活跃课堂氛围,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在受教育阶段,钢琴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这与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此,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钢琴、提高钢琴弹奏水平。对此,本文围绕新课标下钢琴教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寻找到更好的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钢琴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师生互动;钢琴教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钢琴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更加趋于对学生参与、实践、体验、创造等方面的培养。在钢琴教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摒弃原来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喜爱钢琴课程。通过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提升教学成果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钢琴教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师生互动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但是当学生是课堂互动中的一方时,学生可以以小组、个体或者是整体的形式出现,这样才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师生互动形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用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整体的互动,严重缺乏互动形式的种类。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小组与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小组与学生个体等多种互动形式。其次,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层次相对较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课堂氛围看似非常活跃,教师提问,学生机械性的回答,实际上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缺乏思考。另外,还可以经常看到,当面对教师的问题时,学生的答案很多雷同之处,学生之间缺乏辩论,没有反驳,表面上看似很统一,实际上并非是真正的统一。最后,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角色不平衡。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角色进行分析时,教师常常会受到传统钢琴教育思维模式的制约和影响,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设定为主、客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无论是学生是主体还是教师是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的。在很多的钢琴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师生互动当中占据了比较强势的地位。但是,在实际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师生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交互的、非对立的,教师应该在这样的互动中作为普通的参与者,与学生形成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师生互动关系[1]。

二、师生互动策略在钢琴教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在钢琴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感染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能够进行有效师生互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教师应该使用生动的、简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有效调节学生的情感,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活跃的钢琴课堂学习场面。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能够进行有效师生互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语言和教师的语言要形成一定的比例,合理安排师生之间对话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师对钢琴课堂教学的调控。

(二)在钢琴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的最终结果。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使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有趣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最具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体现出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达到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和控制学生对学习的情感,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可以将这种学习潜力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2]。另外,日常的生活当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多关心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帮助,在学习上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钢琴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在钢琴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提问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发现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在钢琴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但可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积极勇敢的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表达出来,针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疑问可以提出相应的评价和质疑,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钢琴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同时,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状况做出良好的评价,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可以更好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和鼓励“回答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太棒了!你简直就是天才!”等一些表扬和鼓励的话语,增强学生学习钢琴的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师生互动就没有钢琴课堂活动中的对话和沟通。目前钢琴教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还存在着形式单调、角色安排失衡和层次较低等一些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在提出问题之后给予一些激励学生的评价,提升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以此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有效提升学生对钢琴知识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钢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钢琴教学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丽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谈“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模式的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04:36-38.

[2]徐晓,初国良,余菁,汪华侨.人体解剖学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16,03:234-235.

篇13:音乐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音乐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汉语修辞手法的了解

汉语中有很多句子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这些知识会很乏味,再说纯理论化的知识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是有些歌曲的歌词生动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并且简单易懂,用来巩固知识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例如:歌曲《我是一只鱼》中―“我是一直站在岸上的鱼,如何能忘记曾经活在海里,曾经我活在你的生命里。”这里生动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只鱼。

二、有助于扩展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

在多数歌曲中,歌词的意境非常美好,有的甚至都运用了古代诗词作为歌词,学习这些歌曲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倾国倾城》中的开头几句歌词就非常的有意境―“雨过白鹭洲,留恋铜雀楼,斜阳染幽草,几度飞鸿,摇曳了江上远帆。回望灯如花,未语人先羞,心事轻梳弄,浅握双手,任发丝缠绕双眸。”像这种歌词,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理解和体会其中要表达的意境。像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歌词是北宋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定要让学生多学唱些这种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学基础。

三、有助于扩展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一些特殊文化的了解

有些汉语歌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歌词直接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还有些歌词表现了中国的一些特殊文化的魅力。例如:反映了香港等地同胞回归祖国前的爱国之情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里面就包含了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知识。另外中国还有些比较独特的文化对外国留学生吸引较大,比如中国的武侠文化。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听一些具有武侠风的歌曲,以激发其学习汉语的兴趣。像《刀剑如梦》,典型的武侠旋律,激扬的歌词意境,令人心往神驰,这些都是外国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多让学生听写这类歌曲能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四、结语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汉语歌曲,都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他们集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于一体,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非常好的材料。通过听学汉语歌曲学习中文,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巩固汉语中的语音、字形和语法等知识,提高汉语听、说、写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进完善,让这种方式更普遍的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篇14:现代教育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现代教育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创新意识与自主意识的交融

汉语教学中有许多渗透创新意识与自主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在一篇课文中,故事把“一个和尚有水吃,二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典故变为“三个和尚完全可以做到水吃不完”的观点。作者指出,“三个和尚要喝水”的前提是他们必须要协作,要引进新的机制,要采取办法,如果没有这些创新,谁都喝不上水。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时代在变,观念在转变,不变我们就永远无法成功,这种全新的观点让学生明白了现代社会中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必须创新、协作才能进步,只有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取得最终的胜利。

人人都知道龟兔赛跑故事的结局,然而在我们的教材中,乌龟和兔子却获得双赢的结果。带着疑问,学生对两者并列第一的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前几次比赛中兔子和乌龟都拿出了自己的'强项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对方,比赛难分胜负,但到了第四局,两者都认为互相协作是到达终点最有效的捷径,在合作和团结的气氛中,他们一同到达了胜利的终点。其实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乏乌龟和兔子式的人,有部分学生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便成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如果学生之间团结合作,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优秀者吗?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不一定都要有失败者,各自后退一步,也许就海阔天空,只有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才能最终实现双赢。

二、适应意识与竞争意识的有机结合

一个大学教会我们什么?每个学生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读书、做事、与人相处、做人则是大学必学的四件事。有位学生在学完《生命因灿烂而美丽》课后这样写道:“老师,学完这课我体会很多,记得我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总感到孤独,不敢和同学交往,因为我来自农村,总担心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从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后来我慢慢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也和我一样,来自普普通通的家庭,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追求。我们班团结和睦,我还担任了班委,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我还和个别同学成了知心朋友,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喜欢这所学校了。我周围有那么多的师哥师姐和我一样为了早日实现理想而拼搏奋斗着,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不再为自己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而感到自卑,我要自食其力圆满地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在竞争中合作”及“在合作中竞争”已经成为现代竞争理念的新概念。在《谁拉你走向了平庸》一课的口语交际训练环节中,针对竞争的话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生认为,现在部分同学的保险意识代替了竞争意识,认为已经进入大学的门槛,学习好坏无所谓,只要考试不挂科,每门混上60分便万事大吉,在这种保险思想左右下,更有部分学生还陷入吃喝玩乐之中浪费了青春大好的时光。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活力;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会奋发图强;在有竞争的群体里,会出更多的成绩,有更高的水平。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是平庸的。

三、结语

通过以上汉语教学案例,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意识教育已紧密渗透在预科汉语教学中,增添了素质教育的分量,使预科汉语教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不只是简单地学习汉语,而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的科学探索者和开拓者,这必将对促进社会的前进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篇15:浅谈多媒体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在科技不断更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日,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广泛利用,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了。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体现了现代教学设备的优越性,有机地跟传统的教学设备结合在一起,一同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得到了在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机会。下面我浅谈多媒体设备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设备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丰富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

1、观摩性强,易于学生理解。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大变小、使小变大、使动态变静态、使静态变动态,使教材中的客观事物和现象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2、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快乐中学习。多媒体设备的利用提供丰富的资料,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快乐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

3、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设备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更丰富,使学生将“教我学”的思想改变为“我要学”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理论。

4、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师也很难说明过去的事情和理论性强的内容。学生也很难理解。再说学生的想象力不太强,学习效果不太理想。但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指导学生,学生可以认识各种事物。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5、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入学生直接观察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总的来说,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难解决或没有解决的问题。

篇16: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新课改提倡的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适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课堂互动模式是这对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学生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与探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发现与建构,在互动中学会知识探索的路径,学会合作,学会自主思考与探究.现代社会提倡人的合作与探究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互动教学要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教师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讲演者、灌输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的身份.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师生互动的环节,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师生互动要有效,要能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与全面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绝对值的性质”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探究式的互动环节.提问:+5的绝对值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正确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教师又提问: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什么呢?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正数.这时教师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继续提问:0的绝对值是什么?至此学生才知道上面的回答是错误的,正确的`回答是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和0.教师再提问: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几个?不少学生回答是两个,即正数和0.这时教师举例提问:+2,+4,+0.6,这些数是不是正数?这些数的绝对值是同一个数吗?学生受到启发:绝对值等于其本身的数应该有无数个.为了巩固前面的互动效果,教师提问: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有几个?这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负数和0.可见,设置有效的师生互动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被教师的讲解与灌输所占用,由于缺少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教学陷入了僵化与呆滞的局面,机械地做题训练使学生感到苦不堪言,缺少探究机会,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中相互补充与借鉴,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例如,在探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教师没有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解析与灌输,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探究.学生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硬纸板和剪刀,课堂上同桌之间进行合作探究.有的学生把与三角形一个外角不相邻的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剪下来.顺次摆放在一起,又将通过三角形的延长线所构成的外角剪下来,他们发现将三角形的外角与两个内角所形成的角叠加在一起,正好是重合的.学生们就这样通过动手操作、相互探究发现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的存在.在数学教学中设置有效的生生互动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建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组组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模式.这种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都需要有优中差的学生三类学生构成.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对于难度较低的数学题目可以由每组的学困生参与竞争,对于难度中等的题目可以由每组的中等生参与竞争,难度较高的题目则由各小组的优生参与竞争.最后将各组的各类学生参与竞争的分数综合起来,分数较高者可以成为本班的“优胜数学小组”.初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比较强,为了提高本组的成绩,优生会主动帮助中差生,中差生会主动请教优生,形成了互动合作的课堂学习局面.同时,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针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与学习.然后各小组将本节中能够体现重点及易错的题目罗列出来,与相邻的小组进行互相交换,进行测验.测验后再交换批阅,对于出错的题目进行交流与探究,直至问题得以解决.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设置科学的教学环节,使师生互动更有效,使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小组的合作互动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竞争合作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互动合作模式中提升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7:互动法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法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来提高口语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作 者:吴远航 乐雷汉 刘益全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0(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口语教学   课堂互动   交际能力  

篇18:校园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 要:校园网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是生活区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校园网的布线方式周期长、费用高,不利于办公,笔者主要研究校园无线网络的构建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校园无线网;教学;构建

随着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的逐渐加快,有线网络已经普遍存在于高校内,为高校的正常运行发挥出重大作用,在高校校园内,师生往往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传统有线网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在任何地方都能连接到网络,无线网络能够满足这个需求,笔者主要论述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 无线网络的优缺点

所谓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限信道来传输介质所构成的一种网络,能够实现无线设备的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目前主要包括LMDS、WLAN以及CDMA技术等,具有移动性强、投资回报快、可靠性高及便于教学的优点。

无线网络最大的优点便是移动性,人们可以在任意空间连接网络,摆脱了线缆的束缚,一般能够达到50Km覆盖,拓宽了网络的传输范围。无线局域网可以以独立于有线网络的形式存在,适合上千用户使用的基础网络,允许较大范围内漫游,在正常情况下,安装无线网络要比常规的`有线网络便宜,不会受到施工等因素影响,便于移动和布置,有线网络线路由于结构容易生锈等容易产生线路失效的问题,无线网络没有这些缺陷。校园无线网络能够实现整个校园内的无线上网服务,方便教学。

无线网络的主要传输手段是无线电波,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采取的是扩频技术,利用红外线介质传输容易受到日光以及环境照明的影响,传输性能差,一般并不采用,射频介质要求严格,设备较为复杂,传输速率低,微波介质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在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发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一般可以通过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定期进行网络站点审查以及注意其他重要网络隔离等避免。

篇19:校园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目前我国高校都具有自己的校园网,为广大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高校校园网主要与有线网络为主,网络连接点难以移动,建设费用高,无线网络与现有的有线网络的结合不仅扩展了网络适用范围,也为移动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便利。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结合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有线网络的校园骨干网,由于高校实验室及办公室等是严格保密的,对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无线网络暂时难以达到要求,因此采取现有的校园骨干网络来建设无线网络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进行扩容改造,目前有线网络受到建筑物等的影响,往往会造成部分区域无法连接,无线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出移动性的优点。

在无线网络的建设中需要确定建设目标,明确无线网络建设的目标性能、要求、规模以及速度等,基于目前的有线网络来看,要求网络用户能够获取访问权限,对不同出口有不同的计费要求,校园网的安全性必须做严格的管理,在网络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及业务管理等。无线网络的设计中需要遵循时效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方便维护原则及安全性原则等。

无线网络的设计需要先初步勘察确定网络设计,再分析现实实施环境,接着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及项目实施等,初步勘察调研工作是网络设计的基础工作,主要研究网络是由谁研发、使用什么设备以及和网络设计范围等,现实实施环境包括网络、用户以及系统之间的相互应用关系、解决方案等,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到后期可能会变化的因素、无线网络组网模式主要包括Fat AP以及Fit AP模式等,Fat AP密实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防护说,但是这种模式无法完全涵盖数据加密、用户认证以及网络管理等功能,在管理中难以集中管理,需要投入很大的管理资金,因此可以使用在初期的无线网络建设中,Fit AP模式采用了无线控制器集中实现无线网络的安全配置及网络管理等,极大地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管理能力,满足大规模无望需求,因此针对高校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嘴还采用Fit AP+AC的组网模式。

在无线网络的建设后期,Fat AP模式需要逐渐转变为Fit AP模式,以H3C设备配置模式为例,AP和AC逐渐通过两层或者三层互通是无线控制器的中转,VLAN IP地址由Fit AP提供,管理原Fat AP可以采用原来的VLAN IP地址,可以由AC或者BAS分配。远端登陆到Fat AP,为日后的AP管理和维护提供便利,在AC中添加AP序列号(部分):displan device manuinfo;MAC_ADDRESS:0023-8919-63A0;转换Fat AP为Fit AP;Change working mode will rebood system;Change working mode to Fit now?

目前校园无线网络可以选取的协议标准主要包括802.11b、802.11a、802.11g等,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取合适的设备。在无线网络的实施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由于无线网络设备存。

相关专题 汉语互动